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漢口有哪些好吃的早點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漢口有哪些好吃的早點

發布時間: 2022-06-15 03:23:26

Ⅰ 武漢有特色的早餐有哪些

1、熱乾麵

談武漢的過早,不能不談熱乾麵,一種鹼制的熟面,彈性非常好,用笊籬盛著放入開水中燙一會兒,撈起後淋干水,放入碗中再開始加佐料和配料。佐料無非就是鹽,胡椒,味精之類的,配料則有蝦米,辣蘿卜碎丁,蔥花,最重要的是芝麻醬。


Ⅱ 武漢著名小吃有哪些

1、熱乾麵:熱乾麵是武漢最負盛名的傳統早點。既不同於涼面,又不同於湯面, 面條事先煮熟,拌油攤晾,吃時再放在沸水裡燙熱,加上芝麻醬等各色調料,成品面條筋道,黃而油潤,香而鮮美,誘人食慾。歷史上雖以「蔡林記」熱乾麵最為出名,可街頭巷尾的各式熱乾麵也風格各異,毫不遜色。
2、三鮮豆皮:三鮮豆皮是武漢人「過早」的另一種主要食品,也是武漢民間的一種傳統小吃。以前人們逢年過節時用綠豆、大米混合磨漿攤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後作為節日佳餚,後來成為尋常早點。豆皮製作過程中要求「皮薄、漿清、火功正」,這樣煎出的豆皮外脆內軟、油而不膩。煎好後油光閃亮,色黃味香。以「老通城」三鮮豆皮最為出名。
3、「四季美」湯包:武漢的「四季美」小籠湯包是在蘇式湯包的傳統做法基礎上不斷改進形成的。這種湯包具有皮薄、湯多、餡嫩的武漢風味特色,不僅為武漢人所喜愛,而且在全國也頗有名氣。
4、面窩:面窩是武漢獨有的地方性小吃,因四周厚而中間薄,呈凹狀而被稱為「面窩」。其實用「面」來修飾「窩」並不貼切,因為它的成分中麵粉只佔少數,大部分是粳米磨成的米漿,還要加一定比例的黃豆漿,加蔥花、細鹽。炸時用鐵勺子,直徑約5寸,四周下凹,中央凸起,炸成後像個圓圈圈,吃在嘴裡,酥、脆、軟三種感覺混合。
5、糊湯米粉:要說武漢的糊湯米粉,那確實是獨特,它的獨特,就在這「糊湯」上。這個湯,一定要是用小魚熬的,將魚洗凈放在一口大鍋裡面熬爛,熬得完全不見魚肉,只剩下魚骨頭,然後用撈子把魚骨頭、魚刺都撈出來,撈干凈,湯裡面是不能有魚刺的,再放上各種調料。
6、煎包:煎包是武漢另一特色美食,剛出鍋的生煎包冒著熱氣,上面灑著蔥花和白芝麻,金黃薄脆的底子,一個個看著就覺得可愛,味道鮮中帶甜。好的生煎包不但是口味上佳,重量也是要控制好的。通常做包子的人都知道跟小籠湯包一樣,皮和肉的標準是對半,皮四錢,肉四錢,一個包子是八錢重。
7、水餃:「談炎記」水餃館是1920年由黃陂人談志祥創辦,有獨到的水餃製作工藝。從選肉、配料、點味、制餡、制皮到包制、熬湯、煮熟等各道工序,水餃的餡嫩、湯鮮、形美、皮薄,吃起來爽口潤腹,余香滿口。
8、五芳齋湯圓:現今的武漢五芳齋,已由過去單一的「寧波湯圓」小吃品種開拓到幾十種多味湯圓及速凍系列,其湯圓、粽子、糕團等產品先後被授予「中國名點」、「中華名小吃」等稱號。

Ⅲ 武漢小吃那麼多,你心中的前十位有哪些

武漢市的著名小吃很多,其中老通城的三鮮豆皮、四季美的湯包、蔡林記的熱乾麵、順香居的燒麥、福慶和的牛肉豆絲、小桃園的煨湯、田啟恆的糊湯粉、謝榮德的面窩、精武鴨脖、談炎記水餃並稱「武漢十大名小吃」。其中又以老通城的三鮮豆皮、小桃園的煨湯、蔡林記的熱乾麵、四季美的湯包合稱武漢「四大名小吃」,是武漢人過早的首選。讓很多「老武漢」如數家珍。

"談炎記"水餃。是武漢地區有著悠久歷史的專營特色水餃的老字型大小風味小品牌。始創於1920年。20世紀20年代,湖北黃陂人談志祥下漢口開作坊經營小吃餛飩,以其獨特的精製手法,誠信地服務手段,贏得了食客們的普遍贊賞,被譽為水餃大王。談炎記水餃的每道工序均嚴格按傳統工藝製作,麵皮重在揉功,薄如紙片,其餡由豬肉、牛肉混合配製並配以十餘種佐料,以其原汁、湯鮮、餡多不膩、烹法考究、營養豐富,形成獨家風味。

