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常菜譜 » 儋州牛肉哪裡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儋州牛肉哪裡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1-14 18:16:13

『壹』 在海口,去哪裡可以吃到特色小吃

路過,隨手答一發。

老海口吃貨地圖里包括博愛南路牛腩飯、十三小炸炸、少年宮腸粉、老省委雞翅等等,其中匯聚眾多海口本地民俗小吃的重要地標當為西天廟莫屬。

西天廟位於義興街75號,小小的巷弄,藏著耙仔、地瓜粉、紅豆沙、腌菜、豬血湯、豬雜胡椒湯、蘿卜糕、韭菜蝦仁餅等風味小吃。

這條巷子是不少70、80、90後海口人的童年美味記憶,現在很多外地人也相繼慕名而來,不僅如此許多上了年紀的老海口也結伴到此敘舊,品嘗讓他們無法忘卻的小吃。

雖然海口不乏特色 美食 ,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來到西天廟更多的是尋找一份念念不忘記憶力的甜美記憶。

如果你來到海口,西天廟也將是你品味海口特色小吃的最佳目的地。

要搞清楚哪裡能有海南傳統小食的匯吃地,首先,得了解海南有哪些傳統 美食 。

綜合各類資訊,網友們評出最喜歡的海南排在前十位的傳統 美食 小吃是:文昌雞、東山羊、加積鴨、和樂蟹、臨高乳豬、抱羅粉、豬腳牛腩飯、清補涼、黎家竹筒飯。

當然,海南是個島,東南西北中,散居著黎苗、漢族,僅漢族又分閩南、客家、儋話、邁語、臨高話等八種方言,匯聚傳統小吃近百種。個人口味不一樣,排名前後也不一樣。

其次,吃正宗海南傳統 美食 小吃的地方,應該是各市縣鄉鎮及 美食 節活動現場。

海南各市縣,非常重視傳統 美食 傳承,幾乎各鄉鎮都有一、二道地道傳統 美食 品牌。如海口秀英區石山乳羊、瓊山區龍河米粉;定安仙溝牛肉、黑豬肉;澄邁瑞溪牛肉乾、白蓮鵝;文昌鋪前糟粕醋;萬寧豬腸粉、儋州米爛、豬肚包雞等。

另外,各市縣的各類 美食 節活動現場,是集中展現並匯聚品嘗傳統 美食 的最佳地點,各鄉村公期與婚慶也是品 美食 特色的好地方。

如,五指山、定安、萬寧的烹飪協會,每年都會舉辦定期的 美食 節。黎苗三月三活動是下五指山市吃黎苗 美食 的最佳季節。

萬寧龍舟賽、沖浪節、國際自行車環島賽等節慶時期,都是下萬寧,到海南 美食 之都吃傳統 美食 最佳地。

第三,對遊客來說,三亞的海鮮第一市場、春園 美食 廣場,是集中吃 美食 地方。

第四,海口市四大區的各類夜市、 美食 風情街,匯聚了全省傳統 美食 之精華。

有名氣的幾個吃 美食 地點有:

瓊山區府城忠介路上福地 美食 街。

美蘭區青年路上的潮立方 美食 街。

龍華區的騎樓小吃街、泰龍城,水巷口 美食 茶社。

秀英區西海岸歡樂聯盟。

當然,還有海大南門夜市、金盤夜市、桂林洋大學城夜市、 丁村萬人海鮮廣場等,海口的夜市,除了是讓人流口水的 美食 品嘗地,還是集休閑、購物、 娛樂 於「一身」觀光場。

所以,對於海口人來說,夜市絕對是讓人胃口血脈噴張的最大誘惑地。

一、騎樓老街海南 美食 廣場

可以吃海南各地小吃:瓊海清補涼,文昌抱羅粉,陵水酸粉,海南粉,東山椰子粑,菠蘿飯等。

可以吃地道老爸茶:菠蘿包,各種蒸籠包,燒麥,蒸籠排骨,豬肚湯,甜薯湯等傳統 美食 。

二、博愛南 美食

老字型大小牛腩店,地道的牛腩飯。

饒園巷牛肉粥,亞妹正宗海南粉店

西門小吃店豬血湯,糖水地瓜湯。

三、大同路騎樓小吃街

這里可以說成了海口 美食 地標,各個檔口分類 美食 ,聚集了海南各個地方特色 美食 。粽子,椰子飯,菠蘿粉,芒果腸粉,海南粉,清補涼,海鮮燒烤

壹周君雖然只去過一次海口,但是當地的朋友有蠻多在那裡生活,所以依舊不妨礙壹周君這個吃貨活地圖給大家種草。

先來說騎樓老街,只要是去海口的遊客,估計沒有誰會錯過這個當地最具特色的景點吧。海口建築多具有南洋風,較集中且形成一定規模的就是騎樓老街了。

騎樓老街 美食 不少,但壹周君最推薦的是椰語堂的那一碗清補涼。清補涼在當地絕對是甜品界的一姐,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備受食客們的寵愛。海口做清補涼的絕不在少數,椰語堂的優勢在於品種很多。除此之外,老彭記清補涼是海口非常有名的一家店,也是一個老牌子店鋪了。

去海口,辣湯飯一定不能少,騎樓老街的起點水巷口絕對稱得上是辣湯飯的聖地。水巷口裡面的老字型大小辣湯飯很多,姚記、陳記都是很知名的。一碗辣湯、一個煎蛋、兩三根臘腸外加一碗米飯是辣湯飯的標配。辣湯里有豬雜、酸菜,早晨起來來一碗辣湯飯,神清氣爽一整天。

海南粉也是去海口必嘗的,在整個海南省都是極具特色的小吃。當地人喜歡把海南粉叫做腌粉,主要是米粉加上花生米、牛肉乾或是豬肉乾、炸面片,再澆上用竹筍、肉絲、生粉等熬製成的鹵汁製成的。

要說吃海南粉哪裡最好,宋記海南粉一定當仁不讓。據朋友說宋記已經開了快二十年,而且這家店已經入選了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去海口不吃文昌雞是可惜的,吃文昌雞不去沿江飯店是遺憾。這家中華老字型大小店不僅在當地人心目中地位很高,在東南亞等地華僑心中也是頗具聲望的。

海口傳統小吃種類很多,要想吃到最傳統、正宗的小吃,一定要去海口的老街區,像西天廟、水巷口、文明中、府城等老街區的小巷子里,都會有很多阿VO一直堅持在賣。

海口的傳統小吃有甜薯奶、豬雜湯、炸炸、清補涼等等。一般都是在下午兩點左右,就開始賣,因為這些傳統小吃都是海口人必吃的下午茶。

豬雜湯可以去西門市場那裡吃,在亞妹海南粉店的對面,沒有招牌的老字型大小,阿姨賣了幾十年,到現在,我想吃豬雜湯了,還是會跑去他們家,他們家的炒粉也是很好吃的。

甜薯奶會比較推薦水巷口,別看說是甜薯奶,就以為是甜的,其實正宗的甜薯奶是鹹的,還要加上自製的蝦醬,才是正宗的甜薯奶。

而釀菜和九層糕的話,則是推薦西天廟,那裡的釀菜和九層糕還有炒螺都非常好吃,稍微去晚一會,都搶不到。

而清補涼肯定是新華南,但是清補涼都是晚上才開始營業,公雞碗是個人比較推薦的,在東湖後門對面,小小的一個店鋪里。

府城地區
本人在府城生活二十多年,發現最好吃的 美食 都是藏在深巷中的。 美食 大都集中在文庄路和海中大路街。

文庄路最喜歡吃瓊山中學對面巷子的韓旺記糟粕醋、周阿姨小吃店的豬血和豬心串。鼓樓街的炸炸也不錯,價格比阿娘便宜多了,就是有的時候不開門。文庄路還有一家好吃的糖水店,以前在瓊山中學上學的時候就多次光顧。

