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湖北人吃知了猴嗎
湖北人吃知了猴。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這是羅大佑的經典歌曲《童年》中的歌詞,每年到了夏季,當聽到知了在樹上鳴叫的時候,就會想起這首歌曲。對於很多的80後來說,這首歌應該是耳熟能詳了吧!小時候對於知了基本沒有什麼好感,甚至還有點厭惡,因為它在樹上叫得很煩人。去到北方念書了以後,才知道在這里普遍都愛吃知了的幼蟲——知了猴。看他們一口一個吃得津津有味,但是農夫還是忍住了,實在是下不去嘴。後來了解才得知,原來知了猴的食用歷史很悠久了,在古代的時候它叫「金蟬」,而在民間還把它稱為「唐僧肉」,可見其營養價值還是挺高的。
知了猴屬於高蛋白食品,外殼"蟬蛻" 具有葯用價值,可以止驚鎮靜。但是,知了猴的高蛋白對於人體來說屬於外源性蛋白,容易引起過敏。數據顯示,中國人有四分之一是過敏體質,有的人吃了之後,可能會出現皮膚發癢、風疹塊或發燒、頭暈、惡心嘔吐,會誘發支氣管哮喘,導致呼吸困難,甚至出現過敏性休克,醫院里每年都會接診因吃知了猴而過敏的患者,具有過敏體質的市民還是慎吃為好。
與此同時,由於蛋白的代謝屬性,對肝腎功能有一定要求,所以肝功、腎功不好的人,尤其是已知腎病的人群不可食用。
B. 誰知道北方農村下雨過後才出現的那種可以吃的昆蟲,大家俗稱天牛郎,學名叫什麼
星天牛。
星天牛的幼蟲是一味中葯,可治療熱病、咽痛、驚風、營養不良及心臟病等疾患。
該蟲1年發生1代, 以幼蟲在被害寄主木質部越冬,越冬幼蟲於次年3月以後開始活動,而3月多屬雨季。
屬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甲蟲。這個類群的前翅角質化、堅硬、無翅脈,稱為「鞘翅」 ,因此而得名。
鞘翅目體型大小差異甚大,體壁堅硬;口器咀嚼式;觸角形狀多樣,10-11節;前胸發達,中胸小盾片外露;前翅為角質硬化的鞘翅,後翅膜質;幼蟲為寡足型,少數為無足型。
常見昆蟲(俗稱):天牛、瓢蟲、螢火蟲、屎殼郎、斑蝥、獨角仙、吉丁蟲、芫菁、金龜子、鍬形蟲、叩頭蟲、龍虱、米象。
(2)湖北有哪些好吃的昆蟲擴展閱讀:
天星牛生活習性
一、成蟲:
羽化後成蟲在蛹室內滯留3-6d,於晴天10:00-17: 00爬出羽化孔,啃食嫩枝梢的皮層作補充營養,10-15d性成熟後方行交尾,大多在8∶00-17∶00,呈背伏式,持續時間1-3h。
雌雄成蟲均有多次交尾現象,交尾後取食3-4d,再行產卵。
拂曉時候較活潑,中午停息枝端,21時後及陰雨天也多靜止。
成蟲在9∶00-14∶00選擇樹干下部或主側枝下部產卵,最喜歡在離地10cm的主幹上。
產卵前先在樹皮咬寬約 5mm,長約8mm,深2mm的「T 」或「人」形刻槽,用上顎稍掀開皮層,再將產卵器插入刻槽一邊的皮與木質部之間產卵,每處1粒,少有空槽 ,極少有2粒。
產卵後從粘液腺分泌淡黃色粘液,並用臀部來回移動擠壓,把掀開的樹皮壓覆於卵粒上,每雌產卵 25-40粒,最多可達75粒。
成蟲壽命為40-55d,飛翔距離達40-50m。
二、卵:
卵產下第2d,解剖看到,卵粒四周的韌皮部出現淡黃色侵跡,這也成為初孵幼蟲的重要食料。卵期 7-10d。
三、幼蟲:
初孵幼蟲首先取食卵殼和韌皮部被粘液侵跡變色部分。
幾天後在皮下取食新鮮韌皮部,蛀形不規則蟲道,內充滿蟲糞,約30d後開始蛀入木質部,向上或向下達根部形成不規則蟲道,常有1-3個進氣孔從中排出似鋸木屑狀的糞便。
幼蟲期長達10個月,蟲道長20-60cm,寬0.5-2.0cm,幼蟲喜在地面20cm的主幹上,所以常造成植株枯死。
老熟幼蟲鑿長3.5-4.0cm,寬1.8-2.3cm的蛹室,並用木屑、木纖維將蟲道兩頭堵緊,並化蛹其中。
四、蛹:預蛹期5-7d,蛹期15-25d。
C. 這些是什麼蟲子可以吃嗎
這像是豆蟲,很多地區用來食用。
豆天蛾(Clanos bilineata walker)其幼蟲俗稱豆蟲、豆丹、豆蟬,屬於鱗翅目天蛾科雲紋天蛾亞科豆天蛾屬,生長周期1年發生1代(河北、山東、江蘇、安徽)至2代(湖北武昌、江西南昌),豆天蛾主要分布於中國黃淮流域和長江流域以及華南地區,主要寄生植物有大豆、綠豆、刺槐等。豆蟲是優質的蛋白質資源,豆蟲蛋白質比肉類、魚類、植物類的蛋白質更適合人體需要,組成也更合理。營養價值豐富。
