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西寧市那個地方有好吃的羊頭肉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西寧市那個地方有好吃的羊頭肉

發布時間: 2022-06-23 21:46:54

① 西寧有什麼特色小吃

1、釀皮

青海因受青藏高原地理條件和氣候的影響,糧食作物以小麥和青稞為主,因此,當地人的飲食也多以麵食為主,「狗澆尿」便是其中之一。這個名字的由來最有說服力的是以前油特別珍貴,人們捨不得多用油,烙餅時用小油壺沿鍋邊澆油的動作,猶如狗在牆根撒尿的姿勢,故稱「狗澆尿」。

② 西寧有什麼特色美食

西寧的居民以回、藏.拉族居多.當地人大多依據本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傳統工藝烹制食物,其飲食風味獨具民族特色如手抓羊肉、酸奶、釀皮、狗澆尿餅、尕面片、酥油粑、羊雜碎湯等大多經濟實惠,都是在其他城市難以嘗到的美味佳餚。西寧的小吃品種豐富久負盛名,最具代表的有殷涼粉、余釀皮、康豬肉李羊頭、辛酸槽、成貴羊脖子等,每一樣小吃的名稱都是以店主人的姓氏開頭也是某一類小吃的招牌.容易讓人記住,也算是當地飲食的一大特色。

手抓羊肉 通常也叫手抓白條,是青海高原牧民對羊肉的一種獨特吃法。因吃時一手抓肉,一 手拿刀把羊骨頭上的肉剔下來,吃得凈光,故而得名。先別說吃,光聽著這名字,就夠誘人的;如果再聞到那羊肉的香味,口水不流下來才怪呢。位於西寧市 白玉巷5號的益鑫清真館,是西寧手抓羊肉最出名的館子,遊客可到那裡一飽口福。

尕面片 又叫揪面片,因此面是用手揪出來的而得名。以配料來分,有蘑菇面片、羊肉片、菜瓜面片等,是西寧最為普遍的一種地方小吃。


狗澆尿餅 是青海較流行的一種薄油餅,分「半死面」和「死面」兩種,採用青油煎制而成。名字不怎麼好聽,可卻非常好吃,有點像蔥油餅,但比蔥油餅更酥、更香、更脆。最初是土族的特色小吃,因當地的廚房灶高,人們烙餅時,常翹起一條腿用小油壺沿鍋邊澆油,其動作猶如狗在牆根撒尿的姿 勢,故稱「狗澆尿餅」。西寧市交通巷口福街北側的一家攤檔,專售「狗澆尿餅」,味道正宗,並可配菜食用。


巴饊子 是回族、撒拉族過節時必吃的一種油炸麵食。這種食品呈金線套環樣的形狀盤在一起,酥脆清香。尤以奶茶泡饊子的吃法更佳。


酥油糌粑 即酥油拌炒麵,是藏族群眾經常吃的一種食品。其做法是往碗中的奶茶里加入酥油、炒麵、曲拉、糖,用手指拌勻,並捏成小團即可食用。營養豐富,發熱量大,可充飢禦寒。

③ 西寧有那些好玩的地方,還有那些好吃的東西,還有最大的商場在哪裡,知道的請告訴我,謝謝

你問的是西寧市內的話,人民公園,麒麟公園,南山公園,野生動物園,植物園等等。三縣就有塔爾寺,老爺山,等等等了,特色小吃,各種麵食:面片,炮仗,抓面等等。烤羊肉,雜碎湯,釀皮(我外地的朋友戲稱為辣果凍),酸奶,甜醅,等等等等。比較大的商場就是,中心廣場的王府井,古城台的紡織品,還有大什字百貨,華潤萬家等。 謝謝。

