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雲南的蒙自有哪些美食
蒙自老城區
人民中路向西至太原街,牛肉米線讓你一天一家至少半月不重復。
人民中路向東至玉皇閣,向右到農貿市場和農貿西巷的轉角處有個烤粑粑的攤位,我從小吃到大。不加雜七雜八的東西,就是原味的。
人民中路向東至玉皇閣,向右到農貿市場附近南湖飯店的米線從低到高可以滿足你的食慾。
至於石榴,這段時間街上都有賣吃到你怕.
大井的涼米線 燒豆腐都只是名氣,好吃的都是老城區的小店各有特色.
羊肉米線在鐵路旁,客運北站這的好。
土官村沒去過,在振興購物(原月牙塘)有個小館子,那的雞肉米線不錯。
❷ 雲南蒙自有沒有什麼好吃的小吃呢
蒙自最牛叉的小吃就是蒙自米線! 建議去最有名的那家品嘗!其他,,蒙自物產豐富,各種水果很多,特別是葡萄,應該是最優質的!
❸ 蒙自過橋米線哪家強
如下:
1、最出名的是蒙自橋香園,在同德廣場後面,銀河路上,上午去吃,有專門的舞蹈團表演,米線貴,但是作為蒙自人都知道那裡是旅遊的,不是吃米線的,感覺味道一般,但是感覺舞蹈不錯!
2、比較好吃的是團山牛肉米線,在紅河大道邊上,團山村。
3、還有城內的火燒房子菊花過橋米線,便宜實惠,人超多!在興盛路紅大酒店旁邊,蒙自美食城後門對面。
過橋米線由四部分組成:
一是湯料覆蓋有一層滾油;
二是佐料,有油辣子、味精、胡椒、鹽;
三是主料,有生的豬裡脊肉片、雞脯肉片、烏魚片,以及用水過五成熟的豬腰片、肚頭片、水發魷魚片;輔料有來過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蔥絲、草芽絲、姜絲、玉蘭片、氽過的豆腐皮;
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燙過的米線。鵝油封面,湯汁滾燙,但不冒熱氣。
❹ 蒙自過橋米線哪裡正宗
蒙自過橋米線雲南正宗。
蒙自過橋米線是雲南省著名的地方小吃。是雲南最具地方風味的小吃。
蒙自過橋米線堪稱「一個人的盛宴」,比臉還大的海碗加上幾十個裝滿食材的小碟子,還沒吃,心裡就已經有天下唯我獨尊的快感。
蒙自過橋米線分為米線、高湯 、拼盤三個主要部分。在這里,米線是基礎、高湯是靈魂,而拼盤輔料則是米線的生命。過橋米線的拼盤輔料主要由各種優質肉類和新鮮蔬菜組成,是構成過橋米線的基本元素,為過橋米線的製作提供了豐富而優質的原材料。
擴展內容相關
蒙自過橋米線早已不單是一種美食,一種文化,同時更是紅河州「三千四百年」 的品牌形象之一(紅河州「三千四百年」 品牌形象為: 千年哈尼梯田、千年臨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百年滇越鐵路、百年開埠通商、百年雲錫礦業、百年過橋米線)。
蒙自市是雲南省紅河州下轄市之一,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位於雲南省東南部,是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區。蒙自已有上萬年人類繁衍活動史、700多年建縣史。米線雖非蒙自獨有,但是蒙自特有的風土及文化孕育的「蒙自過橋米線」卻是獨一無二的。
蒙自市四季鮮花盛開,十一長假期間正值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菊花盛開之時。而作為過橋米線的故鄉,「蒙自過橋米線」中最具特色的莫過於「菊花過橋米線」。新鮮的菊花一片片漂浮在過橋米線的濃湯之上,既賞心悅目又有葯用價值。
❺ 雲南什麼地方的米線是最好吃的
米線光輔料就多達十幾種,有裡脊肉片、雞脯肉片、烏魚片、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蔥絲、草芽絲、姜絲、玉蘭片等,外加一碗主食米線,有些“小聰明”的老闆,總會偷工減料,導致口碑越做越差,當然了,每個人的口味不同,適合自己就是最好的,如果有機會,一定要來蒙自市嘗一嘗正宗的雲南過橋米線。
❻ 有人知道蒙自呢過橋米線哪家最好吃,以及店址
1、最出名的是蒙自橋香園,在同德廣場後面,銀河路上, 上午去吃 有專門的舞蹈團表演,米線貴,但是作為蒙自人都知道那裡是旅遊的,不是吃米線的,感覺味道一般,但是感覺舞蹈不錯!
