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常菜譜 » 如何提高課堂效率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如何提高課堂效率

發布時間: 2022-01-20 07:48:01

㈠ 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應採取什麼措施

提高課堂管理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1).教師要更新課堂管理觀念
課堂不等同於教室,課堂管理也不等同於簡單的控制。常被誤解為教師是「中心人物」、「控制者」、「主宰者」等等,於是,教師很難忘我地走進學生的內心,同樣就很難將認知結構與情感結構的目標進行整合,這將直接導致學生厭倦上課。認為自己是「中心人物」的教師,通常是講起課來滔滔不絕,一講到底,哪怕學生在下面講話、打瞌睡、做閑事;認為自己是「控制者」、「主宰者」的教師,對學生當然不會置之不管,他們會採用一切他們認為必要的手段使課堂安靜,使學生「全神貫注」,然而這又使得課堂的重心嚴重位移,因為過分強調了管理,會導致課時不夠、教學氣氛不活躍等結果。可見,課堂教學中的課堂秩序與教師的管理理念休戚相關。要搞好課堂管理,教師有待進入一種忘我的境界。把學生看作是你的朋友,尊重他們,善待他們,換位思考他們所需要的,所嚮往的,所期待的,和他們一起商討學習方法,一起探究學習內容,忘記你所謂的「身份」,真正投入到他們中去。在這樣的模式中,沒有主宰者和被主宰者,只有愉悅的課堂氛圍,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中,學生才易於獲得創造性的發展空間。
(2).合理制定規則。學期初規則的制定,是課堂管理的重要策略之一。教師應明確告訴學生規則的內容以及出現違規行為將會面臨的懲罰,如遲到學生只可以從後門進教室等。規則一旦建立,教師首先要嚴格遵守,不遲到、不早退,不在課堂上處理私事,上課前關掉手機等。同時監督學生是否嚴格遵守,防微杜漸,免得一些不適行為逐漸演變成主要問題。教師對學生要一視同仁,要言必行,行必果,這樣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威信。若前後管理不一致,則可能會使課堂紀律惡化,使自己處於非常被動的境地。
(3).創設和諧的課堂環境與氛圍
積極而活躍、協調而融洽的課堂教學氣氛,能明顯促進學生的思維和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進而有助於提高教學效果;而拘謹、刻板、冷淡、緊張的課堂教學氣氛,則會明顯削弱學生的注意力水平,壓抑他們的創造性,進而使上課成為負擔,無助於教學效果的提高。贊科夫的教學實驗就對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有如下的結論:「學生在課堂上高高興興地學或者愁眉苦臉地學,效果是不一樣的。」這足以說明積極的課堂教學氣氛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如有的教師上課,學生只盼下課鈴響,有的教師下了課還被學生纏著問個不停,意猶未盡。因此在課堂上創造一種使大家心情愉快,有強烈的求知慾,積極地探求知識的心理氣氛,才能使學生開動腦筋,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進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氣氛不僅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心理,而且還會極大地影響到教師的授課心理,教師對課堂教學氣氛的不同感受,其注意力、情緒和思維都會有所不同。
①、充分開展情感教育,創設情感環境。(教師以自己積極的情感感染學生)
②、運用幽默、機智地創設吸引人的課堂環境。
③、充分給予學生「賞識」。
④、教師用語言應多用陳述性語言,少用評價性語言。
⑤、實現課堂公平,與學生平等相處。
⑥、加強師生互動。
⑦、形成良好的班風。
(4).有效溝通,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案例1一位交警在十字路口攔住了一輛闖紅燈的汽車。車里的女士稱自己是小學教師,趕著去上課,馬上就要遲到了。「希望能得到您的原諒。」她說,交警聽了喜出望外:「太好了!幾年來我一直在等,想抓住一個不遵守 『紀律』的小學教師,你給我過來!把『我闖紅燈』四個字抄寫三百遍。這是我上小學時立下的誓言。」
這個故事對大多數人來說僅是一個笑料,但對那些曾經在懲罰學生的教師來說,卻是一個絕妙的諷刺。交警這樣做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實現小時候的一個誓言,僅僅是為了以牙還牙,發泄心頭之恨,可見「抄三百遍」帶給他的那種痛苦,那種怨恨有多大,以致心理扭曲,滑稽地報復。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是教學關系中的平等首席,教師的作用在於引領而不是替代,教師應該學會對學生的尊重和贊賞,要及時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只有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有課堂上師生的積極行為,才能有課堂上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意義的創建,才能有真正意義上課堂管理。
(5).健康課堂管理
所謂健康課堂管理,就是通過為每個學生營造一種以相互信任和尊重為基礎的愉快、健康、高效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自強、自尊、自立的心理,促進學生心理、社會多層面的發展,從而使學生在課內外過一種健康、幸福和有意義的生活。
(6).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在課堂管理中,教師首先要不斷提高自身師德修養。其次,學會自我控制與耐心是教師的基本品質。無論課堂上發生什麼事,教師臉上始終保持一副平靜輕松的表情,這種自我控制的能力是制勝的法寶。最後,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學識及駕控課堂的能力,使自己的教學能深深地吸引學生。
(7).引導學生自我管理
如:①讓學生參與管理,師生一起討論制訂課堂規則的內容以

㈡ 中學生如何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1.做好上課准備
做好上課之前的准備,學習效率加倍。在上課之前,提前准備好需要的本子和筆,避免因翻找時跟不上老師講課進度;提前復習之前學過的知識,預習將要學習的內容,帶著問題進行聽講;了解和熟悉老師的教法和特點,積極適應老師講課風格。聽,不僅是聽老師講授、也要聽同學發言。在聽講時要做到:聽老師講。要帶著以下目的去聽老師講:①聽老師是怎樣分析課文, 怎樣講解有關要領、法則、公式、定律的概括、推導及應用的;②聽老師是怎樣講清新舊知識的聯系的;③聽老師是怎樣講解重點、難點內容的;④聽老師是怎樣在新課結束時做總結性發言的。
2.把握課堂黃金時段
前松後緊法。所謂「前松後緊」,是說聽課時前幾分鍾不妨鬆弛一點,後頭再緊張起來。一節課45分鍾,一天好幾節課,要想每節課自始至終緊張、專注地聽講,說實話很難聽課時不妨前松後緊。有的同學上課時一開始還能集中精力,可上到半截就開始走神;而老師上課時往往一開始是回顧以前所講內容並引入新的內容。
3.課後
做好課堂練習及作業。課堂練習及作業是學習中從理論到應用的一種實踐活動(學以致用),是鞏固知識和檢驗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做練習及作業時,要堅持理解消化,立足於懂,不要圖快。要仔細審題。

