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忻州有哪些好吃的麵食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忻州有哪些好吃的麵食

發布時間: 2022-06-13 15:48:13

Ⅰ 莜麵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麵食之一,它是怎麼做的呢

莜麵栲栳栳(栲栳栳kǎolǎolao)是山西高寒地區著名的傳統麵食小吃,屬於晉菜。"栲栳栳"是用莜麵精工細作的一種麵食品,因其形狀象"笆斗",民間叫"栳栳"。


在河北省張家口的張北縣,赤城縣,尚義縣,沽源縣,康保縣,崇禮縣,承德市的豐寧,圍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縣,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卓資縣、豐鎮市及察哈爾右翼中旗、錫林郭勒盟南部。山西大同市的左雲縣、天鎮縣、陽高縣也比較被大家所歡迎。莜麵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麵食之一。


吃時蘸上肉醬或是依個人口味澆上用肉、土豆、茄子”等炒在一起做成的醬,軟筋適口,濃香不絕。

Ⅱ 山西的美食有哪些

山西有11個地級市,而山西的美食是由這11個地級市的美食融匯而成的,故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11個地級市的美食。

1、太原

太原最有名的美食有三種,分別是過油肉、老太原糖醋丸子和頭腦,這三種美食可以說是山西特色美食的代表,如果你來到山西太原,這三種美食不容錯過哦!

2、大同

大同有一種聞名全國的食物——刀削麵,當然,除了刀削麵外,大同的渾源涼粉、莜麵栲栳栳和羊雜湯也是相當受人們喜愛的。

3、朔州

朔州最有名氣的美食有豌豆粥、右玉邊雞、塞上凍兔肉以及懷仁糖干爐,這些都是當地最具有特色的美食。

4、忻州

忻州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最好吃的食物是原平鍋魁,其實,除了原平鍋魁外,還有一種忻州瓦酥口感也是很不錯的。

5、呂梁

呂梁有特色的美食也不少,而最受人們歡迎的是柳林碗禿、抿圪蚪、孝義火燒以及黃米油糕,這些食物可謂是十分火爆的。

6、陽泉

陽泉最為有名的美食是一種叫飄抿曲的麵食,除了這一麵食外,盂縣鹵土豆、燴貓耳朵、炒不爛子也是味道極好的陽泉美食。

7、晉中

晉中的美食也是多得數不勝數的,有晉中桃花面、魚羊包、平遙碗托、平遙牛肉、太谷餅、太谷熏鴿、介休貫餡糖等。

8、長治

長治的經典美食有壺關羊湯、上黨臘味驢肉、武鄉和子飯、長子炒餅,並且這些美食都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是當地最具代表性的。

9、晉城

晉城好吃的美食有陽城燒肝、高平燒豆腐、陽城肉罐肉、石頭炒雞蛋,這幾種可都是相當具有本地特色的。

10、臨汾

臨汾給人們的美食印象可能是牛肉丸子面,除了這個外,還有河西蒸飯、太後御膳泡泡糕、霍州年饃以及浮山燒麥。

11、運城

運城讓人念念不忘的美食有大盤雞、油潑面、聞喜煮餅、稷山麻花、解州羊肉泡饃、北相羊肉胡卜,同樣這些美食是非常具有特色的。

Ⅲ 忻州有什麼特色小吃

1、代州面麻片:

代州面麻片,山西忻州代州傳統小吃,歷史悠久,以片薄、質脆、香甜可口著稱,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

2、定襄蒸肉:

定襄蒸肉是山西忻州定襄塞北的一種特色名吃,相傳為當地進貢宮廷之貢品,現在也是當地民間宴席必備佳餚之一。

3、保德碗托:

保德碗托是山西省忻州保德縣的一種傳統小吃。風味獨特,為小吃之上品。保德縣盛產蕎麥,所制蕎面碗托,觀之晶瑩光亮,粉白微青,質地精細,柔軟,光滑,細嫩,清香利口。

4、砍三刀:

砍三刀,又名油食兒、油布袋,色呈金黃,綿甜利口,是流傳於山西太行山區的河北平山、井陘及山西五台山一帶人春節期間的傳統麵食小吃之一;是五台特產之一。

5、神池月餅:

神池月餅是山西省忻州市神池縣中秋節傳統特產,以香鮮酥甜聞名忻州乃至整個山西。

6、高粱面魚魚:

