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西藏酥油哪裡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西藏酥油哪裡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9-22 09:34:54

『壹』 藏族氂牛酥油及吃法,是什麼樣的呢

中國是一個茶文化十分盛行的國家。中國人愛茶,人們喝的茶的種類非常的多,有普洱茶,碧螺春,紅茶,大紅袍等等,黑茶綠茶紅茶白茶應有盡有。不過高原地區的人們就很少喝這些茶,為了抗寒,西藏地區的人們食用的是酥油茶,酥油茶絕對是西藏地區的一種特色食品,高熱量的酥油茶使他們過的更好。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酥油茶怎麼喝。

與普通的茶喝法不一樣。酥油茶是將磚茶用水煮好,加入酥油(氂牛的黃油),放到一個細長的木桶中,用一根攪棒用力攪打,使其成為乳濁液。另一種方式是將酥油和茶放到一個皮袋中,扎緊袋口,用木棒用力敲打。所以配置酥油茶叫“打”酥油茶。是女主人招待客人的一項非常費力的工作,現在也可以用電動攪拌機配置。打開茶包封口,將細膩的粉末倒入杯中,沸水沖入,攪拌均勻。酥油茶因為有酥油,所以能產生很高的熱量,喝後能禦寒,是很適合高寒地區的一種飲品。酥油茶里的茶汁很濃,有提神醒腦、生津止渴的作用。

其實有不少到過西藏旅遊的遊客都反應到酥油茶其實是很好喝的食品。希望有一天小編也去嘗一下,體驗一下人生不同的口味。酥油茶是西藏特有的一種飲品,可以禦寒,解渴,提神。不過大多數酥油茶都是用羊奶製作的,有些人可能會不喜歡羊奶的味道。酥油茶可以補充體力,對於高原反應也有緩解作用,所以對於旅客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

『貳』 西藏酥油分等級嗎

西藏酥油分等級,最貴的為每斤40元最便宜的只需8元每斤,那曲酥油口碑最好卻難買到的主要原因在於,牧區的生活物資並不像農區那麼豐富且更新快,加之多年來的飲食習慣。

牧民更多時候還是通過牛羊肉與酥油攝取能量,這導致牧民們自身對酥油的消耗量很大,能夠剩餘下來出售的也就不多了。

酥油的好處

酥油味甘,具有益氣血、補五臟等功效,可用於肺痿咳喘、消渴、吐血等,酥油是一種乳製品,由奶油加工製作而成,天然酥油具有溫脾和中、滋潤腸胃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腸燥便秘等症狀。

不同種類的酥油具有不同的功效,如黃牛、山羊酥油有涼息風熱的功效,犏牛酥油能調理身體,氂牛、綿羊酥油可祛風寒。

酥油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有助於促進消化和吸收、改善腦部功能和記憶能力、提高靈活性,此外,酥油在牛奶提煉過程中去除了乳蛋白,是適合乳糖不耐症人群食用的乳製品,藏區人們常用酥油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

『叄』 如何辨別正宗的西藏酥油

冬季的拉薩寒冷而乾燥,與其出門遊玩,還不如在家裡喝著熱騰騰的酥油茶,與家人談天說地,享受著愜意、悠閑的冬日時光。相對於炎熱的夏季,酥油茶在冬季更受市民青睞。早晨的沖賽康人來人往,賣酥油的小鋪中,更是熱鬧非凡。「這個酥油是哪裡的。價格可不可以再低點。」市民歐珠正在和賣酥油的老闆討價還價。歐珠的老家在昌都貢覺縣一個半農半牧的小村子裡,從小吃著酥油長大。對於他家來說,酥油是必備品。「我們家人都特別愛喝酥油茶,因此每年冬天都要買十幾次,一次買2-3斤,今天一大早來買酥油時發現,今年的酥油價格比起去年有所上漲。」

歐珠說。我通過走訪團結新村、八朗學、娘熱北路、沖賽康等地發現,今年市場上酥油的價格有著很大的差別,每斤20-50元都有。這么大的差別,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來自青海安多果洛的白瑪措,從事酥油生意已經十幾年了,對市場上酥油的價格、質量了如指掌,可以稱為「酥油專家」了。她介紹說,我區市場上的酥油一般從四川阿壩和青海果洛引進,每年進入10月底後,由於牛奶產量減少,價格也會隨之上漲。同時,我區市場上的酥油有氂牛酥油、犏牛酥油、黃牛酥油、羊奶酥油、內地引進的酥油等,因此存在價格的差別,其中氂牛和犏牛的價格最高,而黃牛、羊奶和內地引進的酥油較便宜。眾所周知,酥油茶是否好喝是由酥油決定的,因此在選購酥油的時候,要仔細謹慎地購買。據經常買酥油的老買家介紹,酥油的質量一般肉眼很難辨別,如果沒有足夠的經驗,很易買到高價劣質的酥油。市場上存在氂牛酥油里摻雜了黃牛、羊酥油的假氂牛酥油以及新鮮酥油里摻雜了陳舊、變味的假新鮮酥油。因此,在購買時要在舌尖上放一小塊,慢慢品嘗,若沒有嘗出陳舊的味道,再購買。打酥油茶時,若很好地融入到茶水中,並且味道潤滑,那就可以確定是上等的純正酥油。

