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好吃友們,麻煩給我說說峨眉的美食要具體全面,如今地點在那本人打算最近切那玩。謝謝各位朋友。
每當夜幕降臨,位於峨眉市中心峨眉大廈一側的「小吃一條街」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在這里通宵達旦盡可品嘗麻辣燙,燒烤等幾十個品種的小吃,使遊客大快朵頤,真可謂秀色可餐。 峨眉山寺院多精於烹調素齋。其素齋簡朴而味美,遊客萬勿錯過。
【雪蘑芋】蘑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葉柄成蛇紋色,復葉成掌狀,小葉羽狀分裂,地下莖是球狀,塊莖似芋,煮熟後成黑色,俗名黑豆腐。雪魔芋是峨眉僧人的傳統食品,魔芋經掩埋於冰雪之中凍結後,內部形成許多小孔,烹調時更易入味,具有質地松軟,入口味鮮,香而不膩,風味獨特等特點,成為峨眉山有名食品。
【葉兒粑】用糯米細粉做皮,內用白糖、花生、核桃、芝麻等合製成心子;用粑葉包好蒸後即可食用,味道鮮美,令人回味無窮。
【三合泥】峨眉小吃中有名的一道甜品。主要用黑糯米、黃豆、芝麻、花生等材料精緻而成。吃起來皮面乾脆而心裡柔軟。
【涼粉】峨眉山涼粉的花樣很多,按顏色分有黃、白兩大類;按原料分有米涼粉、蕎麥涼粉、豌豆涼粉等。這些涼粉可根據需要切成片、絲、方顆等,或拌或煮。還有別具一格的「打手攤子」,它不用碗,而是將涼粉切成巴掌大一塊,托在手心,上澆調料,食客邊走邊吃,別有一番情趣。
【肉包穀耙】將細包穀粉用溫水調和好,再把拌上香料的豬肉顆粒和在調好的包穀粉中,捏成團,放在拗子(平鍋)上烙熟,然後放入爐內周圍烘烤。這時香氣四溢,誘人食慾。
峨眉還有許多的名小吃,像【豆腐腦】、【峨眉抄手】、【串串香】等。
好吃街(市區)
簡介:位於峨眉山市中心繁華地帶,「好吃街」里的小吃數不勝數,有火鍋、黃燜雞(兔)、烘烤、酸湯鴨等,僅300米長的街道就有攤位200餘家攤位。每當夜幕降臨,「好吃街」總是燈火輝煌、人聲鼎沸,這里的小吃絕對可以讓您大飽口福,真正領略到地道的麻辣川味。
特色:通宵營業,且價格便宜。
位置:峨眉山市白龍南路峨眉大廈旁。
名特小吃一條街(景區)
簡介:位於峨眉山景區內,主要經營峨眉山名特風味的地方小吃,如葉兒粑、鹵鴨、豆腐腦、涼糕、肉包穀粑。
特色:地方特色濃郁。
位置:峨眉山報國寺景區。
馬路橋蘿卜湯(市區至景區途中)
簡介:這是峨眉山非常著名的一家餐館,招牌菜是蘿卜湯和泡筍。蘿卜湯是先用新鮮豬骨和豬膀熬成鮮湯後,再放入峨眉山龍池特產蘿卜。湯濃味美,蘿卜酥軟香甜,豬膀雖多是肥肉卻並不膩口,也是入口即化。
泡菜值得一提的是泡筍,其泡筍選用峨眉山新鮮竹筍,有清爽、鮮嫩,與蘿卜湯相輔相襯,一葷一素,一綠一白,色香味俱全。
注意:蘿卜湯可以「無限續杯」,而且除肉外,湯和蘿卜都可以無限量地添加。服務員不會提醒你,記得自己主動要求。
特色:鎮店三寶——蘿卜燉膀、仙山泡菜、鹵肉拼盤。
位置:峨眉山市馬路橋名山加油站旁(從峨眉山市去報國寺的路上,第二個加油站隔壁)
電話:0833-5590335
【峨眉山特色美食詳細攻略】
市區書院街可以吃到豆腐腦、三合泥;
市區西正街可以吃到葉兒粑、凍粑、苞谷粑;
市區商業街可以吃到曹鴨子;
市郊鞠槽一帶可以吃到峨眉鱔絲;
市區勸業場可以吃到涼粉;
景區各農家樂可以吃到農家自製的豆花、老臘肉、香腸;
景區各賓館、飯店可以吃到雪魔芋燒鴨、雪花筍燉品等名食。
峨眉素宴
佛門認為吃素可以清心寡慾、益壽延年,故在素食上極其講究。報國寺、伏虎寺、萬年寺僧人辦的素席較有名。佛門素席是用豆製品、面精、蔬果等為原料,仿葷席的品類、形狀而做出的菜餚。不但仿其形,而且仿其味,可以亂真。
