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太谷有什麼好吃的
四季適宜食用的太谷餅,夏季最適宜食用的蕎麥面灌腸還有無比甜蜜的西瓜,秋季香甜爽口酥梨和果香濃郁的蘋果,冬季最適宜品嘗一下我們太谷那香氣撲鼻羊湯面!
B. 山西小吃有哪些
山西十大特色小吃榜單,主要依據山西地區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風格特色的食品,根據小吃的國內知名度、國內覆蓋率、海外知名度、海外覆蓋率等情況,並參考權威機構如政府、餐飲與美食行業協會等評定的「中華名小吃」、「山西名小吃」、「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中國金牌旅遊小吃」等榮譽,再結合其他互聯網相關排行榜/榜單進行綜合排行推薦,名單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
山西十大小吃
1、刀削麵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生活十普"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刀削麵是山西的特色傳統麵食,為「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流行於山西及其周邊,與北京的炸醬面、河南的燴面、湖北的熱乾麵、四川的擔擔面,同稱為中國五大麵食,享有盛譽,是山西美食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刀削麵將麵粉和成團塊狀,左手舉面團,右手拿弧形刀,將面一片一片地削到開水鍋內,煮熟後撈出,加入各種口味的臊子、調料食用,以山西大同刀削麵最為著名。山西刀削麵因其風味獨特,馳名中外。刀削麵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棱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麵食者歡迎。刀削麵是入選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山西榜名單。
【 詳細>>】
2、山西泡泡油糕
山西泡泡油糕,亦稱「炸糕」,它的表面有一層高約10餘毫米的氣泡,屬油糕中的上品,遠視呈蘑菇狀,如晚霞放彩;近看如綻絲葉絮,似金菊斗艷,白中徽黃,晶瑩透亮。食之,又酥又脆、香甜可口。山西泡泡油糕在全國及世界的美食文化遺產中具有鮮明的區域飲食文化特色,特別值得傳承發揚光大。泡泡油糕是山西飲食文化中的經典之作,更是入選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山西榜名單,還被中國旅遊協會評定為「中國金牌旅遊小吃」稱號。
3、太原頭腦
太原頭腦是太原特有的一種風味小吃,又名「八珍湯」,為湯狀食品,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在一碗湯里放上三大塊肥羊肉、一塊藕、一條山葯,湯里的佐料有黃酒、酒糟和黃芪。其特點是益氣調元,滋補虛損,活血健胃,富有營養,具有撫寒喘和強壯身體、延年益壽的作用。品嘗時可以感到酒、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太原頭腦更是入選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山西榜名單,還被中國旅遊協會評定為「中國金牌旅遊小吃」稱號。
【 詳細>>】
4、平遙牛肉 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平遙牛肉是山西平遙特產小吃,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平遙牛肉久負盛名,起源年代無考,清代時已譽滿三晉。平遙牛肉,傳統製作工藝獨特,從生牛屠宰,生肉切割、腌漬、鍋煮等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到用鹽、用水以至加工的節氣時令等,都十分講究。平遙牛肉採用考究的選料方法和獨特的腌、鹵、燉、燜製作工藝,所產牛肉,色澤紅潤,肉質鮮嫩,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醇香可口,營養豐富,具有扶胃健脾之功效。平遙牛肉被中國旅遊協會評定為「中國金牌旅遊小吃」稱號。
