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政和什麼地方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政和什麼地方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6-17 08:25:04

『壹』 南平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如題 謝謝了

南平特色小吃 1.馬坑路的「楊氏牛肉館」 2.紙廠的「水煮活魚」、「跳跳雞」 3.梅山坡新開的川味小吃里的涼拌粉條 4.南平藝校對面有「潘蹄」、「麻辣魚片」、「牛排」等 5.楊真堂有家正宗的老南平「扁肉面」,和不錯的「魚湯」哦 6.公交公司對面的「浦城破火鍋」的羊蹄不錯哦 7.峽陽江濟的「豬血」、「番蹄」等,特別是「豬血」非常嫩,美味!!! 8.環城路二塑對面的「啤酒鴨」、「腿包肉」——哇!美味!!! 9.溪源農家飯庄 10.鼎罐樓的大魚丸正宗連江本地的,絕對美味! 11.玉屏橋對面一家留留菜館是光澤菜味道不錯哦,主要有炒咸排,魚頭煲,水煮下水. 12.三元路的邵武飯店的味道也不錯的,喜歡吃辣的朋友不要錯過哦 13.玉屏橋長富留留菜館隔壁的潔水菜館,紅燒豬腳煲,肥腸和魚不錯,非常不錯 14.四中對面有家叫 文龍酒家 的浦城菜也不錯,特別是魚和豬腳 15.一建旁的魚片湯據說也不賴 16.在文體路口,武裝部對面好運酒樓的菜真的不錯。特色————太安魚 17.楊真新開一家「胖胖川味小吃」,有雜醬面、肥腸面、抄手等 18.梅園的"阿胖魚丸店"的魚丸好好吃,皮嫩肉鮮,吃了一點都不膩,偶吃了好多年了 19.中醫院對面。姚氏涼茶王。正宗龜齡膏。賣3年了。很好。 20.文體路的越南粉也不錯的 21.峽陽江汥的「張記」飯店的「蹄棒」「豬血」等等非常OK 22.軍分區對面(橫南鐵路招待所上點)有家沒店名、沒店面的家常酒館,煮出來的菜還真 的蠻有味道 24.郊區的金色年華飯庄也不錯 裡面的鐵板牛柳 粉嫩啊 25.梅山坡教堂往上拐,在食雜店旁邊有家台灣風味小吃,那裡的"鹵肉面"N好吃啊~~ 26.前進巷30號的嵐谷熏鵝,太好吃了,只可惜沒有堂吃,只有外賣。店鋪的電話好象是 88420366 27.在東教(明翠閣往九二 再下去點)新開家「正宗花江狗肉王」。那湯的味道真的不錯。 肉還蠻去就是太貴了,狗肉一斤40元。 28.朝陽路東方大酒樓,浦城風味。鴨子水餃、鴨子魚湯、芋子小魚干,蘿卜燉骨頭等都不錯 29.鹽業公司旁的小巷子里的拌面不錯,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拌面.他那關鍵是面好吃啊!每次居然都不硬不軟的.口感特好 30.還有一家泉州人開的,裡面有好像是叫"咸飯".也挺好吃的.好像是乘九路車可以到的,方向就是去鋁廠 或是南站那的方向..馬站再往南站再走一點,靠右邊的 31.建設巷口靠右,《老店》裡面有牛 . !牛雜最好! 32.朝陽路小灘賣豆腦和什麼餅的也很好吃,而且只有五毛一碗.偶N愛吃.嘿~~好吃又N便宜 33.文體路口的銘源筒骨火鍋也不錯 34.梅山坡小舅媽魚館天天爆滿 35.三元路在二路口,三元旅館樓下有個阿婆做的鹼果超好吃。一個二毛錢。 36.還有梅山坡的阿胖蒸餃也不錯。味道好得我難忘。 37.大市工商局天橋往黃金山走不遠有一家「拌面」很好!去去就知道了~~ 38.