要注意的是,峨眉山寺院齋飯時間通常在早上7:00~7:30,中午11:00~11:30,下午6:00~6:30。齋飯的價格每個寺院不同,4~10元不等,越往上越貴,但是有個好處就是隨便吃,吃飽為止。在寺院里吃飯最好不要剩飯和浪費食物。
峨眉山鹵鴨色彩紅潤,肉嫩味鮮、香氣誘人,微有火熏味,是下酒佳餚。煙熏鴨最大的特點在於,香而不燥,鴨肉咬在嘴裡非常香,但不會覺得燥口。口味介於老臘肉和鹵肉之間,很特別。
市區內多達百家鹵鴨攤點,隨處可見。其中尤以商業街的「曹鴨子」(金頂北路10號)最為有名。
近年來四川江湖菜系中的頭牌名角。將鮮活鱔魚宰殺,然後洗凈切絲,輔以黃豆芽、粉絲和蒜苗節,加郫縣豆瓣、刀口辣椒等烹制而成。成菜色澤紅亮,口感細嫩,麻辣味濃。
最出名的是峨眉山下鞠槽一帶專做峨眉鱔絲的飯庄。
峨眉山的涼粉花樣很多,且分為黑、白兩大類,即蕎麥涼粉和豌豆涼粉。蕎麥涼粉用的是峨眉山特有的醬作主調料,配以紅油、蒜水,既好吃又消暑。
吃法上,有一種花樣謂之「打手攤子」,它不用碗,而是將涼粉切成巴掌大一片,托在手心上,上澆調料,食客邊走邊吃,別有情趣。
三合泥是峨眉山小吃中一道有名的甜品。材料為黑糯米、黃豆、芝麻、油炸花生和豬油,用特製密法製作,吃起來皮面乾脆、芯里柔軟,特別香濃。在好吃街可以品嘗到。
葉兒粑,就是用葉子包的粑。用糯米細粉做包皮,內有用白糖、花生、核桃、芝麻等合製成的餡,或用豬肉(半瘦半肥)和芽菜等配料做成餡。用粑葉包好蒸後,即可食用,味道鮮美,令人回味。
可在天一家」葉兒粑總匯(市區西正街)品嘗到。
用峨眉山上產的黃豆,和峨眉山上清潔的山泉煮制出來的豆花,雪白如玉,綿軟細嫩,不膩不糟。佐以香油、椒油、花椒、蒜泥、味精、蔥花,清香爽口,令人垂涎,堪稱上等素齋。其中猶以萬年寺、聖水禪院的豆花最為著名。
系骨頭湯加調料熬制。食用豆腐腦時,先用勺打成薄片,盛入碗內,撒上酥肉、黃豆、香菜、蔥花、榨菜末、辣椒油、花椒等佐料,色香味俱佳,川味十足。只放佐料的,稱為「素豆腐腦」;加粉蒸牛肉,叫「牛肉豆腐腦」;加粉蒸肥腸,叫「肥腸豆腐腦」;加生雞蛋,則叫「蛋沖豆腐腦」。
在城區各小吃店及好吃街均可品嘗,最有名的是城區書院街的青龍豆腐腦和噴水池的鞠氏豆腐腦。
峨眉凍粑只有在過年之前的一、兩個月才有。先將米打磨成粉糊狀後,利用冬季的氣溫進行低溫發酵,再和以豬油塊、白糖,講究的人家再放點黑芝麻,用山中特有一種植物,俗稱「粑葉子」包好蒸熟,便可食用。
推薦城區西門的青龍黃氏凍粑。
雪蘑芋燒鴨
雪蘑芋具有質地松軟,香而不膩,風味獨特等特點。食用時經溫水浸泡成海綿狀,壓干水份,切成薄片或細條,配上各種調料,即可涼拌,又可燒雞。燒鴨。口感清談、味鮮。
肉包穀耙
峨眉有名的小吃。是用細苞谷粉拌上撒上香料的豬肉顆粒捏成團,烙熟後再烘烤而成的。出爐香氣四溢,誘人食慾。拿在手裡,黃酥酥,熱騰騰,香噴噴,咬一口「嗤」的一聲,小心太急咬到舌頭哦。
峨眉老臘肉
峨嵋傳統菜餚之一,選取豬臀肉,用鹽和各種香料腌制後,經煙熏而成。入口化渣,滿口留香。與雪魔芋同燒滋味更好
『貳』 峨眉山市有什麼好吃的小吃
峨眉山城區東門街 吉祥小區對面有一家老字型大小陳氏夜燒烤龍池烤魚味道巴適
『叄』 峨眉小吃牛肉麵做法視頻
食材
主料
牛肉
200g
輔料
麵粉
適量
鼠尾草籽
適量
老湯
適量
雞蛋
適量
鹽
適量
辣椒
適量
步驟
1.雞蛋中加入少許鹽,攪拌均勻。
2.加入麵粉。
加入鼠尾草籽。
3.將其攪拌均勻,成為絮狀。
4.電動面條機開啟,一檔,將面團慢慢放入,壓成面片。
將小面片依次放入,反復壓成大的面片。
5.將其壓成規整的面片。
壓成邊緣規整的面片後,轉3檔,壓薄片一次,再轉5檔,出薄片一次。
6.出條。
7.鹵牛肉切大塊。
8.將鹵牛肉的老湯舀出來一部分,加入鍋內,添加足量的清水,煮成牛肉麵湯底。
9.湯底燒開,將面條放入,煮熟。
10.根據口味,加入少許鹽調味,出鍋即可。
嗜辣的,可以放入少許紅辣椒調味。
