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豆如何施肥
(1)基肥
基肥在整地時施用,主要以農家肥、堆肥、綠肥為主,在使用農家肥時要充分腐熟。
(2)追肥
是金銀花生長好壞的關鍵,春夏季施用腐熟的農家肥或速效氮肥,促進植株生長旺盛。施肥方法:於植株旁開溝施入,施後覆蓋細土並壓緊,澆水一次;冬季重施一次臘肥,每株施入腐熟廄肥或堆肥5~10千克、硫酸銨100克,過磷酸鈣200克,充分混合後,在株墩周圍開環狀溝施入,施後蓋土壓實並澆水濕潤,最後在株墩周圍培土壅根,以利於越冬。
2. 土豆該施什麼肥
土豆施肥用什麼肥料(基肥和追肥)
土豆又稱馬鈴薯,是高澱粉的塊莖植物,在整個種植過程中合理施肥非常關鍵。施肥技術應遵循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基肥為主、適當追肥的原則。簡單來說,基肥一般建議將農家肥與磷鉀肥搭配施用,用量佔到總施肥量的2/3以上。追肥的話,通常用到的肥料包括磷酸二氫鉀、尿素、中微量元素肥等,在後期尤其需要補充大量鉀肥,具體需要結合土豆的不同生長時期合理進行。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土豆在不同階段施什麼肥吧!
1、基肥
施好基肥是土豆生長的關鍵,通常占總施肥量的2/3以上。在施肥過程中,應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為主,同時增施一定量的化肥,特別是磷鉀化肥。不僅有利於生長和結薯,還能起到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質的作用。注意,施用化肥時應將肥料施於離土豆2~3厘米遠處,避免與種薯直接接觸,施肥後做好覆土措施。
2、追肥
土豆種植需要結合不同的生長時期,及時且合理地進行追肥。幼苗期追施氮肥,可結合中耕培土,每畝用尿素5~8公斤兌水澆施,以利於保苗。土豆開花後,每畝葉噴0.3~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50公斤,若缺氮可增加100~150克尿素,每10~15天噴一次,連噴2~3次。土豆結塊後應及時補充鉀肥,但不可用氯化鉀,以免造成馬鈴薯氯中毒。此外,土豆對硼、鋅比較敏感,如果土壤缺硼或缺鋅,需要及時地進行補充。
3. 土豆如何施肥,土豆的施肥方法有哪些
秋季種植土豆施肥方法:
一般是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重施基肥,早施追肥」為原則。因為有機肥中含有豐富的有機物,有利於培肥、疏鬆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更有利於馬鈴薯塊莖膨大和根系生長。馬鈴薯生長期間需要水肥最多的是開花期,而此時也正是氣溫升高、降雨增多的季節,同時也是有機肥逐漸熟化、腐解釋放養分的階段。此時,基肥中的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的轉化效益不斷擴大,滿足了馬鈴薯生長期間對養分的需求,促進了植株生長發育。這就是重施基肥的目的。
重施基肥的要點有二:一是在施肥中以優質有機肥為主;二是要堅持有機肥與三要素化肥配合施用,其中三要素化肥的用量應以全生育期用量的2/3作基肥,留下1/3作追肥。每667平方米產馬鈴薯1500-2000千克的基肥施用量是:優質有機肥2000-3500千克、尿素12千克、過磷酸鈣20—30千克、草木灰150-200千克或氯化鉀10~15千克。將上述肥料和有機肥均勻混在一起,作基肥施於10厘米以下的土層中,這樣可以疏鬆薯塊層,有利於馬鈴薯根系吸收。
栽培方法:
育種:主要利用塊莖進行無性繁殖。為避免切刀傳染病毒(紡錘塊莖,X和S花葉病毒)和環腐病,應選用直徑為3~3.5厘米的健康種薯進行整薯播種。大部分栽培品種是通過雜交育種選育成的。鑒於普通栽培種土豆品種資源的貧乏,來尤其重視綜合馬鈴薯的近緣栽培種,包括普通栽培種及二倍體栽培種的染色體組,以利於選育高產、高抗和高澱粉、高蛋白質含量的新品種。
播種:用塊莖繁殖,把馬鈴薯按芽眼切成塊狀,壟播,3月份播種,平均溫度超過25°C時,地下塊莖停止膨脹。大概三個月左右就可以成熟了。
