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常菜譜 » 牛肉板面搭配什麼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牛肉板面搭配什麼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2-11 07:24:07

牛肉板面配什麼餅好吃

當然是配缸爐燒餅了,這種燒餅比較脆,也特別香,搭配上板面裡面的辣椒,真的特別好吃!

㈡ 牛肉板面配方

牛油二斤,牛肉一斤,干辣椒三斤。

高湯:牛棒骨8斤,豬棒骨6斤,雞架4斤,水50斤。

香料:桂皮50克,肉蔻20克,砂仁30克,山楂40克,草果30克,良姜20克,白蔻50克,香果10克,乾薑60克,白芷40克,草扣30克,毛桃40克,甘草30克,丁香10克。

炸香料:八角60克,花椒50克,小茴香40克,香葉30克,陳皮50克,丁香8克,木香80克,大蔥300克,姜100克,大蒜200克,干蔥頭300克。

醬料,排骨醬80克,甜面醬100克,諸侯醬130克,海鮮醬100克,蚝油100克,豆瓣醬100克。

調料,鹽500克,番茄醬一千克,鮮味寶50克,牛肉粉100克,味精200克,雞精200克。

高筋麵粉500克,鹽4克,面鹼5克,雞蛋一個,水一百五十克,檸檬少許

辣椒油,菜籽油5斤,蔥段250克,香菜100克,洋蔥150克,薑片150克,白酒30克,朝天椒一斤,二斤條一斤,小米辣一斤(三種辣椒混合拌勻,小火炒至干香打碎即可。)

點贊加關注,多謝。

㈢ 牛肉板面的配料怎樣配更好吃

板面香料的種類,克數,火候等都會影響味道,不只是怎麼配料就好吃,可以網路搜索(謙誠小吃)

㈣ 牛肉板面怎麼調湯好吃

用料

牛條脊 200克

干辣椒 隨意

鹽 適量

桂皮 2克

辛夷花 3朵

白豆蔻 3粒

草豆蔻 1粒

公丁香 3個

香葉 3片

陽春砂 1粒

高良姜 3克

八角 1個

冰糖 2粒

牛肉板面之鹵的做法

  • 牛肉板面做了很多次、但都沒找到合適的辣椒、這次用的是菜場干貨鋪子老闆推薦的河南「新一代」辣椒、辣度適中、肉質厚重、作為油辣椒最好吃.

    剪頭、清空辣椒籽. 洗凈晾乾備用.

  • 面怎麼下就不說了、自己腦補吧. 不要放面湯、直接澆鹵汁.

㈤ 牛肉板面的絕密配方 方便又美味的哦

1、先把牛肉及骨頭用清水洗凈,然後在水裡浸泡四小時(血水留下另用),將牛肉及骨頭下入溫水鍋,等即將要開時撇去浮沫,加入鹽4兩,草果5錢,姜皮5錢及花椒2錢用紗布包成調料包清水淘洗去塵後,也放入鍋里,小火燉五小時即熟,撈出稍涼後切成1厘米見方的丁。

2、牛肝切小塊放入另一鍋里煮熟後澄清備用。桂籽、花椒、草果、姜皮溫火炒烘乾碾成粉末,蘿卜洗凈切成片煮熟。蒜苗、蔥花切未、香萊切小節待用。

3、將肉湯撇去浮油,把泡肉的血水倒入煮開的肉湯鍋里,待開後撇沫澄清,加入各種調料粉,再將清澄的牛肝湯倒入水少許,燒開除沫,再加入鹽、胡椒粉、味精、熟蘿卜片和撇出的浮油。

4、麵粉30斤加水18斤擀也面索,再揉和均勻,用灰水7兩(如果灰水溶則少加,灰水淡則多加)撬和揉勻。案子上擦抹清油,將面搓成條,揪為重五兩的條,上面蓋上濕條布,然後根據每個人善食的愛好,分別拉成大寬、韭葉、二細、芥麥欏(三角條)一窩絲等形狀的面條下鍋,面熟後撈入碗內,將牛肉湯、蘿卜、肉丁、浮油適量,澆在面條上即成。並以每個人的口味加上適量的香萊、蒜苗、蔥花及辣子油。

