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裡有賣油條呀
給你個方子自己做吧~
炸油條
原料:麵粉 500g;油適量;
其它按季節氣侯投料:
春秋:白礬15克,食用鹼10克,鹽8克,30度溫水300克
夏季:白凡礬16克,食用鹼11克,鹽10克,30度溫水300克
冬季:白凡礬14克,食用鹼9克,鹽7克,45度溫水325克
製法:
(1)將礬、鹽、鹼(均為粉末狀)放入盆中,慢慢加說,使其全部溶解;加入麵粉,用手攪拌均勻,使勁揉至「三光」(即面光、盆光、手光);靜置約30分鍾後,再揉一次,如此反復3次,至面團皮光滑潤,具有良好的延深性、韌性、彈性和可塑性;在面團和面盆結觸的地方抹上油,將面團整理,蓋好,跟據季節(冬季要注意保溫)放置約4~8小時。
(2)在面案上刷一層油,將弄好的面團倒扣在案板上,攤開拉成長方形,蓋上保鮮膜,稍置。
(3)將面團整理成約10CM寬、1CM厚的長條,再頂刀切成3CM寬的小條,然後每兩條對面合上,用筷子順條壓一下,使兩條粘合在一起,用雙手捏住兩頭拉長到26CM,下入旺油鍋內炸,勤翻動,見油條鼓起呈金黃色,熟時撈出即可。
油條鬆脆噴香,更是百吃不厭。不過,油條除了作早點,還可用它來別出心裁地做幾道油條家常菜餚。你想試試嗎?
炸油條塞肉
原料:油條3根、肉糜150克、蔥末15克、薑末15克、黃酒5克、細鹽5克、醬油10克、味精5克、生粉25克、雞蛋1隻、麵粉40克、食油500克(實耗50克)。
製作:肉糜放入碗內,加水兩調羹,加鹽、蔥、薑末、醬油、黃酒後用力攪拌,待拌上勁後,加生粉拌勻,待用油條每根切成8段,分別塞上拌好的肉糜,並在油條兩端的剖面上蘸上用雞蛋和麵粉調成的糊,鍋內放食油,待油燒至溫熱時,將塞肉油條逐段放入炸至金黃色後撈出濾油上盤。
特點:脆松噴香。
醬爆油條丁
原料:油條3根,花生米50克,乳醬瓜半根,黃醬(豆瓣醬)25克,白糖20克,味精5克,黃酒25克,細鹽少許。
製作:油條切成5分見方的丁,花生米用開水浸泡後去紅衣,用粗鹽炒熟後冷卻。乳醬瓜切成細米粒狀,燒熱鍋,加食油,待油熱後,將油條丁放入鍋,用小火將油條丁煸至透而發脆後取出趁熱鍋加食油少許,然後將黃醬放入炒香,再加糖、鹽、酒、味精炒至稠濃後,將油條丁、花生米、醬瓜粒放入翻炒均勻裝盆。
特點:醬香醇美。
魚蓉油條湯
原料:油條兩根,鰻魚段250克,雞蛋1隻(用蛋清),青菜心三棵,木耳25克,蔥末5克,薑末5克,黃酒15克,細鹽5克,味精5克,生粉15克,肉湯750克,麻油10克。
製作:油條切成1寸長的段,青菜心切成四瓣,與木耳一起洗凈,鰻魚段剔去皮、骨和刺後剁成細蓉,放入碗內,加蛋清和兩調羹清水、鹽,用力攪拌。待魚蓉拌上勁起黏性後,再加生粉拌勻,鍋內放肉湯後燒滾,加鹽、味精、黃酒調好口味後,轉小火。再在盛放魚蓉的碗內加油條、菜心、木耳拌至油條、青菜心、木耳都均勻地沾上魚蓉,然後逐一放入湯內,至湯被再度燒滾後,撇去浮沫,淋上麻油即成。
特點:鮮香爽口。
提醒:油條雖好吃,常吃油條也有害處。油條香脆松軟可口,誘人食慾,因此有些人常常把它作為早餐食用,有的人為了節省時間,一天全吃油條,殊不知,這種做法有損健康,可引起未老先衰或痴呆,尤其是老年人,經常食用還會形成老年性痴呆。
❷ 買來的麵粉就可以炸油條哪有賣
炸油條的麵粉,你在超市裡,或者糧油店裡看看,有富強粉,或者特一粉,普通麵粉,都可以炸油條用的,也有一種油條專用麵粉,當然,這個可能會有添加劑的。我上次炸油條用的就是郝老農的特一粉,感覺挺不錯的哦,希望可以幫到你。
❸ 牛頭崖早上有炸油條的嗎
早上暫時沒有炸油條的地方,只是在第一中學對面有一個小巷子,裡面有炸油條,但是他們家的生意特別好,很難購買的。
❹ 在農村賣油條怎麼樣
油條、豆漿是我常年在外,在南北各地區都可以見到。這種早餐食品,也是南北各地區都愛的早點類,沒有像其他的早點類,有地區的爭議和限制。那在農村賣油條如何?這個需要看地域的消費情況,原因我與大家講下:
