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位大仙給介紹介紹西安的小吃。
鍾樓西北方向有個鼓樓。鼓樓後面就是,裡面是小吃一條街,就是回民街,這是一次去西安旅遊時導游介紹的。
肉夾饃:我們到了西大街鼓樓對面的一個小街里的「樊記」,不過在去的路上看到了「王恆」的招牌。記得在文章里看到過說「王恆」比「樊記」好吃,在同伴們全開始在「樊記」裡面吃的時候,我和一MM到「王恆」也買了一個精選,4.5元一個。和「樊記」的相比,果然好吃很多,主要是由於「樊記」里的饃好象捂過了,沒有那邊的那麼脆。不過「王恆」的普遍比「樊記」貴5毛,看來還是很有道理的。在隨後的幾天里,我又有兩天的早飯是在那裡解決的,不過一般一個人吃不下一個,基本是吃一半浪費一半,現在想起來真後悔啊。
酸梅湯:這個說成是西安的小吃應該是有點牽強,不過我在回民街裡面看到很多家都有賣的,1塊錢1杯,而我那幾天也喝上了癮,根據我吃的順序,也就想到哪裡說到哪裡吧。第一次喝也就是在吃「王恆」的肉夾饃的時候,喝起來冰冰涼涼的,很爽口。後來晚上去回民街的時候,發現有好多家買酸梅粉的,估計這個酸梅湯也就是勾兌出來的,有的濃有的淡,用塑料杯裝著,在「紅紅炒米」裡面盛酸梅湯的杯子居然上面還有吸管,一開始覺得很新奇,後來想想,覺得挺不衛生的。不過酸梅湯好象倒真是比可樂什麼的更容易在回民街被接受。
鍾樓小奶糕和滾雪球:這兩種冰棍全是5毛一根。鍾樓小奶糕在咱們壇子上好象去年就有人提起過,在路上和當地的導游說起,她告訴我其實當地人更喜歡吃滾雪球。從乾陵和法門寺回來回來的那天比較早,我就和2個MM一起殺到回民街去了。本來看介紹上說開元下面賣的那個小奶糕是正宗的,本來想走過去買,後來在鼓樓對面的一個小攤子上發現了,一人買了一根奶油味的,果然好吃,用MM的話說「比小牛奶強多了」,一根還沒吃完,就到了馬路對面,在鼓樓下面的攤子上發現了有滾雪球的,我嘴裡還咬著小奶糕呢,又張羅著買滾雪球,結果賣的那個小姑娘看著我都樂了,滾雪球一吃還不打緊,後來幾天我們就吃它了,尤其是可可味的。最後我們已經簡稱為「我們再滾一下吧」,最後一天一MM居然提議,要不我們吃兩個東西之間就滾一下,我害怕拉肚子,沒敢贊成。
鏡糕:還沒進回民街,在鼓樓的下面就有很多賣鏡糕的小車,鏡糕放在很小的籠屜里,很小,上面有紅紅綠綠的調料,要吃的時候會再給蘸上芝麻和糖,很便宜,5毛錢一個,味道還不錯。不過我們走到回民街裡面的時候,看到有一個賣1塊錢一個的,上面放了不少葡萄乾,決定也買一個嘗嘗,結果發現沒有5毛的好吃:(
涼皮:在西安吃了兩種涼皮:秦鎮涼皮和麻醬涼皮。秦鎮涼皮名字的由來不知道,估計是和某個地名有關系吧,而麻醬涼皮顧名思義是放了麻醬的。那個涼皮和在北京吃的很不一樣,比北京的好吃多了,吃到嘴裡有一種精到的感覺,鮮百味餛飩店裡和老陝面館里的覺得也沒這個好吃。個人覺得秦鎮的比麻醬的好吃,不過也許是因為我不愛吃麻醬的緣故,我在西安的朋友說她每次去回民街總忍不住要吃一碗麻醬的。
炒米:其實就是炒飯,但西安好象沒有這么個叫法。我在介紹西安小吃和小兔子的文章里全看到過介紹「紅紅炒米」,到了那裡,當然要嘗一嘗。晚上有很多桌子擺在路邊,我們也找了一張空的坐下,會有服務員過來問你吃什麼,點完以後,沒過兩分鍾就上來了。觀察了一下,好象這個就是直接炒出來,然後看哪桌要就給端過來,雖然後來又去了一次,不過我也沒搞清楚那裡是不是就做這一種炒米。那炒米是用酸菜和牛肉末一起炒的,味道很好,考慮回來以後可以自己實踐一把,看能不能做出這種味道。我們因為是吃完晚飯再過去的,沒吃太多,三個人就要了一碗,不過那可是那天晚上我們唯一全部吃光的東西。
肉串:在很多小吃店的旁邊總會有烤羊肉串和牛肉串的爐子,很便宜,2毛一串,同樣也是烤好了端到每個桌上來問你要不要,一般十串起賣,由於很小,不用擔心吃不下去。結帳的時候就數鐵釺子,很方便。不過由於上面的肉很少,吃起來沒太多感覺,覺得還是北京的羊肉串好吃。後來看見有一家,有整隻的羊掛在外面,好象可以現穿羊肉串,可惜眼大肚子小,就沒有再吃了。同時那裡還有賣涮牛肚的,3毛一串,紅紅的,上來的時候刷了麻醬,總覺得味道有點淡。
羊肉泡饃:這次吃的羊肉泡饃是在據說最正宗的老孫家吃的,為了品嘗當地小吃,集體定了老孫家的風味餐,10個熱菜10種小吃。其中就有羊肉泡饃,上來的時候是機器弄好的,沒有體會到自己掰饃的過程,由於那時候已經吃的比較飽了,也就是嘗了兩口,沒留下太深的印象。不過後來有一天去大皮院,看到了小兔子介紹的小炒饃,來了一份優質,一塊饃我掰了大概10分鍾,再送去給廚房炒,大概等了10分鍾。本來以為炒饃出來會是乾乾的,誰知道也是有湯的,裡面有蘑菇,西紅柿,羊肉,粉絲.....好吃。
涼糕和涼粽:基本上來說我還是喜歡吃那種又甜有粘的東西,而這兩個剛好符合我的胃口。唯一可惜的是拿出來的時候放了太多的蜂蜜和桂花糖,弄的味道反而有點苦,建議去吃的時候稍微加一點白糖就好。
糊辣湯和麻花油茶:據說是西安人喜歡的早點,我們當然也嘗試了一下。不過說實話,很不習慣。麻花油茶一股怪怪的味道,我們一人嘗了一口就沒再吃,MM試了一下裡面的麻花,說和油條差不多。糊辣湯裡面有圓白菜、土豆、菜瓜、牛肉丸什麼的,當地人會在裡面泡上一個「坨坨饃」據說就是很好的早餐,不過我們本來就抱著嘗嘗的思想,當然饃就沒要,吃起來有點辣,感覺比麻花油茶好點。不過看起來當地人真的很喜歡吃,我們進去時候滿滿的一大盆,沒5分鍾出來已經少了很多。
