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理洱源有哪些美食
大理也是讓人心生嚮往的美食之地,洱源即洱海之源,是高原明珠雲南洱海的發源地,美食都是妥妥的白族風。
而這個木瓜雞,最大的特色則就是這種酸味,大底西南人民最真愛的就是酸味了。
將已宰殺的嫩雞洗滌並去骨,將雞肉切成小塊,雞雜切成細塊,放入油鍋中用油炒
⑵ 大理古城有什麼好玩的和好吃的地方
一、大理古城片區;油粉,以古城內青石橋的油粉最佳。涼蝦,用米粉和石灰做成,配上玫瑰糖稀,即玫瑰涼蝦。卷粉,也是米粉做的,夏天吃起來涼兮兮的。還有五華樓附近的手搓餌塊,有甜鹹味可選。古城小吃主要集中在電影院、五華樓、洋人街附近。菜系:海菜芋頭湯、砂鍋魚,白族特色菜生皮,賓川縣海稍魚、附子燉豬腳、黑皮。
二、縣份小吃:1.洱源縣,梅子各種品類,以古城趙記梅子最好;鄧川鎮乳扇,可以油煎、烤吃,還可以沾白糖生吃。2.彌渡縣:地方特製的彌渡卷蹄、蜜餞。3.巍山縣:當地人自己釀造的木瓜醋,還有冬瓜、木瓜、藍莓、李子蜜餞。3.雲龍縣的千年白族村諾鄧火腿。4.漾濞縣的鍋巴油粉。5.永平縣的黃燜雞。
三、大理各地還盛產野生菌:松茸、牛肝菌、雞樅菌、見手青(地方叫的,因為此菌子被手摸後變青色,但是炒吃最佳)。
以上好吃,在大理古城或者下關都可以品嘗到
⑶ 大理古城必吃美食攻略 大理古城必吃美食介紹
1、【永平黃燜雞】永平黃燜雞號稱「滇西一隻雞」,選材十分講究,必須是當地的優質土雞,保證雞肉鮮嫩柔韌的口感,再配以優質花椒、草果、大蒜、干辣椒、生薑等十幾種配料烹飪而成,色澤金黃,外表酥脆、雞肉滑嫩鮮美,備受食客親睞。
2、【大理砂鍋魚】白族人吃魚講究一個「鮮」,在大理守著洱海吃魚,可謂得天獨厚。雪山融雪匯成了洱海之水,如此水質又滋養了分外鮮嫩的洱海魚。
3、【大理生皮】大理生皮最早起源於洱源縣,經過發展成為大理民族的一道傳統菜餚,當地土話將這種吃法叫「海格兒」。
⑷ 大理洱海必吃的八種海味
大理洱海必吃的八種海味
大理洱海素有“高原明珠”之稱,由於水質較好,洱海魚蝦蟹躍,魚類資源十分豐富,再加上千年來白族人民靠海吃海,活水煮河鮮,對魚的吃法和烹調技術頗有一番研究,鮮香酸辣,各有滋味。所以外地人到大理,都以品嘗洱海魚為快事。現在就介紹沙壩魚(酸辣魚)、砂鍋魚、海稍魚、凍魚、蒸魚這幾種洱海魚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烹飪,供吃貨們品鑒。
1沙壩魚
沙壩,是所有大理人熟悉不過的名字,那是下關郊區山上的一個小村莊。村裡有很多賣魚的飯肆,幾乎所有愛吃魚的大理人都到那裡吃過酸辣魚。沙壩酸辣魚的獨到之處,在於一個“鮮”字,飯店將活魚買回來後,用沙壩山箐冷泉水養上一周,甚至十五天左右,將魚體內的濁物排得一干二凈,經過“排毒養顏”後的魚兒,在口味上自然是更勝一籌。其次,煮魚時所用之水也是來自蒼山的甘泉,味鮮。烹制好後,白色的嫩豆腐、紅色的湯汁、黃色的洋芋塊,混合著麻、辣、酸、香的味道一股腦沖進鼻孔,配上包穀酒,用魚湯汁泡米飯,吃起來相當可口。
2砂鍋魚
沙鍋魚,是大理宴席上的主菜,它以獨特的炊具和豐富的配料製作而成。此菜源於一則軼事:昔日大理城有家飯店名叫“山海酒家”,店裡有一個名叫張小三的跑堂,每天把有錢人吃剩的菜,裝在砂鍋里帶回去。一日,一富商在店中大宴賓客,張小三照往常將剩下的菜帶回家中,正巧家人從洱海里捕到一條魚,便把魚剖洗干凈放進砂鍋同煮,全家人吃後都覺得鮮美可口。張小三茅塞頓開,自創了此道聞名遐邇的砂鍋魚。