【 詳細>>】
5、山西碗禿
山西碗禿是山西流傳千年的傳統麵食小吃,在方言里又叫做「碗凸、碗托、碗坨、碗脫、碗團」。因為它是用小碗蒸好薄薄的一層,蒸熟晾涼後可以從碗中脫下,有的地方也稱之為「碗團」,象徵團圓。碗托有白面碗托,也有蕎面碗托,食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選擇,而吃碗托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可以涼拌,食用時有一種涼爽、清香、光滑可口的感受;也可以熱炒,將炒瓢內入入熟豬油,加入蔥蒜後,將切成條狀的碗倒入,加山葯蛋絲或豆芽菜,再加大料水、醬油、醋等調味品,炒熟後香味四溢,誘人饞涎欲滴。柳林碗團更是入選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山西榜名單,推薦店有平遙大和碗禿、保德碗坨、柳林碗團等等。
【 詳細>>】
6、渾源涼粉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生活十普"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渾源涼粉是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一道特色小吃,是大同涼粉的代表,是以土豆澱粉、豆腐干、蠶豆為原料製作而成的。做好的渾源涼粉清亮、滑嫩、爽口,像豬皮凍似的「筋顫」。拿在手上「滑溜溜」,吃在嘴裡「涼絲絲」,風味獨特,堪稱北嶽一絕。渾源涼粉有著數百年的歷史,製作技藝先後被列入大同市、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入選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的「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山西榜名單。
【 詳細>>】
7、太谷餅 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生活十普"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太谷餅是山西省傳統名吃,因產於太谷縣得名,始於清代,在清末時已行銷京、津、西安、蘭州、包頭、張家口等地。太谷餅具有甜而不膩、酥而不碎,味美鮮香等特點,以其香、酥、綿、軟而聞名全國,享有「糕點之王」的美稱。太谷餅為「晉商飲食文化」的典型代表,著名歌唱家郭蘭英的那首清脆悠揚的「平遙的牛肉太谷的餅」更是讓太谷餅的美名傳遍天下。太谷餅被中國旅遊協會評定為「中國金牌旅遊小吃」稱號。
【 詳細>>】
8、清徐灌腸
清徐灌腸是山西著名的傳統小吃,屬於晉菜,起源於山西省離省會龍城太原市30公里,以「醋都、葡鄉」著稱的清徐縣境內,清徐灌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口感爽滑、營養豐富、工藝精湛、老少皆宜。灌腸主要經粗糧精做而成,本身含有大量粗植物纖維和對人體有益的鈣、鐵、鋅等微量元素,特別對「三高」、肥胖等人群百利無一害,是現代都市白領和愛美女性追捧的素食精華。
【 詳細>>】
9、定襄蒸肉
定襄蒸肉是山西定襄塞北的一種特色名吃,相傳為當地進貢宮廷之貢品,現在也是當地民間宴席必備佳餚之一。其食材主要以精瘦豬肉為主,輔以澱粉、植物油及各種調味品製成,具有肉香撲鼻,多食不膩等特點,經常食用既補充必要的多種營養成份,又克服了肉類食品高脂肪、高膽固醇等弊病,做出來的有肉香卻不見肉影的一種特色美食。此菜冷熱均可食用,味道堪稱一絕。
【 詳細>>】
10、莜麵栲栳栳
莜麵栲栳栳(栲栳栳kǎolǎolao)是山西高寒地區著名的傳統麵食小吃,屬於晉菜。「栲栳栳」是用莜麵精工細作的一種麵食品,因其形狀象「笆斗」,民間叫「栳栳」。莜麵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麵食之一,它工藝講究,成形美觀與口感勁道完美結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湯,一家吃著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連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時,也以品此為人生快事。