好懷念以前南一中坡下面,每天放學時間都提個籃子在那賣的光餅 39.馬站那裡的一個酸菜魚也很好吃哦!!名字不記得了,就是坐9路車去鋁廠的那個方向 上 位於福建省北部武夷山市自然保護區漂流:0599-5272290 5272109 景區門票:111元(含風景區所有景點,但不包括漂流的費用) 景區榮譽: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 開放時間:8:00-17:00 【山脈概況】 武夷山遺產地處中國福建省西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7°32′36″~27°55′15″;東經117°24′12″~118°02′50″,總面積99975平方千米。根據區內資源的不同特徵,將全區劃分為西部生物多樣性、中部九曲溪生態、東部自然與文化景觀以及城村閩越王城遺址等4個保護區。核心面積63575公頃,核心次面積36400公頃,同時,劃定了外圍保護地帶--緩沖區,面積27888公頃。 武夷山西部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分布著世界同緯度帶現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東部山與水完美結合,人文與自然有機相融,以秀水、奇峰、幽谷、險壑等諸多美景、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眾多的文物古跡而享有盛譽;中部是聯系東西部並涵養九曲溪水源,保持良好生態環境的重要區域。 鑒於武夷山具有上述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自然與文化資源,中國政府推薦武夷山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武夷山於1999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自然遺產】 武夷山擁有獨特、寶貴的自然遺產價值。 1. 武夷山是代表生物演化過程以及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關系的突出例證 武夷山保存了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發育有明顯的植被垂直帶譜:隨海拔遞增,依次分布著常綠闊葉林帶(350-1400m,山地紅壤)、針葉闊葉過渡帶(500-1700m,山地黃紅壤)、溫性針葉林帶(1100-1970m,山地黃壤)、中山草甸(1700-2158 m山地黃紅壤)、中山苔蘚矮曲林帶(1700-1970m,山地黃壤)、中山草甸(1700-2158m,山地草甸土)五個植被帶,分布著南方鐵杉、小葉黃楊、武夷玉山竹等珍稀植物群落,幾乎囊括了中國亞熱帶所有的亞熱帶原生性常綠闊葉林和岩生性植被群落。 2. 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是尚存的珍稀、瀕危物種棲息地 武夷山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區內峰巒疊障,高差懸殊,絕對高差達1700m,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地理演變過程中許多動植物的"天然避難所",物種資源極其豐富。 