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爽口的閩南紅燒牛排怎麼做好吃又簡單,做
用料
主料
菜品特色
做法沒有太多花巧,只是簡單的家庭版紅燒牛排的做法。卻透著原始自然,花牛覺得這樣燒才是原湯原汁原味。燒好的牛排肉,外爛內軟,口感十足。吃著好生過癮
B. 福建牛肉羹的製作方法
「暑天喝一杯楊梅湯去去汗,冬日嘗一碗牛肉羹暖暖身;春暖花開時,在陽光下吹泡泡;秋風漸起時,在古厝里捉迷藏…… 只有走進老街,你才能真真切切地捕捉到這個閩南古鎮特有的生活氣息,才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歷經磨難的古鎮人今天安居 樂業的從容與喜悅。李妍的一段文字美妙的描述了閩南古鎮的風情。春節放假期間,親手做一碗牛肉羹嘗嘗吧 牛肉羹
原料精牛肉200克,地瓜粉50克,牛骨湯250克;調料牛肉清湯粉10克,鮮露20克,味精5克,薑末、姜絲適量; 製法: 1、精牛肉經木棒碾碎後反復敲打,加入50克水,再加入調料與地瓜粉,攪拌均勻; 2、將調好的牛骨湯放入鍋中燒沸,把拌好的牛肉分散放入鍋中氽,再調入牛肉清湯粉,約10分鍾後裝入碗中,撒上姜絲即成。特點:此牛肉羹呈淡紅色,肉軟嫩,味美爽。
泉州的牛肉小吃,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最出名的牛肉羹,傳說與南宋名臣陸秀夫有關。這一傳說,一下子就可以追溯到800多年前,若從泉州現有的「老字型大小」深究下去,也可以追問出上百年的歷史來。這樣的老字型大小在泉州有不少,如泉州市區的好成財牛排館、東興牛肉館、石獅的許記牛肉館等等,都是這一行中有名的「老招牌」。 這牛肉小吃,你既可以把它們當點心,也可以作為正餐。很多人到了吃飯的時間,往牛肉小吃店裡一鑽,來一碗咸飯(醬油炒飯),再點一碗牛肉羹、一份牛排,十元左右便可解決一餐,簡單方便,牛肉煮羹,醇厚的牛肉香包含在湯里,還有湯里細細的姜絲,兩種香味一混合,香而不膩,口感倍佳,一邊吃著咸飯,一邊喝著順滑可口的牛肉羹,真是心曠神怡啊!所以,牛肉小吃可以算是泉州最常見的一種快餐種類。 牛肉羹有軟羹和硬羹之分,最大的區別就是牛肉是剁碎了打碎了還是切片,像泉州牛肉羹。西湖牛肉羹都屬於軟羹,牛肉是碎末,出鍋之前勾芡,牛肉羹呈淡紅色。 而福建晉江牛肉羹、石獅牛肉羹都屬於硬羹,牛肉切成薄片和著地瓜粉、食鹽、味精、陳醋攪拌均勻,浸十幾分鍾,然後下鍋,在散上姜絲,調上味道,等沸騰後就可出鍋,牛肉軟嫩,湯汁鮮美。是愛美女士的首選佳餚! 我個人還是喜歡硬羹,下面教大家做滋補養顏的牛肉羹: 原料:牛肉300克、醋10克、蔥花、生粉50克、鹽、味精、雞精、糖、高湯500克、花生油、胡椒粉 製法: 1、牛肉切薄片,洗凈拍生粉,用力拍打5分鍾左右,放入少量花生油拌開。 2、炒鍋放油,燒熱後加入高湯和適量水,放入鹽、味精、雞精、糖各適量,待水開後將牛肉逐片放入開水中,中火煮1分鍾。 3、醋和蔥花放入湯碗中,把煮好的牛肉裝入碗中,灑入適量胡椒粉即可。 小貼士: 牛肉富含豐富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補益佳品;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適宜於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心煩氣躁、火氣大者,建議少吃。
加點分吧~~~~~
C. 閩南的清燉牛肉是怎麼做的
材料
牛肉1公斤,辣椒粉60克,花椒粉20克,白糖30克,老抽2湯匙,鹽2茶匙,味精少許,熟白芝麻1湯匙,香料(花椒1小把,八角2粒,小茴香少許,桂皮1塊,香葉2片,草果1粒,丁香4粒,肉蔻1粒,陳皮1塊,)
做法
1、燒一鍋沸水,放入清洗過的牛肉煮出血沫後撈出浸入涼水,倒掉血水
2、在砂鍋(沒有也可用別的鍋)內倒入適量清水,放入所有香料和鹽一起煮沸,再放入牛肉,如果水沒有沒過牛肉,添開水至完全沒過,小火煮大約50分鍾左右後撈出瀝干水分放涼
3、將放涼的牛肉橫著紋理切成手指大小的條
4、炒鍋內倒入較多油燒至微熱,倒入白糖小火炒出糖色兒後放入牛肉一起翻炒1分鍾後倒入老抽炒勻
5、一直用小火翻炒至牛肉較干以後,放入辣椒粉和花椒粉翻炒均勻,最後起鍋前倒入白芝麻和少許味精炒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