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做煲仔飯的沙煲,為什麼老是爆裂的,很煩惱
有幾個原因,第一個你是不是做的時候加冷水了
第二個 新買來的沙煲, 第一次煮米湯,因為沙煲都是有肉眼看不到的裂紋的,第一次煮了米湯之後沙煲就不容易裂了
B. 煲仔飯是什麼菜好吃嗎怎麼做才好吃
涼水下米,開始收水下肉,飯干下菜,下醬油。記得在周圍淋上熟油。
煲仔飯算得上是廣東人民的偉大發明,對於我們懶人也有積極的借鑒作用。正宗煲仔飯須用瓦缶掌煲,看火是項復雜的活,絕對不適合懶人,幸而有電飯煲,還能湊合著弄一頓。
做煲仔飯很簡單,臘味、滑雞、排骨、豬肝、牛肉都可成為煲中物。我本人較中意的是雙拼,比如臘腸拼臘肉、滑雞拼牛肉、雙味排骨之類。最近在利苑吃煲仔飯,也是臘腸拼臘肉,還加上鮮帶子,味道就上了一個層次,不過,如果在家也照辦,那就大費周章了。煲仔飯方便,勝在飯熟菜熟,效率極高。先洗米放水煮飯,按下電飯煲的開關後,就要開始炮製用料,如果是臘肉臘腸,切薄片即可,記得不要懶到切段切塊,否則味道大打折扣。如果是排骨、滑雞之類,要用味料腌制,排骨可用搗爛的豆豉、蔥蒜來腌;滑雞略腌後,可用浸開了的冬菇切絲拌上,味道就不會那麼單調。若是很趕時間,市場上也有檔口賣調好味、切好的肉類,買上三四元便夠一餐。
料備好後,就可以干別的事去了,看看碟聽聽CD,想著差不多是時候了,就跑到廚房看看。我家的電飯煲有時間指示,離飯熟還有十分鍾的時候,放下配料就差不多了。另一個判斷准則是,飯水收幹了就可以放配料。當然,不同的配料、不同的分量時間也不同,我媽說「咸魚臘肉,見火就熟」,可見如果做的是臘味飯,四五分鍾已綽綽有餘了。我喜歡芫荽和蔥,手頭上有的話,會切碎了在最後關頭作仙女散花狀,然後捂上煲蓋等一兩分鍾。其實,用料的選配是千變萬化的,我就經常隨心所致,滑雞可以搭配切片的紅棗和寧夏杞子;做牛肉飯時,牛肉快熟時打入一隻雞蛋,變成牛肉窩蛋,也不錯;煮飯時加點史雲生清雞湯,或是像「雅苑」那樣做成油鹽蝦醬飯,光是創意也能打高分。
煲仔飯要好味,有一樣東西切不可少,那便是醬油。醬油在最後淋在飯面,滲透下去,足以帶動一煲鮮味。不過,隨隨便便的醬油不放也罷,主要是太咸了。我會在有空時事先煮些椒圈醬油,醬油加些水、放點糖和一丁點油,和辣椒圈一起煮滾。炮製好的醬油倒入油壺中放進冰箱,隨時可用。據說超市有辣椒醬油賣,我沒試過,不知有沒有我煮的好味。
說了半天,差點忘了弄青菜,與煲仔飯相配的青菜,我覺得以白灼為宜,一濃一淡,味道才配合。菜心、生菜、芥蘭洗凈灼好,費不了多少工夫。這一頓不用又煎又炒,就有肉有菜,也夠豐盛的。
C. 好吃的煲仔飯
自己做吧
選擇優質米是關鍵
好的煲仔飯,用米十分講究,一般選用絲苗米,因為這種米油潤晶瑩、米身修長、柔韌適中,米味濃郁。煮煲仔飯選米是關鍵環節,最好選擇晚稻的瘦身米,由於瘦身米吸水性好,還可以吸收餡料和油的香味,讓煮出來的煲仔飯散發出獨特的飯香。
除了選米以外,選用搭配的材料也將決定煲仔飯的口味。比如臘味飯,晶瑩剔透的米飯吸取了臘肉材料精華後,飽含湯汁的濃郁咸香,肥而不膩,溫潤可口,食用之後暖乎乎的,神清氣爽,假如採用肥瘦相間的臘味肉,香味還更加濃郁。
鍋巴 --煲之精華
食用煲仔飯,最不能放過的就是鍋巴,粒粒清晰可見的絲苗米被光滑的煲底燒出了一層金黃色的鍋巴,干香脆口,用勺子撥動煲口的鍋巴,沿著煲把勺子深到煲底,可以輕易地將這個煲底的鍋巴都剝了下來,在嘴裡慢慢嚼動,齒間留香,回味無窮。與一般的鍋巴不同的是,瓦煲的鍋巴不但脆而且滋味悠長,還集中了整個煲的精華。
煲仔飯的做法
1、沙煲在底部抹薄薄的一層油,米洗干凈。 米和水的比例:1:1.5 (這個比例很重要,關繫到飯的生熟程度!太爛不好吃,夾生則根本沒法吃!) 將米和水放入沙煲,用大火燒開。
2、大概十分鍾不到,飯開始收水。 可以看到飯表面有一個個的洞。這個時候趕快把肉,姜絲放進去! 要快!