Ⅳ 武漢特色早點都有哪些

熱乾麵不錯

Ⅳ 都說武漢是早餐聖地,武漢有哪些不得不吃的美味早點

剛到武漢的外地人,大多會被武漢人吃早餐的陣仗震驚到:一條街上擺滿了早點攤子,各個攤子前都圍滿了食客,有人等著一碗熱乾麵,有人盯著自己的那隻面窩,還有人會捧著一塊豆皮……這些標志性的早餐,意味著大武漢一天的開始。

與廣州慢節奏的飲早茶不同,武漢人通常來不及坐下慢慢吃,手裡捧著或者包里裝著,匆匆就趕著上班或是上學去了。於是這熱乾麵、豆皮、面窩就跟隨著人們,穿梭在武漢三鎮的大街小巷。

這是武漢每天一次的全城運動,叫做「過早」。

Ⅵ 武漢漢口有什麼好吃的東西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好吃的有:

1、武漢鴨脖子鴨脖子,又名醬鴨脖或醬鴨脖子,屬於醬汁類食品(主要是醬板鴨,包括醬鴨翅、醬鴨脖、醬鴨拐、醬鴨掌、醬鴨舌、醬牛肉、醬板魚、醬板乾子、醬板藕等),最早起源流傳於清朝洞庭湖區的常德,經湖南流傳至四川和湖北,近年來風靡全國。

2、三鮮豆皮是武漢人「過早」的另一種主要食品,也是武漢民間的一種傳統小吃。以前人們逢年過節時用綠豆、大米混合磨漿攤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後作為節日佳餚;後來成為尋常早點。 豆皮製作過程中要求「皮薄、漿清、火功正」,這樣煎出的豆皮外脆內軟、油而不膩。三鮮豆皮是以餡中有鮮肉、鮮蛋、鮮蝦而得名。

3、熱乾麵與山西刀削麵、兩廣伊府麵、四川擔擔面、北方炸醬面並稱為我國五大名面。它既不同於涼面,又不同於湯面,製作的方法是先招面條基本煮熟,然後攜起來排油攤涼,吃時再在開水內滾燙幾下,瀝水,加上芝麻醬、蝦米、蔥花、醬蘿卜丁、小麻油和醋等性料拌勻。上口時香氣撲鼻,耐嚼有味。

好玩的地方:

漢口江漢路、步行街、六渡橋一帶(大商圈) 、漢口江灘(看江景)、中山公園、解放公園也在漢口、武昌光谷(商圈)、東湖、黃鶴樓、歡樂谷、漢陽歸元寺、動物園。



Ⅶ 武漢最有名的10大早點小吃是哪些小吃

武漢美食當推早點,小巧精雅,造型別致,一律米面為體,兼容別樣,蒸煮煎炸,藝巧味多,舉凡平民達官,學人商賈,南北過客皆其食者,故食不在繁巨,小吃小喝,有味則名。在武漢,一日之美在於晨,一個古典主義的美境。 武漢的早點有熱乾麵、豆皮、湯包、面窩、油條、歡喜砣、糍粑、清湯、水餃、米粉、炸醬面、煎餃、煎包、小籠包、面條、春卷、燒梅、蛋酒、豆腐腦、豆漿、湯圓、炒麵、炒粉等,數不勝數,間或也有外來主義的蘭州拉麵,西安釀皮和美國麥當勞。武漢是一個小麥和水稻復合地帶上的城市,它的早點也是中國小麥文化圈與水稻文化圈兩個食文化圈的大融合,麥子和水稻,代表旱地與水澤,一個製造味道的中庸地帶。 武漢人管吃早點為「過早」,不忌諱自己的街頭巷尾即食性品飲,且引以為榮之際,炫耀在武漢「過早」一個月不重樣。武漢早點的長期繁盛是源於它的開放性,拿來主義是武漢人的好性格,好東西都可以接納,有人吃就會有人做,又有精糙兩吃的寬容精神。在「過早」的名義下,武漢人展示出荊揚相會,九省通衢,江漢大都氣吞山河的食量。武漢人認為,他們在「過早」的時候,上海人就一律在家吃泡飯。武漢的「過早」習俗確實有很長的時間積淀,「過早」一詞最早見於清朝道光年間的《漢口竹枝詞》,實際的「過早」自然比形成文字早。 豆皮:綠豆做的外皮香酥適口,餡料里搭配豐富,有軟軟的糯米,切丁的豆乾和肉末,再拌有蔥花...原有的豆皮是整塊的長方形的,但戶部的改良了,都切分成小塊小塊了,放在碗里用個牙簽插著吃,食客們也覺得方便也衛生了. 面窩:都是油炸食品,比油條的口感似乎更好哦,嚼上一口,滿口的面香,還有芝麻的味道,不好吃都不行噢. 汽水包:比純粹蒸出來的包子吃起來更有味道噢,包子底都被汽水煎的脆脆的,吃的時候包子還呼呼的冒著水汽,一個跪香一個軟面,都在嘴裡嚼著,那口感,哈,那個香~~ 燒梅:看形狀就知道,其實跟燒麥類似,但更秀氣些,不同的餡,不同的口味,不過甜口的似乎更好吃 米粑:老家有另外一種說法是"汽水粑",這其實就是用打磨好的米漿倒入模具中用汽水蒸制面成的,米漿的原味,口味清淡,易消化,更適合老人和孩子. 蝦仁煎包:做法與汽水包類似,這個早包關鍵是蝦仁餡,份量足,吃起來鮮香,愛吃海鮮類的朋友就不要錯過了它喲~ 歡喜坨:形狀討喜,也得了個好聽的名字,面團在外裹上一層芝麻後放入油鍋一炸,不一會就成了圓球狀了,吃前看著做也成了一種視覺享受了,因是糯米的原料,吃起來香糯可口,一張嘴二下就能消掉一個...哈 蛋花米酒:在湖北,這道甜品是很營養的很補的,配上油條,這就早餐的絕配之一了,夏天的時候,一杯涼米酒能讓你瞬間解暑~~ 糖油粑:和歡喜坨不一樣,它是實心的,裹著糖外衣,口感甜糯,喜歡甜食的選這個是沒錯的~ 熱乾麵:武漢的本土當家早點,芝麻醬,榨菜碎,肉末,再加點自製豆瓣醬,蔥花一撒,拌勻,那滋味,是炸醬面之類的不可比的.... 糍粑:湖北地方一般家家戶戶在冬天時都會打些糍粑在家裡,煮豆皮時放幾塊;早餐一般是用油炸的,吃起來口感香跪碰碰的..喜歡有嚼勁的朋友可以選它噢,越嚼越香~沒去過武漢的朋友或正要去的朋友,建議你們到了武漢後的第一個早晨肚肚一定要留著去戶部去吃早點~~保管你即使在武漢玩的不盡興,但就憑這美味的早點大集也會讓你覺得不虛此行噢~~~~^

