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常菜譜 » 騾肉好吃還是牛肉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騾肉好吃還是牛肉

發布時間: 2022-05-15 14:16:07

⑴ 騾子肉能吃嗎

騾子肉是可以吃的,而且它的營養豐富,可以滋補身體,騾子是一種雜交的產物,來源不合理也不能進行繁殖,也就自然被人們排斥。騾子肉相比馬肉更為腥臭,它肉質干硬,很難煮熟,加上騾子並不是一個自然物種,它本身由於免疫力不足,很容易患病導致非正常死亡,所以才會有不能吃騾子肉的說法。

⑵ 農村也有養騾子,為什麼沒有人吃騾子肉呢

最近老家據說是爆發了豬瘟,很多豬都病倒了,農民們辛辛苦苦養肥的豬,四五百斤說沒就沒,病倒的豬還不能殺掉來吃,真的是讓農村養殖戶苦不堪言。

而且老家鎮上的買賣市場也不允許把豬圈去賣,養殖戶們只能養著、防護著,看看什麼時候豬瘟過去了,自家豬還能重新賣錢。



都知道騾子其實是馬和驢的雜交成果,因為公驢和母馬的基因比較容易結合,而公馬和母驢的基因結合幾率卻很小。

所以大部分的養殖戶都會用公驢和母馬進行雜交來產生騾子,但公騾子和很多的母騾子其實是沒有生殖能力的,因為染色體不成對。(具體原因感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下,這里暫不多說)

所以騾子普遍是沒有後代的,這個特性反而讓人們對騾避而遠之,不敢下口。

當然,現在很多人知道吃騾子不會怎樣後,也有少部分人在吃騾子。

而騾肉本身的口感怎樣呢,因為沒吃過這里也不好和大家多說什麼,吃過的朋友可以來補充。

當然,農村不吃騾子還有個原因同樣是覺得騾子比較省心,鮮少生病,耐力很強,力氣也大,幹活勤勤懇懇的,隨便養一頭就是好幾年,時間久了就會有感情的,怎麼能狠心吃掉呢。

所以說,打死不吃,一方面是害怕,另一方面則是不忍心。

但其實吧,我一直相信人本質上有很大的獸性,在沒有吃的會被餓死的情況下,臭的馬肉、打死不吃的騾肉,其實都會下口的吧。

只是在有選擇性的情況下,人們給這些家畜的肉分出了三六九等。

⑶ 騾子肉的營養價值和驢肉對比哪個更好

民間有「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的說法,但是大多數人是不會區分驢肉、馬肉和騾肉。
從外觀上看,驢肉纖維較細,呈鮮紅色,脂肪多,而且薄。煮熟後的結締組織較為透明,瘦肉纖維煮熟後也較為鬆散,刀切面光滑、味道濃香。馬肉纖維較粗,呈暗紅色,脂肪少,煮熟後,會有類似牛肉的腥膻味道。騾肉纖維最粗,呈粉紅色,脂肪少,煮熟後,會有比馬肉更腥膻、味道更難吃。不含澱粉的驢肉,明顯可以看出肉絲,橫切面更是明顯,而且吃起來比較勁道,含澱粉的肉,則看不到明顯的肉絲,而且吃起來口感比較面。
從口感上講,驢肉則帶甜味,如用驢肉來煮湯的話,味道鮮美,肉質也頗感細嫩。馬肉帶酸味,用調料爆炒後,食用起來酸味減少很大,但是仍然有腥膻味。騾肉帶酸苦味,即使用調料爆炒後,食用時仍然會有很大的酸味和腥膻味。

⑷ 牛肉和驢肉哪個營養價值高

很多人都喜歡驢肉,覺得味道鮮美,驢肉在許多地方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傳統食品和地方名吃,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種驢肉的營養價值,還不趕緊學習起來。

從營養學和食品學角度看,驢肉比牛肉、豬肉口感更好,營養更高。

驢肉中氨基酸構成十分全面,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10種非必需的氨基酸含量都十分豐富。色氨酸是作為識別肉中蛋白質是否全價的重要物質,也是評定肉品質量的重要指標。驢肉中色氨基酸的含量為300-314毫克/100克,遠大於豬肉270毫克/100克和牛肉219毫克/100克。驢肉中賴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分別為1481-1825毫克/100克和270-490毫克/100克,與豬肉、牛肉相近。

