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鄭州的特產有哪些
想要去鄭州旅遊的人,快來了解鄭州的特產有哪些吧,下面我為大家介紹鄭州的特產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歡。
鄭州的特產有哪些1
新鄭大棗
靈寶蘋果潼關梨,新鄭大棗甜似蜜」。新鄭大棗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備受人們青睞,它含有人體必需的18種氨基酸,內含蛋白質、脂肪、糖類、有機酸和磷、鈣、鐵及維生素B、C、P等物質,是天然的維生素果實,營養價值極高。
河陰石榴
河陰石榴乃河陰縣之特產故名,原河陰縣今屬滎陽市。
河陰石榴原名塗林安石榴,是西漢博望侯張騫從西域引入。康熙三十年(1692)《河陰縣志山川》雲:「石榴峪去縣西北二十里,漢張騫出使西域得塗林安石榴歸植於此。」據《河南通志》載:「安石榴峪在河陰縣北二十里,漢張騫出使西域得塗林安石榴歸植於此。」河陰石榴,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
中牟大蒜
中牟大白蒜是1980年開始由河南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與中牟縣外貿公司聯合培育的,1984年大面積推廣,並開始出口。中牟大白蒜與其它外地蒜相比,具有個大、皮白、味鮮、營養豐富、表皮緊裹、彈性好、耐貯運之特點,因而,廣受國內外客商的青睞。
鄭州櫻桃
鄭州櫻桃盛產於鄭州市郊候寨鄉的櫻桃溝,這里的櫻桃不僅成熟早、產量高,而且味道鮮美、色澤光潔、悅人心目。3月中旬開花,5月上旬成熟。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蛋白質、脂肪、糖及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其中含鐵量最高,每100克果肉含鐵5.9毫克,比同量的蘋果、梨多20多倍,維生素A含量比葡萄高5倍。
滎陽柿子
滎陽柿子源遠流長,久負成名。明《農政全書》記載:「今三晉澤沁之間多柿,細民之於,以當糧也」。清《乾隆滎陽縣志》稱,「今滎(陽)之眾,為資生口食計,種柿者十之九,棗梨者十之一」。
柿果中含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葡萄糖、澱粉、蛋白質、脂肪等,還有鈣、磷、鉀等多種元素。其中,維生素C及糖比一般水果高1至2倍,營養價值高於蘋果和梨。
黃河鯉魚
河南黃河鯉與寧夏黃河鯉、陝西黃河鯉魚、山東黃河鯉、山西天橋黃河鯉並列為黃河幹流的「五大名鯉」。
黃河鯉魚是生活在黃河水中的一種天然名貴魚種。其眼似珍珠,尾、鰭末稍為紅色。因此,又有「紅魚」的雅稱。是古今中外魚中之上乘,席中之佳餚,頗受人們的青睞。
鄭州蓮藕
藕可作美味可口的菜餚,蓮子是滋補佳品,有鎮靜、強心、降壓的.作用,此外荷花還可以凈化水面,美化環境。
新密金銀花
金銀花,又名二花、銀花,屬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綠纏繞灌木。因它初開花時,色銀白,過二三日變為黃色,新舊相參,黃白相映,故美稱「金銀花」。
嵩山綿棗
中州土特名產,新鄭市特有果品,俗名地棗、粘棗,屬百合科,為多年生草本,地下有磷莖、葉片線性、從生於地面,象韭菜。7—8月間葉叢中生出直立的花梗,花梗頂端開出粉紅色小花。每年4月,綿棗發芽長葉後,農民遍山找尋,將磷莖挖出,洗凈泥土,經過多次蒸煮,糖液自出,甜味沁人心脾,如加點紅糖,則更甜美。綿棗屬熱性補品,營養價值高,其性粘。綿棗風味獨特,能補養身體,久儲不壞。
鄭州的特產有哪些2
新鄭蓮藕
新鄭蓮藕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產於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新鄭市處於華北平原、豫西山地向豫東平原過渡地帶,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溫適中,四季分明,土壤中性,非常適合蓮藕的生長。蓮河也因此而得名。
大隗牛肉
新密市大隗鎮五香牛肉,歷史悠久、配方獨特、工藝嚴密、加工精細,製作後具有色鮮、味美、筋爛、肉面等特點。食時氣息芳香、餘味悠長,確有五香牛肉之美稱。大隗牛肉創始人馬玉順,又經幾代人研製,配方獨特、味道出眾,顧客食後贊不絕口,在中州大地享有盛名。
中牟西瓜
中牟西瓜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生產於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中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雨熱同期,適宜西瓜生長,歷史上,以其個頭大、形狀好、顏色正、味道美等鮮明特點,享有「籽如寶石瓤如蜜,中牟西瓜甜到皮」、「涼爭冰雪甜爭蜜,香拂笑語牙水生」的美譽。
中牟大白蒜
