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甪直全民健身廣場有吃飯的地方嗎
沒有。甪直鎮全民健身中心位於吳淞路,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總投資1.8億元,佔地面積28畝,建築面積約3.1萬平方米,涵蓋籃球館、羽毛球館、舞蹈房、游泳館、圖書館、報告廳、配套商業等,但是在該廣場內並沒有飯店,是一座綜合市民活動中心。
② 甪直在哪裡十一,甪直有什麼值得去的地方
神州水鄉第一鎮——甪直(Lùzhí),這是原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費孝通對江蘇省蘇州市甪直鎮的高度評價和贊譽。甪直鎮作為神州水鄉古鎮的佼佼者,的確名不虛傳,它具有2500年的文明歷史。特別是她的古老文化,名勝古跡、古橋、古街、古民宅以及具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銀杏樹令人贊嘆不已。
當人們來到甪直,很多人都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甪」究竟是怎麼來的,這里為什麼叫甪直?據《甫里志》載:甪直原名為甫里,因鎮西有「甫里塘」而得名。後因鎮東有直港,通向六處,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為「甪直」。又傳古代獨角神獸「甪端」巡察神州大地路徑甪直,見這里是一塊風水寶地,因此就長期落在甪直,故而甪直有史以來,沒有戰荒,沒有旱澇災害,人們年年豐衣足食。 [編輯本段]環境特色當人們進入古鎮,就會感悟到一種舒適感,一種甪直古鎮特有的新奇感。鎮上河水清清,環境幽雅,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歷史景觀,鴨沼清風、分署清泉、吳淞雪 甪直浪、海芷鍾聲、浮圖夕照、漁蓮燈阜、西匯曉市等被先人們概括的「甫里八景」雖然歷經歷史的磨難,大部分已經被拆除,但仍能找出它們當年的恢宏的風采。
水多、橋多、是甪直鎮的另一個特色。甪直歷來享有江南"橋都"的美稱,一平方公里的古鎮區原有宋、元、明、清時代的石拱橋72座半,現存41座,造型各異、各具特色,古色古香。有多孔的大石橋、獨孔的小石橋、寬敞的拱形橋、狹窄的平頂橋,也有裝飾性很強的雙橋、左右相鄰的姊妹橋和方便鎮民的平橋,其中兩橋相連成直角的雙橋有5處。很多有識之士都感慨的說,看了甪直,實際就等於參觀了一個古代橋梁的博物館,其橋梁的密度,遠超過義大利的水城——威尼斯。 [編輯本段]旅遊景點保聖寺
建於公元503年,據今1495年歷史的甪直保聖寺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剎,寺內唐代著名雕塑家楊惠之所塑的九尊泥塑羅漢,雖歷經千年滄桑,卻仍然保存完好。寺內仍有200多間建築,保持了一流寺廟的格局,號稱江南四大寺院之一。寺內現存建築有二山門、天王殿、古物館等。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曾為寺題抱柱聯:「梵宮敕建梁朝推甫里禪林第一,羅漢溯源惠之為江南佛像無雙」。早年郭沫若先生看後講「保聖寺的羅漢塑像,筋骨見胸,脈絡在手,盡管受著宗教題材的束縛,而現實感卻以無限的迫力向人逼來,使人不能不感到一種崇高的美」。
保聖寺內的「斗鴨池」、「小虹橋」和「清風亭」,是晚唐著名詩人、文學家陸龜蒙先生留下的遺跡,他曾做過湖州、蘇州刺史的幕僚,但一身清貧、生活艱朴、常與農民一起耕種田地,並首先發明了農民翻土耕地的牛犁,當地的農民特別敬重他。