肉類鮮不鮮,主要看影響鮮味的氨基酸多少。驢肉的谷氨酸含量高於天門氡氨酸,兩種鮮味氨基酸的總量,驢肉高於馬肉。從鮮味氨基酸在氨基酸總量中所佔比例來看,驢肉為27.33%,馬肉約為25.34%,豬肉在24%-26%之間。這也是人人稱道驢肉鮮美可口的重要原因所在。

驢肉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尤其是生物價值特高的亞油酸、亞麻酸的含量都遠遠高於豬肉、牛肉。



驢肉的高級脂肪酸中,除少數為飽和脂肪酸外,大多數為不飽和脂肪酸,它們約占高級脂肪酸總量的77.2%,而牛肉和豬肉的不飽和脂肪酸占高級脂肪酸總量的比例則大大低於這個數值,牛肉為53.5%,豬肉為62.6%.驢肉高級脂肪酸中,亞油酸和亞麻酸合計為26.9%,驢瘦肉則高達30.6%,而瘦豬肉為13.8%,牛肉為5.7%,它們之間相差甚大。

據報道,驢肉中的高級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亞油酸、亞麻酸,對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壓有著良好的保健作用。

動脈粥樣硬化,附著於血管壁上的脂肪1克,需要2克的亞油酸去溶解;再者,不飽和脂肪酸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體,它有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因此,人們把驢肉作為高級食療食品是有著科學依據的。

人體中膽固醇含量過高,會引起血管的粥狀硬化症。有實驗表明,驢肉和牛肉、豬肉相比,膽固醇含量低,每克肉含0.74毫克;次之為牛肉,每克肉含0.75毫克;豬肉最高,每克肉含0.74-1.26毫克。

⑸ 驢肉比牛肉好吃嗎

從營養學和食品學的角度看,驢肉比牛肉、豬肉口感好、營養高。
1、驢肉,是指驢的肉,它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尤其是生物價值特高的亞油酸、亞麻酸的含量都遠遠高於豬肉、牛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是人們對驢肉的最高褒揚。
2、指從牛身上獲得的肉,為常見的肉品之一。來源可以是奶牛、公牛、小母牛。牛的肌肉部分可以切成牛排、牛肉塊或牛仔骨,也可以與其他的肉混合做成香腸或血腸。其他部位可食用的還有牛尾、牛肝、牛舌、牛百葉、牛胰腺、牛胸腺、牛心、牛腦、牛腎、牛鞭。牛腸也可以吃,不過常用來做香腸衣。牛骨可用做飼料。
3、從營養學和食品學的角度看,驢肉比牛肉、豬肉口感好、營養高。驢肉中氨基酸構成十分全面,8種人體必需氨酸和10種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都十分豐富。色氨酸是作為識別肉中蛋白質是否全面的重要物質,也是評定肉品質量的重要指標。驢肉中色氨基酸的含量為300~314mg/100g,遠大於豬肉(270mg/100g)和牛肉(219mg/100g),因而說驢肉的品質要優於豬肉和牛肉。