高粱面魚魚是山西晉中、呂梁、晉北忻州地區百姓粗糧細做的經典麵食,尤其是忻州一帶,這是人們招待客人的「佳餚」。

Ⅳ 你都知道哪些山西麵食的名稱呢

1、饅頭

饅頭,別稱「饃」「饃饃」「蒸饃」,中國傳統麵食之一,傳說是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所發明,是一種用發酵的面蒸成的食品。饅頭以小麥麵粉為主要原料,是中國人日常主食之一。

2、莜麵栲栳

傳統麵食,用莜麥面蒸制而成,配之羊肉臊子,加上各種佐料,莜麵的營養價值極高,其脂肪含量是小麥、大米、高粱、蕎麥、黃米這六種糧食的6倍,釋放的熱量等同豬肉或肥牛。

3、高粱面魚魚

高粱面魚魚是高粱面團放在案板上用手搓製成光滑如「小魚」般的形體,是山西晉中、呂梁、晉北忻州地區百姓粗糧細做的經典麵食,尤其是忻州一帶,這是人們招待客人的「佳餚」。因山西人叫「高粱面」為「紅面」,因此,「高粱面魚魚」也叫「紅面魚魚」。

4、燒麥

又稱燒賣、肖米、稍麥、稍梅、燒梅、鬼蓬頭,在日本稱作焼売,是形容頂端蓬鬆束折如花的形狀,是一種以燙面為皮裹餡上籠蒸熟的小吃。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噴香可口,兼有小籠包與鍋貼之優點,民間常作為宴席佳餚。

5、剪刀面

剪刀面是山西省的麵食小吃。因制面工具用剪刀而名,又因剪出的面條呈魚形,亦叫剪魚子,其製法起源於隋末。

6、刀削麵

刀削麵是山西的特色傳統麵食,為「中國十大面條」之一。刀削麵流行於山西及其周邊,據傳是唐朝駙馬柴紹始創各種口味的臊子、調料食用,以山西大同刀削麵最為著名。

Ⅳ 忻州的美食有哪些

1、定襄蒸肉

定襄蒸肉是山西定襄塞北的一種漢族名吃,相傳為當地進貢宮廷之貢品,現在也是當地民間宴席必備佳餚之一。食材主要以精瘦豬肉為主,輔以澱粉、植物油及各種調味品製成。具有肉香撲鼻,多食不膩等特點。
2、代州面麻片
歷史悠久,以片薄、質脆、香甜可口著稱,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代州城有名的商號「聚星瑞」、「興盛齋」、「富成齋」、「天興昌」、「巨盛齋」、「福盛魁」等,主營面麻片,並向州外推銷,享譽山西。

3、保德碗托
是山西省忻州保德縣的一種漢族傳統小吃。風味獨特,為小吃之上品。碗托,顧名思義是將蕎麥面製成的糊放入碗中,上籠蒸熟晾涼後,拔出一個和碗形狀相似的「托」來。地道的保德「碗托」用的蕎麥面,是把粗的、黑的篩去,留下白的、細的,稱為「上蕎面」。保德縣盛產蕎麥,所制蕎面碗托,觀之晶瑩光亮,粉白微青,質地精細,柔軟,光滑,細嫩,清香利口。

4、原平鍋魁
是山西省一種烤制的漢族傳統名點,面餅呈黃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點。根據包餡與不包餡可以分成空心鍋魁和實心鍋魁兩種。其狀若塊,約三寸長,寸許寬,卷邊滾圓。不包餡的稱空心鍋魁,包餡的另有名稱。應市的多是甜餡鍋魁,最上乘的是玫澄鍋魁。鍋魁餅面橙黃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點,加之包餡的不同、又各具風味,使人久食不厭。

5、高梁面魚魚
本是忻州地區鄉間百姓粗糧細做的一種日常食品,近年來一些賓館、飯店,捕拾民風,將其發展成了招待內外遊客的風味食品。這在晉北的忻州、定襄、五台、原平、代縣一帶是家常飯。主婦們將和好的面擠成棗樣大小的劑子,兩手同時從大案兩頭搓起,成細若香頭的小魚,蒸好澆上湯菜食之。若是時間緊,來不及搓魚,便捏成很薄的紅面殼殼。要麼掰成塊加菜拌食、要麼切條,用雞蛋、酸菜炒食,同樣令人垂涎。過去村裡孩子玩餓了,取一個紅面殼殼,在里邊倒一點鹽醋,滴一點食油,從邊上掰一塊蘸點鹽醋吃,吃到最後,鹽醋、殼殼來個一口香,老百姓叫「油鹽蘸窩窩」。