2.1 豐富的植物種質資源 武夷山已知植物3728種。種子植物類數量在中亞熱帶地區位居前列,有中國特有屬27屬31種,許多如銀杏等為單種屬孑遺植物3728種。種子植物種類數量在中亞熱帶地區位居前列,有中國特有屬27屬31種,許多如銀杏等為單種屬孑遺植物;有28種珍稀瀕危種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如鵝掌楸、銀鍾樹、南方鐵杉、觀光木、紫莖等。武夷山蘭科植物尤其豐富,已知有32屬78種,寬距蘭,多花寬距蘭為中國新記錄種,盂蘭為福建省公布新記錄。而蕨類就有14個,如武夷山鐵角蕨、武夷蹄蓋蕨、武夷耳蕨、武夷假瘤足、武夷粉背蕨、武夷凸軸蕨等以"武夷"作為種加詞的就達6種之多。武夷山的古樹名木具有古、大、珍、多的特點,如武夷宮880年樹齡的古桂、坑上980年樹齡的南方紅豆杉等,具有極高的科研和保存價值。 2.2 珍稀特有野生動物的基因庫 武夷山已知的動物種類有5110種,其中:哺乳綱71種,鳥綱256種,魚綱40種,兩棲綱35種,爬行綱73咱,昆蟲已定名4635種(其中有700餘個新種,20種中國新記錄)。在動物種類中尤以兩棲、爬行類和昆類分布眾多而著名於世,中外生物學家把武夷山稱為"研究兩棲、爬行動物的鑰匙"、"鳥類天堂"、"蛇的王國"、"昆蟲世界"。目前,已列入國際《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動物有46種,黑麂、金鐵豺、黃腹角雉等11種列入一級保護。屬中日、中澳候鳥保護協定保護的種類有97種。中國特有野生動物49種,崇安髭蟾(角怪)、崇安地蜥、崇安斜鱗蛇、掛墩鴉雀更為武夷山所特有。 2.3 世界著名的模式標本產地 武夷山豐富的種質資源早已成為中外科學家和研究機構所關注,十九世紀,英、法、美、奧地利等國學者就進入武夷山採集標本。武夷山現已發現或採集的野生動植樹物模式標本近1000種,其中:植物模式產地57種;野生動物新種中的昆蟲模式標本779種,脊椎動物模式標本產地種達56種。至今,仍有大量模式標本保存在倫敦、紐約、柏林、夏威夷等地的著名博物館內。 老夫姓王 2008-07-30 09:35 檢舉 南平是中國東南的一個重要旅遊區。閩北旅遊資源豐富,是華東地區不可多得的旅遊資源密集區之一。雄偉秀麗的奇山異水、種類繁多的生物資源、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和豐富多彩的鄉土人情共同組成了獨具閩北特色的旅遊資源。目前,已有一至三級中高檔旅遊資源實體181處(延平茫盪山,建陽考亭書院、建窯遺址,建甌萬木林,邵武天成岩、李綱祠、和平古鎮,光澤的烏君山、武夷天池,順昌華陽山等)。武夷山是全國僅有的4個「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之一,她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福建省旅遊經濟開發區於一身,南平境內省級風景名勝區有:延平茫盪山、浦城浮蓋山、建甌歸宗岩、松溪湛廬山、政和洞宮山。南平市區還有12萬畝水面的延平湖,是避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南平茫盪山 茫盪山 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南平市西北部,離市區約15公里。