㈥ 牛肉板面的鹵湯做法

食材
牛肉1斤,豆油2斤,牛油5斤(還有什麼油就不是很清楚了,初中的記憶,肯定很模糊)干辣椒300克,草果、白扣、大料、花椒、檳榔、草寇、孜然、香葉、丁香、紅蔻、肉蔻、白芷、香附子等20克左右吧(一堆,有的說不上名字了),番茄醬100克,生薑30克,甜面醬吧好像一勺。還有一些雞精,味精等。
安徽牛肉板面方法步驟
1、准備好牛肉板面的鹵肉料(反正中葯香料有20多種,分成了大小料),這個牛肉板面的配料在任何一家調料店都是能夠采買到的,當時問到如何選擇口感好的牛肉作為牛肉板面搭配,他說的應該是是腱子肉。你也可以效仿,然後把買來的牛肉洗干凈,然後切成小拇指大小即可,不要太大。

2、再把提前准備好的干辣椒用水泡下吧,我記得辣椒吃的軟,所以斷定,他應該泡過。然後先找個鍋中放入1斤左右的牛油,把干辣椒在裡面炒,直到干辣椒顏色變成暗紅色就關火,把辣椒盛出來放在盆里以便接下來備用。

3、鍋內加水,把買來的大料在水裡煮,大概煮5分鍾左右,把大料撈出來,鍋內的水倒出去,在倒入3斤牛油和2斤豆油中,下一步開始炒料,一直炒到大料本身水分蒸發,大料表面稍微發暗即可,我記得,當時有不少煙,朦朧記得應該是水蒸氣,然後盛出來放到另外一個盆里裝著。
4、最後一步把炸好的大料、切好的牛肉、炸好的干辣椒蔥姜放入大鍋里,再繼續少炒了幾分鍾,炒完後再加入適量的清水開始長時間的煮熬,在這個過程中再加入料酒,醬油,為了去腥還可以加入甘草,半小時之後開蓋加入鹽,雞精調味,再10分鍾之後一鍋香濃的安徽牛肉板面就做好了。
和面
安徽牛肉板面面的做法,2斤面兌1斤水,209g鹽、4g鹼,在一起和面,和好之後醒面1個小時,把面搓成一個個小面棍,然後把小面棍壓成寬面就行了。可以直接壓成面條也可以,看你喜歡吃寬的還是細的,因個人喜好。

把壓好的面條下鋼國內煮,等起泡沫時,再往裡撒點菜,可以白菜也可以菠菜,看個人喜歡了,煮熟後盛入碗中,再放一往碗里放點水,然後再加上2勺板面鹵料、再加上一根香腸、一個鹵蛋,這樣一碗香飄飄的正宗安徽牛肉板面就做出來了。
注意事項
牛肉不要切太大,一般拇指大小塊就好。牛肉一定選好,好多商販把次牛肉賣個你,可以先聞聞味,再看看是不是新鮮。中葯香料不能買質量差的,否則影響牛肉板面的味道,多轉幾家,買點乾燥的,千萬不能買潮的。

㈦ 牛肉板面配料的做法

牛肉板面配料

大料:香葉1小把、白蔻1小撮、香砂1小撮、辛夷1小撮、山奈1小撮、桂皮一小把、草果3個、良姜2-3個、香果2-3個、砂仁1小撮、梔子5-6個、草蔻2-3個、香桂一小把、白芷1小撮、肉蔻2-3個、八角1小把、陳皮1小撮、紅蔻1小撮、乾薑1小撮、蓽撥1小撮、甘草1小撮。

小料:丁香1小撮、花椒1小把、小茴香1小把、紅曲米1小把

其餘調料:牛肉200克、番茄醬6小勺、蒜蓉醬2小勺、蔥1根、生薑1小塊、牛油2斤、雞油或豆油1斤,干紅辣椒60克。

牛肉板面的做法

1、先把圓形香料的砸開,牛肉切成小塊,牛油和雞油按比例稱好,蔥切成蔥段,姜切成片,中草葯分大小料抓好,番茄醬、蒜蓉醬准備好。

2、把牛油燒化,等油溫降涼後,倒入所有的小料,記住一定用小火,慢火慢熬制,板面的小料熬制40分鍾,邊熬料邊攪拌,其中30分鍾時放入蔥段,一起再炸10分鍾。等到蔥段變黑時撈出扔掉。