保聖寺歷代興廢,最盛時,殿宇5000多間,僧眾千人,范圍幾達半個鎮。及至明代成化年間, 現在的保聖寺山門是按乾隆年間的原貌重修起來的。走進二山門,但見天王殿氣宇軒昂,單檐歇山式屋頂,戧角起翹採用立腳飛檐式,顯示江南佛殿式風格。殿內可看到有明代建築特點的昂嘴斗拱結構。據古建長專家陳從周考證,這座天王殿是明代崇禎年間在宋代殿基上重建起來的。梁式為前後三步梁,上加駝峰。柱礎為覆盆式石礎,刻有「壓地隱出神童牡丹花」圖案,這是北宋大中祥符年間的遺物。殿內原有高大的四天王(即四大金剛)泥塑,抗戰期間毀於侵華日軍之手。現殿內展覽當地出土文物。
天王殿北行,即是庭院。院內有兩大件文物,一是青石經幢,二是鐵鍾。青石經幢立於西側,它的全稱叫「尊勝陀羅尼經咒石幢」。經幢是唐代創始的一種佛教石刻,由蓋、柱、座組成,柱上刻佛像、佛名或經咒。保聖寺原有唐宋經幢各一,現只存下這一座和另一座的一塊八角形刻經石了。保聖寺的經幢,系唐大中八年(公元854年)建,南宋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重立,刻有陀羅尼經咒,由於年代久遠,不少字跡已無法辨認。細看起來,這座經幢是由多塊石柱堆建而成,每塊石柱上面都有盤蓋,盤蓋大於柱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也有遮雨和裝飾作用。這座經幢共分為七層。這座尊勝陀羅尼經咒石幢,無論其年代還是藝術價值,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鐵鍾,既是佛寺的鎮山之寶,也是佛寺的歷史見證。保聖寺的這座寺鍾,鑄於明末清初,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鍾上銘文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等吉言。佛經上有「聞鍾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的說法,鼓鍾也是行善的一種壯舉。
③ 甪直古鎮周圍有什麼好吃的火鍋店急急急!
要好吃的菜,小吃之類的,介紹給我~~~!~!~! 角直古鎮有什麼好玩的? 角直古鎮(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江南六大古鎮之一)有「東方威尼斯」之
④ 甪直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保聖寺推薦理由:保聖寺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剎,寺內古物館里的塑壁羅漢相傳是唐代塑聖楊惠之的作品。
2、萬盛米行
推薦理由:葉聖陶先生的小說名篇《多收了三五斗》中描寫過的萬盛米行。
3、蕭宅
4、葉聖陶紀念館
5、江南文化園
6、甪直水鄉農具博物館
7、王韜紀念館
8、葉聖陶先生墓
9、張陵公園
10、古街巷
還有192條相關問答,更多甪直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⑤ 請問附近美食
大江南的古鎮,如果連自己的特色美食都沒有,大概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吧。以餘杭塘棲為例,粢毛肉圓、細沙羊尾、爛糊鱔絲……就一直牢牢掌握著吃貨們的心。今天,我們給大家隆重介紹一下大杭州周邊幾大古鎮美食,吃貨們趕緊圍觀吧!