海中出名的一鍋香個人覺得一般,比較青睞的還是這里的煎餅果子以及原來2元現在漲到4元一杯的珍珠紅。早餐的話可以試試小廟粉店的海南粉,量大又實惠。

十三小附近
十三小的油條、魚堡以及炸炸都很出名哦!十三小南面的博愛南路南段有家129牛腩飯店,牛腩豬腳飯特別好吃。夜宵的話十三小的炒粉味道不錯。

水巷口
水巷口最著名的就是辣湯飯了,姚記、吳記、陳記......隨便選一家都不會讓你失望。除此之外還有吳日彪炸排骨,周邊許多冷飲小店像飲盟、鹽值都挺受歡迎。

在海口能吃到特色小吃的地方有很多,不過論知名度的話還是海口的四大夜市,分別是金盤夜市、海墾花園夜市、福地 美食 街、海南大學南門小吃街,夜市對於海口甚至是海南人來說是日常中的一種生活方式;及其豐富的夜市也成為了海口當地一種文化。在這些夜市裡不僅能吃到特色小吃,而且還可以品嘗到全國各地的特色 美食 ,應有盡有的海口夜市對於吃貨們來說簡直就是 美食 的天堂。

當然除了晚上的夜市,白天在海口也能吃到多種多樣的特色小吃,白天沒有了這些夜市該去哪尋特色小吃?友誼陽光城裡有一小吃街,每每到周末這里相當的熱鬧,還有老牌小吃街泰龍城,這里一度被認為是吃貨和年輕人匯聚的地方;在這里不僅吃到特色小吃,而且還能讓人感覺到像是在台灣的小吃街,有這種感覺是有原因的,因為無論是夜市的小吃街,還是白天其他地方的小吃街,總之海南的小吃街絕大部分都是借鑒台灣的經營模式。

說了這些你以為就此完了嗎?當然還有,想到吃到地地道道的海南特色小吃、 美食 ,有一個地方是你必去的,那就是在海南有較高 美食 地位的水巷口,提到水巷口的小吃 美食 ,相信絕大多數去過的人都會贊不絕口!水巷口的辣湯飯、炸炸、幾十年的海南粉老店、炸排骨等多家地道的老店都是海口 美食 界中的「戰斗機」。來到水巷口除了吃到絕味小吃以外,獨具特色的南洋建築風格也是水巷口吸人眼球的地方,吃吃逛逛,生活如此多嬌。

海口特色小吃推薦:海南粉、抱羅粉、酸辣粉(反正就是各種粉),清補涼、炸炸、糟粕醋、蝦餅等等,實在太多了想不起來,歡迎補充......

超級多的沒事呀,但是基本上好吃的都藏在小巷裡。

1. 水巷口的吳日彪蒜香豬排

別看店面破,但它真的超級好吃。我每次出去都買!豬排、雞排都是42元一斤一定要嘗嘗!每次出鍋都有很多人排隊買。

2. 金水門的下午茶

真的是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的美味。在新埠島那邊種類超多遠遠超過你的想像( ),但是有太多的人會很吵。

3. 騎樓小吃街

每個來 旅遊 的人都應該會來這里,可以吃到海南的特色小吃,有些害是不錯的。

4. 泰龍城小吃街

旁邊就是騎樓小吃街。它不僅限於海南小吃。幾乎各地小吃都有。找人多的排隊就行了。現在又開了一家開心花甲,真的好吃!有一家雞爪店,你可以試一下,每次都有很多人排隊。

5. 十三小炸炸

大概在博愛南那邊吧,這絕對是海南的特色小吃。每次去都是人擠人。

6. 和平電器炸炸

很小的一個店面,在振東街,但是價格很便宜,而且好吃,醬偏甜非常推薦。

海口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屬於本地特色 美食 還是很多的,咸鮮味道的有海南粉、 腌菜、 豬血湯、 豬腸粉、 豬腳飯,甜的有 九層糕、 甜薯奶、清補涼等等。如各地 美食 一樣,這些 美食 並不在大酒樓里,而是藏在老街中,如新民西路的雞飯、解放東路和平影院對面的海南粉、解放西路百貨大樓後面的豬雜海菜、博愛南路的牛腩飯。悠閑的漫步於老街之上,你常常會聞到陣陣香氣,讓人忍不住想要去嘗嘗。

海南粉 海南本地特色 美食 。吃法與北方人的涼拌相似,海南人叫腌粉,在做好的米粉上加上 炒芝麻、 油炸花生米、豆芽、 香油、 肉絲、酸菜、 蔥花、 香菜等。

羅家杏傳統特色海南粉-人民西里176號鋪面

亞妹正宗海南粉店-新民西路64號

雞屎藤粑仔 名字有點怪,樣子也有點怪,不過好起來味道不錯對身體 健康 也很好呢!是在米粉中海南本地特產的叫「雞屎藤」的植物,因此而得名。這種植物有清熱解毒、滋陰壯陽、養血等功效。

海口甜薯奶 雖然它的名字里有個「奶」字,但裡面卻不含一丁點牛奶。其湯汁濃白像牛奶,因而得名。海口甜薯奶有兩種:一種是甜的,一種是鹹的。

海南清補涼 清補涼是用 新鮮椰肉、 花生、 菠蘿粒、 空心粉、 西瓜粒、 紅棗、涼粉塊為主,有的還加椰奶、椰汁等多種食材組成,加入冰塊,清涼可口,消暑解熱。

瓊州椰子盅 用鮮椰子為盅,用多種食料,燉乳鴿而成,曾在全國烹飪技術比賽中獲金獎。其外表潔白,鴿肉鮮嫩,湯汁乳白,椰香濃郁,入口滑。

去過海口,那裡的傳統小吃真的是多到幾天幾夜都吃不完,就在海口市中心,騎樓小吃風情街,在這里可以吃到幾十種不同種類的海南傳統 美食 。而且不用跑不同的地方,充一張卡,可以隨時吃,隨時刷,吃不完也可以退。

腸粉

海南的腸粉也是地道的 美食 ,在炎熱的季節,芒果,蜜瓜這樣的水果腸粉是最受歡迎,冰冰涼涼,味道清甜。

椰子飯

用椰子蒸的糯米飯,加上枸杞,紅棗,芝麻等等,口感軟糯,味道微甜。

海南粉

海南粉也有很多種類,腌粉,抱羅粉,陵水酸粉等等。

海南小吃的種類豐富,但在這里除了像清補涼,雞屎藤粑仔這些小吃,也可以吃到傳統菜餚文昌雞,加積鴨。在海口的騎樓風情街幾乎融匯了所有的海南 美食 ,夜晚還有傳統表演,一邊看演出,一邊享受 美食 。

『貳』 海南省澄邁縣最值得一吃的小吃有哪些你最喜歡吃什麼

澄邁縣坐落於海南島的西北部地區,東接瓊山市、定安縣,南與屯昌縣、瓊中縣相接,西與臨高縣、儋州市交界,北臨瓊州海峽,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到澄邁縣要品嘗一下的6道地方美食。

