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潮汕牛肉火鍋突然火了起來,背後有什麼原因
喜歡吃火鍋的吃貨,從不在乎季節,隔三差五總會約上三兩好友去火鍋店打卡。在冬天的時候幾乎想每天都吃一次火鍋,夏天也少不了吃火鍋,雖然說夏天天氣比較熱,但這根本難不倒現在的年輕吃貨,開著空調吃火鍋已然成為他們的常規操作。
而原本加入湯中的沙茶醬則成為潮汕牛肉的絕配蘸料,也有人會加一碟潮汕辣椒醬,味道不辣,有點咸鮮。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普寧豆醬,普寧豆醬原本是潮汕人蘸海鮮的專利,如今用來蘸食牛肉,可見牛肉味道的鮮美。有美食專欄作者評價說:“所謂潮汕美食最講究‘大味至淡’,從歷史角度看,大都是悄無聲息做減法的過程。”
“鮮”“刀工”“涮肉手法”「潮汕牛肉火鍋」追求的吃法是鮮,無論是牛肉的選擇,還是涮的時間,都是極為講究的。
對於牛肉的選擇,一般都是選擇「3歲」左右的黃牛作為原料, 同時要求土黃牛宰殺後三個小時內端上桌;再者潮汕牛肉是不冷凍的,跟很多別的火鍋店不一樣,因此沒辦法用冷凍刨片的方式,只能通過人工切肉。 最後就是涮肉的手法也很重要,涮牛肉都要配一把鋼絲漏勺,鮮艷的肉倒入滾開的湯中,稍微攪動,變色即熟。講究的叫“三過水”,即肉勺要下三次,目的是掌控肉的質感。
2. 潮汕牛肉火鍋蘸料有哪些
潮汕火鍋的醬料使用的多為沙茶醬,也有混合使用普寧豆醬和潮汕辣椒醬的。據說上世紀最為古早的潮汕牛肉火鍋,用的是沙茶水鍋底,後來才發展成了清湯,沙茶碟成了必不可少的蘸料。主要包括以下兩個蘸料:
蘸料一:沙茶小料:沙茶醬+蒜蓉+瑤柱香菇醬+香菜
沙茶醬,在福建廣東是必不可少的餐桌調料,其實也是舶來品,改良自東南亞的沙爹(Satay)醬。沙茶醬的原料里,有蝦米、魚干、魚露、花生、芝麻以及蔥蒜頭、辣椒、五香粉等香料,鮮味逼人,口味復雜濃郁。
雖然市面上可以買到多種品牌的瓶裝沙茶醬,但幾乎所有火鍋店都會自己調配沙茶醬,不論顏色還是口味都來得較為清淡,甜味稍多些、辛辣度更低,我覺得這樣剛好,與牛肉的鮮味補充提升,又不會太搶戲。
普寧豆醬,潮汕地區最草根的醬料,鮮咸帶微甜。潮汕不少家庭會自己發酵曬制新鮮黃豆來製作豆醬,又以洪陽鎮出品的最為知名。而更像配角的潮汕辣椒醬,雖然顏色鮮紅,其實辣味不足,卻非常咸。如果在豆醬碟中加一點,倒是覺得口味平衡。
三味蘸料:除此之外,也有店家提供炸蒜油等。在外地的店裡,為了迎合大眾口味,調料選擇則更加多了。
新鮮牛骨熬制的清湯配上甜玉米、大棗,微微的香甜氣息撲鼻而來。新鮮的牛肉被分割區域親手切成薄薄的片,嫩肉、吊龍、匙皮等只要下鍋涮上10秒便可感受到牛肉的鮮嫩。還有一種是牛雜鍋,牛雜經過精心熬制端上來就立馬引起味蕾的注意。
潮汕牛肉火鍋的標配醬料之一,每一家的沙茶醬會有不同的秘方,非常好吃,如果只是直接罐裝的沙茶醬則沒有什麼新意,芹菜粒可以引出牛肉的香氣。
3. 普寧哪裡有美食
1、菜頭果 (實際上就是蘿卜糕,油煎後加上一定的配料,爽滑可口.)
2、腸粉 (潮汕拉腸,不過和我們鎮的有點出入.我們那裡主要是海鮮拉腸,加鮮蝦仁和生蚝,雞蛋和瘦肉等等,很鮮甜又很清淡,不象這個一看到就已經膩了!)
3、白皮 (沒見過,看樣子好象是潮式月餅.)
4、炒薄殼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是什麼,其實是一種海鮮,一般家常菜只加紫蘇和蒜蓉炒.吃這個有季節性,一般在夏季才比較好吃.)