④ 西寧有什麼特色小吃

殷涼粉、余釀皮、康豬肉、李羊頭、辛醪糟 尕面片 手抓羊肉 釀皮 羊腸面 烤餅
強烈推薦西寧最好吃的小吃店如下:馬忠釀皮店,位於莫家街,坐1路車在大十字站下車即可,釀皮10元/張(兩碗)。
尕焦子的烤肉:目前在東稍門附近(坐1路車,到東稍門,下車後向回走,過一個十字路口,再前行100米左右),牌匾的名稱為「馬義民黃燜手抓烤肉」。有幾位國家領導人去過此店,並且此店評為國家的特色小吃。店中有名的的是黃燜羊肉(價格已調整)和烤肉串(價格已調整),當然還有其自己泡的蓋碗兒茶(3元/碗)。此地為正宗的回民館子,所以不讓喝酒、不讓外帶食物,拒絕一切與豬相關的食物入內(應該也不讓抽煙)。
尕面片:現推薦幾家:一家是離花園南街不遠的中國銀行大廈(應該在花園南街的東邊的東關大街上)對面(門臉不大)。一家是在海如旁邊的八一市場進口處,由撒拉人開的尕面片館(好象是進市場的第一家);英華面片館,本地人最推崇的面片館,裝修一般,但是面片的味道實在是很好吃,遊客可從火車站坐33路車到陝山台站下,。還有一家就是在莫家街對面的文化街有一家「文化街面片館」。(很遺憾,這次去就是沒吃到尕面片)
馬忠的釀皮:位於莫家街,坐1路車在大十字站下車即可,釀皮10元/張。另外他家的炒涼粉也比西安的好吃很多。店內好吃的還有沙鍋和手抓飯,但是我沒嘗,不過店對面的魷魚只要5毛錢一串,合算!
酸奶:好多書上都會介紹到西寧的清真酸奶,推薦的是「德祿酸奶」.,現在分店很多,不過跟人認為「特製氂牛酸奶」和「普通酸奶」沒有太大的區別;建議大家就在店裡吃那種瓷碗裝的,感覺用塑料包裝是比較便攜,但是不地道。
甜醅:也就是青稞酒釀。主要是吃青稞粒,而不是喝。賣甜醅的地方很多,類似於我們這邊的酒釀攤子。
西寧的西門口的水井巷內有一家「漢中擀麵皮」,店內的梗皮、擀麵皮味道都不錯;中間有家甜食館,專門做油炸糕,味道很錯,營業時間是9:00-15:00(買的很好,一般面是定量的,賣完就結束營業了)。

⑤ 西寧有哪些地方特色小吃

西寧是青海省的省會,是一座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這座青藏高原上的古城,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旅遊資源,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但是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西寧市那些令人垂涎的美食。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西寧的美食,不同與內地,雖然種類比較多,但似乎多多少少都和牛羊有些關系,並且相對來講口味稍重。下面我就從幾個類別來說一說那些饞死你不要命的美食。

青海狗澆尿

小吃類

除去麵食和牛羊肉,西寧還有一類美食,我把它們統稱為小吃類,其中最為出色的代表就是酸奶、釀皮和甜醅。釀皮可能在西北的省份都能看到,但青海的釀皮卻又自己獨特的做法和味道,非常好吃。還有就是青海的碗裝的酸奶,你吃完就覺得超市買的都是假的,如果你能買到氂牛酸奶,那才叫一個純。甜醅青海獨特的一樣美食,用青稞製作,甜甜的,帶點酒香,喝完很舒服。

說了很多美食,那麼到底哪些才是我推薦的呢?不急,下面我就將我自己覺得值得品嘗的美食向大家一一道來。

手抓羊肉:這是我向大家推薦的第一道美食。其實整體來講,西北的手抓羊肉都不錯,但青海的手抓羊肉卻有自己不一樣的味道,首先它沒有羊膻味,其次它肥而不膩,肉質嫩滑軟,相對於青海牧區口感較為硬質的開鍋肉,西寧的手抓幾乎都煮的比較爛,配合上新鮮的生大蒜,味道極為鮮美。在西寧,無論是豪華酒店還是家常小館,差不多所有的餐館都有手抓,只是做法大同小異罷了。

酸奶:酸奶是青海非常值得品嘗的一樣美食,與很多地方的喝酸奶不一樣,西寧的酸奶是要吃的。為何?因為純啊,西寧街頭賣的那些碗裝的酸奶,上面一層奶油,裡面的酸奶外觀看起來有點像豆腐腦,里是放過白糖的,舀一勺放嘴裡,入嘴即化,酸酸甜甜口感非常棒。如果你覺得還不入味,建議你品嘗下氂牛酸奶,那可是酸奶中最頂級的,放些白糖,加些蜂蜜,吃完讓你回味無窮。