6、澄邁福橙

澄邁福橙,海南省澄邁縣特色產品,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澄邁福橙果子一個大,表色金黃色、肉質地橙紅色、薄皮汁多、成粒率大、味清甘甜,味道好。

以上就是跟大家分享的澄邁縣的6道地區美食特產,味兒都還不錯,到澄邁縣的小夥伴可以尋找嘗一嘗,熱烈歡迎澄邁的朋友們給評論進行調整。

『叄』 海口牛肉哪家好吃

噢,是東北的話就去東北王大酒店,在南庄那邊,你要看看是那個省的,就去特色飯店嘛,來海南應該嘗嘗椰子。。要冰的哦

『肆』 三亞的美食有哪些

文昌雞,四大名菜之首,是海南最負盛名的傳統名菜。其肉質滑嫩,皮薄骨酥,香味甚濃,肥而不膩。是每一位到海南旅遊的人必嘗的美味。

東山羊,主產於海南萬寧東山嶺,自宋朝以來就享有盛名,曾被列為「貢品」,以優質的味道而聞名島內外。

加積鴨,加積鴨,俗稱「番鴨」,是瓊籍華僑早年從國外引進的良種鴨,鴨肉肥厚,皮白滑脆,皮肉之間夾一薄層脂肪,特別甘美。

和樂蟹,和樂蟹,其脂膏,金黃油亮,尤如咸鴨蛋黃,香味撲鼻。最常見食法是清蒸,蘸以姜醋配成的調料,原汁原味,美在其中。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

黃流老母鴨,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菜。最大特點體現在「老」字上,所選的鴨子,必須是下過蛋的一年以上的老鴨子。其源於樂東黃流鎮,一般有白斬、干煸、熬湯等做法。

臨高烤乳豬,說起臨高,烤乳豬絕對是當地一張亮麗的名片,是一道風靡全島的美食。臨高老城有一條街叫新橋南路,臨近飯點到街上,一眼望去,沿街邊、榕樹下,一台台烤爐逐次排開。

『伍』 竹島紅燒牛肉 梅林紅燒牛肉 哪個好吃

竹島紅燒牛肉好吃一點。
肥瘦相間、大塊結實的竹島紅燒牛肉吃起來不柴不膩,味道適中,特別好吃。
竹島紅燒牛肉是一罐滿滿當當的高能量肉食,絕對是罐頭之中的招牌菜。
對於需要做體力活的人來說,吃竹島紅燒牛肉能保證體力,也是能量的重要來源。

『陸』 三亞最地道的小吃是什麼

1.抱羅粉

海南著名地方風味小吃,以大米粉條配靚湯及多種佐料調制而成。因文昌縣抱羅所產最為出名而得此名,又因其粉比「海南粉」略粗,故瓊北各地又稱之為「粗粉湯」。此粉粉身潔白柔軟爽滑,湯熱味鮮,佐料奇香耐咀嚼,不膻不膩,鮮香略帶酸辣,誘人食慾。

2.清補涼

西瓜、西米露、玉米、蜜豆、大芸豆、椰絲、芋頭、薏仁、椰奶、煉乳匯成滿滿「一大碗」,口感「豐富」,「爽勁十足」,夏日的炎熱「瞬間」掃光。價格「便宜」得讓人「偷笑」。餐廳環境優美,主要以紅色和深咖啡色為主色調,喜慶卻又不失雅緻,大廳座椅擺放整齊,餐位之間的距離隔得很大,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沙發式的椅子,很是舒適,黃色的燈光讓人感覺十分溫馨,復古的吊燈顯得很有古韻,牆壁上貼滿了海報,包房裡面更是別有洞天,都是用紗簾隔開的,很是美觀,還有一個大衣架呢,坐在靠窗的位置,還可以欣賞外面美景呢,餐廳裝修簡單大方,桌椅擺放十分整潔,天花板上的吊燈,散發著柔和的光芒,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

3、炒冰

炒冰,又名炒冰果。是炎熱夏天常見的一種冷飲,它的名字中的「炒」不是加熱的概念,而是越炒越冷。主料糖水。海南的炒冰是用水果打成果汁,不加任何其他調料,直接炒制而成,而不是在冰沙上澆上濃縮果汁。海南的炒冰相對比較正宗。

三亞小吃分兩大類。
鹹的:

甜的:

歡迎補充哈!

三亞最地道的小吃必須是港門粉啊,從小吃到大,說到港門粉三亞人沒有一個不知道的,那是多少三亞人的記憶,比較有名氣的是明珠廣場斜對面那條儋州社區三巷進去的一家店,裡面有兩家,進去的第二家,店面小一點,店名就不說了。

港門粉的湯是用大骨熬制的高湯,煮出來的粉溶入了湯汁的味道,鮮甜爽滑,裡面還有魚餅、豆芽、花生、香菜、蔥花,還有一種麵粉炸的面團,不知道叫什麼,吃一口粉喝一口湯,那個鮮香味在嘴裡四處蔓延。

建議想嘗試一下三亞地道小吃的遊客不防去試試。

①各種腌水果

生芒果,番石榴,菠蘿等~ 鹽水泡一泡,撒點椒鹽,爽歪歪

②清補涼

糖水清補涼,椰奶清補涼,椰子水清補涼

③蝦餅

④粉類:陵水酸粉,港門粉,抱羅粉,海南腌粉等~

各種粉,清補涼,感覺最好吃的是羊欄鎮里羊欄市場門口的港門粉

3元一個的酸芒果,那個真的很有海南印象,其他的像什麼抱羅粉,文昌雞,清補涼什麼的,沒一個好吃。

黃流酷粉是樂東街頭最常吃的一大特色小吃,說來奇怪,文昌的抱羅粉在三亞火了,萬寧的後安粉在三亞火了,陵水的陵水酸粉在三亞火了,樂東的黃流酷粉卻在三亞極少見到。樂東人在三亞的不少,樂東的黃流老鴨在三亞也非常成功,而作為 樂東第一大小吃的黃流酷粉想吃卻吃不到,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撼。

還好這一遺撼終於被填平了。聽說位於三亞商品街5巷的政府菜籃子專營店,裡面新開了一個特色小吃店,不僅可以吃到正宗的「樂東酷粉」,還有傳說中三亞最好吃的「港門酸粉」,三亞獨一無二的鴨仔蛋,以及雞屎藤,豬腳飯、文昌雞飯、黃流老鴨飯等等,惹得作為吃貨的我興沖沖就來覓食了。

位置還挺好找的,在商品街5巷口下車後,再走三五分鍾就到了。先點了一碗黃流酷粉。說到粉,海南人熱愛吃粉,各地有各地特色的粉,作為半個海南人的我卻還是第一次吃黃流酷粉。據說黃流酷粉則帶有濃濃的樂東口味,在樂東已經傳承了上百年。店主就是因為非常愛吃家鄉的粉,才把黃流酷粉帶到了三亞。

看這清香撲鼻的一大鍋湯,像極了小時候媽媽過年時才做的豬腳湯,頓時口流都要流下來。這鍋湯是用散養土豬的豬腳肉和豬骨熬制5-6小時而成的。土豬活動多,脂肪少,比市面上一般的豬肉貴上很多,豬腳更是滿滿的膠原蛋白,非常的營養 健康 。 這家店還特意加入了魷魚,味道更加鮮美。聞起來清香,喝起來醇厚,卻沒有絲毫的油膩。