酸湯水餃:同去的兩個MM巨喜歡吃,由於我對麵食一般,同時對酸的東西也不是太喜歡,因此是她們兩主攻。其實第一次吃是在老孫家,一MM本來說不吃,後來嘗了一個就連湯帶餃子吃了一堆。後來有時間我們自由活動,還想到老孫家吃去,被我及時打住,給小兔子打了個電話,才知道大皮院那裡就有好幾家,我吃的涼糕和涼粽,不過從她們連湯也喝的比較干凈看來,應該還是很好吃的。
灌湯包:賈三灌湯包也是鼎鼎有名的,離紅紅炒米很近,第一天晚上本來想進去,看裡面那麼多人還要等位,同時我們肚子也不是很餓,就沒有堅持。不過後來有一天早上去了,要了一籠羊肉餡的,10個才4塊錢,咬到嘴裡滿嘴的汁,果然很鮮美,再蘸上點醋,剛好解膩。不過由於事先有大半個肉夾饃墊底,我就吃了一個,剩下的全讓MM吃光了。
Ⅱ 西安的回民街什麼最好吃
肉夾饃 西大街鼓樓對面的一個小街里的 樊記 ,王恆 比樊記好吃,4.5元一個。和 樊記 的相比,果然好吃很多,主要是由於 樊記 里的饃好象捂過了,沒有那邊的那麼脆。不過王恆的普遍比樊記貴5毛,看來還是很有道理的。不過一般一個人吃不下一個,基本是吃一半浪費一半。 酸梅湯 這個說成是西安的小吃應該是有點牽強,不過我在回民街裡面看到很多家都有賣的,1塊錢1杯,第一次喝也就是在吃 王恆 的肉夾饃的時候,喝起來冰冰涼涼的,很爽口。後來晚上去回民街的時候,發現有好多家買酸梅粉的,估計這個酸梅湯也就是勾兌出來的,有的濃有的淡,用塑料杯裝著,在 紅紅炒米 裡面盛酸梅湯的杯子居然上面還有吸管,不過酸梅湯好象倒真是比可樂什麼的更容易在回民街被接受。 鍾樓小奶糕和滾雪球 這兩種冰棍全是5毛一根。其實當地人更喜歡吃滾雪球。開元下面賣的那個小奶糕是正宗的,本來想走過去買,後來在鼓樓對面的一個小攤子上發現了,一人買了一根奶油味的,果然好吃,用MM的話說 比小牛奶強多了 ,一根還沒吃完,就到了馬路對面,在鼓樓下面的攤子上發現了有滾雪球的,我嘴裡還咬著小奶糕呢,又張羅著買滾雪球,結果賣的那個小姑娘看著我都樂了,滾雪球一吃還不打緊,後來幾天我們就吃它了,尤其是可可味的。最後我們已經簡稱為 我們再滾一下吧 ,最後一天一MM居然提議,要不我們吃兩個東西之間就滾一下,我害怕拉肚子,沒敢贊成。 鏡糕 還沒進回民街,在鼓樓的下面就有很多賣鏡糕的小車,鏡糕放在很小的籠屜里,很小,上面有紅紅綠綠的調料,要吃的時候會再給蘸上芝麻和糖,很便宜,5毛錢一個,味道還不錯。不過我們走到回民街裡面的時候,看到有一個賣1塊錢一個的,上面放了不少葡萄乾,決定也買一個嘗嘗,結果發現沒有5毛的好吃。 涼皮 在西安吃了兩種涼皮:秦鎮涼皮和麻醬涼皮。秦鎮涼皮名字的由來不知道,估計是和某個地名有關系吧,而麻醬涼皮顧名思義是放了麻醬的。那個涼皮和在北京吃的很不一樣,比北京的好吃多了,吃到嘴裡有一種精到的感覺,鮮百味餛飩店裡和老陝面館里的覺得也沒這個好吃。個人覺得秦鎮的比麻醬的好吃,不過也許是因為我不愛吃麻醬的緣故,我在西安的朋友說她每次去回民街總忍不住要吃一碗麻醬的。 炒米 其實就是炒飯,但西安好象沒有這么個叫法。晚上有很多桌子擺在路邊,我們也找了一張空的坐下,會有服務員過來問你吃什麼,點完以後,沒過兩分鍾就上來了。觀察了一下,好象這個就是直接炒出來,然後看哪桌要就給端過來,雖然後來又去了一次,不過我也沒搞清楚那裡是不是就做這一種炒米。那炒米是用酸菜和牛肉末一起炒的,味道很好,考慮回來以後可以自己實踐一把,看能不能做出這種味道。我們因為是吃完晚飯再過去的,沒吃太多,三個人就要了一碗,不過那可是那天晚上我們唯一全部吃光的東西。 肉串 在很多小吃店的旁邊總會有烤羊肉串和牛肉串的爐子,很便宜,2毛一串,同樣也是烤好了端到每個桌上來問你要不要,一般十串起賣,由於很小,不用擔心吃不下去。結帳的時候就數鐵釺子,很方便。不過由於上面的肉很少,吃起來沒太多感覺,覺得還是北京的羊肉串好吃。後來看見有一家,有整隻的羊掛在外面,好象可以現穿羊肉串,可惜眼大肚子小,就沒有再吃了。同時那裡還有賣涮牛肚的,3毛一串,紅紅的,上來的時候刷了麻醬,總覺得味道有點淡。
Ⅲ 牛肉串串這種食物是哪裡研究出來的它好吃的地方在哪裡
引言:很多人都比較喜歡吃燒烤,其中牛肉串串也屬於一種燒烤,很多人不了解牛肉串串這種食物是從哪裡研究出來的。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他好吃的地方在哪裡吧。
在街邊小吃都可以吃到這種美味的牛肉串牛肉串,他就是用牛肉把它穿在一起,中間還會加過一些金針菇或者其他的蔬菜,如果光吃牛肉串它的味道是比較足的,但加上蔬菜之後它又是另一番口味,而且它的配料是比較豐富的。這個時候人們吃到嘴裡會感覺到又麻又辣,而且還香特別是那個肉,質感特別的厚實,吃到嘴裡感覺就要溢出來了,香味是藏不住的。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吃來上一些牛肉串,再加上美味的啤酒和親朋好友在一起,吃起來是非常的開心的。但是很多的牛肉串串他的衛生情況不是很好。所以在平時吃一些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衛生,要吃一些比較干凈店賣的東西,因為它的消毒做的比較好。畢竟東西衛生吃的才比較放心。
