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常菜譜 » 五洞牛肉哪裡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五洞牛肉哪裡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1-04 09:28:45

『壹』 廣東江門五洞大眾牛肉店 請問中午飯有牛肉食嗎

廣東江門舞動大眾牛肉店,請問中飯有牛肉食嗎?
廣東大江門舞動大眾牛肉店,中午吃飯。不一定,每天都有牛肉的,因為它們是以銷售牛肉味煮的,不可能每天都給員工吃牛肉。那樣他是會賠錢的。

『貳』 牛肉買哪個部位的好吃

牛裡脊最好吃。

牛的裡脊肉部分和豬的裡脊肉部分可不太一樣,牛的裡脊肉部分是非常鮮美的,這個地方不僅沒有肥肉,而且還沒有牛津,吃起來口感是非常鮮嫩的,一般裡脊肉都是用來製作上好的菲力牛排的,但是牛脊肉也是可以用來當成肥牛來吃的,只需要放到火鍋裡面涮上10秒鍾左右的時間之後就可以吃了。

注意:

涮火鍋用牛身上什麼部位最合適?如果大家平時在家吃火鍋的話,那麼最好是購買以上這幾個部分,不同的牛的部分會有著不同的口感,如果平時比較喜歡吃鮮嫩部分的,那麼最好選擇的就是牛眼肉或者是牛裡脊部分,價格方面會比其他的肉會高一些,但是口感和味道相當值得。

『叄』 貴陽哪裡的牛肉好吃

1省府路的黃大琴家吧,味道不錯但態度太差!!

2然後就是飛山街的那家,生意非常好,常常需要等桌子!飛山街口,名字
叫勤姨媽絲娃娃,正宗的河濱公園老店(我保證在N年前曾在她家吃過),勤姨媽店面較小,但干凈衛生,小菜也比旁邊那家打理的精細,比如萵筍絲、海帶絲什麼的切得比較細。大家可以去嘗嘗吧!

3都司路黃家似乎不用多說了

4上下合群路與黔靈西路交叉路口,叫稻香村,糯米飯做得不錯,特別是他配的辣椒水味道很正宗,糯米飯就辣椒水,正點!

5
大營路上,萬東花園的下面點,有一家陸家糯食園,配糯米飯的肉片做得非常好吃,脆哨也做得非常好,唯一辣椒水稍微差一點!
(我家下面~~~這點還有兩家網吧,一家叫明華 一家叫天空 明華環境比天空好~ 但是天空勒人~~~ 好得無化說~! 明華~ 就是個垃圾~~)

6大十字百花影劇院旁邊的紅姐酸辣燙(就是原來貫珠橋的那家)酸湯很正宗。

7還有普陀路上的陳姨媽酸辣燙也很不錯!

8威西門路口的雞絲豆花面,老店啊!豆花非常嫩,配料品種多,非常好吃!

9合群路的康家脆哨燃面,面條細細的,辣椒面跟一般粉面的辣椒不一樣,味道棒極了

10百花山路口新開的一家老杠子面館,(味道還可以~ 一般早上克學校勒時候都在這點吃早餐 起得早哈)

11黔靈西路基督教堂對面,叫主角小廚。

12環城北路火鳳凰對面的金頂山夏姨媽家,吃東西可是需要排隊的。除肉筋外的簽子都是1角錢一根,肉筋2角,味道很好,偶非常喜歡,就是難得排隊。

13.安雲路裡面的那家(路線太復雜,偶記不住)可算是老字型大小了,味道也非常好。

14.中天花園有一家老楊骨汁清水燙,味道也還行。

15.師大西南風書店旁邊的一條巷子里(偶不知道什麼路)又一間紅茶店旁邊,有一家清水燙也做得很好。(偶小學讀這里~ 市東)

16.還有青雲路孔亮火鍋的對面,有一家燙菜,生意也非常火爆,中午、晚上都需要排隊拼桌才能吃上。(但是聽說裡面下得有葯勒~)

17黔靈西路靠威西門這頭(白虎堂紋身館旁邊)有一家好味道牛肉粉,老字型大小經營10多年了,湯鮮味美。(不錯哦)