朱家角
掩映在現代都市下的古鎮
古鎮朱家角茶樓眾多,其中「江南第一茶樓」據說有280年的歷史,因清時乾隆南巡曾在此傍河品茗而著名。
千百年來,布業,米市,酒是,茶樓,錢庄,典當等會聚長街,是古鎮繁華商業中心,號稱「長街三里,店鋪千家」,近代資本主義的萌芽在此可見一斑。北大街沿河而走,視覺的直線距離不會超過五六十米,給人一種峰迴路轉幽深莫測的感覺。街窄處,寬僅二米,開軒可握,眼前蒼穹一線天,恰似「蒼天無邊似有邊」,是典型的明清古街。
【特別看點】
1、三十六橋粉牆黛瓦、曲巷幽弄、河港縱橫,36座古風猶存的石橋將朱家角沿河而伸的9條長街點綴得蜿蜒清麗。
2、一湖即天然淡水澱山湖,有11個杭州西湖面積大,乘艇游湖,茫茫水天一色,湖區蘆葦輕搖,驚起野鴨水鳥,頓覺遠離塵囂,心曠神怡。
3、二十六弄實際是朱家角的古弄何止26條,每街每路都有弄,路通街,街通弄,弄通弄,形成網路式棋盤格局。
【朱家角美食】
朱家角盛產河鮮,出產淡水魚類近60種,青、草、鯿、鯉、鯽、銀魚、鰻、鱔、甲魚、河蟹、河蝦,應有盡有。鎮上點心、食品業向來以品種繁多、質量上乘而名聞遐邇。
楓涇古鎮
別號芙蓉的旖旎小鎮
江南的古鎮都離不開水,水是古鎮的靈魂,給古鎮增添了幾份靈動和生機。楓涇鎮為典型的江南水鄉集鎮,周圍水網遍布,區內河道縱橫,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鎮區多小圩,形似荷葉;境內林木蔭翳,廬舍鱗次,水流急湍,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楓涇古鎮又稱「清風涇」、「楓溪」,別號為「芙蓉鎮」。
【特別看點】
1、丁聰漫畫陳列館展廳內容豐富、詳實,漫畫作品齊全、生動,諷刺幽默意味深遠,是最受遊客歡迎的一個景點。
2、古長廊漫步於長長的避雨廊棚,凝望著波光粼粼的天目山來水,歷史的恬靜和生活的美好盡在眼前。
【楓涇美味】
1、楓涇丁蹄蹄,即「丁義興」熟食店特製的「紅燒豬蹄」,冷吃香,蒸熟後吃糯的獨特味道。
2、狀元糕原名楓涇元糕。品種有:蛋黃、椒鹽、松子、香草、玫瑰、桂花等。有紙裝、盒裝兩種,其中最熱銷的為桂花狀元糕。
3、金楓黃酒楓涇是目前上海地區惟一的優質黃酒產地。60多年來楓涇一直是黃酒的重要產地。
七寶老街
袖珍的江南饕餮之地
一條條小街,九曲回腸,曲徑通幽;一排排老店,兩邊分列,錯落有致。他們大都是經營各種特 小吃,有的賣七寶方糕,有的賣田螺嵌 ,還有的賣鹵味扎 ,香風四溢,滿街飄香,真有點「暖風熏得游 醉」的意思。
【特別看點】
1、七寶酒坊「七寶大麴」向為眾人所周知。酒坊集傳統大麴釀造過程,讓人一目瞭然。
2、蟋蟀草堂蟋蟀草堂集蟋蟀標本,器具、捉、養、斗過程,並參與實戰,樂趣無窮。
【七寶美味】
1、老街湯圓湯圓的種類很多,有鮮肉、豆沙、黑芝麻等,每個湯圓的價格是六角,兩個大鍋不停地熱氣騰騰地翻滾著。
2、庄記老鴨湯這里叫得很響的美食,一大腕老鴨湯的份量很大,只賣5元。
3、千里香豆腐干在南大街出口處,店面門頭上寫著「千里香萬里臭,老街臭豆腐第一家」。
煙雨周庄
神州第一水鄉
走進周庄,走進古鎮的故宅大院,似乎令人真的感覺到,周庄的確有九百歲了,那近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古樸的民風、民俗,處處不經意的流露出濃濃的江南水鄉文化的底蘊,透著古樸典雅的藝術質感。
難怪畫家陳逸飛先生以一幅水墨丹青「小橋流水」蜚聲海內外,著名畫家吳冠中揮毫潑墨:「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國水鄉之美」。
