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桂林有什麼特色美食
在桂林陽朔,有一些小吃的確值得一嘗。在著名的宵夜一條街,林林總總的小吃,油茶、湯圓、燉雞盅、甜酒蛋、豆子茶、陽朔粑粑、蓮子羹等等,好吃不貴。假如不想吃正餐,信步溜達到西街口,陽朔西街是陽朔非常有名的一個品嘗美食的集中地,各種各樣的地方風味美食、正宗西餐匯聚於此。作為中國的"地球村",陽朔融匯了世界各地的美食,儼然就是一個無國界的美食秀場。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桂林風味小吃
美食集中地
桂林陽朔西街
桂林美食
桂林米粉、陽朔啤酒魚、田螺釀等
所在地
桂林
目錄
1代表美食
2地點
折疊編輯本段代表美食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在近三百年,是桂林最悠久最負盛名的地方風味小吃。主要原料為粉、鹵水、蓋面菜以及花生米、蔥花等。有湯米粉、鹵菜米粉、酸辣米粉、馬肉米粉、雞絲米粉、牛腩米粉等。是取製成的米粉,配以由牛肉、豬肉、豬筒骨、花椒、甘草、小茴、羅漢果等制的鹵水即成。吃起來圓細柔韌,富有筋力,鮮美芳醇,香松爽口。最受歡迎的有路口米粉(臨桂縣去機場路上),瓦窯勝利米粉店,青雲湯粉,步行街石記,又益軒,紅鼻子,神鹵等。
陽朔啤酒魚
活鯉魚開膛破肚但不刮鱗,去掉內臟,平剖兩半,每半邊又橫砍幾刀以入味兒,再撒上姜絲等作料,投入油鍋猛煎,,放進油鍋里大火猛炸,直到魚鱗變軟微捲起,魚身變得焦黃,淋入醬油,加入西紅柿塊撒上紅辣椒,再倒入半瓶啤酒燜熟。
陽朔啤酒魚,是陽朔有名的地方特色菜,魚肉鮮辣可口,無一絲魚本身的腥味,啤酒和魚肉的香味保證可以讓你胃口大開。正如所說"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掉",啤酒魚一獨到的口味吸引了大批慕名而來的遊客,吃了以後都贊不絕口,特推薦。
田螺釀
"釀"是本地一種獨特的吃法。田螺釀的做法非常復雜,要把田螺肉取出來,洗凈,配上薄荷等調料,腌制入味後,炒熟,然後再放入田螺殼中蒸制!田螺殼的尾部會敲碎,吃的時候從正面用力吸出裡面的肉。在陽朔,幾乎家家會做田螺釀,只不過工藝比較繁瑣,所以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會做,用來招待客人。
釀菜既是陽朔人的傳統,又折射出陽朔人的飲食愛好。特別是在陽朔農村許多大小宴席上,幾乎是無釀不成席。田螺釀製作時必須將田螺漂盡泥漿,切去尾殼,挑出田螺肉,再用螺肉加上其他肉菜,再加入香菇、馬蹄、蔥(根據個人的口味),剁碎調成餡心,加入香料攪拌成糊狀,塞入田螺肚子里,還須掌握火候,炒到剛剛熟,才能別具一格。由於取自灕江自產的超大個田螺,烹制時加入薑末、鮮薄荷和三花酒,所以口感韌而嫩滑,一吸就把餡心吸出來,吮吸後滿口肉香,香味綿長鮮美。它淡淡的薄荷味和三花酒味,夠味夠辣,堪稱陽朔萊餚中的一絕。 把掏出的螺肉與豬肉、香菜、薄荷等調味品一起剁碎,再填入螺的空殼里混合湯汁一起燒制。
尼姑素麵
相傳是桂林月牙山尼姑庵所創。天長日久,製作方法廣為流傳。桂林尼姑面的精華的湯,湯是用黃豆芽、新鮮草菇、香菇、冬筍等久熬而成。湯色金黃,味鮮而甜,清香四溢。面條用清水煮熟裝碗,將湯放人,再加上桂林腐竹、黃菜、素火腿、麵筋等素菜和佐料,鮮香爽口,色香味俱佳的尼姑面即可食用。尼姑面以七星公園內月牙樓的最負盛名。
白果燉老鴨
白果燉老鴨 傳統滋補菜, 採用桂林特產白果、老鴨切塊、火腿片及各種配料, 放入燉盅上籠火蒸而成。其 特點是鴨肉鮮香、白果滑嫩、湯清味濃, 具有滋補生津、潤肺益氣功能。