3、肉放好後,放姜絲,再打個蛋。蓋上蓋,換最小火,再煮三四分鍾。關鍵時刻來了! 關掉火,讓煲仔飯焗十五分鍾。不要再打開蓋來看哦~ 這是煲仔飯最關鍵的時候,焗的時間不夠飯就生了,而且很難再挽回了。
4、耐心地等待十五分鍾後,香噴噴的煲仔飯就做好了!
煲仔飯
在飢腸漉漉的早上談煲仔飯,對消化系統的刺激無異於一株虛幻的青梅樹之於冒火的口腔,望梅止渴,然後更渴。不過,大街上有無數的港式茶餐廳,太陽明晃晃的中午,懷著半個早晨的期許,坐在冷氣清涼的玻璃後面吃火熱的煲仔飯也是件美事。
煲仔飯,顧名思義,就是用小煲仔煮的飯,大概是廣東特有的吧。廣州有許多賣煲仔飯的小店,一般是開在路邊,一排灶頭上擺滿冒著熱氣的煲仔,一個師傅手持竹筷來回巡視,好象圍棋中的車輪戰。這樣的排檔一般都是專賣,另外還會送例湯。廣州街上最多的「粥粉面」店,其次是甜品店,再有可能是煲仔飯小店了。雖然獨沽一味,但品種也可以有幾十種之多,好吃而且不貴。
另一個崇尚煲仔飯的地方是東莞,由於特產的臘味正是烹制煲仔飯的好材料,板鴨臘腸臘肉,簡直就是為煲仔飯而生的,配合當地的絲苗米真是珠聯璧合。不過,東莞專賣煲仔飯的好象不多,雖然店門口也有不少擺開一溜灶頭煮煲仔,但多數同時經營其它,比如原盅蒸飯,所用材料差不多,只是容器不同。東莞與廣州的煲仔飯略有不同,比如臘鴨雜,有鴨腸鴨珍之類,還習慣加橄角咸梅之類的東西,味道更特別一點,比起來廣州的略顯普通。
深圳以前專賣煲仔飯的似乎沒有,倒是潮州煲仔粥如雨後春筍。其實做為宵夜,煲仔飯更為適合,有菜有飯還可以喝點啤酒。我曾在中式快餐廳里吃過一二回煲仔飯,不敢恭維,那種地方似乎樣樣東西都有,又樣樣不精。後來偶然到港式茶餐廳吃過一碗粥,比想像得要地道,相比經常吃的潮式剩飯煮粥,那米花均勻得簡直成了精品。再來一客臘味煲仔飯試試,相當的清爽,材料實在,火候有分寸。從此對「港式」開始有了好感。
煲仔飯的傳統品種主要有豆豉排骨飯、臘味飯、板鴨飯、黃鱔飯、田雞飯、咖喱牛肉飯等,正宗的要用絲苗香米,取其堅實細密晶瑩,口感好、滋味濃又易被湯汁浸爛。一般而言,生米生菜一鍋煮就,以豆豉排骨飯為例,洗米上鍋,煮六七成熟時揭開蓋子,加入調好味汁的生排骨,另加二棵芥蘭,直到燜熟。如果是黃鱔或田雞時間可短一些,若是牛肉還要再長一點,要注意的是飯菜要兼顧,這就是火候了。
好吃的煲仔飯有兩個不容忽視的特徵,一是跟煲上桌的調味汁,揭開蓋子澆在飯上,有嗞嗞的響聲,此為畫龍點睛之筆,看上去黑又亮,全看調汁師傅的手藝了;另一處是晶瑩剔透的絲苗米被光滑的煲底燒出的一層金黃的鍋巴,與普通鍋巴不同的是不但脆而且滋味深長,實為一煲之精華,這不但取決於火候,還視乎煲仔本身的品質,好的煲仔裡面是有一層光亮的釉底,如果布滿砂眼則萬萬不行――還有,洗碗工也不能馬虎,要用鋼絲刷把上一鍋的殘留刷得一干二凈才成。
D. 沙煲飯怎麼做味道才最好
主料:雞肉500克
