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昭通豬肉哪裡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昭通豬肉哪裡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6-13 08:35:18

1. 豬肉的各個部位的肉有什麼特點哪處的好吃

  • 大家最熟知常見的一種就是五花肉,五花肉又稱肋條肉,位於豬的腹部。肉肥瘦間隔,一層肥一層瘦,故稱五花肉。五花肉中的肥肉遇熱融化,瘦肉質嫩,適合做各種菜。包括炒,燉,紅燒,扣肉,回鍋肉等。

    2. 豬身上哪個部位的肉吃起來比較好吃

    豬肉一般是裡脊肉最好吃。

    豬肉各部位的特點如下:

    1. 裡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一部分。水分含量多,脂肪含量低,肌肉纖維細小,炸、熘、炒、爆等烹調方法都適合。

    2. 臀尖肉:位於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烹調時可用來代替裡脊肉。

    3. 坐臀肉:位於後腿上方,臀尖肉下方。全為瘦肉,但肉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在做白切肉或回鍋肉時用。

    4. 五花肉:為肋條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夾起的,適於紅燒、白燉和做粉蒸肉。

    5. 前腿肉:又稱夾心肉,位於前腿上部,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收水分能力較強,適於做餡和肉丸子。在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適宜作糖醋排骨或煮湯。

    6. 前排肉:又叫上腦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塊肉,瘦肉夾肥,肉質較嫩,適於做米粉肉和燉肉。

    7.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結締組織多,均為泡泡狀,肉質差,一般做臘肉或煉豬油,也可燒、燉或用於做酥肉。

    8.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結締組織多,均為泡泡狀,肉質差,一般做臘肉或煉豬油,也可燒、燉或用於做酥肉。

    9. 蹄膀:位於前後腿下部,後蹄膀比前蹄膀好,紅燒和清燉均可。

    10.頸肉:又稱血脖、槽頭肉,在前腿的前部與豬頭相連處,是宰豬時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發紅,肥瘦不分,肉質差,一般用來做餡和叉燒肉。

    3. 去買豬肉時,哪些部位才好吃呢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豬肉是最常吃的肉類食材之一,還記得小時候最期盼的日子就是過年了,因為除夕年夜飯會做上一大桌的菜,其中就有豬肉做的紅燒肉、肉絲湯、紅燒排骨等,能連續吃上好幾天,感覺非常的幸福。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想要吃豬肉可以直接去菜市場買,很方便快捷,豬肉不僅可以炒菜做湯,還能當成餡做餃子等,烹飪用途廣泛。


    豬身上有前腿肉與後腿肉,雖然都是豬身上的肉,區別可大了,因為豬跑起來是先用前腿開跑,運動的次數肯定比後腿多,所以前腿肉更加緊實,吃起來很有彈性,還有筋骨,而後腿肉相對來說比較鬆弛,大部分都是肥肉,所以不建議大家買後腿肉吃。

    4. 昭通什麼好吃

    河南大叔在南京擺攤賣蒸面條,6塊錢一碗,開始還排隊後來就亂了
    打開

    東方頭條
    只做您關注的頭條
    打開

    你見過最奇葩的火鍋是什麼?
    打開

    這種熏肉腸,好多人都沒吃過,常吃可以增加免疫力
    打開

    河南大叔在南京擺攤賣蒸面條,6塊錢一碗,開始還排隊後來就亂了
    打開

    東方頭條
    只做您關注的頭條
    打開
    舌尖上的昭通——史上最全昭通特產美食!
    2016-11-01 20:16 來源:地區新聞
    昭通歷史上是雲南省通向四川、貴州兩省的重要門戶,是中原文化進入雲南的重要通道,雲南文化三大發源地(大理、昭通、昆明)之一,「南絲綢之路」要沖,素有「鎖鑰南滇,咽喉西蜀」之稱。這些地域因素都不同程度地體現在昭通的飲食之中。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挨個盤點昭通那些好吃的美食:
    1
    昭通醬