『肆』 請問峨眉山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1、豆腐腦
峨眉的豆腐腦和樂山、成都的豆腐腦是絕對不一樣的,一鍋熬得很稠的豆粉糊糊,一碗嫩豆花倒進去,加進醬油、味精、花椒粉、辣椒油、姜蒜汁、花生米、酥黃豆、榨菜、蔥花,再倒上一小籠粉蒸牛肉或酥肉,川味十足,解饞。如果你嫌不夠,來個牛肉夾餅,這牛肉夾餅也很有特色,軟硬度恰到好處,口感香脆,原來夾餅內不僅有牛肉還放入了酥肉顆粒,感覺很特別。豆腐腦價格一般是4元每碗,牛肉夾餅為3元一個。
2、葉兒粑
顧名思義,就是用葉子包的粑。用糯米細粉做包皮,內有用白糖、花生、核桃、芝麻等合製成的餡,或用豬肉(半瘦半肥)和芽菜等配料做成的餡;用粑葉包好蒸後,即可食用,味道鮮美,令人回味。
3、峨眉豆花
峨眉山的豆花出名,一般是因為這里水好。用峨眉山的水磨出的豆花,雪白如玉,口感細嫩綿軟。一碗白嫩輕盈,水波盪漾的豆花端上來,無需復雜,只簡簡單單配上一碟蘸水。豆花的清香混合麻辣沾水,兩種味道混雜著躍動著味蕾,大有一碗不過癮的勁頭。
4、峨眉素菜
由於這里是佛教、道教聖地,所以峨眉山素菜是峨眉山的一大特色。峨眉山寺院的素食常用素菜原料有:經黃豆加工成的豆腐及豆製品,經麵粉加工成的麵筋和烤夫等,以及粉皮粉絲等。「仿葷」也是峨眉山素齋製作的一大特點,結合傳統製作工藝,以其做工精細,雕刻精湛及色、香、味、美而著稱。尤其是峨眉山的「泉水豆花」和「雪水泡菜」更是聞名遐邇,堪稱一絕。
更多關於峨眉山有什麼好吃的美食,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b7f894161806936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伍』 峨眉山市好吃的美食
第一個就是缽缽雞,其實這個的發源地是在樂山,但是峨眉山離樂山也不遠,所以說樂山的缽缽雞也就順理成章的出現在了峨眉山,然後因為味道好酒又出現在了四川的周邊城市。這個至於為什麼叫缽缽雞呢,首先就得說說裝這個雞的容器了,因為四川人將盆狀的容器就稱為缽缽,用缽缽裝的雞就叫我缽缽雞了,這個名字起的還是挺隨意的感覺。
第二個就是曹鴨子,這個都還是我在准備去峨眉山那邊去玩兒的搜攻略時發現的,而且在網上也看到了曹鴨子的製作過程,也是比較復雜的,過程對於烤鴨子的火候也是有嚴格的要求的,所以我們到了峨眉山的時候第一個晚上就奔著這個鴨子去了,而且這里還有什麼鴨頭、兔頭味道都是相當的不錯!值得推薦的!
第三個推薦就是葉兒粑,其實我外婆也是四川人,所以這個葉兒粑我自然也是吃過的,在峨眉山這個地方重新吃到也算是回憶童年了,不過說真的這個在吃完了鹹的食物之後來點味甜的,感覺很是美味!
當然峨眉山除了這些比較有當地特色的美食當然還有一些也是不沒錯過的小吃,比如說遍布全重慶全成都的酸辣粉、涼面、涼粉、炸土豆!這些都是在成都比較常見的小吃啦,所以這些小吃比的就是味道了!也行在外地你可能嘗不到成都的口味,但是到了峨眉山你一定不能錯過了!
『陸』 2020北京網紅面館探店,夏日在北京街頭吃碗面吧
北京的夏天並沒有很好過,雖然不是南方透不過氣的濕熱,但是35℃+的高溫和陽光直射,曬得人有種蔫兒蔫兒的感覺。
北京人喜歡在春天張羅著去郊區吃最鮮嫩的香椿與柳芽兒,秋冬更是呼朋喚友安排銅鍋涮肉貼秋膘,唯獨這個季節最沒心思吃飯。
酷暑難耐,吃面似乎對人的吸引力變得更大。
比較起各地人民,北京人應該不是最喜歡吃面條的。上海早餐的陽春面、蘇州時令的三蝦面、香港宵夜的車仔面.....很少聽說在北京,誰的早餐或宵夜會選擇吃面條。
不過北京人對於面條的喜愛,深沉又隱秘。
比起細細軟軟的南方面條,北京人更鍾情於面條的「筋道」,手擀麵、刀削麵、甚至炒麵片...來者不拒。
比起湯面,北京人更愛打鹵面:炸醬面、雞蛋醬打鹵面、西紅柿雞蛋打鹵面、茄丁打鹵面...