中牟大白蒜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產於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中牟大白蒜品質優良,營養豐富,肉粘味香,辣味適中,有較高的葯用價值,營養價值,並以此享譽中外。其蒜頭大、瓣勻、不破碎、耐貯藏等優點也備受國內外客商青睞,出口合格率高達94%,出口量佔全國總量的70%以上。
鄭州黃河鯉魚
黃河鯉魚,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時代就有名氣,史書上曾有「黃河之尺鯉,本在虞津居」之記載。在古代醫林篡葯上也有記載:「彩而金者,洛鯉最貴,江漢次之,昊會而下」,並有「一登龍門而身價百倍」之美談。
廣武大蔥
廣武大蔥,因盛產於楚漢相爭的滎陽廣武鎮而得名,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廣武大蔥」維生素C含量為29.4mg/kg,粗脂肪含量為1.87%,膳食纖維含量為2.28%,鈣含量為483mg/kg,鐵含量為8.89mg/kg,是普通大蔥含量的近2倍。
滎陽柿子 滎陽柿子,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滎陽柿子源遠流長,久負盛名,滎陽柿樹栽植廣,而且產量高。柿樹渾身寶,樹干木質堅硬,木紋細膩,是製做傢具、器械、文具和工藝品的上好材料,樹葉可作家畜飼料,營養價值高於蘋果和梨。
登封芥菜
登封芥菜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產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境內海拔320米以上的中部山區。常食有開胃消食、提神醒腦、利濕解毒、御風濕,補元陽,利肺豁痰,和中通竅之功效。登封芥菜含氨基酸20-23g/kg、鋅3.5-5mg/kg、鐵12-14mg/kg、鉀3.5-5×103mg/kg、維生素E1-2.5mg/100g。
鄭州櫻桃溝櫻桃
鄭州櫻桃溝櫻桃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不僅成熟早、產量高,而且味道鮮美、色澤光潔、悅人心目。櫻桃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蛋白質、脂肪、糖及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其中含鐵量最高,每100克果肉含鐵5.9毫克,比同量的蘋果、梨多20多倍,維生素A含量比葡萄高5倍。
鄭州重陽花糕
重陽糕亦稱「花糕」,漢族重陽節食品,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叫敬老節,民間要蒸重陽糕孝敬老人。為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製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陽糕又叫桂花糕),這樣製成的重陽糕,香甜可口,人人愛吃。
新鄭大棗
新鄭大棗,又名雞心大棗、雞心棗,是河南省鄭州市新鄭的特產,素有「靈寶蘋果潼關梨,新鄭大棗甜似蜜」的盛贊。紅棗味甜、性溫,是補血健脾美容的滋補佳果,而新鄭大棗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倍受人們青睞,成為棗類中的佼佼者。
鄭州的特產有哪些3
鄭州龍須糕
龍須糕是鄭州一道歷史悠久的小吃,因糕點表面呈須狀,故名龍須糕。是以米、麵粉、糖、油作為主料,並佐以姜、蝦、鹽、肉、蛋松等混合製成。具有色澤美觀,甜咸適口,風味獨特等特點。
高爐燒餅
鄭州高爐燒餅是河南鄭州的特色小吃,高爐燒餅有麵粉、芝麻、五香粉、糖稀等。現在在鄭州農業路和天明路交叉口北順城場羊肉湯館劉心想劉師傅在做,燒餅做的不錯,可以嘗下哦~
鄭州燴面
鄭州燴面是鄭州的特色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一種葷、素、湯、菜、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
夾津口橡子涼粉
夾津口橡子涼粉是河南省鄭州市鞏義市夾津口鎮的特產。橡子涼粉營養豐富,清爽利口,但是吃多了後味微顯苦澀,應少吃多餐哦。
西義興鹵肉
西義興鹵肉是河南鄭州市鞏義市北山口鎮的特色美食。西義興鹵肉是「河南省十大名吃」之一哦~肉香蘭而不膩,久負盛名。
新鄭大棗
新鄭市大棗的故鄉哦,大棗是新鄭的象徵。新鄭大棗又名雞心大棗、雞心棗。紅棗味甜、性溫,是補血健脾美容的滋補佳果,而新鄭大棗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備受人們青睞,成為棗類中的佼佼者。
② 鄭州有什麼好吃的特產,可帶走的
鄭州好吃的特產有:
1、重陽糕:
重陽糕,亦稱「花糕」,因在重陽節食用而得名,是重陽節傳統節令食品。常見於江浙滬地區,全國各地區不怎麼流行。為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製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陽糕又叫桂花糕。