砂鍋魚烹調時講究配料比例、刀工,並十分注意工序、配料及火候。趁湯沸將砂鍋端上,香味撲鼻,色彩美觀,鮮美可口,營養豐富,是大理富有地方特色的宴客佳餚。大理砂鈔鍋魚與豆腐煮魚、凍魚,稱為大理的“一魚三吃”,飽負盛名。
3海稍魚
大理州賓川縣海稍湖盛產白鱗魚,肉質細嫩,口感特別好,很多客人不遠千里都到那裡去吃海稍魚。海稍魚有兩種口味:一味為酸辣、一味為清湯,酸辣的湯色暗紅,味重適口;清湯的湯色乳白,清鮮美味。除了口味以外,在食用海稍魚前還須製作麻辣蘸水。即以辣子、花椒面、適量食鹽和切碎的大蒜等作為原料混合拌勻用油炒之後,再用漲沸之香油澆淋,隨之發出一陣脆響之聲,然後乘其沸騰,分發顧客每人一小碟,各自拈蘸魚肉食之。這便使該海稍魚添加了鮮香麻辣、酸甜可口、回味無窮的土特風味。
4凍魚
大理本地方言裡面有這么一句叫“吃凍魚,曬肚皮”,凍魚是當地人十分喜食的一道冷盤。當地居民常常挑選洱海盛產的'二三兩鯽魚,去鱗、肋、腸、肚洗凈,下鍋用魚油煎黃(也可不煎),烹煮時加湯放佐料:醬油、醋、鹽、辣椒面、花椒、蔥、姜、紅糖等。煮到魚入味,湯收濃,盛入大湯碗內,然後置於涼處自然冷凍,次日用餐時在盤中加入腌菜、芫荽,將碗中凍魚扣盤便可上席。凍湯汁有如琥珀一般色澤鮮美、晶瑩剔透,“凍魚”鮮、涼、酸、辣、香、入口即化,色香味俱全。
5粉蒸魚
劍川待客的八大碗中,有一碗人們喜愛的粉蒸魚。
粉蒸魚有八塊,擺在一碗酸腌菜上面,色澤鮮艷,味道香辣。往往人們辣得吐舌頭還要吃。粉蒸魚一般是兩三天之內加工而成。把魚買來後殺了洗干凈,把腦汁、肚雜、血漬等一一清理干凈,切成方塊,然後抹上鹽,料酒等佐料腌著,請客的當天放在大盆里抹上油辣子和厚厚一層粉蒸面,然後一塊一塊夾進大蒸籠蒸,蒸好後用酸腌菜墊底,每碗八塊上桌。色美味香,味道十足。
6弓魚
弓魚早在唐代就作為貢品遠送長安,故又有“貢魚”之稱。明代謫居雲南的著名學者、狀元楊慎,把弓魚贊為“魚魁”。上世紀70年代後因洱海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弓魚急劇減少,現時已很難吃到。現已採取措施,開展保護、管理、科研工作,在洱海上遊河道已有少量繁殖。
弓魚體型不大,肉質軟而細膩,多脂肥厚,入口即化;卵無毒,味美,可供食用,向稱為雲南名產。做法有大理當地砂鍋魚、木瓜魚。
7翠梅酸辣魚
在大理守著洱海吃魚,可謂得天獨厚。雪山融雪匯成了洱海之水,如此水質又滋養了分外鮮嫩的洱海魚。當乘鮮採摘的酸梅翠色猶在,一道以青梅入味,以辣椒為主料的“翠梅酸辣魚”就新鮮出爐了。果酸調和了魚腥,更好的保持了魚肉的口感和營養,與西餐烹魚流行加檸檬片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8木瓜魚
金黃色的濃郁湯底里,兩只鯽魚盡情暢游,空氣中瞬間飄盪著濃郁的酸辣爽三種香味。每鍋里都切了整整一顆雲南特產酸木瓜,勇士們可以夾一片入口,一剎那酸味從舌尖飛躍,這酸爽,彷彿觸電一般,身體不自覺開啟振動模式。湯底中的雲南本地小米椒和泡椒,在端上桌的大理酸木瓜魚中,小米椒和泡椒都會被撈出,辣味殺人於無形。
;⑸ 大理有什麼好吃的
大理小吃主要有腌螺螄、破酥粑粑、乳扇、餌塊、大理酸辣魚、涼雞米線、弓魚、大理生皮、砂鍋魚、雕梅扣肉、卷蹄。
腌螺螄