北京的面條如此家常,無需精緻時令的澆頭或慢火熬制的湯底,平平無奇的打鹵面足矣。所以很多北京人心中,最好吃的鹵子永遠是家裡做的,在外面的麵店吃面,算是一種將就。
即便如此,北京人氣火爆的麵店仍然不在少數。比如不排隊很難吃到的方磚廠和胖妹、在甘家口屹立十幾年不倒的柴氏牛肉麵、最近名聲大噪的三泉冷麵........
今日《新旅行》帶大家探店幾家北京好吃的麵店,如果夏日沒胃口,就來吃一碗清爽過癮的面條吧!
01
方磚廠69號炸醬面
人均:20元
地址:東城區方磚廠胡同1號
北京的這次疫情,又讓炸醬面火了一把。
雖說大部分北京人都覺得炸醬面還是自己媽媽做的最好吃,但是方磚廠69號的炸醬面,再挑剔的老北京也說不出半句不是。
這家看似平平無奇的小店,位於鼓樓和南鑼鼓巷之間的方磚廠胡同里,藏身於胡同的居民區深處。
店面不大,只有10張桌子左右,坐得局促,人多起來的時候拼桌是肯定的。
店裡也沒有菜單,直接告訴店裡的師傅要幾碗炸醬面即可,面湯與臘八蒜可以隨心自取,此外能單點的只有啤酒、北冰洋汽水、花生露和老北京酸奶。
即便如此,這家店從早到晚生意爆滿,附近居民、 美食 博主、外國遊客都乖乖在門口等位,甚至廚神謝霆鋒也曾慕名光顧。
方磚廠69號炸醬面的醬用肥瘦相間的豬肉丁油炸爆炒,香味撲鼻,味道濃而不咸,油而不膩。
正宗的炸醬是油與醬分層,說明豬肉丁的脂肪被小火逼得足夠。
之前去吃面,看到過有女孩子不明真相,仔細把炸醬的油脂撇去後再拌面,總會心疼她錯過了炸醬面的精華。
\
除了堪稱一絕的炸醬,他家的菜碼更是講究,焯過的黃豆、新鮮的黃瓜絲、心裡美蘿卜絲和圓白菜絲,爽脆可口,與炸醬拌勻,竟有種「濃妝淡抹總相宜」之感。
另外,他家的臘八蒜也極其地道,老北京炸醬面搭配臘八蒜,吃起來真的夠爽,方磚廠69號炸醬面的臘八蒜一年四季都有供應,可以隨意自取~
02
柴氏風味齋
人均:58元
地址:海淀區甘家口小區21號樓(甘家口總店)
全國人民都知道老北京炸醬面,但是北京人愛吃的牛肉麵,可能真的只有生活在北京才知道。
位於甘家口的老北京柴式,是很多西城小朋友從小吃到大的牛肉麵。雖然都是清真師傅起家,但是柴式牛肉麵卻跟街邊的蘭州牛肉麵口味完全不同。
首先,柴式牛肉麵的面條不一般。
北京面館多用圓粗的手擀麵,他家的面條則是按照晉南做餄餎的方法擠壓出來的,超級筋道,比手擀麵還要彈。
其次,保證他家江湖地位屹立不倒的是他家的醬牛肉。
柴式的醬牛肉起源於1920年,可謂是祖傳醬牛肉。很多人心心念念的就是這一口醬牛肉,吃過柴式的醬牛肉後,牛街熟食店的醬牛肉都成了將就。
110大洋一斤的醬牛肉絕對不算便宜,可柴式的醬牛肉窗口排隊的人卻絡繹不絕,都伸著腦袋往玻璃後面的操作台看,惦記著自己的「筋頭巴腦」或「肥瘦相間」。
更絕的是它家的牛肉湯,據說當年胡同里的柴式牛肉湯,可以飄香好幾里地。
夏日酷暑,來一碗牛肉麵,配上四兩醬肉,再加一份爽口的涼拌菜,吃到舒爽。
03
胖妹面庄
人均:38元
地址:東城區北新橋東四北大街69號
photo from 胖妹面庄官圖
要說目前北京排隊最久的面館,胖妹第二無人敢稱第一。
photo from 胖妹面庄官圖
上海、成都等 美食 之都,人氣餐廳動輒等位三五小時也很正常,相比之下,北京的食客不太愛等位,很多餐廳or網紅店的等位都不會超過半小時。
然而胖妹的等位時長卻總在一小時之上,並且排隊的人只能站在胡同里任憑風吹和暴曬,足以說明他家的面,夠格!