C. 太谷縣城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無邊寺白塔
位於太谷縣城南寺街10號,白塔是太谷的標志性建築之一。太谷有句俗語「先有白塔村,後有太谷城」,寺廟創建於西晉秦始八年(272年),寺院座北向南,平面長方形,南北長127米,東西寬約27米,佔地面積近3500平方米。塔平面八角形,七層,高43米,為由唐塔中空到宋塔實心過渡形式的實物例證,整座寺院規模完整,布局嚴謹而有顯疏朗,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曹家大院(三多堂)珍寶館
位於縣城西南5公里的北汪村,山西省十大著名旅遊景點之一,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宅院為明末清初建築,南北長98米,東西寬108米,佔地為10638平方米,建築面積近4000平方米,整座建築坐北向南,東西並排有三個穿堂大院,內套15個小院,共有房屋287間.大院整體建築結構獨特,融南北方建築風格於一體,被譽為"晉商瑰寶",為晉商大院代表之一。
3、鼓樓
太谷鼓樓,位於古城十字街中心,為太谷古城之象徵,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樓初建於明代洪武年間(公元 年),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由當時的縣令楊呈秀重建,名為「古樓」。總面積368.64平方米,樓身通高約20米,台基高約8米,現基本保持了清乾隆年間重修時的面貌,整體建築瑰麗裝飾,玲瓏雅緻,為市樓中的佳品。登樓眺望,遠山近景,古城舊貌歷歷在目,是欣賞古城風貌的觀賞地之一。
4、孔祥熙宅園
2000年9月對外開放,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縣城內上觀巷。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現存正院、廚房院、書房院、墨莊院、西花院、東花園,均保留了清中葉的建築風格。整座宅園座南朝北,東西寬91米,南北長69.5米,佔地面積6324.5平方米,由多個橫向排列的套院組成,每個套院均沿中軸線方向分割為多個四合院。園內主要陳列有孔祥熙生平及有關歷史資料,還陳列有中國歷史貨幣展、中國革命貨幣展、晉商運營遺物展、晉商建築遺物展等,是一處反映晉商文化深厚內涵和近現代史的旅遊景區。
5、范村鎮(圓智寺)
圓智寺位於太谷縣范村鎮,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院佔地面積九千平方米,現有殿宇七十多間,為二進院,寺院歷史悠久,氣勢宏偉,設計大膽,風格獨特,寺內琉璃建築工藝、壁畫及懸塑人物,工匠獨創,實乃繪畫、空雕藝術珍品。
6、龜齡山莊
位於太谷縣城南5公里的鳳凰山東1公里坳處。這里原為酎泉寺遺址,為太谷古八景中最著名勝景之一。在太谷傳統名中葯中,有"升煉"而成者,歷史悠久,享譽海外,其中,以「龜齡集」、「定坤丹」名勝最盛,為承先人升煉名葯之傳統,依靠酎泉春水這一風水寶地,特將此古之旅遊勝景取名為「龜齡山莊」,擬將在這里建成集旅遊、保健、康復、度假、療養與於一體的修養勝地。
7、天寧寺(大佛山)
位於太谷縣城東南8公里的惠安村南的鳳翼山上,因寺內供有高約18米巨石天成的釋伽牟尼坐像,當地人稱為大佛山。寺院創建於明萬曆十一年(1583),佔地面積1萬余平方米,有亭殿60餘間,整體寺院座南向北,依山而建,院內清幽整潔,牡丹、翠柏、花木相間,甚為雅靜既是風光優雅的旅遊勝地,又是三晉大地主要的佛教活動場所,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梅苑山莊
梅苑山莊是山西省梅園工貿集團於1997年投資興建的一座集住宿、餐飲、娛樂、商務洽談、會議培訓、農林開發為一體的綜合性度假村。總面積約2萬畝,其中水域面積為1500畝,共有床位500多個。
D. 太谷特產有哪些