大理洱海盛產螺螄,白族人尤其喜歡食用螺螄,自然吃的方法也很多,其中腌螺螄就是一種獨特的吃法。《本草綱目》中:「春月,人采置鍋中蒸之,其肉自出,酒烹糟煮食之」。可見,春季一般是食用螺螄的最佳季節。肉質咸中帶鮮,必備的下酒菜之一。
破酥粑粑
喜洲破酥粑粑是喜洲鎮最受歡迎的小吃之一,口味有甜、咸兩種。粑粑原料為麥面,制時用上下兩層炭火,將鍋內油炕著的粑粑慢慢烤黃、烤香直至烤酥。粑粑外皮香酥內在綿軟,且層次分明。喜洲鎮內有很多賣粑粑的小店,其中以德生和比較出名。另外,大理古城內也有一些小攤和食鋪可以買到。
乳扇
「雲南十八怪」有一怪為「牛奶做成扇子賣」,這說的便是乳扇。乳扇其實是一種乳酪,由牛奶製成,半透明狀,光滑油潤,片狀成卷,吃法很多種,生吃、干吃、涼拌、燒烤、油炸著吃皆可,可與雲腿一起用於烹調,也可作為可口的下酒菜。在大理隨處可見,它的美味可口早已深入人心。
餌塊
餌塊為雲南特有,是大理最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用優質大米加工製成,製作的過程分為將大米淘洗、浸泡、蒸熟、沖搗,最後揉捏成想要的形狀。一般分為塊、絲、片三種。可以煮著吃,炒著吃,也可以燒、鹵、炸、蒸,最為常見的是炒餌塊,加入豌豆尖、大蔥等一同炒制,以咸、甜醬油澆之,味道醇正。
大理酸辣魚
大理白族邀請賓客的時候最愛做的一道菜,酸、微甜、辣構成的奇妙的味覺體驗。先是爆香花椒,放薑片、蒜瓣,鯽魚兩面都煎過以後,倒入料酒煮上一會兒,再放入酸木瓜、豆腐,燉煮入味。酸木瓜酸中帶有微甜,夾著一股果香味,鯽魚肉質鮮美,而豆腐吸收了魚味和佐料的香辣味,變得鮮嫩起來。
涼雞米線
涼雞米線必須是大理古城美食中的當家花旦。主要就是由雞絲和米線製成,雞絲需要煮熟,以核桃醬和小粉做成鹵汁,搭配著辣椒汁和蒜末,為了美觀通常還會撒些蔥花和芝麻,吃起來微辣,恰好的酸味,雞肉的嫩和米線的香混為一體,極為爽口,很快就能將一碗滑下肚。
弓魚
洱海弓魚產於雲南大理,又稱「工魚」,正式名稱為大理裂腹魚,因其能以嘴銜尾跳躍出水面、形象如弓而得名。弓魚體形不大,每條約二至四兩重,其肉質嫩軟而細膩可口,且籽多刺少苦膽小,味道特鮮美。洱海周圍的白族鄉親將其贊美為「洱海花」。現因資源破壞等原因,已瀕臨滅絕。
大理生皮
生皮,白族語又稱「黑格」,即生的豬皮和豬肉。這是白族人逢年過節桌上必吃的一道特色菜。大理盛行吃生皮的地區有洱源、鶴慶、大理市周邊鄉鎮幾個地方,上等的生皮以洱海的最出名。殺豬後,用松毛燒掉毛,然後用熱水洗盡。聽起來略嚇人,但是這樣的豬皮色澤金黃,吃起來香嫩,回味無窮。
砂鍋魚
砂鍋魚是在大理相當有名,現在的吃法也差不多,一般將鯉魚油煎後放入砂鍋,魚頭魚尾露在砂鍋外,再將雞湯、雞肉、火腿、豆腐等倒入,加以各種調料,慢火烹燉。趁熱享用,魚味鮮美,香氣撲鼻,回味無窮啊。
雕梅扣肉
雕梅是大理的有名小食,而雕梅扣肉更是受歡迎的一道美味佳餚。采自春天的青梅,由女孩在梅子上雕刻花紋,輕壓形成菊花模樣,後放入撒著食鹽的清水中去除酸味,放入砂罐浸上數月後再取出。扣肉則大多為五花肉,與雕梅一同蒸制4個小時即可享用,肥而不膩,香甜入味。
卷蹄
卷蹄是雲南少數民族的傳統美食,素以色鮮味美、食法多樣、易於貯存而深受當地各族人民的喜愛。其中尤以彌渡縣一帶所制最為有名,故又稱「彌渡卷蹄」。卷蹄食法多樣,蒸、煮、單食或配菜烹制,皆味美可口,佐餐下酒最相宜。而且貯存時間越長,味道越美。
⑹ 大理哪裡有好吃的
大理最好的餐廳大部分都集中在古城中,要品嘗大理美食可前往古城中的護國路(洋人街),具有白族、藏族等少數民族特色的西餐咖啡廳在這里隨處可見,還聚集著許多外國旅遊者。