18黔靈西路與合群路交叉口有一家五眼橋彭記牛肉粉味道不錯(通宵營業),他家有很多分店的。(服務不到位)

19上合群花溪車站上去一點,有一家安雲路董記牛肉粉味道也很好,晚上兼賣燒烤的,烤牛肉、牛筋什麼的味道不錯哦。(也還可以)

20大營路車站附近有一家大海哥牛肉粉,紅燒牛肉的味道很地道的 (每天都在這下車 味道確實也還可以~ 也是我早餐勒選者)

21.合群路口左手第一家賣湯圓、甜酒粑的,大家可以去嘗嘗。

22.奔吃火鍋前面,張姨媽沙鍋粉,老字型大小了,偶常常一個人去吃的,偶不吃別家的沙鍋粉的,忠實顧客哦。

23.靠近上合群有一家羊燒味燒烤,烤羊排的味道美極了,還有烤扇貝、烤生耗什麼的味道也不錯。

24.上合群獅子路口,粥皇的前面,有一家賣絲娃娃的,衛生干凈晚上去吃消夜的人很多呢。

25人劇門口的鹵菜,那裡有很多家,但只有一家是正宗的:張浩鹵味

26河濱公園門口的酸梅湯

27合群路與黔靈西路交叉口的酸辣粉也可以嘛

28艷山紅 建設路的酸辣燙

29紅楓湖邊上的餐館,都有一道菜:炸白挑魚。感覺不錯,特別是運動員
公寓餐廳的

30老百姓電腦城對面的大眼鏡 腸旺面

31醒獅路消防隊對面的那家

『肆』 牛肉最好吃的部位是哪裡眼肉、還是裡脊

牛分黃牛、水牛、氂牛、乳牛四種,其中以黃牛肉為最佳。黃牛肉的顏色一般呈棕紅色或暗紅色,脂肪為黃色,肌肉纖維較粗,肌肉間無脂肪夾雜。犍牛肉肌肉結實柔細、油潤,呈紅色,皮下有少量黃色脂肪,肌肉間也夾雜少量脂肪,質量最好。犢牛肉呈淡玫瑰色,肉細柔鬆弛,肌肉間含脂肪很少,肉的營養價值及鮮味遠不如成年的牛肉。母牛肉呈鮮紅色,肌內較公牛肉柔軟。老的母牛皮下往往無脂肪,只肌肉間夾有少量脂肪。此外,南方的水牛肉,肉色比黃牛肉暗,肌肉纖維粗而鬆弛,有紫色光澤。脂肪呈黃色,乾燥而少粘性,肉不易煮爛,肉質差,不如黃牛肉。按烹調的需要,牛肉 除頭、尾、蹄及下肢以外,分為16個部位。 1、脖頭即牛頸肉。肉絲橫順不規則,韌性強。適於制餡。 2、短腦在扇形骨上方,前邊連著脖頭肉,層次多,間有脂膜。適於制餡。 3、上腦位於短腦後邊,脊骨兩側,外層紅白相間,韌性較強,里層色紅如裡脊,質地較嫩。適於熘、炒和餡。 4、哈利巴包著扇形骨的肉,外麵包著一層堅硬的筋膜,裡麵筋肉相連,結締組織多。適於燉、燜等。 5、腱子肉即前後腿肉。前腿肉稱前腱,後腿肉稱後腱,筋肉相同呈花形。適於燉、燜、醬等。 6、胸口兩肢前腿中間胸脯肉,一面是脂肪,一面是紅色精內,纖維粗。適於熘、扒、燒等。 7、肋條位於肋條骨上的肉,肉層較薄,質地較嫩。適於清蒸、清燉及制餡。 8、弓扣即腹部肚皮上的肉。筋多肉少韌性大,彈性強。適於清燉。 9、腰窩兩條後腿前,緊靠弓扣後的腹肉。筋肉相連,適於燒、燉等。 10、外脊上腦後中脊骨兩側的肉。肉質細嫩,可切片、丁、絲、適於熘、炒、炸、烹、爆等。 11、裡脊脊骨裡面的一條瘦肉。肉質細嫩,適於滑炒、滑熘、軟炸等。 12、榔頭肉包著後腿骨的肉,形如榔頭。肉質較嫩,是切肉絲的婦原料,適於熘、炒、炸、烹等。 13、底板肉兩側臀部上的長方形肉。上部肉質較嫩,下部連著黃瓜條,肉質較老,適於做鍋包肉。 14、三岔肉又稱米龍。臀部上側靠近腰椎的肉。肉質細嫩,適於熘、炒、炸、烹等。 15、黃瓜肉連著底板肉的長圓形內。肉質較老,適於焦熘、炸烹等。 16、仔蓋即臀尖上的肉。肉質細嫩,宜切丁、片、絲,適於滑炒、醬爆等。