靈川狗肉
桂林靈川狗肉聞名遐邇,有"天下第一美味"之稱。選毛色上好的小狗,一般六公斤為妙,切肉要刀刀均勻,塊塊帶皮,剛入鍋時不可加水,用溫火干炒黃燜,煮時配沙姜、草果、
大茴、小茴等香料,以熟而不爛,香而不焦為佳。上桌前,噴三花酒,淋豆腐乳汁,色香味俱佳。冬季食之較好。
馬蹄糕
馬蹄糕主料為大米粉,把米粉裝入壯如馬蹄的木模,用黃糖粉、馬蹄粉或芝麻粉包心,猛火蒸熟,取出即可食用,其製做簡便,吃來香甜撲鼻,松軟可口。一般多為個體攤擔現做現買。散見於各處街頭巷口。來往行人,即購即吃,甚為方便。
荔浦芋扣肉
荔浦芋扣肉為全國名菜之一。用五花肉與陽朔香芋(又名"檳榔芋")或紅薯、蓮藕片搭扣蒸熟而成,油而不膩,香而不濁,被奉為席中大菜。
製作時將豬肉切巴掌大一方塊,下鍋煮透,皮上扎眼,浸入調料,炸成金黃色起泡,切成手指厚的小塊,配上相同大小的荔浦芋塊,抹上豆腐乳,放大碗中蒸熟,倒扣盤中即可食用。有香、酥、軟,色美耐看的特點,爽口味足,肥而不膩。
桂林松糕
用糯米摻粳米適量磨成粉,稍摻些黃糖水拌勻,再將半干半濕的米粉層層撒人蒸桶中蒸一至二小時熟透即成。其味松軟爽口,香甜宜人,若再配以荔浦芋頭丁,其味更佳。桂林習俗,松糕一般用於喜慶場合,如生日賀壽、得子、新屋上樑等,常贈以松糕,以示慶賀。為桂林的著名風味小吃,今市場上亦不時有售。
桂林粽子
糯米食品,品種很多,以其所用配料不同而味道各異,有豆子粽、板栗粽、蓮蓉粽。糯米食品,品種很多,以其所用配料不同而味道各異,有豆子粽、板栗粽、蓮蓉粽裹蒸粽、三角粽等。製法一般用浸泡過的上好大糯和配料拌勻,用洗凈的竹葉包成紮好,用火蒸煮1-2小時,取出濾干水份即可食用。配料一般有綠豆、紅豆、花生、五花肉(或臘肉)、板栗、蓮蓉等。
酸炒干魚仔
干魚仔指的是烘乾後的河魚,生長在河中。干魚的製作過程:用燒果皮之煙熏後用炭火烘、用太陽曬干。做此道菜的酸多為桂林口味的酸筍,酸辣椒。把干魚、酸辣椒、酸筍爆炒後放入桂林三花酒、水蓋上鍋蓋紅燜至干魚發脹後再加入蒜苗等香料,酸辣爽口,非常開胃。干鍋魚分"干魚"和"生魚"兩種,"干魚"是油炸後晾乾製成,味道香脆,"生魚"則是活魚,現買現煮,味道清甜。干鍋魚的美味很大一部分取決其配料,有薄荷葉、豆卜、水豆腐、油豆腐皮、酸蘿卜、紅辣椒、青辣椒等等,入口就有薄荷葉的清香,魚經特殊方法製作鮮香可口味道一流,裡面的配料更是好吃,湯汁用來下飯吃一流!
桂花湯圓
桂花湯圓的製作極為考究,首先,在糯米粉里加入適量的水、蜂蜜,經過一段時間揉和均勻成團後,把它們做成一個個大小均勻的粉團。然後往裡面加餡,做好以後,下鍋煮熟撈出後加入薑糖水即可食用。桂花湯圓獨特的地方就是加入了特製桂花糖,甜而不醉、香醇可口,如果您到陽朔來,一定要嘗一嘗。
蓮子桂花羹
陽朔有名的小吃蓮子桂花羹,在西街很多地方都有看到,3塊錢一碗[Nesky_PAGE],那個大鐵壺非常的引人注目。去西街一定要試試這個,真的是令人回味!買了一碗來吃。感覺有點像北京的茶湯。只是多了點花生,芝麻,蓮子等東西。將加入桂花糖的蓮子漿盛入碗內,倒入龍頭大銅壺中滾燙的開水,頃刻間白色的蓮子漿凝結成半透明狀的糊,再在上面加上葡萄乾,炒花生,山楂片、枸杞,吃上一口,頓時淡淡的桂花與蓮子的清香縈繞齒頰。桂花蓮子羹的原料都是用一個100多年的老石磨磨製而成,粉末特別細膩,原來入口如此細滑,全靠老石磨的功勞。
糍粑
陽朔糍粑製作工藝精細。把上好糯米蒸熟後,用力杵打,直到糯米飯全融,像棉團狀,然後再取出糯漿做成圓團,印上各種吉祥花紋,墊上當地特產沙田柚子葉,放入蒸籠蒸熟而成。水糍粑多放內餡,如豆蓉、蓮蓉、芝麻桂花糖等,質地細膩柔韌、潔白晶美,如趁出籠時熱氣騰騰,再裹上點白糖或熟豆粉,更是色美味鮮,口感細滑沁甜。為陽朔名小吃之一。還有在糯米粉里摻上野蒿葉的,夏天食用,有清熱祛暑的效能,是廣受歡迎的"綠色食品"。
