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靖遠有哪些好吃的地方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靖遠有哪些好吃的地方

發布時間: 2022-06-26 18:24:10

1. 靖遠的羊羔肉好吃ma

偶好的捏

2. 靖遠最好吃的大盤雞在哪裡

。最老早經常吃的是 沙灣國道兩邊的大盤雞,因為 沙灣大盤雞很火。

3. 甘肅特色美食

1、蘭州牛肉

蘭州拉麵是甘肅最具有知名度的美食之一,也是很多人到當地一定會吃的,所以如果你到蘭州,不吃蘭州牛肉拉麵就真的是白來了,蘭州拉麵一般要選擇的是高筋麵粉,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高,製作出來的拉麵,營養價值高,而且保鮮期更長,口感也比較好。

2、靖遠羊羔肉

靖遠羊羔肉是很特別的一款美食,灘羊生長環境優質,加工方法嚴謹,獨特的葯膳滋補價值。從而使羊肉細胞成分改變,造就了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的靖遠羊羔肉。

3、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西北地區的傳統美味,手抓羊肉,相傳有近千年的歷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種,即熱吃,就是切片後上籠蒸熱蘸三合油,冷吃,切片後直接蘸精鹽、煎吃,用平底鍋煎熱,邊煎邊吃。

四、釀皮子

甘肅蘭州的釀皮以其獨到的製作工藝和風味,在西北釀皮子中獨樹一幟。蘭州人將其稱為「rang皮子」,釀皮子是一種獨特的麵食,既可作為主食,也可作為零食,清涼可口,開胃解暑。蘭州釀皮分為水洗釀皮和高擔釀皮。

五、搓魚

搓魚面是甘肅獨有的麵食,也是當地特色,形狀中間粗、兩頭尖,酷似小魚而得名。在熱天里還可以涼拌食用,是當地人喜愛的美食。搓魚面又稱搓魚子,是甘肅省張掖市特有的傳統麵食小吃。搓面魚雖做法稍顯復雜,但其口感甚佳,可口宜人,吃法上可干吃,也可炒菜吃。

4. 靖遠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地形氣候,河流資源植被,歷史文化,外貌特徵,特色小吃

靖遠,中國西部一個文明古老的縣份,黃河上游一方生機蓬勃的土地。她處於黃土高原西北邊緣,位居甘肅省中部,山環水繞,地域遼闊,鍾靈毓秀,人文薈萃,歷史源遠流長,文化積淀深厚,自古就是連接中原與西域的必經通道,成為古絲綢之路北線重鎮之一。素有「秦隴樞機」、「金城鎖鑰」之稱謂,被譽為「隴上名邑」、「黃河明珠」。

靖遠,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她猶如華夏文明搖籃中的一枝奇葩,以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獨特的地理人文景觀,展現出不凡的氣勢,絢麗多姿,古樸典雅。追溯境內先民活動的蹤跡,在距今五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這塊古老的土地上便有人類生存繁衍,考古發現了堡子山、紅嘴子、廟窪山等多處人類生活遺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及石具文物。春秋戰國時期,靖遠為羌戎游牧地,保存有西周至春秋時期游牧民族的典型文化遺址——吳家川岩畫。戰國末期為秦國領地,秦統一中國後屬北地郡。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始置祖厲、鶉陰縣,肇啟靖遠兩千一百多年的縣級行政建制歷史。元鼎五年,漢武帝西行巡遊到達祖厲縣,臨黃河而返。南北朝時期,西魏大丞相宇文泰率部出征會師於祖厲縣,欣然置為會州。歷經隋唐宋元朝代,境內長期處於爭戰狀態,唐末陷於吐蕃,宋代先後為西夏和金朝佔領,州治多有遷徙,稱謂頻繁更易。明朝因邊防需要,於正統二年設置靖虜衛,這里成為明王朝與北元蒙古國的軍事沖突地帶。清代順治元年更名靖遠衛,雍正八1年改稱靖遠縣。此後,行政隸屬關系多有改變,但縣名沿用至今。