手工製作的腸粉,軟軟的,滑滑的,早餐吃一碗,熱乎乎就溜到肚子里了,頓覺渾身充滿活力。

黃流酷粉的佐料非常多,肉條、魚餅、蝦米、花生、炸面團、酸菜、腌蘿卜豆芽、青菜、蔥蒜香菜等等10多種,集鮮香酸脆爽於一身,有好幾樣都是我特別愛吃的,哎呀呀,我要再加一點料。

有人說黃流酷粉與港門粉差不多,我覺得還是有很多細微的差別的,最主要的是湯底更像媽媽的味道,料也更多,看上去簡簡單單的一碗粉,卻集合了這么多食材,好多種味道,非常的豐盛。

除了黃流酷粉,這家店還提供港門酸粉。這港門酸粉說來是一個關於緣份的故事呢。由於三亞雙城雙修,原來在第一市場擺攤賣酸粉的老婆婆,不能再擺攤了,不知道去了哪兒。老婆婆做了一輩子的港門酸粉,經由她手做出來的酸粉,涼涼的,酸酸甜甜,正是三亞炎炎夏日消暑的好 美食 ,因而在網上廣為流傳,經常惹得吃貨們不遠千里來第一市場尋覓。

可惜很多人再去第一市場的時候,再也沒找到幾十年如一日在那裡賣港門酸粉的老婆婆,於是都非常失望。立志將傳統小吃發揚光大的店主,無意中有一次在菜市場邂逅了這位老婆婆,並十分誠懇地徵求合作。老婆婆被小夥子的誠意給打動了,於是這份美味的港門酸粉才再次奉送在大家的面前。

吃了一碗黃流酷粉、半碗港門酸粉,我再叫了一份雞屎藤和鴨仔蛋,既然來了,就吃個痛快,何況雞屎藤是我愛吃的養顏 美食 呢。近年來雞屎藤也是越來越受歡迎了,很多地方都可以吃到,但這家店的雞屎藤是我吃過的味道最好的之一。蛋花、紅棗、枸杞、還有QQ的雞屎藤,熱乎乎的,軟軟的,糯糯的,不到兩分鍾就能吃完一碗,既好吃,又滋補。

如果說黃流酷粉是這家店的招牌,港門酸粉是這家店的開胃菜,雞屎藤是這家店的傳神之作,那麼鴨仔蛋就是這家店的點睛之筆了。鴨仔蛋的醬料是用黃流老鴨汁熬制而成的,原汁原味,卻沒有任何腥氣,雖然我很少吃鴨仔蛋,但習慣它的味道後,覺得也要愛上了。旁桌兩女生一邊吃鴨仔蛋一邊叫:太正宗了,正是小時候的味道!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另外這家店也提供套餐,如土豬肉做的豬腳飯、文昌雞飯、黃流老鴨飯等,一樣非常注重食材的純天然,料特別足。因為實在撐得太飽了,沒有點,就沒有拍照了。好在三亞商品街5巷的政府菜籃子非常近,下次再來一定試試。

三亞的清補涼應該算是特色小吃。廣東的清補涼是一款涼茶,但三亞的類似糖水一樣。它以紅豆、綠豆、薏米、花生、空心粉為主,再配上西瓜粒、菠蘿粒、鵪鶉蛋、椰奶、冰塊等做成的一款糖水,非常適合在三亞炎熱的天氣享用。

另外一款椰子飯,也是當地特色,可以嘗試一下。

三亞處於熱帶地區,有豐富的水果,鮮榨的芒果汁和木瓜汁都不能錯過。

三亞當地港門人(閩南人後代)做的 美食 :青蟹炒飯、 海鮮魚粥、港門排骨鹵肉粽子、港門粉(海鮮粉)、雞屎藤草甜面條、港門酸粉、 黑豆糯米飯。海棠灣的藤橋排。骨、蜑家人(廣東人後代)蜑家炸雞、蜑家炒粉、蜑家海鮮料理。黎族人的 美食 、 還有黃流老鴉(海南菜)、屯昌果木火燒醉鵝、三亞廣式燒鴨、番客(混血回人) 的牛骨飯、牛肉麵(生鮮牛肉5成熟製作)、 群眾街還有各類海南傳統小吃,糯米糕點,糍粑,紅豆饃,.... (老三亞人)

三亞有一種雞好吃,抱歉忘了名字,雞是燙熟的,然後放在鋪滿大鹽粒的籠屜上吸鹹味。

『柒』 海南儋州有什麼著名的小吃

海南儋州的特色小吃: 長坡米爛 米爛又叫米爛仔,其製作方法復雜而細致,將大米浸入水中一至二日,取出磨成稀泥狀,用干凈的紗布包裹,搓成米爛團,入鐵鍋煮熟,取出放在石臼里椿爛,加入適量的「熟漿」,並搓爛均勻,在金屬製成的「米爛鏡」里輕搖,讓軟軟的米糊成絲狀漏入盛大滿沸騰水的鐵鍋中,約五分鍾撈出,就是細絲狀的米爛。食用時把米爛盛入碗中加上蒜頭油菜,牛肉乾絲,花生粉,豬腩,蔥花,胡椒,辣椒、醬油、姜等配,用筷子摻勻,既香甜可口還有醒酒的功能效用呢! 光村沙蟲 沙蟲,又稱」海腸子」,動物學名稱為「方格星蟲」,產於沿海灘塗泥沙之中,外觀長兩寸左右,狀若蘆芽。沙蟲是一種高蛋白的補品。儋州的光村灘塗資源豐富,盛產沙蟲。出產的沙蟲以個體適中、肉質肥厚脆嫩而聞名。據說當地漁民講在大月亮的晚上,沙蟲浮到淺海水面交配時所捕撈的為最佳,特具補腎壯陽之效。光村的沙蟲做法通常有兩種,即爆炒和煮湯。其中「三色沙蟲」已經成為海南的知名菜餚。 洛基粽子 北方的粽為圓錐形,多用葦葉包得小巧玲瓏,內裝糯米,有花樣的再在粽中加上赤豆、紅棗、火腿等,多以甜味為主。海南的粽則與內地不同,多用芭蕉葉包成方錐形,重在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鹹蛋黃、叉燒、臘肉、紅燒雞翅等,多以鹹味為主。海南粽中以儋州洛基鎮的粽子最為出名,洛基的粽子除以上幾種輔料外有的有加入咸魚肉。剝開熱乎乎的洛基粽子,聞到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就讓人胃口大開了,後有肉、蛋、魚更是美味可口,真是大開食者胃口。 那大狗肉 雖然有「狗肉上不了宴席」之說,但到了儋州一定要嘗一嘗那大狗肉。那大狗肉產於儋州市那大鎮,那大人吃狗肉歷史悠久,自成一套狗肉加工方法和佐料,所烹飪的狗,肉美骨香。在那大吃狗肉一般採用火鍋方式。其湯料有紅棗、黨參、枸杞、胡椒、熟芝麻等補葯和南國獨特調料10數種,將熟狗肉切塊下到湯料中燙熱即可食,香味濃烈,風味特別。當然除了火鍋,在那大吃狗肉的方法還有很多,如干煸、涼拌等。

『捌』 海南美食為什麼都分布在東線中線、西線都有哪些美食被遺忘了呢

海南的美食確實集中在三亞和海口等東部城市,但是很多中西部城市的美食也不容錯過,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海南中西部城市的一些特色美食。