『肆』 西藏旅遊有哪些好吃的西藏美食吃貨指南有分享嗎

西藏旅遊景點介紹之美食,藏族人民主要以食牛羊肉和奶製品為主。有趣的是藏族人民有食生肉的習慣,若到一些牧民或農區家中,你會看到掛到屋內或帳篷內的風乾的牛羊肉,你若去這些人家作客,主人會拿出風乾的牛羊肉叫你品嘗,這種風味只有在高原才能品嘗得到。各種飲料是構成藏族群眾營養食品不可缺少的東西。藏族的飲料有酥油茶、甜茶、青稞酒等。酥油茶除與主食糌粑同時食用外,也當作每日食用的飲料。

『伍』 那曲市買酥油和酸奶去哪裡

安多縣。在西藏那曲市安多縣安獅西路強瑪鎮度假村旁有一個專門負責售賣酥油、酸奶、奶渣、乳酪,畜產品的商店,進到商店裡面就可以買到。而且價格低,數量還很多。

『陸』 在西藏的哪裡可以吃到比較正宗的酥油茶、糌粑

在林廓北路上,拉薩中學邊上,有一個非常大的吃藏餐的地方,都是藏族人,裡面的東西味道很好,但不一定能適應,到拉薩中學就看到了,人很多的,具體名字叫什麼,因為是藏語,咱不認識。

『柒』 去西藏旅遊,你吃過的最好吃的小吃是什麼

西藏地區的旅遊資源是非常豐富的,所以大家在天氣之大的時候都會想到西藏的景色非常美,西藏的布達拉宮非常宏偉之類的。但是其實西藏也是一個美食非常多的地方,小編之前去西藏旅遊的時候,就品嘗過很多西藏的美食,個人覺得比較好吃的就是藏面,氂牛酸奶,酥油茶,氂牛肉干。

三、氂牛肉乾

來到了西藏怎麼能夠不吃肉乾呢?尤其是小編這種特別喜歡吃肉的人,到了西藏之後就買了好多氂牛肉乾。王家肉乾也是大多數遊客去了西藏之後,必定要帶回去的一個特產。大多數的藏民都會把氂牛肉製作成牛肉乾,而且在製作的過程中為了保持牛肉原本的味道,也不會添加任何的資料,是直接風干,然後就可以食用的,不過現在大多數年輕人比較喜歡吃帶有作料的東西,所以現在的牛肉乾口味也比較多,能夠滿足大眾們的需求。

『捌』 去西藏旅遊,拉薩有什麼好吃好玩的地方沒有推薦一下。

最好的就是糌粑,青稞酒,酥油,干氂牛肉等,這是西藏的特色東西到林芝的話有魯朗石鍋雞。到八宿有然烏魚等。具體如下: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實際上糌粑就是用青稞製成的炒麵。它是將青稞麥炒熟、磨細、不經過篩濾而成的炒麵,與我國北方製作的炒麵有點相似,區別是北方的炒麵是先磨後炒,而西藏的糌粑卻是先炒後磨,而且不除皮。
吃糌粑時,先在碗里放上一些酥油,沖人茶水,放上炒好磨細的青稞面,然後用手將面與茶水攪拌在一起。攪拌時,要注意先用中指將炒麵向碗底輕搗,以免將茶水溢出碗外;然後輕輕轉動著手中的碗,並用手指緊貼碗邊將炒麵壓人茶水中;待炒麵、茶水和酥油拌勻,能用手捏成團,就可以進食了。食時用手不斷在碗里攪捏,揉合成團,用手往嘴裡送。藏族群眾吃飯-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
另一種吃法是燒成糊狀,裡面放些肉、野菜之類,叫「糌土」。糌粑有青稞糌粑、豌豆糌粑和青稞與豌豆混合糌粑等。青稞的製作分為特細、中細和粗糙等類別。糌粑比冬小麥營養豐富,攜帶方便,出門只要懷揣木碗和「唐古」(揉合糌粑的小幅獐子或羊皮囊),吃時再加適量的茶水就行,無需生火做飯。

酥油茶
在西藏,家家都離不開酥油茶。酥油茶是每個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牛、羊是西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製作酥油茶的酥油就是從牛、羊奶中提煉出來的。
牧民們傳統的提煉酥油方法是:先將從牛、羊身上擠出來的奶汁加熱,倒入特製的大木桶中(這種桶當地叫「雪董」,是專用來提煉酥油的,高約4尺、直徑在l尺左右),然後用專用的酥油用具用力上下抽打奶汁,來回數百次,攪得奶汁油水分離,上面浮起一層湖黃色的脂肪質。這時就可以將這層脂肪質舀起來,灌進皮口袋中,冷卻了便成酥油。現在,許多地方逐漸使用奶油分離機來取代人工提煉酥油。一般來說,每百斤奶可提取五六斤酥油。
酥油有多種吃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也可放在稽耙里調和著吃。逢年過節炸果子,也用酥油。 藏族群眾平日喜歡喝酥油茶。製作酥油茶時,先將茶葉或磚茶用水久熬成濃汁,再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鹽,用力將「甲洛」上下來回抽幾十下,攪得油茶交融,然後倒進鍋里加熱,便成了噴香可口的酥油茶了。

