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常菜譜 » 中山古鎮好吃的牛肉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中山古鎮好吃的牛肉

發布時間: 2022-04-26 22:46:26

① 中山古鎮有什麼好吃的或者店鋪嗎

有意思的店鋪
1、我比較喜歡的是鑫雅閣羊餐館,他們的風中凰清遠雞很好吃,消費的話3個人在150以內,兩個人去的話比較不劃算,吃不掉。地址在崗東牌坊往裡走兩分鍾就能看到了
2、傑克咖啡豆,餐廳,小火鍋特別有意思,甜品也很有特色。人均消費在40左右,比較小資,在國貿中國聯通營業後面
3、只是一間雜貨鋪,咖啡館,也提供中西餐,格調不錯

② 關於中山市小鎮里的各種特色能不能給我答案

三鄉鎮是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鎮內擁有各類外資廠企300多家,私營企業500多家,其中知名企業有寶元鞋廠、偉立制帽廠、皇冠皮件廠、曼秀雷敦制葯廠等。在未來的旅遊規劃中,三鄉計劃開辟工業旅遊專線。
黃圃鎮是廣式臘味發源地,是中山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商貿城鎮,與石岐、小欖齊名,並稱「中山三大鎮」。
南頭鎮位於中國家電產業群中心地帶,在附近聚集著中國五大品牌的家電產業,廣東長虹電子有限公司和 TCL 空調器(中山)有限公司,以及南頭周邊的美的、科龍、格蘭仕等,具有良好的家電產業發展氛圍,具備了產業發展的資源優勢、人才優勢、信息優勢和規模優勢,是發展以空調、電視、冰箱等大家電為龍頭,小家電為主的好地方。
板芙鎮地處中山市南部,東傍五桂山,西臨西江,南連珠海經濟特區,北枕石岐中山城區,毗鄰港澳,水陸兩路交通方便。岐江河將全鎮分成東西兩區,河東區依山傍水,交通方便,105國道縱貫全區8.5多公里,該區工業興旺,商業繁榮,已發展成為板芙鎮初具規模的工業區和人口密集的城鎮居民區和商貿區;河西區在岐江河和西江之間,河涌交錯,土地肥沃,具備發展農業的良好條件,素有「魚米之鄉」之美譽。到1992年初,板芙己有傢俱、製鞋等為主的100多家外資企業。
沙溪紡織業已有數百年歷史,1990年以來,沙溪的休閑服裝生產規模迅速壯大,沙溪休閑服裝品牌迅速崛起,成為中國休閑服裝的重要生產基地。到1992年初,沙溪鎮已有休閑服裝企業300多家。
東鳳鎮以經營小家電、電子產品、石油化工、重工製造等為主。順德的崛起,直接帶動了東鳳鎮的工業經濟的發展,是中國的電風扇生產基地,也是全球最具規模的汽車防盜報警系統、倒車雷達生產基地,全國燃氣具生產基地。
坦洲鎮的農產品和海鮮豐富,素有「金斗灣」美譽。改革開放後,有來自日、美、法、意等國家和港澳台地區的上百家外資企業在坦洲鎮投資辦廠,包括世界500 強的欣錩鞋業、小原光學、聯邦制葯等大型企業。涉及化工制葯、紡織服裝、皮革製品、電子配件、精密器械、五金、注塑、首飾等行業。
南朗鎮農業是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全鎮水稻種植面積1.2萬畝,年產量7700多噸。香蕉、荔枝、龍眼等水果種植面積1.6萬畝,年產量9800噸,蔬菜種植面積4300畝,產量1.9萬噸。淡水養殖7000畝,圍墾養殖23000畝,水產總產量1.75萬噸,產值1.6億元,佔全鎮農業產值60%。以水果、蔬菜為主體的「綠色農業」和淺海養殖捕撈等「藍色農業」漸具特色。著名的農產品有下灣龍眼、崖口荔枝、楊氏臍橙以及崖口、橫門海鮮等。工業是以能源、針織、電子、電器、製鞋等為主。
大涌鎮俗稱「隆都」,地處中山市西南部,東臨岐江,西靠西江,距石岐城區8公里,面積40.5平方公里,管轄6個居委會和2個村委會。全鎮戶籍人口2.8萬多人,主要以生產紅木傢俱為主。到1992年,全鎮已有紅木傢俱企業300多家。
古鎮鎮位於中山市西北邊緣,是中山、江門、新會、順德四市的交匯處 ,為珠江三角洲的交通樞紐之一,距廣州80多公里,乘船到港澳約75分鍾,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全鎮總面積47.8平方公里,由古鎮、 曹步、海洲三大片組成,下轄1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常住人口約6.5萬人。 燈飾業是古鎮鎮的工業龍頭,也是古鎮鎮的經濟支柱。從1982年發展至1992年,經過十年的發展,古鎮已成為國內專業的燈飾生產基地和批發市場,當時全鎮已登記注冊的燈飾廠企200多家,從業人員近1萬人;形成了約1公里長的「燈飾一條街」,共有燈飾鋪位200餘家,產品還大量出口到港澳台地區、東南亞、日本、美國及歐洲等國家和地區,開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古鎮燈飾業的發展,帶動了五金製品、塑料加工、飲食等相關行業的發展。