1、五指山福壽魚

五指山福壽魚生長在五指山水庫區,由於水質好,水生物較豐富,活動范圍廣 自由覓食,不污染,最大單體重量可達5公左右。其肉質堅挺,鮮美,口感極佳。

以上6道海南中西部的美食,味道也很不錯,是到了海南也要品嘗一下的地方美食,當然海南中西部的美食還有很多,歡迎海南的朋友給留言進行補充。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玖』 海南有什麼有名的小吃的

1、海南椰子船
海南椰子船,又稱「珍珠柳子船」,是海南瓊海、文昌一帶民間傳統小吃。用鮮椰子裝入糯米、味料煮熟而成,具有濃厚的椰鄉氣息。一般只流行於椰子產地的民間,只有個別餐飲店作產品銷售。
製作:1、糯米淘凈,浸泡數小時後濾去水分晾於待用。
2、取剛結滿白瓢的鮮嫩椰子,剝除外衣及硬殼,取出整隻肉瓢,在頂端切開小口留蓋,倒掉椰子水,將糯米填入椰盅內,同時加入白糖及鮮椰汁,灌入淡鮮奶或沸水200克,用椰蓋封口縛緊,放進盛有清水的鍋中(勿使椰盅內水分滲出)加蓋,旺火煮沸,然後用慢火煮約3——4小時,糕米熟透脹滿後取出。 3、待煮熟的糯米椰盅自然冷卻後,解開綁繩,用刀切開,順直勢解成若於塊兩頭尖、中間寬的船形塊件,擺盤即成。特點:
椰肉和糯米飯緊密結合,色澤白凈,鐵飯晶瑩半透明,狀如珍珠(故有「珍珠椰子船」別名)。硬軟相間,脆糕結合,慢品細嚼,椰香濃郁,清甜爽口。 2、奇味千層餅——東山烙餅
由於海南地處南疆,米粉類的小食較多,而以麵粉的原料的餅類卻甚少。其中「東山烙餅」就顯得特別突出了。東山烙餅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兼有海南特色及北方風味的麵食。其皮簿層多、外酥內軟、鹹淡適口、香味奇特的特點讓很多遊客及當地人回味悠久。所以當地也叫它「奇味千層餅」。
東山烙餅的原料:
精麵粉500克、發酵粉10克、雞蛋4個、精鹽10克、味精5克、胡椒粉7 克、蒜茸75克、蔥茸50克、香料少許、精豬油適量。
製作方法:
1、精麵粉和發酵粉拌勻,開窩,加入雞蛋液,用30℃溫水調開,反復揉搓成面團,用干凈濕布蓋住,靜置15分鍾,再搓一次,然後壓簿,用長擀麵杖半成簿片(越簿越好,要均勻),然後用豬油塗面。
2、把精鹽、味精、香料、胡椒粉一起拌勻,均勻地撒在簿面片上,再把蒜茸、蔥茸摻和一起,均勻地撒上一層,接著,將面片由外往裡捲成圓長條,按25厘米長度切段,每段揉成圓團壓簿,擀成1厘米厚度的圓餅。
3、旺火燒鍋,落油,至四成熱度,放入生面餅,慢火煎炸,不斷翻轉,使兩面均勻受熱,起金黃色時撈起,擠出油分,按輻射狀均等切塊,裝盤便成。 3、海南米粉之精品——抱羅粉
由於海南島地處我國最南端,糧食類以大米為主,所以米粉類小食在海南比較普遍,抱羅粉則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
抱羅粉因盛起文昌市的抱羅鎮而得名,相傳自明代起抱羅粉就成為抱羅鎮著名四鄉的美食了。
抱羅粉屬湯粉類,其貴在湯好,湯質清幽、鮮美可口、香甜麻辣。抱羅粉的湯較甜,但是這是一種獨特的鮮甜,甜而不膩,且甜中帶酸、酸中帶辣,其味妙不可言。
舊時的抱羅粉粉湯通常是用牛骨煮湯配製而成,現在的粉湯則吸收了粵菜的上湯製法,用多種原料熬煮而成,其味較之舊時的粉湯更加鮮美。用這種鮮湯沖調米粉條配上精製牛肉乾、瘦肉絲、粉腸、花生仁、少許酸筍、酸菜骨、辣椒等配料、佐料,當然會引起您強烈的食慾。
一碗抱羅粉既可以充飢解渴,又是一種美食享受,難怪抱羅鎮一帶人們自古就把「上市食粉」當作一大樂事。 4、椰香粘軟
海南地方風味小吃。又稱「椰香粘軟」,出自著名僑鄉、椰鄉文昌市一帶民間。用糯米粉加清水、生油攪和,揉搓成小團,用手按壓成遍圓形,在滾水中煮熟,然後沾上碎粒狀甜餡料便可吃用。
香甜軟糯,椰味十足,粘韌適中,製法簡便,別具特色。 5、海南粉
海南最具特色的風味小吃,流傳歷史久遠,在海南島北部的海,市、瓊山市、定安縣和澄邁縣的市鎮居民中食用比較普遍,而且是節日喜慶必備的象在吉祥長壽的珍品。
海南粉有兩種:一種是粗粉,一種是細粉。粗粉的配料比較簡單,只在粗粉中與進滾熱的酸菜牛肉湯,撤少許蝦醬,嫩椒、蔥花、爆花生米等即成,叫做 「粗粉湯」,而細粉則比較講究,要用多種配料、味料和芡汁加以攪拌腌著吃,叫做「腌粉」。海南粉通常指的就是這類「腌粉」。 6、長坡米爛
海南儋州市長坡鎮是宣倫江畔邊一座小鎮,小鎮以風味小吃「米爛」而出名。
米爛叫叫米爛仔,其製作方法復雜而細致,將大米浸入水中一至二日,取出磨成稀泥狀,用干凈的紗布包裹,搓成米爛團,入鐵鍋煮熟,取出放在石臼里椿爛,加入適量的「熟漿」,並搓爛均勻,在金屬製成的「米爛鏡」里輕搖,讓軟軟的米糊成絲狀漏入盛大滿沸騰水的鐵鍋中,約五分鍾撈出,就是細絲狀的米爛。食用時把米爛盛入碗中加上蒜頭油菜,牛肉乾絲,花生粉,豬腩,蔥花,胡椒,辣椒、醬油、姜等配,用筷子摻勻,既香甜可口還有醒酒的功能效用呢! 7、海南米粉之二——陵水酸粉
陵水酸粉屬「腌粉」類(海南「腌粉」的「腌」字指涼拌),所採用的米粉細而長,外觀如「過橋米線」和「龍口粉絲」,作為「腌粉」,陵水酸粉與其它海南腌粉有所不同,其腌料既香又酸。喜歡吃辣的人加上一勺陵水產的「黃燈籠」辣醬,更是香、酸、辣三味俱全,十分開胃!
陵水酸粉的製作方法十分講究,主料主要用米粉、牛肉、魚餅、沙蟲、炒熟的蔬菜(通常是韭菜和空心菜),佐料主要有米醋、香菜、辣椒和生粉調配而成的醬鹵等。米粉的製作工序也頗為復雜,需經過磨粉、擠壓、過濾、冷卻等幾道工序,牛肉和沙蟲子則經過紅燒以後進行油炸,使其色澤金黃、噴香可口。吃粉時將米粉、牛肉乾、沙蟲干、魚餅以及魷魚絲、蝦米、芝麻、熟花生仁、蔬菜一並置入碗中,加熟花生油、醋、醬鹵均勻攪拌,點上少許芝麻油和香菜,一碗色澤鮮艷、濃香可口的陵水酸粉就大功告成了! 8、光村沙蟲
沙蟲,又稱」海腸子」,動物學名稱為「方格星蟲」,產於沿海灘塗泥沙之中,外觀長兩寸左右,狀若蘆芽。沙蟲是一種高蛋白的補品。儋州的光村灘塗資源豐富,盛產沙蟲。出產的沙蟲以個體適中、肉質肥厚脆嫩而聞名。據說當地漁民講在大月亮的晚上,沙蟲浮到淺海水面交配時所捕撈的為最佳,特具補腎壯陽之效。光村的沙蟲做法通常有兩種,即爆炒和煮湯。其中「三色沙蟲」已經成為海南的知名菜餚。 9、黎家竹筒飯
海南黎族傳統美食。是用新鮮竹筒裝著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飯食。黎族民同,多於山區野外製作或在家裡用木炭烤制。現經烹調師在傳統基礎上改進提高,使之擺上宴席餐桌,聲譽甚高,成為海南著名風味美食。
用料:
山蘭米500克、豬瘦肉100克、生抽10克、老抽3克、精鹽5克、味精8克、清水500克,精豬油、五香粉少許,新鮮青竹2節。 10、雞屎藤粑仔