⑹ 馬肉騾子肉能吃不能

馬肉和騾子肉都是可以吃的。只不過馬肉和羅做的味道沒有驢肉那麼好吃,因為馬肉和騾子肉的纖維比較粗,所以口感上會比較差。
馬肉含有十幾種氨基酸及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含量高,還含有鈣、鋅、鐵等礦物質,具有補中益氣、養肝補血、滋陰壯陽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動脈硬化,增強人體免疫力。
1.脂肪酸:馬肉脂肪的質量優於牛、羊、豬的脂肪。馬肉脂肪近似於植物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不飽和脂肪酸可溶解掉膽固醇,使其不能在血管壁上沉積,對預防動脈硬化有特殊作用。
2.蛋白質:馬肉和牛肉一樣也含有大量的優質蛋白,這類蛋白氨基酸組成和人體的蛋白氨基酸組成很接近,適合人類食用,可起到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騾子肉含有脂肪,蛋白質,維生素B族,還含有鐵、鋅、硒和其他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
1.蛋白質是騾肉中最豐富的營養之一。此外,它還含有鐵、鋅、硒和其他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這些營養素可以被人體吸收,增強人體各種器官的功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騾肉中微量元素鐵的含量相對較高。這種物質是人類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增加人體血紅蛋白的含量,增強人體造血功能。因此,騾肉具有明顯的補血作用。
2.騾肉還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一些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這些物質對維持人類健康也很重要。如果人體不能吸收足夠的氨基酸和維生素,身體素質就會下降,許多疾病就會頻繁發生。因此,人們通常吃騾肉也能起到預防疾病的重要作用。

⑺ 騾子肉.馬肉.牛肉哪種肉貴

牛肉唄、騾子肉不怎麼好吃所以市場上也很少有買的、馬肉也賣的少、要比牛肉便宜點而已

⑻ 驢肉羊肉牛肉哪個營養價值高

驢肉和牛肉都是比較常見的肉類,而且肉質鮮美,肥肉很少,瘦肉很多,價格比豬肉要貴,而且營養價值更加豐富。驢肉作為一種溫補的肉類,很多人都喜歡通過它補腎壯陽,而牛肉肌肉很多,可以達到補充營養的作用,而且經常吃牛肉的人表現得更加強壯。那麼,驢肉和牛肉到底哪個營養更高呢?

驢肉

驢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吃法,比如驢腩肉最鮮滑,用來做白切不暴殄天物;驢骨不易入味,就拿來紅燜;最經典的莫過於XO醬爆驢腸。

驢肉新鮮自然怎麼做都好,但膻味不易去除,特別是白切做法,沒有其他的配料,驢肉的膻味很容易散發出來,影響整個菜。去除膻味,新粥城有妙法,就是新鮮的驢肉取來,我們那天試吃的是最彈牙的驢蹍肉,用葯材泡過,再加入老雞、南姜、八角和香葉滾熟,再放入冰箱急凍,俗稱「過冰」,熱脹冷縮可以讓肉質變得緊實有彈性。白切驢肉一端上來,可以見到片片都是飽滿的,保持二分皮八分肉,咬下去,驢皮彈牙、綿滑,驢肉鮮嫩,如果蘸點醬油或者芥辣油,更是風味。
紅火文驢骨是好下飯的菜。選用驢肋骨,用馬蹄、蒜茸、腐竹、姜等火文成,汁液濃郁,肉感結實,先煮熟再用材料火文十幾分鍾。特別是腐竹,裡面滲透了驢骨的香味,十分好吃。驢腸直接和西芹、大蒜、荷蘭豆等炒,加入香噴噴的XO醬炒,每條驢腸都軟而不韌。
牛肉
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其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
的人在補充失血和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
中醫食療認為: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為寒冬補益佳品。中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能。適用於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