在護國路上,許多餐館兼售中西餐,遊客可以品嘗到雲南風味的菜餚以及當地的白族菜,其中以擁有白族「三道茶」及藏族「酥油茶」而馳名海內外的太白樓堪稱代表,來這里飲茶的外國人很多。
當然,古城吸引人的不僅僅是食物,更在於這里的咖啡館和餐廳都提供了寧靜而輕松的氣氛,在這里,人們可以聽著音樂,喝著冰啤,度過一個悠閑的下午。 大理一日用餐推薦:
早飯:去洋人街找個小鋪買烤洱塊,只有早上有,咸甜都有,推薦鹹味的。梅子井酒家旁邊菜場一進口處有一家賣豌豆做的糊糊和凍凍,很好吃,當地人很多買,不過要早去,大概過了10點就全部賣完了。
午飯:再回首涼雞米線(只有中午賣,下午六點後就關門了)鋪面很小,但非常有名,問當地人都知道,離著名的梅子井酒家很近;益恆飯店,白族風格飯館(三坊一照壁建築),在梅子井對面,內部環境很整齊。可以喝青梅酒,吃鯽魚沙鍋。
晚飯:天黑了以後,洋人街有一條街有很多家賣烤串的。喝大理的「風花雪月」啤酒,最好吃的串有:蘑菇,鯽魚,羊肉,還有大理的卷粉、烤串和洱塊等。白族節慶食俗
白族注重節慶,幾乎每節都有一至數種應景食品。春節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素齋飯,三月街吃蒸糕和涼粉;清明節吃涼拌什錦和「齋筵香」(炸酥肉);端午節吃粽子和雄黃酒,嘗新節吃新豆、嫩瓜和陳谷摻米飯,火把節吃甜食和各種糖果。中元節吃羊菌和燴魚包肉餡;中秋節吃白餅和酥餅;重陽節吃肥羊,冬至節吃炒蕎粒和羊肉湯。
⑺ 大理古城哪裡吃飯最好
古城
里最有
特色
的街,是
人民路
。很多
外地人
,喜歡
大理
留在了人們路。好吃的
這條街
有很多,比較推薦的是
瑪雅
餐吧,在大理四中斜對面,四個年輕人開的,推薦
番茄燉牛腩
和茄子煲,
紅燒肉
也好吃,不過要提前預定,幾次都沒吃到。
⑻ 大理有什麼吃的 大理吃飯哪裡比較好
大理好吃有:
一、大理古城片區;油粉,以古城內油粉最佳。涼蝦,用米粉和石灰做成,配上玫瑰糖稀,即玫瑰涼蝦。卷粉,也是米粉做的,夏天吃起來涼兮兮的。還有五華樓附近的手搓餌塊,有甜鹹味可選。菜系:海菜芋頭湯、砂鍋魚,白族特色菜生皮,賓川縣海稍魚、附子燉豬腳、黑皮。
二、縣份小吃:1.洱源縣,梅子各種品類,以古城趙記梅子最好;鄧川鎮乳扇,可以油煎、烤吃,還可以沾白糖生吃。2.彌渡縣:地方特製的彌渡卷蹄、蜜餞。3.巍山縣:當地人自己釀造的木瓜醋,還有冬瓜、木瓜、藍莓、李子蜜餞。3.雲龍縣的千年白族村諾鄧火腿。4.漾濞縣的鍋巴油粉。5.永平縣的黃燜雞。
三、大理各地還盛產野生菌:松茸、牛肝菌、雞樅菌、見手青(地方叫的,因為此菌子被手摸後變青色,但是炒吃最佳)。
以上好吃,在大理古城或者下關都可以品嘗到。
⑼ 去雲南玩幾天,大理有什麼好玩好吃的推薦
大理好玩的地方有:洱海、大理古城、崇聖寺三塔、蝴蝶泉。光玩可不行,怎麼少的了大理的美食呢?如果你在古城逛餓了的話,可以來南門這邊嘗嘗我家的石板燒,宴遇王姑娘花園石板燒,給您最實惠的價格跟口感。(住隱邦潤澤園的話免費停車,價格可以是美團價格的7折哦)
大理宴遇王姑娘石板燒,是大理最出名的石板燒,不僅僅是性價比高,食材新鮮不宰客,足量足秤良心價,也是大理石板燒的發源,他們食材不過夜,本地外地遊客一個價格,現在開始做網路,但是也只在美團可以訂購,價格非常優惠,這么多的烤肉,兩個人才也118元就可以。節日期間還不漲價,真的是非常良心。戶外溫度低的話,可以到室內,是大理古城唯一的花園石板燒。