㈢ 如何提高上課效率啊

1.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需要三個點
①興奮點。
有人說過:「一個人如果失去了金錢,只是失去一點點;如果失去了毅力,你就失去了很多;如果你失去了興趣,那麼你失去的就是整個未來。」你看那些著名的專家們,他們之所以能夠做出一番豐功偉績,就在於他們在某一領域具有了超強的濃厚興趣;那些學習優秀的學生也是這樣,正是因為他們對學習各科知識有了強烈的興趣,才會有廢寢忘食的學習精神。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興趣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具有多麼重大的意義啊。
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
首先,教師應該具備把枯燥的內容以生動活潑的形式講給學生的能力。毋庸諱言,現行教材中有的內容並不是學生喜聞樂見的,那麼如何讓學生去熱愛它?學生們一天天在封閉的教室里學習,很辛苦很疲憊,甚至會達到一種忍耐的程度,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去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充滿激情地去學習與思考?這些都需要我們做教師的付出極大的努力,盡最大努力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始終使學生保持著一種興奮的狀態,才可以使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可能。
其次,教師應該具備營造寬松融洽的課堂氣氛的能力。要做到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建立起有效的評價激勵機制,時刻注意使學生的人格能得到有效的尊重,使學生的高見能得到及時的鼓勵,使學生的思維能得到適時的啟發,只有這樣才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促使學生始終處於積極思維的狀態,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落實到有序的教學過程中。
再次,教師還要具備正確處理師生關系的能力。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應該看到建立起良好的師生倫理關系和情感關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實踐中大家是否體會到,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不僅會使教師精神煥發,而且還會使學生思維活躍,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假如課堂上師生關系緊張,教師沒好氣,學生怎麼會有良好的情緒呢?沒有了良好的學習情緒,又何談教學效率?現在有一部分教師還是在教學中習慣於處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把學生看作是被動的、學習的奴隸。這樣的課堂一般情況下是見不到好效果的,更無法奢談教學效率。實踐證明,只有實現了師生情感上的共鳴,建立起新型的、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我們的教學才有可能實現高效率。
②知識點。
教學質量的提高,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實就是把教材規定的內容有條理地讓學生掌握熟練了,學會應用了,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師應該知道哪些知識點是必須要讓學生熟練掌握的,哪些知識點是應該讓學生深刻理解的,還有哪些知識點是應該讓學生基本了解的,只有底碼清楚,才可以使教學有的放矢,從而實現用最短的時間,取得最大收獲的目的。要做到這一點,應該怎樣去做呢?
首先要深刻領會各學科《課程標准》的具體要求。通過對課程標準的分析理解,建立起本學科的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上確定出每一章節、每一課時的具體知識點。
其次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具體內容。通過對教材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准確把握本章節、課時的能力要求、知識要求、應用要求,從而確定出本節課的知識點。在這些知識點中再分析出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如何去突破它。
再次要分析近年來的中考試卷,從考試命題的角度確定出講課的知識點。當把知識點確定出來後,還需要認真審視試題答案,分析答題思路,引導學生明確答題時的思考方向,從而提高學生審題能力。
以上的三個方面主要是指在備課過程中准確把握知識點的方法,要想使每一節課都做到知識點明確,並且緊緊圍繞知識點設計教學過程,啟發學生在攻克一個個知識點的過程中,積累知識,學會學習,持之以恆,學習效率就會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也就有了基本保證。
③激發點。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最重要的是要明確「課堂」這個特指的場所,必須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是在課堂教學的有效時間內。因此在有效的時間內要使學生有最大的收獲,教師還要千方百計地去抓住稍縱即逝的有利時機,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有的老師曾經問過我,學生在課堂上不動腦筋怎麼辦?我的回答是:「首先你要分析清楚這種現象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然後再對症下葯,找到解決的辦法。一般的來說,學生不動腦筋的原因往往是由我們教師自己造成的。比如你在設計問題時,會不會說'這個很簡單的問題誰來回答?』你說學生會有怎樣的心理活動?他們就自然會想,這個問題我不能回答,因為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我回答出來了,顯不出我的本事,如果回答不出來,教師一定有一句'這么簡單的問題你都回答不出來』在那裡等著我,因此還是不回答為妙。還有的教師遇到有兩個學生回答不出問題的時候,就會急切地把現成答案說出來,下次再提出問題的時候,學生一定會想,等著吧,一會答案就會從老師的口中說出來,何必去苦苦思索呢?你想,這種情況持續下去,長此以往學生還會動腦筋嗎?」雖然這些回答也許不是教師需要的,但是我覺得這種現象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時時會出現,要有效地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教師就應該尋找到能夠使學生持續不斷處於思考狀態的激發點。
首先,教師要善於抓住能夠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的激發點。在一些所謂的示範課、公開課或者優質課評比中,總有部分教師擔心課堂中出現意外情況無法完成預定任務,所以就有人事先安排好學生發言該說什麼或者怎樣去說,並且這些都要做好提前布置,結果把示範課上成演示課,優質課上成做秀課。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回答的問題都是提前預設的,答案也是事先安排的,怎麼會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呢?失去了學習熱情,學生的思維又怎麼可能深入下去呢?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抓住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的「卡殼」時機,或者分解問題,或者變換角度,激發學生去深入思考,把學生的思維活動引向深入,這樣做的結果勢必會使我們的學生養成一種思考問題的習慣,當一種好的習慣養成之後,就會為學生的學習帶來無窮的動力。這種效果在演示課中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其次,教師還要善於激發學生的情緒並把學生的情緒推向高潮。一節課內,如果教師沒有飽滿的激情,就很難激發出學生的激情,沒有激情的課堂學生就會處於昏昏欲睡的狀態中,這種狀態怎麼會有很高的教學效率呢?所以教師以一種充滿激情並富有詩意的語言是學生時時被教師感動著,被自己的精彩回答感動著,那麼你還用犯愁教學效率嗎?
還有,教師應該善於激發學生熟練掌握知識的熱情,這就要去研究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性。教學藝術性中首先要提高自己運用語言的能力。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鮮明而深刻的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我們深信,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的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也同樣體現了語言在課堂教學中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以及師生之間信息的傳遞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須以語言作為憑借。教師通過情趣盎然的表述,鞭僻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處的點撥,把學生帶進瑰麗的知識殿堂,並開啟心智,陶冶情操,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從而「更好的為實現教學目的服務。」 當然教學藝術性中還包括教學情境設計的藝術性、教學環節設計的藝術性等多方面內容,這里就不再一一贅述。
