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想要土豆增產,應該多給它施什麼肥
馬鈴薯在生長過程中需要氮磷鉀三種元素以及鈣硼鋅等微量元素來維持自身的生長。在三要素中,氮肥的作用是促進馬鈴薯植株伸長,增加葉面積。農民通常不需要在土豆出現之前澆水。土豆苗出來後,農民可以每畝使用5公斤尿素,可以澆水。在馬鈴薯苗期和馬鈴薯芽出現之前,種植者應保證土壤含水量。苗期是馬鈴薯的生長期,這一時期馬鈴薯植株吸收的氮、磷、鉀分別占整個生長期的18%、14%和14%。前期營養物質的來源主要由馬鈴薯種子提供。馬鈴薯對氮、磷、鉀的吸收率為1:0.5:2.5。馬鈴薯是典型的喜鉀作物,需要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氮和鉀吸收較多分別達到總吸收量的20%以上磷較少約占總吸收量的15%出芽和開花期間,吸鉀量最高,達到總量的70%左右,氮磷約占總量的50%;在生育後期,氮和磷吸收較多,分別約為30%和20%,鉀吸收較少,約佔5%。馬鈴薯吸肥的總體趨勢是前期和中期較多。此外由於品種不同,馬鈴薯的肥料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應根據各時期肥料需求的特點,選擇適合各時期的肥料和施肥方法來管理馬鈴薯。除了在根部追肥外,葉面施肥通常在馬鈴薯生長期間進行,特別是在馬鈴薯開花後不方便在根際追肥時,或者由於土壤水分過多或田間乾旱、濕度低、土壤過酸、過鹼等因素導致根部吸肥供應受阻時。常用的葉面肥一般有尿素、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硫酸鉀、草木灰溶液、各種微量元素肥料、植物生長調節劑、稀土元素。
『貳』 土豆膨大用什麼比較好
土豆膨大用什麼肥料?土豆如何快速膨大?用什麼根莖塊膨大素好?
土豆的營養較高,食用後容易被人體吸收,並且土豆可入葯,用於治療胃痛、痄肋、癰腫等疾病,深受人們的喜愛。那麼,土豆怎樣管理才能實現高產呢?土豆施什麼肥料使根莖塊膨大?一起往下看看吧!
一、土豆高產種植方法
土豆用塊莖繁殖,把土豆按芽眼切成塊狀,採用高壟栽培,適宜生長溫度為15~22℃,溫度超過25°C時,地下塊莖停止膨脹。土豆播種時間可根據當地進行調整,盡量早播種使土豆的整個生育期處於相對冷涼、氣溫較低的季節,避開高溫時期。
翠姆氨基酸葉面肥促進根系生長,提高抗病性及肥料利用率,避免作物早衰倒秧,提高產量和商品性以及培肥地力的目的,滿足作物的需求。
土豆種植前深翻土壤,增施腐熟的有機肥,起壟前撒施尿素、鉀肥或高氮高鉀型復合肥,施肥後開溝起壟鋪膜,一般採用雙行高壟栽培,注意種植密度要合理,薯芽朝上擺放,膜孔覆土要嚴實,播後要保持膜面干凈整潔,有利於提高地溫,促其生長發育。
二、土豆種植田間管理
為了土豆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土壤條件,土豆齊苗後、5~6片葉時、現蕾期分別中耕培土一次,封壟前是最後一次中耕培土,注意盡量向根部多培土,避免莖部竄出地面,以利於提高結薯率和薯塊質量。
土豆幼苗期配合施肥小水澆灌;發棵期,為了壯苗合理控水,做到不旱不澆;結薯期需水量較大,應連續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能出現積水。遇下雨天氣要及時排水,避免田間積水導致爛種、爛苗。
三、土豆根莖塊膨大施肥管理
土豆種植以優質的有機肥為主,追肥要結合土豆生長時期及長勢進行,為促進地下塊莖膨大增施氮磷鉀肥之外,需葉面噴施翠姆沖施肥,促進了植株生長發育,滿足了土豆生長期間對養分的需求。
『叄』 種土豆用什麼化肥好為什麼
馬鈴薯就是馬鈴薯,很多地方叫馬鈴薯,在北方地區廣泛種植,雲南和貴州的種植面積也很大,是主要糧食作物之一。那麼種植土豆最好的肥料是什麼呢?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肆』 土豆追肥用什麼肥料好
馬鈴薯是喜肥作物,除了要施足底肥外,還要在生長期進行追肥。
第一次追肥要在出苗後進行,越早越好,每畝施入速效氮肥如10~15千克尿素或碳酸氫銨40~50千克,追肥結合中耕澆水進行,其目的是盡快促進地上部莖葉生長,盡早形成強大的同化體系,為豐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葉面噴施,如嗎鈴薯在生長後期出現缺素現象可進行葉面追肥,噴施糖醇中微量元素硼、銅等,硼有利於薯塊肥大,也能防止龜裂。對提高植株凈光合生產有持殊作用,銅能提高蛋白質含量,對增加植株呼吸作用。增加葉綠素含量,延緩葉片衰老和增強抗旱能力都有好作用。同時也有提高植株凈光合生產率的作用。
『伍』 洋芋施什麼肥好現在洋芋上急素嗎
摘要 1、基肥:
『陸』 種土豆用什麼肥料好
土豆是我們普遍食用的一種蔬菜。這種蔬菜的營養價值高,對於土豆的種植技術來說是要求是比較低的,同時產量也非常大,所以是一種非常合適進行普及的作物,那麼種土豆用什麼肥料?土豆使用什麼水溶肥好?