2、滎陽柿子:
滎陽柿子不僅種植歷史悠久,而且栽植廣、品種多、產量高、品質佳,其果肉金黃、透亮柔軟、含糖量高、鮮嫩脆甜,近代中原一帶素有「河陰石榴碭山梨,滎陽柿子甜如蜜」的民謠。滎陽柿餅也以霜白、無核、質軟、味甜、耐貯運而成為傳統名產。
3、中牟大白蒜:
中牟大白蒜,河南省中牟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中牟大白蒜具有個大、皮白、味鮮、營養豐富、表皮緊裹 、彈性好、耐貯運之特點。
4、中牟西瓜:
中牟西瓜,外觀商品性好,個大且均勻,皮色漂亮,口感出類拔萃紅沙瓤,香甜,入口即化,果實糖度高,品質佳,適宜鮮食及做深加工製品。
5、新鄭蓮藕:
新鄭蓮藕表皮潔白細膩,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C、微量元素鐵、膳食纖維及多種優質蛋白質,可以烹、炒、燉、煮,還可製成藕粉和各種花色點心,具有益壽、延年、安神、降壓、止瀉、瘦身等功能。
③ 鄭州有什麼特產
鄭州有什麼特產
鄭州(Zhengzhou),簡稱「鄭」,古稱商都,是河南省省會、特大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鄭州有什麼特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水冶油酥燒餅
水冶酥燒餅是一種漢族麵食小吃。流行於河南省安陽縣水冶鎮。採用麵粉、油酥、糖稀、芝麻、鹽或糖等食材手工精製,在土質火爐中高溫烘焙而成,其特點是外焦內酥,尤其以上表面的一層芝麻粒最為香脆,分為鹹味和甜味兩種,作為區別會在甜味燒餅上點上一個紅點。
2、道口燒雞
安陽市滑縣的道口鎮是全國聞名的燒雞之鄉。道口燒雞由道口鎮義興張燒雞店所產,是河南名特產食品之一。其造型、色澤、味道、軟爛被譽為四絕,冷食或熱食均回味無窮。道口燒雞創始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距今已有300餘年歷史。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現在的燒雞大師張存友的先祖張炳,偶遇曾在清宮御膳房作過廚師的老友,從他那裡獲得八料加老湯烹制燒雞秘訣,於是名聲大振。
3、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因其成品緊密如尖故名毛尖。信陽市的.天雲、雲陽等山區山高霧重,水質極佳,出產的茶葉顏色深綠,葉片肥厚,品質上乘,再經過後期的精工細做,成品茶純凈清澈、香味持久,回味悠長,歷史上曾被作為貢品獻入宮中,有淮南第一茶之稱。
4、密縣金銀花
金銀花又名「忍冬」、「二花」。產地:中國河南密縣。成因:地處河南省中部,嵩山東麓。境內五指山區四季分明,雨量比較適中,非常適宜金銀花的生長。特點:金銀花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綠纏繞灌木,長可達九米,莖細,中空,多分枝,皮棕褐色。葉對生,葉片卵形至長卵形,長三至八厘米,寬一至三厘米。
5、王腦蘿卜
「王腦蘿卜」表面光滑,個體均勻,青色所佔比例在三分之二以上,以肉色青為主要特點,鮮嫩可人,汁多味美。可切開腌制、醬漬,尤以生食最佳,內含大量葡萄糖、果糖、蔗糖和維生素、脂肪、鈣、磷、鐵等多種活性物質和人體所需營養成份,其中維生素C含量是梨和蘋果的8-10倍。
;④ 鄭州十大知名特產
鄭州十大知名特產
大家知道河南鄭州的十大知名特產有哪些嗎?如下是旅遊網為大家整理的鄭州十大知名特產,希望能幫助到你。
密縣金銀花
金銀花又名“忍冬”、“二花”。
產地:中國河南密縣。
成因:地處河南省中部,嵩山東麓。境內五指山區四季分明,雨量比較適中, 非常適宜金銀花的生長。
特點:金銀花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綠纏繞灌木,長可達九米,莖細,中空,多 分枝,皮棕褐色。葉對生,葉片卵形至長卵形,長三至八厘米,寬一至 三厘米。夏初開花,陸續開到九月,花成對生於葉腋,初開時呈銀白色, 逐漸變成金黃色,黃白相映,有清香。其花蕾採回經烘乾或曬干即為成 品。其花條長、青白色、無胡頭、胡棒、色澤好、骨花硬、葯質高。
功效:金銀花性寒、味甘、無毒,很早就成為中國民間傳統的清涼解毒良葯。 南北朝陶宏景著《名醫別錄》中記述它有治療“寒熱邪腫”的功效。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它能“治一切風濕及諸腫毒、疽疥癬、楊 梅惡瘡、散熱解毒。”現代葯理研究證明,密銀花含有黃酮類木犀草黃色, 葡萄甙,皂甙和含1%的環已六醇。對黃白色葡萄球菌、甲乙型溶血性鏈 球菌、傷寒桿菌、老賀氏痢疾桿菌、人型結核桿菌、肺炎雙球菌等,均 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是中醫處方中常用的主葯。用適量的密銀花配 以蒲公英、野菊花、甘草,水煎服,可治癰腫疔毒;密銀花和連翹、薄 荷、荊芥、甘草、大青葉、蘆根,水煎服,能治溫病初期、痘疹等症; 密銀花與板蘭根、黃連、白頭翁和水煎服,治療熱毒疫痢、高燒神昏、 腹痛下墜、便下如魚腦等症。銀花泡茶,喝了能清熱解毒,適口爽心。