粉利
是用上好大米細磨成漿,搓成小圓柱狀,蒸至八成熟,取出晾乾即成。桂林粉利上市說要在冬季春節前後,吃時切成條狀,配上臘肉、芹菜或菜花、青蒜等燴炒裝盤即可食用。特點是色鮮味美、香滑爽口。
松糕
用糯米摻粳米適量磨成粉,稍摻些黃糖水拌勻,再將半干半濕的米粉層層撒人蒸桶中蒸一至二小時熟透即成。其味松軟爽口,香甜宜人,若再配以荔浦芋頭丁,其味更佳。陽朔習俗,松糕一般用於喜慶場合,如生日賀壽、得子、新[屋上樑等,常贈以松糕,以示慶賀。為陽朔的著名風味小吃,今市場上亦不時有售。
涼粉
涼粉並非是人們常見的細長條形的米粉狀,而是一種冷卻凝結的透明晶體。食時將晶體放入碗內搗碎,加入熬制過冷卻的紅糖水和白醋拌勻吃,喝上一碗頓覺清涼爽快,精神振奮。
油茶
油茶是山上瑤民的一種傳統食品,以恭城縣的油茶最正宗美味,陽朔油茶味道鮮美,色、香、味俱全,苗族、瑤族、侗族均有打油茶的習慣,俗稱"一杯苦,兩杯甲,三杯四杯好油茶"。陽朔名吃之一,油茶,比用開水泡的茶更加可口:先把穀雨時節採的茶葉用水泡,然後放到鍋里,與辣椒、姜、蒜子炒,一邊放少許水,一邊炒,直到把茶葉味炒出,最後,放一大鍋水,等到茶水開了後即可,然後配上香花生、油果等佐料,又香又可口。一碗熱騰騰的濃香的油茶,放進各種佐料,蔥花,米花,油果子,松花糠,趁熱喝下去真是舒服啊,難怪愛喝的人都會上癮。光喝油茶吃不飽,如果加上了陽朔本地特產的板栗肉粽就是完美了來到陽朔,品位陽朔名吃--"油茶"是一定的,否則就算白來陽朔了!
田螺釀
釀菜既是陽朔人的傳統,又折射出陽朔人的飲食愛好。特別是在陽朔農村許多大小宴席上,幾乎是無釀不成席。田螺釀製作時必須將田螺漂盡泥漿,切去尾殼,挑出田螺肉,再用螺肉加上其他肉菜,再加入香菇、馬蹄、蔥(根據個人的口味),剁碎調成餡心,加入香料攪拌成糊狀,塞入田螺肚子里,還須掌握火候,炒到剛剛熟,才能別具一格。由於取自灕江自產的超大個田螺,烹制時加入薑末、鮮薄荷和三花酒,所以口感韌而嫩滑,一吸就把餡心吸出來,吮吸後滿口肉香,香味綿長鮮美。它淡淡的薄荷味和三花酒味,夠味夠辣,堪稱陽朔萊餚中的一絕。
斑魚火鍋
陽朔備受食客喜愛的特色菜之一。如詩如畫的灕江水孕育出美味的斑魚,採用天然的斑魚做成的斑魚火鍋同啤酒魚一樣成為陽朔的招牌菜。斑魚火鍋主要用斑魚的頭、尾、骨腩做成魚湯,湯成奶白色、鮮味撲鼻。斑魚魚片切得非常薄可見花紋,食時在熱湯里燙熟(約3秒時間),不需點姜蔥或者辣椒,直接放在嘴裡魚片,美味絕倫。
黃燜雞
陽朔黃燜雞主要選用肉質細嫩緊湊的當地土雞。土雞宰殺洗凈後,砍成小塊,再配以白酒、精鹽、香蔥、干紅辣椒、大蒜、姜、草果等香料爆炒而成。其色鮮味佳、油而不膩、味道獨特。
桂林風味小吃
折疊編輯本段地點
1、師大分部:(師大分部公寓城後面那條小路)
山東雜糧餅:2塊錢/個,可以2個人分,一人一半。
順天飯店:韓國拌飯小的5塊1人份,大的8塊,小冷麵4塊,紅燒茄子(糖醋的)8塊,很好吃,那家的紫菜包飯不好吃。
駝峰牛排:滿出名的哦!師大正門對面
重慶郭老太酸菜魚:魚好嫩,酸菜好脆!喊老闆放辣點,吃起好爽的,特別是夏天還吹著空調,哈哈!!!師大正門對面。
2、桂林電子工業學院:(地點:電院,激光所斜對面那的一條路都是小吃)
臭豆腐:1塊錢/3個 放了鹵水的好好吃,旁邊有家賣湯的也很好喝,冬天喝湯才有感覺。
檸檬茶:1塊錢/杯360cc,2塊錢700cc,好便宜,裡面還有1片檸檬片,很好喝!那的奶茶什麼的也都是這個價錢~好象是叫綠島,就在激光所對面那條街上去點,旁邊有賣水果的!!
肉夾膜:用三輪車寫倒的~很好吃,2塊錢/個,大家庭過去點,快到電院大門。
涼皮:電院正對面電線竿旁邊的涼皮好吃,好Q,喊老闆多放點辣椒,那邊有很多小吃攤,什麼都有!!!