青稞酒
是用青稞釀成的度數很低的酒,藏族群眾男女老少都喜歡喝,是喜慶過節必備之飲料,青稞酒的製作工藝很獨特。先將青稞洗凈煮熟,待溫度稍降,便加上酒麴,用陶罐或木桶裝好封閉,讓其發酵,二、三天之後,加入清水蓋上蓋子,隔一、二天後便成青稞酒了。青稞酒色澤橙黃,味道酸甜,酒精成分很低,類似啤酒。喝青稞酒講究"三口一杯",即先喝一口,倒滿,再喝一口,再斟滿,喝上第三口,斟滿干一杯。一般酒宴上,男女主人都會唱著酒歌敬酒。盛大宴會上,有專門的敬酒女郎,她們穿著最華麗的服飾,唱著最迷人的酒歌,輪番勸飲,直到客人醉倒為止。

風干牛、羊肉
風干肉往往是在每年的十二月底做,這時氣溫都在零度以下。通常將牛、羊肉切成條狀,也有的抹上鹽和一些野生的佐料,掛在通風、陰涼的地主,讓其冰凍風干,既去水分,又保持鮮味。第二年春季即可食用,口感酥脆、味道鮮美。

乾酪
乾酪也有兩種:一種是乳汁提取酥油後剩下的物質,經燒煮,水分蒸發後凝結成塊,然後將它壓成餅狀,或切成條塊狀晾乾食用;還有一種,用酪漿燒煮,晾乾後結絲狀或粒狀,有甜酪干、酸酪干、白酪干、青酪乾等。
酥油。
酥油是從牛、羊奶中提煉而來。傳統的做法是:將奶汁倒入叫做"雪董"的特製大桶里,用力上下攪拌來回數百次,攪得油水分離,表面便浮出一層淡黃色的脂肪質,把它舀起來,冷卻後便成酥油。酥油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藏族群眾(特別是牧區群眾)日常的熱量除了肉外,便靠從酥油中攝取了。酥油的吃法很多,主要是打酥油茶喝。逢年過節,人們炸果子"卡賽"也用酥油。

奶茶
茶水燒開後,直接加牛奶放鹽即可。這種茶叫卧甲,在安多地區較常見。

甜茶
先用紅茶熬汁,再加入牛奶、白糖,香甜可口,營養豐富。亞東地區的甜茶做法尤其講究,更是別有風味。

"強木都"茶
先在碗里放上少量糌粑、乾酪粉和酥油,再倒上茶水,茶水喝完後,將糌粑用勺攪著吃。

藏酒
藏酒(藏制燒酒)是用小麥或青稞經發酵而製成的低度燒酒,味淡而醇,約20-30度。藏東芒康縣和邊陲亞東縣的燒酒以最有特色而著稱。

炸灌肺
藏語音洛乍。多見於拉薩等地。以羊肺為主料配以酥油、麵粉等先煮後炸而成。特點是色澤淡褐,外酥脆里軟、味道香美。

蒸牛舌
藏語音傑郎最。多見於拉薩等地。以牛舌肉為主料,經煮蒸而成。特點是入口軟嫩,味道鮮美而帶椒香。

氽灌腸
又稱三腸、五腸。以新鮮羊小腸為衣,分別灌以羊血、羊肉、青稞面或豆面,分稱血腸、肉腸、面腸,合稱三腸;另有灌以羊肝、羊油者,分別稱肝腸、油腸,與前三腸合稱五腸。此菜多為藏族同胞在新年時成批灌制,供年節氽食。

香煮油脾
藏語音才也。主要流行於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一帶。以羊脾、羊油為主料煮制而成。特點是味鮮香、肥而不膩。

火燒蕨麻豬
流行於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帶。以蕨麻豬為原料外裹泥巴暗火中炮製而成。蕨麻豬為甘南草原特產,因當地人所飼養的豬常在草原覓食蕨麻(學名鵝絨委陵菜,其地下莖呈不規則塊狀,富含澱粉,味香甜,可作乾果食用,俗稱人參果),故名。此種豬肉質嫩而味鮮美,少脂肪。此菜的特點是皮脆肉嫩,味道特別鮮美。

夏河蹄筋
以羊蹄筋為主料,配以木耳、黃花等分別蒸、煮而成。特點是柔滑鮮香。此菜始源於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帶,據傳明代已著名。

爆燜羊羔肉
主要流行於青海省農業區的藏族群眾中。以鮮羊羔肉為原料爆炒而成。特點是柔嫩爽口,酥辣鮮香。

吹肝
藏族菜。主要流行於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一帶。在雲南的白族、漢族中也有食用。以豬肝為主料製成。特點是味道香鮮,開胃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