⑥ 西寧有什麼好吃的和好玩的介紹幾個精品的

西寧有名小吃:釀皮 白條手抓 羊腸面 青海尕面片
西寧八景
石峽清風,它之所以成為八景之一,人們所詠的,不僅是峽谷吹來的自然風,或者是沿途秀麗的自然風光,人們還借物詠志,希望和祈求從這個風光秀麗的小峽經過的官員,兩袖清風。
湟流春漲, 所指的湟水河,則孕育了湟水文明,可以說是湟水兩岸人民的母親河。作為黃河流域上游的支流之一,它也是黃河文明的組成部分,所以,開發湟水春漲的景點意義很大。雖然現在湟水河河水受到污染,水流量減小,但通過這兩年來的整治,已初步取得成效,在生態環境越來越受關注的現代,湟水河將呈現出嶄新面貌。
南北兩山作為西寧市目前的重要景點,開發和建設已經相對成熟了,而南山公園的建設,相信會演繹出更嶄新的景緻。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的娘娘山、老爺山相鄰,這兩個景點和位於互助土族自治縣的五峰山在一條線上。所以,開發這幾個景點,可以考慮把它們聯系起來,這條線,也將是青海一日游的一條好線路。
目前,老爺山的基礎設施相對完善。但是還沒有開發的娘娘山和五峰山,自然風光秀麗,加上有深厚的歷史底蘊,開發是大有前景的。娘娘山下,就是清水鄉柴家堡,一到夏天,這里叢林和麥田相依,草地豐茂,野花遍地,景色宜人。這里還有明朝將領柴國柱的墳地,有實物可以考證。當時,一門三總兵的柴家,在大通修建學堂。柴國柱任山海關總兵時,防守重鎮山海關,抵禦金兵的侵犯,也是歷史上有名氣的將領。如果開發娘娘山時,把這些歷史遺跡和這里的神話傳說相連,編輯相關的導游詞,深入發掘娘娘山下的動人故事,將會大大提升娘娘山的名氣。
五峰山風光秀麗,這里每年還舉辦六月六「花兒」會,相當紅火。這個景點開發出來後 ,可以在夏季隨遊客不定期地舉辦「花兒」會,增加人氣。
另外一些景點,如龍池夜月等,由於文化底蘊單薄、景緻單一等原因,不為人所知。但是,人們把虎台等景點添加進來,並且,新添加的景緻也納入了開發建設的范疇。新的西寧八景開發出來,可以大大豐富西寧乃至青海一日游的內容。
石峽清風
從西寧東行15公里,便可到達一個秀麗清爽的避暑好去處,那就是西寧古八景之一的「石峽清風」。
石峽,俗稱小峽,在歷史上是以險關危隘著稱的。世治時,它是連通東西交通的要道;世亂時,它又是隔斷兩地的重門。宋代時修築綏遠關以控制要害地段,後於清代修築了武定關和德安關。小峽也為人們留下了動人的傳說:昔日此地重山環復、河道不通,有仙人投石擊山,丘巒崩摧,湟水中通,形成了奇峻雄偉的小峽。
而今的小峽,一座鋼筋混凝土拱橋飛架南北,公路平坦如砥,行人車輛川流不息,險關變通途。只不過,遊人到達小峽口湟水兩岸時,即便是夏日炎炎,仍覺得涼風習習。當年那「石亂馬蹄稀」的情景已成為一段歷史的回憶。
金蛾曉日
位於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的娘娘山,又名金蛾山。山頂有一座天池,每到夏季雨水旺盛之時,天池裡水波盪漾,池畔蝴蝶飛舞,五色斑斕。青海多山,而娘娘山上有一制高點,早晨在山上觀日出,太陽從萬山中噴薄而出,景象壯觀,據說可與泰山觀日出媲美。遊人登山觀日出時,朝陽、山花、蝴蝶相映成趣。娘娘山以其幽深秀麗、氣象萬千而聞名遐邇。
文峰聳翠
提及這一景點,必然提及西寧南山的一個美麗傳說。據說,人們曾經在南山修建一座閣樓,便有鳳凰落到這兒,當地人視為祥瑞之兆。後來,也是為了企盼當地文風繁盛,人們就在山上修建了魁星閣。如今,這一景緻已經不為西寧人所熟悉了。
鳳台留雲
西寧南山又叫鳳凰山,山上有亭,名叫鳳凰亭。南涼時期,傳言「龍現於長寧,麒麟游於綏羌」,由此而來的西寧古八景之一的「鳳台留雲」,成為西寧一勝景。南山以關帝廟為中心的建築群,始建於明永樂八年,是西寧現存保護較好的明建築。如今山上的景點均為解放以後新建。