5、炒田螺 (到處都有,也不算什麼特色.)
6、蚝烙 (廣州人叫蚝煎,做法很簡單,只要求食料要新鮮,生蚝的鮮甜在加上油煎後的脆香,極品!)
7、炒粿 (街邊都有得賣,主要是配料很多,而且各種配料都混勻了就很好吃,做法也很簡單,兩分鍾就有得吃,當然排隊的時間不算!)
8、春卷 (裡面一般包綠豆或甜冬瓜泥,再用油炸.我們那裡有個老人經常踩著單車穿街過巷去賣春卷,而且邊賣邊唱潮劇,所以很多小孩子都很捧他場)
9、番薯餅 (用番薯切片,然後用麵粉炸至金黃色,也有用芋頭的.很便宜)
10、番薯芋(可以在裡面加點迷迭香、甘草、玫瑰花瓣、蘆薈汁等等,對女生很有用的.有什麼用呢?我也不知道啊,呵呵!!!)
11、甘草楊桃墨仔 (實際上就是飯後用的水果,只不過在削了皮清洗干凈之後,用甘草汁浸泡幾分鍾,一方面增加口感,另一方面是取乾草的葯用功效,和胃寬中,促進消化.)
12、果條卷 (還沒吃過,有機會再試一下.)
休息一下,口水流太多會虛脫的!
13、粿汁 (我最喜歡吃的東東之一啊,,不過可惜例圖里的粿汁里只有鹵蛋啊,,沒有我每次必吃的好吃的鹵豬腸吶~`~```那樣好好吃啊!!)
14、尖米丸湯 (一般拉,,我不太喜歡吃,口感有點滑滑的,我總覺有點怪!)
15、韭菜果 (很喜歡吃這個,現在都是.包的餡是韭菜,在蒸籠上蒸熟後再刷上一層香噴噴的芝麻油,吃起來更加香甜潤滑,大部分是放到煎鍋上煎至金黃再吃,超香啊。不過熱氣,所以要注意量.~~````````)
16、卷煎 (這個我還沒見過,暈~~)
17、綠豆湯 (好象很多地方都有啊!不過我煮的就會加迷迭香,更好吃.)
18、馬鈴薯果 (應該是糍粉果吧?餡有馬鈴薯,芋頭,糯米等,最喜歡芋頭的!)
19、麥粿 (也沒見過,呵呵~~~`````)
20、牛雜粿條 (應該是牛雜河粉吧?最重要的是湯,配料很多,都是家傳秘方,所以我也不知.不過有些店的牛雜湯超好吃.)
21、糯米糍 (這個小吃,,我喜歡!!!)
22、沙茶果 (這個也不錯,可惜吃多會膩D)
23、沙鍋粥 (哈哈~~這個到處都有,加些海鮮,沙白、蘇眉和大石蟹挺好吧)
24、瓷殼果-烏果 (過年才有的東西,因為果皮是一種葯用植物的葉子和麵粉做的,有一種很特別的味道,而且對腸胃也蠻好的!)
25、炭燒耗
26、無米果 (好吃啊!!在上面淋上辣椒醬,夠味啊!可會熱氣啊!所以每次和朋友去吃都是一手吃著無米果,,一邊喝著涼茶的啊~~```````哇哈哈~```````)
27、鹹水果 (小學時常吃啊!放學就吃啊!呵呵~~`)
28、宵米
29、鴨母 「米念」 ,潮州話直譯 (實是很大的湯圓,在糖水裡面加上木耳,白果,銀耳,鐵蛋之類的東西.)
30、油條 (雖然哪裡都有,,可我附近那一家就特好吃拉,誇張到要排隊的啊~我為了吃,可是等了很多次拉~```````)
31、魚腸粥 (很多地方都不吃魚腸的,太難洗干凈了,不過潮汕人就用鹽水洗,在用清淡的粥調配,鮮味十足!)
32、魚餃,實際上應該叫魚皮餃 (餃皮是用魚肉蓉打的,鮮甜,再加上青菜和爆香蒜蓉!)
33、芋丸
34、雜菜 (一般潮人不怎麼習慣早餐吃麵包和牛奶,人們喜歡在家吃早粥,那粥不比廣州的粥那樣糜爛,應該稱稀飯。桌上放幾碟雜菜,如蘿卜干,橄欖菜,咖喱香腐,鹹菜,炸菜 )
35*** (這個東西的名字不知到怎麼打.清明節前後才有的,因為原料中有一種綠色植物的聲用葉子,所以整體都是綠色的,不過這種植物有一種獨特的香味,所以還蠻好吃的!)