⑽ 大理美食排名前十
1、巍山扒肉餌絲
巍山扒肉餌絲是大理特色小吃之一,餌絲是由黃穀米經過蒸、舂、揉最後切成絲,將餌絲拌上肉湯汁,加入扒肉、蔥、香菜等即可食用。本菜餌絲筋道、肉質鮮美、湯汁濃稠,適合各種人群食用。
2、大理乳扇
大理乳扇是主產於大理州洱源縣的奶製品,又是雲南特色風味小吃,是大理經典名小吃之一。乳扇是白族等滇西北各民族中吃的一種乳酪,用牛奶製成。乳白色,片狀,成卷,狀如摺扇,故得名乳扇。在大理市的喜洲鎮、下關鎮亦有出產,尤以洱源鄧川出產為佳。
3、喜洲粑粑
喜洲粑粑是大理白族的特色小吃,也是大理喜洲古鎮最具特色的小吃,是一種色、香、味均佳的麥面烤餅。喜洲粑粑主要原料為麵粉,分甜和咸兩種口味,一為玫瑰餡,是甜口的,還有一味是鹹的加了肉末、香蔥的。
4、雕梅
雕梅是大理白族的傳統美食,在雲南相當的有名,是大理傳統小吃之一。雕梅采自春天的青梅,在上面雕刻花紋,輕輕壓啟成菊花狀,鋸齒形的梅餅,放入清水盆中,撒上少許食鹽,以去梅子酸味,然後放入砂罐,再用上等紅糖、蜂蜜浸漬數月,待梅餅呈金黃色時就可從瓶壇中取出食用。
5、鍋巴油粉
鍋巴油粉是大理州南澗縣的特色風味小吃,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以干豌豆、精鹽、醬油、食醋、面醬、芝麻油、菜籽油、辣椒油、香菜末、韭菜、薑汁、蒜汁等為原料製作而成。油粉軟糯細膩,入口即化;鍋巴綿韌耐嚼,滋味別具。
6、大理餌塊
餌塊是雲南最具有代表性的小吃之一,大理的餌塊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卷卷餌塊、一種是手揉餌塊,也是大理有名的特色小吃之一。餌塊吃法有很多種,可以燒、煮、炒、鹵、蒸、炸,炒餌塊是最經典的吃法,把餌塊切成寸方小薄片,加豬肉、酸腌菜、大蔥、韭菜、豌豆尖炒制,澆以甜、咸、辣醬和醬油,拌以少許油辣椒,吃起來香甜濃厚,咸辣醇正。
7、大理涼雞米線
涼雞米線是大理的特色小吃之一,在大理也是很火的,基本上很多人都會去吃,既便宜又有特色,也是大理街頭隨處可見的小吃。涼雞米線用雞絲和米線製作而成,製作簡單,米線用湯一煮,加上醬油、醋、調料一拌就是簡單的涼米線,再在涼拌米線的基礎上,用煮熟的涼雞肉絲「蓋帽」而成,外加核桃醬和小粉做成的鹵汁,吃起來清涼爽口,獨具風味。
8、無量山雞翅包飯
無量山雞翅包飯,顧名思義就是在雞翅里填入香噴噴的炒飯,是大理當地傳統民間食品,是當地老百姓在餐前飯後首選的休閑小食品。改革開放後,大理無量山雞翅包飯因口味特殊,被台灣商人挖掘後帶入台灣而聞名世界,無量山雞翅包飯被評選為大理古城特色名優小吃和大理十大特色美食。
9、大理生皮
生皮不僅僅是大理白族人民傳統的待客名菜,也是大理一種風味小吃,「吃生皮」的習俗,相傳始於南詔時期,因為口感鮮嫩、滑爽,且味美甘甜、營養豐富,並且沒有半點腥味,千百年來,至今深受人們喜愛,是當地非常有代表性的美食。
10、大理油粉
大理油粉是大理一種特色小吃,大理人通常把豆粉叫做油粉,豆粉做好之時尚未切碎,一大塊餅狀,或切成條,油亮油亮的,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故稱之為油粉。在大理,大部分地區都種有大米、蠶豆和豌豆。閑時,人們將優質水稻、蠶豆或豌豆磨成粉,掉漿後,做成油粉來吃,別有一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