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藏特色美食
2017年開始在拉薩定居,也生活了三年了,西藏的大部分地區也都去過,朋友來拉薩也帶著她們吃了些特色,我就簡單說一下。
1.大多數人能吃慣的(小吃類的)有:
甜茶,類似於奶茶,正宗的是由奶粉和紅茶煮出來的,現在大多數茶館都是直接買甜茶粉煮的,味道比較能接受;
藏面,青稞面做的面條,吃起來有一點生的感覺,配上氂牛肉塊和氂牛肉湯,喜歡的可以加辣椒粉,還是可以的,但不同的茶館味道不同,有些小茶館味道不錯,比如,咪西茶館(特別喜歡他家的);
青稞酒,一定要喝自家釀的,酒精度低的好喝,味道淡淡的,類似米酒,常去的一家是八廓街靠近安檢口的那家,主人阿佳很熱情,非常喜歡她家的;
氂牛肉土豆咖喱湯飯配酸蘿卜,很喜歡這家的飯,年前去吃她家關門了,就沒吃上,位置在瑪吉阿米旁邊那條巷子里,靠近安檢口,有機會一定要去嘗嘗;
古樹酸奶,這家的酸奶還不錯,沒那麼酸,口味很多,最喜歡她家的桂花酸奶,位置在大昭寺的轉經路上,南面,挨著一顆古老的樹(我不記得是榆樹還是楊樹了);
措姆涼粉,各種小吃,份量少,一次可以多嘗嘗幾種小吃,味道還可以,喜歡他家的寬粉和牛奶,涼面、酸奶也可以,涼粉有些吃不慣,位置在江蘇路通往仙足島的路上;
2.純正的藏餐(有些吃不慣):
糌粑,青稞面製作的,和甜茶等混合捏制,可以是甜茶、酥油茶,有的加鹽有的不加鹽,我當時吃了鹹味的,真的吃不慣,可以買來嘗嘗;
酥油茶,地區不同製作方法不同,有的酥油茶味道特別濃,真的喝不慣,有的味道淡淡的,還可以喝一些,製作成本高,現在好多茶館也開始糊弄了(不用好的酥油,或不用酥油);
藏餐廳里的好多菜都不太容易接受,也有例外,比如松茸湯很好喝,墨脫石鍋雞也蠻好的,氂牛肉和蘿卜燉湯也不錯(自己家裡做的),藏香豬也不錯,比普通豬肉肉質好,喜歡冰棍的可以嘗嘗酸奶冰棍(畢竟是西藏本土的冰棍);
3.特產類:
氂牛肉乾,和內蒙古的不同,可以嘗嘗,有風乾的、手撕的;
藏紅花,最好的就是伊朗進口的,對女性健康有幫助,分為好幾個檔次,價格不同,送禮自用都是蠻好的選擇;
黑枸杞,品質最好的產地在青海柴達木盆地,分為野生和人工種植的,價格也因此不同,果的大小也影響價格,最大的好處是能夠清除自由基(也就是延緩衰老),因此女士們最愛用來泡水喝,自己喝也好,送人也很高檔有面子;
養生藏葯類的還有很多,比如綠蘿花、雪菊、藏三七、胃葯、松茸、野生靈芝、鬼臼果、雪蓮、辣木籽、等等,還有成品葯,比如,七十二味珍珠丸(珍珠丸有好幾種),藏葯還是蠻好的,我就給父親買過珍珠丸(治療黑白脈病什麼的),吃了兩粒就看到效果了;
還有因為藏傳佛教而受歡迎的一些東西,比如天珠(韓紅、李連傑都帶著的那種珠子)、綠松石、蜜蠟、各種菩提項鏈手串(星月、金剛、鳳眼……)、唐卡(大小都有);
還有些氂牛奶製品:奶貝、奶酥、奶條;
另外可以喝一下拉薩啤酒,有朋友說比別的好喝,還特意寄回家幾件啤酒;
⑵ 在西藏旅遊,你吃過的美食有哪些
氂牛肉,酥油茶、青稞面、烤全羊、石鍋雞、雅江魚等等食物,味道都還不錯。
1、酥油茶:只要是大家去到西藏,首先品嘗的就應該是那裡的酥油茶,因為酥油茶是他們那裡最平常的一種飲料了。而這種素油廠是用酥油,磚茶,牛奶,雞蛋等這些原料做成的。把這些東西放入酥油茶桶裡面,然後上下不停的進行攪拌,這樣就能夠讓食物充分的融合在一起,一直等到出現了乳狀就可以了。
4、魯朗石鍋雞:這種美食採用的都是當地散養的土雞,而且石鍋也是西藏的一個土特產,很多人還把這種時光買回去,因為有它做出來的食物特別的美味。魯朗石鍋雞裡面的配料也是特別豐富的,比如說手掌參、蘑菇、枸杞等等,都是一些最原汁原味的材料。