由於南山的海拔比較高,所以鳳台上經常雲霧繚繞,自成景緻,如今,這些景緻作為南山公園的一部分已經開發出來了,並且隨著南北兩山大公園的開發,這些景緻的開發會更上一個台階。
龍池夜月
所謂「龍池」,指的是位於西寧西郊蘇家河灣村西南的一眼泉水。由於這里曾經修建過不少廟宇,所以,歷史上,這是一個香火旺盛的地方。這里的廟宇,始建於明代,後來屢建屢廢,清末稱作「五龍宮」,曾經盛極一時。
如今,所謂的龍池夜月景緻我們已經無法欣賞了。但是,想像當年泉水清澈,夜色清朗,明月高懸,猶如江南水鄉般的景緻一下子到眼前來了。
湟流春漲
所謂湟水,即指流經西寧城北的黃河重要支流———湟水河,又名西寧河。每當春夏之際,湟水上游冰雪消融,水源充足,流至西寧西郊河、北川河、南川河先後注入湟水,遂河水驟漲,波濤洶涌,故稱「湟水春漲」,為西寧古八景之一。如今,湟水河兩岸由於城市建設而日新月異。時值初春,漫步湟水河岸,柳色如煙,公路如砥,高樓林立,夜晚萬燈輝煌映襯著一天星斗,風景宜人。
五峰飛瀑
著名的五峰飛瀑位於互助土族自治縣的北溝腦。因為這里的山峰很像五個手指,所以叫五峰山。這里環境幽雅,泉水眾多,細流飛灑,好像瀑布高掛,至今仍然是青海旅遊勝地。
五峰山有三奇,即林、泉、洞。人們又歸結了三林、三洞、三泉。三林是松樹林、楊樹林和樺樹林,夏季林木鬱郁蔥蔥,繁茂遍野,到了秋季,松青、楊黃、樺葉變紅,層林盡染,風景無限。三洞是東洞、西洞、北洞。東洞深8米、高3米、寬3米,西洞深7米、高2米、寬3米,北洞深10米、高3米、寬4米。洞內露冷苔蒼,別有韻味。三泉是龍宮泉、隱泉、裂口泉。三泉水以龍宮泉水質最好,泉水經石雕龍口噴吐,沿七級石壁瀉下,形成瀑布,水濺山徑,在泉石周圍刻有「山幽林更靜,人間歌不盡,鳥語花香地,泉中水長流」等詩句。
從龍宮泉拾級而上,便是五峰寺。五峰寺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主要建築有菩薩殿、龍王閣、玉皇宮、香公樓、同樂亭。近來,亭台樓閣、繪飾新彩,更加引起遊人注目。
五峰山也是青海民歌演唱勝地,俗稱「花兒」會,每年六月六,正是五峰山風光最美的季節,五峰山六月六「花兒」會也就聞名遐邇。屆時,西北各路歌手雲集五峰山上,引吭高歌,聲震四野,從黎明一直唱到深夜,「五峰六月歌仙會,八鄉四野覓知音」,如此大規模的群眾藝術盛會,為五峰勝景增添了異彩。
北山煙雨
西寧四面環山,南北兩山卻因奇、秀為人所愛。北山便是以奇制勝。西寧北山,又名土樓山。土樓山上曾建土樓山神祠,在神祠的舊址又修建寺廟,舊稱北禪寺,也叫永興寺。早在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曾記載:「湟水又東,經土樓南,樓北依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樓下有神祠,雕牆故壁存焉。」由此可見,北山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北山的古跡不少,這也是北山至今還作為西寧的一大名勝而著名的原因。如今,這里還有佛寺、道觀、磚塔、洞窟、壁畫和露天大佛。經歷代的擴建增修,在峭壁斷崖間鑿成洞窟,自西向東依次分布著「九窟十八洞」。
高原的氣候乍雨還晴,而到土樓山遊玩,最佳勝景則是雨中觀游。在煙雨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土樓山隱約模糊、水墨入畫的意境。站在斗母殿,殿檐滴水如珠,雨幕中的群樓像籠罩了一層輕紗,道路縱橫像是幾筆粗墨,片片樹林猶如淡墨渲染。遙望南山,似見似不見,形隱而神存。唯有北山頂上那座具有唐代建築風格的寧壽塔,在煙雨蒙蒙中矗立,像是一位久經風霜的老僧,在思謀著蒼茫的人世。