Ⅳ 我不玩了,有誰知道西安有好吃的小吃,說一下,我的分全給你
西安小吃甜品
西安素以小吃品種多、口味全著稱,如今西安飯庄和和平飯店,都推出了大膽創新的西安風味小吃宴,內容豐富多采,繼承了傳統操作技藝, 造型美觀,口味咸、甜、酸、辣、鮮、香各異。席上匯集了陝西傳統小吃的精華, 再配上幾道陝菜系裡的名菜,佐以「醉倒酒仙」的黃桂稠酒助興,吃起來令人拍案叫絕!
柿麵糊塌 主要原料為軟柿子和麵粉。是一種以關中地區的特產軟柿子作主料,與麵粉合烹 而成的風味小吃。其主要風味特點為外皮酥脆、內瓤綿軟、香甜適口。
貴妃餅 貴妃餅的主要原料為富強粉、煉大油、白砂糖、核桃仁、芝麻仁、棗泥等。已有 1000多年的歷史。成品形如圓月、色澤乳白、皮薄餡足、酥脆松軟、咸中帶甜、 油而不膩,是始於唐代的傳統名食。原是驪宮御廚專為唐玄宗的愛妃楊玉環製做 的,很受楊貴妃的喜愛,後傳到民間,人們稱其為「貴妃餅」。
胡麻餅 胡麻餅是用特製粉、植物油、芝麻、天中草為主料製成的清素食品。早在東漢時 期就有,到唐代發展成為大眾化的方便食品。相傳安史之亂時,唐玄宗與楊貴妃 出逃到咸陽,就買胡麻餅充飢。著名詩人白居易亦喜食這種食品。其特點為酥脆 油香、鹹淡適中、營養豐富。
薺菜春卷 薺菜春卷的用料和製作工藝都有獨特之處。用料上,春卷皮除用水和面外,還加 雞蛋清,以增加春卷的酥脆。製作工藝上,將麵粉拌成稀漿糊,再用勺將麵糊 「攤」入平底鏊焙皮,所攤皮之薄,足以體現中國烹調藝術的絕妙。其特點為皮 薄如蟬翼,透明酥脆,吃起來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蜂蜜涼粽子 蜂蜜涼粽子以糯米先製作成粽子和蜂蜜加工而成,以其涼爽甘甜、沁人肺腹的風 味特點而聞名三秦。做法是將糯米先製作成粽子,切成10分圓形狀,待涼透後撒 上蜂蜜即可食用。夏季時食用更佳。
太後餅 太後餅為富平縣著名小吃,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主要用板油、麵粉加佐料和制, 經烘烙而成。其特點是外皮金黃、油潤酥脆、內層綿軟、咸香適口,富含動物脂 肪酸等營養素。
咸饊子 咸饊子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伴隨著古代「寒食節」而誕生,又稱「寒具」, 相傳是為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而製作。西安饊子形如柵木、色澤金黃、條細心空、 口嚼有響聲、酥脆如凌雪,既是風味小吃,又是宴席上的名貴細點。主要原料有 麵粉、油、紅糖等。
莊裡合兒餅 莊裡合兒餅因主產莊裡地區、臍臍相對兩個一合而得名,為全省名貴食品之一。 以尖柿子為原料,經過多道手工拿捏和霜凍成磨盤形。其特點為個大、質潤、 霜濃、底亮、味甜,放入茶中可溶解,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西安小吃以麵食著稱,比較有名的有牛羊肉泡饃、肉夾饃、燴麻食、蕎面餎、臊子面、灌湯包、鍋盔、葫蘆頭等,肉爛湯濃,香醇味美,入口粘綿韌滑。甜點類有蜂蜜涼粽子、黃桂柿子餅、鏡糕、涼糕等,涼甜芳香,沁人肺腑,是理想的夏令食品。
西安小吃街上任何一家做出來的臘牛羊肉、牛羊肉泡饃、肉夾饃……都很地道。而且不像北京的王府井——滋味且不說,招牌都很大,喊得震天響。西安的小吃街,都是隱現高樓和樹蔭下的一條條古街,路不熟的外地人很難尋到。
西安的小吃看起來很粗糙,像是市井文化。街邊擺個桌子,支幾把椅子,就可以了,有點像大排檔,文明人可能有點接受不了:干凈嗎?能吃嗎?我見到的卻是任何一家店,不分是不是用餐時間,總是擾擾攘攘,好不熱鬧。西北漢子,講究的是實惠,拉過椅子便吃,只圖個痛快。店家特淳樸,貨真價實,不講價,三個饃的羊肉泡饃要用超大號的瓷碗來盛,像個小盆子,夠我的小胃吃三天了。
西安小吃的「包裝」基本都很普通,即便是遠近聞名的賈三灌湯包,就餐環境也不精緻,吵嚷的人群,極其簡單的桌椅,給我最初的印象並不好,以為上當受騙了。要了一籠包子和一碗八寶粥,淳樸的伙計,隨顧客先吃,吃到一半再來把單子一填,然後插到桌邊的夾子上,飯後結賬,似乎並不擔心誰耍花招。那普通瓷碗里的八寶粥,枸杞、桂圓、蓮子、米,熬成稠稠的琥珀色,香甜爽口,連我這種平時不善喝粥的(喝得少),愣是喝了一大碗。西安的小吃,即使很簡單的砂鍋、米線,都用足了功夫,絕對不用清水煮出來應付人,湯都是夠濃夠香的老湯,豆腐皮在湯里煮過,再加上海帶的鮮味兒,堪稱一絕,而且絕對實惠。
如人,有長相、有個性,當然也有看家本領。每個城市給人的第一感覺是長相,如北京的大而宏偉、上海的博而多元、杭州的秀而阿娜。但凡城市聞名於世的,多都有著或自然或人文的象徵,在人類文明的進程里,他們無疑構成了一個個文化的豐碑。
西安,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城池,在中國上下5000
參考資料:http://spaces.msn.com/members/xuehuixhl008/Blog/cns!