把這些東西全部都放進石鍋裡面,然後用細火慢慢燉,在經過幾個小時之後,我們就能夠聞到有一股葯材的飄香了。用的是雲母石做成的,因為本身就是含有很多物質的,所以說在燉雞的同時,也能夠散發到湯裡面去,再加上非常豐富的材料,這樣一鍋石鍋雞就特別的營養,吃上一口更是特別的鮮嫩。
⑶ 去西藏旅行,可以吃到哪些特色美食
藏餐是中國餐飲系列中的流派之一,歷史悠久,品種豐富。其中藏餐中的特色小吃口味講究清淡、平和,除了鹽巴和蔥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調料。在眾多的特色小吃之中,因為地勢高,藏族人民對食品很少採取蒸煮,主要以煎炒炸為主。同時西藏的美食有一個特色,藏餐的口味都比較清淡,只是加了一些食鹽,還有蔥蒜等等,不放任何辛辣調料。
一是藏紅牛肉,這可是從吐蕃王朝,松山幹活那邊傳下來的,經過300年的改良,越來越好吃,也算上是一道宮廷菜,據說這是文成公主的廚師改良過的做法,現在都沒法考證,當然是非常好吃了。宗木察,意為肉燴米飯。由米飯、粉條、蘑菇和骨頭湯,加蔥姜等佐料煮熟即成,香氣撲鼻,肉質鮮美,為款待貴客的佳餚。
⑷ 小金縣美食
小金縣美食有洋芋糍粑、氂牛肉、藏香豬肉製品、藏民奶渣、松茸湯鍋等。1、洋芋糍粑:洋芋糍粑是當地代表小吃之一。吃時根據不同口味放入鹽、紅油辣椒,或伴以蜂蜜、炒黃豆面等。2、氂牛肉:氂牛肉含蛋白質較高。其肉質天然、細嫩,味道鮮美。既有氂牛肉乾,也有鹵氂牛肉,用新鮮氂牛肉做的各種菜餚。
1、洋芋糍粑:洋芋糍粑是當地代表小吃之一。將煮熟的洋芋去皮,在專門的木槽里打成糍粑,然後和當地獨特的酸菜一起煮。吃時再根據不同口味放入鹽、紅油辣椒,或伴以蜂蜜、炒黃豆面等。
2、氂牛肉:氂牛肉含蛋白較高,脂肪含量低,礦物質元素含量豐富,氨基酸結構比例更與人體相近。同時因為長年生活在無污染的高寒地帶,其肉質天然、保健、細嫩,味道鮮美。既有氂牛肉乾,也有鹵氂牛肉,也有用新鮮氂牛肉做的各種菜餚。
3、藏香豬肉製品:藏香豬肉製品,主要有罐頭、臘肉、熟食等多種形式。藏香豬分布於小金縣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草地上,以青岡籽、豬芽料等野生植物和葯材為生,生長周期長,瘦肉多、肥肉少且層層相間,豬皮薄,吃起來無油膩之感。
4、藏民奶渣:藏族人的傳統的餅干小吃,由奶渣和酥油製成。奶渣與酥油相伴而生,從牛奶奶中提制而成。把牛奶打制分離出酥油以後,剩下奶水用火煮沸後冷卻即成酸奶水,把它倒入竹製斗形濾水留在竹斗濾器中的就是奶渣。奶渣白色,味酸,具有極強的助消作用,外出藏民常帶奶渣以防水土不適。
5、松茸湯鍋:由於小金冬寒夏涼的氣溫與乾燥的氣候,所以這里有松茸自然生長最珍貴的土壤,而高寒帶高海拔的地理優勢也使松茸遠離蟲害的困擾,營養價值得到了最大的保留。
⑸ 什麼叫藏香豬:肉真的好吃嗎
又名「人參豬」是西藏原始的瘦肉型豬種,屬野外牧養類。生長在海拔3000米至4000米的地區,以天然野生可食性植物及果實為主食,成年豬平均體重不足50公斤。被稱為「喝泉水、吃山珍」長大的藏香豬正在成為藏族飲食文化的一個品牌。藏香豬脂肪含量很低,皮薄,肉質鮮美,營養豐富。
⑹ 西藏美食有哪些
脆香而薄的烤饢、烤包子、拉麵、油饊子、油塔子、薄皮包子、奶茶,則是少數民族的傳統食品。牧區的少數民族能將牛奶、羊奶加工成八九種奶製品,或香或甜或酸,都帶有濃郁的奶味,營養豐富,可飽口福。用馬奶發酵而成的馬奶子酒微噴酒香,清涼適口,沁人心肺。隆冬時節、寒風刺骨,但你可以看到街頭不少人身披雪花,圍著火爐在吃西瓜,這是最富有西域風情的飲食習俗!