新鄭紅棗
又名雞心大棗、雞心棗,是河南省鄭州市新鄭的特產,素有 “靈寶蘋果潼關梨,新鄭大棗甜似蜜”的盛贊。紅棗味甜、性溫,是補血健脾美容的滋補佳果,而新鄭大棗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倍受人們青睞,成為棗類中的佼佼者。
“靈寶蘋果潼關梨,新鄭大棗甜似蜜”。新鄭是大棗的故鄉,大棗是新鄭的象徵。新鄭種棗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時期。1978年,在發掘裴李崗文化遺址時,發現了8000年前的碳化棗核,說明當時在新鄭一帶,先民們就已開始種植大棗。相傳春秋名相子產執政時,鄭國都城內外街道兩旁已是棗樹成行。
現今的新鄭大棗主要分布在新鄭市孟庄鎮一帶,為原生態棗樹種植區。
新鄭大棗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備受人們青睞,它含有人體必需的18種氨基酸,內含蛋白質、脂肪、糖類、有機酸和磷、鈣、鐵及維生素B、C、P等物質,是天然的維生素果實,營養價值極高。-同志出訪日本時,曾專門將雞心棗饋贈日本天皇。大棗葯用價值很高。棗樹的葉、花、果、皮、根、刺皆可入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用於治療“脾虛弱,食少便糖,氣血虧虛”等疾病。常食大棗可治療身體虛弱、神經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勞傷咳嗽、貧血消瘦,養肝防癌功能尤為突出。“一日吃仨棗,紅顏不顯老”,就是大棗健康養顏的真實寫照。大棗果實為緩和強壯劑,常用為滋葯,治瀉痢、調營工、療寒熱、治陽痿、貧血、脾虛泄瀉、心悸、失眠、盜汗、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症;樹皮性強無毒,收斂性強,止血、祛濕,能治腹瀉,刀傷止血,氣管炎、腸炎、痢疾、崩漏等症;外用治外傷出血。根可治月經不調,紅崩、白帶等症。酸棗仁可做興奮劑,炒黃後又可做鎮靜劑,有安神、養心、斂汗之功能。棗肉中含有人體必要的維生素P(又叫蘆丁)一般每100g果肉中含量高達3385mg,居各種果品之首。棗樹皮鞣質含量為4.1%,可做栲膠及染料用。
依託品牌效應,新鄭大棗比外地棗的平均價格要高出30%--40%,每年還吸引全國其它產棗區約1000萬公斤的'大棗在新鄭流通,新鄭已初步形成全國棗產品集散地,大棗製品遠銷東南亞地區及世界其它地方,年平均出口量達600萬公斤。全市從事大棗加工的企業達280餘家,並形成了以大棗生產加工為主的頂真食品公司、大紅袍集團、奧星食品廠、鄭韓香精廠等四個規模較大的龍頭企業,開發大棗產品12個系列80多個品種,年加工大棗1170萬公斤,其中煙用紅棗精、大棗浸膏、棗王酒、香酥焦棗、人參蜜棗、棗蓮王飲料、好想你棗片、原棗等產品暢銷全國十四個省區和東南亞地區。
中牟大白蒜
中牟是全國聞名的大蒜生產基地縣,土壤中富含大蒜生長所必須的鈣、磷、鐵等物質,極適宜大蒜生長。中牟大蒜不僅以其品質優良,營養豐富,肉粘味香,辣味適中的特點和較高的葯用價值,營養價值享譽中外,還以其蒜頭大、瓣勻、不破碎、耐貯藏等優點備受國內外客商青睞出口合格率高達94%,出口量佔全國總量的70%以上。中牟縣素有蒜鄉之稱。
中國大蒜之鄉--金鄉設有專門的大蒜科研機構和經銷機構,建設了有足夠貯量的保鮮設施和多家大蒜製品公司,常年經銷鮮蒜、蒜干、蒜粉蒜油,投資1700萬元籌建的大蒜制葯廠將竣工投產,投產品硒蒜膠囊具有較強的抗癌功能,近期投放市場。先進的科研、規模的生產、精深的加工和順暢的銷售形成了金鄉獨特的大蒜經濟。
中牟大白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河南省中牟縣《關於對中牟大白蒜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函》(牟政文[2004]10號)提出的范圍為准,為河南省中牟縣現轄行政區域。
中牟西瓜
中牟全縣西瓜總種植面積12萬多畝,保護地5月1號以後開始上市,中、下旬進入高峰期,無籽5月底—6月中旬上市。露地6月下旬開始上市,7月份進入高峰。
河南省中牟縣位於中原腹地,黃河南岸,西依河南省省會鄭州,東鄰古都開封。土地總面積1416平方公里,總人口68萬人,轄12鎮5鄉、431個行政村。全縣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面積達40萬畝,無公害農產品總產量達78萬噸。
