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湖南常德有什麼代表性特產
常德臘肉系精選皮薄肉嫩的鮮、凍豬肉為原料加工製成。其外形美觀,色澤金黃,組織緊實,鹹淡適宜,肉鬆皮脆,肥而不膩,臘香濃郁。臘肉問世於殷周,盛行於春秋,唐代成為軍需品。明崇禎年間,已有作坊經營。常德芝麻醬系以優質芝麻為原料,經篩選、漂洗、焙炒、風凈、磨品稅坯等工序製成。產品質地細膩、芳香可口。常德昌字牌鑄鐵鍋昌明鍋廠生產。行銷於世已近一個世紀。產品規格標准,輕薄節能,邊齊蒂美,色澤銀灰,光潔無疵。津市小磨芝麻油以洞庭洞區及丘陵地帶所產的優質芝麻為原料加工而成。 津市鳳尾菜:以菜葉形如鳳尾而稱。為咸半乾菜。系選用本地優質大兜蘿卜(學名大頭菜)為原料。分為冬菜與春菜兩種。立春前收獲加工者稱冬菜,立春後收獲加工者稱春菜,以冬菜質量為佳。其成品色澤金黃,果頭較軟,氣味芳香,清脆可口。雙龍鄉:武昌魚、甲魚。臨澧縣新安鎮:洞坪紅蘿卜。衍嗣庵鎮:棗、梨、桃、獼猴桃,棕片、子篾。停弦渡鎮:陶瓷機制磚瓦、「古渡牌」龍缸。修梅鎮:「雞山大紅袍」辣椒。烽火鄉:芥頭、馬椿稻米、常烽茶油、杜仲。柏枝鄉:「鰲山李子」。杉板鄉:「杉板大蒜」。楊板鄉:「楊板谷酒」、「楊板豆腐」。桃 源 雞為肉用型古老地方良種家禽。產肉性能好,質嫩味鮮。桃花源擂茶桃源縣的傳統飲料,兼作葯用,具有生津止渴、健脾提神、益肺利便,促進消化,治療感冒之功效。陬市桂花糖陬市鎮生產,系以飴糖、白砂糖、芝麻糖、芝麻為主要原料,以桂花糖、香元條、茶油為輔料。甘甜味美,麻香濃郁,泡松爽口。常食有止渴、補虛冷、益氣力、治虛勞、行風氣、通血脈、潤肌肉、健脾胃之功效。每屆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為當地群眾的必備食品。瓦兒崗鄉:「七星辣椒」。漢壽縣:甲魚、銀魚、牛蛙、龜。安鄉縣:焦圻鎮:吳太和葯店祖傳「焦圻膏葯」。安障鄉:魴魚。安全鄉:通心蓮。石門縣湘紅工夫:產於石門茶廠。以二級為例:其條索緊細,色澤烏潤,苗鋒顯露,白毫多;香氣馥郁持久,滋味濃醇甘爽,湯色紅亮,葉底紅艷勻齊,茶湯冷卻後呈「冷後渾」(國外稱「乳凝狀態」,為優質茶之特點),且湯碗上層呈現「金圈」較厚。該茶採制技術於清道光末年從廣東傳入,因毛茶原料在湖北省五峰縣(屬宜昌府轄)裝箱外運出口,故稱「宜紅工夫茶」。清光緒年間 (約公元1902年),廣商「泰和合」茶號在石門縣建廠生產經營,遂逐漸形成茶葉中心,成品仍以「宜紅」名義外銷。還有:麻辣肉,醬板鴨,米粉
❷ 中國甲魚之鄉是哪裡
中國甲魚之鄉紀實
曹光友
一舉成名天下知
古往今來,八百里洞庭湖是中華鱉的發源地、主產地。位於洞庭湖西濱的漢壽縣,盛產中華鱉,上世紀五十年代,年出口量達60噸。但在「以糧為綱」,大辦農業的影響下,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中華鱉產量逐年下降,自然種群衰亡危機。到七十年代,出口量不足1噸。1975年年冬,荷蘭國王設國宴招待貴賓,向世界各國尋購2噸甲魚,唯有漢壽縣外貿公司明光水產收購站培植員游洪濤接了國際榜,及時提供了2噸鮮活甲魚,震驚世界。國內、南亞、西歐國家的15家報紙,紛紛轉載《中國湖南下放知識青年游洪濤人工養甲魚成功》。
1978年春,全國科學大會召開,游洪濤出席了這次盛會,《人工孵化飼養甲魚》獲得了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4月25日,縣委召開了1000人大會,傳達貫徹全國科學大會精神。會上,游洪濤講述了參加全國科學大會的動人情景。7月,峨眉電影製片廠來漢壽,拍攝成新聞科教片——《甲魚》。從此,漢壽中華鱉一舉成名天下知!