2、比較好吃的是 團山牛肉米線, 在紅河大道邊上,團山村
3、還有城內的,火燒房子菊花過橋米線,便宜實惠,人超多!在興盛路 紅大酒店旁邊,蒙自美食城後門 對面
❼ 雲南好吃的米線有哪些
1、臨滄稀豆粉米線
在臨滄,還有一家專門做稀豆粉米線的小吃店,門口就是一大鍋的稀豆粉,米線燙好,加入高湯、稀豆粉、肉帽子,然後自己去放作料;
把涼粉夾成小塊,放入嘴裡讓它慢慢溶化,拌好米線後,挑起一根米線,「噓」的一聲就把米線吸進了嘴裡,這米線軟而不爛,長而不斷,米線被吃完後,碗底只剩下了一點湯汁,每個人抬起碗一口氣就把汁湯全都喝完了。
❽ 哪的涼米線最好吃
在蒙自談小吃不能不說米線。最出名的當數過橋米線,米線是蒙自人的主食,暫不言表。線線吃法多多,要算小吃就:一是涼米線。蒙自城裡賣涼米線的鋪子頗多,但真正好吃的也就兩三家而已。人氣最盛的當數桂林街 「大井王世店」這是老字型大小涼米線。不過,掛著「大井王世店」招牌的有兩家,兩家都在桂林街上,相距也不遠。一個姐姐,一個弟弟,都是一家人。二是炸醬米線。炸醬米線要數玉皇閣老政府大門口和文瀾路上的「錦蓮小吃店」里的番茄醬米線最好吃。賣的小吃品種多,冷、熱、烤都有。三是罐罐米線。顧名思義,罐罐米線就是用土罐罐裝著賣的米線。這樣做出來的米線,溫度較高,味道悶得透,比小鍋米線吃著還過癮。最具有代表的是大園梓土罐兔肉米線,「臨湖軒」和「橄欖樹」兩家啤酒屋也有得賣的,味道有紅燒牛肉、臭豆腐和炸醬三種。四是菊花米線。當數銀河路中段上的華光酒店,還有昭忠路過橋居銅鍋過橋米線,銀河路北端老昆河公路上的大海碗、銅鍋米線,對了還有文翠小區紅河哈尼土雞米線都不錯。現在增加個江氏兄弟米線.感覺還行,他們的鹵菜值得推薦(^_^)!
吃涼米線或炸醬米線,最好同時烤上點洋芋、豆腐,再來瓶啤酒,或是烤上幾串肉串,慢慢吃,感覺更是愜意。蒙自的豆腐很特別,芯子是稀的,名字恰如其分,叫做包漿豆腐。烤熟後非常嫩,一吃進嘴裡就化了。開始我吃不摜,慢慢才發現包漿豆腐有包漿豆腐的吃場,越吃越愛吃了。
蒙自城裡有很多賣小卷粉的。我所知道的就有七家。當然,蒙自的小卷粉沒有河口的正宗,但也還是有吃場。我吃過的小卷粉有香菇、酸菜、疙瘩(即芥菜)餡的,兩塊錢十個,十個一盤,一個人兩盤也就夠了,吃下來也不貴。小吃店裡同還賣春卷,也就是用油煎出的卷粉,比小卷粉大,一塊錢一卷。賣小卷粉最早的一家是越南歸國華僑開的,店名就叫做「越南小吃」。原先開在桂林街,那時候的鋪面又黑又臟,可吃的人就是怪多,都說他家的最正宗,我也經常光顧。後來因桂林街改造,搬到了閣學街南段,鋪面比從前整潔多了。
蒙自城裡差不多每家小吃店都賣著炒卷粉。不過我吃過的最好吃的是人民電影院里「滿逸閣」的。這是一家臨時攤點。做出來的炒卷粉份量足,火候恰到好處,吃起來嫩香可口,可惜現在不復存在了。蒙自城裡的牛肉麵也不錯。代表有州醫院旁牛肉米線,還有「蒙城名洲」內「一品閣」里的一品牛肉麵可是紅河州內出了名的喲。個舊、開遠的朋友來到蒙自,都非得讓我帶他們去「一品閣」吃碗牛肉麵不可。吃面的時候,再點瓶「可口可樂」或者「芬達」,邊吃邊喝,也是怡然自得。不過去一品閣吃面要趕早,去晚了就沒有座位了。