\
胖妹面庄必吃的就是重慶豌雜面,澆頭絕了,面條足夠筋道,拌勻了以後每根面條都超級夠味,越吃越辣,越吃越上癮。
平時麻辣香鍋吃中辣的我,點了微微辣卻辣出了鼻涕和眼淚。如果不是重慶人或者只是一般能吃辣,重慶辣這個辣度請慎點~
肥腸面簡直是肥腸愛好者的福音,24塊一碗很實惠,端上來是一碗滿滿的肥腸。混合著肥腸特有的香味,油脂與香辣的味道混合,拌好面後一口吃下,頓時解決所有夏日裡的沒胃口。
胖妹家的冒腦花也很有人氣,中午一點左右就會售罄,混合著芝麻、香菜以及重慶辣椒的多種香味,可以說是一口入魂的冒腦花。
紅糖糍粑也是解辣必備,軟糯香甜,紅糖的滋味很充盈,比北京很多四川火鍋店做的好多了。
\
杏仁豆腐和南方涼糕也是夏日裡必吃的甜品,味道十分質朴,很適合在狼吞虎咽完重慶小面後,清爽一下~
04
䴮哩面
人均:53元
地址:護國寺街85號護國新天地一層東南角
喜歡在京城探店的同學,對於護國新天地都不陌生,著名的富華齋點心鋪和coffee tags咖啡館都在此。側面胡同中的一家四川風味面館,叫做䴮哩(shan li)面。
小店面積不大,只有六七桌。裝修很ins風,水泥灰的極簡風像是一家咖啡館。
photo from 䴮哩面 微博
䴮哩面主打峨眉風味,北京可以吃到正宗峨眉風味的四川面館實在不多,店裡的翹腳牛肉麵、姜仔蛙和牛冒煙是招牌。
之前在上海吃過很多家牛蛙面,對於牛蛙愛好者來說是打開了新世界。䴮哩面的姜仔蛙面十分值得一試。
端上來滿滿一大碗,特別入味的蛙蛙伴隨著小米椒碎碎,簡直是辣到爽。面條也很筋道,拌在一起吃,非常過癮,簡直是牛蛙控的解饞必備。
此外,各種四川小吃也做得精緻地道。小菜有八九種,價格大概是10-26元的樣子,都不貴。店裡蹺腳牛肉、冒腦花兒和翹腳圓白菜點的是最多的。
冒腦花非常新鮮,細膩嫩滑,入口即化。上面還有過完油的五花肉末,增香不少。下面墊的是浸足紅油的豆芽,和香菜一起增加了更豐富的爽脆口感。
最關鍵的是,裡面還撒了酸豆角粒,就是那種泡著的酸豆角,特別開胃,酸酸辣辣超好吃!
手搓冰粉有三鮮冰粉和紅糖冰粉可以選,我點的是三鮮冰粉,裡面有酒釀、糖桂花和糯米小丸子,冰冰的,滑滑的,吃到嘴裡真的一秒解辣。
05
三泉冷麵
人均:59元
地址:多家分店
北方的夏日怎麼能沒有朝鮮冷麵!說起朝鮮冷麵,京城最出名的應該就是西四的華天延吉餐廳,天氣越是高溫,排隊的人就越多。
考慮到交通、環境和服務等因素,今天安利給大家的是最近很火的三泉冷麵~目前在北京已有三家分店,兩家都在望京。
朝鮮冷麵作為混合著酸辣甜風味的冷湯面,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尤其是對於吃慣了咸香口味熱湯面的南方人,猛地端上一碗朝鮮冷麵,的確是不好接受的事情。
因此三泉冷麵的冷麵有三種,正宗的酸甜口味、改良過的咸香口味,以及創新的酸甜口氣泡水冷麵。
炎炎夏日,最解暑的涼面一定是朝鮮冷麵。
一大碗冰冰爽爽的冷湯中,是清淡爽口的蕎麥面,浸泡著清脆黃瓜絲、開胃的朝鮮辣白菜、兩片蘋果片增加酸甜、還有半顆煮雞蛋。如果是在東北的朝鮮族小館,老闆可能直接給你的碗里放些冰塊,絕對透心涼,心飛揚。
photo from 三泉冷麵 官圖
此外,在它家不光是吃面,鍋包肉也十分地道。夏季更適合點些朝鮮族的小冷盤,比如拌牛肉、蕨菜、山桔梗、牛板筋...足夠清爽又開胃。
-The End-
在北京你最愛的面館是哪家?
文/草莓姑娘
圖/草莓姑娘、餐廳官方
『柒』 峨眉山有什麼好吃的
峨眉山(門票)有什麼好吃的,峨眉山小吃攻略
峨眉畢竟是風景區,點單時記得問清楚價格再點,注意不要被燒了,尤其是不要點那些啥子野生魚之類的。
第一彈:豆腐腦
豆腐腦可謂峨眉山最經典的美食,沒有之一哦
峨眉豆腐腦是鹹的,選用豬骨湯熬制湯底,再加上軟嫩的豆花,軟糯的粉蒸牛肉和酥脆的酥肉。簡直可以美味得飛起來!
一般吃豆腐腦都會配上一個咔餅,卡餅裡面是牛肉和酥肉。這兩樣一起吃,才是最地道的吃法。
小編推薦老店:峨眉書院街的高記豆腐腦:20多年的老店
東門豆腐腦是後起之秀,嘉鑫豆腐腦還是可以
第二彈:翹腳牛肉
接下來小編要推薦的就是從樂山周邊傳過來的翹腳牛肉,
牛的各個部位都可以放入秘制的湯中燙煮,湯汁濃厚,回味無窮
特別是搭配小米椒加青辣椒的蘸水,簡直完美~
在峨眉樂山這些地區,吃翹腳牛肉的同時還會點上一份粉蒸牛肉,一般店家都會有,粉蒸牛肉的味道如何就可以看出店家的實力啦。
小編推薦:書院街的翹腳牛肉,白龍的張老四湯鍋
第三彈:蘿卜絲咔油豆腐
這道小吃也是從樂山的五通橋地區傳到峨眉的~
味道簡直棒棒噠!