Ⅳ 西安哪裡有好吃的披薩店
比格披薩(城市皇冠店)
地址:高新區高新四路中段城市皇冠3樓(近西北大學桃園校區)
推薦美味食物:pizza、奧爾良烤翅、 牛肉串、 黃桃、烤翅、 巧克力草莓薄餅、 芝士薄餅、雞米花、 牛肉丸、 薄餅、 蛋撻、 奶油蘑菇湯
Ⅵ 西安特色小吃,地址和價位 急用!!!
因為近期我也要去西安。所以上網查了一下特色小吃。希望能幫助你。呵呵
1、羊肉泡饃
牛羊肉泡饃,是獨具西安方邦特色的著名小吃,西安老孫家飯庄從一八九八年開始經營,迄今已有百年歷史。
2、黃桂稠酒
陝西的風味菜點以其所包含的豐富歷史典故和文化情趣為越來越多的遊人所了解和喜愛。酒席宴上吃喝是不分家的,於是陝西最有名的飲品黃桂稠酒就開始大行其道了。到如今,從大酒店到街坊小吃鋪,到處都在賣熱氣騰騰的稠酒,以至很多西安的老人和小孩也都能給外地客說出幾句有關楊貴妃與稠酒的傳說來.
3、蕎面餄餎
西安城牆內的西北方向有一個地方名叫教場門,顧名思義,大概是當年八旗兵、綠營兵操演武功的地方。"門"沒有看到過,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教場門"三個字出現在西安人的口中,常常是後面還掛著另兩個字"餄餎"。
4、灌湯包子
賈三是西安城的名人。來到西安,你是無論如何該去品味賈三先生透徹人心的清真和美倫美煥的技藝。找到賈三,你就算是找到了真正的小吃。西安的小吃多,"賈三灌湯包子"是名頭最大、字型大小最為響亮的西安小吃之一。
5、陝西涼皮
6、泡泡油糕
7、岐山面 (趙老大歧山面庄,歧山臊子面館在西安隨處可見,其中較地道正宗的是趙老大歧山面庄,食者絡繹不絕。 地址:南關正街109號)
陝西的臊子面歷史悠久,清代已經很馳名。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聞名,用精白麵粉、豬肉、黃花菜、雞蛋、木耳、豆腐、蒜苗等原料和多種調味品製成。其基本製作工藝是:面條要用手擀成,並達到面薄條細、筋韌光滑、軟硬適度的標准。做臊子是先將豬肉切成薄片,入熱油鍋烹炒,同時加入生薑、食鹽、調料面、辣面和陳醋炒透即成。把豆腐、黃花菜、木耳炒好為底菜,雞蛋攤成蛋皮,切成棱形小片,加切小的蒜苗做漂菜。吃時先將面條煮熟撈入碗內,打入底菜,再澆湯,放臊子和漂菜。
岐山面要求寬湯,即湯多面少,並突出酸辣味。所謂煎、汪即面條要熱的燙嘴、油要多,才能體現此面的特色。岐山面是一種高碳水化合物、高飽和脂肪酸的地方特色麵食。
在古城西安乃至三秦大地享有盛譽的西安永明岐山面館是西安市規模最大的一家岐山面館,永明岐山面繼承三千年西岐故里遺風,並運用現代科技進行了工藝創新,使永明岐山面具有"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不喝湯,回味長"的15字特色,以極富營養價值的天然植物的五端(根,莖,葉,花,藻)和五色(紅,黃,白,綠,黑)再配以數十種名貴調料烹制而成,營養成分平衡,營養價值極高,實屬價格低廉的大眾營養快餐。
8、葫蘆頭
葫蘆頭原於宋代的"煎白腸",相傳至今。其主料由豬大腸頭、豬肚頭、肥腸去腥臊後加佐料煮成湯,再用湯煮饃而成。其湯釅味濃、鮮香適口,是一種高飽和脂肪酸、高膽固醇食品。具有濃郁味醇,鮮香滑嫩,肥而不膩,老幼皆宜的特點。春發生泡饃館
9、肉 加 饃
在西安,老樊家幾乎成了臘汁肉的代名詞。
10、餃子宴
11.鍋盔
•••••••••
晚上西安熱鬧的地方鍾鼓樓地方比較適合外地人,而且鼓樓里也是西安最大的回訪(穆斯林)小吃 陝西特產一條街,你問的是」賈三包子店」嗎?也在鼓樓里,招牌很大,很好找。小吃街一般下午開始所有店鋪出灘營業,到次日清晨左右打烊(早上也有,但是多數關門)西安著名小吃很多,比如羊肉泡饃,葫蘆頭,肉加饃,涼皮等等,泡饃要吃老孫家或者同盛祥的,葫蘆頭要吃春發生的,肉加饃要吃樊記,涼皮都基本一樣,另外鍾樓西邊鼓樓巷子里,是西安回民小吃一條街24小時營業,最著名的有賈三灌湯包子和紅紅酸菜肉絲炒米飯,還有馬永信的黃桂柿子餅和其他烤肉等民族小吃應有盡有,進去轉一圈就已經回味無窮了
推薦:老孫家羊肉泡(東大街和東門外都有店面)老黃家羊肉泡(西門外),同盛祥羊肉泡(鍾鼓樓廣場),春發生的葫蘆頭(粉巷旁)土門第一碗的葫蘆頭(土門),樊記肉夾饃(竹岜市)秦豫肉夾饃,王魁,王恆這二家的肉夾饃也不錯,永明岐山面(南稍門和勞動南路),)德發長餃子(鍾鼓樓廣場,解放路的餃子(解放路),薛家米皮(分店很多)。這都是特色小吃,其實西安的特色還有很多,只要是在市區不妨多嘗試一些小吃,西安高檔飯館多集中在東大街、長安南路和南二環一帶。