⑼ 驢肉和牛肉馬肉騾子肉的區別如何鑒定

請在此輸入您的回答,每一次專業解答都將打造您的權威形象
牛和馬、驢的肉都屬於大牲畜肉,不好區別。大家在買的時候可以採用以下辦法識別。
看膝蓋骨頭,牛的膝蓋骨頭是等腰三角形,而馬驢的則是等邊三角形。
看肉的形狀,如果骨頭已經剔除了,如何看肉分別。牛肉的肌肉之間有一層脂肪隔開,而馬和驢肉之間則沒有脂肪層。
也可以用火燒一些,取少許用打火機燒融化,如果燒出的脂肪油滴在涼水中是蠟樣的硬殼就是牛肉。
民間有「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的說法,但是大多數人是不會區分驢肉、馬肉和騾肉,今天教大家一招,如何辨別各種肉。
從外觀上看,驢肉纖維較細,呈鮮紅色,脂肪多,而且薄。煮熟後的結締組織較為透明,瘦肉纖維煮熟後也較為鬆散,刀切面光滑、味道濃香。馬肉纖維較粗,呈暗紅色,脂肪少,煮熟後,會有類似牛肉的腥膻味道。騾肉纖維最粗,呈粉紅色,脂肪少,煮熟後,會有比馬肉更腥膻、味道更難吃。不含澱粉的驢肉,明顯可以看出肉絲,橫切面更是明顯,而且吃起來比較勁道,含澱粉的肉,則看不到明顯的肉絲,而且吃起來口感比較面。
從口感上講,驢肉則帶甜味,如用驢肉來煮湯的話,味道鮮美,肉質也頗感細嫩。馬肉帶酸味,用調料爆炒後,食用起來酸味減少很大,但是仍然有腥膻味。騾肉帶酸苦味,即使用調料爆炒後,食用時仍然會有很大的酸味和腥膻味。
一些驢肉生產廠家,為牟取暴利,使用價格低廉的染色劑胭脂紅(非食用色素),顏色紅的嚇人;部分廠家為提高出肉率使用高濃度的亞硝酸鹽,大大縮短驢肉的加工時間;有些不法商販為了給驢肉增重,過量使用卡拉膠,一斤生肉出一斤二兩熟肉。甚至注膠肉的柔軟度不足,雖然顏色能在色素的幫助下不會和正常驢肉有太大的區別,但是顏色依然要比傳統工藝自然情況下做出的驢肉鮮亮。此外,這類驢肉切開後僅能看見少量的肉纖維,而且會看見亮晶晶的東西,吃起來口感有些像果凍,價格相對便宜。
熟牛肉和熟驢肉如何分辨1、從顏色上來區別牛肉:紅色或黑紅色,切面有光澤。驢肉:深紅色或暗紅色,切面粗糙無光.2、從嫩度來區別牛肉:質地較細.斷面有顆粒.肌膜明顯。驢肉:質堅硬,觸摸粗糙.3、從肌纖堆性狀來區別牛內:肌纖堆較細.斷面有顆粒。肌膜明顯.驢內:肌纖維粗硬。切面顆粒明顯,肌膜不如牛明顯。4、從色澤、硬度來區別牛肉:黃色或淡黃色.硬而脆.揉搓時易碎不沾手。驢肉:淡黃色。軟而黏稠.5、從肌問脂肪來區別牛肉:肌間脂肪分布明顯。切面星大理石樣斑紋.驢肉:肌間脂肪少,切面大理石花紋比牛肉差。6、從氣味來區別牛肉:有固有的牛肉腥味且濃烈.手摸後可在手上長沾有此腥味。驢肉:腥氣味較淡.手摸後根快消失此氣味。肉驢綜合分析 怎樣吃更健康驢肉營養價值高,大家應該都應該了解,那麼肉驢的營養到底表現在哪裡,怎麼吃才能更健康,更有益。肉驢的肉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質的食物。與牛肉、羊肉、豬肉相比,有著瘦肉多、脂肪少的特點,加之驢肉有著特殊的生物學和食品價值,因而深受消費者的歡迎。在山東臨沭縣,工千克熟驢肉的售價為30 ~ 40 元,仍供不應求。現將驢肉營養價值介紹如下(表31 )。上述不同品種的驢,均採取了優質飼草或飼料的短期肥育。從驢肉的化學成分上看,肥育的效果,老齡的退役驢不如壯齡驢和青年驢,冬季的肥育效果不如春、秋季。驢肉的有機物質含量,取決於驢的年齡、膘度和所在的胭體部位。一般說來,驢駒、青年驢、壯齡驢,肉中的水分依次減少,而脂肪含量依次增多,熱量也隨之提高。經過肥育的不同部位的驢肉,高等級部位的肉(眼肌,尻、股肉、臀肉)比中檔部位的肉(頸、胸、肩胛肉)和次一些的肉(肋、腹肉)水分依次減少,而脂肪含量依次增加。肥育和未經肥育的驢肉其熱能含量不一。如經過肥育的晉南驢,肉中脂肪含量高達19 . 1 % ,每100 克肉中含有1 008 千焦熱能。未經育肥的涼州驢肉,100 克肉中平均僅含339 千焦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