建成中華第一所
1978年8月,省科委常務副主任田後風專程來漢壽,與縣委常委、縣革委副主任邱德鼎,就漢壽中華鱉的人工養殖,如何取得技術上的突破、養殖上的飛躍等有關問題,進行了認真的研究,達成了共識。由省科委立項,撥給科技三項經費,組織專家來縣與地方技術人員合作攻關;由縣組建科研機構,確定科研、養殖基地。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撥出300畝土地、3萬斤糧食、25000元資金,成立特種水產研究所。
12月31日,春節將至,邱德鼎從四面八方籌集資金,發動4千多民工奮戰50個日日夜夜,完成土方11萬立方,成池22個、水面100畝、鱉園試驗池50畝,很快建成了300畝科研養殖基地。1979年省科委撥來專項資金20萬元。
1982年6月28日,常德行署專員楊匯泉到特科所視察。看過甲魚、烏龜、牛蛙、珍珠等特種水產後,興致勃勃地說:「這地方太小了,要有餘地延伸。科研生產結合,要有500畝以上的水面。」縣政府增撥土地300畝,地區撥來配套資金20萬元。基地規模擴大為600畝,成為國內外獨一無二的特種水產研究所——中華第一所。
科研攻關成果多
1978年8月,省科委邀請湖南師范學院生物系副教授劉筠(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出任特種水產科研課題組總負責人,11月,省計委、省科委下達了甲魚人工孵化養殖,速生快長技術研究課題任務。
《甲魚(鱉)人工繁殖和養殖的實驗研究課題》,由劉筠教授全面主持,院、所分工合作:生物系側重於《鱉(甲魚)性腺發育的研究》、《溫度等生態因素對鱉(甲魚)胚胎發育的影響研究》和《魚鱉混合飼養實驗的理論研究》;特科所側重於生產實踐研究,向生物系提供試驗所需的試驗材料,甲魚卵、稚鱉、幼鱉、成鱉、種鱉等供觀察、解剖分析之用。劉筠結合游洪濤人工養甲魚的實踐,精心制定方案,擬訂實施細則,定期檢查、分析、總結,及時調整研究計劃,確保一年深入一年;游洪濤「依計行事」,投入生產實踐;曹光友從嚴管理,定期檢查和及時整理生產實踐的試驗數據,確保計劃如實執行。
1981年12月19~21日,省科委主持召開《甲魚(鱉)繁殖生理、人工養殖研究及其應用》成果鑒定會。會議通過了《技術鑒定證書》,「一致認為:鱉的繁殖生理學研究,具有國內先進水平;探索魚鱉混養的模式,取得了明顯試驗性生產的效果。建議國家水產總局、湖南省科委和湖南省農業廳將鱉的人工養殖和魚、鱉混養列入示範推廣項目,因地制宜地積極組織推廣。」
1982年,《鱉(甲魚)的繁殖生理和人工養殖研究及其應用》研究成果獲得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獎。1983年編入《中國網路年鑒》,技術資料相繼被納入高等院校生物系教材。
《特種水產甲魚、牛蛙技術開發》,在1988年國家星火計劃項目西安展出會、1991年全國「七?五」星火科技成果北京博覽會上連獲金獎;1991年11月,方誌剛等又晉獲國家星火科技二等獎, 「金牌」9枚。副縣長高德順進京領獎,作為縣一級政府領導能登上國家級科技成果領獎台,史無前例,唯有漢壽獨獲殊榮。
快速發展富龍陽
自甲魚研究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後,引起了上至中央,下至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紛紛來縣指導、支持、鼓勵,並督促盡快將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領導重視,方向明確。早在1980年,胡耀邦總書記視察湖南時指出:「湖南的特種水產抓得很好!養甲魚、養珍珠成了典型,以後要重點抓。」
1983年5月1日,省委書記毛致用視察特科所時強調:「從你們這里看到,要相信科技人員,硬是有技術。省科委給錢支持,尤其是要建溫室,使甲魚生長更快。」