你就去回民街吧 鍾樓下一站鼓樓下車 進鼓樓的門洞里 西安所有好吃的都在那了(鼓 樓 15 鍾鼓樓廣場 火車站乘611、603、610路)
在這次出發去西安以前,我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備工作,從網上找了一堆關於西安好吃的東東的文章,准備開始去一路嘗試。本來以為在西安只有半天多的自由活動時間,誰知道由於去延安的路上堵車,在快到洛川的時候堵了大概3個小時以後,最終還是決定放棄延安,這樣就多出了一天,我也就有很充裕的時間了。根據文章的介紹,我的主要活動定在了回民街,在那裡我吃到了不少西安的小吃,也就以我的體會來說說吧。
肉夾饃:一天早上導游把我們帶到了西大街鼓樓對面的一個小街里的「樊記」,不過在去的路上看到了「王恆」的招牌。記得在文章里看到過說「王恆」比「樊記」好吃,在同伴們全開始在「樊記」裡面吃的時候,我和一MM到「王恆」也買了一個精選,4.5元一個。和「樊記」的相比,果然好吃很多,主要是由於「樊記」里的饃好象捂過了,沒有那邊的那麼脆。不過「王恆」的普遍比「樊記」貴5毛,看來還是很有道理的。在隨後的幾天里,我又有兩天的早飯是在那裡解決的,不過一般一個人吃不下一個,基本是吃一半浪費一半,現在想起來真後悔啊。
酸梅湯:這個說成是西安的小吃應該是有點牽強,不過我在回民街裡面看到很多家都有賣的,1塊錢1杯,而我那幾天也喝上了癮,根據我吃的順序,也就想到哪裡說到哪裡吧。第一次喝也就是在吃「王恆」的肉夾饃的時候,喝起來冰冰涼涼的,很爽口。後來晚上去回民街的時候,發現有好多家買酸梅粉的,估計這個酸梅湯也就是勾兌出來的,有的濃有的淡,用塑料杯裝著,在「紅紅炒米」裡面盛酸梅湯的杯子居然上面還有吸管,一開始覺得很新奇,後來想想,覺得挺不衛生的。不過酸梅湯好象倒真是比可樂什麼的更容易在回民街被接受。
鍾樓小奶糕和滾雪球:這兩種冰棍全是5毛一根。鍾樓小奶糕在咱們壇子上好象去年就有人提起過,在路上和當地的導游說起,她告訴我其實當地人更喜歡吃滾雪球。從乾陵和法門寺回來回來的那天比較早,我就和2個MM一起殺到回民街去了。本來看介紹上說開元下面賣的那個小奶糕是正宗的,本來想走過去買,後來在鼓樓對面的一個小攤子上發現了,一人買了一根奶油味的,果然好吃,用MM的話說「比小牛奶強多了」,一根還沒吃完,就到了馬路對面,在鼓樓下面的攤子上發現了有滾雪球的,我嘴裡還咬著小奶糕呢,又張羅著買滾雪球,結果賣的那個小姑娘看著我都樂了,滾雪球一吃還不打緊,後來幾天我們就吃它了,尤其是可可味的。最後我們已經簡稱為「我們再滾一下吧」,最後一天一MM居然提議,要不我們吃兩個東西之間就滾一下,我害怕拉肚子,沒敢贊成。
鏡糕:還沒進回民街,在鼓樓的下面就有很多賣鏡糕的小車,鏡糕放在很小的籠屜里,很小,上面有紅紅綠綠的調料,要吃的時候會再給蘸上芝麻和糖,很便宜,5毛錢一個,味道還不錯。不過我們走到回民街裡面的時候,看到有一個賣1塊錢一個的,上面放了不少葡萄乾,決定也買一個嘗嘗,結果發現沒有5毛的好吃:(
涼皮:在西安吃了兩種涼皮:秦鎮涼皮和麻醬涼皮。秦鎮涼皮名字的由來不知道,估計是和某個地名有關系吧,而麻醬涼皮顧名思義是放了麻醬的。那個涼皮和在北京吃的很不一樣,比北京的好吃多了,吃到嘴裡有一種精到的感覺,鮮百味餛飩店裡和老陝面館里的覺得也沒這個好吃。個人覺得秦鎮的比麻醬的好吃,不過也許是因為我不愛吃麻醬的緣故,我在西安的朋友說她每次去回民街總忍不住要吃一碗麻醬的。
炒米:其實就是炒飯,但西安好象沒有這么個叫法。我在介紹西安小吃和小兔子的文章里全看到過介紹「紅紅炒米」,到了那裡,當然要嘗一嘗。晚上有很多桌子擺在路邊,我們也找了一張空的坐下,會有服務員過來問你吃什麼,點完以後,沒過兩分鍾就上來了。觀察了一下,好象這個就是直接炒出來,然後看哪桌要就給端過來,雖然後來又去了一次,不過我也沒搞清楚那裡是不是就做這一種炒米。那炒米是用酸菜和牛肉末一起炒的,味道很好,考慮回來以後可以自己實踐一把,看能不能做出這種味道。我們因為是吃完晚飯再過去的,沒吃太多,三個人就要了一碗,不過那可是那天晚上我們唯一全部吃光的東西。