蒙自城裡原來有過幾家賣拉麵的,現在只剩文瀾路上一家「瑞豐園」了。「瑞豐園」里有手拉麵,刀削麵等,味道有紅燒牛肉、悶鍋肉、紅燒肥腸、排骨、炸醬等五種,都很好吃。唯一不足的是做功有些粗糙,拉出的面粗,且不均勻。但蒙自就只有這么一家,不吃還不行。有時候酒喝多了,什麼東西也不想吃,只想吃麵食,我就會到「瑞豐園」吃上一碗拉麵。吃的時候多放點醋,順便解解酒。
冰稀飯是蒙自很有特點的小吃。蒙自城裡賣冰稀飯的其實有好幾家,但專營稀飯的就只有「楊稀飯」一家。「楊稀飯」原來開在新牌坊紅河影院對面,現在搬到桂林街與環城南路交叉路口。稀飯有甜味和鹹味的兩種。甜味的是紅豆稀飯,冰涼可口,最適宜天氣熱的時候吃。真正要吃味道,還得吃鹹味的。鹹味的其實就是花生稀飯,本身沒有味道,要放佐料吃。佐料有魚腥菜、生薑茉、生韭菜、苤菜根、乳腐等。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蒙自城裡曾經有個「雷稀飯」,朱自清散文《蒙自雜記》里有所記載。不過早就沒有了。現在的「楊稀飯」,我揣想恐怕是從當年的「雷稀飯」那裡傳承下來的吧,還有在天竺路法院旁有一家自助粥店也不錯,2.5元管飽!
「尹氏涼勺粉」在蒙自城裡也是比較出名的小吃,鋪面就在月牙塘旁邊的西左巷裡。這條小巷不知為何有個粗俗的名字:撒尿巷。西左巷原本是賣肉的,現在開著幾家小吃店和茶鋪,攤子一直擺到了巷子里。「尹氏涼勺粉」算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家。涼勺粉吃起來嫩滑嫩滑的,口感很好。有辣的和甜的兩種。不過多半吃得是辣味的。除了涼勺粉,這里還賣涼米線、炸醬米線、燒豆腐等小吃。
前幾年,南門有位老大媽賣酸漿粑粑。味道酸中帶甜,百吃不厭。現在在九龍農貿市場門口還有得賣,只是感覺味道不如以前了。除此而外,蒙自城裡的街邊街角還有賣烤牛肉,烤粑粑、烤白薯、烤苞谷等等………………!(^-^)
❾ 大家說蒙自 哪裡的米線最好吃
蒙自過橋米線好吃在火燒房子(地名)那裡是每天排隊吃和新安所鎮的也出名。
❿ 去雲南哪裡吃米線最正宗
來到雲南,那吃碗米線肯定是必須嘗試的。首先,到了昆明,推薦的肯定就是昆明的小鍋米線,「鐵棚小鍋米線」與「萬豐小鍋米線」那是在昆明吃了十多年仍然最愛的。其次就是大名鼎鼎的過橋米線了。能到紅河,那就在蒙自吃,不能到,那在昆明也幾乎都有,比如「橋香園」、「建新園」,各種價位套餐品種繁多,都可嘗試。當然,也可嘗試只有雲南才有的「臭豆腐小鍋米線」以及「罐罐米線」「砂鍋米線」「涼米線」及各種帽子的「雜醬,燜肉,肉丁,紅燒,牛肉,三鮮,排骨,鱔魚,等等」,各種湯更是層出不窮,有鮮,有辣,有香,有酸,有甜,結合不同地域,口味各不相同。但總之,來到雲南,吃碗最簡單的小鍋米線是絕對不可少的。讓你真真切切感到物美價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