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常菜譜 » 黃牛肉乾巴好吃嗎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黃牛肉乾巴好吃嗎

發布時間: 2022-10-25 14:16:51

A. 黃牛肉 好吃嗎營養價值高嗎

黃牛肉好吃嗎?營養價值高嗎?

當然好吃。

黃牛肉屬於溫熱性質的肉食,擅長補氣,是氣虛之人進行食養食療的首選肉食。

黃牛肉的營養價值很高,特點是高蛋白、低脂肪。每100克黃牛肉中,蛋白質高達20克,豬肉只含169克;而牛肉所含脂肪只有102克,豬肉卻高達292克。黃牛肉可以有補氣血的作用,對於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的情況有一定的改善的作用和效果,而且還可以提高體質。

黃牛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有利於防止肥胖。由於不致攝入過多的膽固醇,對於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也有好處,所以黃牛肉在西方發達國家特別受到歡迎。黃牛肉屬於高蛋白的食物類型,而且還不會長胖,所以適合各類的人群食用。

炸牛排、番茄牛肉湯是西餐中的常備菜餚。俄羅斯的土豆燒牛肉,美國加州的牛肉麵,都是很受歡迎的食品。

我國使用牛肉製作的風味食品,諸如燈影牛肉、麻辣牛肉、水煮牛肉,更是風味各具,聲名遠揚。

作為滋補保健食品,最簡便有效的莫過於牛肉蘿卜湯。選取較肥的新鮮黃牛肉,洗凈,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用文火慢慢加熱,燒開後約10分鍾,將帶有泡沫的水全部倒掉。然後將牛肉切碎,與生薑、花椒、食鹽一起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燉煮。在牛肉即將爛之時,放入白蘿卜條,蘿卜一熟,此湯即成。食用時再加入適量味精,滋味更加鮮美。

B. 耗牛肉乾好吃還是黃牛肉乾好吃

黃牛肉屬於溫熱性質的肉食,擅長補氣,是氣虛之人進行食養食療的首選肉食,就好象氣虛之人進行葯療常常首選黃芪那樣,所以《韓氏醫通》說「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就補養的臟腑來說,黃牛肉重在補養脾胃,從而滋養其他臟腑。溫補脾胃,益氣養血,強壯筋骨,消腫利水。主治脾胃陽虛,脘腹疼痛,泄瀉,脫肛,水腫;精血虧虛,消瘦乏力,筋骨酸軟等。

耗牛肉只是氂牛肉的誤寫而已,氂牛-高原之舟,是西藏高山草原特有的牛種,主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氂牛全身一般呈黑褐色,身體兩側和胸、腹、尾毛長而密,四肢短而粗健。氂牛生長在海拔3000米一5000米的高寒地區,能耐零下30℃一40℃的嚴寒,而爬上6400米處的冰川則是氂牛爬高的極限。氂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處的哺乳動物。以西藏為中心的家畜化動物,它的長毛可作為織布的原料,牛乳是當地人的主要食品,肉可供食用,它是搬運貨物的能手。長著長毛的尾巴,被高僧拿來作為驅蠅的道具。不過幾十年前由於當地人及軍隊的捕殺,野氂牛已減少許多。1964年估計棲息數約3,000至8,000頭,此後再無正確的調查了。它們棲息在海拔4,000至5,000公尺的高地,據說善於攀爬斜坡。
當然是耗牛肉乾好吃啦,不過耗牛肉也有作假的,也比黃牛肉乾貴哦。

C. 牛肉巴可以吃嗎

你說的是牛乾巴,是可以吃的。牛乾巴是採用黃牛肉腌製成的一種肉乾。一般來說,牛乾巴都是選用肥壯黃牛的前後腿肉腌制而成的。

牛乾巴的製作主要原料是牛肉和食鹽以及各種調味粉,所以做出來的味道豐富,非常的好吃,牛乾巴製作好了之後便於攜帶和保存,而且吃法也是非常豐富的。可以油炸著吃,水煮著吃,火燒著吃。

因為在當地過年的時候是禁止吃豬肉的,所以人們只能夠宰殺牛羊肉吃,腌制風干好的牛乾巴的儲存時間很長,所以大家一般都會腌制一個冬天的量,這樣過年的時候就不用愁沒有肉吃了。

牛乾巴的吃法:

概述:
油炸牛乾巴是牛乾巴最普遍、最典型的吃法
配料:
牛乾巴150克干辣椒段、食用植物(調和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
先將牛乾巴切片,厚薄適度,取適量食用油下鍋,將牛乾巴下鍋,開中火熱油,同時用菜鏟翻炒,待油熱放入干辣椒段,繼續翻炒,待牛乾巴變色、香氣外溢,即可起鍋食用。油及牛乾巴下鍋後加工時間約5分鍾。

