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想學做包子,在哪兒學最好大概要多少錢
我建議,首先看產品,產品不過關,其他的都不用談,所以說還是味道比較重要,尋找專業的培訓學校去學習.當然得找個正規一點的,成都很多小吃培訓的地方。就目前來說,餐飲業也是最受歡迎的行業,看看現在全國有知多少川菜館就知道了。學川菜,正宗的地方就是成都了。
『貳』 想做包子去哪裡學
想做包子可以參考以下三個地方:
1、小吃培訓機構。培訓機構常年提供包子饅頭豆漿油條培訓,有專業師傅手把手一對一傳授整套製作工藝,包學包會。
2、某些早餐店:一些早餐店會招學徒,可以去學習製作包子。
3、向家中長輩學習:家中若有長輩會製作包子,可以向他們學習。
包子介紹
包子,別稱籠餅,傳為諸葛亮所發明,是一種飽腹感很強的主食,是中國傳統食品,並且還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
包子是由麵粉(小麥粉)和餡包起來的,由葷餡或者是由素餡做成的,做好的包子皮薄餡多,松軟好吃。
還可以做各種花樣。憨態可掬的,動物的,植物的,花朵的,各種各樣的花樣,供人們品嘗。
『叄』 學包包子去哪裡學
包子是一種古老的漢族麵食,相傳由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距今1800多年)。包子一般是用麵粉發酵做成的,大小依據餡心的大小有所不同,最小的可以稱作小籠包,其他依次為中包、大包。
上等的面、餡選料,嚴格的製作手法,在操作細節的把握上極具面點烹飪功底,保證每個包子的鮮香口感。在初冬的季節,一口包子下肚頓時覺得生活都充實了,再融入忙碌的生活也會在某個瞬間想起那鮮汁多肉的薄皮包子,依舊還會忍不住吞一下口水。1、包子發酵的原理?目前我們看到的發酵類包子無論使用那種方式製作,都是採用了酵母發酵的,當然還有一種食品添加劑「泡打粉」,他們的作用都是一樣的,產生二氧化碳使得面團膨脹。當酵母、水和麵粉混合起來的時候,麵粉中的酶將澱粉分解為糖。而吃掉糖分後酵母會長大,長到一定程度後會分裂,在分裂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和酒精。產生的二氧化碳會被麩質網鎖住,從而使面團發酵並迅速膨脹起來。2、做包子為什麼需要放糖?糖的作用是什麼?既然酵母需要糖來提供養分才能繁殖,我們提供適量的糖來彌補麵粉中糖類的不足,可以加速這一過程,可以使酵母生長更活躍,饅頭更松軟。3、做包子為什需要添加「泡打粉」,和泡打粉的作用?
泡打粉是包子製作的常用添加劑,他作用和酵母類似,只是一種化學添加劑,「泡打粉」在遇到水後會花上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既然是化學添加劑,我們為什麼還要使用呢?因為在包子生產中,酵母作為一種菌類,受到溫度、濕度、行氧氣含量、營養成分的左右,會存在不確定因素,所有我們需要添加這種添加劑來使製作的包子成品恆定,不會因為酵母的原因,出現不穩定因素。
如果說美食是一門藝術,那包子且可算得上是藝術上的一個極致,不僅有討巧的外型,更是口感細膩,湯汁豐富,味道鮮美惹人喜愛!這可是很考驗手巧的食物!從發酵—揉面—包餡,造型不同,就能讓你早餐與眾不同。別告訴我你會包「包子」!學會這些你才能hold住喲!