這三個點,相互支撐,相互作用,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奠定了基礎。
2.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需要三條線
①訓練為主線。
我們知道,再高明的游泳教練如果不把運動員放到水中去游泳,那麼訓練就不會見到效果。同樣再高明的教師如果只靠自己滔滔不絕地講課,也不會使學生學會學習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樹立一種訓練意識,要讓學生在有效的訓練中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要提高訓練的效果,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全體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班級,學生的基礎都會分為好中差三種情況,並且是呈階梯狀分布的。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發出的信息卻是水平狀態分布的,如果沒有了學生的參與,那麼教師所發出的信息就不會與學生的思維產生共鳴,這樣就會出現過一種結果——教師講得天花亂墜,學生只是昏昏欲睡,這怎麼可能實現高效率呢?只有當教師把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的時候,教師再特別關注一下學習有困難的那一部分的時候,學生的思維與教師所發出的信息才有可能產生共鳴,只有這種共鳴不斷產生、不斷深化的時候,才有可能順利實現提高教學效率的目標。
②情感交通線。
這里的「交通」,指的是情感上的「交流、溝通」。其實每位教師都應該清楚,我們的學生一天要在教室里坐上七八個小時,如果是傾聽著自己並不願意聽到的枯燥聲音,得到的不是熱情的鼓勵,而是斥責的眼神和語言,這45分鍾的時間對他們來說,該是怎樣一種難熬的時光?所以在課堂上建立起來與學生密切聯系的情感交流與溝通,就是非常必要的。這就需要我們始終保持著一種對學生深沉的愛。這種愛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也應該是明媚陽光底下的一縷和煦春風,更應該是來自天際的柔聲呼喚,要喚醒一顆顆沉睡的心靈,為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塑造著洋溢著愛心的美好心靈!這都需要教師真情付出,只有真情付出才會實現教師與學生的情感溝通,有了情感上的溝通,學生的學習才會變成幸福的事情,才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會使學生在充分享受成功與愉悅的同時,得到最大程度的收獲。
③創新生命線。
依據國家制定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所提出的目標,未來人才的標准應該是以下幾點:要有開拓進取、敢於創新的思想意識;要有經受挫折而不懈追求的心理品質;要有堅持終身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性格特徵;要有善於與他人合作的良好人際關系;要有面對競爭不怕任何艱難險阻的氣概;要有善於利用一切資源尋找走向成功的能力。在這些能力中,為什麼要把「開拓進取、敢於創新」放在第一位?這就足以看出未來人才擁有創新能力是多麼重要了。因為只有創新社會才會進步,只有創新科學技術才得以不斷發展,我們做教師的如果連這一點都不能清楚的時刻牢記,那麼你的教學很可能就是一種失敗的教學,教書育人的任務就不會很好地完成,這是我們必須要明確的。
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怎樣才可以把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起來呢?
首先是要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體現出創新能力的培養。長期以來,我們有的教師離開了教學參考書就上不了課,離開了教材就教不了書,一切只是照搬書本,教師的作用只是一個書本知識的傳承者,這樣永遠也不會把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起來,只有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努力去探索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環節設計,才會有可能使我們的教學為創新能力的開發而服務。
其次是要在教材的使用上體現出創新性,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擴大知識領域。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經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而我們有的教師在教學時,不敢越教材雷池一步,甚至到了教材中的錯誤也照講不誤的「痴迷」程度,這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絕對沒有好處的。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教師就必須要有教材開發能力。
在這次課程改革中,由於倡導民主、開放、科學的課程理念,並且確立了國家、地方、校本課程三級管理政策,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必須要在課程改革中發揮主體性作用,要形成強烈的課程意識和參與意識,改變以往學科本位論的觀念和消極被動執行的做法。教師要了解和掌握不同層次的課程知識,以及這些層次之間的關系。只有對教材爛熟於心的時候,你才有可能具備教材開發能力。教材的開發,是需要教師的知識、能力、水平作基礎的,所以提高自己的知識、能力、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在教學方式的變化上要體現出創新思維的培養,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養成鑽研探索精神。就目前來講,新課程改革的難點之一就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我們做教師的要想培養出跨世紀的一代新人,就必須要攻克這一難點,在教學的方法與學生學習的方法上,努力去追求一種可以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最大程度發展的全新途徑。
3.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需要三個面
①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生能力其實質就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它包含的是多方面的,比如善於分析與綜合的能力、勤於思考善於發問的能力、尋求最佳解決問題途徑的能力等等。而這些能力的培養,並不是需要教師去刻意追求,而是要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在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悟到,從而把教師的教學方法演變成為學生自己的能力。
比如有一位教師在教歷史課《西漢與匈奴的關系》一章時,並沒有按部就班地從教材的開頭講到結尾,而是首先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讀一讀本節教材內容,看一看誰能夠把這些內容用兩個字總結出來,如果你能夠把本節教學內容用兩個字總結出來的時候,說明你就學會了怎樣來學習歷史課了,並且你還抓住了本節教學的精髓。」教師的這一番既有鼓動性又有方法暗示的導入語,把學生帶入了自主學習的狀態。學生們開始了認真地讀書、勾畫、做標記。過了一會,又對學生開始小聲地交換意見,教師看時機已經成熟,然後說:「現在有的同學已經感覺到自己解決問題有些難度,想與其他同學交換看法,那麼你們就自願結組,各抒己見談論一下好嗎?」於是熱烈的課堂氣氛出現了。經過幾分鍾的討論,學生們的意見很快達成了共識,一致認為西漢與匈奴的關系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戰」與「和」,教師接著又問:「戰,重要的戰役有哪幾次?是誰與誰戰?戰果如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和,是哪一個方面在什麼情況下求和?求和的方式和措施又是怎樣的?這種'和』在當時具有怎樣的意義?」學生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再進一步讀書,需要學生們在教材中尋找相關信息,找到相關信息後,還要進行總結歸納,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能力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全面的訓練和提高,從而實現在教學過程中,完成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的任務。