『伍』 江門哪裡有好的牛肉吃除了禮樂牛餐館(吃過感覺沒什麼牛肉味),哪

棠下五洞大眾牛餐館,很好吃~強烈推薦

『陸』 牛身上哪個部位的肉最好吃該怎麼做

牛肉蛋白含量高,而人體脂肪含量低,它氨基酸組成比羊肉更靠近身體必須且味道鮮美,因此特別受人喜愛。但是不一樣部位的牛肉各自相應不一樣的作法喲!牛肉的美味水平和本人的愛好有關系,自然也和牛肉部位的區劃有關系啦!從上向下可分成:牛頸肉,肩肉,上腦,胸脯肉,腹肉,臀肉,腿肉,腱子肉等從級別上邊來區分:特等:豬裡脊肉 一級:上腦和外脊,二級:仔蓋,底版,三級:肋骨,四級:腱子肉不一樣部位的肉,層次感不一樣,相匹配的烹飪技巧也不一樣,展現的味道都不一樣從級別上看來,很明顯,牛肉最嫩的部位是豬裡脊肉,豬裡脊肉分成外豬裡脊肉和裡面脊一般用於做牛排。

好多人烹制牛肉碰到最多的是一個問題,並非是做的味淡,反而是口味不好,關鍵便是做出來咬不動,所以我們在烹制牛肉的情況下,最關鍵的是依據牛肉的老嫩去挑選合適的烹調方法,好像肉質地較老的部位假如要想炒著吃,或是做水焯牛肉,那樣我們可以先將牛肉用小蘇打或是嫩肉粉腌漬一下,隨後再去烹制牛肉口味才能較為酥爛。反過來假如自身肉質地比較嫩,那樣大家就能夠膽大用任意方式烹制都能夠。

『柒』 江門五洞牛肉是水牛肉嗎

是的,江門本地牛肉一般選擇黃牛作為肉源

『捌』 哪個牛肉火鍋味道好

味道比較好的牛肉火鍋推薦給你一個,品牌的名字叫潮牛海記,他們的牛肉火鍋相對來說比較正宗,我經常到他們店裡吃,確實不錯,而且相對來說價格也不算貴。

『玖』 牛肉哪個部位最好吃圖解

牛肉哪個部位最好吃圖解

牛肉哪個部位最好吃圖解,牛肉是很多人喜歡吃的肉類,特別是牛排,不同部位的牛肉有不同的名稱,比如最受歡迎的菲力最為柔軟,口感知名細膩,那麼牛肉哪個部位最好吃圖解呢?

牛肉哪個部位最好吃圖解1

牛肉什麼地方最好吃

牛肉什麼地方最好吃?這個沒有一定的說法,這得看個人喜好,以及採取什麼烹飪方式等。牛的部位和怎麼吃有很大關系的,每個種類的烹飪方法和口味大體都會不相同。

牛肉常見部位特點及其烹飪法

1、牛脖肉

牛脖子肉由於運動的多,所以牛脖肉較硬,爽滑而有嚼勁,肉質干實,肉紋較亂。義大利人喜歡將牛脖肉風干來食用,適合做餡料。嚼勁大,中青年人食用較佳。

2、牛頸肉

牛頸肉由於運動較多,是由互相交叉的兩塊肉組成,肉絲橫順不規則,韌性強,纖維較細,特點是肥瘦兼有,肉質干實。適宜制餡或煨湯,比其他部分出餡率高15%,做牛肉丸不錯。中青年人食用較佳。