雞屎藤粑仔,是海南米粉小食中的另類,一是名字起得怪,聽起來就讓人大倒胃口,二是樣子也很怪,看起來讓人又倒胃口,不過這東東確實是好食又健體!以前在書上看到過關於介紹這種小食的文章,書上講了海南一種植物叫「雞屎藤」因其味有如雞屎而得名,這種植物在中葯中也常使用,據說有清熱解毒、滋陰壯陽、養血保胃之功效。海南人為了用葯於食做出了「雞屎藤仔爛」,就是把雞屎藤葉和大米曬干磨粉,食用時和成面團然後搓成一個個如手指般大上,下鍋煮熟!煮熟後在鍋內加入生粉、椰絲、紅糖、姜繼續煮上五分鍾,這樣一鍋雞屎藤仔爛就做成了,看起青烏烏的,吃起來倒是綿綿的,甜甜的還有一股淡淡的「雞屎味」(其實是一股很好聞的草葯味)。在農歷七月初一,瓊海市家家戶戶都要吃雞屎藤粑仔,以抵禦即將到來的嚴寒天氣。 11、苗家三色飯
海南中部山區苗族人民的傳統小吃。具有節令性,在「三月三」(黎、苗族人民傳統喜慶節日)期間普遍製作和食用通什旅遊山莊製作有售。
特點:
極具苗族風味色彩。黃、黑、紅3種天然顏色相映成趣,有葯味甘香,飯團甜滑,形態美觀。 12、椰汁板蘭糕
海南風味小吃,其主要配料板蘭葉,是一種熱帶草本植物,其汁液深綠,有特殊的板蘭香味。歸僑群眾喜歡用板蘭葉配製食品,此糕最負盛名。
特點:
色澤綠、白相間,層次分明,光滑潔亮,賞心悅目,椰香夾著特殊的板蘭香,誘人食慾,入口清爽,甜滑潤喉,且有清熱、健脾、養胃的功效。 13、椰絲長粑
奇特的外形,要不是看到切開的一塊,真的會讓人迷惑「這胳膊般的東西怎麼吃呀?」!很簡單,切一塊,不但很容易吃,而且很好吃。花生和椰絲香味會令你胃口大開。 14、紅糖年糕
曾經是三亞人過年時才吃的東東,如今在三亞各個農貿市場均有銷售攤點。糯米面加紅糖蒸出來的,軟軟的、粘粘的還具有紅糖那種特別的香味,很受女孩子喜愛。來自大陸的你一定要嘗上一塊,因為現在內地很難吃紅糖了。 15、洛基粽子
北方的粽為圓錐形,多用葦葉包得小巧玲瓏,內裝糯米,有花樣的再在粽中加上赤豆、紅棗、火腿等,多以甜味為主。海南的粽則與內地不同,多用芭蕉葉包成方錐形,重在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鹹蛋黃、叉燒、臘肉、紅燒雞翅等,多以鹹味為主。海南粽中以儋州洛基鎮的粽子最為出名,洛基的粽子除以上幾種輔料外有的有加入咸魚肉。剝開熱乎乎的洛基粽子,聞到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就讓人胃口大開了,後有肉、蛋、魚更是美味可口,真是大開食者胃口。 16、甜酸粉
三亞的粉類小食很多,涼拌類的卻不多,其中甜酸粉是常見的一種。
第一次吃甜酸粉是在第一市場,逛街累了的我想找一碗米粉來果腹,在一米粉攤前停下了腳步,看著幾個人圍坐在小桌前吃著一種從未見過的粉。鮮亮的色彩讓我的肚子叫得更凶了,顧不得好吃與否我就向小妹要了一碗。
小妹很麻利地開始給我拌粉,看我好奇的樣子,就一邊配料一邊給我解說著那些紅的黃的是什麼東東。聽她那麼一講,才知道這小小的涼拌粉里居然有那麼多東西。
滑滑的粉絲是地瓜粉做的,幾塊白白軟軟的米糕和它構成了甜酸粉的主料,黃色的菠蘿塊和紅色的胡蘿卜絲相映生輝,當然吃起來菠蘿的酸和胡蘿卜獨有的甜更是溶合到絕妙。炒熟的花生、腌黃瓜絲、蘿卜干作為輔料起到「畫龍點晴」的作用,讓甜酸粉更加香甜可口。涼拌的腌料是紅糖水和米醋混合而成的,在炎熱的夏季喝上一口像冰水一樣直透心底。那種感覺記憶猶新。如果您有機會在三亞閑逛不妨花上二元錢要上一碗「甜酸粉」嘗個新鮮。 17、椰撻
南方人素來愛喝早茶,每天早上遍布各條街道的茶館(多為不正規的小館子)紛紛開門捧出自家焙烤的特色點心供茶客們自由選擇。而其中最受歡迎的莫過於蛋撻與椰撻了。
蛋撻並非本地特色點心而是來傳自於澳門或香港,橢圓形的脆皮,烤得黃黃的、脆脆的入口特香,脆皮中間由蛋黃烤成的部分顏色更加誘人,像一個熟透的檸檬,當你夾著脆皮咬下去,外脆內嫩,真是享受無比。
椰撻是海南人學習蛋撻的作法做出來的當地特色點心,其形為圓,外面的脆皮和蛋撻一樣,而其中的心由椰絲加少許蛋粉烘焙而成,入口椰味濃郁,口感極佳。是海南不可多得的點心。 18、椰子糕 聽名字大概就能明白味道了,除了具有年糕的綿軟特點外,其餡是最大的特色。一般有椰絲花生餡和椰林芝麻餡的,我想這東東大概只有海南才會有的。當然外麵包的椰葉散發的香味也許更能夠提起人的食慾。 19、海南煎棕
海南地方風味小吃,流行於海(口)府(城)地區,與普通粽子不同之處在於:一是不用粽葉包裹;二是先蒸熟糯米後入配料調勾而煎之故不受節令限制,可長年製作與食用。
用料:
糯米500克、蓮子25克、冬菇25克,干蝦米25克、干貝25克、叉燒50克、熟豬油50克、味精5克、白糖5克、精鹽8克、生油100 克、鴨蛋液適量。
製作:
1、將糯米掏洗干凈,上籠蒸熟待用;將蓮子煮熟透,脫皮、除心;冬菇浸透洗凈,滾水燙過後切粒,干蝦米、干貝洗凈蒸過,叉燒解成粒狀。
2、將以上各料和精豬油、味精、白糖,精鹽等一起放入糯米飯中拌勻,掐成10個大小相同的飯團。
3、熱鍋下生油,將糯米團均勻醮上鴨蛋液,放進熱油鍋中慢火煎炸,不斷翻轉使之均勻受熱,煎成金黃色即可。
特點:
色澤金黃,外焦內嫩,香滑可口,耐人尋味。 20、芙蓉海膽煎蛋 海膽的營養及葯用功能:它性味咸、平,有制酸止痛、軟堅散結、化瘀消腫、清熱消炎、健脾強腎、舒筋活血。滋陰補陽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頸淋巴結核。 21、煎堆 「煎堆碌碌,金銀滿屋。」在煎堆「家族」中,品種眾多,有石岐煎堆、九江煎堆、空心煎堆等,但當以龍江煎堆為上品。龍江煎堆呈球形(寓團圓之意,有「碌得起」的吉祥意蘊),糯米粉做皮,炸至金黃,表皮勻布芝麻,爆谷餡甘蜜味濃,其皮酥脆異常,為新春送禮佳品。 22、和樂蟹 海南最負盛名的傳統名菜。號稱「四大名菜」之一 「和樂蟹」產於海南萬寧縣和樂鎮一帶海中,以甲殼堅硬、肉肥膏滿著稱,與文昌雞、與積鴨、東山羊並列為海南四大名產。「和樂蟹」的烹調法多種多樣,蒸、煮、炒、烤,均具特色,尤以「清蒸」為佳,既保持原味之鮮,又兼原色形之美。 膏滿肉肥為其它蟹種罕見,特別是其脂膏金黃油亮,尤如咸鴨蛋黃,香味撲鼻,營養……和樂蟹食法多樣,最常見食法是清蒸。蘸以姜蒜醋配成的調料,原汁原味,養在其中。 23、清補涼 夏日的海南,清補涼已經成為海南的一道很美的風景線。它不僅爽口,甘甜;而且還消署,降火。海南清補涼不同於廣東一帶的涼茶,在廣東如果你上火了,主要是以喝涼茶降火為主。但是涼茶不僅苦,而且難喝。據中醫學上說涼茶雖是降火之物,但不宜多喝。而海南清補涼不但可以降火而且好喝爽口。海南清補涼主要是以花生、空心粉、新鮮椰肉、紅棗、西瓜粒、菠蘿粒、鵪鶉蛋、涼粉塊、重要的是還有椰奶等多種配料組合而成。 24、椰子盅
特點:椰子原肉造型,湯味鮮美,椰香濃郁,營養豐富。 製法:(1)去椰子外衣硬殼,用小刀在椰蒂部位刻切出1塊為蓋;倒凈椰子水。 (2)雞骨用水洗凈,放入椰盅,加入二湯後蓋上,盛瓷碗內入籠蒸,約蒸1小時後取出,倒出原湯濾凈即成 1、海南粉:海南粉其白如雪,其細如絲,食法北方叫「涼拌」,海南叫「腌粉」,其上加入炸花生米、炒芝麻、豆芽、肉絲、香油、酸菜……,醇香撲鼻,餘味無窮,吃完後再加上一勺海螺清湯,更是鮮香無比。海南粉是海府地區傳統小吃。