D. 湖北人喜歡吃哪種昆蟲
螞蚱 ,最喜歡吃的是小龍蝦,只是不是昆蟲
E. 可以吃的昆蟲有那些
1.蠶蛹,蠶蛹,也有叫做小蜂兒的,是高蛋白的營養品。晚蠶砂(蠶的排泄物)、蠶蛻、蠶繭、白僵蠶(感染白僵菌病死的蠶)等,都作葯用。
F. 夏天最好吃的昆蟲除了知了猴,還有什麼好吃的昆蟲
盛夏已到,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都紛紛地在上市中,像桃子、李子、西瓜等,其實除了這些植物之外,像一些昆蟲啥的,現在也特別多,愛吃昆蟲的人福利可真不小呢,油炸螞蚱、知了猴這些,味道也都是相當不錯的,不過說到昆蟲美食的話,誰能比越南人更愛吃,在我國的話,可能只有東北人能跟他們相匹敵了吧。
盛夏已到,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都紛紛地在上市中,像桃子、李子、西瓜等,其實除了這些植物之外,像一些昆蟲啥的,現在也特別多,愛吃昆蟲的人福利可真不小呢,油炸螞蚱、知了猴這些,味道也都是相當不錯的,不過說到昆蟲美食的話,誰能比越南人更愛吃,在我國的話,可能只有東北人能跟他們相匹敵了吧。
油炸甲殼蟲酥香脆嫩,比知了猴要好吃得多,這種天然的野味,大家看到有可別錯過哦,既能除害,還能滿足自己的胃,難怪東北人都愛吃,越南人也搶著吃。
G. 10種可以吃的蟲子,據說還很美味,有人想要試試嗎
現在的人在吃上的選擇是越來越多樣了,吃蟲子的更是不在少數,你敢不敢請你的朋友吃一頓蟲子大餐呢?這樣的重口味估計一般人看到都要吐了吧。
螞蟻
螞蟻吃起來簡單又美味,比如切葉蟻,味道有點像煙肉,生吃有點像堅果,炸了吃又有點像爆米花。還有味道像檸檬的檸檬蟻,和微酸口感適合生吃的蜜罐蟻,喜歡甜口的朋友一定會迷上它。
蜜蜂
天蛾,也叫西紅柿天蛾,基本上是花園里的破壞王,把它們給煮了吃也是順便救了你們家的西紅柿,據說味道像蝦。或者烹一道西紅柿炒天蛾,讓它們死了也在一起。
H. 能吃的蟲子有哪些
1、蠶蛹,蠶蛹,也有叫做小蜂兒的,是高蛋白的營養品。晚蠶砂(蠶的排泄物)、蠶蛻、蠶繭、白僵蠶(感染白僵菌病死的蠶)等,都作葯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蠶蛹 (蠶的形態)、網路-蟬 (半翅目蟬科動物)、網路-竹象、網路-蝗蟲 (直翅目蝗科動物的統稱)、網路-龍虱 (中葯材)
I. 可以吃的蟲子有哪些
昆蟲的種類不同,喜歡吃的東西不同。昆蟲有植食性的,吃植物的根部、幼苗、果實、花等;有肉食性的,吃其他小昆蟲以及軟體動物;有腐食性的,吃動物屍體腐肉、糞便等;有雜食性的,食物種類廣泛;有吸血性的,主要以高等動物的血液為食。人類吃昆蟲的歷史悠久。世界上許多地方都有吃昆蟲的習慣,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更為常見。在我國,也有不少地區有吃昆蟲的習慣,例如,北方人喜食蝗蟲、蠶蛹、蟬和豆天蛾幼蟲;福建、兩廣一帶捕食龍虱;江浙一帶愛吃蠶蛹。
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區還流傳許多蟲餚的做法:如西雙版納傣族的油炸竹蟲;布依族的軟炸沙巴蟲;佤族的青豌豆炒螞蟻蛋、煎柴蟲等。
J. 這是什麼蟲子我們客家話叫掩嘴妹,長輩說很好吃!水裡的,頭上一隻角,大概一厘米左右,像鉗子!
圖片看不清。可能是龍虱。
龍虱,俗名水鱉,別名澤勞、黑殼蟲、水龜子、水鱉蟲、射尿龜、小龜子等。英文名predaci diving beetle。昆蟲綱,鞘翅目,肉食亞目,龍虱科水生昆蟲,全球有4000多種,食性很雜( 從昆蟲到比自身大的魚) 。
中國有230多種,龍虱在我國分布較廣,主產於廣東、湖南、福建、廣西、湖北等省,吉林省有6~7種。龍虱種間個體差異很大,其中,三星龍虱(Cybister trpuatus G.),黃邊大龍虱(C.cimbatus F.),體長可達24~40mm。龍虱屬(Dytiscus)和厚龍虱屬(Cybister)為兩個重要屬,世界性分布。龍虱為葯食兩用昆蟲,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被譽為「水中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