3、中心廣場:(正陽街)
章魚小丸子:3塊5/盒,有4個小球球,喊老闆放點芥末,我滿喜歡的,冬天偶爾買一盒吃,在正陽街中心鍾樓前面。
羊肉串:2塊錢/串,正陽街頭頭,紫緣網吧對面,有家老城隍裡脊肉,那裡的羊肉串很好吃,比裡脊肉好吃,上面撒了點芝麻,還有香料,好好吃,就是油炸的太熱了,容易上火。
石記米粉:以前喜歡吃,在十字街,現在覺得那的肉太少。
崇善飯店:那的米粉好多人說好吃,我沒有吃過~不過那的烤魚和糟白菜肉末(好下飯)滿好吃的~又便宜~~旁邊的串串也不錯~好辣~就是貴了點~
百味香:奶香綠茶(2.5/杯,700cc)也好喝~但是要去上島旁邊那巷子去買~正陽街尾也有一家~不過那家沒這家干凈。
涼拌面:那裡的涼拌面(2塊5/碗)滿好吃的,放了好多配料,豆瓣醬,還有黃瓜絲,胡蘿卜絲。我總是去華容買一罐健怡可樂(無糖,熱量較低,有助於減肥),在去吃面,因為很辣(也可以叫老闆少放點辣)在正陽街旋轉壽司後面那排玻璃房,靠後,有家賣面的。
"蔣記燒烤":經常在中心耍的人應該都知道了,我喜歡吃那家的烤熱狗,青口和牛筋也不錯,王城商廈對面,好又多旁邊的小巷子。
4、太平路:
餃子:12塊錢/斤,1個人就要10個左右就夠了~豆角餡的和芹菜餡的都很好吃。那的涼拌黃瓜(3元),涼拌粉絲也不錯3塊,牛肉(7元貴了點) 也好吃。微笑堂後面那條街,就是對著太平路那條,在批發冰棒的旁邊,那裡有2家都有餃子賣,是中間點的那家只賣餃子的。
烤羊肉串:1元/串 和 豆腐乾5毛/串,好好吃的~13中門口~每天下午6-8點出來,不過不是太干凈,偶爾吃吃可以~
卷腸粉:2塊5/碟,有2條,我最喜歡吃那家的叉燒。叫海天腸粉,在微笑堂旁邊金龍寨和小南國的街對面,太平路口口。鐵西菜市那邊有一家素腸粉也不錯的,以前都是同學幫買,我不知道在哪?6毛錢一條
涼粉和綠豆沙:樂群路集奇葯房和嬋娟後面那條巷子裡面,涼粉好冰的,5毛1塊都有,綠豆沙也好冰的1塊錢一杯,夏天去喝好爽的!!!基本上我一上街就要去那喝一碗!!
5、三里店:(七星公園後門,龍隱路那邊)
桂湖米粉:2塊錢一碗,不加湯最好吃,再加瓶可樂,好爽!我都放好多豆角酸和羅卜酸,所以很辣,不用再加辣椒了。無線八廠對面,每次想吃要跑好遠!!
麥香坊:我喜歡那的土豆絲餅,那是家吃麵食的地方!!!
老山羊:那的干鍋羊肉好好吃,湯鍋羊肉好鮮,湯好好喝,燙米粉吃好嗨!都是25元/斤吧!!
6、二中:(民主路)
沙鍋飯:5塊錢/份,在飯和菜上面淋上鹵水,好好吃呀!在二中旁邊新明飯店,那家沙鍋飯好出名了的,應該滿多人都知道了。
異果吧:好喜歡那家的芒果冰沙,3塊5/杯,360cc的~夏天吃好爽,不過吃完了感覺太冰,喊老闆別放太甜,別封蓋~要拿瓢更舀起吃才有味道~~就象是冰冰軟軟的芒果,也是在2中旁邊
安新的燒烤城:第一家的烤魚和熱狗我覺得好吃,百味香對著的第一家。
金崗山韓國菜:我超喜歡那家的抄年糕,10塊錢一大盤,喊老闆放多點辣醬。拌飯是大的夠2個人撐,10塊/份。小冷麵4塊一個,那家的鐵板烤肉好象不錯,自己烤的~我還沒來得及去吃,烤五花肉最好吃了。米腸有些人說好吃,我吃了覺得也還不錯,只是是多2塊就有點膩,是把豬血拌到糯米飯裡面,灌到腸子里,再切成一片片象紫菜飯似的!!雜醬面也還不錯的,還有好多東西也還沒來得及去吃,哈哈!!!還有待發現!在民主路最尾尾,181後門那邊了。
金象飯店:韓國自助餐35元/人,雙休日才有吧,那的紫菜包飯是我的最愛~呵呵~至今我覺得最好吃的就是金象的了~~~比我做的好吃多啦~烤肉也很好吃的!!