②面向全體學生。
在深入學校聽課的時候,發現有的教師在課堂中對優秀學生表現出的關愛程度遠遠高於一般學生,其實這是教師教學中的一個誤區。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要樹立起面向全體學生的思想意識。如果教師的眼中只有優秀學生而忽略了其他學生的存在,勢必會產生多數學生在課堂上心不在焉的後果,這對提高教學效率實在是一種嚴重的阻礙。解決的辦法首先是在備課過程中就要想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出他們力所能及的問題。其次是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再次就是給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創造同等的機會,讓他們都能夠享受到成功的體驗,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這才可以保證教學效率的提高。
③面對教學實際。
所謂的教學實際,其實就是指你所任課學校的、班級的具體實際情況。尤其是要注意在學習外地先進經驗的時候,必須要立足於本班實際,不能照搬照用,否則多好的經驗一旦脫離了自己的實際,也不會見到效果的。比如,現在好多學校都在推廣洋思中學經驗,其中學案的使用就必須要以自己本班學生的實際來進行操作,不能只是學一點形式和皮毛。否則就會出現別人的經驗學不到,自己的優勢卻發揮不出來,其結果必然會影響到教學效率。
4.提高教學效率需要三個體
①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心目中有沒有學生,能不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是課程改革下的學生觀的體現,而且還是上好課的前提。要想實現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主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教師就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一個寬松和諧的育人環境。筆者曾經聽到這樣一件事情:有一位教師開始講課後,在黑板上列出了幾道訓練題,要求學生認真思考後,再進行分析解答。而有一個女學生馬上就說出了答案,這時的老師不是去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地提升,而是大聲地斥責這位學生:「你的嘴怎麼就這么賤?你再說就把你的嘴縫上!」我們設身處地的想一想,這位學生今後還會喜歡這個老師嗎?她還會喜歡這個學科嗎?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急於想表現自己的學生,這是好現象,我們要做的工作應該是因勢利導,抓住機會教育他們注意自己思維的深刻性,而不是斥責,更不是棒喝!
既然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就必須要為學生成為主體創造條件,就必須要徹底拋棄教師獨霸講台、包辦代替式的教學方式,創造一種民主的、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充分表現自己的情況下積極思維努力鑽研,從而實現學生全方位的提高。
體現學生為主體,主要是通過學生的活動是否有效,在課堂上應該追求活動形式的靈活性,但更應該注意活動的有效性,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活動形式的有效性的標志是學生在活動中能夠做到緊張有序、熱烈有度,並且能夠在積極有效的活動中開展合作性學習、探究性學習。我們平時在聽課時會發現,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只追求一種表面上的轟轟烈烈,而忽略實際效果,雖然學生有活動,但是缺少系統的有效的思維訓練,不僅使活動流於形式,而且還耽誤了課堂上寶貴的時間,長此以往勢必造成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的局面。
是否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可以從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是否具有多樣性上來考察。不管是哪一個學科,學生的活動都是為了搜集和整理信息服務的,因此廣泛搜集有利用價值的信息,並且學會搜集的方法應該成為學生活動的最終目的,所以,我們在引導學生積極活動的過程中,就應該努力擴大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讓學生在搜集整理信息的過程中得到有效的訓練,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地提高,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②體驗到成功的愉悅。
學生厭學往往是從自己喪失信心開始的,而學生喪失學習信心往往又是老師一手造成的。比如諷刺挖苦性的語言對損傷學生的自信心就有著非常大的作用,當學生回答不出問題的時候,當學生作業做錯的時候,當學生考試不及格的時候,我們的教師往往會說出一些放棄性的語言、指責性的語言、甚至是攻擊謾罵性的語言,這些對於孩子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傷害。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當學生出現不盡如人意的時候需要教師去努力尋找他的閃光點,去鼓勵他,激勵他。當學生失去自信心的時候,用一片真情去開導他,當他有了一點進步的時候,就熱情地去贊揚他,使他看到自己的優勢,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決不能使學生每一天都處在被斥責的狀態中,決不能使學生感覺到每一天都是在失敗中度過的。只有這樣,才會使學生充滿自信地去迎接學習的挑戰。
③體會到研究的魅力。
教師要想實現教學的高效率,就必須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素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在不斷地研究中體會到研究的魅力。教師要想快速發展,無數事實證明——以研究者的眼光和心態經常地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這是不斷超越自我的有效途徑,是成為一名科研型教師的必經之路。巴爾扎克說過:「一個能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教師水平越高,就越解放。教師要徹底解放的唯一途徑就是經過不斷努力、不斷研究探索,使自己成為一名科研型教師。
要成為一名科研型教師首先要找到研究的起點,既可以把自己在審視教學行為中發現的問題,作為研究的對象,也可以把自己的興趣、困難、疑惑作為激發研究慾望的契機,經過不懈的努力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促使自己在研究中獲得發展。
要想使自己的研究盡快地轉化為能力,在研究中還要注意廣泛地積累和佔有資料,把報刊、雜志和別人的經驗都看成是自己的寶貴精神財富。並經過觀察、思考和不斷的總結,努力使其成為指導提高自己的精神食糧。
當然,要想使自己成為一名研究型教師更需要有百折不撓的毅力。因為信心、勇氣、追求都是成為研究者的必備條件,要牢記蕭伯納的話:「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只要能夠堅持不懈地努力,自己所制定的目標就總有會實現的那一天。
要想成為一名研究型教師,還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力。現在知識更新的速度在不斷加快,教育教學理論不斷地在推陳出新,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沒有堅持終生學習的思想,就不會達到一個新的境界,因此不斷地學習就成為當今社會對教師的要求,所以作為一名教師勤於學習、學會學習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樹立良好的學習意識,就要不斷地激發自己的學習內驅力,樹立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勤於學習,學會學習,把學習看成是提高自己的有效途徑,就要為自己的學習創造條件,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空間,使自己的教學生涯變為學習的過程,這樣就會產生巨大的動力,促使自己在學習與研究的過程中不僅有收獲,還會有無窮的樂趣。
著名作家林青雲曾經說過:「一個人面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通過窗子才能看見世界的明亮,使用鏡子才能看見自己的污點。其實,窗子或鏡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廣大,書房就大了,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我們做教師的,就應該樹立一種不懈的追求與奮斗精神,去創造教學上的奇跡——使自己每一節課的教學都成為教學效率最高的課!