3、牛上腦

牛上腦是位於肩頸部靠後,脊骨兩側的牛肉。上腦部位因為很少運動,肉質細嫩多汁,有大理石花紋沉積。上腦脂肪交雜均勻,有明顯花紋。適合煎制,清炒,涮牛肉火鍋。食用人群比較廣泛,老少皆宜。

4、牛肩肉

牛肩肉,位於牛的前肩胛部,前腿的上部,由岡上、岡下肌、前臂筋膜張肌,臂三頭肌外側頭肌構成,纖維較細,口感滑嫩。適合燉、煮、鹵。

5、牛排骨

牛排骨是從牛腩上取下來的,肉質基本上比較細,沒有那麼多油花,適合燉煮、熬湯、紅燒。肉質較嫩多汁。不適宜老年人食用。

6、牛眼肉

牛眼肉在前腿部上面部位,一端與上腦相連,另一端與外脊相連。外形酷似眼睛,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狀。肉質細嫩,脂肪含量較高,口感香甜多汁。適合涮、烤、煎烤。食用人群比較廣泛。老少皆宜。

7、牛腩

牛腩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松軟肌肉,取自肋骨間的去骨條狀肉,瘦肉較多,脂肪較少,筋也較少,肉質稍韌,口感肥厚而醇香,適合紅燒、燉湯或咖喱。高膽固醇、高脂肪、老年人、兒童、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8、牛腱

牛腱子分前腱和後腱,熟後有膠質感。適合鹵、紅燒、醬牛肉。青中年食用較佳。

9、牛外脊

牛外脊是牛背部的最長肌,肉質為紅色,容易有脂肪沉積,呈大理石斑紋狀。適合炒、炸、涮、烤。青中年人士食用較佳。我們常吃的西冷/沙朗牛排就是用到這塊肉。比起菲力,沙朗牛排的操作起來容錯率要稍微大一些,因為有脂肪所以煎、烤起來味道更香,口感也很好。

10、牛裡脊

牛裡脊是牛肉中肉質最細嫩的部位,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適合煎、炒、炸、牛排。常用來做菲力牛排及鐵板燒。菲力牛排對操作要求比較高,多一分就柴,所以一般菲力牛排都在3-5成熟,以保持肉的鮮嫩多汁。

牛肉哪個部位最好吃圖解2

菲力牛排

菲力牛排,又叫裡脊肉。菲力牛排算是牛身上最柔軟,最嫩的部位了,幾乎可以在你的嘴裡融化,以外每頭牛出產的菲力很少,所以這也是最昂貴的牛排。

菲力牛排(Filet mignon)一詞源於法語,取自牛裡脊肉的後半段。由於這部分的牛排很少活動,所以這部分的口感非常嫩。因此菲力牛排比較適合老人和小孩食用。

菲力的脂肪含量比較低,油花也比較少,因此自己在家烹飪菲力牛排的時候,不易過熟。一般3分熟,5分熟更能體現出菲力牛排的嫩度。如果烹飪的太熟,肉質就會變得乾枯。

由於菲力的油花比較少,因此口感也不夠豐富。一般需要佐料調味,才能讓菲力散發出更多的風味。

西冷牛排

西冷牛排(Sirloin),又叫沙朗牛排,國外也稱紐約客。西冷牛排的名字源自於英國的民眾的喜歡,所以將西冷牛排成為Sir Loin,意思是「腰肉爵士」

從名字中我們不能看出,西冷牛排出自腰部,位於菲力的上方,即下腰肉。這部分的牛排不像菲力那樣,西冷的風味是最豐富的。最明顯的標志,就是邊緣帶一條白色的油筋。

西冷牛排的肉質比較硬,有嚼頭,吃起來有韌性。這部分的牛排,有肉、有油、有筋,烹飪後,三種質地相互交織,帶來豐富的口感。因此西冷牛排比較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