2、抱羅粉:以大米粉條配靚湯及多種佐料調制而成。因文昌縣抱羅所產最為出名而得此名,又因其粉比「海南粉」略粗,故瓊北各地又稱之為「粗粉湯」。

3、靈山粗粉:是在瓊山市靈山鎮一舉成名的,其粉比海南粉粗,其生產工藝與海南粉略有不同,其食法也是「腌吃」,但特色是粉質爽滑,腌料注重海鮮原料,突出一個「海鮮味」。

4、陵水酸粉:陵水一帶風味小吃,其粉圓而長,外觀如「桂林米粉」、「雲南過橋米線」。同樣是「腌粉」,但其腌料與以上「腌粉」不同的是既香又酸,嗜辣者再加上一勺本地產的「辣中之辣」的「燈籠椒辣醬」的話,更是香、酸、辣三味具全,十分開胃!

5加積牛腩粉:做為海南的僑鄉之一,吸收東南亞飲食的長處,加積廚師獨創的「五香牛腩」、「咖喱牛腩」遠近揚名,以「五香牛肉腩」為腌料的加積粉,香味濃郁,吃後余香留齒。

6、香粘軟:出自著名僑鄉、椰鄉——文昌市一帶民間。用糯米粉加清水、生油攪和,揉搓成小團,用手按壓成扁圓形,在滾水中煮熟,然後沾上碎粒狀甜餡料便可吃用。

7、清補涼:有點像北東的八寶粥,但製作方法有異,一般先將各配料煮熟後,加冰加糖水或加椰子水食用。該食品清涼可口,消暑健胃,是海南夜晚最富特色的解暑美食,價格僅有三四元/碗。

8、海南蘿卜糕:海南地方傳統小吃。民間製法因地而異,但都須以粘米漿、白蘿卜絲為主料,其它輔料可隨意變換,可間可繁,可蒸可煎,也可先蒸後煎而食。

9、苗家三色飯:海南中部山區苗族人民的傳統小吃。具有節令性,在「三月三」(黎、苗族人民傳統喜慶節日)期間普遍製作和食用。

10、黎家竹筒飯:是用新鮮竹筒裝著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飯食,通常是黎家人出遠門,上山打獵或招待客人時才做的,多於山區野外製作或在家裡用木炭烤制。現經烹調師在傳統基礎上改進提高,使之擺上宴席餐桌,聲譽甚高,成為海南著名風味美食

『拾』 三亞有什麼好吃的美食介紹

三亞美食有哪些?三亞有什麼好吃的?三亞有什麼特產?這都是吃貨朋友最最關心的問題,而三亞作為海南主要的旅遊城市,自然聚集了豐富的美食資源,那麼到底三亞美食有哪些呢?下面為你呈現。

三亞有什麼好吃的美食介紹 篇1

海南四大名菜

文昌雞——正宗文昌雞因產地在文昌市而得名,是通特產家養雞。色油亮,味醇香,骨軟肉嫩,吃起來滑而不膩,香美可口,三亞各酒店均可享受該美味。

東山羊——東山羊產於萬寧市東山嶺而得名。東山羊毛色烏黑、肉肥湯濃、鮮而不膻、口感好、皮滑肉精。東山羊食法多樣,燒、燉、煮各具特色。

加積鴨——加積鴨又稱「番鴨」,紅冠黃蹼,羽毛黑白相間,因瓊海市加積地區飼養方法獨特,出籠的「番鴨」脯大、皮薄、骨軟、肉嫩,入口肥而不膩,世人特賜「加積鴨」美稱,以區別其它地區飼養的「番鴨」。加積鴨有3種食法,可做成白切鴨、板鴨、燒鴨,味道俱佳。三亞各酒店及街邊餐館均可吃到。

和樂蟹——海南著名傳統名菜之一。產於海南萬寧縣和樂鎮,以甲殼堅硬、肉肥膏多著稱,與文昌雞、加積鴨、東山羊並列為海南四大名產。烹調方法多種多樣,蒸、煮、炒、烤,各具特色,尤以「清蒸」為佳,既保持原味之鮮,又兼原形之美。