7、菜市:
鐵路俱樂部那邊的菜市,最裡面,有一家叫楊記的吧,那家的香辣鹵豆腐乾,辣辣的,軟軟的,拿回家用微波爐熱一下或者蒸一下,好好吃的!5塊錢/斤,喊老闆多放點油!涼拌雞爪也好吃~
機床廠小菜市後尾,有家搞燒魯的,那家的的豆腐絲我最喜歡了,不象外面都是軟的,他那裡炸得比較干,買2塊錢就夠一個人啃了~我總是當零食,一根根吃的。有點甜有點硬,又辣,好好吃的,也喊老闆多放點鹵水。
樂群菜市,賣燒鹵那邊那家專賣手撕雞的,果園雞13/斤,這個比較劃算,買半吃才10幾20幾塊錢,我覺得滿好吃的~
8、西城路步行街:
清真寺餛飩:在步行街差不多到尾了,那有家清真寺,那的餛飩很好吃,2塊幾一碗,抄面也還可以。
小麵包:在西城路步行街頭頭,第一家有個麵包店,那家到了下午4,5點有那種小麵包,1塊錢4個,很好吃!裡面夾了那種香芋沙沙的,就是油了點!
9、海洋公園,陸軍學院附近:
紅燒牛肉麵:在海洋公園對面,南溪山醫院對面,有家賣紅燒牛肉麵的~那家的面好好吃,我還吃過老乾媽抄飯也滿好吃的!
重慶郭老太酸菜魚:陸軍學院那邊,魚好嫩,酸菜好脆!喊老闆放辣點,吃起好爽的,特別是夏天還吹著
Ⅱ 桂林微笑堂附近有沒有吃飯又適合談事情的地方,不想太吵
桂林微笑堂附近當然有很多吃飯的地方呀,那裡是市中心啊,可以到東西巷那裡吃。
Ⅲ 桂林有什麼好吃的。除了米粉,最好把把地點指出來
桂林米粉,拌穩牛腩,爽口肉來吃那個味道特別棒!
Ⅳ 桂林市區內現在有哪些好吃或有特色的小店或者餐館
1 桂林米粉,因其調料、配菜等的不同而名稱(風味)各異:湯粉、鹵菜粉、牛腩粉、酸辣粉、馬肉米粉等。各郊縣的米粉味道迥異。桂林人食用鹵菜粉的方法是,先拌勻干吃,吃完後再盛骨頭湯慢飲,方可品味出米粉的全部滋味。目前桂林本地名氣比較大的米粉店有勝利米粉(瓦窯)、石記米粉(解放西路,微笑堂對面,24小時營業,適合遊人)、福林米粉(中山北路,建幹路等)、秋玲米粉。 2 如果想吃檔次可以去正陽步行街,有崇善飯店、聚福林、正陽湯城等餐飲名店。如果想吃味道,可以去三里店廣西師范大學對面的大排擋一條街,晚上可是熱鬧非凡呀,看著哪家人多就去哪家准沒錯。還有解放東路王城商廈對面的福光魚頭和臨桂二小羊肉也是火爆。桂林小吃比較集中的地方一個是中心廣場旁邊的桂林人旺角美食城,還有一個是中心廣場八桂大廈5樓的好大媽飲食廣場(微笑堂也有一個分店),都是自助性質的餐飲名店。 3:桂林餐飲業當數小南國和金龍寨為首,這兩家分店較多,外地來的遊客可以到解放西路(微笑堂附近)找到這兩家店(相隔一個街口,並排而開),可要提前訂餐,否則就要等人家翻台喲。 4:新興的飯店還有過解放橋(近七星公園)的自然客酒樓,口味很好,價格也不高。 新概念原創桂林菜—味道製造,有很多特色菜。在桂林七星大酒店旁邊。 更多關於桂林的信息,可上 http://www.guilindiy.cn看看!祝您玩得愉快!吃的開心!
Ⅳ 桂林有什麼特色小吃
桂林美食:
1.辣 味---五一路老表香辣蟹,西門橋頭阿帆煲仔"麻辣小龍蝦"「嚼嚼雞」,三里店大圓盤駝峰餐館"牛排火鍋",王城福光飯店"螞拐腿火鍋",臨桂二小"干鍋羊肉",興安進城路口"牛八寶火鍋",陽朔馬記斑魚店的辣椒碟.
2.湯 味---堯山泉水果園川湯雞,曾三"麻包雞火鍋",大圩麻桿果園雞湯鍋,桂林仔"泉水茶油雞",臨桂"老鴨湯',富皇"老鴨湯",靈川三街路邊雞火鍋.
3.魚 味---陽朔馬記斑魚店"斑魚火鍋",陽朔高佬"啤酒魚",陽朔老廖"啤酒魚",桃花江魯家村豆腐老鼠魚火鍋,大圩鳳凰酒家"清水魚".靈川的油茶魚和荔浦的脆皮魚都好棒噠```還有王城噠魚頭火鍋又辣又香!
4.狗 肉---靈川金牌狗肉,靈川蘇記狗肉,三里店狗肉街"梁記狗肉",疊彩山許軍狗肉.
5.宵夜---中心廣場粥城羊肉串烤魷魚,崇善飯店烤羅非魚,龍船坪萊米烤魚蒸青口,黑山苗圃夜市的獨山烤魚,龍船坪餃子店餃子鹵鴨翅螺絲,王城和汽車站對面的陳燒烤的黃喉肥羊豆腐皮,地教到九崗領那一條路上的宜州仔的烤魚.