西冷牛排一般5分熟和7分熟較為合適,太熟很可能會嚼不動。

肉眼牛排

肉眼牛排(Rib Eye),又叫眼肉牛排、肋眼牛排。因為肉眼牛排的切面內有一圈白色脂肪,再加上油花紋理,看著像一隻眼睛,因此被稱作為肉眼牛排。

肉眼牛排取自牛的肋脊部,大概是6-12根肋骨的位置。這部分的牛肉脂肪含量較多,且分布的比較均勻,肥瘦相間,肉質肉嫩,汁水眾多,肉味相當濃郁,混雜著些許嫩筋,口感非常豐富。最好是5分熟或7分熟。

大部分時候,肉眼牛排是不帶肋骨的,但是有些時候,肉眼牛排是帶著肋骨的。其中比較有名的戰斧牛排,就是帶肋骨的肉眼。

肉眼牛排和西冷牛排一樣,是最受歡迎的牛排之一。

T骨牛排

T骨牛排( T-bone),也叫丁骨牛排,名稱的來源看外形就很好理解了。中間是一塊T字形的骨頭,兩邊是牛排。

T骨牛排取自牛的前腰脊部,骨頭的兩邊, 一邊是菲力,一邊是西冷,兼具細嫩柔滑和筋道油潤的雙重體驗。吃的時候建議先把骨頭剔開,再分塊切割,品嘗各自的味道。

如果想嘗試各種口味的牛排,那麼T骨牛排絕對是很好的選擇。一般3分熟或5分熟最佳。

牛小排

牛小排(Short Rib),和牛仔骨是同一部位的肉。帶骨頭的一般叫牛仔骨,不帶骨頭的則被稱為牛小排。

牛小排取自牛的胸肋骨部分,位於第6-12根肋骨之間帶油筋的肉。這個部位,油脂豐富,脂肪含量高,大理石紋豐富。

牛小排一般呈長條狀,中間連著一根筋,在解凍和烹飪的過程中,肉很可能會沿著這根筋分散成兩片,這都屬於正常現象,不是拼接牛排。

牛小排骨頭和肉之間是脂肪層,肉質結實,油脂豐富,脂肪分布均勻,肉筋密麻交織,吃起來也相當有嚼勁,最好是七分熟或九分熟。比較好吃的做法是,用炭火燒烤。

牛肉哪個部位最好吃圖解3

什麼是牛排

歐洲中世紀時,豬肉及羊肉是平民百姓的`食用肉,牛肉則是王公貴族們的高級肉品,尊貴的牛肉被他們搭配上了當時也是享有尊貴身份的胡椒及香辛料一起烹調,並在特殊場合中供應,以彰顯主人的尊貴身份。

牛排,或稱牛扒,是塊狀的牛肉,是西餐中最常見的食物之一。牛排的烹調方法以煎和燒烤為主。

清末小說中已出現「牛排」、「豬排」等西菜菜名,可能是因形似上海「大排」(豬丁骨),故名「排」。而在上海話里,「排」發[ba]音,廣東又作牛扒。

牛排是牛的哪個部位

一、肋眼牛排

此部位取自牛隻肋脊部接近背脊之肌肉,肉質嫩度僅次於菲力,大理石紋的油花多且散布均勻,肋眼牛排一般中心會有一塊顯著的油脂,建議燒烤到5~ 7 分熟

把油脂燒透,散發出牛油香味來吃是最好的,肉質新鮮具有嚼勁,可說是最受期待也最被人熟知的牛排部位,台灣一般所稱之」沙朗牛排」即為此部位。

二、老饕牛排/上蓋肉牛排

老饕牛排為順著肋眼牛肉之筋膜所切下的上蓋肉,為肋眼牛排的精華部位,數量稀疏,其大理石油脂斑紋散布均勻,肉質口感滑嫩十分鮮甜且肉汁滿溢,主張熟度5~7分熟。

三、菲力牛排

菲力牛排是取自牛隻腰內肉(Tenderloin)部位,每頭上千磅的牛隻能切出幾磅的菲力,是牛肉最嫩的部位,一般也是最貴重的牛排。這個部位的運動量很少,所以肉質如奶油般的細嫩且油脂含量極低,是能夠高雅來品味的牛排。