    把它放在第一個介紹是因為它在雲南幾乎成為昭通的一個符號了。來一趟昭通,連昭通醬都沒吃到,說明你實在太「菜」了。在昭通吃烤土豆時,這個可是必不可少的佐料哦~
    2
    蘋果

    因為生長地緯度低,海拔高,被稱為「離太陽最近的蘋果」。昭通蘋果的存在,有力地證明了雲南不單單有熱帶水果,還有溫帶水果,並且品質絕不輸給內地其它地方!不信,來吃!不服,來辯!
    3
    天麻

    昭通有個地方叫彝良,彝良有個地方叫小草壩,這里可是世界天麻的原產地。小草壩天麻有多好,數據會說話:彝良小草壩天麻中的天麻素含量全國第一!據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對該天麻的天麻素含量進行測定,測定結果為1.13%,明顯高於其他地區天麻,為陝西漢中天麻0.526%的2.1倍,為湖北恩施0.276%的4倍。

    對於天麻,昭通人開發了很多吃法:燉雞、燉豬肉、煮火鍋、炒來吃、蒸來吃。
    4
    竹蓀

    看到不少內地的朋友在高檔的宴會上品嘗竹蓀時流露出的那種眉飛色舞、飄飄欲仙、陶醉忘我的表情,雲南的小夥伴們尤其是昭通的小夥伴們表示很同情……在昭通,這玩意兒到處是,關鍵是價格很便宜哦~ 昭通人的地道做法是把它和臘肉、烏雞同煮。這還不夠,對於市場上賣的干貨,家住農村的昭通小夥伴們都不稀罕吃,要吃就現采!
    新鮮竹蓀,味道和市面上賣的烘乾的絕對是兩碼事哦!想吃?計劃好嘍:每年5、6月竹蓀上市的季節,到昭通農家來!
    5
    油糕
    這是內地的油糕:

    這是昭通的油糕:

    看完圖片親們能區分了吧!油糕在昭通可是比米線更正宗的本地早點哦~介紹它,小編要先叨叨一下,咱們昭通的油糕和內地的「油糕」是兩碼子事。

    6
    燒洋芋

    土豆,雲南人叫洋芋,燒洋芋就是烤土豆。都說土豆營養價值高,這個算是土豆在中國最接地氣的吃法了吧~ 大冷天燒個洋芋,抹上昭通醬,或是加點辣子面,一口接一口,吧唧、吧唧,突然覺得好溫暖有木有?
    7
    黃粑

    材料簡單:黏米、糯米和巧家紅糖(昭通巧家縣甘蔗做的紅糖),加上雲南本地的花粽葉。
    製作復雜:首先將黏米和糯米放入傳統的木甑中蒸煮到七八成熟,打出米漿,倒入大木盆中,用米漿混著巧家紅糖行混合,黃粑好不好吃就看這關鍵的一步。幾經攪拌,待米漿中的水分被米團完全吸收。緊接著用煮好的花粽葉包裹捆紮好,再蒸。經過漫長的20個小時,黃粑出鍋了,香氣透過花粽葉蒸騰而出。

    外觀:色澤黃潤、透著米粒的晶瑩、味道清香柔軟。
    吃法:切片後蒸、炸、烤都行。
    8
    草草粑

    聽這名字,肯定與草有關系,沒錯,草草粑必不可少的材料就是它——清明草:
    這是清明節前後生長的一種野草,有一種特殊的香味,把它和糯米粉一起蒸熟了以後,打打打,捶捶捶,於是就成了又香又糯的草草粑:
    9
    豬兒粑

    雲南昭通的又一經典糯食,水富縣、鹽津縣、威信縣一帶比較流行。
    外形超萌,剛蒸熟的豬兒粑潔白而有光澤,像一個個小豬,故而得名。
    舊時是每年插秧的時候吃,寓意谷畜兩旺。
    豬兒粑分咸餡、甜餡兩種。
    咸餡以鮮豬肉、冬筍、香蔥、味精、精鹽等為原料;
    甜餡以白糖、化邊油、桔紅、桂花糖或玫瑰糖、芝麻等為原料。
    不過昭通人多喜歡以鹹味為主。
    10
    包穀粑

