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蘇州有點什麼特色小吃必吃的
1、醬汁肉
醬汁肉相傳在200多年前已有應市,當初叫酒燜汁肉,是用紅胭脂作為著色原料,後來改用紅米著色,進而改稱為醬汁肉。 醬汁肉蘇州醬汁肉,最有名的店鋪是陸稿薦熟食店。該店醬汁向選料嚴格,配料講究,製作精細,確實獨具特色。
2、陸長興爆魚面
陸長興面館招牌就是作面,果然下面,煮麵就是拿手,細細的龍須面在鍋里滾上兩下就熟了,用長筷子挑進碗里,再夾上兩大塊魚,澆上湯就得了。爆魚面的魚味道類似熏魚,魚是大魚,作的很酥,魚刺也挑的方便,而面呢,吃起來利索,還有一絲絲甜味,漂著蔥油。一碗才6塊,果然超值。 陸長興是蘇州面館業中的後起之秀。
3、梅花糕海棠糕[江蘇蘇州姑蘇區]
梅花糕和海棠糕大概是蘇州城裡長相最漂亮的兩種小吃,事先沒在網上見過它們的「芳容」,反而讓我對這兩種花樣名字的小吃充滿期待。最正宗的梅花糕在山塘街。踏著凸凹不平的石板路,彎彎的石拱橋靜靜地橫跨在小河上。
4、矮腳樓餛飩
矮腳樓餛飩堅持在用料及製作方法上精益求精,以良好的口碑、地道的品質和鮮滑的口感被譽為「媽媽做的餛飩」而遠近聞名。店內招牌餛飩和秘制生煎、小籠包等都已成為蘇州地區膾炙人口的純正美食。三鮮餛飩是矮腳樓的招牌特色,鮮肉、開洋、榨菜製成餡心,故稱「三鮮」。
5、啞巴生煎
說到蘇州的生煎饅頭,論名氣和口味當數啞巴生煎。之所以稱其為啞巴生煎,是因為老闆是位老實厚道的聾啞老人,由於做的生煎好吃,食客漸漸地淡忘了他的名字,而直呼其為啞巴生煎。
㈡ 蘇州哪裡小吃好吃
蘇州小吃,蘊含著吳中的山川毓秀和人文精華,在柔和與清淡中帶著甜糯。其紛繁眾多的品種,一言以蔽之,可以用精、巧、甜三個字概括。 觀前街附近:很多老字型大小的小吃,都蠻便宜的,小籠包,生煎,鮮肉月餅及各種點心,川福樓的雙色魚頭、王四叫花雞的叫花雞,都不是特別貴,但是吃起來相當過癮的。還有一家拉麵館,叫九州拉麵,在油桶數碼港邊上,一碗拉麵8塊錢,但是比味千拉麵還好吃,絕對的正宗,面很有韌勁,裡面的叉燒肉也很好吃,筍干也特別嫩。 鳳凰街:鳳凰街都是飯店,但也不貴的,比如廣東潤記茶餐廳的白斬雞,裡面還有很多好吃的不膩的菜;熙盛源的小籠包,汁多的不得了,超級好吃,還有火鍋之類的,也很好吃。 十全街:十全街有幾家很好吃的韓國餐館,雖然店面很小,很不起眼,但是是朝鮮人開得,味道很正宗,特別是泡菜味道那是相當的韓國。還有一家叫洋洋餃子館,裡面的餃子好吃的不得了,還有配著餃子吃的鹹菜更是鮮美可口,每次吃完都要讓單獨打包一份鹹菜,真的超級好吃。裡面的白斬雞也很攢的。 石路步行街:也有一些很好吃的小吃店,不要看店面小,關鍵是要用心找,還有吃多了就知道哪裡好吃了。
㈢ 蘇州有什麼好吃的
說到蘇州的小吃,最具特色的要數甜糯香軟的糕團。記得兒時,新年頭上城裡的親朋來拜年,總要捎一簍黃天源的桂花豬油糖年糕。鄉下親戚進城,也少不了拎一籃農家團子。豬油年糕切成薄塊,醮上蛋清油鍋里一煎,那是香甜肥糯拷耳光不放。農家團子模樣土氣,卻是有吃沒看相。特別是南瓜團子,隔水蒸熱後黃燦燦的,一口咬上去滿嘴南瓜特有的香味,方信了大味至土這句話來。一挨近清明的日子,蘇州大街小巷的飲食店卻都賣青團子,滿城四處飄著一股淡淡的清香。