中牟西瓜外觀好、瓤色正、味道美,享有“籽如寶石瓤如蜜,中牟西瓜甜到皮”、“涼爭冰雪甜爭蜜,香拂笑語牙水生”的美稱。全縣種植面積曾高達20餘萬畝。產量曾佔全國西瓜早熟品種50%的鄭雜5號、聞名全國的無籽黑蜜系列、蜜玉系列、鄭抗系列等優質西瓜品種,都是在中牟得到成功培育並加以推廣的,是聞名全國的西瓜生產基地。尤其是近年來,中牟縣委、縣政府大力推進西瓜產業化經營,西瓜種植效益穩步提高;廣大瓜農廣泛應用綜合防治技術,使用綠色有機肥料,推廣標准化生產,促使西瓜品質得到了進一步改善;同時,積極推進西瓜品種結構和種植模式調整,2004年以來,中牟西瓜連續兩屆獲得“河南省名牌農產品”稱號,2006年注冊的“五洲綠源”無公害西瓜品牌,進一步提高了中牟西瓜的知名度,增強了市場競爭力。2008年,全縣西瓜種植面積12萬畝,預計總產量達28萬噸,是中原地區最大的國家級標准化、無公害、早熟西瓜種植示範基地。
主要品種及上市時間:
大棚西瓜品種主要為京欣系列中的一品紅欣、世紀先鋒等和無籽系列中的黑蜜五號、花蜜無籽等,種植面積3萬畝,預計產量8萬噸。5月1日前後開始上市銷售,6月10日左右基本銷售結束,上市銷售時間持續1個半月。
拱棚西瓜品種主要是京欣系列中的特大新欣、一品紅欣、特大京欣等,種植面積4萬畝,預計產量10萬噸。6月10日左右上市銷售。
露地西瓜品種主要為鄭抗系列中的鄭抗一號、二號等,鄭雜系列中的鄭雜五號,開雜系列中的開雜二號、八號,豫藝系列等,種植面積5萬畝,預計產量10萬噸。6月中旬上市銷售,7月上旬基本銷售結束。
營養價值:西瓜營養豐富,現代營養學發現,西瓜不含脂肪;含糖類、蛋白質、游離氨基酸、蘋果酸、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C、鈣、磷、鐵等成分。
聞名全國的優良品種,上乘絕好的西瓜品質,便利快捷的交通條件,遍布城鄉的市場體系,文明規范的市場環境,必將吸引五湖四海的朋友前來中牟進行各種形式的西瓜購銷活動。
中牟西瓜 河南 中牟縣姚家鄉羅宋村西瓜專業合作社 中牟縣姚家、韓寺、張庄、八崗、黃店、刁家、三官廟、官渡、白沙、大孟、鄭庵、九龍、劉集、萬灘、雁鳴湖、狼城崗等16個鄉鎮,青年路和東風路2個街道辦事處,380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3°46′00〞~114°12′00〞,北緯34°26′00〞~34°56′00〞。
滎陽柿子
滎陽柿子源遠流長,久負盛名。滎陽柿樹栽植廣,而且產量高。柿樹渾身寶。樹干木質堅硬,木紋細膩,是製做傢具、器械、文具和工藝品的上好材料。樹葉可作家畜飼料。嫩樹葉中含有大量丙種維生素與蘆丁、膽鹼、黃銅、甙等成分,具有穩定血壓、清血、軟化血管和消炎作用。製成柿葉茶長期飲用,可滋潤皮膚,安眠消腫。柿蒂中含有單寧、三萜酸,樺樹脂酸,對呃逆、夜尿症有一定療效。柿果中含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葡萄糖、澱粉、蛋白質、脂肪等,還有鈣、磷、鉀等多種元素。其中,維生素C及糖比一般水果高1至2倍,營養價值高於蘋果和梨。
柿子成熟後,存放數天軟化糖化,稱作“烘柿”,食之涼甜可口。用糖化的烘柿和面烙饃、蒸糕,吃著軟甜。
滎陽柿子 河南 滎陽市聯強柿子專業合作社 滎陽市崔廟、環翠峪、賈峪、劉河、喬樓、豫龍鎮、城關等7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13°11′00″~113°29′00″,北緯34°36′00″~34°45′00″。
新鄭雞心棗
新鄭大棗歷史悠久,新鄭裴李崗文化遺址出土的棗核化石證明新鄭棗栽培史已有8000多年,春秋時曾有“桃棗蔭於街”一說。新鄭堪稱華棗的發源地。新鄭大棗品質優良;馳名中外,-出訪日本時,曾專門將新鄭雞心棗饋贈日本天皇,在新疆舉辦的全國棗類評比中,新鄭棗品質名列千棗類第一名。全市年產鮮棗1500萬公斤(歷史最高年產達2100萬公斤),產值6000餘萬元,佔八個棗區鄉鎮農業總產值的10%以上,重點產區孟庄鎮則達60%以上。大棗產業的產前、產中、產後服務體系比較健全,棗加工企業眾多。1994年,原國家林業部,財政部將新鄭定為“全國大棗基地縣(市)”,1998年,成功策劃舉辦了“98 首屆棗鄉風情游”,開發了“古棗園”、“玉皇觀棗台”等著名景點,制訂了新鄭大棗產業五年發展規劃,全國最大的棗產品集產地“中華紅棗商貿城”和集一流的紅棗新技術示範圍園區“紅棗大觀園”也正在建設中,所有這些都將有力推動新鄭紅棗產業健康、快速、持續的發展。
新鄭市委、市0對新鄭大棗產業非常重視,一直把大棗產業作為農業產業化的重點豐碑,並將棗樹定為市樹,1994年,原國家林業部、財政部將新鄭定為“全國大棗基地縣(市)”。1998年,成功策劃舉辦了“98——首屆棗鄉風情游”,開發了“古棗園”、“玉皇觀棗台”等著名景點,制訂了新鄭大棗產業五年發展規劃,全國最大的棗產品集產地——中華紅棗商貿城和集一流的紅棗新技術示範圍園區——紅棗大觀園也正在建設中,所有這些都將有力推動新鄭紅棗產業健康、快速、持續的發展。
新鄭大棗的早熟品種有六月鮮棗、奶頭棗、八月炸棗(又名落花紅)等。這些品種,皮薄肉脆,甜蜜多汁,宜鮮食。中熟品種有灰棗、雞心棗、齊頭白棗、鈴棗、結不俗棗、新鄭紅棗、麥核棗、黑頭羊棗、木棗等。其中灰棗和雞心棗為主栽品種,其面積和產量均占棗樹總面積和棗總產量的99%,為棗中之珍品。晚熟品種有九月青棗、馬牙棗等,產量高,甜蜜多汁,鮮食最佳。
新鄭棗介紹