歷史概況
靖遠縣建置年代久遠,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進程中,隨著朝代的更替,轄域多有變遷,隸屬稱謂頻易。戰國以前,靖遠境內為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羌人和戎人所佔據,戰國末期,秦於公元前271年滅義渠戎,置北地郡,郡治義渠(今甘肅寧縣西北),靖遠境域始劃入秦國版圖。 秦代靖遠仍屬北地郡。
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靖遠境內始置祖厲(今靖遠)、鶉陰(今白銀市平川區)二縣,屬安定郡(漢時從北地郡分置),郡治高平(今寧夏固原),為靖遠縣級行政建制之開端。
東漢時期,祖厲縣治南遷,鶉陰縣改為鸇陰縣,屬武威郡。
三國時期,屬魏國武威郡。
南北朝時期,北魏置高平鎮(今寧夏固原),鸇陰縣屬之。西魏置會州,靖遠始稱會州。北周改會州為會寧防。
隋朝時期,會寧防改為會寧鎮,後改為會寧縣,屬平涼郡。 唐代初期,改會寧縣為西會州,後復為會寧縣,屬關內道。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因足食故改會州為粟州,當年復為會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會州為會寧郡,置烏蘭、會寧二縣屬之。廣德年間以後陷入吐蕃,更名汝遮。
北宋時期,西夏國曾兩度攻陷靖遠地。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修築會州城,置敷川縣。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改為敷文縣,屬涇原路。 南宋時期,先後為金、西夏攻陷,金改敷文縣為保川縣。
元代,仍為會州,屬陝西行省鞏昌府。
明代初期,裁會州,於迭烈遜(今白銀市平川區)設巡檢司戍守。正統二年(公元1437年),裁迭烈遜巡檢司,置靖虜衛,屬陝西行省都指揮司。
清代,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改靖虜衛為靖遠衛,屬鞏昌府。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靖遠衛並入隴右道。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改靖遠衛為靖遠縣,屬鞏昌府。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靖遠縣改屬蘭州府。
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甘肅省設七道,靖遠縣屬蘭山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1961年,隸屬定西地區。1961—1963年,劃歸白銀市管轄。1964—1985年,復屬定西地區。1985年8月,白銀市恢復成立,靖遠縣復歸白銀市管轄。