青團子是糯米粉摻
入青菜汁揉成的,白糖豆沙豬油餡,從色彩到口感都有著春天的氣味。
蘇州一年四季各個時令都有各種名堂的糕團,直到今天依然如故。一月元宵,二月二撐腰糕,三月青團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餡團子,六月二十四謝灶團,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團,九月初九重陽糕,十月蘿卜團,十一月冬至團,十二月桂花豬油糖年糕。這口訣是當年從外婆嘴裡聽來的,只因當年就是這樣一一吃過來的,所以至今不忘。蘇州的綠水沃土,孕育出了極富江南特色的稻作文化,糯篤篤的吳儂軟語,又化出了香甜軟糯的蘇州糕團。
在蘇州的小吃中,蘇式湯面不能不提。湯面最考究的是碗湯。要訣是湯不在油,見清為金;味不但要鮮,食後口不幹才真。說穿了湯鮮不靠味精佐料,全憑店家真功夫。那面湯是黃鱔骨、青魚鱗、河蝦殼加上去腥的中葯材熬制的,難怪湯清味鮮,口感豐富。
至於蘇式面的澆頭,幾乎就是蘇幫菜的菜譜,哪家面館不寫上一大黑板,且各家都有著看家澆頭。諸如朱鴻興的燜蹄、五芳齋的五香排骨、松鶴樓的鹵鴨、黃天源的爆鱔、近水台的三鮮什麼的。一碗蘇式面端上桌,淡醬色的寬湯清澈見底,面撩得緊緊的一絲不苟,幾棵蔥花生青碧綠,加上澆頭燜肉雪白粉嫩、爆魚濃油赤醬、排骨蠟赤焦黃、三鮮色彩斑斕……熱騰騰香氣裊裊。可謂是色、香、味、型俱佳,不知不覺中流露出吳文化精、雅、細、巧的特徵來。
蘇州一直以來是一個較為開放的城市,有著不斷吸納外來文化的傳統。所以在蘇州,也不乏頗具「北味」的小吃。大餅油條就算得上是最廉價實惠的蘇州小吃,也最具「北味」。大餅是用發過酵的面團擀成餅狀,加入爐膽直接烘烤,那是脆硬噴香。油條則是在和好的面中加入適量的「蘇打粉」,擀成條形後放入油鍋炸,也是膨鬆生脆。若與餛飩、湯團這些柔軟精細的小吃相比,大餅油條要顯得粗獷朴實多了。其吃法也豪爽,就徒手將餅夾上油條,一路行走一路大口撕咬起來。
牛肉鍋貼為蘇州較為有名的小吃。而所謂的牛肉鍋貼,說白了就是油煎牛肉餃子。厚厚的皮子煎得黃而不焦,吃起來硬香味濃十分過癮。還有像生煎饅頭、蟹殼黃、羌餅、蔥油煎餅什麼的,也都是有著「北味」的蘇州小吃。
蘇州小吃,含著吳中的山川毓秀和人文精華,在柔和與清淡中帶著甜糯。其紛繁眾多的品種,也顯露出了蘇州兼收並蓄的氣度。
㈣ 蘇州有什麼吃的
姑蘇小吃名堂多,味道香甜軟酥糯。
生煎饅頭蟹殼黃,老虎腳爪絞連棒。
千層餅、蛋石衣,大餅油條豆腐槳。
蔥油花捲蔥油餅,經濟實惠都欣賞。
香菇菜包豆沙包,小籠饅頭肉饅頭。
六宜樓去買緊酵,油里一氽當心咬。
茶葉蛋、焐熟藕,大小餛飩加湯包。
高腳饅頭搭姜餅,價鈿便宜肚皮飽。
芝麻糊、糖芋艿,油氽散子白糖餃。
雞鴨血湯豆腐花,春卷燒賣八寶飯。
糯米粢飯有夾心,各色澆頭自己挑。
鍋貼水餃香噴噴,桂花藕彩海棠糕。
臭豆腐乾粢飯團,蘿卜絲餅三角包。
蜜糕方糕條頭糕,豬油年糕糖年糕。
湯團麻團粢毛團,雙釀團子南瓜團。
酒釀園子甜酒釀,定勝糕來梅花糕。
篤篤篤篤賣糖粥,小囡吃仔勿想跑
赤豆粽子有營養,肉粽咸鮮味道好。
雞頭米、蓮子羹,糖炒栗子桂花香。
棗泥麻餅是特產,鹵汁豆腐乾名氣響。
㈤ 蘇州好吃的地方有哪些
蘇州好吃的有:奧灶面、蘇式湯面、臘八粥、雞爪。