肉串:在很多小吃店的旁邊總會有烤羊肉串和牛肉串的爐子,很便宜,2毛一串,同樣也是烤好了端到每個桌上來問你要不要,一般十串起賣,由於很小,不用擔心吃不下去。結帳的時候就數鐵釺子,很方便。不過由於上面的肉很少,吃起來沒太多感覺,覺得還是北京的羊肉串好吃。後來看見有一家,有整隻的羊掛在外面,好象可以現穿羊肉串,可惜眼大肚子小,就沒有再吃了。同時那裡還有賣涮牛肚的,3毛一串,紅紅的,上來的時候刷了麻醬,總覺得味道有點淡。
羊肉泡饃:這次吃的羊肉泡饃是在據說最正宗的老孫家吃的,為了品嘗當地小吃,集體定了老孫家的風味餐,10個熱菜10種小吃。其中就有羊肉泡饃,上來的時候是機器弄好的,沒有體會到自己掰饃的過程,由於那時候已經吃的比較飽了,也就是嘗了兩口,沒留下太深的印象。不過後來有一天去大皮院,看到了小兔子介紹的小炒饃,來了一份優質,一塊饃我掰了大概10分鍾,再送去給廚房炒,大概等了10分鍾。本來以為炒饃出來會是乾乾的,誰知道也是有湯的,裡面有蘑菇,西紅柿,羊肉,粉絲.....好吃。
涼糕和涼粽:基本上來說我還是喜歡吃那種又甜有粘的東西,而這兩個剛好符合我的胃口。唯一可惜的是拿出來的時候放了太多的蜂蜜和桂花糖,弄的味道反而有點苦,建議去吃的時候稍微加一點白糖就好。
糊辣湯和麻花油茶:據說是西安人喜歡的早點,我們當然也嘗試了一下。不過說實話,很不習慣。麻花油茶一股怪怪的味道,我們一人嘗了一口就沒再吃,MM試了一下裡面的麻花,說和油條差不多。糊辣湯裡面有圓白菜、土豆、菜瓜、牛肉丸什麼的,當地人會在裡面泡上一個「坨坨饃」據說就是很好的早餐,不過我們本來就抱著嘗嘗的思想,當然饃就沒要,吃起來有點辣,感覺比麻花油茶好點。不過看起來當地人真的很喜歡吃,我們進去時候滿滿的一大盆,沒5分鍾出來已經少了很多。
酸湯水餃:同去的兩個MM巨喜歡吃,由於我對麵食一般,同時對酸的東西也不是太喜歡,因此是她們兩主攻。其實第一次吃是在老孫家,一MM本來說不吃,後來嘗了一個就連湯帶餃子吃了一堆。後來有時間我們自由活動,還想到老孫家吃去,被我及時打住,給小兔子打了個電話,才知道大皮院那裡就有好幾家,我吃的涼糕和涼粽,不過從她們連湯也喝的比較干凈看來,應該還是很好吃的。
灌湯包:賈三灌湯包也是鼎鼎有名的,離紅紅炒米很近,第一天晚上本來想進去,看裡面那麼多人還要等位,同時我們肚子也不是很餓,就沒有堅持。不過後來有一天早上去了,要了一籠羊肉餡的,10個才4塊錢,咬到嘴裡滿嘴的汁,果然很鮮美,再蘸上點醋,剛好解膩。不過由於事先有大半個肉夾饃墊底,我就吃了一個,剩下的全讓MM吃光了。
在西安我主要就吃了這些東西,總結一下,西安的小吃還是很便宜的,我們吃的這些東西最貴的也就是小炒饃,6.5一份。而且有一個比較集中的地點,很便於象我們這種去旅遊的外地人,不象別人問我北京有什麼吃小吃的地方我都回答不上來,王府井小吃街和東華門的夜市裡賣的小吃有多少是正宗的北京小吃我也不敢肯定。
Ⅶ 我是西安的,月底打算去鳳凰古城玩幾天,哪位好心人給介紹一下行程和攻略。最飛機的話到哪最近
找這些信息蠻不容易的,覺得好的話 請採納哦
1飛機線路。飛機到長沙,長沙汽車西站出發鳳凰古城客運大巴,票價130元/張,全程5.5小時,每天四班
西安(K1032,18:48-06:18,11:30小時,硬座106,硬卧185)—重慶北(K73, 08:00-14:25,06:25小時,硬座73,硬卧130)—銅仁,銅仁汽車站有車到鳳凰,坐車1.5小時,價格為20元/人。
2當地食宿
沱江邊有很多吊腳樓,為了方便晚上看沱江夜景可以住在那邊,大概是70-80元一晚(淡季)。看不到沱江的更便宜,你可以到處問問,不過房子一般沒有單人間,都是2-3床一間,20-30元/床,帶空調(開空調老闆會要另外加收費用,請事先談好)、獨立衛生間。建議先比較幾家後再做決定。房價在假期或周末會上調,要有準備。如果是外地較遠的朋友,最好是提前預定,以免出現沒有住處的情況 。
一般小店吃飯很便宜,早餐吃米粉3塊一碗可以吃飽,特色菜式比如血粑鴨、酸菜魚火鍋之類的菜要貴些,也就28-35塊的樣子。看你在什麼環境的餐館吃飯。
特色小吃有酸蘿卜、社飯、桐葉粑粑、口味田螺、涼粉。虹橋晚上的夜市相當不錯,喜歡吃燒烤的朋友可以去嘗嘗~品種很多,羊肉串或牛肉串五塊錢一大把(袖珍型的),味道很正點。
3.遊玩景點
可以在鳳凰城買一張鳳凰旅遊地圖《神遊鳳凰》,4-5塊錢,讓老闆給你蓋幾個紀念章(一定指明要不同的哦,要不他就給你蓋一樣的了)。然後你就可以拿著它到處轉了。那份地圖千萬不要弄丟了,帶回去也是一件很好的紀念品哦。那上面提供的信息可以看看,食、住都有介紹。