石岐乳鴿
石岐乳鴿,體形大、胸肉厚、肌肉飽滿、肉質嫩滑爽口。最著名的是富華宮的「紅燒乳鴿」,其色澤金黃,皮脆肉滑,骨軟味美,真是吃後齒頰留香。另有一種燒法是「淮杞燉鴿」,湯味鮮美可口,鴿肉極為嫩滑。還有吊燒鴿、生炸鴿、鹵水鴿等。
缽仔禾蟲
缽仔禾蟲,是將禾蟲洗凈後放缽仔中用剪刀剪碎充分出漿,再加上適量搗碎的蒜茸、陳皮、粉絲、旦白、欖角和油、鹽等調味拌勻,放入鍋中隔水燉熟,再將缽仔禾蟲移至慢火炭爐或電爐上烘至干水有焦香味即可上桌。如將缽仔中烘好的禾蟲切成小塊用生豬網油包裹放油鍋炸至微焦,味道更加鮮美。

三黃雞
中山地區的名種雞以三角鎮沙欄雞最有名,這里出產的三黃雞腳短、頸短、頭園、身肥、羽毛和皮膚、白色均呈鮮黃色,每隻重約2至3斤,其雞肉特別豐滿,作白切油雞或鹵水雞,皮爽脆肉、入口嫩滑。
沙溪扣肉
沙溪扣肉是中山沙溪鎮的名萊,選料講究,所選豬肉以偏肥的「五花腩」為首選。製作時先漂油,將原大塊肉清水煮熟後,用特製的「釘板」把有豬皮的一面拍打再浸水使肥油漂出,然後加配料腌制再紅燒,直至肉面變黃而皮色和瘦肉部份變紅,然後切成塊,每塊夾一塊已熟的粉葛,就叫葛扣,夾香芋就叫芋扣,用青菜或梅萊墊底就叫菜扣,隔水燉約一小時即可。這種扣肉味香肉滑雖肥而不膩,特別豬皮部份,味道更鮮。
五香狗肉
中山沙溪、大涌一帶的五香狗肉非常出名。做法是把狗去毛、破肚洗凈後,用鐵叉刺入洗凈的狗身,明火燒至微焦,將狗身殘存的毛徹底燒光並減少狗肉內所含的水份,加入南乳等配料燜至狗肉可以嚼爛,狗肉香味四溢,越嚼越香。
小欖菊花宴
中山小欖鎮以產菊嘗菊而久負盛名,用菊瓣所特製的菊花宴,如三蛇菊花羹、菊花炸魚球、菊花蒸肉丸、菊花魚欖、菊花魚片、菊花雞、菊花海鮮、菊花燜豬肉、菊花炒牛肉等,每種菜式都有肉的鮮味,更有濃濃的菊花清香。

③ 中山古鎮有什麼特產,美食,好玩的

中山古鎮的特產有中山脆肉鯇 、中山杏仁餅、黃圃臘味 、神灣菠蘿 、三角沙欄雞等等。中山古鎮的美食有海州雞翅、海州魚餅、粥、魚蛋牛雜、豬肚雞等等。中山古鎮的好玩的有雙美橋、中山詹園、孫中山故居紀念館、龍瑞塔、孫文紀念公園等等。