【特別看點】
1、富安橋富安橋位於周庄中市街東端,是江南水鄉僅存的立體型橋樓合壁建築。
2、雙橋雙橋則由兩橋相連為一體,橫跨於南北市河和銀子浜兩條小河上,又名「鑰匙橋」。
3、沈廳原名敬業堂清末改為松茂堂,由沈萬三後裔沈本仁於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建成。
【周庄美食】萬三蹄,三味湯圓,清蒸鱖魚,蒓菜鱸魚羹,薑汁田螺,塞肉油包,燉豆腐乾,焐熟荷藕等。
甪直古鎮
難記的名字,難忘的古鎮
「萬盛米行的河埠頭,橫七豎八地停泊里鄉村裡出來的敞口船,船里裝載地是新米,把船身壓得很低……」,這,不但是葉聖陶先生收入初中課本的名作《多收了三五斗》中的精彩描寫,也是我眼前位於甪直南市稍的萬盛米行的真實景象。
【特別看點】
「甫里八景」,鴨沼清風、分署清泉、吳淞雪浪、海芷鍾聲、浮圖夕照、漁蓮燈阜、西匯曉市等
【甪直美食】上甪直蘿卜、甫里鴨、甫里蹄膀、小排骨、小蝦,甪直蘑菇、河蚌也很有名,若在菱角收獲季節前往,另忘了品嘗甪直特產八角紅菱。
同里時光
東方的小威尼斯
下車,雨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於是,撐起一把綴滿黃色碎花的折傘,踏上了古鎮的石板路。「一園、二堂、三橋」是同里最著名的景點。「一園」即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退思園。古人有「近思盡忠,退思補過」之說,園主任蘭生取了補過之意給園子命了名。園中一改大氣而張揚的縱向設計,採用了隱蔽性很強的橫向設計,家、庭、園錯落有致,使得九畝八分地的園林內斂而雅緻,緊湊而別出心裁。
【特別看點】
1、退思園2000年11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使這座私家園林如一夜金染,橫空而出,成為江南古鎮的唯一。
2、珍珠塔該坊建築規模宏大壯麗,為蘇杭一帶之最,民間就將陳家包括住宅、花園等建築統稱其為「陳家牌樓」。
3、崇本堂(江南婚俗館)江南婚俗館,分為喜堂和壽堂。在這里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江南婚慶習俗,別有一番滋味。
【同里美味】
1、閔餅同里閔家灣「本堂齋」 特產,頗負盛名的傳統糕點,已有400多年歷史,其製作僅閔氏一家,世傳其業,故稱「閔餅」。
2、芡實產自同里西北盪的芡實(俗稱「雞頭米」)被譽為「水中人參」。
3、撐腰糕撐腰糕便是用糯米粉製作成扁狀、橢圓形,中間稍凹,如同人腰狀的塌餅。
水鄉西塘
夢里的水鄉古鎮
江南水鄉,河流縱橫,綠波盪漾,晨間,小橋流水,薄霧似紗;傍晚,夕陽斜照,漁舟扁扁,是典型的江南水鄉的寫照。望仙橋始建於宋代,來鳳橋、五福橋、卧龍橋等建於明清,已傾聽了千年的流水低吟、槳櫓淺唱,閱盡了兩岸的屋舍變遷、舊事新人;依河而建的街衢,臨水而築的民居,尤其是總長近千米的廊棚,使整個小鎮在記憶中慢慢褪去了色彩,雖有些泛黃,卻逐漸清晰……
晚上河邊的曖昧紅燈籠,緩緩流淌的河水,可以讓人忘記紛繁的生活,六、七點的時候可以買20元/人的船票遊河。西塘的酒吧與大城市不同,更多的是一種放鬆的氣氛,有一家紅廷酒吧,老闆非常好,裡面有一種檸檬味的啤酒,很適合女孩子喝。
【特別看點】
1、西塘「三多」水鄉西塘以橋多、弄多、廊棚多而聞名於世。
2、江南第一弄—石皮弄西塘西街的盡頭,有一條狹窄的弄堂,這就是西塘最有名的石皮弄,有「江南第一弄」的稱號。