1、奧灶面
傳說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時,一家小麵店吃了一碗紅油爆魚面,覺得味道無比鮮美,忙讓太監打聽烹制方法。但由於語言關系,太監似懂非懂,無奈只得急中生智面奏皇上:「紅油麵味道好,主要是面灶上的奧妙。」乾隆一聽哈哈笑道:「面灶奧妙,奧妙的面灶」從此這庄小麵店就有了「奧灶面」的美稱。
4、雞爪
雞爪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成為蘇州的代表小吃了。雞爪在美食家的菜譜上不叫雞爪,而稱做鳳爪,在南方,鳳爪可是一道上檔次的名菜,其烹飪方法也較復雜。現在鹵店啊,古鎮上都有的賣甜滋滋的特別香。
㈥ 蘇州有什麼好吃的
十全街是蘇州比較有名的美食街,這條街上基本都是飯館。
吃蘇幫菜的話,有名的老字型大小飯店有:得月樓,松鶴樓,老東吳食府。
然後像蘇州本地人還常去萬家燈火,香雪海,渭塘酒家,通天府等。
這些店在蘇州都有好多家分店的,我給你介紹幾個交通最方便的。
得月樓,松鶴樓在觀前街上就有,在太監弄里。
老東吳食府就去雅都店比較方便,在金閶區三香路488號雅都大酒店東樓(近烽火路)
萬家燈火可以去東環店,在平江區東環路1400號開元大廈(干將路口)
通天府臨頓路店最好找了,就在平江區臨頓路315號
香雪海可以去東環店,在工業園區東環路930號蘇大東校對面(近葑門路),但是香雪海一般都要預定的,好像生意特好。
渭塘酒家環境最好的是生態園店,在相城區蘇虞張公路蠡口段(近蘇州生態園)
如果要吃陽澄湖大閘蟹的話,在這些飯店都有的,沒有哪家正不正宗的問題,只要螃蟹是正宗的陽澄湖螃蟹就行了。做法總歸是各有特色的,但是這幾家都是在蘇州做的很有名的蘇幫菜館,做的都不錯的。
最後如果你要吃蘇州小吃的話,去觀前街就行了,像黃天源,陸稿薦,朱鴻興什麼的,街上都有,轉一圈就都吃到了。
㈦ 什麼地方的,餃子好吃
如果是超市賣的那種冷凍的話,漁人碼頭這個牌子的水餃不錯。我是海邊的,所以一般喜歡海鮮餡的。~
㈧ 蘇州美食誰可以告訴我啊!
到蘇州共有10道必吃菜
松鼠桂魚以桂魚(又稱鱖魚、石桂魚)加工製成,松鶴樓的傳統名菜。從創制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現在它已聞名中外,堪稱中國最著名菜餚之一典故:相傳乾隆下江南,來到蘇州松鶴樓,見神台上有一尾活蹦亂跳的鯉魚,便指名要廚師做給他吃。廚師欣聞皇帝駕到,不敢有絲毫怠慢,不僅在口味上下功夫,而且將魚燒成昂首翹尾的松鼠形狀,乾隆吃後大加贊賞,「松鼠魚」便由此出名。如今,松鼠魚多以桂魚為原料,色澤醬紅,外脆內嫩,甜酸適口,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提醒:唐詩中有「桃花流水鱖魚肥」,因而品嘗松鼠桂魚最佳時節,推薦每年三、四月間。
白汁黿菜 黿菜,其實就是鱉(甲魚)。白汁黿菜是將甲魚切成塊狀,輔以山葯、筍、香菇、蔥姜、鹽、酒等調料,煮熟後鹵汁明亮稠濃,口味咸中帶甜,是蘇州的一道傳統名菜。提醒:春季的「菜花甲魚」和秋季的「桂花甲魚」最為肥壯。所以,蘇州人有在春、秋二季吃「白汁黿菜」或「清燉甲魚」滋補養身的習俗。