面積117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363米。山上千峰競秀、萬岩爭奇,有仙人疊石、哈蟆石、百丈飛瀑、天湖、瑞龍橋、晴雨樹等勝景幾十處。 茫盪山是一處極好的避暑勝地,人稱「福建的廬山」。這里山幽林深,清泉潺緩,雲霧繚繞,森林茂密,即便盛夏到此,也會感到涼意襲人。 茫盪山奇樹異花甚多,其中尤以生長在寶珠村「晴雨樹」最為奇特,它是一株古老的紅豆杉,樹高17米。每逢夏秋季節,烈日當空,樹下必有絲絲細雨飄落,而且日照越強,雨點越密,遊人無不驚嘆這一世界奇觀。 茫盪山東部有一條用石塊鋪砌的閩贛古道,俗稱「三千八百坎」。古道全長約5公里,沿途奇石崢嶸,花木繁盛,風卷松濤,觸目皆景,是開展森林浴旅遊的好去處。著名的溪源「十里游廊」橫亘在茫盪山脈的西部。游廊西側石岩千姿百態,泉瀑奔涌飛濺。南平市有公路直通茫盪山。近年竣工的茫盪山莊為遊人提供食宿。 南平主要人文古跡旅遊景點:武夷山下梅古民居 ·和平古鎮 ·南平溪源庵·南平市博物館 ·聖公殿 ·寶山寺·黃氏峭公祠 ·建窯遺址·天心永樂禪寺·武夷宮 ·朱熹紀念館·游定夫祠 ·開平寺·明翠閣 ·三千八百坎·桃源洞道觀·城村漢城遺址 ·邵武民俗博物館·邵武市博物館 ·梅山福音堂·閩越王城·白雲禪寺 ·武夷山市博物館·武夷山自然博物館·建甌市博物館·光孝寺·寶山清蓮寺 ·餘慶橋古跡 ·虎山廟大屠殺舊址·武夷山紫陽樓 ·武夷山古漢城遺址 ·武夷山紅色之旅-赤石暴動 ·

『貳』 建陽那裡的扁肉好吃

扁肉(也稱「扁食」)在北方稱為「餛沌」,西南巴蜀一帶稱「抄手」,廣州謂之「雲吞」。皮薄餡大,味道鮮美,為各地群眾所喜愛。
扁肉在福建省各地廣泛流傳,但製作方式略有不同。如福鼎帶海鮮味,莆田、閩候尚乾等地以剁餡為主。至於名聞天下的「沙縣扁肉」乃是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的事情,其根源出自建甌,在製作方式與建甌扁肉一致,由於選料沒有達到精細的要求,所以今天我們在街面上吃的「沙縣扁肉」少有正宗。在閩北的建陽市其扁肉以水吉最為出名,而水吉是在解放前從建甌分離出去的,同樣在靠近建甌的政和其扁肉製作工藝亦與建甌扁肉一致。在建甌(特別是鄉下)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作扁肉,在逢年過節一定要做扁肉吃,已經形成一個固定的傳統,從地理上看我們也可以發現,凡是在靠近建甌周邊的一些縣市那裡出來的人都會覺得本地的扁肉很好吃,從沙縣、建陽、到政和、屏南、周寧,除了周寧不與建甌直接接壤之外,其餘全部都有交界,這些地方的製作手法驚人的一致!福鼎扁肉屬於北方餛沌製法,肉餡偏澀。
在福州老一代稱扁肉為「建郡扁肉」,相傳是由建甌人所創制的,雖然沒有歷史明確記載,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從名稱推測出來,「建郡」即指建安郡(公元260年三國時吳國所設,郡治在今建甌),如此算來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沙縣公元405年設縣之初就是歸建安郡管轄,所以扁肉傳入沙縣是應在建安之後,至於具體時間由於沒有歷史資料我們無法考證。上述地方沙縣、建陽、政和在歷史上都曾是建安的管轄地,因此流傳開是自然。至於屏南、周寧由於與建甌、政和接壤,傳入也是在情理之中。而尤溪扁肉則由沙縣傳入,其宗主在建安(建甌)。