油淋牛乾巴:

配料:
牛乾巴150克 干辣椒段、食用植物(調和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
先將牛乾巴切片,厚薄適度,取足以淹沒牛乾巴的食用油下鍋,即可連食用油一起起鍋放入容器食用。油及牛乾巴下鍋後加工時間約6分鍾

D. 牛乾巴怎麼做好吃

也許沒到過雲南的朋友對牛乾巴這東西陌生,其實就是干制的牛肉。但是,又不同於牛肉乾。我們知道,過去咱們沒有冷凍設備的保鮮辦法。北方農民宰殺牲畜多是選擇過年的冬天,一方面為了年節准備,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可以冷凍保鮮,食用更長的時間。南方沒有冷凍的條件,咱中國人聰明,就利用煙熏、臘制、鹽漬等辦法儲藏肉食品。雲南各族人民在這方面是行家,聞名於世的宣威火腿就是雲南昭通地區漢族群眾創造出來的品牌。雲南的回族群眾則創造出了牛乾巴這種美味食品。我在滇南的回族村寨生活過一段時間,親眼目睹過製作牛乾巴的全過程。
製作乾巴要在寒露前後,那天,房東家宰牛,要趕在天亮前完成。他們找來清真寺的阿訇,在院子里把家養的牛四蹄捆起來放倒,牛角上纏上粗麻繩,用一根長長的木棒子,插入牛角的繩圈,在插入牛腿的繩圈,躺在地上的牛,頭被扭曲著向後仰起,脖子上面正好下刀,是那種大片刀。一刀下去,割斷喉管,一點聲音也沒有,把事先准備好的稻草堵住刀口,防止血液噴濺。回族習俗是不要動物血液的。白天,他們把宰殺的牛剝皮,把牛肉分割成規整大塊,好像是黃牛24
,水牛22塊,每一塊都有各自的稱呼。肉在通風處晾透後,用炒過的食鹽裝缸腌制,20天左右出缸,穿繩吊掛晾曬。製成的牛巴排列於木架上,塊型齊整,色如粟殼,聞之有香。村裡哪一家宰牛,都要請全村的鄉親們吃飯,做很多米飯,把一些牛肉和蘿卜等蔬菜切碎炒成菜餚,把牛骨頭等做成牛肉湯鍋,村裡人輪番到主人家裡做客,這家吃過了,那一家來了,歡歡喜喜的十分熱鬧。
再來說牛乾巴的吃法,牛乾巴最常見的吃法是油煎,煎嫩一點則柔韌有嚼勁,煎透些則脆香。當年房東五歲孩子的零食,就是脆香的牛乾巴。寫到此處,想起當年房東家用牛油煎牛乾巴的香味,散發的很遠,現在它好像彌漫在我的電腦周圍,口水不斷地冒出來。
除了油煎,其他的做法有一道菜不錯。
香芋牛乾巴:芋頭首推檳榔芋,其次就是貴州的香芋,這道菜的做法是把芋頭切成很薄的片油炸,形狀和味道有點像薯片。炸完之後和腌制風干好的牛肉片相似,貴州叫牛乾巴,再加上陰辣椒一起炒,陰辣椒是沒有長熟的辣椒。芋片比牛肉好吃,非常的脆,還有芋頭特有的香味。
最後再附上一張純的牛乾巴的美餐圖:)

E. 牛肉乾有哪幾種口味

牛肉乾的口味按照不同地域是存在差異的,其他地方不太了解,但內蒙古的牛肉乾一般有:原味,辣味,孜然。這三個大類是很多廠商肯定會推出的,如果再細分一下,還會有什麼麻辣,香辣,五香等。但都不是常見口味,也就是說,這個廠生產,那個廠不生產。但原味,辣味,孜然味一般廠商都是會生產的。

F. 牛肉乾是用水牛還是用黃牛肉做的哪種更好吃

黃牛肉,黃牛肉肉質好吃起來有口感!