西瓜雞 西瓜雞味美清香,湯清瓜香,營養豐富,是蘇州傳統的時令名菜。以肥嫩母雞為主料,將雞放入西瓜內,倒入雞湯,並放進火腿片、筍片、香菇等。
綠楊餛飩蘇州的綠楊雞湯蟹粉餛飩,厚皮,大餡,清湯,還撒著幾縷細細的豆腐乾絲。湯清如水,不帶一絲麵粉的渾濁,但又不失其鮮。餡心松軟,有醬味,是南方揉合了北方的風格。
啞巴生煎 該生煎包外脆里軟,肉汁鮮美。啞巴生煎的創始人是一位年近八旬的「啞巴伯伯」,如今已經把手藝和家業傳給了女兒女婿,店面從以前的小弄堂里搬到了觀前地區。推薦品嘗地:蘇州平江區臨頓路溫家岸12號交通:觀前街東公交車55路、929路、811路市立醫院東區東下
母油雞又稱熝鍋油雞,是常熟王四酒家的傳統名菜。油雞選用肥壯的「四黃」新母雞,用玉梁、桂皮、八角、小茴香、山奈、姜黃等配料,精細製作而成,食用時淋上油鹵,用醬油蘸食。
碧螺蝦仁以太湖流域活河蝦與洞庭東、西山名茶碧螺春烹制而成,具有濃厚的蘇州地方特色。蝦仁主要選用東山一帶白殼蝦最佳,同時以泡過的茶葉作圍飾邊,綠白相映,形美味鮮。
蒓菜氽塘片 以太湖特產蒓菜(又稱莆菜、水葵)與塘鱧魚(俗稱塘鱧魚、土魚、虎頭鯊)為原料,是蘇幫名菜中的一道湯羹,鮮美可口,餘味無窮。
䰾肺湯䰾肺湯是蘇州木瀆石家飯店的傳統名菜。採用斑魚之肝,輔以火腿、香菇、筍片等,用雞清湯燒制而成。斑魚腹白,背青灰,有斑紋,可鼓氣如球浮於水面,是蘇州的特產。此魚每年秋季上市,肉質細膩,風味獨特,湯清味鮮。推薦:石家飯店(位於吳中區木瀆鎮中市街18號)
陽澄湖大閘蟹陽澄湖三寶即為陽澄湖大閘蟹、河蝦、桂魚。陽澄湖湖面開闊,是陽澄湖大閘蟹生長的理想之地,使陽澄湖大閘蟹形成里與眾不同的四大特點:一是青背,陽澄湖蟹殼成青灰色,平滑而有光澤;二是白肚,貼泥的臍腹,晶瑩潔白;三是黃毛,腳毛長黃挺拔;四是金爪,陽澄湖蟹爪金黃堅挺有力,放在玻璃上能八足挺立,雙螯騰空。螃蟹吃法:區分大小蟹有所不同,個體在2.5兩以上的母蟹、3.5兩以上的公蟹通常用水煮、清蒸的方法,個體較小的則以面拖、酒嗆為佳。因螃蟹性寒,煮時、食用時多加姜解寒,還需以菊擦手解腥。 所謂:「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講究的食客還有專門的吃蟹工具:剪刀、夾、刺、榔頭等,精敲細剝,其味無窮。蘇州吃蟹推薦:1、唯亭鎮是水域面積最大的湖濱城鎮,正宗陽澄湖大閘蟹的主要產區。那裡新建了餐飲一條街,各種檔次的賓館酒店林立。每年的九月下旬到十二月,是唯亭蟹的集中上市期。一般三隻重500克,大者只重250克,最大者可達500克。交通:沿著滬寧高速公路行駛65公里,蘇州工業園區出口前行2000米,就到了唯亭鎮,距離上海一小時車程。2、光福鎮太湖船餐街 農家樂的地方,大約有15家餐船,吃的基本都是太湖蟹。也不要非得4兩—5兩一隻的,蟹大比較速生,反而肉質容易疏鬆。3兩—4兩一隻的可以了。雌三兩左右,雄的三兩半左右,25元一對,價格也不貴。交通: 滬杭高速(或A9滬青平高速、318國道)----蘇嘉杭高速(浙江叫乍嘉蘇高速)「尹山樞紐」轉上蘇州繞城高速西南段,分別從「東山」、「西山」、「光福」、「天池山」道口通往各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