至於「建郡扁肉」何時傳入福州,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作為福建歷史上最著名的兩個城市,其經濟文化及民間交流是非常密切的,今日福州「榕城」的稱謂就是因北宋時期,福州太守建安人張伯玉(今建甌人)號召百姓按戶種植榕樹,全城出現「綠陰滿城,暑不張蓋」的景象而得,由此我們從側面也可以看出兩州之間的交流是非常密切的。然而今天在福州正宗的建郡扁肉已經鮮見,取而代之的是肉燕,兩者雖有相似(主要是肉餡相似),然口味卻有不同。
說完歷史,我們來說一下做法:
建郡扁肉味脆、嫩、香、甜,入口爽脆,與北方餛沌和其它地方的扁肉口味大不相同,其原因就在餡上。「建郡扁肉」製作過程主要特點是「打肉」,與其他地方的「切肉」不同。肉質純凈,新鮮脆嫩。一般取凌晨宰的生豬新鮮腿純瘦肉,不得下水,製作不過午,將腿肉去除筋膜,順肉纖維橫切成較大塊狀或條狀,放在木墩上用木錘敲打,敲打時要掌握關鍵技巧,即將瘦肉豎打,這樣可保留肉纖維中水份,直至爛如綿、粘如糊,然後加適時小蘇打水、鹽、味精,用筷子攪成糊狀。包扁食的皮用麵粉和少許鹼水,打成薄皮,每張切成邊長7公分左右方塊,每個扁肉僅桂圓大小,包成精巧的蝴蝶狀。扁肉湯以豬骨頭在溫火中熬出清湯,將扁肉放入清水鍋中煮開,待扁肉浮起,用小笊籬撈起,放入有醬油、新鮮豬油、味精和其它佐料的碗中,沖入沸清湯,撒上香蔥即可食用。其味脆、嫩、香、甜,入口爽脆。

『叄』 福建武夷山建甌有什麼好吃的特產

建甌特產有
光餅
芝城光餅大約流傳於明嘉靖年間,戚繼光由浙率部入閩抗倭之時。芝城光餅獨具特色。色美、味香、咸、脆嚼後又覺得有甜味。有的長期離鄉的邑人,每次回鄉探親後,再外出總要攜帶些家鄉的光餅以飽口福或分給外地的親友共同品嘗。
其做法是:先把麵粉發酵,和好面(10斤麵粉約加三斤水),每10斤麵粉放鹽三至四兩、小蘇打一兩。然後做成直徑約7.5 公分,厚度約一公分的園形餅坯,在坯中間戳一個小洞,一般每個光餅戳一個洞,似瓜子模形。餅面加蔥、肉的光餅每個戳兩個洞,再把餅坯貼在火爐上壁四周,在炭火里放一些硫磺,這樣烤出的光餅是白色微黃,餅面有光澤,表示金面、銀邊、瓜子咀。後衍生出肉餅、芝麻餅等。南雅鎮房村光餅遠近聞名並形成產業。北京市委書記賈慶林、福建省委書記陳明義等領導都曾考察過房村光餅業。
豆漿粉
建甌人對豆漿粉情有獨鍾,不論是老人還是小孩,豆漿粉是百吃不厭的。外地朋友到了建甌,開始對豆漿粉不以為然。看見街頭粉店人進人出,熙熙攘攘的,禁不住也去嘗一碗。這一嘗便嘗出了滋味,也嘗出了緣分。再訪建甌時,他便會說:「早餐吃豆漿粉去。」一種美食,一種創意。不知誰人的傑作,把尋常之物豆漿與粉條這般配成對,成就了一方美食。
豆漿粉風味獨特,在於選料、製作方面很是考究。米粉是當天製作的「生粉」,粉條粗細要適中,製作豆漿要選上好的豆子,浸透磨細。開水沖漿,濾去豆渣,下鍋煮沸。豆漿的濃淡最緊要,水多味淡,便失去了甘甜和清香。先燙米粉,再沖豆漿,後加調料。粉條要燙透,豆漿要熱夠。這些都是疏漏不得的。
建甌板鴨
產於福建建甌市,此鴨歷史之悠久遠超其他板鴨,有志載:後晉五代十國閩王延政稱帝時即為貢品,宋孝宗趙昚時,建甌盛記飯店的板鴨出名,並因宋孝宗趙昚曾被封建王,領地就在建安(今建甌),他對建甌板鴨情有獨鍾而將其帶入宋庭,列為「漢席珍品」。至清朝建甌板鴨更是早已久負盛名,深受南北消費者的青睞,為福建傳統名優土特產品,素有「八閩佳餚」之美稱。此菜在福建屬頗有名氣的風味食品,它形如龜體,色澤白嫩光潤,肉質肥厚,味道香美。