蘿卜絲新鮮脆甜,油豆腐香脆可口,將蘿卜絲夾進油豆腐中,再加上香酥的花生粒,淋上配製好的糖醋酸辣的汁水。絕對是解膩開胃的小吃佳品。
小編推薦:峨眉一線天路口的一位老婆婆賣的,沒有店面,只有一張桌子擺在那兒
第四彈:甜皮鴨
甜皮鴨是樂山峨眉一帶的特產
外皮香甜酥脆,鴨肉細嫩美味
吃幾塊還行,吃多有點膩,小夥伴們可以買半隻一起分享
小編推薦:峨眉接受任何一家賣的都好吃,有一家趙鴨子是從樂山開過來的,他家除了甜皮鴨很好吃之外,還有藤椒味的鴨腳和鴨翅都很贊哦
第五彈:脆皮炸土豆
脆皮炸土豆:顧名思義就是外面酥脆,裡面綿軟~
糖醋麻辣味是最經典的味道。
小編推薦:一線天路口古記卡餅家的土豆是最好吃的,他家的卡餅也是被稱為峨眉山卡餅界的愛馬仕,挺好吃的。
第六彈:曹涼粉
曹涼粉之前被叫做蕎涼粉,是因為她家的涼粉是用蕎麥做的,搭配上他家的秘制醬汁,也是峨眉山代表小吃,值得一提的是他家的涼面和火鍋粉味道都很贊,地點就在一線天路口往上走,走幾步就到了。
補充下注意事項:
峨眉畢竟是風景區,點單時記得問清楚價格再點,注意不要被燒了,尤其是不要點那些啥子野生魚之類的。
能說峨眉話不說樂山話,能說樂山話不說普通話,你懂的……
更多關於峨眉山有什麼好吃的,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0c15e61615731878.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捌』 峨眉紅燒牛肉麵是怎樣做的
製作方法一
【食材准備】
紅燒牛肉麵
紅燒牛肉麵
牛腱肉300克,切面150克,番茄兩個。蔥段一中匙,姜三片,醬油兩大匙,味精一中匙,紹酒一大匙,冰糖一中匙,花椒一小匙,五香粉一小匙,辣椒四根,沸水800克。
【製作步驟】
1、將番茄去皮切片,辣椒切片。
2、將所有調料放入沸水中,高火4分鍾,製成湯汁。
3、湯汁中放入牛腱肉、番茄,加蓋中火40分鍾,然後將牛肉取出切片。
4、面條放入湯汁中,高火5分鍾至沸,取出後擺上牛肉片即可。
製作方法二
【食材准備】
紅燒牛肉麵
紅燒牛肉麵
牛肋條肉600克、拉麵酌量、蔥2根、姜2片、大蒜4瓣、八角2茶匙、花椒粒1茶匙、小白菜酌量料酒1大匙、醬油4大匙、辣豆瓣醬4大匙、鹽半茶匙、味精少許、清水12杯
【製作步驟】
1.牛肋條肉先氽燙過,撈出後沖凈血水和泡沫。
2.用3大匙油炒香蔥、姜、蒜及辣豆瓣醬、花椒粒後,加清水12杯,調味及加入八角後,放入牛肉燉1小時。
3.將牛肉撈出切片,並將鍋內所有蔥、姜、辛香料撈凈,再將牛肉放回湯內。
4.另外將水燒開後下面條,用面碗盛入牛肉和湯後放入面條及小白菜、蔥花即成。
製作方法三
【食材准備】
紅燒牛肉麵
紅燒牛肉麵
1.牛腩 1斤 蕃茄(大) 1顆 白蘿卜 1/2條蔥 2支 老薑 數片 大蒜 5粒 八角少許 高湯適量
2.拉麵 適量 青菜 適量 酸菜 適量 蔥花 適量 辣豆瓣醬 3大匙 醬油 1/2杯 冰糖 少許 鹵包 1個
【製作步驟】
1、先將牛腩、蕃茄、紅白蘿卜切塊,蔥切段,大蒜拍碎備用。
2、煮一鍋熱水將牛腩氽燙過後,以水邊沖邊用手壓牛腩,將血水擠出一直到沒有血水出來,瀝干置於一旁。
3、 鍋內放入沙拉油,中火爆香姜蒜後加入牛腩不停拌炒,陸續加入辣豆瓣醬、醬油,使牛腩上色、辣味出現
4、 在鍋中加入高湯,以略為蓋過牛腩為准,並將蕃茄、紅白蘿卜、八角、蔥、冰糖、鹵包加入湯中,大火煮開撈除泡沫,轉小火煮至牛腩軟爛入味即為紅燒牛肉湯。
5、將面條煮熟,倒入牛肉湯,加上蔥花、燙青菜、酸菜即可食用。
【注意事項】
1.牛肉麵做得好不好吃,秘訣全在火候的拿捏上,而且本地牛肉絕對比進口牛肉來得鮮。
2.整塊的牛肉煮熟再切片比一開始就直接切塊熬來得嫩,因為牛肉不易爛,需要長時間的火候來煨軟它,牛肉切得愈小,湯汁流失愈多,結果湯好喝,牛肉卻渣硬無味,整大塊煮熟了再切片看起來量多,而且小火煨燉肉質較嫩。
製作方法四
紅燒牛肉麵
紅燒牛肉麵
【食材准備】
牛肉,蔥(大蔥,香蔥都要),姜,八角,干辣椒,豆瓣醬,醬油,桂皮,酒,麵粉,小青菜,香菜
【製作步驟】
1、牛肉切塊,然後放入冷水鍋里,加一點點鹽和酒,燒開,把湯倒掉不要,牛肉重新洗干凈,備用.