⑦ 西寧什麼最好吃

西寧的餐飲,在西北也是小有名氣的。當地人大多用本地的土特產品作原料,因此飲食風味獨特。尤其是民族特色菜餚和地方風味小吃,如烤羊肉、肋巴、釀皮、牛肉干、饊子、酥油糌粑、甜醅、雜碎湯等,大多經濟實惠,是在其他城市難以嘗到的風味佳餚。 西寧的一些高檔餐館還經營高原風味特色菜:蜂爾裡脊、蛋白蟲草雞、鴛鴦芙蓉發菜、酥合丸、清湯羊肚、筏子肉團、手抓羊肉等。 名稱: 肋巴 介紹: 很多旅遊者會對西寧一種獨有的叫「肋巴」(Kebab)的烤肉印象非常深刻。這是一種先把羊排骨煮到半熟,然後再刷上醬,在炭上燒烤的風味肉串,這種做法其實就是土耳其烤肉,甚至Kebab這個詞也是源自土耳其語。 名稱: 牛肉乾 介紹: 牛肉乾以果洛藏族自治州生產的「雪山牌」最為著名。它是以新鮮氂牛肉為原料,取凈肉加白水煮熟後,切成小塊,然後加入花椒粉、咖喱粉、味精、料酒、糖、鹽等佐料干炒、烘乾而成。香氣濃郁,滋味鮮美。 名稱: 手抓羊肉 介紹: 手抓羊肉是青海高原牧民對羊肉的一種獨特吃法。因吃時一手持刀切割,一手抓肉入口而得名。烹調方法十分簡單,先以新鮮羊肉用水煮熟,再加鹽或蘸鹽即可食用。經過烹制的羊肉熟而不爛,肉味鮮美。原為牧民在游牧過程中的一種簡便進餐方法,現已成為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風味食品之一。 名稱: 清湯羊肚 介紹: 用新鮮羊肚烹製成的青海清真菜餚。將洗凈的羊肚塊放入水中煮開,加蔥、蒜、姜等;至其煮爛撈出切成條或小塊,放入高湯中,再加蔥、蒜、薑末、鹽、胡椒粉、味精等煮開使之入味;撇去浮沫,盛入大湯碗中,滴入香油,撒上香菜或蒜苗絲即可食用。 名稱: 蜂爾裡脊 介紹: 裡脊肉剁碎,加鹽、薑末、花椒少許,調製成丸子,用蛋清塗抹在丸子上,文火炸熟,澆上味精、糖、醋等配好的芡汁,出鍋時淋幾滴香油。此菜既有肉又不膩,好吃。 名稱: 蛋白蟲草雞 介紹: 雞脯肉剁成肉茸,加鹽、生薑、胡椒少許與蛋清攪勻,裝盤,將蟲草(開水泡軟)放在肉茸上,蒸熟。然後改刀,裝碗灌雞湯,再蒸片刻,取出扣盤,澆上清湯即可。此菜具有強身補肺益腎的葯膳作用。 名稱: 鴛鴦芙蓉發菜 介紹: 雞脯肉剁成雞茸,加生薑、花椒等調味品。在柔軟的蛋皮上薄薄攤上雞茸,再鋪一層發菜,捲成筒,蒸熟,改刀,放入碗中,灌入調味液,蒸五分鍾,扣盤,澆上湯汁即可。特點是色彩素雅,造型美觀,湯清味醇,鮮香可口。 名稱: 酥合丸 介紹: 青海俗稱「團園丸子」。將熟糯米攪粘涼透,拌清粉,壓成片狀,切成長條,揉園壓扁,包入蒸熟的水晶餡丸子(即麵粉、白糖、玫瑰糖、核桃仁、紅綠絲、冰糖渣、生豬板油碎丁拌勻),文火炸,再蒸半小時,扣如盤內,撒上白糖,或倒入少許糖水。具有軟、甜、香、酥的特點。 名稱: 筏子肉團 介紹: 俗稱「炸筏子」。將豬的胃壁脂肪膜(俗稱蒙肚子油或包肚油)做包裹皮,把肝、肺、腎、脾等,剁成泥,拌入鹽、姜粉、花椒粉、胡椒粉、醬油、清油、蔥沫、蒜泥等摻入麵粉和團粉,拌勻,填入脂肪膜中,再用洗凈的小腸管來回密密地紮成一長圓形肉團,兩端封口、煮熟,再蒸一個時辰可食。 