冰花包子
用料
主料:速凍包子6個
輔料:麵粉10克、 清水100毫升、 油5毫升、生蔥1根
做法
1、將油倒入平底鍋中刷勻,用中小火加熱,隨後均勻放入包子並空出一定間隙;
2、麵粉和清水調勻成麵粉水,生蔥去根洗凈後切成蔥花;
3、往平底鍋內倒入調勻的麵粉水,最後撒上少許蔥花在包子頂端,蓋上鍋蓋以中小火燜約10分鍾至麵粉漿變脆即可熄火;
紫薯奶黃包
先發面
所需原料:麵粉200克、紫薯泥100克、清水或牛奶30~50克(根據紫薯的含水量決定)、酵母粉3克
1、將去皮的紫薯切成厚片蒸熟,取出放入盆中碾壓成紫薯泥;
2、將麵粉和酵母放入紫薯泥中,逐次加入清水和成軟硬合適的面團,在溫暖處發酵;
做奶黃餡:
所需原料:煮雞蛋黃3個、黃油30克、麵粉(低筋、中筋都可以)30克、白糖60克、奶粉15克、牛奶60克
做法
1、將煮雞蛋取出蛋黃放入碗中用勺子碾壓成蛋黃泥;
2、鍋上火燒熱然後關火,放入黃油利用鍋里的熱氣讓其融化;
3、然後放入篩過的麵粉,開小火將麵粉炒勻超出香味後關火;
4、放入蛋黃泥、奶粉,再放入牛奶攪拌均勻成蛋奶糊;
5、放入白糖,再開小火將白糖和剛才的蛋黃糊攪勻炒成較乾的團狀關火,奶黃餡就做好了;
6、將做好的奶黃餡放涼後搓成一個個小球狀,便於包奶黃包,奶黃餡一次可以多做一些冷凍保存,用的時候拿出來就可以用了;
包奶黃包:
1、將發到兩倍大的面團取出來,如果面團很軟,可以再放入一些乾麵粉將面團揉成不軟不硬的面團放入盆中蓋上放在溫暖處餳15分鍾在做麵食,做好的麵食更蓬鬆好吃;
2、將發好的面團揉勻平均分成15份;
3、將小面團壓扁擀成厚片(報各種包子擀皮都不要像餃子皮那麼薄,蒸出來後皮不蓬鬆暄軟)包入奶黃餡;
4、用虎口往上收攏麵皮捏緊,收口沖下放到案板上整理成稍微高一些的圓形,這樣蒸出來不會扁塌塌的;
5、將所有包好的奶黃包生坯放入蒸屜抹油的蒸鍋,蓋上鍋蓋餳20分鍾(如果室溫特別涼,可以開火半分鍾鍋體微有熱度關火,利用熱度促進包子的餳發),如果天氣很熱只要室溫餳15分鍾就可以了;
6、開中火水沸騰後蒸20分鍾即可;
雞汁生煎包
用料
主料:雞爪300g、料酒25ml、雞蛋1個
輔料:食鹽3小勺、雞精1小勺、姜適量、生抽10ml、生粉10g、胡椒粉1/4小勺、芝麻適量
做法
1、將雞爪清理干凈後,取一大湯煲,注入大半鍋水,煮沸後下入雞爪、薑片、料酒地、鹽,再次煮沸後轉小火,慢燉2小時,至湯汁濃稠,水份收至一半時關火;
2、濾出湯汁,倒入帶蓋容器中,冷卻後放入冰箱冷藏4小時以上;
3、等湯汁凝固成凍狀後,倒扣取出;切成小丁;豬前夾肉改切成小丁裝入料理機中,加入一個雞蛋,一大勺料酒,攪打成肉泥;
4、將豬肉餡與雞爪凍混合,加入鹽、生粉、雞精、胡椒、生抽攪拌均勻後,再次放入冰箱冷藏;
5、麵粉置於一大盆中,中間打窩,加入酵母和清水,用筷子攪成絮狀;揉成光滑均勻的面團;蓋上保膜,置於溫暖濕潤處發酵至兩倍大;面團取出重新揉圓,蓋上濕布,松馳20分鍾;
6、搓成長條,分切出小劑子,滾圓按平,擀成圓形麵皮;包上肉餡,打褶,包成包子;將包好的包子底部刷上水;放於芝麻碗中,將底部沾滿芝麻;
7、鍋內倒入適量的油,將沾好芝麻的包子生坯整齊的碼放在鍋內;加入清水,水量以剛好沒過包子為宜;蓋上鍋蓋,大火燒開後轉中火,煎至水分完全收干;最後開蓋撒上蔥花即可;
上海小籠湯包
肉皮凍:豬皮100克、水1000克、料酒15克、鹽一小勺
1、將豬皮清洗干凈,分切成小片;
2、用刀口將豬皮的正反兩面刮干凈;
3、湯鍋內注入清水,煮沸後下入豬皮;
4、氽至豬皮打卷時撈起濾干;
5、切成小丁;
6、重新注一鍋清水,煮沸後下入皮丁;
7、加入料酒和鹽,攪拌均勻;
8、蓋上蓋,小火燜2個小時(或者高壓鍋25分鍾);
9、將煮好的肉皮湯,濾出皮丁(因為我喜歡純凈的皮凍,所以把肉渣濾掉了,不介意的朋友此步可省略);
10、倒入帶蓋容器中,冷卻後放入冰箱冷藏2小時以上;
11、將凍好的皮凍取出倒扣;
12、切成碎末狀;
面團:中筋麵粉250克、水140克(冬天熱水、夏天冷水、春秋溫水)、鹽2克
肉餡:豬前夾肉200克、雞蛋1個、生薑數片、料酒10克、皮凍300克、生抽10克、鹽4克、生粉10克
1、將所有面團材料混合,揉成光滑均勻的面團,蓋上濕布飭20-30分鍾;
2、豬肉、雞蛋、料酒、少量薑片加入料理機內,攪打成肉泥;