④ 中山古鎮周圍有什麼好吃好玩的

菊城金瓣 小欖鎮
中山十景之一的「菊城金瓣」,其實是中山市小欖鎮的美稱。小欖鎮的群眾酷愛種養菊花已有幾百年歷史,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花圃亭園。陽台樓頂,以至街頭巷尾,都有數不清品種名目的菊花種養。
長江疊翠
相傳,三百年前,有姓龍的叔侄二人,從江西老家來到這里拓荒,為表示不忘故土之情,把定居地方叫長岡(因他們來時,曾走過一列長長的山岡),又把岡字諧音為江,暗喻他們祖居江西之意。這就是長江名字之來源。
興中綴錦 東區
興中道是中山新十景之一,它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興中綴錦。
興中道是中山市改革開放後新建的交通要道之一,也是優質環境路段的典型代表。它集中了中山市全國綠化園林城市的特點
五桂雄峰
五桂雄峰,是老景點,又是中山新十景之一,這里有巍峨的峰巒,有奇花異卉,有建設發展新貌,有優美的民間傳說,而最激動人心的,是革命戰爭歲月,在這里發生的可歌可泣抗敵斗爭的事跡。
中山溫泉
中山溫泉坐落於中山市三鄉鎮雍陌村,位處廣珠公路旁,毗鄰港澳,距珠海、澳門26公里,至石岐城區24公里,離孫中山先生故居翠亨村1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阜峰文塔
建於明代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九月,知縣蔡善繼創建。該塔為七層八角形樓閣式磚結構塔,塔置平座,凌角牙磚與線磚相間疊澀出檐,高24.5米,原為空心塔,1952年重修時,把上三層改為實心。
紫嶺鳴嚶 東區
紫馬嶺公園位於中山市中山四路南側,佔地88.5公頃,1992年7月破土興建,1993年10月1日落成開放,是天工與人力交融,遊憩共生態並重的大型城市公園。
孫中山紀念堂 石歧區
孫中山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的英名偉績永為後人懷念和敬仰。
孫中山紀念堂位於石岐城區中心,由我縣旅港同胞郭得勝先生捐款一千萬港元興建而成。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南朗鎮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是以翠亨孫中山故居為主體的紀念性博物館,坐落於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在中山市區東南方17.6公里處,廣(州)珠(海)公路主幹道旁。北距廣州約100公里,南距澳門約30公里,隔珠江...
孫西步行街
98年底,孫西步行街二期工程全面竣工,為完善配套設施,增強文化內涵,步行街文化廣場於98年9月底初具雛形,經過前後兩次改建,在99年元月底全面竣工並正式投入使用