名稱: 酥油糌粑 介紹: 即酥油拌炒麵。它是藏族人民經常喜食的食品。做法是先到奶茶小半碗,再加入酥油、炒麵、曲拉、糖,在碗中用手指拌勻,並捏成小團食用。它具有酥油的芳香,曲拉的酸脆,糖的甜潤。營養豐富,發熱量大,充飢禦寒。 名稱: 饊子 介紹: 饊子是一種油炸麵食。它是以白面為原料,稍加食鹽、明礬、調料,揉好製作後,放入油鍋炸,最後成金線套環樣的形狀。這種食品酥脆清香,久藏不壞,敬獻老人、貴客時,奉以奶茶泡饊子。回民、撒拉族過節日都要炸饊子。 名稱: 甜醅 介紹: 以青稞為原料(也有用玉麥的),洗凈,放入鍋里煮熟(青稞表層裂開後),冷卻,均勻加入甜醅曲,裝進陶質壇罐中密封,一般保持15°C左右的溫度,發酵3、5天即可食用。甜醅是青海人民喜歡的一種傳統甜食,具有醇香、清涼、甘甜的特點,還有開胃健脾之功。 名稱: 雜碎湯 介紹: 雜碎是指煮熟的牛羊的頭、心、肺、腸、胃、四蹄等,俗稱「下水」。雜碎湯就是雜碎煮成的湯,即下水下鍋後,加調料、山楂等物,文火煮,腸肚爛後撈出,繼續煮頭蹄,去上層油凝固(稱「化油」),全部撈出備用。湯中加一些干蔥絲、綠芫荽等調味品。雜碎湯香味濃、不膩、補身。 名稱: 釀皮 介紹: 是用麥面為原料,加一定量鹼面,用溫水調成硬性的面團,多揉搓,在放入涼水中搓洗,洗去澱粉,直到面團成蜂窩狀時為止。此面團即麵筋。剩的湖水沉澱後,鋪入蒸籠中蒸熟,即為「蒸釀皮」。將「蒸釀皮」切成條狀,綴以麵筋多片,加調料,即可食用。釀皮是青海地方風味濃厚的傳統小吃,吃起來辛辣、涼爽、柔韌,滋味悠長。 名稱: 烤羊肉 介紹: 用鮮羊肉切成薄片,用鐵扦串上羊肉片,蘸上調料液,在火爐上燒熟,待表面脆黃、香味濃烈時即可食用。烤羊肉要趁熱吃。烤羊肉原為穆斯林的傳統小吃,現已經成為青海的一種地方風味小吃。 名稱: 爆燜羊羔肉 介紹: 爆燜羊羔肉是高原一絕。將出生15天左右的羊羔宰殺剝皮、洗凈切成3~6厘米的方塊,入油鍋爆炒,待皮肉淡黃時加入面醬、辣面、姜粉、椒粉、精鹽等,再反復炒至肉塊呈紅色時,加適量涼水,封鍋慢煨,水干肉爛即成。其肉細嫩,辣酥爽口,色澤暗紅,芳香柔軟。 西寧釀皮有兩種:較薄的金黃色和較厚的咖啡色,製作工藝不同;馬忠釀皮出名較早,但談不上最佳;在此推薦南小街有一家陳家高蛋釀皮,色味俱佳,一般到下午2點以後就關門;此外商業巷尕眼睛釀皮也很有名。西寧男士早餐喜食雜碎湯,一碗清湯羊雜(不像內地羊湯里肝肺什麼都有,只放羊肚和羊頭肉,強烈推薦羊眼睛)就著烤餅,太美了。西寧衛校對面有一家羊雜碎館味道相當好!9點以前食客不斷(常有開車去吃的),晚了就沒了!筆者走南闖北,除了太原鼓樓的「羊雜割」外,還未發現與之相敵的羊湯;另南小街華聯商場正門向東步行約400米,有一掛紅燈簍的小店經營牛雜碎湯,風味獨特,特此推薦。馬忠的那個馬麗亞沙鍋不錯不錯,真好吃,他家還有真正的用碗裝的酸奶,狂好喝. 我住的夏都影視港附近有一家老字型大小的燒烤店,羊肉真是好吃呀,還有那個烤餅,想想就流口水了.