油條在農村,受眾情況綜上所述,油條是各個地區的人,都不會排斥的一種早點食品。想要從事這個行業,還需要看自己所在地區,多數人的消費習慣。像是我在北方農村集市,常見有單炸油條的賣,也賣了好幾十年。但在南方這,基本上賣油條只是順帶,不會單一的賣這個。
原因我個人覺得,和北方的食量比起來,南方偏少。像是同樣餐廳吃飯,北方菜的份量很足,南方這經濟越好,份量越小。
❺ 泉州哪條巷有炸油條
哦,泉州哪條巷基本上都有炸油條的,因為這是一個現在非常熱門的一種早餐呃,基本上你去到菜市場是會有
❻ 福清油條秘方福清油條如何製作
配料:各大小超市勻有賣,《ROYAL
BAKING
POWDER》麵包粉濟,《SODA》蘇打,鹽,麵粉。
比例:500克麵粉加10克麵包粉濟,10克蘇打,5克鹽。(比例盡量精確點)
操作:拿適量的水加入比例好的配料攪勻,放入麵粉,用筷子攪到看似三分之二是面整團,三分之一是雪花狀後再用手揉面團,直到面團不粘手為宜,揉的時間越久越好,然後擱置在容器里幾十分鍾再揉一次,再揉的時候面團是不會發泡發漲,只是面團相對松軟很多很多,盡量多揉幾次,最後一次揉好了在面團上抹點食用油以便方便取用,最後一次揉好的面團必須發酵過四五十分鍾才能制坯。(直到制坯時面團還是面團,不會發胖的)
制坯:取適量面團,盡量輕微地拉伸成厚5毫米、寬15厘米的麵皮(千萬別用擀壓式壓平,那樣炸不澎脹的,頂多擀壓三兩下)然後切成2厘米寬的條,兩條均勻重疊,用筷子順著坯長在中間壓一下使其相互粘住,備用。
倒入適量多的油燒到七八成熱的時候,拿起坯條稍微拉長點再輕輕擰兩周放入油鍋,浮起來了用筷子經常翻滾,炸到金黃色即可,每斤麵粉可製作很多油條,試驗期不要太多,容易失敗的。註:油太熱漲的好但不酥,不夠熱漲不起來;(成功與否都希望你能再回來交流交流,或許還有其他油條專家幫你指點凝問的)
❼ 福清有什麼好吃的
.
福建福清地方特產——光餅
此餅典故也出自戚家軍。戚家軍在抗倭中,常因敵情變化而餓著肚子打仗,影響了部隊的戰鬥力,有時還失去戰機。於是設法制出面餅,隨身攜帶,可以邊行軍、邊進餐,增強了部隊的機動性和戰鬥力。為紀念戚家軍,遂稱光餅、征東餅。祠內還陳列有兩餅模型。
光餅吃出鄉土情
在福州地區百多種地方風味小吃中,光餅是最粗最賤的一種。它的原料僅為麵粉、鹼面、鹽巴,另加一點芝麻,形狀如銀元般大。與抹了油加了調料的北京麻醬燒餅、江蘇黃橋燒餅等相比,既無檔次,又沒味道。不過,不可小覷它,這光餅還是大有來頭的。
據福州府志記載: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民族英雄戚繼光率軍入閩追殲倭寇,不想連日陰雨,軍中不能舉灶,戚繼光便命烤制一種最簡單的小餅,用麻繩串起掛在將士身上充當干糧,大大方便了作戰殲敵。後來,這小餅流入民間,不但普遍食用,而且還成為祭祀神靈祖先必備的供品。後人感念戚公,便把這種小餅叫作「光餅」。
在福州,人們通常把餅面沒有芝麻的叫「光餅」,有芝麻的叫「福清餅」。但在距福州60公里的福清市,人們則把餅面有芝麻的叫「光餅」。要論「津津有味」,比較起來,還是福清人做的光餅略勝一籌。
福州人做光餅,從前一向用木炭烘爐,現在為圖省事,多半改用電烘箱烤了。而福清人做光餅,至今還保留著自己的一套,不但新鮮,而且有趣,誇張點說,簡直可稱之為融音樂與舞蹈為一體的勞動藝術。
他們烤光餅用的是一口高近兩米、直徑約有一米的外裹黃泥的大缸。先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內點起沖天大火把缸壁燒「白」,缸底只剩餘燼,然後把做好的餅胚,由兩人合作,伸手入缸,飛快准確地貼在缸壁之上,若是遲緩一點,就怕那光著的手臂要烤出泡來。由於烤光餅時面對著的是一隻大火缸,所以不分冬夏,兩人都打著赤膊。他們一個遞胚,一個接胚往缸里貼,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動作敏捷,配合默契,再加噼噼啪啪的貼餅聲,彷彿音樂伴奏,節奏感十分強烈。不消十分鍾,幾百隻光餅便全部貼完,然後再用炭火慢慢把餅烤熟,真是叫人大開眼界。在這種大缸里烤出的光餅,只只金黃,十分香脆。