3、煙雨長廊西塘的雨廊是江南水鄉中獨一無二的建築,所謂雨廊,其實就是帶頂的街。
【西塘美味】
1、椒鹽南瓜、蟬衣包園、河蟹、餛飩老鴨煲、白斬雞、馬蘭頭2、小吃:豆腐花、大、小餛飩、熏青豆、扎肉、芡實糕、橘紅糕、臭豆腐
2、荷葉粉蒸肉:荷葉粉蒸肉為古鎮的傳統名菜,五味調百味香
3、清蒸白絲魚: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品嘗時入口鮮嫩,味濃醇厚
畫卷烏鎮
最具文化氣息的水鄉古鎮
烏鎮是江南最為經典的古鎮。河水舒緩流淌貫穿全鎮,民居依水而建,外飾木質外牆,被譽為「枕水人家」。走進烏鎮,悠然自得地踏著青石板鋪成的狹窄的小街上,看到兩邊各式各樣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老人,就會讓人有一種親切自然的感覺。這個視覺地點,被稱為原滋原味的烏鎮東柵。
西柵的夜色是嫵媚的。是夜,綠樹下、拱橋邊、台階旁處處閃耀著七彩燈光,天上星星閃爍,地上燈火通明,一陣暖風襲來,已辨不清到底是天上人間,還是人間仙境。
【特別看點】
1、西柵進入西柵得乘渡船。西柵由12座小島組成,60多座小橋將這些小島串連在一起,河流密度和石橋數量均為全國古鎮之最。
2、江南民俗館展示了晚清至民國時期烏鎮民間有關壽慶禮儀、婚育習俗和歲時節令等民俗。
3、江南木雕陳列館原是東柵徐家的豪宅,又名百花廳,以其木雕精美而聞名。它雕梁畫棟 ,尤其是門楣窗欞上的人物、飛禽、走獸,通過圓雕、平雕、透雕、鏤空雕等表現手法得出神入化。
【烏鎮美味】
1、烏鎮臭豆乾臭豆乾全國都有,但烏鎮的臭豆乾卻別具風味。
2、三珍醬雞整隻原汁浸燒,三次出湯;再放入上等醬油、黃酒、白糖和香料等佐料燜燒;出鍋後又得塗上一層麻油,外觀醬紅油亮,入口脆嫩鮮美,後味無盡。
3、姑嫂餅烏鎮姑嫂餅是桐鄉烏鎮的傳統名點。
風雅南潯
曾經最富庶的江南古鎮
水鄉古鎮,自有股冷靜幽清,在眾多古鎮中,南潯秀麗卻但算不得出挑,只是遊人不多,容易親近。
【特別看點】
1、百間樓沿老運河東、西兩岸建造,相傳是明代禮部尚書董份為他家僕人居家而建。
2、張靜江故居張靜江故居系其父張寶善於1898年所建。
3、廣惠宮南潯鎮知名的道觀,俗稱張王廟,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
【南潯美食】風味純正的臭豆腐乾。南潯傳統甜點「野荸薺」桔紅糕也是不錯的。
前童老鎮
浙東最古老的鄉村
確實只是一條小小溝渠,順著走就能走到青牆黛瓦的古鎮心臟。是的,到前童也許會顛覆原來心中打好腹稿的江南古鎮模樣——如周庄、烏鎮、西塘那般倚河而建、小橋長廊式。不過,前童最起眼的仍然是水,童姓先祖自然懂得水對家族繁衍的重要性,在建村之初,就把遠處白溪河引入了鎮內。那條本地人稱之為溝的小溪,也就沿著「回」字形九宮八卦的建築布局繞屋而行,形成了「戶戶有活水」的獨特景緻。
【特別看點】
1、職思其居建於清嘉慶年間,為清代舉人童桂林三子童汝寬住宅。這里曾出過三位秀才。紅條石門台上刻著「量入為出,勤儉持家」的家訓。
2、五福臨門高聳入雲的馬頭牆,代表了古代江南富戶的威勢。
3、水八卦童姓的先祖按照八卦原理,把白溪水引進村莊,構建成「水八卦」。
4、童氏宗祠相傳為方孝孺設計,其中角樓吸取了明代皇城的建築風格,至今猶保存完好。
【前童美食】
前童三寶,香乾、空心腐、豆腐,口感細膩,同別處的豆製品大有區別,不可錯過。再有「椒鹽小溪魚」,外脆里嫩,再輔以淡淡椒香,難怪當年文人墨客都要聞香下馬了。更有前童桶餅,薄薄一片,中藏芽菜、肉沫,竊以為可稱前童美味第一。
⑥ 佤家山寨(甪直店)怎麼樣,好不好的默認點