⑤ 中山有哪些特色菜

石歧區石歧乳鴿石岐乳鴿本是中山籍華僑從國外引進的優良鴿種,經同中山石岐的優良鴿雜交後孵育出來的一種乳鴿。它以體大肉嫩、胸肉特厚而著名,烹制方法繁多,有紅燒乳鴿、脆皮乳鴿、明燒乳鴿、松江乳鴿、江南白花鴿、油浸乳鴿、白切乳鴿、豉油王乳鴿等,肉質嫩滑爽口,飲譽省港澳市場。東區長江水庫魚長江水庫的水清瑩碧透,甜美如飴,當地人利用水的這些特性,育出了長江脆肉鯇、水庫大頭魚等。這里的魚外形體格更大,但魚大而不膩,肉鮮刺少,肉質爽脆、味道鮮美,富含蛋白質,脂肪含量極低,是中山特有名產,可做出不少著名菜式。
南區旭景碌鵝廣東碌鵝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菜。旭景碌鵝惹味且香醇,色澤金黃的表皮搭上入味的鵝肉,鮮嫩、多汁的口感,味道濃郁的湯汁還適合拿來配飯,絕對令你停不了口,是營養價值與美味完美結合的一道農家菜餚。
西區椒鹽水蛇椒鹽水蛇是中山特色地道菜,它的起源是大排檔大廚們的智慧結晶。其製法為斬件腌制,再放入油鍋生炸,上碟前加椒鹽拌勻。吃這個菜,需要直接用手拿起,方便撕咬之餘,也更接地氣,感受它的大排檔風味。順著一排排細密的蛇骨,撕咬下一絲絲的蛇肉,椒鹽的香口,加上點點的辛辣,叫人回味無窮。橫欄鎮西江河鮮「春鯿秋鯉夏三黎,三月黃魚四月蝦」
——西江的河鮮美食,吸引了許多客人慕名而來,無論是美味的河蝦、肥碩的貝類、清甜的淡水魚,還是土生土長的琳琅水產品,吃起來都非常新鮮可口,別具風味。沙溪鎮沙溪美食沙溪的飲食在中山來說,確實聞名,耳熟能詳的就有沙溪扣肉、鮮牛肉、咸豬骨粥、蜆粥,另外還有糕點金吒、茶果、冰凌角子、豆糕等。沙溪牛肉號稱是全中山最為新鮮的牛肉。「
牛宴」品種齊全,馳名牛肉粥爽嫩和糯,椒鹽牛骨髓外酥內嫩,宮廷牛腩嫩滑不塞牙,沙溪蜆粥味道鮮甜!還有五花八門的拿手糕點,都很有特色,它們做工細致、形狀不同,味道各異,有些還是民間用以食療的糕點。
大涌鎮隆都三寶地處舊時隆都地區的大涌,即便到今天,大涌美食仍保留著濃郁的隆都特色。其中,家鄉扣肉、白切雞、子姜燜鴨這「隆都三寶」,一直以來讓無數吃貨「垂涎三尺」。
白切雞爽滑、肉嫩、味鮮;家鄉扣肉肥而不膩;子姜燜鴨,子姜爽口、鴨肉和味,不但在燜制時其香滿屋,吃時更是香味誘人,加上子姜的輕微辣味,更醒胃怡神。
黃圃鎮黃圃九大簋九大簋是廣東一帶的中國傳統盛宴,每道菜都選用最好的材料,八菜一湯。黃圃九大簋,在傳統菜式的基礎上,巧妙地融入了當地盛產的食材——臘味、大頭菜、蘿卜、粉葛、冬瓜等等,極具地方特色,也不失宴席風味,妙不可言。三角鎮沙欄雞沙欄雞是三角招牌菜,尤以沙欄圩一帶農家餐館最負盛名。
沙欄雞個體大,胸肉較厚,因其做成的白切雞皮薄、肉嫩、油少、色靚、骨脆而馳名中外,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銷往港澳地區。沙欄雞吃法簡單隨意,以白切、荷葉清蒸為佳,肉質嫩滑,味鮮甜,雞味濃郁。
火炬開發區咀香園杏仁餅中山標志性手信---杏仁餅,以咀香園生產為正宗,規模最大,質量最佳,又稱咀香園餅。
咀香園杏仁餅創始於一九一八年,因其外形似杏仁而得名。原屬家庭自作自食,後創製成為產品,外形改為圓形小餅。餅身鬆脆,餅心香甜,入口松化,風味獨特。
港口鎮蕉蕾粥蕉蕾粥,粥色奶白,粥氣清香,味感鮮甜,可加入雞絲、瑤柱、香菇等,是一款沙田風味的靚粥。新鮮爽口的蕉蕾不僅好吃,而且還有很高的食補功效,除了含有大量蛋白質、維生素外,還能解濕毒、潤胃腸。
民眾鎮三墩燜鵝說起民眾的美食,三墩鵝的地位不可撼動。