    每到玉米成熟的季節,昭通人用石磨或機器把玉米打成泥,包上鮮嫩的玉米葉,蒸出來,又香又好吃。小編覺得這是個很容易普及的美食噢~製作簡單,香甜營養,只要有食物攪拌機和蒸鍋,在家備齊材料,完全可以DIY,清新自然。
    11
    桐子粑

    叫做桐子粑是因為用了昭通當地生長的桐子葉。主要在中元節與中秋節時吃,平時也可。桐子粑的原料有粳米、秈米、玉米、小麥等,雖然原料不一,但都需要發酵。發酵的方式也不一樣,有的用稀飯加乾料發,有的則直接發。說到這里,親們大概明白了——這就是昭通版的發糕。不但有發糕的綿軟,更有桐子葉的清香噢~
    12
    魯甸清真涼粉

    在魯甸縣的各個鄉鎮,要吃上清真美食是件很容易的事。魯甸清真涼粉就是其中最最出名的。
    在魯甸,涼粉有三種:豌豆涼粉、包穀涼粉和蕎子涼粉。
    13
    鹽津水粉

    這里說的水粉,可不是畫畫的顏料,而是昭通鹽津縣一種長得很像米線的經典美食。鹽津人有一種說法:寧可三日不打粉,不可一日無水粉。
    水粉的原料是紅薯粉,然後經過「打熟芡」等手工工藝製作成乾粉條。說到這兒,親們都明白了,這就是雲南版的粉條啊~ 沒錯,在雲南,粉條也可以吃得如此有花樣:鹽津水粉根據湯汁的不同,有燉雞水粉、肥腸水粉、排骨水粉、牛肉水粉、麻辣水粉、清湯水粉……小編已經饞得直流口水了。
    14
    黃姜豆花

    鹽津縣又一經典美食。做黃姜豆花,首先是做好大家熟悉的白水豆花。經過浸泡、磨漿、煮漿、濾漿、固漿和壓制六個程序後,白水豆花做好。白水豆花做好後,就是關鍵一步了:用花生和黃姜磨成汁,熬成香味濃郁的黃姜湯,將白水豆花舀入黃姜湯中,小火煮沸即成黃姜豆花。姜香豆香交相輝映!

    5. 豬肉哪裡最好吃

    近日來豬肉價格節節攀升,豬肉貴,那買的時候更要注意挑選一塊口感佳肉質嫩的豬肉了。

    今天小編帶領大家認識一下哪些部位的豬肉最好吃,另外了解不同的菜餚應該選擇哪些豬肉做才更合適。

    1、裡脊肉

    豬肉當屬裡脊肉為首,以「嫩」著稱!肉瘦、肉味濃且香嫩多汁,裡脊肉,每一扇豬只有細細的一條,兩扇加起來大約4-5斤。

    如果挑選到裡脊肉,即便是五穀不分的菜鳥也能自稱大廚。裡脊肉炒、爆、炸、煎、燜、燉、蒸、煮、烤、鹵、熘、腌、熏等都不在話下,非常好吃,最受歡迎的做法是糖醋裡脊。

    糖醋裡脊

    2、臀尖肉

    臀尖肉位於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一般可代替裡脊肉,多用於炸、熘、炒。

    臀尖肉

    3、五花肉

    五花肉也稱三線肉,肥瘦相間,吃起來肥而不膩。

    五花肉可以勝任很多菜餚需求,代表菜有燒白、東坡肉、蒸肉、炸酥肉、腌制臘肉、紅燒肉等。

    4、梅花肉

    梅花肉是豬的肩胛肉,瘦肉居多,但油花豐富,瘦肉中摻雜著脂肪,形似梅花,吃起來又香又嫩,取來做叉燒或煎烤都風味十足。

    5、前腿肉

    豬前腿肉比較嫩,口感也細膩,肥肉少,瘦肉多,前腿肉不僅炒著好吃,還十分適合做餃子餡,餃子餡的味道和口感會比其他部位更美味,還可以做鹵肉和腌肉。

    6、前排肉

    前排肉又叫上腦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塊肉,瘦內夾肥,肉質較嫩,適於作米粉肉、燉肉用。