2、炒鍋燒熱,倒油,下蔥段(大蔥),薑片,蒜(一個切片,三個為整蒜)和八角,干辣椒,桂皮.炒香,放牛肉,豆瓣醬,大火炒幾下,加醬油(老抽和生抽我都加了,老抽上色,生抽出味),酒.炒一下後,加水(多加).
3、如有砂鍋最好把加了水的湯料轉移到砂鍋中,那樣煮出來的感覺比較香,若沒有就可以直接用炒鍋,水大約加滿鍋的樣子.等湯燒開後,轉中小火繼續燉煮,怎麼都得煮一個小時以上.這時就可以准備面條了.
4、麵粉里加一點點鹽,加水和勻,成團,用濕布或保鮮膜蓋上,醒半小時以上.
5、案板上放些薄面(麵粉),把面團取出,放案板上揉,然後用擀麵杖擀成薄面餅,然後切成面條.
6、煮麵條,然後再由自己喜歡燙一點小青菜,撈出後放在大碗里,放香菜和蔥花(小香蔥),然後再澆上熱騰騰的牛肉及牛肉湯.哈哈,好吃的牛肉麵就做成了.
製作方法五
紅燒牛肉麵
紅燒牛肉麵
【食材准備】
主料:面條一把 鍋蓋面特色湯料牛肉500克
配料一:生菜香乾青椒紅椒豆芽
配料二:蔥段、薑片、冰糖、鹽、料酒、生抽老抽、雞精。
【製作步驟】
1:牛肉焯水洗凈撈出控干。
2:將配料二所用材料改刀,放置旁邊。
3:底油融化冰糖,倒入牛肉翻炒一會,把牛肉的水分炒稍微干一些。
4:放入各種香料,生抽,老抽,翻炒一兩分鍾。
5:燒水翻滾後下面條,隨後放入小鍋蓋在上面翻滾,掌握火候時間無需太長。
6:撈起放入配料二物品在水中過一遍(提前改刀,時間無需太長)
7:在碗中放入鍋蓋面特有湯料(沒有湯料可在各大超市購買,上面有鎮江鍋蓋面醬油,但這個仍然沒有店裡的好吃,真正的鍋蓋面湯料是通過醬油加入幾十種中葯材通過不同的火候熬制出來的,只不過這個醬油比普通醬油更香味道更濃,適合下面用)
8:將配料二物品放入碗中,提前處理好的牛肉放入碗中,舀一勺水,放入面條,一碗香噴噴的紅燒牛肉鍋蓋面就出爐啦。
製作方法六
紅燒牛肉麵
紅燒牛肉麵
【食材准備】
『玖』 四川樂山開了20多年的「鬼面館」,晚上才營業,卻每天食客爆棚
樂山,位於四川省中部,是一座低調的 旅遊 城市和 美食 之城,很多遊客來四川 旅遊 ,除了成都之外,第一選擇就是樂山。樂山大佛和峨眉山都是大家所耳熟能詳的著名景點。樂山古稱為嘉州,自古就有「食在四川,味在嘉州」之說法,樂山的 美食 眾多,頻繁被各大電視 美食 節目報道,其以麻、辣、鮮、香的特點,吸引了無數的 美食 愛好者。
這家晚上才開門的「鬼面館」,應該是不少樂山耍家的夜宵聖地。一碗熱騰騰的面,伴著香氣四溢的蒸籠,構成了樂山特色宵夜的一道靚麗組合。對於很多喝酒的人來說,酒後一碗面和一份蒸牛肉或者蒸排骨,或者蒸肥腸,瞬間讓你酒醒一半。
他家位於樂山聞名的張公橋好吃街中間的三岔路口處,辨識度很高,位置不是一般的好,大晚上來吃的人一波又一波,經常座無虛席,而且顧客基本上都是當地人為主,大家都坐在小板凳上,一碗面一盤蒸籠,有些還就點小酒,吃得不亦樂乎!