新鄭是大棗的故鄉,大棗是新鄭的象徵。新鄭種棗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的裴李崗文化時期。1978年,在發掘裴李崗文化遺址時,發現了8000年前的碳化棗核,說明當時在新鄭一帶,先民們就已開始種植大棗。春秋名相子產執政時,鄭國都城內外街道兩旁已是棗樹成行。在漢代,人們已經認識到大棗的葯用價值,新鄭民間發現的漢代銅鏡上就刻有“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禮泉飢食棗”的詩句。到了明代,新鄭棗樹種植已形成相當規模,明代十大才子之一的高啟留下了“霜天有棗收幾斛,剝食可當江南粳”的詩句。新中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新鄭市委市0對發展大棗產業尤為重視,發展更趨區域化、規模化、科學化,棗樹面積已發展到15萬畝,品種達30餘個,除灰棗和雞心棗這兩個優良品種外,還有六月鮮、九月青、結不俗、酥棗以及反季節的雪棗、冬棗等優良品種,年產紅棗3000萬公斤,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紅棗之鄉”,是財政部扶持的“大棗保護基地”。
“靈寶蘋果潼關梨,新鄭大棗甜似蜜”。新鄭大棗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備受人們青睞,它含有人體必需的18種氨基酸,內含蛋白質、脂肪、糖類、有機酸和磷、鈣、鐵及維生素B、C、P等物質,是天然的維生素果實,營養價值極高。-同志出訪日本時,曾專門將雞心棗饋贈日本天皇。大棗葯用價值很高。棗樹的葉、花、果、皮、根、刺皆可入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用於治療“脾虛弱,食少便糖,氣血虧虛”等疾病。常食大棗可治療身體虛弱、神經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勞傷咳嗽、貧血消瘦,養肝防癌功能尤為突出。“一日吃仨棗,紅顏不顯老”,就是大棗健康養顏的真實寫照。依託品牌效應,新鄭大棗比外地棗的平均價格要高出30%--40%,每年還吸引全國其它產棗區約1000萬公斤的大棗在新鄭流通,新鄭已初步形成全國棗產品集散地,大棗製品遠銷東南亞地區及世界其它地方,年平均出口量達600萬公斤。目前,全市從事大棗加工的企業達280餘家,並形成了以大棗生產加工為主的頂真食品公司、大紅袍集團、奧星食品廠、鄭韓香精廠等四個規模較大的龍頭企業,開發大棗產品12個系列80多個品種,年加工大棗1170萬公斤,其中煙用紅棗精、大棗浸膏、棗王酒、香酥焦棗、人參蜜棗、棗蓮王飲料、好想你棗片等產品暢銷全國十四個省區和東南亞地區。
尖山金銀花
尖山風景區平均海拔750米。據《山海經》可證尖山為汜水之源,浮戲山之中心。酈道元《水經注》更記尖山“川流嫵媚,山谷形勝”。這里山清水秀,空谷幽嵐,野生金銀花滿山遍野。山上風大氣寒,霧重露多,草茂樹密,黏土遍地,土壤富含礦物質,晝夜溫差大,生長的金銀花好。向來以“色澤好、質純凈、骨茬硬,沸水沖泡、垂而不倒”聞名於世。素有“五指銀針”之稱。 這里是我國人工栽培金銀花的發祥地。據考證明代已開始栽培,有五百餘年歷史。清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8年)修訂《密縣志》記載:“ 鮮者香味甚佳,山中種植者多,頗獲利”。 歷史上金銀花多處於野生狀態,栽培僅限於田頭、堰邊、荒山坡。放任生長,採摘不便、自然曬干、產量低。上世紀80年代開始了小面積大田栽培,已摸索出一整套栽培、烘乾經驗,產量大幅提高。 在本輪產業結構調整中,我們尖山風景區加大土地流轉速度,相繼成立了三個金銀花專業合作社,大田種植面積已達到1500畝,使種植總面積達到2000畝,產量翻了兩翻,預計年產可達150噸。 密銀花向來以“色澤好、質純凈、骨茬硬”而久負盛名。1980年國家醫葯局組織品嘗鑒定會,贊譽稱:“密銀花味濃香,為全國之冠。”並給密銀花制定了全國唯一的金銀花葯材商品特級價。1985年前國家主席1在密縣視察時曾為密銀花題寫“全國銀花看河南,河南銀花看密縣。”密銀花出口歷史最為悠久,據上海圖書館藏《密縣志》記載:“民國四年(1915)密銀花就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展出,換回白銀八萬兩。”解放以來,密銀花在歷年廣交會上以“正品金銀花”展銷。信譽甚高,暢銷日本、東南亞和港澳地區。隨著金銀花的葯用和保健功能不斷開發,產量的進一步提高,一定會為我區群眾帶來更加豐厚的收益,為我區旅遊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新鄭灰棗
地域范圍
孟庄、薛店、郭店、龍王、八千、新村、和庄、龍湖,謝庄、張庄、蘆義廟,南曹、十八里河等鄉鎮
茶亭溝紅薯
茶亭溝紅薯,在登封告成地區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告成鎮地處中嶽嵩山南麓,屬於山區,非常適合紅薯種植。其特點個頭大,風味佳,常食有健脾胃,補肝腎,防癌,延年益壽和美容之功效。
茶亭溝紅薯
河南
登封市茶亭種植專業合作社