菲力牛排主張吃3分熟(Medium Rare)的方法,過熟則肉質變硬,就無法品味出菲力牛排的新鮮多汁,及其微妙精美的風味。

四、牛小排

取自牛隻的前胸肋骨部位,能夠帶骨或去骨的方法,此部位的肉質健壯且油筋及油脂甚多,合適以燒烤的方法來照料,燒烤過程中油汁會跟著高溫溢出,牛肉風味絕佳,主張食用熟度7分~全熟。

在燒烤至全熟的狀態下,牛肉收縮會與肋骨部位天然別離,此時最能表現出牛小排焦脆的筋肉跟嚼勁。

五、紐約客

取自牛隻的前腰脊肉部位,由於此部位運動量稍多,因而肉質較緊實,其油花散布均勻,油脂含量介於肋眼與菲力之間,具豐富牛肉風味合適豪放地品味, 嚼起來賦有肉感十分過癮,主張3~5分熟度。在美國此部位是在牛排館、Club多見的牛排運用部位,也稱叫Club Steak。

六、丁骨牛排/紅屋牛排

取自牛隻的前腰脊部位,將丁骨牛排中心的丁骨拆開,分別是一片菲力牛排與一片紐約客牛排,這兩塊部位的性質區別大,菲力牛排歸於精瘦新鮮,而紐約客則具嚼勁及油花,丁骨牛排剛好同時滿意兩種需要,其份量一般較大份,主張熟度3~5分熟。

不過,腰脊肉切片方位的不一樣,其菲力與紐約客巨細和份額也會不一樣,假如切片的部位對比接近尾端,菲力的部份直徑較大,那這么的丁骨稱做Porterhouse ,若切片接近頭部,其菲力部分會越來越小,乃至剩薄薄一片,組成大多為紐約客,這即是典型的T-bone。

七、後腰脊肉/臀肉牛排/沙朗牛排

為牛隻後腰脊柱兩邊的後腰脊肉,肉質嫩度適中、油花較少但散布均勻,牛肉風味佳,此部位接近腿部之運動肌肉,所以略有嚼勁。此分切部位之上後腰脊肉(Top sirloin)的肉質最好,可切出特上等臀肉牛排。

此部位牛肉在台灣牛排館或餐廳較少見到,部分是以小牛沙朗方法供給,一般較常以整塊臀肉燒烤後再切片的方法在飯店自助餐看到。

沙朗(Sirloin)在美國是指後腰脊肉,而在台灣」沙朗」一詞一般是指」肋眼牛排」(Ribeye steak),下次吃牛排不看一下菜單的英文是寫Sirloin仍是Ribeye哦。

『拾』 牛肉蛋白質含量高,牛肉哪個部位最嫩最好吃

牛肉營養豐富,對我們的健康有好處。牛肉味道鮮美,也是很多人喜歡吃的一種肉。你知道牛肉的哪個部位最嫩、最好吃嗎?如何選擇新鮮牛肉?牛肉哪個部位的肉最嫩最好吃?如何選擇完美的牛肉?


總的來說,牛肉本身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成分,如氨基酸等。牛肉很好吃,裡脊肉是牛肉中最好的部分,沒有一點脂肪。許多人認為牛眼是牛眼周圍的肉。實際上,它是牛肋骨和骨幹之間的那塊肉。它被稱為眼睛,因為它看起來像眼睛。因為這個區域的肌肉不怎麼工作,所以肉質柔軟,多汁,均勻地覆蓋著雪花狀脂肪。一般來說,它與裡脊肉相似,但脂肪更多一點。它的質地和味道都很好。牛眼的吃法有很多,如蘸醬、烤、煎和燉。這里給大家補充一點知識,在挑選櫻桃時,盡量挑選顏色深的,顏色越深,花青素含量越高,抗氧化作用就越強。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