靖遠,區位優越,物產豐富。她處在黃河上游古代中國游牧文明向農耕文明的過渡地帶。很久以前,境內森林遍布,水草豐茂,曾經是古人類理想的游牧場地。由於黃河穿境而過,雨水充沛,河谷兩岸大片沖積地帶土質肥沃,光照充足,自然條件適宜早期農耕產業的形成和發展。東漢時期,靖遠地屬邊陲,戍卒守邊,實行軍墾,境內屯田成片,阡陌縱橫,成為古代農業開發較早的地區。唐代貞觀年間,因盛產穀物,倉儲殷實,改名粟州。明代設衛後,廣墾荒田,修渠引水,灌溉農業由此發端,開黃河水利之先河。二十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先後建成興堡子川、劉川、三場塬三大高揚程電力提灌工程,黃河沿岸一批小型水利工程相繼上馬,旱地變良田,荒漠起綠洲,靖遠成為黃河上游重要的灌溉農業區。改革開放以來,現代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蔬菜、養羊兩大特色產業培育壯大,瓜果、夏雜糧、稻米等傳統產業重點開發,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農業大縣名副其實,已建成瓜果、蔬菜、水稻等十大商品基地,形成地方農業名優特產品二十多個門類。靖遠不僅是甘肅省最大的優質稻米生產區,被喻為「塞上小江南」,高效設施農業使反季節蔬菜生產形成規模優勢,享有「隴原菜鄉」的譽稱,而且是甘肅省重要的羔羊肉產地和集散中心,隴上佳餚「靖遠羊羔肉」美味可口,成為飲譽西北的地方美食品牌。靖遠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有金、銀、銅、鐵、錳等金屬礦藏,以及煤、石灰石、重晶石、高嶺土、石膏、石英石、沸石等非金屬礦藏,近年最新勘探發現的大型坡縷石礦,品位及蘊藏量均居世界前列。地方工業以煤炭開采為主,水泥、陶瓷、農業化工、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形成一定規模,獨具地域優勢。商貿流通等第三產業迅猛發展,民營經濟快速成長,昔日「旱碼頭」情景再現,已躋身甘肅省個體私營經濟十強縣行列。
地方特產
小口大棗
棗樹在中國栽培有300多年歷史。《詩·豳風·七月》雲:「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千百年來,紅棗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 大棗學名(Zigyphussp),是靖遠特產之一,主要產地在石門鄉小口、安韋、茨灘、壩灘、石門5村,棗園面積3000畝,目前掛果棗樹達5.1萬多株,年產大棗約70萬公斤,產值達280多萬元。小口大棗具有個頭大,肉質厚,含糖量高,維生素豐富,味美香甜等特點,系食用、葯用及滋補佳品。平均單果重15.2克,最大單果重25克,鮮棗含糖26.2%,總酸0.6%,維C484.6毫克/100克,出干率42%以上,宜制干。1991年在石家莊全國林果產品展銷會上獲金獎,專家評審鑒定評語為「甘肅保產,小口大棗,紅膠粘土,泉水澆灌,日照長,個大肉厚,馳名中外」;1997年在甘肅省林果產品展銷會上獲銀獎;1998年被評為白銀市優質農產品;2002年被農業部評定為「綠色食品」。石門鄉被白銀市列為大棗基地。小口棗是人們公認的「活維生素丸」,長期食用可延年益壽,同時還能治療多種疾病,有「滋補解毒,活血化淤,健脾潤肺」之功效,為百病之引。
燈籠辣椒
學名(Yargrossumly),地方名大辣子、園辣子、甜椒,為靖遠優質蔬菜之一。植株高大,稍開張,葉片厚大,生長勢強,要求光照、通風條件良好。果實扁園,縱溝較多,色澤鮮艷美觀,一般畝產6000斤左右,中心產區在糜灘、東灣、烏蘭等鄉鎮,沿河其它鄉鎮也有零星栽培。一般八月上市,十月底摘完。產品遠銷寧夏、西藏、四川、青海和甘肅各地。
哈思梨
哈思梨(Pgrussp)屬稀有珍品。因產於靖遠哈思山而得名,形如雞蛋,質細味甜,香味濃郁,核小個頭均勻,果肉水白色,剖切不易氧化,隔夜不變其色味,異於他果而著稱,歷史上曾是靖遠縣進貢品之一。梨木面積極小,易地栽植不佳。靖遠縣石門鄉小口村哈思街崖頭及小口沙河掌有小片栽植,1988調查共有老樹11株,樹齡高達80年以上。共有大小梨樹30多株,年產1500公斤左右,株產150公斤,多為禮品使用,市場銷售極少,故而「以稀為貴」。目前尚存不多,僅有28株。
鴿子魚