登封市境內告成鎮茶亭溝村、竹園村、賈溝村、五度村、八方村、范店村、森子溝村、北溝村等8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3°05′00″~113°07′00″,北緯34°24′00″~34°26′00″。
廣武大蔥
“廣武大蔥”產地因北臨黃河,憑借著空氣濕度、土壤濕度和邙嶺獨特的白沙土質孕育出了蔥白長、肉質細膩、清脆無絲、味辣微甜、沁出芳香的大蔥,倍受消費者青睞。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廣武大蔥”維生素C含量為29.4mg/kg,粗脂肪含量為1.87%,膳食纖維含量為2.28%,鈣含量為483mg/kg,鐵含量為8.89mg/kg,是普通大蔥含量的近2倍。
霸王大蔥因植株高(1.3—1.5米)、純度精、產量高、營養豐富而得名,其蔥白長達50—60公分,潔白脆嫩,味道香甜,烹飪熟食,猶有風味,是美食家和名廚眼中的珍品。金水區4萬畝大蔥生產基地已經建成,畝產3000公斤左右,畝均收益3500—5000元。
廣武大蔥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河南省滎陽市廣武鎮、高村鄉、王村鎮、城關鄉等4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⑤ 鄭州特產有哪些好吃的能帶走的 鄭州特產有什麼好吃的能帶走的
1、重陽糕:
重陽糕,亦稱「花糕」,因在重陽節食用而得名,是重陽節傳統節令食品。常見於江浙滬地區,全國各地區不怎麼流行。為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製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陽糕又叫桂花糕。
2、滎陽柿子:
滎陽柿子不僅種植歷史悠久,而且栽植廣、品種多、產量高、品質佳,其果肉金黃、透亮柔軟、含糖量高、鮮嫩脆甜,近代中原一帶素有「河陰石榴碭山梨,滎陽柿子甜如蜜」的民謠。滎陽柿餅也以霜白、無核、質軟、味甜、耐貯運而成為傳統名產。
3、中牟大白蒜:
中牟大白蒜,河南省中牟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中牟大白蒜具有個大、皮白、味鮮、營養豐富、表皮緊裹 、彈性好、耐貯運之特點。
⑥ 鄭州特產有哪些土特產零食
鄭州的土特產零食:
1、新鄭紅棗
新鄭紅棗是鄭州有名的特產,它的核小、肉厚味甜,因為外形跟雞心神似,在當地也稱之為「雞心棗」。著名的紅棗專營棗店「好想你」就有新鄭紅棗賣,並且還十分的暢銷哦。
⑦ 鄭州有哪些特產
鄭州的特產有少林寺素餅,新鄭紅棗,登封燒餅,鄭州燴面,密玉,新鄭蓮藕,小相菊花,大隗牛肉,中牟西瓜,中牟大白蒜,黃河鯉魚,滎陽柿子,重陽花糕。
1、新鄭紅棗
新鄭紅棗新河南鄭州的傳統特色產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鄭州有著非常優越的地理環境,土壤肥沃,氣候良好,水資源豐富,非常適合紅棗的生長,所產出的新鄭紅棗皮薄、肉厚、核小、味甜,還含有人體必需的18種氨基酸,內含蛋白質、脂肪、糖類、有機酸和磷、鈣、鐵及維生素B、C、P等物質,是天然的維生素果實,營養價值極高。
2、少林寺素餅
少林寺素餅是河南省鄭州的傳統特色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來源於少林寺祖傳膳食秘方,由少林寺釋延教大師監制。製作工藝十分講究,選用台灣產的純素酥油為主要原料,在採用傳統的製作手藝製作而成,左支座出來的素餅低糖,不含脂肪,食後有迅速補充體能之功效。
3、登封燒餅
登封燒餅是河南省鄭州的傳統地方名點,有著悠久的歷史,製作工藝十分精細,選用優質的純天然的小麥和白芝麻為主要原料,在採用傳統的製作工藝製作而成,所製作出來的燒餅吃起來焦中透香,還有白芝麻的味道,真是妙不可言。在登封的任何角落,你都會發現燒餅的蹤跡。
4、鄭州燴面
鄭州燴面是河南鄭州的傳統特色小吃,同時也是河南的麵食代表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興起於1980年。選用優質的麵粉為主要原料,配以小山羊肉和腿骨熬成的湯,最後採用傳統的製作方法製作而成,所製作出來的鄭州燴麵筋軟光滑、湯醇性溫。現在鄭州尤其以老字型大小「合記」的羊肉燴面、蕭記三鮮燴面比較有特色。
5、密玉
密玉是河南省鄭州新密的傳統工藝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密玉在國際上被稱為「河南翠」,在國內與新疆和田玉、遼寧岫玉、南陽獨山玉並稱四大名玉。密玉在古時即被開發利用﹐多用來製作煙嘴﹑手鐲等小件。而現在密玉主要用來生產玉器和首飾。尤其是綠色密玉具有翡翠的特色,其飾物或藝術品在國內深受人們喜愛。
⑧ 鄭州有哪些好吃的美食
一、河南燴面
河南燴面是當地最有名的麵食之一,是一種葷、素、湯、菜、飯兼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味道鮮美,經濟實惠,鄭州號稱「燴面之城」,燴面館遍布全市的華街冷巷。