太谷特產有:太谷餅、太谷龜齡集、郎棗、太谷熏鴿、油麵等。
1、太谷餅
太谷餅是山西省傳統名吃,因產於太谷縣得名。始於清代,太谷餅具有甜而不膩、酥而不碎,味美鮮香等特點,以其香、酥、綿、軟而聞名全國,享有「糕點之王」的美稱。
2、太谷龜齡集
太谷龜齡集是山西省晉中市太谷縣的特產。龜齡集目前已行銷至香港、澳門等地區,甚至遠銷東南亞、非、歐、美洲等21個國家。為了滿足葯品的多樣化和出口需要,太穀人用佳釀汾酒作為底酒,將龜齡集釀製成了具有獨特風味的名貴葯酒龜齡集酒。
3、郎棗
郎棗分布於山西省太谷、祁縣、平遙等地,為當地主栽品種,約占當地栽培總數的80%左右,栽培歷史不詳,但數百年生老棗樹各棗區生長很多,是當地古老栽培品種之一。
4、太谷熏鴿
太谷熏鴿是太谷縣的傳統地方名產,已有近100年的歷史,始創於清代。此名產在舊時多為商家大賈招待國內外客商的。當時太谷城內西大街南門樓道巷的「隆盛昌」和太谷南門外「三盛園」的熏鴿最負盛名。
5、油麵
油麵是太谷縣的傳統食品,狀似饅頭,經油炸制而成。外酥內軟,香甜可口。清乾隆年間,太谷縣即有油饃、油食等油炸食品。到咸豐、同治時,西街「隆盛長」(原名「隆盛昌」)開始生產油麵,專供大戶人家食用。
E. 山西有什麼好吃的推薦嗎
平遙牛肉
平遙牛肉久負盛名,清代時已譽滿三晉,是中國食文化的精華之一,據傳說,風味獨特、久負盛名的平遙牛肉早在清朝就被慈禧太後享用後,因為能聞香而提神,品味而解困,故將其定為皇宮貢品。
平遙牛肉製作工藝獨特,從生牛屠宰,生肉切割、腌漬、鍋煮等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到用鹽、用水以至加工的節氣時令等,都十分講究。所產牛肉,色澤紅潤,肉質鮮嫩,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醇香可口,營養豐富,具有扶胃健脾之功效。
沁州產黃小米
長治沁縣產小米,當地人家家都喜歡喝小米稀飯,坐月子的標配,很多人出去旅遊幾天吃不上都想得哭。沁州黃小米以其顆粒圓潤,色澤金黃晶亮,煮粥入口噴香而享譽省內外,明清兩代都是朝廷貢品,也在80年代就上了人民大會堂的餐桌,營養價值很高。
F. 山西太谷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孔祥熙故居AAA
安禪寺安禪寺(第六批國保)時代:宋至明地址:太谷縣舊城內西南隅安禪寺巷太師附小院內寺院創建年代不詳,宋咸平四年(1001年)再建,元延祐三年(1317年)重修,清光緒年間再次修葺。現僅存藏經殿、後殿。藏經殿為北宋早期建築,後殿為清代建築。藏經殿坐北朝南,面寬進深各三間,平面近方形,單檐歇山頂,建築面積139.24平方米,坡度平緩,出檐較深,欄額至角柱不出頭。斗栱四鋪作內外出華栱。各組斗栱均為隱刻栱,之上再置隱刻栱一斗三升,上為壓槽枋。殿內無柱,梁架結構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脊槫下有「大宋咸平四季······」題記。
G. 舌尖上的山西,山西省的美食有哪些你吃過幾種山西美食呢
刀削麵顧名思義,用剪刀剪出的面條,猶如吳淞江水中的銀魚,不僅民間喜食,還成為歷代御面。剪刀面,因制面工具用剪刀而名,又因剪出的面條呈魚形,亦叫剪魚子,其製法起源於隋末。民間相傳,太原公子李世民讀書練武、聚才謀義,武士彟慕名拜訪,時值晌午,李世民私留書房用餐。
正在裁衣的長孫氏來不及備飯,急和面團用剪刀細細剪下,煮後呈食。武士彟嘆曰:紛亂當世,公子大略;面如天下,亦當速剪。後來李世民父子起兵大唐故地晉陽,以「剪面」之勢攻取長安,統一了山河。後來杜甫身處藩鎮割據,有詩 「焉得並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一言睹王宰作畫如剪裁風景,二言思太宗英武盼朝政一統。
H. 太谷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太谷熏鴿,馳名中外,譽滿八方。太谷熏鴿是太谷縣的傳統地方名產,始創於清代,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此名產在舊時為晉商谷幫招待國內外客商的庄菜,也是晉商與各地官吏、顯貴交往的上等禮品,有「山西歷史文化名食」、「山西四大名熏之一」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