建甌板鴨被農業部官方認定為「中國四大板鴨」之一。中國食品總公司的《家禽與傳統禽製品》一書中對此做出了明確記載。
建甌板鴨選料考究,加工精細,每年農歷九月開始製作,到翌年二月二收盤。其中尤以霜風天製作的板鴨最佳。建甌板鴨烹飪簡便,經清洗切塊或油炸,或加入老酒清蒸、紅燒,風味獨特,香嫩可口,是宴客的佳餚,也是中外遊客喜愛購買的物品之一。建甌板鴨的製作極為考究,用來製作板鴨的鴨源必須是在田野溪流中放養的,以吃稻穀為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土鴨」。這類鴨子需喂養百日方能上市,因其肉質好,有韌性,在腌制過程中不易變形,製成後肉厚質嫩,肥而不膩。
建甌扁肉
扁肉(也稱「扁食」)在北方稱為「餛沌」,西南巴蜀一帶稱「抄手」,廣州謂之「雲吞」。皮薄餡大,味道鮮美,為各地群眾所喜愛。
扁肉在福建省各地廣泛流傳,但製作方式略有不同。如福鼎帶海鮮味,莆田、閩侯尚乾等地以剁餡為主。至於名聞天下的「沙縣扁肉」乃是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的事情,其根源亦出自建甌,在製作方式與建甌扁肉一致,由於選料沒有達到精細的要求,所以今天我們在街面上吃的「沙縣扁肉」少有正宗。在閩北的建陽市其扁肉以水吉最為出名,而水吉是在解放前從建甌分離出去的,同樣在靠近建甌的政和其扁肉製作工藝亦與建甌扁肉一致。在建甌(特別是鄉下)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作扁肉,在逢年過節一定要做扁肉吃,已經形成一個固定的傳統,從地理上看我們也可以發現,凡是在靠近建甌周邊的一些縣市那裡出來的人都會覺得本地的扁肉很好吃,從沙縣、建陽、到政和、屏南、周寧,除了周寧不與建甌直接接壤之外,其餘全部都有交界,這些地方的製作手法驚人的一致!福鼎扁肉屬於北方餛沌製法,肉餡偏澀。
鍋底
以鮮鏡頭筍烹制的鍋底是建甌風味的第一名菜,不但深受民間喜愛,也受到各地客人的青睞。
鍋底也稱抄底,選用鮮冬筍為主料,佐以五花肉、龍口粉絲、金針菜、發紫菜等。
製作:冬筍去頭剝凈剖開入鍋燋熟,撈起切成細絲,再入鍋文火燜成棕黃色。五花肉切成箸頭粗細的小條,粉絲、金針、紫菜等水發待用。
烹調:五花肉入油鍋炒熟,以肉條透明為度,再入筍絲加味煸透,後入粉絲、金針菜翻炒,加少許食糖等調味薄粉勾芡起鍋,裝缸碗,再撒些發紫菜,染紅的蛋絲,蔥花。
特點:色澤鮮黃,配以紫菜。紅蛋絲、蔥花,色彩明快。味甘醇香鮮,口感清脆,配以粉絲軟滑爽口。
納底
納底是福建建甌的一種小吃,其做法是:每碗(大碗頭)用瘦肉半斤,地瓜粉半斤,把肉切成小塊(如黃豆一般大小),放入地瓜粉里攪拌均勻(每顆直徑約1.5公分)。水燒開把肉拉搓碎放下, 煮熟撈起放下冷水裡浸泡。起油鍋放下蔥頭熬出香味,加些白菜絲、冬筍、醬油、鹽下鍋炒一會,肉粒搓碎放下,再加適量水煮開,地瓜粉加適量水調勻拌下,煮成糊狀,起鍋前用個雞蛋調勻滲入,另加些胡椒粉、黃酒、味精、麻油等調料即可,其味香甜鮮嫩。其口感鮮爽口,實為佳品
大腸粿
用干漿粿與大腸同蒸故名大腸粿。
製作工藝:磨米漿,瀝干,取干漿搓壓成小圓粿片,入飯甑與大腸一道加調味、桂葉同蒸熟。食用時挾出粿片裝碗,取大腸剪成筒狀,加調味食用。
風味特色:粿片軟而韌,味香鮮,油而不膩,大腸鮮脆而無腥臭。
粿包