Ⅷ 武漢早餐有哪些

熱乾麵,豆皮,牛肉麵 ,面窩,歡喜坨。

熱乾麵,嫩黃油亮的面拌上褐色的芝麻醬,再撒上各種小料,趁熱拌開,瞬間芝麻香四溢,吃到嘴裡回味無窮。

豆皮,在調味的糯米里拌入豬肉、筍丁、豆乾、香菇丁,榨菜丁等,糯米上面覆蓋著裹著雞蛋液的米漿皮,一口下去,皮焦米軟,滋味十足。

牛肉麵 ,在武漢,好吃的牛肉麵一點也不必熱乾麵少,滑爽的寬面加入鹵制軟爛的牛肉,在澆入飄著鮮亮紅油的鹵湯,夏天吃的爽快,冬天吃的溫暖,來武漢可一定要嘗嘗。

面窩,面窩是武漢一地道的特產,除了想「甜甜圈」外的普通面窩,武漢人還創新了苕面窩,藕面窩等。這些形狀相同,但又不全相似的面窩們被投入滾燙的油鍋,炸制酥脆起鍋,單吃焦脆,泡在熱湯面里吃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歡喜坨 ,在武漢歡喜坨又被叫做麻圓、喜團等,還入選了「中國名點」的榜單,有的歡喜坨里會包上豆沙餡心,有的是空心,各有各有的美味。

Ⅸ 被譽為「早餐之都」的武漢,除了熱乾麵還有什麼美食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湖北地區的“過早”。如武漢人的過早、仙桃人的過早、 黃石、襄陽、宜昌、隨州等地,“過早”一詞位於長江中游十分盛行。


在武漢,這一日之美在於晨,是一個古典主義的美境。武漢的面有牛肉麵、涼面;粉有牛肉粉、米粉、糊湯粉;包子有湯包、生煎包、小籠包、汽水包、水晶包、還有蒸餃、水餃、鍋貼、重油燒麥、發糕等。

Ⅹ 美食武漢旅遊武漢早餐都有什麼可以吃的

一直聽說武漢是早餐王國,在這里吃早餐叫「過早」像「過年」一樣吃得豐盛,於是研究員跑去武漢待了 5 天吃到了 82 種早點……這里是吃完還念念不忘的 58 種嘿嘿,你自己看看吧。

先看以下幾個早點,去武漢一定不能錯過。

三鮮豆皮,吃過無法忘!這次去武漢,喜歡上了一個叫豆皮的神奇早點!外皮極薄但口感焦脆,下面還卧著彈牙的糯米飯以及鮮菇、鮮筍、鮮肉丁。豆皮製作繁瑣且店鋪不多,但武漢人民對它的喜愛堪比熱乾麵,每個月總有幾天非常想吃!原料是滑嫩米漿和脫殼綠豆調成的漿,在大鍋均勻鋪開定型後,還要再加一層金黃的蛋液。新鮮出爐的豆皮熱乎乎,混著焦脆外殼、糯米、餡料的香氣,瞬間喚起研究員還沒徹底醒過來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