學名北方銅魚(Coreiusseptentronalis),鯉形目,鯉科,亞科,銅魚屬,地方俗名鴿子魚。因其形似鴿子而得名,體扁長,前部圓,筒形,後部側扁,體背古銅色。頭小,口小呈馬蹄形,具長須一對,頭長為口寬六倍左右。唇厚,下咽齒末端斜切,胸鰭末端不達腹鰭起點。肉質細嫩鮮美,骨刺少。肉嫩醇香,含有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被視為珍饈佳品。是黃河中特有的珍貴魚類品種,以味美肉肥著稱,主要分布在靖遠至中衛一帶的200公里的黃河河段。它鱗少身短,腹大嘴尖,被網後,隆起的脊背高懸,較大的胸鰭宛若鴿翅,遠望猶如一隻鴿子棲之網上,據志書《彩魚》載:「山岩之上鴿子最多,涉入黃河即變魚。味最美。」鴿子變魚不堪信,但鴿子魚肉,細膩白嫩,具有提氣補虛,滋陽補腎的功能,是老弱病殘者的滋補佳品,曾是歷代朝廷必不可少的「貢品」。據史料載,「民國33年,靖遠輸出鴿子魚3000隻,每隻價高300元」。古往今來,鴿子魚成為靖遠首屈一指的名優特產。在靖遠無數美妙動人的神話傳說中,「鴿子魚」的傳說聞名遐邇。
二毛裘皮
二毛裘皮系灘羔羊一月齡左右宰剝加工而成,皮板輕薄,柔韌細密,毛股緊密,花穗美觀,成明顯大波浪彎曲,俗稱「九道灣」,美觀大方,馳名中外。 靖遠是中國重要的灘羊、中衛山羊主產區,全縣羊只存欄41.9萬只。靖遠二毛裘皮、沙毛裘皮,特別是五合、北灘、高灣等地出產的二毛裘皮,細密柔軟、毛股長而彎曲,其中有「孔道環」之稱者為上品。靖遠裘皮加工歷史悠久。一千多年前靖遠先民就開始用羊皮縫制裘皮大衣(俗稱「二毛筒子」),用羊毛擀氈等生產生活用品。早期的皮革加工企業是靖遠縣白皮廠,後改名為靖遠縣裘皮廠,所生產的皮褥子深受外商歡迎。創建於1984年的白銀騰飛裘皮綜合製品廠,2002年引進國際先進裘皮加工工藝,大膽進行技術改造,裘皮加工生產能力、產品質量穩步提高,現擁有固定資產265.9萬元,年加工裘皮10萬多張,已開發生產二毛裘皮褥子、染色皮褥、領條、圍巾、毛皮包、裘皮服裝等10多個品種,年產值1300萬元,實現利稅390萬元,產品銷往美國、義大利、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冬果梨
學名(pgrusserotinarehd),地方名大果子,在靖遠栽培歷史長分布范圍廣,較耐旱、抗寒、適應性強,宜具灌溉條件排水良好的輕土壤上栽植。產量高,品質優,果肉細脆,果汁味甜酸適度可口,耐貯耐運,越冬性強,是靖遠縣果類的名優新產品,遠銷寧夏、內蒙等地。 據歷史記載,早在明代黃河兩岸的農民就以「園圊為業者」並形成一定規模。《甘肅通志》雲「梨花靖遠最多」。「康熙志」亦有「梨有鵝梨(冬果梨)、乳梨(牛奶頭)、雲梨、木梨、消梨、赤梨(紅冬果)」等描述。 冬果梨生、熟吃皆可,具有生吃生津解渴,熟食潤肺止咳之功效。中心產區在烏蘭、北灣、平堡、興隆、石門等鄉鎮,種植面積5000畝,總產量3000噸。
羊羔肉
靖遠羊羔肉是一種獨特的地方風味美食。其特色在於獨特的灘羊品種,獨特的生長環境,獨特的加工方法,獨特的葯膳滋補價值。靖遠縣屬黃河沖擊盆地,黃河流徑 154公里,造就了獨特的氣候環境。境內屈吳山、哈思山、雲台山水草豐茂,氣候涼爽,生長著柴胡、麻黃、益母、蒲公英、黃苓、桔梗、薄荷、乾草等數十種草葯,山中水流潺潺,礦物富集,羊羔日食葯草,夜飲礦泉,從而使羊肉細胞成分改變,造就了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的靖遠羊羔肉。 「靖遠羊羔肉」經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蘭州大學測試中心、甘農大食品工程系、甘肅省綠色食品辦公室等單位檢測分析和研究證明: ① 選料獨到,安全無污染。選用 30~45日齡左右灘羊奶羔,母乳育肥,各個生產環節符合綠色食品標准要求。 ② 營養豐富,具有保健功能。蛋白質含量豐富,氨基酸生物學效價高,符合 FAO/WHO提出的人體氨基酸需要量的平衡模式;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A、B、B1、PP、C、D、葉酸等多種營養性元素;屬低脂型肉品,且大理石紋良好,膽固醇含量低;營養素配比合理,是集營養、滋補、保健於一體的優質肉食品。 ③ 肉質鮮嫩,味美可口。肌肉纖維細,交聯少,嫩度高;低級脂肪酸、氨基酸、含氮浸出物含量豐富,膻味輕微,香味濃郁,感官品質優異。 ④ 加工性能良好,工藝獨特。 羊羔肉產業已成為靖遠縣發展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目前,全縣羊只飼養量發展到78萬只,年出欄羔羊28餘萬只,產肉量213萬公斤,實現養羊產值8000多萬元,已基本形成一有龍頭企業,二有協會,三有基地,四有餐飲業和毛皮加工業,五有營銷組織,六有市場的產業化經營格局,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5. 甘肅有哪些經典的美食