    7、彈子肉

    位於後腿腿上,均為瘦肉,肉質較嫩,可切片,切丁,能代替裡脊肉。

    9、肘子

    結締組織多,質地硬韌,適於醬、燜、煮等。位於前後腿下部,後蹄膀又比前蹄膀好,紅燒和清燉均可。

    10、尾根肉

    尾根肉就是尾巴根肉(圓尾),也就是連接尾巴根地方的肉,肉質香,是炒回鍋肉的好選擇。

    11、豬頭肉

    豬頭肉皮厚、質地老、膠質重,宜醬、燒、煮、腌,多用來製作冷盤,其中豬耳、豬舌是下酒的好菜。

    豬頭肉很適合下酒

    如果我們讓天蓬元帥來回答,它身上哪塊肉最好吃,估計答案如下圖——

    6. 豬哪個部位的肉最好吃

    豬身上的肉分為前腿肉和後腿肉兩種,但是很多人都不懂前腿肉和後腿肉的區別,豬前腿肉肉質比較緊實,而且還有很多的筋骨和肉膜 ,這也是因為豬的活動力一般都是來自於前腿,所以它的前腿肉就更緊致、鮮嫩有彈性一些,而且前腿上的肉肥肉也比較少,吃起來不會膩,也很有嚼勁。

    豬肉又名豚肉,是主要家畜之一。屬豬科動物。其性味甘咸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成分。 豬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補虛強身,滋陰潤燥、豐肌澤膚的作用。凡病後體弱、產後血虛、面黃贏瘦者,皆可用之作營養滋補之品。

    營養價值:

    1、豬肉的蛋白質屬優質蛋白質,含有人體全部必需氨基酸。
    2、豬肉富含鐵,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的生成和功能維持所必須的元素。
    3、豬肉是維生素的主要膳食來源,特別是精豬肉中維生素B1的含量豐富。
    4、豬肉中還含有較多的對脂肪合成和分解有重要作用的維生素B2。

    食用功效:

    1、補充蛋白質和脂肪酸: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2、補腎滋陰:豬肉性平味甘,有潤腸胃、生津液、補腎氣、解熱毒的功效,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小便和止消渴。
    3、潤燥: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燥、乾咳、便秘和難產。

    7. 哪個品牌的豬肉比較好吃

    親,你好。我覺得精氣神品牌的不錯。我家一直買精氣神的豬肉。他家的山黑豬骨質堅硬,骨髓充盈飽滿。肉質有彈性,口感勁道,肉味醇香,但工廠化圈養白豬肉發柴,普遍有異腥味。烹飪的時候山黑豬肉用清水煮後無異腥味,湯汁清亮,漂浮沫狀物極少,烹飪時豬油不沾鍋。大部分工廠化圈養白豬有異腥味,湯汁呈黃色渾濁,漂浮沫狀物極多,烹飪時豬油沾鍋。這是我比較後的體驗。我算是他家的鐵粉吧