6.特 色---夏綠地提拉米蘇蛋糕,好吃堡提鍋飯香蕉飛餅,韓美味餐廳自烤五花肉,JQK餐廳脆皮尾節,八桂大廈一樓小吃檔牛雜,微笑堂後王婆香辣鹵牛筋丸,微笑堂後粽子王,金不換酸店。
小吃:
1北門驛前街里的涼拌雞抓,雞尖五毛錢一個真是好吃得不得了。比桂一燒的味道更好
2.集琦天橋那裡的烤魚也蠻好吃的。。。
3.二中旁邊新民的砂鍋飯最好吃,保留了特色。肉很多.
4.銀錠路汽車站後門斜對面,有個書報亭(那條路就一個書報亭)後面有家烤海鮮的。那裡的竹節(一元一個)、包螺(2元一個)、青口(5角一個)都會讓大家很滿意。
5.西城路中有個煮牛雜的串串,一般在下午四點鍾才做生意,5毛錢一串,味道蠻好吃,蠻辣的。
6.老城隍裡脊肉的丸子。
7.陸軍學院那邊~還有家郭老太酸菜魚不錯
8.怡園的麻辣豆腐魚,干癟蟮魚或者魷魚絲,玉米餅,芋泥土司卷,味道製造的香煎魷魚筒,流沙包,私房芋泥。
9.阿甘的鹹蛋黃南瓜,蟹日本豆腐和咸魚茄子煲。
10.十三中那邊那個肥羊啊~~王城的臭豆腐啊(不過只是晚上才出來還有文化宮遠寸金酸旁邊的鴨腸超級好吃的啦!
Ⅵ 桂林市區小吃比較集中的地方在哪裡
桂林市區小吃比較集中在十字街和東西巷,兩個地點離得不遠,個人推薦是東西巷,只要是那裡的有濃厚的城市文化特色,壯、回、苗、瑤等風俗文化和飲食具有當地的特色。具有代表性的小吃當然少不了桂林米粉。
(6)桂林市微笑堂附近有哪些好吃的擴展閱讀:
東西巷商業街作為一個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閑、文化等功能於一體的區域商業中心,匯集有奢侈品、電影院、客棧、電玩城、KTV、酒吧一條街、小吃街、美食廣場、特色精品餐飲、咖啡、飲品。
流行百貨服飾精品店、美容美發spa館,文化藝術品、民族特色商品、食品街、老字型大小商鋪等綜合業態。項目區位優越,發展潛力強勁,必將對桂林的旅遊商業經濟產生重大的積極影響。
秉承桂林藩王明城、桂北合院歷史的文化精髓,以品味休閑娛樂、文化旅遊、精緻餐飲服務、時尚購物、精品零售店等多元化高端服務一體的綜合性時尚休閑商業街區。
Ⅶ 桂林市那裡吃東西又好吃又不貴
1.金不換的酸料(桂林書城旁邊)2.依仁路與正陽街鍾塔旁的日本小章魚丸3.崇善米粉(桂林大街好多地方有,貌似連鎖)、石記米粉(微笑堂對面南方大廈旁)、4.又一軒米粉(樂群菜市後面聯華超市對面)、等桂林米粉5.油炸王的油炸食品(正陽街鍾塔旁肯德基隔壁)6.微笑堂後面街的撒尿牛肉丸、餃子皇、臭豆腐等7、海天腸粉、粽子王的粽子(微笑堂朝解放西路方向對面的農村信用社對面那條街道,好像叫三多路的吧進去)
Ⅷ 桂林的米粉哪裡最好吃
崇善米粉很有名
在正陽步行街鍾樓肯德基旁邊
在桂林有14家分店
微笑堂對面的石記米粉店,老字型大小,別無分店
瓦窯口的勝利不錯。
王城商廈後面的一家也很好
又益軒老店的也沒得說
崇善米粉很有名
在正陽步行街鍾樓肯德基旁邊
在桂林有14家分店
微笑堂對面的石記米粉店,老字型大小,別無分店
瓦窯口的勝利不錯。
王城商廈後面的一家也很好
又益軒老店的也沒得說
崇善米粉很有名
在正陽步行街鍾樓肯德基旁邊
在桂林有14家分店
微笑堂對面的石記米粉店,老字型大小,別無分店
瓦窯口的勝利不錯。
王城商廈後面的一家也很好
又益軒老店的也沒得說
Ⅸ 桂林有哪些美食
在桂林,美食很多,哪些才是最地道,最正宗,最受桂林人喜愛呢?藏在桂林街頭巷尾中的地道桂林美食和傳統小吃,木木根據多年生活為大家推薦一波。
老東江米粉
老東江米粉,算得上是最地道的桂林米粉之一了。在桂林有30多年歷史。這家米粉店就像是桂林人的食堂,無論早上還是中午,都會到這里「嗦上一碗粉」。
老東江米粉店的米粉彈性十足,盛好米粉後,老闆會用一個小小的竹筒勺,舀一小勺他們祖傳的鹵水,配上他們這里最具特色的鍋燒,切得大片大片的,放上酸豆角,花生米……各種配菜一拌,好吃到還能再來一碗。
(地點:桂林市龍隱路3號)
太平路美食
太平路,是桂林一大美食聚集地,也是桂林人非常喜歡的「覓食」勝地。來到這里,從街頭到街尾入目所及無處不在香滋滋的小吃。海天腸粉,粽子王,關東煮,天榮餛飩,銘記燒臘,徐阿姨甜品……每一種美食都讓人慾罷不能。
根本沒有座位的——海天腸粉
海天腸粉應該是99%的桂林人都吃過的美食了吧,他們的店面搬過好幾次,裝修也裝修過好幾次,無論怎麼變,口味依舊是原來那個口味。秘制叉燒、香菇瘦肉……晶瑩剔透的粉皮,口感細膩,配上味道鮮美的餡料,裹上秘制的辣醬和番茄醬,吃上一口,什麼煩心事都沒了。
(地址:太平路口)
每次去都要買上好幾個的——粽子大王
鮮肉綠豆粽、叉燒粽、排骨粽、蛋黃粽……感覺每一款都是他們家的招牌,桂林人也都好喜歡買。太平路上美食多多,叫上幾個小夥伴,分享的滋味更美妙!