適時早播:要適時早整地施肥播種,使馬鈴薯的整個生育期處於相對冷涼、氣溫較低的季節,使薯塊形成和膨大避開高溫時期。
田間管理
馬鈴薯的植株分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有地上莖、羽狀復葉、花蕾和果實;地下部分有地下莖、根、匍匐莖和塊莖。地上部分結果與否與品種和外界環境條件有關,同一品種在不同年份和同年份種植時間不同均會影響到是否開花結果。
4. 土豆怎樣施肥 怎麼給土豆施肥
1、秋施,即在秋耕前把有機肥和化肥撒於地表,然後翻耕耙耘,使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春施,即在春耕前撒施於地表,而後翻耕耙耘。施種肥,在播種時順行施於播種溝內。
2、追肥要結合馬鈴薯生長時期進行合理施用。時間可選在苗期、蕾期及初長期,每次追肥應選用不同肥料,氮、磷、鉀配合施用。一般苗期及蕾期可追施氮肥及磷肥,每畝用硫酸銨25公斤及磷酸二銨20公斤,硫酸鉀20公斤。蕾期及初花期則施磷肥、鉀肥,用磷酸二銨10公斤加硫酸鉀15公斤。初花期後決不可再用氮肥,以免引起莖葉徒長。影響養分向塊莖的輸送。硼砂鎂肥等中微肥一般在初花期開始進行葉面噴施,每隔7天一次,連續三次。濃度掌握在硼砂0.05%,硫酸鎂0.5%。
5. 土豆如何施肥,土豆的施肥方法有哪些
秋季種植土豆施肥方法:
一般是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重施基肥,早施追肥」為原則。因為有機肥中含有豐富的有機物,有利於培肥、疏鬆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更有利於馬鈴薯塊莖膨大和根系生長。馬鈴薯生長期間需要水肥最多的是開花期,而此時也正是氣溫升高、降雨增多的季節,同時也是有機肥逐漸熟化、腐解釋放養分的階段。此時,基肥中的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的轉化效益不斷擴大,滿足了馬鈴薯生長期間對養分的需求,促進了植株生長發育。這就是重施基肥的目的。
重施基肥的要點有二:一是在施肥中以優質有機肥為主;二是要堅持有機肥與三要素化肥配合施用,其中三要素化肥的用量應以全生育期用量的2/3作基肥,留下1/3作追肥。每667平方米產馬鈴薯1500-2000千克的基肥施用量是:優質有機肥2000-3500千克、尿素12千克、過磷酸鈣20—30千克、草木灰150-200千克或氯化鉀10~15千克。將上述肥料和有機肥均勻混在一起,作基肥施於10厘米以下的土層中,這樣可以疏鬆薯塊層,有利於馬鈴薯根系吸收。
栽培方法:
育種:主要利用塊莖進行無性繁殖。為避免切刀傳染病毒(紡錘塊莖,X和S花葉病毒)和環腐病,應選用直徑為3~3.5厘米的健康種薯進行整薯播種。大部分栽培品種是通過雜交育種選育成的。鑒於普通栽培種土豆品種資源的貧乏,來尤其重視綜合馬鈴薯的近緣栽培種,包括普通栽培種及二倍體栽培種的染色體組,以利於選育高產、高抗和高澱粉、高蛋白質含量的新品種。
播種:用塊莖繁殖,把馬鈴薯按芽眼切成塊狀,壟播,3月份播種,平均溫度超過25°C時,地下塊莖停止膨脹。大概三個月左右就可以成熟了。
適時早播:要適時早整地施肥播種,使馬鈴薯的整個生育期處於相對冷涼、氣溫較低的季節,使薯塊形成和膨大避開高溫時期。
田間管理
馬鈴薯的植株分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有地上莖、羽狀復葉、花蕾和果實;地下部分有地下莖、根、匍匐莖和塊莖。地上部分結果與否與品種和外界環境條件有關,同一品種在不同年份和同年份種植時間不同均會影響到是否開花結果。
6. 土豆追肥用什麼肥料好
土豆又稱馬鈴薯,是高澱粉的塊莖植物,在整個種植過程中合理施肥非常關鍵。施肥技術應遵循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基肥為主、適當追肥的原則。簡單來說,基肥一般建議將農家肥與磷鉀肥搭配施用,用量佔到總施肥量的2/3以上。追肥的話,通常用到的肥料包括磷酸二氫鉀、尿素、中微量元素肥等,在後期尤其需要補充大量鉀肥,具體需要結合土豆的不同生長時期合理進行。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土豆在不同階段施什麼肥吧!