輔料:荷蘭豆20克,胡蘿卜10克,小蔥2棵,大蒜2瓣,姜1片,黃豆醬15克,醬油20克,鹽5克。
雞肉沙煲飯的做法:
1、准備材料並清洗。
E. 聽說我們這里有家煲仔飯挺好吃的,在哪裡啊
不會吧,我是在市區的步行街看見人家在叫,就是原來世紀聯華旁邊那個步行街。總不至於那麼遠都送外賣吧
F. 想要買正宗安徽特產,去哪裡買比較好求推薦
美食特產
合肥
合肥四大名點、來安花紅、巢湖銀魚、三河米餃、吳山貢鵝、合肥龍蝦、醉蟹、包公魚、蝦子面、白雲春毫茶、李鴻章雜燴、鳳尾三球、逍遙雞、熏素鴨、廬州烤鴨
蕪湖 傻子瓜子、煮干絲、蝦籽面、無為板鴨、奎湖飄魚、鳩江腐乳、無為送灶粑粑、芥菜圓子、蕪湖蟹湯包、蕪湖刀魚、海螺沙煲、蕪湖臭干、腰子餅、弋江羊肉、肉蒸飯、奎湖漂魚、蕪湖老鴨湯泡鍋巴
蚌埠 懷遠石榴、白蓮坡貢米、龍亢泡條饊子、河溜小豆餅、懷遠五岔燒全雞、芡河銀魚、沱湖螃蟹、固鎮花生、白老五炒貨、固鎮石雕茶壺、老任橋牛肉、湖溝燒餅
淮南 八公山豆腐、淮南牛肉湯、壽縣大救駕、顧橋陳醋、吊瓜子、田家庵老鴨湯、洛河豆餅、金錢餅
馬鞍山 採石磯茶干、石臼湖螃蟹、含山紅瓜子、當塗龍蝦、當塗醬菜
安慶 胡玉美蠶豆醬、墨子酥、柏兆記、江毛水餃、麥隴香、懷寧貢糕、唐家畈大米、霸王鞭黑芝麻、宿松香芽茶葉、柳溪玉葉茶葉、岳西翠蘭、天柱劍豪、馬陵瓜子、涼亭雪棗、長鋪條子、桐城小蘭花茶
池州 東至麥魚、東至雲尖、石台香芽、貴池大米
宿州 SA湯、符離集燒雞、蕭縣葡萄、蕭縣羊肉湯,碭山梨、帽山蘿卜、蕭縣石榴、蕭縣水晶梨、蕭縣麵皮、皇藏峪蘑菇雞、蕭國聖桃、蕭縣炒碗
阜陽 阜陽咸鴨蛋、太和貢椿、太和櫻桃、荊芥、太和板面
六安 六安瓜片、金寨板栗、金寨翠眉、大別山木耳、郝圩酥梨、香草、銀魚
滁州 南譙茶葉、滁菊、琅琊酥糖、黨參、雷官板鴨、管壩牛肉、秦欄鹵鵝、大閘蟹、明光綠豆、淮王魚、芡實
亳州
華佗葯膳、牛肉饃、鍋盔、粉皮、蒙城油酥燒餅、利辛貢饃、蒙城撒湯、渦陽干扣面萬壽綢、古井貢酒、白芍、阿膠養血膏、亳菊、渦陽干扣面、高爐家酒、高爐特曲
黃山 石耳、竹蓀、黃山毛峰、祁門紅茶、太平猴魁、黃山貢菊、黟縣香榧、三潭枇杷、徽州磚雕、臭鱖魚、毛豆腐
淮北
龜汁狗肉、口子酒、棒棒茶、魚咬羊、臨渙醬菜、地鍋雞、臨渙燒餅
宣城 廣德天下第一鮮、績溪一品鍋、宣州板栗、水東蜜棗、青梅、琴魚、桐花魚、敬亭綠雪、涌溪火青
銅陵 銅陵白姜、銅陵丹皮、銅陵茶干、銅陵野雀舌、銅陵酥糖、大通小磨麻油、銅陵泡桐、銅陵牡丹
如果真的想要正宗的那必須去當地食品城買,網上買或者其他地方就算在合肥買蕪湖特產那都不正宗。
G. 石鍋和砂鍋哪個做煲仔飯好吃22714
當然是石鍋,我吃過蠻多的煲仔飯,一般都用石鍋啊
H. 哪裡的煲仔飯好吃啊
沙塘裡面,花山肯德基旁邊的巷子里有家煲仔飯賣了很多年了一直不錯,7塊錢左右
味道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