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滄州美食
滄州美食有:河間驢肉火燒、羊肉泡饃、泊頭鴨梨、滄州冬菜、火鍋雞等。
1、河間驢肉火燒:河間驢肉火燒是河北省河間市漢族傳統名吃,涼肉夾餅,再加以驢凍製成。入口即化,肉質紅嫩、口感勁道。河間驢肉火燒味道外熱里爽,清爽醇香,已被列入河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羊肉泡饃:羊肉泡饃原名羊肉泡饃,古稱「羊羹」,宋代著名詩人蘇軾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羊肉泡饃的烹飪技術要求很嚴,煮肉的工藝也特別講究。其製作方法是:先將優質的牛羊肉洗切干凈,煮時加蔥、姜、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佐料煮爛,湯汁備用,將饃掰碎成黃豆般大小放入碗內,然後叫廚師在碗里放入一定量的熟肉、原湯,並配以蔥末、香菜、黃花菜、黑木耳、料酒、粉絲、鹽、味精等調料,單勺製作而成。
3、泊頭鴨梨:泊頭鴨梨是河北省滄州市的特產,以泊頭栽培面積較大,栽種較早,品質較好而得名,泊頭鴨梨果形俊秀,皮簿肉細,脆嫩多汁,香甜爽口。過去泊頭鴨梨的主要集散地在天津口岸。故對外出口稱「天津鴨梨」。鴨梨含糖一般在10~13%,並含有果酸、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碳水化合物。泊頭鴨梨除生食外,還可以加工成梨汁、梨乾、梨酒、梨醬、梨脯等人們廣泛食用的飲料和食品。
4、滄州冬菜:滄州冬菜是用本地產的一種幫薄、筋細、含糖多的優質大白菜,去掉老幫和綠葉,切成寬約1厘米,長約1.2厘米的小塊,晾曬後拌上適量的精鹽和蒜泥,裝壇壓實,牢固封口,經長時間自然發酵而製成。其色澤金黃,氣味芳香,落口微甜,咸中略帶辣味,且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5、火鍋雞:火鍋雞起源於河北省滄州市,發明不久便風靡全城,是親朋聚會時不可或缺的一道菜餚,在滄州走幾步就有一家火鍋雞店。原料採用35~45天左右的白條雞,加配以麻椒、辣椒、豆瓣醬、食鹽、白糖、肉蔻、白芷、三艾等經腌制、油炸、燉燜等工藝加工而成。
2. 滄州市羊肉泡饃哪家好
滄州市羊肉泡饃哪家好的具體位置不是很清楚。
可以自己嘗試做做。
用料
小麥麵粉500克
牛肉500克
羊肉500克
輔料
酵母(干)8克
粉條(干)100克
青蒜5克
香菜5克
青稞面20克
鹼1克
調料
食鹽30克
蔥15克
姜60克
八角5克
花椒10克
料酒10克
香油少許
香葉3克
肉蔻1個
胡椒粉適量
水2200克
茴香籽5克
羊肉泡饃的做法
饃:中筋麵粉500克、青稞面20克,酵母8克,鹼1克,溫水200克
湯頭:牛肉500克、羊肉500克、蔥段15克、薑片50克、茴香5克、香葉3克、肉蔻1個、花椒10克、大料5克、乾薑10克、鹽30克、水2千克、料酒10克、胡椒粉適量
配菜:紅薯粉條100克、香菜、青蒜各適量、香油少許
饃的製作:
1.麵粉與青稞粉、鹼混合,置於一大盆中
2.乾酵母粉一袋
3.取8克乾酵母加入200克溫水中,攪拌均勻至溶化,靜置3-5分鍾
4.將酵母水倒入麵粉盆中
7.待面團漲發至1.5-2倍大
8.取出重新揉圓
9.搓成長條狀,分切成等量的小劑子
10.逐一搓圓
11.取一小塊面團擀成長條形
12.捲起然後豎放
13.再按壓成扁圓形
14.用擀麵杖再次擀開,然後用叉子在面團表面紮上汽孔
15.平底鍋中火加熱後轉小火,下入面團兩面干烙至熟
16.將烙好的饃切成小塊備用
羊肉湯的製作:
17.茴香5克、香葉3克、肉蔻1個、花椒10克、大料5克、乾薑10克
18.將香料用干鍋炒香
19.加入冷水浸泡氽洗
20.用紗布濾出
23.分切成片狀
24.將切好的牛羊肉倒入一大鍋中,加入清水、料包、蔥段、生薑浸泡8小時
25.撿出蔥姜和料包,將泡好的肉濾出備用
26.另取一湯鍋,加入大半鍋清水,煮沸後下入牛羊肉片抄熟後撈出
27.將抄熟的牛羊肉倒入湯鍋中,加入料包、生薑、鹽、料酒和2千克水,攪拌均勻