(地址:太平路上,海天腸粉往前走一點)
桂林甜品屆的哈根達斯——徐阿姨甜品
徐阿姨甜品在太平路上的一個小區里,這么隱蔽的美食,如果沒有本地人的推薦,估計是根本就不知道吧。而且它的位置也不好找,若有熟人帶著去誰最好不過的,若沒有就問問導航多走些路吧。尋找美食的過程總是艱辛的。但是,當你吃到這里的玉米糖水、涼粉、綠豆沙……找路的艱辛已然忘卻。
(地址:太平路建設銀行後面的小區里)
桂林也能吃到的米線——真三味火鍋米線
真三味過橋米線的米線很好吃,米線分量非常足,配菜也多,有單人鍋,中鍋,大鍋,由於在樂群太平里和理工都有店,所以經常光顧,口味偏重,桂林人較愛好,樂群店人流量多,店鋪面積較少,基本每次都是需要排隊,理工的店鋪較大。
微笑堂府後里美食圈
微笑堂後面的府後里巷也是桂林美食的天堂,在這里,粉、面、飯、粥、餛飩各式美食應有盡有……來到這里,不是胃太小,就是突發選擇困難症,錯過哪個都心疼。
排隊排到別人店門口的——金燦炒板栗
金燦炒板栗,店面很小,招牌也有些老舊,但是每天門口的長隊都要排倒其他店門口。它附近也有一家炒板栗的店,但是人遠遠不及它家的多。真的是好吃到讓其他店無路可走的程度了。
剛炒出來的板栗軟糯香甜,一顆顆的剝,根本停不下來;他們家的山楂雪球也非常多的人買,吃一口,酸酸甜甜,一咬下去,感覺滿是童年的味道。
Ⅹ 桂林有什麼好吃的嗎
特產和小吃~~~
1.到桂林不能不吃的--桂林米粉
桂林不僅山水甲天下,桂林米粉也非常有名。桂林人吃米粉就象是北方人吃麵食一樣,天天都吃,只重味道,不記店面的大小與裝飾,越是老店,生意越好。 桂林街頭,時時可見穿著入時的小姐和一身筆挺西裝的男士, 等不著座位,就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站著就食,全心品味米粉,絲毫不覺難堪。
據說前些年美國的快餐大姐大麥當勞放棄桂林市場的原因
就是認為桂林米粉這一中式快餐已經占據了桂林快餐市場的大半壁江山了,
而且價格便宜,每碗壹元伍角至貳元,
任憑唐那老兄橫掃中國大江南北重鎮,百般紅火,
但也實難與桂林米粉抗衡,故擇徑前往他方。
那也只是前幾年,現在桂林慢慢也步入了都市化,
特別是1998年城建之後,桂林市政建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麥當勞,肯德基也當然會有了,
但是,便宜的桂林米粉還是我們桂林人的首選。
桂林米粉久負盛名,不僅在於清澈甘甜的灕江水製作的米粉
本身爽滑柔韌,而且在於鹵水、調料和配菜的講究。
其中,光是配菜就不下十幾種:
鹵菜(鹵好的肉類過油稍炸,使其甘香韌脆)有牛肉、牛、豬嚼吧肉(拱嘴部位)、牛舌、牛黏貼(胰臓部位)、牛肚、豬肚、馬肉、豬尾節(大腸部位)、 土製臘味(以臘腸居多,帶煙熏味)等等。配菜中不得不提及的就是豬肉鍋燒,製作要經過幾道工序,將上好的連皮五花肉先加各種香料腌製片刻後煮熟,再將蜂蜜、漿油等調料特別處理肉皮,最後再放到油鍋中先是中火將皮朝下炸,再到大火四面炸,待外脆內香、皮色金黃時撈出,切成薄薄一片,,不說味道是肉皮香脆、瘦肉酥軟透著清清的原味淡香、肥肉一含即化可口不膩之外,光是色彩就已是讓人垂涎三尺:一道金色的肉皮、夾著多層油亮雪白的視肥瘦所需而厚薄不一的肥肉、多層保持原嫩色的絲絲可見的瘦豬肉,怎不讓人隱隱心動?