⑧ 西寧水井巷有哪些美食

西寧人把面案上的師傅稱為面匠,意思是說,面案上的師傅就是做面的匠人,就是在面活中做絕活的人。好大的一團揉好的面,在面匠手中就如同一件隨心所欲的玩具,想怎麼擺布就怎麼擺布,那麼輕松,那麼自如。只要聽到掌櫃的一聲吆喝,面匠師傅就立馬有了動作,從和好的面團上隨便拽下一塊在手中倒騰起來,一扯一拽,一拽一扯,再扯再拽,再拽再扯,幾個來回下來,手中的面變戲法似地變成一把線一樣粗細,線一樣勻稱的面條來。
「走。」面匠師傅口喊一聲,胳膊一揚,手中的拉麵便飛進了開水鍋里。漂亮的拉麵在開水鍋里先是打個旋兒,跟著就沉下鍋底,眨眼間又滾上水面,這時,用筷子一挑,正好一碗。舀上一勺牛骨頭熬制的湯,放幾片熟牛肉,捏一撮兒芫荽,滴幾滴紅油辣子,頓時就有了文化風景。白的是面,綠的是芫荽,紅的是辣子,清的是牛骨湯,清清爽爽,干凈利索,既有文化,又有美感,還實實在在,真是香味俱全的美食。
西寧人酷愛麵食,巧匠如雲,所以麵食也就顯得深刻。在西寧城裡,無論走到那一家飯館,都有好把式面匠在恭候著您。西寧的麵食和西寧人一樣,那麼讓人喜愛。這些年,西寧人也帶著自家的絕活,走南方,進中原,精美的麵食也流傳甚遠,即受用了自己,也受用了世人。

⑨ 西寧市的羊羔頭哪裡的好吃

西寧市的羊羔頭,哪裡的好吃?我覺得西寧市的羊羔頭肚子疼的好吃,畢竟肚子的是非常多的,也是非常美味的

⑩ 西寧的美食有哪些

  1. 西寧的餐飲,在西北也是小有名氣。當地人大多用本地的土特產品作原料,因此飲食風味獨特。尤其是民族特色菜餚和地方風味小吃:如殷涼粉、余釀皮、康豬肉、李羊頭、辛醪糟、宋精兌等,大多經濟實惠,這些小吃,共同的特點是用姓氏命名,明顯地揭示出個體經營的特色。

  2. 手抓羊肉和黃燜肉羊:也是西寧的風味食品。手抓選取羊肋,有白條、爆炒等做法。白條手抓是將羊肉用淡水煮熟後,蘸上特製的焦鹽,如就著大蒜吃,味道更好,俗話說:「吃羊肉不吃蒜,營養減了一半。」黃燜羊肉中羊羔肉是上品,做法是把羊羔肉切成2寸左右的小塊,倒入油鍋中爆炒,再加入調料和蔬菜,吃起來倍感肉質細嫩,入口不膩。在城東區東稍門往前,「雅君」、「東鄉手抓大王」等眾多的清真餐館形成了清真食府一條街,是吃羊肉的好去處。

  3. 西寧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是我國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長期以來,居住在這里的漢、藏、土、回、蒙古、撒拉等民族,利用本地的土特產品作原料,不斷創造和發展自己多姿多彩的風味小吃,形成了獨具高原民族特色的飲食文化。這些小吃做法簡單,食用方便,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