樓主你好 給你介紹下· 佤家山寨在徐匯區田林路116號後棟2樓(蘇寧電器對面),走看看,最後選擇了去佤家山寨,吃名字就挺好玩的,好吧,就這里了。到了那裡,坐下,開始點菜。咦,怎麼有兩本菜單,原來那本小的菜單都是一些少數民族的特色菜呀。大的菜單上有很多菜都貼掉了,不知道這些菜為什麼都不做了,有幾個看著還不錯的樣子呢。 最後點了一個佤家魚頭王(這是它們家的招牌)、一個酸豆角炒臘肉,還有一個鄧川乳扇。 魚頭王(38元):是泡椒口味的,裝魚頭的盤子非常大,但其實魚頭倒並不是非常大,下面鋪了一圈豆腐才把盤子填滿的。魚頭味道還可以,但感覺不如西湘記的好吃。倒是裡面的豆腐味道挺不錯的,浸在湯汁里,有了一些味道,但又不是很油,也不是很咸,好吃的。 面條(3元):面條一般,它們用的是扁扁的面片,但面片感覺不夠筋道,吃起來一般。 酸豆角炒臘肉(28元):看菜單上寫著酸豆角都是它們自己做的,所以點的,味道還不錯,酸豆角比較濕潤,味道也不是太咸,不象有點店裡又干又咸,它們的鹹淡和濕度都還不錯,感覺上比較「新鮮」,臘肉還是挺香的,盡管好象略略肥了一些。 鄧川乳扇(18元):這個以前從來沒有吃過,感覺挺有意思的,點菜的時候店員解釋到,乳扇就是一種乳製品,就是乳酪,然後在油里炸過後,蘸旁邊的糖或椒鹽吃的。旁邊還配有黃瓜片和小蕃茄。這太好玩了,所以菜一上來,我馬上夾了一片,蘸了點糖,一入口,嚼一下,感覺還真的是乳酪的味道。椒鹽的太咸了,好象還是蘸糖好吃。也試過空口吃了一片,什麼也沒蘸,回味就有一股乳酪的酸味道,怪不得要蘸來吃呀。 人均60
⑦ 甪直古鎮有什麼好玩的
甪直古鎮推薦遊玩地點如下:
保聖寺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剎,寺內古物館里的塑壁羅漢相傳是唐代塑聖楊惠之的作品。保聖寺原名保聖教寺,始建於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梁武帝蕭衍篤信佛教,一做皇帝就大興寺廟。保聖教寺即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保聖寺歷代興廢,最盛時,殿宇5000多間,僧眾千人,范圍幾達半個鎮。及至明代成化年間,寺內仍有200多間建築,保持了一流寺廟的格局。寺內現存建築有二山門、天王殿、古物館等。
沈宅是江蘇蘇州甪直鎮的教育家沈柏寒先生的故居,建於1873年,距今有130年歷史,原建築面積為3500平方米,現向遊客開放的只屬西部的720平方米,沈氏擁有眾多的產業和財富,清末民初以來,俗語「沈半鎮」就廣為流傳。
萬盛米行是甪直鎮一家老字型大小店鋪,始於民國初年,由鎮上沈、范兩家富商合夥經營後轉殷家。米行規模宏大,有存放米食的廒間近百,是當時吳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大米行,成為甪直鎮及周圍10多個鄉鎮的糧食集散中心之一。米行的格局為「前店後場」,前面是做買賣的店鋪,後面是大米加工的工場和儲存糧食的廒倉。米行的河埠頭當地方言叫「河灘頭」,為裝卸穀米的碼頭。一對新谷登場,這里舟船匯集,就會出現小說中所描繪的熱鬧場面。
王韜紀念館在甪直中市下塘街6號,為一座具有清代建築風格的住宅,佔地800平方米。坐東朝西,共分王韜生平事跡陳列室、王韜故居和韜園三部分。
⑧ 蘇州,甪直,晚上去可以嗎在線等,挺急的
甪直晚上可以去,晚上景點也是開放的,那邊景點是免費開放的,晚上也是可以夜遊的,古鎮裡面吃的奧灶面,醬蹄膀,還有一些糕點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