7. 土豆的需肥規律是什麼如何正確施肥
土豆,也就是馬鈴薯,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叫法,如洋芋、山葯蛋等,是糧菜兼用的作物。下面我就來說說馬鈴薯的需肥規律及科學的施肥方法。
以上就是馬鈴薯的需肥規律及正確的施肥方法,如你有任何疑問,也可在評論區留言。
8. 在種植土豆的時候,用什麼肥料追肥最好
首先從肥料種類講,主要以農家(有機肥)」為主要肥,以化學肥為補充」;從施肥時期講,「要以底肥為基礎,以追肥為補充」。為什麼要以農家肥為主要肥。馬鈴薯從播種到出苗,種薯在土壤中呼吸旺盛,需要充足的氧氣,以利於澱粉、蛋白質等貯藏物質的轉化。田間管理應 以提高地溫,增強土壤通氣性為中心。主要措施採用淺鋤,疏鬆表土,提高地溫。
9. 馬鈴薯種植該如何施肥最好是施什麼肥
在馬鈴薯的種植過程中,施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可以影響到馬鈴薯種植的產量和質量。在馬鈴薯種植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重施基肥和及早追肥這兩方面。馬鈴薯是塊狀植物,喜歡在疏鬆的土壤中生長,氣候要清爽。基肥的用量一般占馬鈴薯施肥總量的70%,基肥的材料主要是含有充分的腐熟農家肥,配以一定化肥使用。
噴灑化肥過程中有一定周期,不能噴灑過度,馬鈴薯對很多元素都很敏感。如果土壤缺硼或者缺鋅,可以用噴灑合適的化肥對馬鈴薯根外進行噴施。一般每隔7天噴一次,每畝地用溶液50~70公斤就可以了。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噴灑化肥的過程中要重視鉀肥的使用,不能使用過多的含氯肥料。補充馬鈴薯鉀元素時,應該選用性質溫和的化肥,否則會影響馬鈴薯的品質。
10. 馬鈴薯應該怎麼追肥
每生產1000千克馬鈴薯,需氮3.1千克、磷1.5千克、鉀4.4千克。
(1)基肥。
馬鈴薯吸收的肥料,80%以上來自基肥,在栽培上要特別重視基肥的施用。基肥用量一般每畝施廄肥2500~3000千克,多者達5000千克。基肥不足或耕地前來不及施肥時,常於播種時,以優質堆肥每畝1000千克,並配合尿素3千克,過磷酸鈣15~20千克,草木灰30~50千克,作為種肥進行溝施或穴施,廄肥要充分腐熟。
(2)追肥。
馬鈴薯的幼苗期短,卻是紮根、發棵的奠基時期。出齊苗後要抓緊早追肥,每畝施用速效氮肥15~20千克,可撒於行間,然後中耕、澆水。當馬鈴薯進入發棵期,並見到花蕾時,每畝可施草木灰100千克,或硫酸鉀20千克,這樣可防止薯秧早衰。在開花後進入結薯盛期,可視植株情況,決定是否追肥,如莖葉過早發黃,可少量追施氮肥,以延長莖葉的生長期。也可將草木灰、過磷酸鈣和水,按1∶10∶10的比例配製,過濾後葉面噴施。一般在封壟後不再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