鹵水則是肉類鹵後的湯加上數十種中葯、香料熬制十二個小時所得的鹵水。
其中關鍵是在不同時候所需要的不同火候,抓准了才能得到最佳的鹵水。
調料則多視口味而定,有油炸水泡黃豆(現許多粉店以花生仁代之)、
蔥花、香菜、碎生辣椒、紅椒油、老蒜蓉、白醋 ,桂林酸(酸辣椒、酸蘿卜、酸筍、酸菜、酸豆角等,最常見的為酸豆角)、等等。
撈米粉就是用漏勺裝上米粉放入熱開水中,不停用筷子攪開,裝入碗中,一碗熱騰騰的米粉,鋪上一層鹵萊、一片金色光亮鍋燒,加些酥脆的黃豆或花生米,撒點蔥花、香菜,淋上熟油、鹵水,最後聽到沉悶的「啪」一聲,老蒜蓉應聲入碗,端上來香氣四溢,鮮美可人。
桂林米粉的特色:鹵菜甘香和鹵水鮮甜。
桂林米粉沒有了鹵水,那就不能叫桂林米粉了。
2.獨具民族特色的---油茶
環繞桂林四周的各縣少數民族都盛行「打」油茶,
據說桂北油茶曾被乾隆皇帝譽為「爽神湯」。油茶不說煮而稱「打」,是各地的統一稱法,而各地的油茶卻各有其不同的風味。
油茶的統—製作方法是以老葉紅茶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
放人食鹽加水煮沸,多數加生薑同煮,味濃而澀,澀中帶辣。
恭城一帶還再加磨醉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澀, 並因煮的時間恰到好處,使恭城油茶被舉為各地油茶之冠,享譽桂北和廣西各地。 喝油茶必須配以各種佐食的小吃,都是各種油炸和炒香的食品。
苗、瑤、侗等少數民族地區佐食多半是炒黃豆、炒花生米、爆玉米、炸花生米,再則就是糯米飯團或糯米粉糍粑。
恭城平樂一帶縣城佐食則較為考究,酥炸小吃往往在十數種以上, 請客人喝油茶往往擺上一桌子的小吃,看起來就像請客吃飯。
侗族以油茶敬客是一種禮節,主人雙手捧茶敬客,並說些謙恭的話,善歌者還以歌代言,客人必須喝完兩碗,才算給主人面子,也是取好事成雙之意。
兩碗之後不想再喝,便將碗筷一並交給主人,
如果只交碗不交筷,則表示還想繼續喝,
主人就高高興興地再斟滿一碗油茶送到客人手裡。
瑤族則在第一、二碗送來時不送筷子,
並將米花、炒豆之類的小吃加入碗里。
喝完碗里的茶還留些小吃在碗底,以示有餘不盡,
到喝第三碗才送上筷子,所以客人必須喝三碗以上,
只喝一兩碗,主人會不高興的.喝油茶不分季節,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 客人到來則不分早晚,隨時煮好奉客,而且更為豐盛。
3.地方小吃--田螺
桂林田螺是很地方特色的小吃,
每天在夜市擺賣及中高低檔次餐廳也均可吃到。 吃時,挑開螺的頂蓋,撮著嘴用力喝進去,吃完田螺再喝湯,其味道又辣又鮮,特別開胃。
田螺身短圓、尾部尖實、螺肉結實,個大, 多生活在水田、池塘。
螺絲肉性寒味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以及維生索C、鈣質和其他礦物質,能清熱、明目、生津,如果感冒初發,吃碗田螺,定會使你精神大爽,恢復健康。
桂林煮田螺很有講究,買回來的螺螄, 一定要放些鹽在清水中養幾天,每天都要換水, 讓螺螄把肚裡的泥巴及排泄物吐掉, 再用刷子將附在外殼上的雜物清洗干凈,敲掉螺尾,便於吸吮。
加入油、鹽、姜、沙姜、三花酒、酸筍、 酸辣椒、紫蘇葉、八角、草果,用武火爆炒, 再放入豬骨頭湯用小火燜約2小時後再炒,非常進味, 於是清香鮮辣的田螺便做成了。 如果在吃前,再加入蒜泥、蔥花等調味品,吃起來就更有味道。
吃田螺,講究「喝」,要用手指捏緊螺蛔, 嘴巴湊近螺口用力吸吮,便會發出「噝噝」的聲音,很美妙。 當用力時,會同時將肉與湯吸出, 當螺螄肉吸不出來時就需用小竹簽來幫忙挑出。 螺螄湯是煮田螺的精華,用它做出的螺螄米粉, 鮮辣得會令人額上冒汗,臉上放光,過癮極了。 炎熱的夏季,約上一堆朋友,找個夜市小攤, 叫上幾份田螺,拿上桂林的漓泉啤酒, 大家辣到沒有汗流下來,真的是很過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