㈣ 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教育為本,質量為魂,教育質量是學校工作的生命線,基礎教育內涵發展的關鍵是學校的教學質量.學校教學質量由課程、教學與管理三大因素決定.課程反映學校生活的豐富性,即學生能從學校里得到什麼;教學是形成質量的具體過程,主要表現在備課、上課、批改、輔導、考試、研究等主要環節的質量和相互銜接上;管理是指學校教學工作的規范和有序程度.課堂教學蘊含著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師生們的生命活力在課堂上得以有效發揮,才能真正有助於學生們的培養和教師成長,課堂教學才能真正的生活.從教學時間上看——課堂教學占據學生的時間最長.據統計,一個學生受完普通義務教育要上完一萬多節課;一名小學生90%的在校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從教學形式上看——課堂教學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從教學功能上看——不同課堂教學水平帶來不同教學效果.從教學效率上看——不同的課堂效率會帶來不同的學習效果.我們知道,「備課、上課、批改、輔導、考試、研究」是教學過程的主要環節,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聚焦課堂,在新理念下科學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落實知識點,體現三維目標,融入品德教育,上好規范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要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做到更新理念、解放思想,強化備課、面向全體,優化上課、突出核心,淡化補課、寬容落後,提高教育教學的執教力.一、更新理念,解放思想上好課,不僅要研究課標、教材、教法、學法,更要研究教育思想.新課程核心追求是:轉變人才培養模式;重視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為民族振興和創新型國家建設作出貢獻.深水無聲,大愛無言.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充分展示人格魅力,處處體現教育不留痕跡的真諦.多尊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多激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多期待,激發學生的上進心.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啟迪、開發學生想像力、創造力和發展潛力,不同課程只是實現這一目的的具體渠道.端正教學思想,教育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教師要以課改理念為先導,以優秀教師教學經驗為依託,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支撐,提升教師基本素質,提高教師專業水平,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發展,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促進全體學生發展,而不是少數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素質(德智體諸方面)的協調發展,而不是片面發展;促進學生主動、生動活潑、全面基礎上的特色發展,而不是被動、完全均一的發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習,既學習掌握知識,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開發,能力的培養,同時又可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學過程既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又是一個身心發展、潛能開發的過程.二、 強化備課 ,面向全體備課時應做到「十二備」: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備引入、備設問、備訓練、備小結、備板書、備教具、備作業.備課要充分利用現成課件,注重學習他人的教學經驗.備課在遵循課標把握教材、處理教材上下功夫.注重新舊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系,以舊引新,講新帶舊,做到溫故而知新;分解難點,降低坡度,將教學過程科學合理地分解若干個環節、層次,分階段、有層次地達到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實際,適時調整教學目標、教學進度、教學內容,精選例題、習題和作業.教學目標的預設、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結合學生實際.針對課標、教材、學生實際做「三不講」分析,既學生已經會的教師不講;學生能自己學會的教師不講;教師講了學生也不會的教師不講,也就是學生隨便怎麼跳都摘不到.學生會的反復講,學生掌握不了的還要講,危害也更大,其顯性後果是浪費課堂教學時間,隱性後果是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下降,並導致學生學習成績兩極分化的加劇.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 一個人今天在校的學習方式,必然會與他明天的社會生存方式保持某種內在的一致性,而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正是這種一致性的重要切入點.自主、合作和探究首先是一種精神.自主就是一種主動承擔學習責任的態度,是一種積極鑽研、主動求教的精神,而不是教師不講,學生自己學習就是自主學習;合作就是發現他人的優點,學會欣賞他人,學會用開放的心態接納他人,同時學會尊重,謙讓,這就是合作的靈魂,而不是幾個人在一起討論就是合作;探究也是一種精神、一種氣質、一種好奇心,什麼東西都去琢磨,刨根問底,而不是簡單地第一步提問題,第二步提出設想,第三步解決問題,第四步驗證.三、優化上課,突出核心教學全過程要堅持「問題由學生提出,規律由學生尋找,結論由學生歸納」新型教學理念.講課安排要實施低起點、小步子,處理好各層次、環節之間的銜接和過渡,做到分解難點、降低坡度;教學過程要多活動、快反饋,活動的主要形式是猜一猜、想一想、試一試、議一議、做一做等,保證學生動手、思考練習的時間和質量;練習中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及時矯正;教學方法要以啟發式與探究式教學為主,注重多種教學方法的整合應用,減少模仿,增加嘗試;教學手段要不斷改進,通過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具、學具、儀器設備,增加教學容量,加快教學節奏,突出核心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教師要有激情,學生才能有熱情,教師要能做到在學生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時及時點撥,經常有頓悟,使學生感到新課不新、舊課不舊.對新教師來說能依照課標,按照教材和教學參考書提供的教案,准確完成教學任務,沒有知識性、方法性、和過程性錯誤.這就需要新教師有扎實的學科知識,而且要善於表達,能把想要講的東西講清楚講明白,學生能聽懂、接受.對中級教師來說能遵循課標,要在把握教材、教參的基礎上能對其中的部分內容進行二次開發,使之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這需要教師有一定經驗積累和教學原創能力.相對於教材與教參中原有的內容來說加一點、改一點,使之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高級教師來說要求熟悉課標,在課上能兼顧「三位一體」或學生全面發展的多種目標,不僅有知識與技能要求,還要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前在實施新課改新教材中這是一個令教師不好把握的問題.「三位一體」是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但不簡單等同於每門學科或每節課的具體教學目標.對教師來說大多數課的教學目標還是以「知識技能」為主,這些是短周期目標,在教學結束時應該可以檢查其達到的成度;「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長周期目標,需由量的積累才能實現質的變化的,所以要在課堂里伴隨教學內容體現與關注,但實現一定是一段時間體驗、積累的結果.對優秀教師課標應用自如不拘泥於教案,能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活用教案,激情的課堂上經常有智慧的火花閃光.預設與生成是課堂教學面臨的一對矛盾,教師上課不能沒有預設,沒有準備.但預設與實際之間肯定會有不一致,需要教師在課堂里隨時作出調整.這就是課堂教學的生成性.好的課堂教學應該是:教師的教貼近學生的學,因學定教——創作教案,因學施教——創作教學.根據學生學的過程設計教的過程;根據實際教學情況,活用教案,體現出教學活動的生成性. 為每個學生提供盡量多的課堂表現的機會,讓學生感受「成功體驗」.所謂「成功體驗」,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每個學生創造盡量多的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藉助成功體驗的積極效應,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成功的學習者.讓大多數學生在每一門學科中都有少量的高峰學習體驗.四、淡化補課,寬容落後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而這種差異不僅僅是智力水平高低,優劣上的區別,而是有各具特色和風格上的差異.正是由於人的心理的差異性,每個人才成為真正的「主體」,才能作為一個真正的個體而存在.也正是由於人的心理的差異,才形成了個人心理生活獨特性和多樣性.也正是由於這差異越來越大,學生學習的分化現象是不可避免的.現在我們承認這種差異,正是為了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特長,發展學生的個性.所以,教育要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頂」,「鼓勵冒尖,允許落後」.課堂上除了教師上課的水平,教學環節之間的脫節也是當前影響教學質量的突出問題之一.尤其表現在教學過程中的及時反饋與鞏固,上課與作業、作業與輔導、評價與教學之間的脫節.對一課一練、階段考試的依賴已經使許多教師放棄了從課堂提問、課堂練習、課堂小測驗、作業等有效反饋教學的通道,有些教師甚至完全不顧學生情況,自說自話地教.一旦發現成績不好,就集體補課,無的放矢,異化了補課的原有價值.補救教學要有針對性.針對第一次教學中沒有解決的問題或沒有學好的學生開展的一種特殊教學.不能把補救教學當補葯隨便用,濫用的結果不僅加重學生課業負擔,效果也是很差的.更可怕的是長期補課加重學生過重負擔,損害學生身心健康,導致學生大批厭學、輟學.目前有少部分中小學生學習態度冷漠,我們知道學生厭學情緒遠比成績不好可怕的多. 關注教學質量還要關注教師第一次教學的有效性.第一次教學是學生興趣和注意力最容易集中的時候.第一次教學不抓緊,期望通過第二、第三次補救教學解決,結果往往事倍功半.要在教師中提倡少補課,上好第一次教學的風氣,狠抓第一次教學質量,爭取一次就讓學生學會. 要改變教學結果監測辦法,變數尺子為照鏡子,分數管理為達標度管理.分數管理是尺度評價,只能比較進步與否,對鼓干勁有作用.達標度管理屬鏡面評價,可以發現問題所在,為補救教學提供信息,讓教師知道哪些學生應該補,補什麼,怎樣補.假如我們都能克服教學的盲目性,減少無用功,把力氣用在刀口上,提高每節課的教學有效性,增加補課的針對性.那不僅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可以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真正做到教師智慧的教,學生聰明的學.讓學生感受到童年的快樂.五、搞好教研,提高質量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進一步加強教研組的建設,以校本教研為切入點,讓教師「開展自己的教研,發表自己的看法,解決自己的問題,改進自己的教學」.三種基本的校本教研方式:教學型教研以教為著眼點,研究直接服務於教學的需要;研究型教研以研為著眼點,這種研究一般以「課題」為載體,圍繞一個科學問題展開;學習型教研以學為著眼點,旨在通過學習來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質,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保證,為教師專業發展奠定基礎.首先,教研可以不斷激發教師開展教研的動力.教研是教師幸福之源, 「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致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一些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蘇霍姆林斯基).教研可以提供對教育規律性認識,使教師增添工作的勝任感;教研可以提高對改革的適應性,使教師獲得工作的成就感;教研可以提升職業德行,使教師成為更具人格魅力的人.其次,教研可以明確教師教研的價值取向.教師的教育研究要回歸本原,到教師參與教育研究的最初的意義上來;關注教育實際問題的解決;教師研究的價值需要重新定位.中小學教師參加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外乎三個方面:發現規律,獲得教育科學研究的成果;認識教育、改進工作,獲得教育質量提高的成果;提高自我,獲得學校、教師發展的成果.第三,教研可以使教師走向研究、學習、工作的融合.教師的研究是融研究、學習與工作為一體的探索性實踐.教師生涯中有三種主要的活動形式:教育教學工作、學習活動和研究活動,研究、學習和工作的融合構成教師生涯的完整意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研究的重要的、永恆的課題. 研究「教什麼」與「學什麼」,需要教師通讀、精讀和解讀《課程標准》與教材.對《課程標准》和教材的內容解讀;對《課程標准》和教材的教學解讀;對《課程標准》和教材的測量學解讀,是教學研究的基礎性工程.教學既是一種科學,又是一種藝術.作為科學,在教學上要有一些有規定性的、有一定形式的東西,也就是說,要有一些基本的教學方式,研究「怎麼教」與「怎麼學」,這既是教學科學化的要求,也是廣大教師的實際需要.學校領導要做好學校的教學常規管理工作,通過制訂各種有效的教學常規管理辦法.包括:合理安排作息制度,規范有效實施課程計劃,規范教師的教學工作質量和流程,控製作業總量、改進作業設計,開展科學的教學質量監控,等等.只有這樣課堂教學質量才能得到保障和提高.