下面時,鍋內放原汁肉湯,將面拉成薄條入鍋,放上羊肉,配以黃花菜、木耳、水粉條。吃的時候在放上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湯好麵筋,其味更鮮。
二、胡辣湯
胡辣湯好吃,而且食材豐富,河南主要是肉丁胡辣湯,用熟羊肉、鮮羊肉湯、麵粉、粉皮、海帶、油炸豆腐、菠菜、胡椒粉、五香粉、鮮姜、鹽、香醋、芝麻油等為原料,分原料加工、洗麵筋、制湯等三道工序。
胡辣湯是最受歡迎的早點之一,常出現在街邊攤點,味道微辣,營養豐富,適合與其他早點搭配。
三、道口燒雞
道口燒雞是相當有名的河南美食,香味濃郁,口感酥香軟爛、鹹淡適口、熟爛離骨、肥而不膩。形如元寶,色澤金黃尤為喜人。
道口燒雞需要用陳皮、肉桂、豆蔻、白芷、丁香、草果、砂仁和良姜八味佐料,缺一不可。 酥香軟爛是道口最受人歡迎的原因之一,光是煮雞這一道程序,就需要花上3至5個小時,再加上火候的調整,製作技術要求很高。
四、開花饃
開花饃是一道歷史悠久的傳統美食,可以追溯到晉代,當時便有「坼作十字」形的蒸餅銷售,今之開花饃是在面團充分發酵後加入適量白糖,餳到一定程度後下劑、成形、蒸制。成熟後,饃頂均勻綻放如花朵,故稱開花饃,口感暄甜。
五、燜餅
燜餅採用的是燜工藝,烙餅絲為主料,這道菜幾乎鄭州當地家家會做,是很常見的家常菜,在鄭州最出名的要數葛記燜餅了。
在民間吃燜餅還有個忌諱,就是每個人生日和重要的節日的時候不能吃燜餅,因為它有"燜病"的諧音,所以人們不在重要的日子吃,但這並不影響人們對於他的喜愛。
六、油饃頭
油饃頭是河南地區的傳統美味,也稱麻燙、油麻、面拖、老鴰頭,是北方傳統麵食小吃,類似油條又和油條不同。
油饃頭是發面油炸後的食物,在北方一帶廣為流傳,早上吃油饃頭,配上豆漿、素氽湯、肉丸子方便麵,或者胡辣湯是北方人早已習慣了的吃法。
七、炒涼粉
炒涼粉,在集市或者是街邊小攤都有賣,所以是很常見的特色小吃,一般居民家庭都會做,涼粉以紅薯或綠豆澱粉打制而成,佐以豆醬,蔥,姜,蒜,用香油炒制而成。入口熱鮮香嫩,涼粉滑嫩不碎,素有「涼粉管炒」之美譽。
製法是把粉芡配水打成稀糊,入沸水成熟糊晾涼,即為涼粉。炒涼粉就是發涼粉為主料,佐以豆醬、蔥、姜、加油炒制而成。熱香鮮嫩,焦而不糊。
八、炸八塊
炸八塊又叫八塊雞,是河南省漢族傳統名菜,屬豫菜系。它由童子雞、雞肫、雞肝、澱粉(蠶豆)等食材烹制而成。本地菜館頗有韻味的「干摟炸醬不要芡,一隻雞子剁八瓣」的響堂報菜語,後半句就是指此菜而言。
九、鯉魚三吃
鯉魚三吃是河南鄭州的名菜,本來號稱黃河鯉魚,飯館買回鯉魚來,必須在清水池裡面養兩三天,把土腥味吐干凈,才可以撈出來下鍋。
一半干吃,一半糖醋瓦塊,頭尾雜加蘿卜絲做湯,最有意思的是把糖醋汁拌一窩線面條吃,跟杭州西湖醋魚拌面有異曲同工之妙。
十、鄭州烤鴨
鄭州烤鴨是很有當地特色的,選材於北京填鴨,看起來外觀美觀、紅潤油亮,吃起來外脆里嫩、肥而不膩,可以說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美食了。
⑨ 鄭州美食特產
鄭州美食特產大全
鄭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旅遊資源豐富。下面梳理了鄭州美食特產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
鄭州美食
河南是農業大省,出產的小麥全國文明。因此鄭州當地的美食也多是麵食。來到鄭州,燴面、胡辣湯和羊肉湯你一定不要錯過。桶子雞也是當地的特色佳餚,口碑不錯。鄭州最出名的飯店有鄭州烤鴨店、葛記燜餅等。鄭州餐飲的消費水平不是很高,所以你可以敞開肚子享受美味啦。
鄭州小吃的品種主要分為六大類。
第一類為饃餅類,這是鄭州市民的主要主食。如開花饃、棗饃、棗鍋盔、花窩窩等。
第二類為油炸類,如:油兒饃、棗糕、菜角、散子等。
第三類為餡食類,鄭州具有代表性的餡食品種是水餃,水煎包是河南獨有的餡食小吃品種,其他的還有肉盒、糖包等。
第四類為湯食類,鄭州人的飲食結構是軟硬搭配,愛喝湯是市民的生活習慣,特別是早晚飯必定有湯。如豆汁、豆沫、胡辣湯、油茶等。
第五類為麵食類,在河南,幾乎每個家庭每天都要吃一種麵食。如:起湯面、熗鍋面、漿面條等。
第六類為其他類,如:燜餅、燴餅、炒涼粉、桶子雞等。
在眾多的'河南小吃之中,燴面、胡辣湯、桶子雞是最著名的代表!
鄭州特產
嵩山綿棗
中州土特名產,新鄭市特有果品,俗名地棗、粘棗,屬百合科,為多年生草本,地下有磷莖、葉片線性、從生於地面,象韭菜。7—8月間葉叢中生出直立的花梗,花梗頂端開出粉紅色小花。每年4月,綿棗發芽長葉後,農民遍山找尋,將磷莖挖出,洗凈泥土,經過多次蒸煮,糖液自出,甜味沁人心脾,如加點紅糖,則更甜美。綿棗屬熱性補品,營養價值高,其性粘。綿棗風味獨特,能補養身體,久儲不壞。
河陰石榴
河陰石榴,為滎陽名特產之一,以其獨特的風格而馳名。籽大、色紅、味甜, 籽粒中核軟渣少,食之甜汁欲滴,滿腮生津。河陰石榴還有保健作用,果實性溫澀,具潤燥收斂之效,故馳名全國,暢銷各地,
密玉
這種玉質地堅硬,色澤鮮亮,具有天然光澤。
少林禪茶
少林禪茶是中國傳統茶文化與少林禪文化的有機結合,其茶葉均從無公害茶園採摘,精心焙制而成,具有湯色碧綠,香氣清悠,防癌、降壓、消食去膩之功效,是品茶談禪、贈送親友的佳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