這家店已經開了20多年,是屬於樂山的老字型大小面館啦!環境很蒼蠅館子,店鋪內基本都是廚房,桌子板凳都在外邊擺放,灶台操作台就在面前,點單也在灶台前點單,煮麵的師傅倒是挺年輕的。服務不熱情也不冷淡,不管對誰都是一張漠然臉。
他家的特色是雜醬面,他家煮的面條都普遍偏軟,喜歡吃硬一點的一定要給煮麵的師傅說,不然煮出來都很軟。雜醬面好不好吃,關鍵看醬。他家的醬很稠,臊子也很香,分量也很多,滿滿的醬汁蓋在面條上,拌勻後感覺每一根面條都裹滿了醬汁,真的爽爆了!
干臊面也好吃,主要是臊子太香了,臊子不止是肥肉,還有很多瘦肉,還有芽菜,真的很香,面條很勁道,軟硬適中。他家的牛肉麵比較一般,不過澆頭的分量倒是挺足的,喜歡湯面的朋友也可以試試!
蒸排骨和蒸肥腸也都可以嘗試,排骨他家是先煎香了再蒸,肥腸很軟,味道還不錯,就是價格不便宜,都是二十多一份,不能拼。樂山味道的蒸籠跟川南的蒸籠做法不太一樣,不一樣的是裡面都放了白糖,吃起來有甜味,這其實也是樂山菜的特色之一!
『拾』 峨眉山有什麼好吃的
峨眉山地區的美食以各類小吃為主,受四川飲食的影響比較大,所以品種和口味和成都小吃都比較相近。峨眉市區,有很多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小店,有的只是一個攤子,但味道可是最正宗、最可口的。
峨眉山美食
靠山吃山,峨眉山從不缺山珍野味,小吃佳餚和各式川菜,只要有川人的地方,飲食文化就一定會被發揚光大。峨眉山的四川火鍋、峨眉素席、豆腐腦、鹵鴨……這些看似平常的小吃,因為洋溢著濃厚的麻辣味道,提起來就讓人口舌生津。對於愛吃辣、嗜好四川小吃的人,峨眉山也算來對了。
峨眉素席
佛門認為吃素可以清心寡慾、益壽延年。佛門素席是用豆製品、面精、蔬果等為原料,仿葷席的品類、形狀而做出的菜餚。不但仿其形,而且仿其味,可以亂真。齋飯的價格每個寺院不同,在寺院里吃飯最好不要剩飯和浪費食物。報國寺、伏虎寺、萬年寺僧人辦的素席較有名。
峨眉豆腐腦
峨眉山豆腐腦系骨頭湯加調料熬制,川味十足。其色澤金紅透亮,質微稠,舀入碗中再加粉蒸牛肉或者粉蒸肥腸、油米花生、脆酥肉、芹菜絲、胡椒粉,淋點芝麻香油,濃香無比。吃豆腐腦一定不要忘了吃個牛肉卡餅哦。高記豆腐腦比較有名
峨眉山葉兒粑
用糯米細粉做皮,內用白糖、花生、核桃、芝麻等合製成心子;用粑葉包好蒸後即可食用,味道鮮美,令人回味無窮。
峨眉山三合泥
三合泥是峨眉山小吃中一道有名的甜品。材料為黑糯米、黃豆、芝麻、油炸花生和豬油,用特製密法製作,吃起來皮面乾脆、芯里柔軟,特別香濃。
峨眉山鹵鴨
峨眉山的鹵鴨業已有200多年歷史。鹵鴨色彩紅潤,肉嫩味鮮、香氣誘人,微有火熏味,食後留香,回味悠長,是下酒佳餚。煙熏鴨最大的特點在於,香而不燥,鴨肉咬在嘴裡非常香,但不會覺得燥口、燥火。峨眉煙熏鴨中最出名的就是曹鴨子。
湯鍋
峨眉的是牛肉湯鍋,樂山的是蹺腳牛肉。峨眉的湯鍋店,有三樣菜是必點的,牛雜湯鍋、粉蒸牛肉和燒豆腐。牛雜湯鍋是絕對的牛雜,除了肉之外無一不用,牛蹄筋,牛鞭,牛肺牛肚全在其中,微微帶了淡淡的膻味,湯不濃但很鮮美,蘸水採用青紅辣椒和嫩香菜搭配,口感好,稱為「水蘸蘸」。
峨眉豆花
峨眉山水質好,蘇東坡稱為「雲外流春」,說泉水是雲外流動的春天。用其磨出的豆花,雪白如玉,綿軟細嫩,不膩不糟,佐以香油、椒油、花椒、蒜泥、味精、蔥花,清香爽口,令人垂涎,堪稱上等素齋。猶以萬年寺、神水閣的豆花最為著名。
缽缽雞
缽缽雞來源於四川的農村------樂山,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因為來自於鄉村,與身具來著點純真質朴的鄉村氣息,因其具有麻辣爽口,食用方便,風味獨特等優點,受到四川地區的民眾廣泛喜愛。「缽缽」其實就是瓦罐,在缽內盛放配以麻辣為主的佐料,菜品在特珠殊加工後用簽串制,晾冷浸於各種口味的佐料中,食用時自取自食。
峨眉鱔絲
峨眉鱔絲是到峨眉山旅遊必品的一道特色菜,鱔魚自古以來就以肉嫩味鮮、營養價值很高,而作為烹飪菜品的優良食材,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固脫、溫陽益脾、強精止血等功效,是現代人食補保健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