3、取一大碗,將肉泥與切碎的皮凍混合,加入生抽、鹽、生粉拌勻;
4、將面團搓成長條,分切成小劑子,擀成薄薄的圓形麵皮;
5、包入肉餡,打褶包成小包子;
6、蒸籠內墊掃油,將包子均勻的擺入蒸籠內;
7、鍋中水煮沸後,放上蒸籠,旺火蒸5分鍾即可;
8、生薑切絲,加入鎮江香醋中,湯包蒸好後,蘸食即可;
水煎包
用料
主料:茼蒿、豬肉
輔料:鹽、油、花雕、姜、酵母、糖
做法
1、肉餡分次加入水,順著同一個方向攪,攪到上勁;加入些花雕酒,再順著同一個方向攪;加入鹽調味;加入薑末,拌勻;茼蒿洗凈,控干水分;將茼蒿切碎;將切碎的茼蒿加入到肉餡中
2、拌勻後,加入油;拌勻備用;中筋麵粉加入酵母,水,少量糖揉好,放置發酵;發酵好;取出發酵好的面團,揉圓後,搓成長條;分成等份的小劑子:每個30克
3、擀成邊緣較薄的圓皮;取一份皮加入餡,包好;將包好的包子放入鍋中;(鍋中放適量的油)蓋上蓋子,中小火煎
4、准備好麵粉水;大概4分鍾左右,包子的皮可以看出與生胚不同,打開鍋蓋,加入麵粉水;再蓋上蓋子,煎到水分全部揮發掉,打開蓋子;取出即可食用;
『肆』 哪裡可以學做包子早點
小吃學校可以學做包子早點。單純學包包子的手藝,可以去當地的職業培訓學校學習。優點是專業全面,技術精湛。缺點是花費的時間人力財力會比較多。還可以去當地有名的包子鋪打工或者酒店,一邊學習一邊工作,既可以賺錢又可以學到手藝。有條件可以去北方大城市五星級大酒店打工學習面點,北方人以麵食為主,可以學會更多的包包子的花樣和種類。
蒸包子技巧
蒸包子的面有兩種發酵方法,一是用老酵面發酵,這種面發酵直接包好蒸。二是用發酵粉發面,500克面,300克水,和面揉光,發酵40分鍾,再把面揉好,開始包包子,包好再放20分鍾,再開始蒸,蒸好後先不要接蓋,停3分鍾再接蓋,這樣蒸出來包子好。
『伍』 在什麼地方可以學做包子
包子店或者美食學校。
包子,本稱饅頭(蠻頭),別稱籠餅,傳為諸葛亮所發明 ,是一種飽腹感很強的主食,是中國傳統食品,並且還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
包子是由面和餡包起來的,由葷餡或者是由素餡做成的,做好的包子皮薄餡多,松軟好吃。還可以做各種花樣。憨態可掬的,動物的,植物的,花朵的,各種各樣的花樣,供人們品嘗。
歷史沿革
相傳,諸葛亮七擒七縱收服孟獲後,行到瀘水時,軍隊無法渡河,於是將牛羊肉斬成肉醬拌成肉餡,在外麵包上麵粉,做成人頭模樣,祭祀後大軍順利渡。這種祭品被稱作「蠻首」也叫作蠻頭,後來稱為「饅頭」。
到了唐宋年間,饅頭逐漸成為殷富人家的主食。
到了南宋,《夢粱錄》中的「酒肆」記載:酒店內專賣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子、蝦肉包子等。這里稱呼的「包兒」應該就是方言中的「包子」。這時包子的餡料已經非常豐富了,不過依舊是饅頭、包子不做具體劃分的。
到了清代,饅頭和包子終於有了明確的區分。《清稗類鈔》中記載:饅頭,一曰饅首,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者,無餡,食時必以餚佐之,南方之所謂饅頭者,亦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然實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
『陸』 溫州那裡有學做小吃的學校啊!
在街頭巷尾的這些小小的麻辣燙,沒有豪華的裝修、沒有名貴的菜品、沒有笑得跟花一樣的餐廳領班、甚至連一塊像樣的招牌都沒有,幾張桌子,兩個灶台,滿地的竹簽,就這樣天天圍著一圈子人,吃得有滋有味,忘乎所以。燒烤也不錯哦,特別是在一天的繁忙後,現代人都喜歡在晚上到外面去放鬆一下,這時燒烤就成為了大多數人消遣的一種方式了。
你想做得燒烤,麻辣燙正宗好吃,建議你去食
為
先那裡學一下哦,都有標準的配方和操作流程,要注意哪些細節都好會詳細告訴你的,都會指導你怎麼開店選址,怎麼裝修,怎麼經營,原材料進貨渠道,就在溫州市甌海區梧田街道南堡村童宅巷13號二樓(南堡村公交站台旁)
可以先去了解一下,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