36、芝麻糕/馬蹄糕
37、豬腳圈 (應該是很小的時候的那種蝦果吧?!)
4. 牛肉粥怎麼做好吃又營養竅門
潮汕砂鍋牛肉粥我們利用砂鍋與粥的溫度,來攪散蛋黃讓其成熟,這樣做可以增添牛肉粥的滑順感,這是一道簡單又富含蛋白質的粥品,溫暖且鮮甜,牛肉非常柔軟美味,給你的胃一點呵護,在家來碗美味的砂鍋粥吧,跟我一起來試試哦!
食材明細
主料:生米1/4杯、砂鍋1個、牛肉片100g、全蛋1顆、姜1小塊、辣椒1/4條、蔥1根
牛肉腌料:醬油1/3湯匙、米酒1/4湯匙、白鬍椒粉少許、香油少許、太白粉2茶匙
調味料:鹽2茶匙、白鬍椒粉少許
潮汕砂鍋牛肉粥的做法:
1、先把大米清洗凈,把蔥、姜、辣椒洗凈備用;
2、先用加1杯水,然後將米倒入砂鍋中煮軟;
3、趁煮粥時,將蔥用可飲用水洗凈後擦乾,切成蔥花;辣椒去籽切細條;姜去皮切片後切絲;將蛋白與蛋黃分開;
4、再加入約600g的水到砂鍋中開大火煮滾後轉中火續煮;
5、牛肉放入准備好的腌料(醬油、米酒、白鬍椒粉、香油、太白粉)腌制入味。
6、抓勻腌料後,放冷藏備用;
7、當粥煮出濃稠感後,放入姜絲再滾一下;
8、放入調味料試味道後調整;
9、趁粥大滾時,放入腌好的牛肉片;
10、蛋白略打散後加入粥里拌勻;
11、放入辣椒絲、蔥花,再把蛋黃放在正中間即可;趁熱享用,只需將蛋黃攪散便可享用。
5. 普寧有沒有賣福合埕牛肉丸的實體店
廣州好像有,不過自從在網上吃了一家更好吃的,就沒再去買了,網上一家叫老德頭食品的也不錯,好吃,並且最重要是,不用出門就可以買到,前一天買,第二天就能到!妥妥滴,每次想打火鍋,就買!
6. 汕頭特產有哪些
汕頭特產有西臚烏酥楊梅、南澳牡蠣、潮陽姜薯等。
一、西臚烏酥楊梅
西臚烏酥楊梅,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西臚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早在600多年前,西臚鎮就已經開始種植楊梅,種類主要以烏梅和紅梅兩大類為主,品種主要有烏酥、凹蒂酥、凸蒂酥和流涎酥等。其中,烏酥楊梅被看作是楊梅中的「極品」。
2010年12月2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西臚烏酥楊梅」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7. 牛肉粿條的介紹
牛肉粿條是廣東潮汕地區著名名的漢族小吃,牛肉粿條對於潮汕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食物了。而牛肉粿又以汕頭牛肉粿和普寧牛肉粿聞名。潮汕人簡稱牛肉粿,一般都喜歡吃炒的,在潮汕地區和珠三角的潮州牛肉店都可吃到,鮮綠的芥藍,加入嫩嫩的牛肉片,還有那入口滾燙的粿條,絕妙的搭配,營造出讓人念念不忘的口味,真是美味可口。
8. 潮汕牛肉火鍋為什麼火起來了,什麼才是好的潮汕牛肉火鍋
因為:
1、火鍋的湯底
湯底是火鍋的大背景,據說汕頭地區最早的牛肉火鍋,湯底的做法是將沙茶醬直接加入鍋里,口感較濃郁,後來逐漸化繁為簡,現在潮汕火鍋的鍋底湯頭講究一個「清」字,雖然也有厚重的葯膳鍋,但清湯鍋始終最受推崇,這樣的湯底就十分考驗各種涮材的新鮮度和本來的滋味了。主流的潮汕牛肉火鍋鍋底有清水和牛骨清湯,清水鍋底有時會放幾塊白蘿卜,而牛骨清湯會加幾塊牛肋排,有時候還會有牛肉丸,白蘿卜和玉米,每鍋牛骨清湯出來,都透著牛骨天然的鮮香清潤。之所以放白蘿卜和玉米,既有吸油解膩的作用,還能夠提鮮,增加涮肉中的清香之氣。鍋底上桌,鍋開後,先舀一碗清湯,加點兒芹菜末在碗里,趁熱喝著先。