28.蓋上鍋蓋,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燉1個半小時
29.燉湯的時候,將干紅薯粉用清水泡發
30.待湯煮至香氣濃稠時關火
31.取出料包和生薑,將肉撈出,剩下的湯即為羊肉泡饃的底湯
32.將泡好的粉條下入湯中,加入適量胡椒粉,煮沸後轉小火再煮1分鍾左右關火
33.將牛羊肉和切好的饃裝入碗中,加入粉條拌勻
34.撒上切好的青蒜葉和香菜葉,最後澆上熱湯,撒上香油即可
3. 滄州有哪些開了很久的早餐店
電廠大傻羊肉泡饃!這家就像它的門面上寫的一樣20多年的老店了,現在每次去還是會有排了長隊的人,不管是六點還是十點,永遠在排隊!沒點耐心的都吃不上這份羊肉泡饃。
4. 那家羊肉泡饃店的正宗
老孫家(東大街),同盛祥(鍾樓西北角),老鐵家、同家、馬家(北院門)。
老孫家羊肉泡饃好吃、味香,不僅由於原料好,在製作上也有一套密不外傳、別人不易模仿的專有技術。這一套技術歸納起要是三個大環節:一個環節是煮肉;一個環節是做餅,有時叫「栲栳燒餅」;一個環節是烹飪。將肉、湯、饃烹煮成一碗羊肉泡的工藝,十分精巧,妙道天成。「顧客掰饃,廚師烹煮,以饃定湯,以湯定時,以時出色出形出味出香」,這是老孫家廚師心頭和手頭的秘訣,也是食客口中的食經,雙方皆以此達成默契。饃掰得均稱如豆粒,肉切得標准如魚狀,揪把水泡粉絲網住「魚」,撮蒜苗入碗如點翠,然後,手勺唰唰勾湯入瓢,湯沸後下饃,大火燴煮,再下調味,淋香油。火焰呼呼燒,饃肉沸沸滾,手勺誇誇響,火候到了,出瓢入碗,擺形調汁,一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羊肉泡,就端到客人面前。食客一看,香氣繞鼻,口涎生津。再放入鮮紅的辣醬(刺激食慾),碧綠的芫荽(清香爽口),就著甜脆的糖蒜(殺腥去膩),或從容地扒吞,或細細地蠶食,吃一口,咂咂舌,一碗下肚,香噴噴,汗津津,夏天餐後,沖涼喝茶通體舒服,一天得勁。冬天吃後,渾身暖洋洋。春秋吃後,更加神清氣爽。這做法、吃法,一人一碗,可謂中國分餐制的古老而正宗的經典了。
5. 請問滄州市區內哪裡還有正宗的羊肉泡饃
署西街以前有個還是挺好的
現在那個不好了
以前東風路的西頭兒有一家開了好多年 是陝西人開的 還可以
現在挪到維明路了 好像在意明附近
6. 滄州有什麼好吃的又便宜
1、羊腸子:滄州小吃應首推羊腸子,盡管這東東有人愛有人憎,但它的確是滄州小吃代表者。羊腸子哪裡做的好,完全是根據個人的口味,滄州的賣羊腸子的幾乎都有自己忠實顧客,我曾經從不同的人那裡聽到過對不同攤位的贊賞。我也喜歡吃這一口,但我不迷戀,最起碼,夏天我是不吃的。說起哪的最好,有這么幾個版本:佟家花園、南陳屯、小王莊、陵園、水月寺、荷花池、三角線,說起哪最正宗,據說是滄縣興濟的最正宗,我沒有吃過,聽說很多人為了吃那的,早晨開車去,呵呵,我覺得不至於。東光、青縣也有羊腸子,各有千秋。而羊腸子的親戚,羊湯,還是鹽山的正宗。最近又出了兩個門臉,在解放西路和建設北街。
2、驢肉火燒:這東東的老家在河間,正宗的是河間劉家的,以前吃這個去光榮路西體育場對過那,感覺味道不錯,現在頤和花園這開了家自稱是正宗的萬貫驢肉館,不錯,尤其是那燒餅,烤的很酥。西環高瑪納也吃過,也很不錯。大家吃這個一定要注意,驢肉顏色太紅不好,因為是放了亞硝酸鹽的緣故,那東西對人體有害。
3、大餅雞蛋:把這東西從家常食物變成小吃、早點的是嘴特饞、特欠的天津人。95年,我在天津就吃過,但沒有今天滄州的豪爽,他那餅是一角一角的。這東西總不吃了,說不上哪的好。
4、白吉饃夾肉:西環報社門口的那份好。
5、雞蛋灌餅:最早化建的不錯,現在推薦一處,雞場路口對面那份不錯。
6、燴餅:把這個食物變成早點的是回族同胞,開的最早也最好的是南門里銀行那份,不過如今那老頭退了,由他兒女們做,味道大不如從前了。那就去工商銀行大樓對面,那份也不錯。
7、羊肉泡饃:最早最好的是原來計生委那的,現在搬正達那了,她妹妹那份也行,在水專那。維明路現在有份也可以。沒有吃過西安老孫家的泡饃,但覺得石油二部南門那個做法是正宗做法,正達那的是快餐式做法。
早點太多了,傳統的果子、漿、豆腐腦,就更沒法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