5、油溫降下去後,放入6-7勺番茄醬,番茄醬的多少決定於,以後兌水的多少。開小火炸一會,此時要不停鏟鍋底,等番茄醬炒好後,然後放入蒜蓉醬,再攪拌2分鍾,最後撒上少許孜然粉,就是孜然粒打成的粉末。

6、關火,蓋上鍋蓋,等油料凝固好,即可食用

㈧ 正宗牛肉板面配方

板面料需要茴香、花椒、桂皮、面醬、食鹽、紅辣椒、牛油和牛肉等。
制一鍋臊子,各種用料按一定比例和順序投放。
製作時,先將牛油稀釋燒沸,然後再下佐料。曬乾的紅辣椒用量較大,以突出臊子的辣味和色澤,牛肉也占較大的比例。把上等精牛肉切成方楞四正的小塊塊,待辣椒紅顏色下來之後,再把牛肉丟進鍋里。
這時,必須掌握好火候,才能把牛肉燒得不老不嫩,恰到好處。
麵粉、食鹽、水加以攪拌,和成面團,反復揉搓之後,製成直徑半寸,長八寸的小面棒,再塗上香油,碼在案子上,滋潤好的面棒柔軟纏綿,觸摸如絲綢。

㈨ 牛肉板面的配料怎樣配更好吃

首先,板面是安徽的小吃,不是河北的!
牛肉板面
牛肉麵,又名牛肉板面、清湯牛肉麵。歷史悠久、經濟實惠、獨具特色的地方風味小吃。牛肉麵最早始於清光緒年間,系回族老人馬保子首創 牛肉麵不僅具有牛肉爛軟,蘿卜白凈,辣油紅艷,香菜翠綠,面條柔韌、滑利爽口、湯汁、諸味和諧,香味撲鼻,誘人食慾等特點,而且面條的種類較多,有寬達二指的"大寬"、寬二指的"二寬"、形如草葉的"韭葉"、細如絲線的"一窩絲"、呈三棱條狀的"蕎麥棱"等,遊人可隨愛好自行選擇。

一婉剛好盛一根面條,這面條不僅光滑爽口,味道鮮美,而且外觀也很別致。當地人們描述它是一紅、二綠、三白、四黃、五清,即:辣椒油紅,湯上漂著鮮綠的香菜和蒜苗,幾片白蘿卜雜於紅綠之中顯得純白,面條光亮透黃,牛肉湯雖系十幾種調料配製,但卻清如白水。因此,馬保子牛肉麵的聲譽一直延續至今。

牛肉麵距今已有一百二十年的歷史,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的悅目色彩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顧客的好評,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而成為地地道道的「中華第一面」。

牛肉板面是中國的傳統名食,它具有「一清二白三紅四綠」的特徵,且色香味美,譽滿全國。但國內各地的牛肉麵與之相比,無論是色、形、味都大相徑庭,其主要原因是各地水土差異而造成牛肉麵中各種主、輔料成份發生很大的變化,因此,國內大部分地區消費者很難吃到真正的「。牛肉麵」。而。牛肉麵主要成功技術的湯料只有在。才能達到原滋原味。

牛肉麵,清淡、爽口、實惠、價廉。而且拉抻起來風情萬象,令無論南方人、北方人還是外國朋友, 均感到奇妙無比, 不可思議!我們把它視之為麵食藝術的造型表演, 實不為過。

牛肉麵是一種地方小吃,又成了地域文化。這種文化,靠汲取地方人文的土壤,靠大漠戈壁和強烈的紫外線,靠冷風和草灰強鹼,靠伊斯蘭的信仰和力量,靠這些養分的滋潤和哺育,讀不懂它的文化符號,絕難經營出正宗的。牛肉麵,甚至不會吃——缺乏文化和藝術。

牛肉麵的面型很有些名堂。它是感性的,人性化的,十分地融通而隨和。一個人要什麼,性情好惡畢見。男孩子吃「二細」(稍粗),女孩子吃「細」的,中老年人又偏好「韭葉子」和「毛細」(更細的);文化人知識分子愛吃「細」的和「韭葉子」,工人、軍人和猛漢卻偏愛「寬」的甚至「大寬」(二指寬)……而且。人吃牛肉麵要哪一種已印入潛意識,少有改變。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造就了牛肉麵的種種面型,而多樣的面型又塑造著。人的涵養和性情。「毛細」是溫柔,「頭細」是隨和,「二細」是陽剛,「韭葉子」給你平靜,「寬的」給你豪放,「大寬」讓人威猛武野……如若女孩、老人改吃「大寬」,男孩、莽漢改吃「毛細」,准會陰錯陽差。