西藏美食----酥油茶
1、個人感覺,初喝尚可,甜甜咸鹹的,有比較濃的奶味。後期有點接受不了,可能是因為街上、寺廟里到處都有酥油茶的味道,不過確是補充體力的好東西。
2、酥油和黃油差不多,一個出自氂牛,一個出自普通家牛罷了。好奇的話,去超市買塊塗麵包黃油,微波爐里融化後伴進濃點的熱茶水中(最好是紅茶或者磚茶),攪勻後加入鹽或者糖,這樣的話,味道80%和西藏的酥油茶一樣。一般在西藏地區都會選擇喝這樣的酥油茶,而且還可以具有補充能量的作用,而且還有一種特別的味道,有種油脂的味道,而且還很特別。
3、酥油茶對補充體力緩解高原反應真的很有效,只要你吃的慣牛羊肉就沒什麼大問題,如果實在喝不慣鹹的就喝點甜茶,也是一樣的作用。一般酥油茶都是甜的,如果喜歡鹹味的話不妨放一些鹽,這樣更有味道,酥油茶的脂肪量比較高,所以熱量也就高了。想減肥的人群最好不要喝太多適量最好,平常人也是一樣。
西藏美食---烤包子
⑺ 波密縣美食
波密縣的美食有涼拌氂牛肉、藏香豬、奶渣包子、麻森、香寨。1、涼拌氂牛肉:氂牛的肉經過鹽鹵,切成薄片,拌上辣椒即可。2、藏香豬:脂肪含量很低,皮薄、肉質鮮美、營養豐富且不油膩。3、奶渣包子:簡而言之便是用奶渣做餡,將新鮮的奶渣發酸,呈奶白色。
波密縣的美食有涼拌氂牛肉、藏香豬、奶渣包子、麻森、香寨。
1、涼拌氂牛肉:氂牛的肉經過鹽鹵,切成薄片,拌上辣椒即可。氂牛產於松潘九寨溝一帶的高原,肉香且帶有一點野味。
2、藏香豬:脂肪含量很低,皮薄、肉質鮮美、營養豐富且不油膩。
3、奶渣包子:簡而言之便是用奶渣做餡,將新鮮的奶渣發酸,呈奶白色,用於做餡。
4、麻森:在菜盤里放入適當的糌粑、酥油、碎奶渣及碎老紅糖,攪混融合,盛入一正方形小禮品盒包裝內,用力裝滿、夯實,既可做成麻森正方形糕,其味美味可口。
5、香寨:是用米飯時最好菜餚,味容顏深,調味品芳香爽口。將牛肉、羊肉剁碎塊,酥油烹炒後,鍋中放水悶煮,再加馬鈴薯、油咖喱、食鹽、薑片、小茴香、丁香花、黑胡椒粉、藏寇等調味品,拌和煮沸後既成。
⑻ 西藏有哪些好吃的
現在的生活水平高了,人們都出去旅遊了,近幾年興起了去西藏旅遊。但是由於西藏離我們的生活比較遠,不熟悉這個神秘的地方,所以剛剛去的時候不了解這個地方,也不知道有什麼好吃的美食,害怕去了西藏飲食不習慣,那我在這里為大家盤點一下西藏有哪些好吃的呢。
藏族的飲食是中國餐飲系列的流派之一,歷史悠久,品種豐富。藏族飲食中的特色美食講究清淡、平和,除了鹽和蔥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調料。
松茸高湯,西藏的林芝是我國松茸的主要產地之一,所以這個地方的松茸隨處可見。松茸對提高免疫力具有很好的作用。營養價值很高。
酥油茶,去了西藏怎麼能不喝一碗熱騰騰的酥油茶呢。酥油茶是藏族同胞每日必要的飲品。是西藏高原生活的必需。晚上寒冷的時候可以驅寒,算是是藏族人們的主要的糧食。如果你去一個藏民的家裡給你喝酥油茶說明他很歡迎你。
糌粑,就是用用青稞炒熟磨成的粉面。食用方便,食用方法多種,怎麼吃都可以,對於藏族同胞算是百吃不厭的食物,但是有可能剛剛去的人吃不慣這個東西,覺得沒味道,所以吃這個東西的時候需要謹慎。
青稞酒,青稞酒是藏族傳統的一個酒品。 青稞酒是用西藏本地出產的一種主要糧食——青稞製成的。它是藏族同胞最喜歡喝的酒,藏族人給自己家裡的貴客喝東西時是必不可少的。