㈤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其實在老師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善於使用各種小工具來提高教學的效率。它們雖然「個頭」小,但是對於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卻大有可為,是教師的效率助手,實現教學工作減負。

這些小工具有101教育ppt、有道少兒詞典、古詩文網、接龍管家、班小二等等,關於這些工具的使用老師們可以看看七點半學院出品的《10款教學管理小程序,老師的效率助手》這節課,裡面的知識,相信會讓你獲益匪淺。
七點半學院可以再101教育PPT的官網中找到喲。

㈥ 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反思

提高課堂效率反思
關注課堂有效性,提高課堂效率,既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教育教學的

實際需要。但是,目前我們的教學——特別是課堂教學,反而很少關注這方面的研究與實踐。這樣,既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也耽誤了學生學習的最佳時效。
有專家做了一個調查發現:目前中小學教師的無效勞動大約佔50%。雖然這一調查結果不能反映全部的事實,或許還使人覺得有些誇張,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無效教學的現象在各學科中都普遍存在。那麼,如何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呢?筆者通過大量的聽課、評課以及自身的教學反思,以語文課堂為例,擬從教學策略選擇、課堂提問藝術、課堂時間管理、備課的高效性四方面陳述。 一、 選擇最佳教學策略 課堂存在的無效教學問題,很大原因首先在於教師對課堂教學策略選擇的問題,教師搞一言堂、滿堂灌的現象由來已久。據陸怡如《積極學習》所述,一項大規模的教育心理學研究發現,不同的教學方式產生的教學效率是大不相同的,學生對所教內容記住的平均率為:

教學方式 記住率 教師講授 5%
學生閱讀 10% 視聽並用 20% 教師演示 30% 學生討論 50% 學生實踐 70% 學生教別人 95%
而現實中我們的教師採用的教學方式的比率卻差不多與之相反: 教學方式 採用率 教師講授 95% 學生閱讀 80%
視聽並用 70% 教師演示 65% 學生討論 45% 學生實踐 20% 學生教別人 5%
通過調查發現,53.5%的教師每節課講授時間為15-25分鍾,31.3%的教師講授25-35分鍾,14.1%的教師講授35-40分鍾,還有1%的教師講授超過40分鍾。事實證明,教師們現在使用得最多的教學方法竟然是效率最低的方法,這不得不引人深思。當然,課堂教學策略的選擇不能一概而論,而要結合教材與學生的實際,但視聽並用、教師演示、學生討論、實踐
等有效手段是不是可以優先考慮,有條件的可以充分利用條件,沒有條件的可以努力創造條件,充分尊重學習心理學的規律,讓教師事半功倍。 二、 改進課堂提問藝術
有的教師課堂提問太簡單,學生可以異口同聲地回答,這樣的問題還是少提為妙,既然無需思考,對學生也沒有多大的幫助。有的課堂提問,拋出的問題像一捆集束手榴彈,學生連問題問些什麼都記不住、理解不了,更遑論解決問題,於是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有的教師剛拋出一個問題,馬上讓學生回答,中間只隔了一二秒鍾,學生無暇思考就被點名回答,可見一點互動的誠意都沒有,效果之差,可想而知。有的提問,新課剛開始後未作任何鋪墊預熱就直奔主題,有的問題則超出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導致無人能答,教師只好自問自答,自說自話,不但浪費了教學時間,還挫傷了學生的自信心。
實施新課程後,有的教師以為理念要更新,就要想新花樣,卻不尊重教材,有的問題問得太空洞,脫離文本,只把文本純粹作為「用件」、「道具」,浪費了文本資源。比如最近在江蘇宜興舉行的全國第二屆「聖陶杯」語文課堂教學大賽上,有位參賽選手執教《詩經∙靜女》,40分鍾一節課,課堂上卻用了15分鍾時間讓學生想像男女主人公約會的場景,游離文本,教學效果也不見得好。如果能將這些時間緊縮一些,擴展到《詩經》其他類似篇目的比較閱讀,效率可能更高、更佳。看到這些問題,避免這些問題,無疑對提高課堂有效性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三、 要重視對課堂教學時間的管理
一堂課40-45分鍾,宜分為三大段來分配。根據學習心理學「最近發展區」的理論,課堂的導入、學生求知慾的激發、教學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對新學知識的大致了解,這些前期准備非常重要,這一階段時間大約10分鍾左右為佳。對文本的深入挖掘、由生到熟、由苦到甜為第二階段,在這階段中,可以設計各種符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特點的教學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與課堂氣氛,在熱烈而積極的求知氛圍中,讓學生掌握新知識,獲得新體驗,這是關鍵的階段,估計用時20-25分鍾左右為佳。第三階段為提高、升華、回味階段,如語文課,就要遁著文本——文學——文化的逐層深入的路徑,打開學生視野,得到美的熏陶,獲得認知的成長,估計用時10——15分鍾為佳。當然,每堂課根據類型不同,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特點不同,時間的分配也不盡相同。但是,教師在執教之前必須對45 分鍾時間的安排成竹在胸,對時間的管理,就是對課堂高效的直接把握。 四、 提高備課的效率
1、提高備課的實用性。備課是有效教學重要一環,但因為長期以來,學校對教師有教學常規檢查,而這種檢查,長年累月,陳陳相因,有的就演變為一種刻板的程序,有的特別看重教師備課的卷面工整、備課的篇幅等所謂可以量化的指標。在這種誤導之下,教師就為檢查而備課,為備課而備課,到最後,也不知為什麼而備課。辛苦書寫的教案成了擺設,導致備課、教學兩張皮,形式主義,浪費時間。而有效乃至高效的備課,重在實質,重在對文本本身的深入解讀與課堂可操作性的研究,要充分預想到整堂課的走向、寬度與深度,備課,無非是把這種設計記錄下來,以便上課時作為「圖紙」來實施教學而已。詳案固然不是應付檢查,那麼簡案更應充分體現實用性,哪怕只是一張卡片,上面也可以記錄板書、提問主要環節、時間分配的標注。以下是筆者在參加寧波市第十屆語文教壇新秀時上參賽課的簡案:

教學中,簡案另配以教學
PPT
,可將製作好的
PPT
用講義形式列印,放在一邊,以配合
觀察教學環節。這樣,教師在課堂上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教學流程,確保課堂教學管理的有效
性。

2
、博採眾長,為我所用。可以充分利用網路資源與其他備課資源,充分吸收別人備課的
長處,加以合理利用、補充,不是簡單的照搬照抄,要在執教者本人對教材的深入理解、體
會基礎上,結合本班學生的認知水平與班級特點設計教學環節。有位教師在相關調查問卷時
說得很好,或許能給我們的高效備課帶來一些啟發:

「資源共享
+
結合本班學習實際
+
自我反思。第一次備課:由於一個年級所教學的知識內
容相同,因此,備課資料也可共享,如精品教案年級統一購買,網上教案資源共享。資料相
對集中後,用列印的形式呈現出來。第二次備課:在集體備課的前提下,課前教師要二次備
課,要詳細批註和修改、增補刪改,有些甚至可以結合本班情況合並課時或者另外選擇重備。
第三次備課:課後應有本課的反思,以及錯例分析,還要對課後學生作業情況進行分析,以
便及時調整教案和上課策略。」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教師,課堂應該是他的立足點,講台是不是站得住,站住了能不能
立起來,很關鍵的一點,要看他的教學是否有效、是否高效。新課改的實施,必然要求減負
增效,於是對教師提出了基本的也是必然的課堂有效性要求。在這樣的要求面前,我們每一
位一線教師都要有應對的決心和行之有效的策略。是為獻計,也是對我自己的要求

㈦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

一、親善友好的師生關系是提交課堂教學的前提
二、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
三、科學的課堂教學結構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

教師要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做好每堂課的課前准備工作,每一堂課,不管是新課,還是復習課,都要精心備課,做到吃透「兩頭」。既要備教材,也要備學生,同時要做好課後教學反思。①備教材要做到:教材中的教學目標要做到心中有數,把握好教材中的重點,突破教材中的難點,問題的設計要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來展開,問題的提出要有序、有效。各個環節的時間安排要科學合理。板書的設計必須清楚、規范,有提示作用,而不是雜亂無章。作業量設計適中(根據不同年級來確定作業量);②備學生要做到:對學生要了解每個人的個性和特點,了解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態度,因材施教,分層次提出要求。這兩點做好,上起課來,才能做到一環緊扣環,一氣呵成,不浪費一分一秒,最大化發揮40分鍾的課堂效率。③做好課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一種思考和提升。通過教學反思,可以總結出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為下節課做更充分的准備。

㈧ 淺談如何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1)做課堂學習的主人
做課堂學習的主人,就是要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內的全部學習活動,不當旁觀者。如果一堂課是一場戲,那麼課堂內的每一個同學都應該是這場戲的一 個角色,並且人人都應爭唱主角。這里所說的參與,主要是指參與課堂的各種思維活動;這里所說的爭唱主角,主要是指大膽發言和參加課堂討論。
不少同學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某一個問題曾在課堂被老師提問過,即使當時答錯,但往往在很長時間內對這一問題的解答仍有清晰的印象。這是因為參 與討論時的思維活動比平常狀態下要活躍的多,它調動的人體感知事物的多種分析器及其效應器的協調工作,在頭腦中形成的強烈的刺激。因此,我們要學會做課堂 學習的主人。
(2)帶著問題聽課
帶著問題聽課這種方法適用於新授課、綜合課。上課前要認真預習、閱讀教材,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這樣,上課時老師講些什麼,哪些自己已知道,哪 些需要弄個明白,就能做到心中有數。上課時聽講就有了針對性。到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就聽得格外仔細、認真。如果老師對這處難點講得不細、不透徹,還可以在 課堂上及時提問。自己不會的東西,也常常是大多數同學不會的東西,即代表的同學們的心聲,又幫助老師了解了學生情況,抓住了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如果所提的 問題不具有普遍性,老師徵求別的同學的意見,大家認為沒必要在課堂上再講一遍了,那也不要緊,還可以在課後再個別老師請教。
(3)要聽懂重要細節
俗話說:「會聽聽道道,不會聽聽熱鬧。」課堂上聽講也是這樣一個道理,會聽講的學生能聽出問題的來龍去脈,不會聽講的學生只是聽聽熱鬧。聽講時 一定要聽懂老師所講的每一個重要細節,在這個細節上看老師是怎樣思考、分析、判斷和處理的。越是細小的重要細節,就越能學習到更多知識。
(4)要以理解為主
聽講的目的,就是要聽懂老師講解的內容。有些學生聽講時分不清主次,結果抓住了芝麻,丟掉了西瓜。「聽講,聽講」,主要就是先「聽」,「聽」是主體,「想」與「記」是次體。對老師講課的內容要聽清楚,聽准確,聽出重點,聽出意圖,聽出弦外之音。原則是先聽清楚再思考,思考動了在做筆記,不要只顧思考和做筆記而忘記了聽講或顧不上聽講。
(5)要有比較地聽講
聽講中,要把自己在預習自學中的理解和老師講解的相比較,看自己和老師有哪些相同點和區別點。通過這種比較,一是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二是能加強自己的思考,認識與提高,三是能發現自己在預習自學中所出現錯誤的原因。
(6)注意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進行:
第一,回顧一課堂從頭至尾的過程。這節課主要內容是什麼,老師開頭是怎樣引入的,中間是怎樣引導分析的,最後是如何總結歸納的,都應弄清來龍去脈。
第二,合理評價老師的思路。在理清老師思路的基礎上,思索老師用了哪些思維方式,思維過程怎樣。
第三,留心結束語。結束語是老師對一節課所教內容的概括總結,留心它,有助於把握這堂課的整體,做到胸有全課。
第四,概括出本節課所學知識要點。同時要將它納入自己的頭腦里已有的知識結構,以使自己的知識結構融會貫通。