6、河曲酸撈飯
河曲人發現泡酸了的糜米飯有清熱解渴的功用,於是用心製成酸湯將米放入,在l5攝氏度以上浸泡4至8小時後澄出糜米即可做成酸粥,河曲人將這種粥稱之為酸稀粥。在酸湯中煮至八成熟撈出後上籠蒸熟的米飯,稱為酸撈飯或「糜糜飯」。久而久之,河曲人家家戶戶鍋台上都有了一隻「酸米罐」,裡面泡著糜米,利用鍋台的溫度任其發酵,隨吃隨撈,子孫相沿,愛莫能舍。河曲人做酸粥時還經常加入土豆、紅薯塊,酸撈飯一般配大燴菜食用。酸米湯不僅是解渴生津的好飲料,還可以解酒。這種偶然發現並逐漸演變為普遍的飲食習慣流傳到晉北各地乃至山西許多地方,千百年來已成為山西民間飲食文化中極有特色的民間食俗之一。 特別是在夏季,河曲人一日三餐多以此為食。

7、神池月餅
是山西省忻州市神池縣中秋節漢族特產,以香鮮酥甜聞名忻州乃至整個山西,以其「皮酥餡香、口味濃郁、松軟不膩、久存不變」的特色贏得了晉陝蒙一帶民眾的喜愛。
神池縣是山西省油料生產基地縣和著名的月餅之鄉,富有地方特色的神池月餅迄今為止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8、砍三刀
又名油食兒、油布袋,色呈金黃,綿甜利口,是流傳於山西太行山區的河北平山、井陘及山西五台山一帶人春節期間的漢族麵食小吃之一。因炸制時,為使麻油滲入其中,要在上面砍三刀,故稱「砍三刀」,又因其吃起來油香四溢,故又稱「油布袋」。每年年關,家家製作,戶戶蒸食,代代相傳,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五台勞動人民生活貧困,常年以玉米為主食。為了改變這種單調乏味的飲食,五台人便創制了一種粗糧細作的食品。

Ⅵ 忻州有哪些美食它們分別在哪裡

山西麵食聞名天下,忻州自不例外。作為晉北咽喉的忻州,麵食製作精巧、花樣眾多,除了傳統的刀削麵、拉麵、剔尖面等。忻州小吃豐富,種類較多,著名的有忻州瓦酥、原平鍋魁、高梁面魚魚、河曲酸粥、保德碗托、代縣麻片、繁峙疤餅、五寨豬黑肉燉粉、神池麻花。另忻州代縣黃酒、定襄蒸肉也不錯。

Ⅶ 舌尖上的山西,這些特色美食你知道有哪些嗎

山西,簡稱晉,擁有眾多美食的一個省份,各種小吃歷史悠久,尤其是麵食,在山西的品種之多,口味之多,製作工藝也是非常講究。尤其是山西大同刀削麵最為出名,與北京炸醬面、武漢熱乾麵、四川擔擔面、山東伊府麵並稱中國五大麵食。

山西大同刀削麵

山西是麵食之鄉,麵食又以刀削麵最為出名,刀削麵又以大同的刀削麵為首,大同刀削麵,製作工藝及其講究,水面比例要求嚴格,後續加以精湛的做工,呈現出了完美的刀削麵。

太谷餅

太谷餅作為山西的傳統麵食,具有甜而不膩,酥而不碎的特點。色澤棕紅,表面撒滿芝麻,在清朝年間是慈禧太後的貢品。享有糕點之王的美稱。

Ⅷ 油絲餅的做法

油絲餅的做法?原料: (制1張)
麵粉500克、花生油20克、鹽水少量、駝油(熟)30克
製作:
將麵粉加鹽水和成面團,餳10分鍾,把面團放案板上,揉勻,用擀麵杖擀成大片,塗抹上駝油,捲成卷條,條與條之間灑上花生油,然後盤成圓形,再輕擀成餅狀,把餅放燒熱的餅鐺中,餅鐺內先擦一層花生油,待兩面烙成金黃色,至熟即成。
吃時一般應切開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