生猛海鮮

到了三亞一定不能錯過海鮮。魚、蝦、貝、蟹類都要放開肚子嘗一嘗。較受歡迎的海鮮吃法有蒸海膽、蒸帶子、鮑魚仔、生吃龍蝦、花蟹滾粥、椒鹽賴尿蝦、清蒸石斑魚、蘇眉魚等。

應景美食

三味燈籠蝦——為創新海鮮菜餚,將明蝦(又稱「角蝦」)切去頭、尾後,分為兩味烹制,另用鮮蝦仁製成蝦丸,再加一味,共三味,擺成燈籠形狀,形美色艷,吃口鮮香。

竹筒飯——竹筒飯有鹽巴飯、豆飯、肉飯等多種。其製作方法為:以山蘭稻中的香米為原料,砍下家種的粉竹或山裡長的山竹,鋸成一節一節的竹筒,然後裝進適量的香米和水,再用香蕉葉將竹筒口堵嚴,放到炭火里烤,烤至青竹變焦,飯便熟了。現在,竹筒飯進入酒店後,多用電烤爐將之烤熟,吃用時將竹筒鋸成若干小段,擺放盤中上席。

椰子飯——椰子飯是海南最具特色的一個主食,外邊是椰肉,裡面是粘米,加上特殊的香料放在鍋裡面蒸很久,一般海南各大酒店都有這一道點食,很香,是海南的特色傳統之一。

熱帶水果

三亞一年四季生產熱帶水果,且價格便宜。3-5元一隻的椰子捧在手裡喝椰汁,能喝到肚子撐飽。芒果、木瓜、榴槤、蓮霧、小米蕉、番石榴、火龍果、菠蘿蜜、荔枝、山竹等隨處可見。在三亞可多喝這些鮮榨果汁,是最好的解渴飲料。

看見這些各式各樣的三亞美食你吼住了嗎?吃貨朋友趕快收起你的口水去三亞吧,哪裡的美景、美食都在等著你哦。

三亞有什麼好吃的.美食介紹 篇2

三味燈籠蝦

介紹:為創新海鮮菜餚,將明蝦(又稱「角蝦」)切去頭、尾後,分為兩味烹制,另用鮮蝦仁製成蝦丸,再加一味,共三味,擺成燈籠形狀,故名。此菜形美色艷,吃口鮮香。

港門粉

介紹:三亞的粉和其他地方相比都是細且軟的,輕輕一嚼就咽進肚子里了,和三亞的休閑度假風格匹配得很。一般海南的湯粉多是用瘦肉和豬內臟作輔料,可是這個港門粉因為離海比較近的緣故,另闢蹊徑,竟然用海鮮來做輔料。港門粉的湯味道清甜,不是像糖一樣甜而是像加了海蝦皮一樣,正是這樣的清才能襯出粉和海鮮輔料的香吧。

海南粉

介紹:海南最具特色的風味小吃,流傳歷史久遠,在海南島北部的海口市、瓊山市、定安縣和澄邁縣的市鎮居民中食用比較普遍,而且是節日喜慶必備的象徵吉祥長壽的珍品。

抱羅粉

介紹:抱羅粉因盛起文昌市的抱羅鎮而得名,相傳自明代起抱羅粉就成為抱羅鎮著名四鄉的美食了。抱羅粉屬湯粉類,其貴在湯好,湯質清幽、鮮美可口、香甜麻辣。抱羅粉的湯較甜,但是這是一種獨特的鮮甜,甜而不膩,且甜中帶酸、酸中帶辣,其味妙不可言。

文昌雞

介紹:正宗文昌雞因產地在文昌市而得名,是通過精良選種,精心配方喂養的特產家養雞。經高超烹飪和配好佐料後,色油亮,味醇香,骨軟肉嫩,吃起來滑而不膩,香而不俗,食而不厭,香美可口,受中外人士喜愛,三亞各酒店均可享受該美味。

三亞有什麼好吃的美食介紹 篇3

1.炒冰

地點:南邊海路漁村七巷與八巷之間

推薦理由:三亞特有的夏天消暑神器,炒冰機!純牛奶和新鮮水果打成果汁,加上煉奶,在機器中快速製冷變成滿滿一碗的炒冰,可以選擇不同口味水果混搭,可以要求阿姐完全打碎水果或者是加果肉,有果肉的口感就是瞬間有一種get的感覺!

2.椰奶清補涼

參考價格:8元

還有老海南椰奶清補涼、甜蜜蜜甜品店,這些都是三亞本地連鎖的椰奶清補涼連鎖店,分店分布全市各路段,價格、味道也都差不多,大家可就近選擇。

3.椰子乳酪

地點:步行街麥當勞附近

推薦理由:最近很火熱的椰子乳酪,裝在完整的椰子內,上面是椰奶乳酪、下面是椰子水凍,第一次吃想當驚艷。如果第一次來三亞遊玩,可以買來嘗嘗

參考價格:23~28元左右

4.檸檬水(也叫檸檬蜜)

地點:第一市場

推薦理由:不少本地人的童年回憶,幾片綠檸檬、冰水、紅糖水,夏天解暑又消渴!

參考價格:5元

5.雞屎藤

地點:創新大廈後面的群眾街,一扇鐵門的對面

推薦理由:雞屎藤是一種降火的植物,吃法就是混在糯米粉裡面搓成綠色的一條一條,加糖水煮出來。算是海南的一種特色小吃,這是一家在巷子里沒有名字的攤位,除了雞屎藤,還有各種粿、粽子、餅、椰子飯等等特色小吃

營業時間:早上10點~下午3點 賣完會提早收攤

參考價格:人均10元

6.海南粉、蒸粉

地點:群眾街,雞屎藤攤位對面

推薦理由:在雞屎藤攤位對面的偶然發現的一家早餐攤位,蒸粉是類似腸粉的做法,但是有肉末、蛋、蔬菜,最後加上店裡特製的湯汁,味道很正。這家的海南粉與粉湯味道也很棒。海南粉是一種細細的米粉+各種酸豆角等配料,加一種粘稠的汁攪拌起來吃。

參考價格:人均10元

7.抱羅粉

地點:第一市場小正抱羅粉

推薦理由:現在做抱羅粉的攤位越來越少了,吃貨君個人覺得這家口味、配料還算比較正宗,抱羅粉是一種略帶透明的米粉做成,有動物內臟、酸菜、香菜、牛肉乾等各種配料,分為干、濕兩種,干是一種粘稠的汁,濕的則是肉湯,乾的口味更好。

參考價格:10元~15元之間

8.港門粉

地點:解放路明珠廣場對面儋州村內(愛語陽光隔壁巷子里)

推薦理由:港門粉的特色在於有店家製作的魚餅,豆芽、酸菜、炸過的蝦皮,味道想當鮮美!

參考價格:8~10元

9.粉湯

A.後安粉

地點:金雞嶺水廠附近

推薦理由:粉腸、豬肉、薄薄的米粉,加個蛋,吃前加上一小勺黃辣椒,早安晨之美!

參考價格:10元左右

10.港門正宗第一家炒粉店

地點:團結街與老鐵路交口附近

推薦理由:粉湯、炒粉,只在晚上9點後開始營業。

參考價格:8元~10元

11.龍記烤鴨

地點:新民街

推薦理由:營業多年的老店,論斤售賣,烤鴨一定沾著店內特製的烤鴨醬吃,與外面的烤鴨不同,完全不會覺得胸脯肉過柴的問題,叉燒、蝦醬地瓜葉、冬瓜海白湯,力推!雖然用餐環境一般,但味道非常不錯!

推薦價格:人均3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