甘肅菜即隴菜,風味以蘭州為代表。甘肅菜的特色是善烹牛羊肉,常用烤、煮、燉,朴實無華,菜品少用配料,口味崇尚咸鮮酸香辣,重用香料,口味濃厚,肥膩。隨著外界烹飪技術的滲入,甘肅也有部分清淡、製作精細、外形講究的菜點。

十大特色美食

一、蘭州牛肉麵

蘭州拉麵是甘肅最具有知名度的美食之一,也是很多人到當地一定會吃的,所以如果你到蘭州,不吃蘭州牛肉拉麵就真的是白來了,蘭州拉麵一般要選擇的是高筋麵粉,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高,製作出來的拉麵,營養價值高,而且保鮮期更長,口感也比較好。

二、靖遠羊羔肉

靖遠羊羔肉是很特別的一款美食,灘羊生長環境優質,加工方法嚴謹,獨特的葯膳滋補價值。從而使羊肉細胞成分改變,造就了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的靖遠羊羔肉。羊羔肉經過爆炒、蒸、煮、烤、燉等十多種,配以30多種調料、10多種葯材相佐,具有溫中補氣、健胃益腎之功效,已走出靖遠,成為華夏飲食文化一朵絢麗的奇葩。

三、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西北地區的傳統美味,手抓羊肉,相傳有近千年的歷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種,即熱吃,就是切片後上籠蒸熱蘸三合油,冷吃,切片後直接蘸精鹽、煎吃,用平底鍋煎熱,邊煎邊吃。

四、釀皮子

甘肅蘭州的釀皮以其獨到的製作工藝和風味,在西北釀皮子中獨樹一幟。蘭州人將其稱為「rang皮子」,釀皮子是一種獨特的麵食,既可作為主食,也可作為零食,清涼可口,開胃解暑。蘭州釀皮分為水洗釀皮和高擔釀皮。

五、搓魚

搓魚面是甘肅獨有的麵食,也是當地特色,形狀中間粗、兩頭尖,酷似小魚而得名。在熱天里還可以涼拌食用,是當地人喜愛的美食。搓魚面又稱搓魚子,是甘肅省張掖市特有的傳統麵食小吃。搓面魚雖做法稍顯復雜,但其口感甚佳,可口宜人,吃法上可干吃,也可炒菜吃。

六、藏包子

甘南藏包子是非常有特色的麵食,其製作精細,工藝有獨到之處。甘南藏族人民大多都有一手捏制包子皮的高超手藝,一次可捏製成4至5個大小相等、薄厚均勻的包子皮。藏包子因體積較小,一般放置在旺火上蒸制15至18分種即熟。用筷子把包子夾入盤內,佐以蒜泥、醋、醬油、辣子油、吃起來油而不膩,軟嫩可口,鮮美

6. 甘肅的特色美食都有哪些

牛肉麵

牛肉麵,可能有點陌生哈,說個大家都知道的名字,蘭州拉麵,知道了吧,沒錯,這就是甘肅特色美食之一,也是最為廣為人知的美食之一,具體啥滋味自己都知道哈,不多說,上圖!

7. 甘肅靖遠的炒羊肉片很好吃的可不知道是怎麼做出來的誰能告訴我.謝謝!

1.將羊羔肉洗凈,剁成4 厘米見方的塊,加醬油10 克
、鹽2 克、料酒10 克攪勻。將蔥切段,姜拍松。
2.鍋中加植物油500 克
,燒至八成熱,放入羊羔炸至深紅色時撈出,將肉入在砂鍋中,加水淹
沒羊羔肉,放入醬油40 克
、砂仁、山奈、鹽4 克、料酒20 克、蔥段、生薑,用大火燒開,小火燜
爛,撈去蔥、姜、砂仁、山奈,加胡椒面⑽毒�⒂檬�矸酃竄停�芟閿圖?
成。
〔工藝關鍵〕
羊羔肉燜前油炸,砂仁、山奈必不可少,加水不要過多,成菜質地軟嫩,
色澤明亮,香氣撲鼻。
〔風味特點〕
「靖遠燜羊羔」是甘肅名菜之一。甘肅靖遠縣地處黃河之濱,水草茂盛,
灘羊肉毛兼用為優良品種。其羊羔體大,肉嫩味鮮,肥而不膩,滋補效高,
是農歷2~3 月時令佳品,亦是饋贈親友的禮物。

8. 靖遠的羊羔肉為什麼聞名,它有什麼特色你為什麼喜歡吃它

羊羔肉是一種獨特的地方風味美食。其特色在於獨特的灘羊品種,獨特的生長環境,獨特的加工方法,獨特的葯膳滋補價值。靖遠縣屬黃河沖擊盆地,黃河流徑
154公里,造就了獨特的氣候環境。境內屈吳山、哈思山、雲台山水草豐茂,氣候涼爽,生長著柴胡、麻黃、益母、蒲公英、黃苓、桔梗、薄荷、乾草等數十種草葯,山中水流潺潺,礦物富集,羊羔日食葯草,夜飲礦泉,從而使羊肉細胞成分改變,造就了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的靖遠羊羔肉。

選料獨到,安全無污染。選用
30~45日齡左右灘羊奶羔,母乳育肥,各個生產環節符合綠色食品標准要求。

營養豐富,具有保健功能。蛋白質含量豐富,氨基酸生物學效價高,符合
FAO/WHO提出的人體氨基酸需要量的平衡模式;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A、B、B1、PP、C、D、葉酸等多種營養性元素;屬低脂型肉品,且大理石紋良好,膽固醇含量低;營養素配比合理,是集營養、滋補、保健於一體的優質肉食品。