一、馬鈴薯的基肥:
馬鈴薯基肥應重施,用量一般占總施肥量的2/3左右,在馬鈴薯的生長前期對氮、鉀營養的吸收較多因此應在適量補充磷素營養的前提下重施氮、鉀肥,種土豆用什麼肥料?可使用福進門復合生物菌肥, 增強作物保水保肥能力,調節土壤pH值。
二、馬鈴薯的追肥
根據馬鈴薯的需肥情況在現蕾前結合除草、培土、降雨施用追肥效果較好。早熟品種宜在早期追施可以提高群體光合生產率。開花後不再追施氮肥以免造成地上部分徒長增加養分消耗。追肥以施用鉀肥為主、氮肥為輔,才能達到有效地增加光合面積,促進塊莖膨大,提高產量的目的。可使用福進門高鉀型水溶肥膨果速度快,可有效提高果品的產量和品質。
總之,種土豆用什麼肥料?在種植馬鈴薯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認識各種肥料元素對其生長發育的影響,應該以當地的土地肥力狀況和各種元素的不同含量配比來進行科學施肥,在保證綜合成本降低的情況下,不斷的提高產量,增加收益。
『柒』 想要土豆增產的話,生長期間該多施哪些肥料才最好
馬鈴薯是喜鉀作物,對硫元素敏感,比較耐肥,一般選擇硫酸鉀復合肥效果最好,含量為46%的硫酸鉀復合肥適合馬鈴薯生長,其氮、磷、鉀的比例為16-10-20。51%的硫酸鉀型復合肥(氮磷鉀含量17-17-17)次之。這些復合肥含有腐植酸,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孔隙度,增加產量,改善品質。一般來說,每生產1000公斤的塊莖需要5-6公斤的純氮。
在生長後期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葉面噴肥,一般選擇磷酸二氫鉀,氮素不足時也可加入尿素噴灑,效果很好。馬鈴薯高產肥。3種肥料的效果,一個都不能少。大家對馬鈴薯比較熟悉,在生產中,馬鈴薯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而且種植省力,產量高,因此,在我國南北方都有大面積的種植。在影響馬鈴薯生長和產量及品質形成的水、肥、氣、熱等環境因素中,肥料使用是否合理是決定馬鈴薯產量的關鍵因素。
『捌』 土豆使用什麼化肥幾天後好吃
馬鈴薯的施肥,一般是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重施基肥,早施追肥」為原則。因為有機肥中含有豐富的有機物,有利於培肥、疏鬆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更有利於馬鈴薯塊莖膨大和根系生長。馬鈴薯生長期間需要水肥最多的是開花期,而此時也正是氣溫升高、降雨增多的季節,同時也是有機肥逐漸熟化、腐解釋放養分的階段。此時,基肥中的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的轉化效益不斷擴大,滿足了馬鈴薯生長期間對養分的需求,促進了植株生長發育。這就是重施基肥的目的。
重施基肥的要點有二:一是在施肥中以優質有機肥為主;二是要堅持有機肥與三要素化肥配合施用,其中三要素化肥的用量應以全生育期用量的2/3作基肥,留下1/3作追肥。每667平方米產馬鈴薯1500-2000千克的基肥施用量是:優質有機肥2000-3500千克、尿素12千克、過磷酸鈣20—30千克、草木灰150-200千克或氯化鉀10~15千克。將上述肥料和有機肥均勻混在一起,作基肥施於10厘米以下的土層中,這樣可以疏鬆薯塊層,有利於馬鈴薯根系吸收。
『玖』 土豆施用什麼肥料
土豆是高澱粉的塊莖植物,田間追肥非常的不方便,所以要十分重視土豆底肥的施用。而土豆種植施肥重點是鉀肥,促進塊莖的膨大,而土豆在整個生育期對化肥吸收量依次為鉀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其他鈣、硼、銅、鎂等微量元素肥料也是馬鈴薯生長必不可少的。
底肥也就是基肥,一般都是有機肥製成,它供給作物整個生長期的營養,為作物的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生長條件,培肥地力的作用。而土豆是塊莖植物,喜歡疏鬆透氣的土壤環境,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做底肥可以改善土質,有利於土豆的生長和結薯。農家肥可以選用充分腐熟的雞糞、豆粕、草木灰;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底肥採用雞糞、復合肥加尿素的配比產量最高、塊莖澱粉含量最高,比單一的施用有機肥畝產量要高出800斤左右,澱粉含量高出1%,比施用復合肥產量、品質也要高出很多,所以底肥的施用要遵循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的原則。
底肥的施用量占土豆生長期總化肥用量的二分之一以上,要一次性施足,一般每畝地可以使用腐熟的有機肥2000到3000千克,再配合使用三要素化肥,每畝地尿素12千克,過磷酸鈣20到30千克,硫酸鉀10到15千克(或者草木灰150-200千克),將這些肥料混合均勻後使用,土豆高產地區,化肥用量可以適當的增加。
最後要注意土豆不能施用氯化鉀肥料,氯離子會導致土豆葉片邊緣枯死捲曲,頂部葉片失綠,並使土豆澱粉生成和累積。
『拾』 種植土豆最好是施哪種肥料最好
土豆是馬鈴薯,很多地方叫洋芋。在我國北方廣泛種植,是雲南、貴州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那麼種植土豆最好用什麼肥料呢?
五、要施足腐熟的農家肥,也可以選擇有機肥
每畝地需要2000-3000公斤。一般在整地前,應將復合肥翻入土中,用量不足時,沿溝施入。追肥一般在苗種完全後進行,結合翻耕起壟施用有機肥或氮肥,及時澆水。第二次追肥在芽期,是塊莖膨大期,也是需肥的關鍵時期。每畝施硫酸鉀復合肥10公斤左右。生長後期一般採用磷酸二氫鉀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葉面施肥,缺氮時也可加入尿素噴霧,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