游覽古城可以買套票或者參加當地旅行社的一日游的團。(注意:進鳳凰古城游覽是免費的,去鳳凰八景和鳳凰十景參觀才需要收門票。套票有兩種,鳳凰八景套票:包含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楊家祠堂、東門城樓、沱江泛舟、虹橋二樓、崇德堂、萬壽宮,票價:138元/人;鳳凰十景套票:在鳳凰八景的基礎上增加中國南方長城、奇梁洞、唐朝黃絲橋古城,票價:216元/人。切記,鳳凰八景和十景憑學生證可半票優惠。另外,十景中的黃絲橋古城就不要去了,雖然有點價值,但是現在打理得不怎麼好,去了會很失望的。)有些收費景點不見得都很值得看,建議就不要買套票了,自己轉吧,古城也就那麼大,可以轉完,而且還沒有導游老是催你趕緊走。
跳岩那裡會有好多拉著你穿苗服照相的,光租衣服你自己照2-3元(如果你砍價功底相當深厚的話,一元也是有可能的~),如果你讓他們照就是5元/張照片了。建議自己有相機的朋友,還是砍價後自己拍照,這個是不限定張數的哦~想拍多少就多少~哈哈~
虹橋第二層是個茶樓,也是個欣賞風景的好地方(這個評價褒貶不一,請自己衡量)。
沱江泛舟這項有兩段可以選擇。坐旅遊公司的船行程是從跳岩做到沈從文墓地那裡,在北門城樓(跳岩)那裡買票。雖然行程短,但是那一段是湘西風情最濃郁的一段。坐私家船就是從沈從文墓地到桃花島(新開辟的旅遊點,要門票20元,島上桃樹多,可以觀看並參與苗族習俗表演)這一段了,7-8元/人。河水很淺,自己可以拿個槳體驗一下劃船的感覺,也可以讓撐船的艄公來上一段山歌,要不就跟別的船上的遊客對歌。夏天的時候,船與船之間的人還會打水仗,要做好充分的防護准備哦!
周邊的苗寨哪,私人開發的很多,質量參差不齊。去那裡體驗一下苗寨風情也好,推薦:老寨、都羅寨以及山江苗寨。城裡有很多代售門票的點,可以跟他們砍砍價。
晚上也可以在沱江邊上買幾塊錢的許願燈放在江水裡許下你的美好願望(每次清早看到清潔工打撈許願燈的「殘骸」,我就覺得這個美好的活動是個挺傷神又破壞環境的事)。想要嘗試酒吧風情,沱江邊酒吧很多,找個覺得不錯的進去就行了。城內晚上還有晚會可以看,60元/人左右。
4.購物
吃不得的大體上有蠟染和綉品,銀飾(戴的和裝飾的都有),骨雕,根雕,烙畫,沙畫,還有許多描寫湘西的書籍和明信片。
吃得的有薑糖(鎮竿張的薑糖確實不錯,就是價格比其他地方會貴點,因為人家是名牌,呵呵),扭扭糖,獼猴桃干,社飯,酸蘿卜,對了,酸蘿卜最好吃的一家就在我接下來要說的那家賣湘西美食店的附近,羨慕這里的員工哦,可以吃到這么好吃點美食,有可能的話還是可以砍砍價的~省錢是咱們的第一目標嘛!
喝的有酒,按斤稱,到時另外買器物(比如葫蘆或者竹筒)裝。獼猴桃酒是那種帶點酒味的果酒,味道依據個人喜好評定,還有就是米酒,味道還不錯~~
我還知道有一家店,賣正宗的湘西美食,包括臘肉、臘味熟食,我從來不知道臘肉還可以這樣吃,把臘肉切成丁,和武岡香乾一起炒制,下飯下面胃口真好哦。他們店還可以免費品嘗美食,哇哇哇…………哦,差點忘記了,他們這家店不是很好找,我還特地的記了下他們的店名,叫松桂坊。就在朱鎔基題詞的「鳳凰城」附近,很小一個門,走進去卻豁然開朗,店長告訴我,他們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家店,一年做到了雙皇冠,而且都是大學生創業,大家有興趣也可以上網搜下,比實體店的要便宜點。他們也有湘西特色酒,也有葫蘆、竹筒,(裝酒的器物如葫蘆、竹筒大家喜歡的話,還可以向店長撒下嬌,他人很好的,准會不要你的錢,送你一個。)
5.需要帶的物品
個人物品就不用多說了吧,現金(那邊可以刷卡的地方非常少)、相機、洗漱用品、換洗衣物。夏天快到了,還是要帶上把雨傘,山城的雨一下起來就綿延不絕一樣的。還有帶防曬的護理品哦(男生願不願意帶就看你自己的決定啦)。
其餘的就自己安排了,大概在鳳凰的開支600元/人的樣子(包括食住行游購娛這基本的六項)就足夠了(當然不是頂級消費水準啊)。
補充:
第一天:在鳳凰縣城有去奇梁洞的中巴車,5元一位,奇梁洞是典型喀斯特地 貌,奇梁洞門票是40元一位,有證件可以打半價;半天可以游完。
第二天:黃絲橋古城、南長城、苗家風俗村、大峽谷,這幾個地方是一條線上的,可以安排在一起,人多的話包車比較劃算,還有免費導游,打折門票當地人都有辦法弄到。100元/次,單程。鳳凰包車只管去,不管回來。門票詳情:黃絲橋古城和苗家風俗村套票60元/人;南長城30元/人(沒多大可看性);大峽谷可免費,一般票價45元/人。