福州市區賣光餅的小店,都是門市和作坊混在一起。福清的光餅卻是由作坊做好分發給小販去賣。所以,在福清,沿街到處都可見賣光餅的小攤。那小攤上的光餅堆如小山,倒成了福清的街頭一景。
從前,光餅都是百姓吃用,登不得大雅之堂。可能是風水輪流轉吧,如今福州的大酒樓、大酒店,也把光餅切個蛤口,夾上糟肉、粉蒸肉、雪裡紅、苔菜,澆點醋蒜汁,當作酒席上的一道特色點心待客。
誰也不曾想到,光餅還有今日這等的風光。
❽ 哪裡油條好吃
如果自己不會做油條的話,建議去永和豆漿連鎖店。
當然,還是自己炸油條好吃,放心,價廉物美。
❾ 福清美食,福清小吃都有哪些
1.後鋪街<福清扁肉拌面>,拌面福清醫院對面小巷裡面<烏肉雞拌面>(老本行拌面)下。
2.扁肉是<蓋邑>,太多人--慢啊,想快點吃旁邊<福一>也不錯
3.光餅是福清城關小學旁邊,有時候還熱乎乎的
4.日本拉麵是向成龍步行街後門旁邊小巷好吃,他是用豬骨頭慢慢熬出來的.千味別吃了是開水泡的,象方便麵里樣一包泡出來的湯
5.牛肉粉環球大廈後面小巷<甲骨肉牛肉粉> --海外僑胞,要是想起筍絲滑粉的味道,不知道會不會口水流出來。哈哈。
6.海礪餅就很多了 ---華僑電影院對面東門市場入口---油比較干凈的是體育場後面小巷----魚市街右邊小巷不過要預約,少不炸 德克士對面巷子那家也不錯`。
7.甜不辣是法院對面----午後16:00左右才開始,是日本回來兩夫婦 ,甜不辣是油炸東西.
8.牛肉飯和咖喱飯是向高街二層味淡一點,目前福清只有他一家才開始
9.和試韓國燒肉是橋中對面一條馬路有一家味比較接近一點----店名忘了
10.炸串串是一拂路<中美炸雞>也總是排隊。
11.僑中前面的右手邊的一家花店彎進去,有一家賣煎包的,相信很多原來在僑中讀書的人都有吃過。福清二中隔壁小巷煎包,煎餃也不錯。
12.萬佳超市後面鍋邊糊
13.晚上魚市街小巷炸油條
14.小橋街小橋魚丸不錯。
15.晚上5:00以後在女人街有位大嫂賣甜糊生意不錯啊,單看她板車上大龍壺就好像看到古董——好玩。<桂圓蓮子粥>也是藕粉甜糊.
16.小包子是佳源超市陷多味不錯,好吃還是東門入口有一家包子店好吃,不過陷越做越小了——不知道是物價上漲原因還是~~?
17.晚上鴨湯線面在環球後面小巷裡有兩家,裡面一家生意比外面好.吃鴨面要注意湯是不是清清透明的,如果是不清或有點白不要了,肯定是隔夜搞不好會拉肚子,我有一次經歷過 .這里就不說是哪一家了.可能是前一天剛好下雨生意不好第二天又拿出來賣了.
18.小北市場入口一家紫菜包
19.在海洋大廈對面一條小巷裡有一家港頭悶面是福清最早的一家.
20.在東門十字入口有一家東北料理炸醬面和餃合子好吃,他的炸醬面是正宗做法用味噌(みそ).
21.雜燴湯是青山美食房後面小巷有一家阿梅雜燴,很有名。
22.奶茶還是去喝哇哈哈的<喲喲奶茶>味道跟英國的<午後紅茶>不分上下.報紙都說了街上的奶茶大部分都不是奶粉或奶泡的叫人家少喝.喝喲喲奶茶在福清街心公園對面麥當勞底下小店,噢--那家店開了20年多了,賣的煙都是正貨沒賣過假煙,聽說有時候煙賣光了老闆也不去外面批發部拿煙,還有外面人家拿煙來不管多便宜也不收購,寧願等一星期一次煙草局批下來的煙---真是好店啊 .有錢不賺老實 .
23.成龍步行街後面小巷章魚燒<たこ燒>好吃,17:00以後才有,要排隊.
24.小松鼠的拉麵和燒賣不能忘記。
25.名典往西門方向`--上坡和下坡路口中間`那家大骨粉大骨面也很不錯。
26.地道福清菜館:a.阿梅雜燴;b.清航街橋頭的實惠飲食.c.原消防局後的一家。
27.炒米粉吃過豬哥-大拇指的不錯。那裡還有光餅夾也不錯,比外面貴一點。
❿ 誰知道那裡有賣炸油條的電鍋的。
去賣酒店用品的門市或者去廚房器具的賣店,我們酒店廚房的設備都是從酒店用品專賣店買的,我做食品生意也是從那買的,買了一個你說的電炸鍋,有小型的和大型的,大型的1700左右,小型的700--800,炸油條就買小型的就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