許多美食家、各地遊客都慕名而來。吃過三墩鵝,必定會對此念念不忘。這里的燜鵝鵝肉新鮮嫩滑而有嚼勁,肉厚實卻不軟不硬,汁香味濃。
鵝肉與薄荷葉同煮,既減輕了肥膩感,又融入了薄荷的清香,美味鋪滿舌頭,令人久久難忘。南朗鎮崖口雲吞崖口雲吞皮薄如蟬翼,半透出新鮮豬腿肉的輕粉顏色。
即使在湯里浸泡超過半小時,也依舊輪廓分明,既不會糊,也不會爛。
因崖口位於珠江出海口,小蝦特別多,當地人就把這些鹹淡水交界處的小蝦用來熬制雲吞湯底,格外鮮美。
一隻雲吞一口湯,鮮美柔滑,妙不可言。小欖鎮小欖炸魚球說起小欖菜,沒有人不知道小欖魚球,小欖炸魚球可謂是小欖人招待友人的必點菜。以中山本土鯪魚起肉,加入秘制配料,人手打至起膠,再擠成球狀下鍋油炸。每咬一口都是彈牙的,外酥里嫩,完全沒有魚腥味;還會不時咬到一些未打到的魚肉小塊,口感極豐富。配上生菜葉包裹著魚球,再蘸上小欖獨有的蜆蚧汁來吃,更具風味。
古鎮鎮海州魚餅海洲魚餅乃用鯪魚去骨,加上生粉、雞粉、白糖精鹽和小蔥清水搗合,揉成魚滑後,用力摔打,再用模子壓成小圓餅,最後下鍋煎炸。這魚餅,在古鎮頗富盛名,單單聞起來就香氣四溢,吃起來則彈性十足,比較柔韌。需要提醒的是,吃海州魚餅很講究動嘴開吃的時機,一定要在它剛做好,熱乎乎的時候品嘗起來滿口甘香,魚味無窮。
東升鎮脆肉鯇一魚嘗百味,味味難忘。這是對東升脆肉鯇的美稱,因為它的鮮美和爽脆的肉質讓它躋身世界頂級美食行列。位於中山北部的東升鎮得天獨厚,良好的水域地質成就了其「中國脆肉鯇之鄉」美譽。在這里,砂鍋、冰鎮、生焗、香煎、蔥燒等脆肉鯇的各種傳統、創新的烹飪方法,都可得到淋漓盡致的詮釋。
東鳳鎮東鳳棟企雞棟企雞是東鳳的特產美食,特色製法有原味吊企雞、沙姜吊企雞、樹仔頭浸雞。說起「棟企雞」的口感,一是香脆,二是原汁原味。「棟企雞」只選用蔥、姜和鹽進行腌制,原只烤焗,雞皮香脆無比,雞肉完全不會被其他復雜香料所掩蓋,原汁原味。南頭鎮葯膳乳鴿葯膳乳鴿在葯膳菜式裡面算是一道亮麗奇葩。
湯底精選二十多種葯材熬成,滋補而不燥熱,聞起來一點葯材味都沒有。鴿肉糅合了葯材的幽香、蟲草花的甘甜,顯得出奇地香濃入味,咀嚼起來骨香酥軟,齒頰留香。
阜沙鎮阜沙特色菜餚水鄉小鎮阜沙,濃郁的沙田文化,孕育了阜沙傳統而別具一格的特色菜系,其地方名菜有阜沙披薩(蕉蕾煎蛋)、蕉蕾雞絲粥、秘制三黎魚干、蟾蜍粥、干燎鵝、大盤菜、一魚六味等,備受一眾食客推崇,曾獲多家內地和港澳媒體爭相報道。
坦洲鎮缽仔禾蟲禾蟲含豐富蛋白質、脂肪、鐵、磷和維生素B等,營養價值高,味道非常鮮美、香甜,極受珠江三角洲群眾所喜愛。禾蟲的吃法有多種,有燉缽仔禾蟲、生炒禾蟲、曬禾蟲干、制禾蟲醬或禾蟲餅、煲禾蟲蓮藕眉豆湯等,其中缽仔禾蟲最受食客喜愛。
三鄉鎮三鄉瀨粉用以優質粘米為主要原料,並選用當地的優質礦泉水,拌和成稠度適中的粉漿,蒸製成細長而很有韌性的園條狀鮮粉,成品配上上湯肉料,吃起來粉條潤滑爽口而有彈性,非常可口。神灣鎮神灣菠蘿盛產於中山市神灣鎮的菠蘿,名之為「神灣菠蘿」。
神灣背山面海,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特別適宜菠蘿的生長。經過長期選種培育,現在神灣菠蘿,一般每個重一市斤左右,色澤金黃,皮薄肉厚,更難得的是肉細爽脆無渣,甜蜜清香而無酸味,齒頰留香,經久不散。
板芙鎮清蒸筍殼魚清蒸筍殼魚,把一些鮮蝦肉排放在魚身上同蒸,味道很是鮮美。
鮮蝦肉因受熱而滴出的蝦油不斷滋潤著筍殼魚,可使魚皮不會爆裂,又能讓鮮味滲進魚身。
五桂山山水腐竹五桂山人製作腐竹的歷史由來已久。
五桂山腐竹採用精選黃豆配合五桂山水、利用傳統製作工藝、經人工和機械製作而成,品質上乘,衛生可靠、營養豐富。