肉質鮮嫩,味美可口。肌肉纖維細,交聯少,嫩度高;低級脂肪酸、氨基酸、含氮浸出物含量豐富,膻味輕微,香味濃郁,感官品質優異。

加工性能良好,工藝獨特。

9. 到甘肅去旅遊有什麼好東西吃嗎

旅遊到甘肅,有哪些必吃的地道特色菜呢?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詩言志,歌以詠。漢唐詩歌頂峰時,甘肅處在「邊塞」的位置,詩人們到甘肅之後創造的邊塞詩數量眾多,描寫甘肅風貌、風土人情的詩歌也不在少數。甘肅的山山水水,詩人的報國熱情和遠大志向都在邊塞詩中得以呈現。

而如今,如果再到甘肅旅遊,除了感受邊塞山川,也應該多嘗嘗地道的邊塞美食。

那麼問題來了,甘肅有哪些地道的美食呢?

甘肅南北跨度比較大,所以美食也會有比較大的差異!

各地美食:

最南邊的隴南,因為與四川離的很近,所以吃上面很接近四川,麻有很大分量。洋芋攪團,用土豆做的,味道不錯;雜糧面條,不過沒有什麼嚼勁。

隴南旁邊的甘南,是藏族人聚集的地方,美食也多是一些藏族美食,牛羊肉什麼的。

稍微北邊一點的天水市,花牛蘋果,大部分出口的;漿水面,夏天吃也很爽的;還有麵皮,涼粉什麼的。

甘肅東部的平涼和慶陽很靠近陝西,也是麵食比較多,很接近陝西的。

再北一點的定西,山草莓很甜,當歸很不錯(葯材,當然國內也有把其當做燉料的)。

蘭州,牛肉麵,本地人不叫拉麵的,全國都有名,但只有蘭州的牛肉麵是蘭州的,省外的基本都是青海的。灰豆,一種甜湯,用一種豆子煮的,很好吃!!甜胚子,用麥芽做的,夏天吃冰一下超爽;熱冬果,用冬果梨煮的,也是甜品;牛奶雞蛋醪糟,也很有特色;通渭路的土豆片也很好吃的!

再往北一點白銀羊羔肉很出名(最出名的是靖遠,靖遠歸白銀管),黃燜的,很好吃;大肉面,仿照牛肉麵做的,漢族人吃;酸爛肉,五花肉做的,味道也不錯。水川長面,一種很有當地特色的類似於臊子面。

再往北武威市,最有名的三套車,鹵面(面比較寬,但鹵子味道很好),鹵肉(肘子肉也很香),伏茶(好多東西一起煮的,甜的);武威的釀皮也很有特色,很一般吃的很不一樣!

再往北的張掖,炮仗,一種麵食,大約三四厘米長的不是很粗,有點像炮仗,做法多樣;雞肉墊卷子,上面是燒制的雞肉,下面是有點像花捲一樣的麵食;再有鹵肉小飯什麼的。

再往北酒泉,這離新疆很近,與新疆飲食就有接近了!拉條子,一種麵食,可以做成一碗面從頭到尾就一根,在用菜拌;糊鍋,只有酒泉人吃,用麻花,麵筋,粉皮做的,味道偏重,外地人一般吃不慣;葫蘆油餅,用南瓜和面做的,甜的。 再往北是酒泉管轄的縣了,敦煌的燜餅,用羊肉或雞肉,與切成條狀的薄餅做的;驢肉黃面,驢肉很入味,鹵過以後炒的也很香,面也很有特色。

玉門和瓜州的瓜果很甜,黃河蜜,甜瓜,西瓜,香瓜什麼的。

金塔靠近內蒙古,阿克塞是蒙族,哈薩克族自治縣,少數民族飲食也很多!!

最後,來補一組圖:

蘭州牛肉麵

10. 甘肅都有哪些特色小吃

甘肅省的特色小吃還是挺多的,是以蘭州為代表的回族風味為主的,主要的美食有釀皮子,靖遠羊羔肉,蘭州牛肉麵,羊肉泡饃,羊雜碎,千層牛肉餅,隴西臘肉,臊子面,手抓羊肉,甘南藏包,靜寧燒雞,烤羊腿,羊肉串,烤羊蹄,漿水面,酥食等。

漿水面面倒是其次,主要是漿水,各家各戶漿水做法不同,但整體口感是以酸為主,小吃妹去的時候店家很熱心的給我推薦了這個,在夏天來一碗簡直不要太爽,看上去清清淡淡,一口呼啦下去,那酸爽,哈哈,這是真正的酸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