G. 阜新花園崗這的牛肉乾好吃嗎

好吃。牛肉乾一般是用黃牛肉和其他調料一起腌制而成的肉乾。
1、口味,阜新花園崗的牛肉乾有原味有麻辣,原味更香。
2、口感,牛肉乾好吃有嚼勁。

H. 牛乾巴怎麼做好吃

辣椒炒牛乾巴
食材
主料
牛乾巴
300g
輔料

適量

1小塊
辣椒
適量
芝麻
少量
步驟
1.把牛乾巴放案板上切成薄片備用。
2.准備一些姜絲、辣椒段和芝麻。
3.炒鍋倒油燒熱,下姜絲熗鍋。
4.放入切好的牛乾巴翻炒一會,炒至牛乾巴酥香。
5.改小火放入辣椒段翻炒翻炒。
6.放入芝麻繼續翻炒,芝麻炒出香味後即可裝盤。
小貼士
牛乾巴是用食鹽、花椒、辣椒等調料腌漬的,所以此菜不用放鹽,辣椒的用量依個人的口味放入。
爆炒牛乾巴
食材
主料
牛乾巴
100g
輔料

適量

適量
青椒
10g
蔥段
10g
薑片
20g
冰糖
5g
濃縮雞汁
1g
雞精
1g
料酒
30g
步驟
1.這是「牛乾巴」,聽說最好的牛乾巴是氂牛肉做的,次之是黃牛肉,買回來時,是有點潮,可能是商家想增重些吧,再把吊起來放兩天,就很幹了,可以增加些嚼頭呢。
2.對牛乾巴要先進行脫鹽、袪辣和除膻處理(片片壞了,沒法顯示,這里用文字說明。)
將牛乾巴冷水入鍋,水量要淹沒牛乾巴,加上15克拍裂的薑片大火煮開後,倒入料酒稍煮片刻,改小火煮20分鍾,然後撈起晾乾,切成4~5毫米的厚片備用。
3.准備好蔥段、青椒要斜切成段,長度與蔥段相仿。
4.大火燒鍋至7分熱,下稍多一點的花生油,再下薑片爆香後,下步驟2的牛乾巴片翻炒片刻,炒出干香味。
5.濺入料酒,量要多一點,不停翻炒。
6.加入開水(或上湯),半淹食材,再下雞汁、雞精、冰糖,煮開後,改小火繼續燜煮1分鍾。
7.開大火,收汁至差不多時,倒入蔥段、青椒段。
8.翻炒幾下均勻至蔥段斷生,即可出鍋。
9.出鍋裝碟,稍加整理即成。

I. 牛肉乾好吃嗎

好吃,也可以自己做

秘制牛肉乾

主料

  • 牛肉5斤

  • 蔥姜適量

  • 輔料

  • 花椒適量

  • 大料適量

  • 辣椒碎適量

  • 孜然適量

  • 糖適量

  • 紅酒適量

  • 醬油適量

  • 鹽適量

  • 咸鮮口味

  • 煮工藝

  • 一小時耗時

  • 普通難度

  • 秘制牛肉乾的做法步驟

  • 30

    等鍋里的水分幹掉,美味零食就做好啦。

J. 牛乾巴沒有吃出牛的味道是怎麼回事呢

腌制牛乾巴所需材料主要包括原材料和用具兩類。原材料主要包括牛肉和食鹽,依據地區、民族和個人口味的不同,有的還添加花椒粉、辣椒粉、五香粉之類。用具主要包括盆、瓦缸、桶、繩子等,因腌制數量、目的的不同,所需用具也有所不同,並無一定規范。腌制牛乾巴所用牛肉,以黃牛肉為佳。傳統上是選用肥壯黃牛的前後腿肉,依肉塊紋理分割,所得牛肉各有其名目,但名目並不統一。如雲南昆明地區將整塊分離的牛肉分別叫作飯盒、里襠、鐮刀、火扇、外白、碓嘴、搶口、胸子等。

牛乾巴的腌制,一般都要經過抹鹽、搓揉、腌漬、晾曬、風乾等工藝。雲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的回族群眾腌制牛乾巴的方法:
巍山回民一般在冬季宰殺肉牛。巍山的冬天一般不下雪,但比較寒冷,在寒冷中加工出來的牛乾巴最好,其它季節氣溫高,加工出來的牛乾巴容易變質。巍山回民將選取出來的牛肉放入大盆,灑上適量食鹽和花椒粉,仔細搓揉,使食鹽、花椒等均勻滲透進入牛肉。接著,將搓揉好的牛肉放入土陶大瓶,置於陰涼處,密封腌制約10—15天。腌制完成後,即打開晾曬。選擇晴天,取出腌好的牛肉,在其一端用尖刀穿孔,穿細繩入孔、結環,套在鐵鉤上。然後,將穿好的牛肉鐵鉤掛在房頂上或院場內,九曬九露,歷時約一月,即成為牛乾巴。這樣的牛乾巴,肉軟質韌,經年保存而品質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