以「爛粿『包筍絲、蘿卜絲或春菜等,故名曰粿包。
製作工藝:先扳好爛粿,稍冷卻取爛粿包熟筍絲、蘿卜絲或春菜,再蒸。今市上小食擔出售的粿包多是包蘿卜絲,煎在鏖上。
風味特色:皮爛面滑,餡鮮脆可口。
衍生小吃:用粳米粿包芝麻末叫作「甜粿包」,用粳米粿包筍絲的叫作「咸粿包」。
夾韃子
名稱由來:夾韃子,又名芋餃,以形如小夾韃而得名。據說是蒙元時代,水北(今稱水源)一帶人民抗元斗爭,兵敗轉入山中。義軍缺糧,挖蕨根洗粉,配芋泥,捏成夾韃煮食。另一說是當時民間稱蒙元為韃子,百姓受其統治壓榨,皆欲吞食之而後快,故吃夾韃子意指吃掉韃子也。
製作工藝:今制夾韃子有無餡和有餡兩種。選取紅芽芋煮爛去皮揉成芋泥,加入蕨粉(今蕨粉極少,以香薯粉代替),水適量再揉成面團待用。取豬腿肉如扁食餡的作法製成肉醬,加鹽水、鹼調勻入平底盤,竹片刀刮成丸,包入芋粉皮中捏成三角星形,下沸鍋煮熟。食用時起好高湯,加味精、紅酒等調料,滴麻油,撒上蔥花即可。
風味特色:無餡者軟滑清爽,有餡者皮軟滑而餡香脆口。
薄餅
名稱由來:薄餅又名春卷,以其卷皮薄如紙而名之。
製作工藝:取嫩白的鮮春筍,去頭尾刨絲,先入鍋煮熟後烤乾。輔料:五花肉去皮切絲,豆腐干切絲油炸過,蝦肉剁碎(或用蝦末),香菇水發、切絲,韭菜切斷,調味用白糖、紅酒、醬油、味精等。輔料入熱鍋,先炒肉絲出油,再入蝦肉、豆腐乾等,翻炒,熟後倒入煮好的筍絲,加調味適量煸干,快起鍋時入韭菜筒再炒,起鍋備用。選精粉調成面漿,用手掌挑起熱鏖上摁下,烙熟,撕起。生炒豆芽一盤。熱鍋入稀澱粉水,加糖、鹽、胡椒粉、味精等調味,和成火魯糊。食用時攤兩張烙好的薄餅,抹甜火魯,加餡,挾些許豆芽及二條蔥花筒卷包好,即食。也有人包卷結實後下油鍋炸黃食用。
風味特色:皮軟稍韌,餡香鮮清脆。油炸春卷香酥甜爽,別有風味。
建甌小吃還有粉丸、包筍鍋貼等等。

『肆』 政和浦城松溪一帶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那地方有許多原生態自然植被游園,松溪地處閩北浙南交界處,因古時沿河兩岸多喬松,有「百里松蔭碧長溪」的美景而得名。縣域面積1043平方公里,轄1街2鎮6鄉109個村(居)16.8萬人。

『伍』 屏南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和好吃的小吃呀友友們

鴛鴦溪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建省屏南縣東北部,距縣城30公里,處屏南、周寧、政和三縣交界。總面積78.8平方公里。是中國唯一的鴛鴦鳥保護區。整個風景區成月牙形,共分為白水洋、宜洋、太堡樓、仙峰頂、鴛鴦湖五大景區,有一塔二泉兩寺三湖四島五澗六嶺九橋十溪十三灘十八潭二十一洞二十二峰四十一石五十二岩百瀑,有「愛侶聖地」、「鴛鴦故鄉,獼猴樂園,人間仙境」、「中國瀑布最多的風景區」之譽。
白水洋,是福建的八大景區之一。因其奇特的地質地貌現象而被譽為「天下絕景,宇宙之謎」,白水洋地質公園還擁有全球唯一的鴛鴦獼猴自然保護區。白水洋地質公園園區總面積達77.34平方公里。
雞鳴山:位於屏南縣縣城西北約5公里處,山巔瓊峰為環城最高峰,海拔1538米。晴朗時日,登峰頂東可望寧德,南眺古田水庫,西觀政和,北瞰建甌,系市民春秋遊主要景區之一。

『陸』 政和是什麼地方,那裡怎麼樣

政和是在長樂市區中心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