    8. 豬肉哪個部位好吃

    豬肉是我們日常生活最為常吃的肉類美食,人們在買豬肉的時候,越來越重視不同部位的肉在營養和口感上的差別了。不過,豬肉的種類之多,讓我們難以一時分清,在這里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可以幫大家了解豬肉到底應該怎麼挑選。按著烹調的需要,豬肉除去頭、蹄(爪)、尾外,一般分為以下14個部位。
    1、血脖即耳至肩胛骨前頸肉,呈條形,肥瘦相同,韌性強。適於做香酥肉、叉燒肉、肉餡等。
    2、鷹嘴位於血脖後、前腿骨上部的一塊方形肉。肉質細嫩,前半部適於做酥肉,切肉絲、肉片,後半部適於做櫻桃肉、過油肉、炸肉段、熘炒菜等。
    3、哈利巴位於前腿扇形骨上的肉(包著扇形骨),質老筋多。適於燜、燉、醬、紅燒等。
    4、裡脊又稱小裡脊。位於腰子到分水骨之間的一長條肉,一頭稍細,肉色發紅。這塊肉是豬瘦肉中最嫩的一塊,適於熘、炒、炸等。
    5、通脊又稱外脊。位於脊椎骨外與脊椎骨平行的一長條肉。肉色發白,肉質細嫩。適於滑熘、軟炸及制茸泥等。
    6、底板肉後腿骨下部,緊貼臀部肉皮的一塊長方形肉,一端厚,一端薄,肉質較老。適於做鍋爆肉、清醬肉和切肉絲等。
    7、三岔位於胯骨與椎骨之間的一塊三角形肉,肉質比較嫩。適於做熘、炒菜及切肉絲、肉片等。
    8、臀尖緊貼坐臀上的肉,淺紅色,肉質細嫩。適於做肉丁、肉段及切肉絲、肉片等。
    9、拳頭肉又稱榔頭肉。肉。包著後腿棒子骨的瘦肉,圓形似拳頭。肉質細嫩。適於切肉絲、肉片和做炸、熘菜等。
    10、黃瓜肉緊靠底板肉的一條長圓形內,形似黃瓜,質地較老,適於切肉絲。
    11、腰窩後腿下部前端與肚之間的一塊瘦肉,肥瘦相連,肉層較薄。適於燉、燜、炒等。
    12、羅脊肉連著豬板油的一圈瘦肉,外麵包一層脂皮。適於燉、燜或制餡。
    13、五花肉位於前腿後、後腿前的腰排肉,肥瘦相間呈五花三層狀,肋條部分較好稱為上五花,又叫硬肋,沒有肋條部分較差稱為下五花,又叫軟肋。上五花適於片白肉,下五花適於燉、燜及制餡。
    14、肘子南方稱蹄膀,即腿肉。結締組織多,質地硬韌,適於醬、燜、煮等

    9. 豬肉的哪個部位最好吃帶圖片的

    豬肉到底哪個部位最好吃?

    一、豬身上哪些肉能吃
    (一)先說不能吃的肉。有人會說,豬身上就沒有不能吃的肉,你這是不懂二師兄啊。其實不是的,豬身上還真有不能吃的肉,一共有3個部分:

    甲狀腺,俗稱栗子肉,外觀像板栗模樣圓球肉,有甲狀腺激素,吃了會擾亂激素分泌,表現出頭暈惡心,心律不齊。

    囊包肉,豬肉里寄生囊蟲而形成的肉疙瘩。搞不好會活體混進人的身體,繁殖害人。
    淋巴結,不好吃還有感染病菌的風險。
    除此之外,還有個部位要慎吃,就是血脖肉,經常打針注射,又是淋巴結集中的地方,還是甲狀腺所在位置,外行很難清除干凈,吃著有風險,吃它要慎重。

    (二)除此之外的豬肉都能吃。這里不用生理學名詞,就用廚房概念介紹豬肉的部位和名稱。從頭到尾排列:

    豬頭。分豬臉肉和豬頭肉,包括豬耳、豬舌。

    槽頭肉。血脖肉。
    梅花肉。上肩部位。
    肋條肉。分前排肉和排骨肉。
    前胛肉。前腿部位。
    裡脊肉。靠著脊骨的整條肉。
    五花肉。軟肋部位。
    囊膪肉。下乳部位。
    坐板肉。後臀部位。
    後腿肉。
    豬蹄。
    豬尾巴。
    豬下水。
    (烀豬肉是我國最原始的吃法,如今早就成了地方名菜,在東北最為普遍。吃之前的處理就像大爺這樣,火燎再刮洗干凈,整體入鍋,烀個爛熟,好吃的不得了。)