牛肉麵也是在變的。初創的馬保子牛肉麵是以「一清(湯)二白(面)三綠(香菜蒜苗)四紅(辣子)五碎(牛肉)」而著稱的。這種傳統的牛肉麵的基本風格還在,但內容卻已不斷地在添減。紅紅的辣子油已經糊住了整個碗,有的人還要再添,找的似乎就是一種烈性感覺。有的人狠命地要蒜苗香菜,彷彿是為了吃菜而不是吃面,又好象是著意親近綠色,崇尚著自然。不少面館出現了「加肉」的新品種,名聲較大的「馬子祿」和「蘭清閣」,傳統的清湯肉丁面改以方塊肉、「優質牛肉麵」代之,吃客摩肩接踵,十分壯觀。

牛肉麵在包裝方面的嬗變,更反映了牛肉麵向現代文化的融通靠攏。較為豐富的內涵與日臻完美的形式、吃實惠與吃情調、本真特色與日漸西化,給。牛肉麵賦予了新的生命。人們已經注意到越來越多的大黑粗碗變成了「唐山」、「景德鎮」,一部分店肆添料時用勺兒替代了濕糊糊的「五指抓」。有日益見多的業主把店堂拾掇得明光水亮鑒可照人。新近一二年又有了「金鼎牛肉麵」新生代和它的母子連鎖店,裝修象北京、廣州和深圳那些地方的西餐館,吃法也成了套餐,而價格卻依然較為低廉。這種餐館臨街一面大玻璃窗,成了年輕人尤其是情侶們炫耀瀟灑,吃氛圍、吃情調、吃浪漫的理想場所。

特色的食品, 以一種地域的特殊精神取勝。沒有一成不變的風格, 也沒有斑七駁八的「特色」,這就是文化。牛肉麵,清淡、爽口、實惠、價廉。而且拉抻起來風情萬象,令無論南方人、東方人還是洋人, 均感到奇妙無比,不可思議!我們把它視之為麵食藝術的造型表演,實不為過。

牛肉麵是一種地方小吃,又成了地域文化。這種文化,靠汲取地方人文的土壤,靠大漠戈壁和強烈的紫外線,靠冷風和草灰強鹼,靠伊斯蘭的信仰和力量,靠這些養分的滋潤和哺育,讀不懂它的文化符號,絕難經營出正宗的。牛肉麵,甚至不會吃——缺乏文化和藝術。

特色的食品, 以一種地域的特殊精神取勝。 沒有一成不變的風格,也沒有斑七駁八的「特色」,這就是文化。

板面的成分及做法


用老湯加水煮牛肉、牛肉肝加入傳統佐料,熬制而成。完成後的牛肉麵湯必須清澈見底,有牛肉的鮮味。

用蓬灰面、過濾水和制而成,蓬灰面中含有大量的鹼份,從而增強面的筋度。拉制牛肉麵的手法非常獨特,由於生面具有很強的韌性牛肉麵的拉制與中國其它地方的麵食有很大不同。起先的一大塊面培必須由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來完成。面培和好後,均勻的分成若干個小面團。當有客人叫面時,才可以開始整個牛肉麵的製作過程。牛肉麵分為不同粗細和寬窄的幾個品種,客人有不同的要求面的拉制方法也不同。但大體上是把面團先搓成長條,再由中間對折拉扯幾次,放入大煮麵鍋中。當面煮熟後,出鍋,加入牛肉老湯,撒上小塊牛肉、辣椒油、香菜、蒜苗。一碗香噴噴的牛肉麵就完成了。從顧客點面開始到面製作完成的過程只要大約3分鍾的時間,所以牛肉麵在。做為快食早餐非常受歡迎。

特色
一碗面是完整的一根面。
鍋中水少了添水,肉少了添肉,所以俗稱「千年牛肉湯」。
好的牛肉麵講究一清二白三紅四綠,即湯清、面和蘿卜片白、辣椒油紅、香菜和蒜苗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