酸奶,到了拉薩又怎能錯過氂牛酸奶呢?拉薩的酸奶是氂牛的奶做的,氂牛時西藏的特產動物。拉薩的氂牛酸奶,看起來有點像豆腐腦。加上蜂蜜,或者撒上白糖,喝了這個酸奶你就會知道這里的酸奶更為好喝。
⑼ 藏香豬肉比普通豬肉好吃嗎
是的。藏香豬肉中的鐵、鋅、鈣、硒、煙酸等微量元素都比普通豬肉高。吃藏香豬肉明顯比吃普通豬肉更能改善貧血的狀況。
⑽ 西藏讓你最難忘的美食是什麼
吃,是 旅遊 一大快事,我到任何一個地方旅行,最快樂的事就是四處搜索當地 美食 ,有好吃的、有奇葩的、有意想不到的,真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西藏的 美食 也是品類繁多、味道千奇百怪。
嘉絨藏餐
在拉薩河邊上有一家蕃噶雅珠嘉絨藏餐廳,可以吃到非常霸道的嘉絨藏餐,他們用氂牛蹄、氂牛肉做的菜鮮辣、粘糯,生烤牛排外酥里嫩、香氣撲鼻,手抓氂牛肉肉質緊實,燉得入口即化,沾著藏式辣椒吃,想著就流口水。
魯朗石鍋雞
難以想像,以高寒、蒼涼著稱的西藏居然有林芝這樣一個綠油油的地方,林芝有中國小瑞士的美譽,他的春、夏季節尤其美麗,恣意流淌的雅魯藏布、直入雲霄的南迦巴瓦、綿延無邊的草地、飄滿樹掛的氧氣森林,因為生態環境好,這里就有了藏香豬和藏香雞,此外,每年5-7月,這里的森林裡會不斷的長出松茸來,當地人用藏香雞和松茸放入一個石頭做成的鍋里燉,不但湯味鮮美,雞肉也十分鮮嫩,這就是有名的石鍋雞,是我至今吃過的最好吃的雞湯。
說起這石鍋是一種質地較軟的石頭做成,只有波密等地才有,石鍋非常神奇,假如裂了,用鋼絲捆住,它又會癒合,然後繼續燉湯,因此,你可能會看到補了又補的石鍋。
炸土豆
每次到了拉薩,總免不了鑽到彎彎曲曲的巷子里去,跟藏族阿佳買一小碗炸土豆條吃,西藏的土豆比內地的更粉、更香,在油鍋里炸過後,外酥里軟,撒上特質的藏式辣椒粉,微微的辣和咸香感,是我最喜歡的拉薩零食,也可以搭配甜茶吃,價格也不貴,2-5塊錢。
酸奶
拉薩的氂牛酸奶很正宗,沒有任何添加劑,都是現做現吃,它的酸度和濃稠度,都是超市裡的酸奶無法比擬的。推薦到布達拉宮西門的前站酸奶坊喝,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添加糖、蜂蜜、冰激凌、香蕉、堅果等等,它的營養成分更加足,也更加好喝,價格15元左右。
酸奶蛋糕
酸奶蛋糕是到薩後一定要品嘗的,用正宗的氂牛酸奶做出來的蛋糕,沒有花哨的糖分、巧克力、可可粉,也只有拉薩才做得出來這種淳樸的風味。但我在拉薩也嘗過不少店的酸奶蛋糕,卻只有阿可丁麵包坊的最好吃,其他家還是缺了酸奶蛋糕該有的醇和清爽,價格20元左右一小塊。
東經95.26 ,北緯29.22 。
這里是西藏林芝地區的墨脫,在藏語中意為「花朵」。
聖潔的雪山、澄凈的白雲……蒼茫之下,在這一方寧靜的雪域凈土中,有一種味道叫做墨脫石鍋火鍋。
墨脫石鍋火鍋
它與四川火鍋、重慶火鍋不同,並非重辣重油。
也與蒙古火鍋、老北京火鍋的清湯寡水相比似有進益,味道更加濃厚。
老北京火鍋
墨脫石鍋火鍋是318川藏線上有名的 美食 ,在這里進藏的人們總要一嘗它的美味。
今天就來強行科普這個在西藏旅行中不可不吃的 美食 ——墨脫石鍋火鍋。
墨脫石鍋 ,原料為世界上稀有的天然皂石,它質地綿軟,可耐2000 的高溫,保溫效果極好。