㈨ 怎樣提高課堂效率。

如何「提高課堂效率」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改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教師終身談論的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不一樣,方法各異,效果也不同。經過幾年的實踐,對教學略有一些見解。在此一敘,以供商討。

一、「校內正」是 「提高課堂效率」的前題
校風是一所學校師生員工共同具有的思想行為作風,是衡量一所學校教育質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標志。
優良的校風學風是學校創品牌、樹形象的重要保證,是學校的靈魂和氣質,是立校之本。
優良的校風學風對每個人的思想、行為、作風產生巨大的影響。因為一個人在前進過程中往往需要依靠兩種力量,一種是自身的進取精神,即內部動力;一種是周圍的鼓勵、支持、或競爭,即外部推力。
優良的校風學風除有激勵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它還能凝聚人心,增加社會對學校的美譽度,使全體師生員工在一個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下,團結一心,積極進取,努力拚搏,產生志同道合之感,使干群之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充滿著團結友善、互相激勵、共同進步的和諧而溫暖的人際關系,使大家與學校同呼吸共命運。
優良的校風對每個個體而言,可以內化為進取精神,形成內在動力,而風氣本身又構成每個個體的心理環境,從外部推動其頑強前進。
在一個校風學風優秀的學校里,極少有學生曠課,不上晚自習的現象產生,即使有人想逃課,但當他環顧宿舍四周發現每個寢室都人去房空,只有他一個人有這個舉動時,相信他會在無形而有效的好學風氣的引領下背起書包走進教室的。
學校是培養學生的基地,沒有一個好的校風,根本談不上課堂效率。

二、「選好班主任」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基礎

實踐證明,班級工作的優劣往往與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密切相關。新世紀只有那些思想進步、業務精通、管理經驗豐富,能起到表率作用的優秀教師才能勝任班主任工作。
記得招騁於南方某學校時,有一條不成文規定:專科教師不適於當班主任,也就是說你所教學科成績再好,如果其它學科教師成績都上不去{除個人因素外},這樣的人也不適合當班主任。因為現代社會錯綜復雜,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學生與學生、教師、家長、學校、社會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班主任工作則是這些聯系的紐帶。班主任不僅要善於做學生的思想工作,還要善於協調各種社會關系,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氛圍。班主任,除教好本專業知識外,還是協調其他科任教師與學生關系的潤滑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助推器。班主任的言行左右著學生重視與不重視哪一科,尤其向生物、地理學科在中考中不考,學生一般不怎麼重視,班主任再旁敲側擊,學它幹啥?不學也行。學生就放棄了,談何提高課堂效率?
三、「潛心研究教學」是任課教師「提高課堂效率」的堅強後盾
不自強而功成者天下未知有也。教學是一門學問,有一種魂隱含其中,不深入研究是掌握不了它的真諦的、抓不住它的精隨的。因此,一個教師的教學藝術越高,學生就越容易融入到知識的海洋中去。
「提高課堂效率」不能離開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自學能力,任課教師對教學質量負有重大責任. 任課教師在課堂中是引導學生進入知識殿堂的「導游」,是學生學習情緒的發動者,是感染學生情感的調適者。因此,任課教師必須努力增強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必須充分依靠教師引導學生自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學習風氣。
一些教師沒有對教材的深度進行深刻的挖掘,課堂中沒有激昂、抑揚頓挫的語言,也沒有生動的講解;有些教師不注意教學的基本鍛煉,說話乾乾巴巴,語無倫次,板書糊塗,神情呆板。這樣一來,教師昏昏,學生昏昏,焉能上好課?
同一節課,不同教師講解,效果因人而異,課堂45分鍾誰都能站完,但這45分鍾的效率,是截然不同的。為什麼有的教師教學效果始終不錯?而有的教師教學成績一直上不去?這也是教師自己要研究的問題 。

四、「名師指點」是「提高課堂效率」的航標

教師也不是全能的,教師也需要教師,也需要名師指點。名師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現在大部分教師是閉門造車,誰也做不到課課精彩。有的課講了兩三輪,也講不透徹,雖然聽了許多課,共同探究,研究教材教法,有的課還不盡人意。苦於沒有教師指點。

五、「不放過每一個後進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保證

我們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也知道:「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學習上「近墨者黑」的系數要比「過朱者赤」大。現在的學生自控能力小, 大部分不愛學習,玩游戲的動力遠比學習的動力大,稍不留心就要落下許多課。如果教師放棄一個學生,他周邊的四、五個人就要受到影響。學生不學習,上課干什麼?他是不是要搗亂?他一搗亂,周圍的幾個學生也會跟著學,一來二去,就會有好幾個學生不好好學習了。最後會影響到成績好的學生的學習情緒。這又怎樣提高所教學科的成績呢?所以「不放棄每一個學生」是教師「提高課堂效率」的保證。

㈩ 如何提高課堂效率

學習要講究效率,提高效率,途徑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時就寢。中午堅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二、學習時要全神貫注。
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補充能量。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並用。我學習的時侯常有陶淵明的"雖處鬧市,而無車馬喧囂"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腦與課本交流。
三、堅持體育鍛煉。
身體是"學習"的本錢。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再大的能耐也無法發揮。因而,再繁忙的學習,也不可忽視放鬆鍛煉。有的同學為了學習而忽視鍛煉,身體越來越弱,學習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這樣怎麼能提高學習效率呢?
四、學習要主動。
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對學習越發有興趣。有了興趣,效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學基礎不好,學習過程中老是有不懂的問題,又羞於向人請教,結果是鬱郁寡歡,心不在焉,從何談起提高學習效率。這時,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請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進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學融洽相處。
每天有個好心情,做事干凈利落,學習積極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個人和集體結合起來,和同學保持互助關系,團結進取,也能提高學習效率。
六、注意整理。
學習過程中,把各科課本、作業和資料有規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時,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學生查閱某本書時,東找西翻,不見蹤影。時間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尋找中逝去。我認為,沒有條理的學生不會學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