第三天:古城周邊一日游。鳳凰古城牆,風雨橋、沈從文廣場、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楊家祠堂、東門城樓、沱江泛舟、虹橋藝術樓、萬壽宮、崇德堂、古城博物) 有些步行可到,有些需要乘船到達景點。乘木船是20元/人。基本花費不高。
古城的早晨很美,可以在清晨起床去沱江邊感受感受;沱江的夜色很美,特別是夏天,坐在沱江里吃燒烤,喝沱江水冰過的飲料,很爽。古城從黃昏開始游是最好的,小攤小販都出來了,東西很特別也很便宜。
Ⅷ 西安有什麼好吃的
牛羊肉泡饃(老孫家、義祥樓、鼎興春、同盛祥、一間樓、望月樓)、葫蘆頭泡饃(春發生)、粉湯羊血、樊記臘汁肉、老童家臘羊肉、鳳翔「臘錢肉」、陝北米脂「驢板腸」、岐山臊子面、乾縣酸湯面、華縣大刀面、陝北剁蕎面,攪團、攪團魚魚、漢中梆梆面、戶縣擺湯面、耀州蘑菇窩窩面、大荔爐齒面、西安油潑箸頭面、西安猴頭面及猴耳朵面、合陽頁面、三原疙瘩面、麟游血條面、陝北剁蕎面、油潑面、炸醬面、燴面、炒麵、鹵面、粘面、灕水面、棋花面、米兒面、糝子面、菠菜面、養花面、麻什面、清湯面、糊湯面、漿水面、蒜蘸面、涼拌面臨潼罐罐饃、蒲城椽頭饃、石子饃、渭南時辰包子、秦鎮米麵皮、乾縣鍋盔、發面餅、燙面餅、蔥花餅、油旋餅、肉餡餅、菜餡餅、單餅、雙餅、千層餅、蒸餅、芝麻餅、核桃餅、柿子餅、煎餅岐山掛面、乾縣叉酥、榆林炸奶鏈、佳縣蜜碗、子洲果餡、西安甑糕、西安蜂蜜粽子、歧山御京粉、扶風鹿糕饃、三原泡泡油糕、富平太後餅、大荔爐齒面、綏德油旋、定邊糖饊子、漢中菜豆腐、陝南熱涼粉、洋縣棗糕饃、洋縣豬白血。
西安有羊肉串。我感覺烤羊肉串不如烤牛肉串。西安的烤筋和烤板筋很好吃。
Ⅸ 去西安有哪些不可錯過的美食
肉夾饃,羊肉泡饃,各種面條,油炸柿子餅,羊肉串好多好多,西安的回民街都是很好吃的東西,真的得去一下。
肉夾饃現在很多地方都有的賣但是很多都不是那個味道,舌尖上的中國應該也遇到過肉夾饃的,正宗的肉夾饃,那個饃都是很好吃的,外表不是很硬,但是也不軟,裡面的肉都是實打實的牛肉,牛肉煮的很入味,然後再澆上湯汁真的是很好吃。
羊肉泡饃味道也不錯,是那種羊肉湯底,饃饃是比較硬而且脆的饃饃,兩者混合著吃很香。
還有西安的各種面條也是很好吃的,西安的面條有褲帶面等都是很有特色的,反正別有一番風味。
還有羊肉串牛肉串,西安那邊的牛肉和羊肉很多,所以這些串串也還是比較正宗的。
還有油炸柿子餅一些小吃也不錯,那邊的農家酒也很好喝。
Ⅹ 西安回民街小吃有哪些比較好吃
牛羊肉泡饃
西安的風味美饌,歷史悠久,以牛羊肉泡饃最享盛名。
麻醬涼皮
涼皮是陝西特色小吃之一,源於秦代,歷史久遠,種類繁多。其鮮嫩爽滑,口感極佳,且營養豐富。冬吃保暖,夏吃消暑,解乏祛濕,真可謂是四季皆宜,不可多得的天然綠色無公害食品。
甑糕
甑糕是西安特色小吃,源於周,歷史悠久。蒸糕的深口大鍋古名為 " 甑 ",因此得名。甑糕質地柔軟細膩,這種甜品小吃使用糯米、芸豆和紅棗等蒸成,熟後香味四溢。
臘牛羊肉
臘牛羊肉選料精細,工藝講究,輔料齊全,火功得當。鹵煮出的肉,色澤紅潤,質地酥爛,香醇可口。
小炒泡饃
小炒泡饃在當地簡稱為 " 小炒 ",和牛羊肉泡饃一樣,是回民的清真特色食品,但在做法上有區別
:普通泡饃是煮出來的,而小炒則是抄出來的。
肉丸胡辣湯
肉丸胡辣湯是西安回民街的特色清真食品。是西安人最受歡迎的早餐之一 ( 午餐,尤其夜宵也可 ) 。
小酥肉
西安回民街的定家小酥肉在西安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在當地極受歡迎,眾多食客慕名前往。
鹵汁涼粉
鹵汁涼粉也是回民街名吃中的一份子。這種陝西特有的風味小吃爽口愜意,美不勝言,是非常具有地方風味的特色小吃。
麻乃餛燉
西安回民街特有的清真食品,麻乃餛飩湯鮮餡大的餛飩
鏡糕
鏡糕是一種來自西安地區的特色傳統小吃,有上百年歷史。
酸菜炒米
陝西是麵食大省,但西安回民街的酸菜炒米則是少有的以米為主料的特色食品。
蜂蜜涼粽
蜂蜜涼粽,是西安、關中和陝南一帶特有的流行夏令食品。也是西安回民街特色的清真食品之一。蜂蜜涼粽攤點在回民街四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