常食石鍋燉煮的食物對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心腦血管等疾病的人具有明顯的食療保健作用。
墨脫石鍋是墨脫人純手工打造的,很是難得。在當地,都是山裡人肩抗身背,一口一口帶出大山的。
如果你到過西藏,可能會對墨脫石鍋火鍋有所了解。
墨脫石鍋雞
到那裡先點上一鍋石鍋雞,煮熟的柴雞塊鮮軟嫩滑,作為配菜的茶樹菇、白玉菇也是西藏特有的菌菇。
另外,鍋底中搭配的蟲草花、手掌參、黨參、百合等中草葯還具有 養生 的功效,這些珍貴的食材和葯材都是可以撈出來直接蘸著料汁來吃的。
尤其蟲草花,是上等滋補佳品。被熱騰騰的湯底滾過後,酸酸艮艮有嚼勁,味道很獨特。
西藏人民是吃著氂牛肉長大的。分布於海拔3000-5000m的氂牛,是高寒地區特有的珍稀牛種。
氂牛
西藏當地有說法稱,氂牛是吃蟲草的,營養價值很高。藏人還習慣將氂牛牛骨熬湯給小孩子喝。
氂牛肉
氂牛肉細嫩,肥碩而不膩口。取自氂牛身上不同部位的氂牛肉,在口感上也會有很大不同。
拿氂牛上腦肉來說,肥瘦各半。它既有五花肉的豐滿肥香,也有牛肉的厚碩緊實。
另外湯底可以喝!而且還會大補!湯汁香濃可口、後味醇厚、持久。味道之鮮美,令人吃過一次,便再難忘記。
在藏區,除了要有足夠的勇氣和體力之外,也要適應這里的吃食哦,西藏,海拔相較於內地,高了很多,在這里很容易高原反應,同時這里的紫外線特別兇悍,也比較乾燥,嬌嫩的皮膚很容易就被蹂躪。與這里氣候相對應的是這里的 美食 ,必須要多吃好一點,才能更好的保存體力和保濕。
在藏區,最讓我難忘的當然就是酥油茶了,酥油茶在那裡就相當於我們的白水,天天必須喝一些,這是有一定原因的,酥油茶,可以提供能量,並且可以讓嘴唇濕潤,同時起到保濕的作用,酥油茶,濃郁的香氣還是吃糌粑不可缺少的。
其實藏區的 美食 真是不少,但是這里的葷食以氂牛肉和雞肉為主,素菜很少,一般比肉還貴,我還比較喜歡這里的酸奶,氂牛肉的包子,氂牛肉火鍋,跑地雞火鍋,天然的食材味道真的是太好了。
西藏去看看中國有句俗語,叫「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音」,說的是氣候變化可能在很小的范圍內就有明顯的區別,生活在百里之外的人,說話的語調和聲音就有所不同。
中國地大物博,不僅形成了豐富的地域文化,就是人們的飲食習慣也有很大的差異。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高山上完整的民族,藏民族有自己獨特的食品結構和飲食習慣。讓我們走進有什麼 美食 讓我們難以忘懷吧。
松茸高湯
燉鍋松茸、靈芝、冬蟲夏草、羊肚菌被稱為「中國四大名菌」.西藏林芝是松茸主要產地之一,去林芝沒吃過松茸等於白來一趟。
烤藏香豬
藏香豬又名「人參豬」,是西藏特有的一種瘦肉型豬,生長在海拔3000米至4000米的山間密林中,吃野外植物,是我國唯一的放牧型豬種。因其肉質營養豐富,被稱為「高原之珍」。
土豆包子
在西藏品嘗一下地道的西藏土豆是必須的,因為高原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所以土豆澱粉含量高,吃起來特別粉香甜美。
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群眾每日必備的飲品。是西藏高原生活的必需。寒冷的時候可以驅寒;吃肉的時候可以去膩;飢餓的時候可以充飢;睏乏的時候可以解 乏;瞌睡的時候,還可以清醒頭腦。