    二、豬身上哪些肉好吃
    有句俗話,「只有不會做的廚子,沒有不好吃的肉」。尤其是豬肉,不同部位都有不同做法,出來不同的風味和口感,滿足不同場景的需要。

    我們還按著順序介紹,只說比較典型的部位,也就是常做到的、有名堂的肉菜:

    (一)豬肉部分

    前胛肉。最佳肥瘦對比,3:7,而且脂肪混在瘦肉里,不像肋條肉和五花肉那樣截然分開。適合所有做法,燉蒸煎炸,餃子丸子首選。

    排骨肉。簡稱排骨,紅燒、清燉、粉蒸都是美味啊。
    裡脊肉。最適合爆炒,好看好吃。滬菜的大排用的也是這塊肉。
    五花肉。最適合做紅燒肉、米粉肉。
    後臀肉。做回鍋肉,鹵肉。
    脖子肉。除了剁餡還是剁餡。
    囊膪肉。也是剁餡。
    (二)豬雜部分

    豬臉肉。也叫豬頭肉,鹵啊。還有豬耳朵、豬舌頭,鹵出來就是豬頭鹵三寶。

    豬頭。這個要單列。兩種做法:一是連皮整個大鍋里煮熟,歷史上有名堂的菜,江淮菜里和東北菜里叫烀豬頭,做好了是豬肉菜餚里最最香的一道菜;二是去了豬臉,單獨烀熟,也是囫圇個的烀。那個香,寫到這里就忍不住饞涎欲滴。
    豬蹄。鹵、清燉、紅燒,絕味絕菜,無與倫比。
    豬尾巴。鹵和紅燒,只是因為個小量少,不易買著。因而吃的較少。
    腿骨。清燉了,有肉有湯,肉香湯鮮。
    (三)豬下水

    心肝肺。各自等份清燉湯,鮮、鮮、鮮!

    豬肚。爆肚尖、溜肚片、肚包雞、二補鍋……
    豬大腸。九轉大腸、葫蘆頭、各種燒、鹵……
    豬腰子。腰花菜式說不完。
    豬小腸。主要用來做腸衣和手術線,很少吃到。
    (紅燒肉里東坡肉,好吃到什麼程度?把外國人都給鎮住,感覺著要成為中餐代表了。)

    三、豬身上哪些肉最好吃
    (一)屠夫說的三塊

    護心皮。只要傳統手工殺豬,這塊肉別人甭想吃到,都屠夫和主家共享,市場上絕對買不到。

    心肝肺。殺豬菜主角,就是和護心皮一起燉了。
    腹腔挨著脊骨的裡脊肉。這塊肉的確是豬身上最好吃的一塊肉,比護心皮還要好,只是太少了,挨著脊骨一邊一小溜。爆炒最香。而且剛殺的豬,割下來爆炒。這塊肉無法買到。因為家養的豬,屠夫不給你留,當頓吃了。商品豬生長時間短又活動少,這塊肉弱到基本割不著。
    (把回鍋肉做到這樣,誰還能說不是最好吃?)

    (二)賣肉說的三塊

    裡脊肉。這塊肉賣的最快,喜歡炒肉的首選裡脊肉,好切好炒。

    排骨肉。這塊肉最先賣完,因為不像裡脊肉,還有肥肉連接,賣肉的會故意壓一壓,目的是捎帶上肥肉。
    五花肉。其實三樣肉賣的一樣快,去肉市晚點就會發現,肉還很多,這三樣肉都基本沒了。
    (喝酒人要說這個菜不是最好吃的就不算喝酒人。)

    (三)廚師說的三塊

    紅燒肉。紅燒肉很多菜式,首選東坡肉,燒肉類首選。

    回鍋肉。和青椒炒肉一起,位列炒菜之首。
    米粉肉。蒸肉類首選。
    最後結論:只有不會做的廚子,沒有不好吃的豬肉。至於到底哪個部位最好吃,我實在說不上來。要不您來說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