⑥ 中山的古鎮有很多好吃的當地小吃嗎

沒有多少,多的是湘菜,不過當地的有家
吃雞
的,在一起還有個
海州魚餅
,算是在本地比較出名的,
吃飯時間
都滿座的,地址在海州村裡,從
信佳
購物路口往北走,過一個小橋,左轉再右轉50米即到,不過路很窄,村裡面的,可以問問本地的
怎麼走
,都知道的。

⑦ 中山古鎮有什麼特產,美食,好玩的求大神指點

古鎮作為「中國燈飾之都」,以燈聞名,每個初來古鎮的人對古鎮的印象就是滿大街都是各種各樣的燈飾店鋪,事實上,古鎮有很多當地美食小店,因藏在不繁華的地方而不為外地而來的人所知。
古鎮美食一:海州雞翅、海州魚餅

海州雞翅、海州魚餅源於古鎮鎮海州一間小店,似乎是一夜之間就火遍全古鎮鎮。雞翅吃起來皮脆肉滑,味道帶點甜辣,即使冷後外皮不脆,口味仍然十分可口;海州魚餅乃用鯪魚去骨,加上生粉、雞粉、白糖精鹽和小蔥清水搗合,揉成魚滑後,用力摔打,再用模子壓成小圓餅,最後放去煎炸,就成了皮脆肉爽的海州魚餅。還有用同材料與青椒包裹而製成的青椒魚餅,吃起來香、鮮、爽、辣,口感獨特,齒夾留香。
地址:古鎮鎮很多地方都有出售,曹步、海州、古鎮都有,哪一家才是正宗店家已不可究。小編只知道兩間古鎮店鋪的地址,有一間在萬福源背後的巷子里。還有一間在鄧林大街(鵬泰購物廣場附近,舊古四小學操場所處的十字路口,舊古四小學對面的路直入)有一間小店,價格比較實惠。旁邊還有間粥店,也是本次介紹的美食之一,下面來介紹!

古鎮美食二:宵夜首選「粥」
廣東人愛吃粥, 皮蛋瘦肉粥、魚片粥、牛肉窩蛋粥、艇仔粥等等,都是廣東比較有特色的品類。粥容易消化,因此作為宵夜最合適不過。這里介紹的是古鎮當地人開的小店,生意非常火爆,他的特別之處在於粥底,香滑可口,濃稠適宜。除了粥之外,店裡還有炒粉/面、炒田螺、粽子等。
地址:在鄧林大街(鵬泰購物廣場附近,舊古四小學操場所處的十字路口,舊古四小學對面的路的路口)路口。

古鎮美食三:魚蛋牛雜
說起「強記」牛雜,很多古鎮人都認識,尤其是學生們,因為其地處古鎮鎮初級中學附近,每逢放學,就會看見很多學生涌進店裡。強記主營魚蛋牛雜小食,種類較多,價格實惠,各種小食均可一嘗。特別推薦它的咖喱豆腐、鹵水雞腳和蘿卜,建議選擇煮的時間長的,這樣更加入味,食物更加美味!
地址:古鎮壹加壹(位於您的左手方向)往前左轉。
希望可以採納,謝謝!

⑧ 中山古鎮附近有什麼好吃的

古鎮產道的美食當然要數海洲魚餅了。但有一個很值得介紹的,就是金橋農庄的鴿,有咸鴿,火窩,還有咸鴿飯,都很好吃。金橋農庄就在天宏物流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