糌粑
糌粑,藏語,即用青稞炒熟磨成的粉面。食用方便,不僅可以用茶水拌合食用,而且在不宜生火和情況下可以拌雪食服或冷水沖服。所以藏民常稱糌粑是「百食不厭」的食物。
青稞酒
青稞酒主要是藏族、土族等民族的民間傳統酒精飲料,流行於西藏、青海、四川及雲南等地藏族、土族聚居區。 青稞酒,藏語叫做「羌」,是用西藏本地出產的一種主要糧食——青稞製成的。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歡喝的酒,逢年過節、結婚、生孩子、迎送親友,必不可少。
朋必
「朋必」其實是一種豌豆粉做成的小吃。在西藏,人們一提到「朋必」,就會想到日喀則,可以說「朋必」是日喀則小吃的象徵它唯獨在日喀則存在並且被喜愛,其他藏區幾乎見不到它的蹤影。
西藏 美食 攻略丨 來了西藏必須吃點什麼
到底哪些才是西藏的地道 美食 。
——
光明港瓊甜茶館
地址:藏醫院路香巴拉酒店斜對面
光明甜茶館是拉薩最大、最老牌的甜茶館,進門後拿個杯子,把錢放在桌子上後,就會有人過來參茶。甜茶的味道甜甜的,濃郁的奶香,很地道。
-
古樹酸奶
地址:八廓南街28號古樹下
當地人氣很高的酸奶店,酸奶質地軟嫩黏稠,像豆腐腦一樣。特色有桂花酸奶、原味酸奶、人參果酸奶、納木錯酸奶,純天然酸奶比較酸,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加糖。
-
措姆涼粉
地址:生態園路
各大拉薩 美食 排行榜上常客,店面小,裡面的座位永遠都是坐滿的。推薦:涼面、涼粉、炸土豆,涼粉刀工比較粗曠,上面配有花生米,酥脆入口即化。
-
瑪吉阿米餐吧
地址:八廓街東南角電信局對面
餐廳因倉央嘉措的愛情故事出名,許多客人慕名而來,餐廳幾乎全時段排隊等位。裡面的酸奶蛋糕 和烤蘑菇 十分美味,是進店必點的菜。
-
清水荷花
地址: 藏醫院路4號雪域商城3樓(近大昭寺)
一家不錯的素餐店,吃肉吃膩了,可以來吃素餐換換口味。菜品品類豐富,藏歷每月吃素 的日子也會提供自助餐,裡面的清新時蔬煲、鍋山葯茶樹菇菜品口感皆不錯。
-
西藏民族飯店
地址:扎基路4號扎基小區路口
地道的藏餐 美食 飯店,環境雅緻,口味純正。冬季特推菜品冬令雪域湯鍋 ,非常滋補,加上時令蔬菜,葷素搭配,非常香。
-
雪域餐廳
地址: 藏醫院路8號1樓(近大昭寺)
這里的藏式西餐非常有名,印度菜、尼泊爾套餐味道都令人難忘。 牛排便宜、量足,很對胃口;奶渣包子味道也不錯。非常推薦的一個藏餐館,能很好的感受藏地風土人情。
-
央卿倉藏餐廳
地址:北京東路八廓商城的對面
從漆黑的巷子鑽進門,掀開布簾豁然開朗,裡面非常熱鬧。食客一大半是年輕的旅行者,大多都是沖著味道去的。推薦菜:傳統草原烤蘑菇、人參果八寶酸奶、砸鍋藏香豬 。
在西藏吃到最好吃的氂牛肉火鍋,肉質鮮嫩多汁,完全顛覆了我對氂牛肉的認知,以前吃的氂牛肉乾又硬又干不好吃,沒想到第三次去拉薩和小夥伴一起去吃氂牛肉火鍋,才知道新鮮的氂牛肉這么嫩,真的是人間美味。
剛來頭四年都吃不慣藏面,四年後突然開始喜歡吃了,現在久了不吃還會想。我想這就是難忘的 美食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