1988年11月21日,國務委員、國家科委主任宋健一行視察特種水產科研所。連聲稱贊「科研成績很大」,並指示:「漢壽優勢很大,不要受千家萬戶的約束。把特種水產搞成一個產業集團,國家科委拿一點,省科委拿一點科技三項經費作基金,地方拿一點,可以借貸款,搞自負盈虧,形成一個上億元的產業集團。」
加強推廣,全縣鋪開。1984年6月2日,縣委書記肖明德主持召開特種水產座談會,提出用3~5年時間,全縣產值過3億元。決定成立特種水產成魚高產示範領導小組,動員國家、集體、專業戶一起上;以科委的科技發展基金和銀行科技貸款保投入;甲魚、成魚納入萬畝水面中;縣特科所提供種苗;縣水科所搞魚鱉混養、配資金3萬元;南湖發展牛蛙和螃蟹。縣培訓25名技術骨幹,回鄉再培訓養殖戶,當年實施,首獲成功,拉開了特種水產推廣的序幕。
1986年5月1日,劉筠、游洪濤、方誌剛、陳信初、楊超坤、曹光友等選擇甲魚單養、魚鱉混養、稻魚鱉單養、稻魚蛙套養等多種養殖模式,在安樂、陳家塔、西竺山、嶺湖、鴨子港楓林、罐頭咀捕撈、大南湖、縣農科所等地布點示範,帶頭引路。
1991年9月26日,縣委書記左連生在全縣農業結構調整現場會議上指出:「甲魚市價日益上漲,全縣要大搞特種水產養殖,湖區、山丘區一起上,村裡上不了100畝,也要上2、3畝。」1992年8月4日,新任縣長鬍子達,在全縣幹部會上提出:「特種水產縣里要辦大的、鄉鎮要辦中等的、各家各戶要搞小型的,全縣都發展特種水產。」1992年12月19日,縣領導盧澤勛、解正南等組建成漢壽縣名貴水產總公司,為特種水產集團化、產業化、商品化發展提供了範例。
實施星火,燎原中華。1985年,《特種水產甲魚、牛蛙技術開發》被列入國家星火計劃項目農字001號,配資100萬元。下達了12項引伸開發研究任務。
在實施星火計劃中,縣科委、縣農業銀行、縣特科所3家聯合組成特種水產推廣小組。走遍全縣各個鄉鎮,把技術送到戶。縣農行常設科技貸款30萬元,年初貸款年尾收,每年一輪換,發展一批又一批。一家成功,照亮一片。
特種水產在池塘、稻田、林地應用取得成功後,轉向縣內天然湖泊。1987年初,把「四大家魚」、鱖魚、甲魚、牛蛙、蟹、螺、蚌、湘蓮、歐美楊等10多項進行技術組裝配套,開發西腦湖, 1988年1月實現魚類產值56萬元、湘蓮7萬元、甲魚和鱉苗5萬元,合計68萬元,比1986年增值37萬元。取得了天然湖泊甲魚粗放的成功經驗。
1987年10月,在省科委宣教處的支持下,組建特種水產培訓中心。先後培訓1萬多人。
1989年11月12~13日,由省科委主持《特種水產甲魚、牛蛙技術開發》驗收會。會議通過驗收意見:按《合同》全面完成了技術、經濟指標,數字可靠;鱉和牛蛙在已有科研成果基礎上,開發研究取得了新進展,具國內領先地位;開發智力,培訓人才突出,不僅向社會提供了種苗1000多萬只,而且培訓了10000多名學員,方法對路;經濟效益顯著,所和縣創利450萬元,全國擴散,效益反饋達7500多萬元;方向明確,技術配套,具國內先進水平;建議國家大面積推廣,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
重大決策,經濟騰飛。到1992年7月,全縣有特種水產專業戶3940戶,如周國成、劉述生、陳煥友、周德全、伍發政等,年收入都在20萬元以上,其中伍發政累計增收60餘萬元。按3940戶估算,年產值在7000萬元以上。特種水產造福於民、藏福於民。
1993年7月,為迎戰新商機,曹光友在自家房子里建起2.3平方米的加溫養鱉池,8月份投喂稚鱉100隻,到12月份,個體增重達100~150克,不僅成活好,長勢特別快。開創了快速養鱉的成功之路。這引起了省、市、縣領導、科技、水產界的特別關注,到家視察、參觀者絡繹不絕。
1995年3月16日,省委書記王茂林 來漢壽視察,批准了漢壽發展中華鱉的全面計劃,並對劉本之說:「按曹光友的說法,養鱉效益高。我不要那麼高,只要能實現純利15%,農民就有錢用了。」與此同時,省直各單位,尤其是農行系統,給漢壽農行一下增容7000萬元,支持甲魚上產業。