2、牛肉
出了當地,就很難再吃到正宗的潮汕牛肉鍋,原因就在於主角—潮汕牛肉十分講究「鮮切」二字,潮汕人對牛肉要求很高,要吃當天現宰的黃牛肉,牛肉丸也要吃現打的,不能摻入豬肉末或粉。此外,切片成盤的牛肉放置時間,也會影響口感和味道。
潮汕火鍋的牛大多來自四川貴州一帶的山地牛,做火鍋的需要大概2歲的牛,通常一頭土黃牛,適合做火鍋的肉只佔35%左右,可謂口口珍貴,次一些的牛肉打成牛肉丸,再次做成牛筋丸、牛肉餅,最後剩下的還可以做牛腩,反正周身都不會浪費。
不少講究的店家還會甄別牛的性別,公牛的肉堅韌,適合打肉丸,母牛和腌牛的肉柔軟一些,更適合涮火鍋。汕頭很多火鍋店都在屠宰場附近,甚至有自己的牛場,為的就是確保能給食客們提供新鮮宰殺的牛肉。
除了肉質新鮮,刀工也不可或缺。一定要師傅手切牛肉,千萬不能用機器,這是門技術活兒,切不好,牛肉的口感就會顯得粗糙,甚至咬不動。
3、分解牛肉各個部位
潮汕火鍋店裡有幾十種不同部位的牛肉和內臟可選,當地人對牛肉各個部位的叫法也很有特色,經常讓外地食客分不清楚:脖仁、吊龍、匙仁、匙柄、五花趾......部位不同,口感各異,堪稱潮汕版的「庖丁解牛」。
4、配菜
吃潮汕牛肉火鍋,最好從肥到瘦先涮牛肉吃,再下配菜。和重慶火鍋不同,潮汕本地人不會涮太多配菜,常見的不過兩三樣,以免喧賓奪主。
炸腐皮
潮汕人不常在牛肉火鍋里吃,金黃酥脆的炸腐竹燙煮後,會充分吸收湯底的醇香,口感鮮香。
潮汕粿條
看起來像河粉,是當地常見的吃食。在鍋里涮熟,倒點兒湯在碗里,加入芹菜末和煮熟的粿條湯吃;也可以放點兒肉,倒點兒沙茶醬拌著吃。
別忘了還有白蘿卜和玉米呢,長時間熬煮後,相當入味。
5、蘸醬
一頓暢快淋漓的牛肉火鍋,怎麼少得了蘸醬?
沙茶醬
潮汕是沙茶醬的發源地,將魚、海米、花生、白芝麻、椰絲、蔥姜蒜、辣椒、芥末、丁香、胡椒粉、陳皮、香草等混合而成,口感咸鮮甜辣俱全,和牛肉的味道很是相得益彰,而且還讓牛肉帶著一絲海的味道。喜歡辣的人還會加入一點潮汕辣椒醬。
普寧豆醬
潮汕人吃海鮮有時候會選擇蘸普寧豆醬,現在也用來蘸牛肉。當地很多人都會自己發酵新鮮黃豆製作這種咸鮮微甜的蘸醬。
此外,還有店家會提供炸蒜油做醬料。
牛肉性熱,所以不少店還備了自製的涼茶,配方多為當地的傳統秘方:黑豆、生地、熟地等熬制而成,所以牛肉火鍋配涼茶,也是不錯的選擇哦。
去潮汕吃火鍋一定不要去景點吃,那味道簡直沒法形容,還很貴很貴,去路邊一些普通店面吃就行了,不知道去問當地人哪家火鍋好吃不會出錯
9. 一碗好的濕炒牛河,裡面都應該有什麼
潮南區兩英鎮西隴路口,牛知縣牛肉火鍋海鮮中餐廳,有十分多汕頭特色,牛肉火鍋,各式海鮮,另外餐廳特邀深圳大廚賴可興先生獻藝,主打港式燒鵝,澳門燒肉。蜜汁叉燒。汕頭烹制以海鮮為主,有自己的特長,烹飪技藝己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比較出名的菜:有牛肉火鍋,宮粽球,牛肉丸子,牛筋丸,豬肚子糯米,水粿子,蚝烙,特別烹飪海鮮有獨特風格。
如果你來到汕頭,推薦汕頭十大特色美食:南澳鮑魚、潮汕蚝烙、豬腳圈、老媽宮粽球、訕頭牛肉丸、鹵鵝、翻沙芋、薄殼米、鴛鴦水餃、腐乳餅等等,以上就是汕頭十大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