縣委、縣政府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落實省委書記的指示。這時,中華鱉行情上漲,每市斤價180元、每隻甲魚苗18元。全縣層層領導上陣、機關部門活躍、農戶自發囤養。很快就形成了楊旗嘴、滄浪河、西竺山、小南湖、馬家沖、西湖垸六大養殖基地;名貴水產總公司、中華鱉養殖研究有限公司、京龍公司、湖南省老科協漢壽中華鱉養殖示範場四大骨幹企業。村鎮興起的大大小小甲魚場、公司不計其數,漢壽成了甲魚的海洋。
據《中國特種水產之鄉專題調查報告》記載:「1994年,漢壽縣特種水產總產值達28736萬元,佔全縣農業總產值13億元的22.1%,佔全縣工農業產值21億元的13.6%。」「全縣特種水產實現利稅11279.4萬元,其中國家稅金585萬元,佔全縣農業稅收27.37%;……農民純收入8292.4萬元,佔全縣農民純收入10.9%。」1995年,漢壽縣特種水產發展規模越來越大,有中華鱉純種養殖基地5000畝,養親鱉40萬公斤,還有加溫養鱉農戶達1.84萬戶,形成10萬人的甲魚產業大軍。已累計向全國29個省市、35個部隊的5萬多家單位和專業養殖戶培訓技術,提供種鱉上百噸、鱉苗上億只、幼鱉不計其數,成為了名符其實的全國甲魚生產基地。由此而帶動的交通運輸、郵政電信、金融儲蓄、財政稅務、餐飲住宿、建材建築、商品物流、家用電器、文化娛樂等等百業具興,家家忙發財,人人笑顏開,城鄉呈現一派繁華景象。
1996年,中華鱉價格高得出奇,每市斤甲魚680元、每隻鱉苗38元。如同「1隻成鱉1台彩電」、「1隻鱉苗1克黃金」。這種不正常的現象已無法阻擋,不僅漢壽如此,全國都一樣。這一年,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全國的甲魚年增值已達50億元。漢壽縣和常德市把甲魚產業稱為發展地方經濟的「航空母艦」。
甲魚產業無窮期
保護中華鱉原始種源迫在眉睫。據劉筠教授對《甲魚品種資源調查》研究表明:甲魚分為兩屬:一屬叫黿,二屬叫甲魚;三種:中華鱉、山瑞鱉、沙鱉。1996年7月以來,台灣、泰國、越南等地的熱帶劣質鱉大量走私入境,造成我國中華鱉種源資源的混雜和基因污染,還帶了病菌和病毒。1999年4月22日,國家農業部下發了《關於禁止從境外非法進口甲魚的通知》。
多種方式養殖優質鱉。國內甲魚市場上,低檔甲魚已供大於求,高檔的嚴重缺貨。低檔鱉,除走私入境的外,就是人工養殖中吃催生飼料長成的。而高檔鱉,即優質甲魚,是吃動物餌料長成的,這類餌料沒有激素和葯物,生長慢,從稚鱉長成商品鱉要3年,體形扁平、肉質結實,吃起來有嚼味,腹內兩它脂肪顯純黃色。要把握市場需求高檔優質甲魚的有利時機,拓開「魚鱉混養」、「鱉蚌(珍珠蚌)混養」、「稻魚鱉種養」、「蓮池套養」等養殖模式。讓鱉在水體中捕食天然的螺、蝦、小水生動物,再加人工投喂低質的白鰱魚和其他小雜魚等為主食。
公司加農戶的營銷管理。隨著市場的變化,政府要加強對甲魚產業的調控,對已形成的區域化、專業化、規模化予以支持和指導。組建區域化的協會,把分散的養鱉戶聯為一體,互助合作;由協會聯合組建公司,公司為養鱉戶服務,產供銷一條龍,共創名牌,強化競爭力;發揮財政和信貸的杠桿作用,積極為養殖戶發放所需的年度生產周轉金。
走精深加工之路。「甲魚全身都是寶」。在自身擁有自繁、自養的中華鱉純種的前提下,開展食用加工和葯用、保健食品加工,是大有發展前途的。食用粗加工:適合多種層次的消費者購買。葯用、保健食品的深加工:鱉的頭骨治痔瘡;背甲治肝病和「非典」及結石;腸子退高燒勝過羚羊角;膽制水解肝素治肝病;脂肪治高血壓;血液沖酒治血管瘤;鱉的全身經液氮零下296℃處理,碾碎製成「鱉粉」,有抗癌作用(日本已確認)或將鱉全身(除掉腸胃中殘物)加入紅糖包入豬肚子內蒸食,也同樣具有抗癌作用。還可制甲魚湯、甲魚血酒等口服保健食品。縣里應組建食品加工和生物制葯的科研班子,一旦攻關成功,養鱉效益將提高幾十倍、上百倍,比任何一個工業項目更具有長久性、應用性、廣泛性,全縣農民都會坐上致富的「火箭」,小康漢壽將會提前實現。
❸ 甲魚哪裡的好吃
廣州新源野生動物綜合市場 廣州新源野生動物綜合市場 (上市商品:各種蛇類、野生動物類、鳥類、水產類) 由廣東省廣美佛寶礦泉有限公司主辦的廣州新源野生動物綜合市場是廣州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經營野生動物的綜合性市場。本市場位於廣州107國道增槎路段,佔地面積17000平方米,規模宏大,是目前廣州地區最大購銷量的野生動物交易批發市場,每天成交額在300萬元以上,檔位是獨立復式磚鋼架結構,防火材料建造,經營、辦公、酒樓、飲食、居住均可在場內實現。 新源市場自開業以來,得到廣州市林業局、廣州野生動物保護站、廣州工商局的關心和指導,市場的知名度日益提高,受到同行的贊賞。市場環境良好,秩序井然,呈現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 蛇類有過山峰、五步、竹葉青、眼鏡、金銀環、水律、烏梢、大黃、庚花、過樹榕、百花、百步、泰萬等。 野生動物有野豬、山羊、毛驢、野兔、駝鳥、飛虎、野山貓、箭豬、各種狸類等。 鳥類有孔雀、班鳩、麻雀、相思、鷓鴣、夜鳴、金谷、高冠、鸚鵡、了哥等。 家禽有各種雞、鴨、鵝等。 水產有甲魚、龜、生魚、泥鰍、黃鱔等,可謂應有盡有。
❹ 甲魚吃什麼地方最好
甲魚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A、B1、B2等,具有雞、鹿、牛、豬、魚5種肉的美味,素有「美食五味肉」之稱。
甲魚的葯效作用鱉甲、鱉頭、鱉肉、鱉膽、鱉脂、鱉甲膠等所有部位都有葯用價值。其主要作用有:滋陰,對肝炎和異常功能亢進有控製作用;滋補,提高血漿蛋白含量,促進造血功能,增強體力;清熱,降低異常體溫升高,可消散體內腫塊等。
營養分析
1.甲魚肉及其提取物能有效地預防和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並用於防治因放療、化療引起的虛弱、貧血、白細胞減少等症;
2.甲魚亦有較好的凈血作用,常食者可降低血膽固醇,因而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有益;
3.甲魚還能「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
4.食甲魚對肺結核、貧血、體質虛弱等多種病患亦有一定的輔助療效。
可以適量服用,但是也可以久補。
❺ 去常德必玩的景點有哪些 常德的特色小吃有什麼
在湖南的朋友如果想要出去玩玩,但是又不想去太遠的話,那麼常德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的哦!距離不會很遠,而且常德的好玩的還有好吃的地方可是非常多的。接下來我們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桃源大葉茶
桃源大葉茶系桃源大葉經過獨特工藝精製加工而成的茶製品的統稱,按加工工藝和產品品質分為:桃源大葉芽茶、桃源大葉毛尖、桃源大葉綠茶。該品種枝條粗壯,芽頭肥碩,茸毛較多,葉片大而富有,葉色深綠,葉質柔軟。
總結: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總結的關於去常德必玩的景點有哪些,以及常德的特色小吃有什麼的相關內容。相信大家在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對於常德的景點有了一定的了解。有沒有覺得很心動呢?和你的好友一起去玩一下吧!
❻ 甲魚哪裡產的好吃看完你就知道
湖北武漢的甲魚就很不錯
❼ 哪裡的甲魚最好吃
長江里的野生甲魚最好吃。
公甲魚比母甲魚要好吃。
北方的野生甲魚生長太慢,南方的野生甲魚生長太快,只有長江流域最合適。
❽ 全國那個地方的甲魚比較好
中國甲魚之鄉,湖南常德漢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