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常菜譜 » 北京比吉野家好吃的牛肉飯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北京比吉野家好吃的牛肉飯

發布時間: 2022-10-24 17:40:15

① 北京吉野家的菜品,價格都是多少啊

飯:雙拼飯24.5 牛肉飯中碗15.5 標准碗19.5 鮮蔬煎雞飯中碗15 標准碗19
山賊燒雞飯中碗16.5 標准碗20.5 什錦蘑菇飯中碗17 標准碗21 咖喱牛肉飯中碗19.5 標准碗24.5 潤燒東坡飯中碗15.5 標准碗19.5 小吃:茶碗蒸5.5 田園沙拉7.5 金槍魚土豆泥4.5 豆沙粽(八寶粽)3元一隻5元一對 黃瓜(泡菜)2.5 串點 魔芋絲、海帶1塊5 什錦雞肉串、蘿卜2塊錢 御膳一品串、脆骨肉丸、墨魚貢丸、海帶雞肉包、玉米3塊 海苔雞肉棒4塊 飲料 百事飲料小杯5.5 中杯6.5 大杯7.5 匯源桃汁、葡萄汁8.5 冰果頌蘆薈冰果茶、冰爽芒果昔11.
套餐的話配的東西不一樣價錢也是不相同

② 除了吉野家牛肉飯,吉野家還有什麼美食

吉野家的飯菜一直都味道可以,個人更喜歡吉野家的日式一人食小火鍋,據說最近又出了新品,阿根廷紅蝦海鮮鍋,裡面的阿根廷大蝦,每一個都有手掌那麼長。

③ 吉野家牛肉飯哪個好吃

吉野家的招牌牛肉飯是經久不衰的必點餐品,但吉野家還有更多同樣美味的牛肉飯,比如我最喜歡的就是吉野家咖喱牛肉飯。濃郁充滿異域風情的醬料,調制嫩滑牛肉,再配合胡蘿卜和土豆的經典組合,這道咖喱牛肉飯,色澤金黃誘人,牛肉噴香入味,土豆綿軟,湯汁濃厚,拌上米飯吃,簡直美得不要不要的~

④ 除了吉野家牛肉飯,他家還有什麼比較推薦的美食

好吃的東東背後必須是有秘訣滴~我聽說吉野家在做牛肉飯特別看重火候,會根據時間來調整以保證牛肉口感。而這些條件在家中很難保證,特別是手上功夫,烹飪的每一步的動作都很講究,不經過長期的練習是難以做到的。

⑤ 北京最著名的小吃是什麼呢

北京名小吃

西城:
華天護國寺小吃店:護國寺街人民劇場對面,並在護國寺街西口的大街路西新開了一家分店(原北來順),離梅蘭芳故居很近,向東沿定阜街可到輔仁大學舊址和恭王府花園。
華天地安門小吃店:坐落在地安門十字路口東北角。臨近景點:景山、北海後門、什剎海、鍾鼓樓。
華天西安門清真飯館:坐落在西安門西什庫大街把口。離西什庫教堂、北海、西四、西單很近。
華天小吃白塔寺店:阜成門內大街白塔寺對面。
華天新城小吃店:新街口豁口南側路東。
西來順飯庄:和平門西交民巷把口,原來在白塔寺。早點供應部分小吃。
又一順飯庄:黃寺大街西口路南。早點供應部分小吃。
新榮清真小吃店:新文化街和鬧市口交界處東北角。本以為早沒有了,最近路過發現還在。小時候在那裡第一次吃鹵炸豆腐和丸子湯。
南長街清真飯館:西華門南側路西。有部分小吃和爆肚、炒餅、炒疙瘩。炒疙瘩味道不錯,其疙瘩和恩元居的一樣都是手工、小炒(許多店是機制加大鍋,吃起來像剩的),缺點是配菜不夠豐富,最好加上點黃瓜丁和青豆嘴。
此外,六部口音樂廳路東有一家民樂軒清真鍋貼館,是原來的鴻賓樓鍋貼館。

東城:

隆福寺小吃店和白魁老號:東四隆福寺街原隆福大廈斜對面,隆福寺小吃以前非常有名,但隨著東四商業街的沒落和幾經拆建,現已今不如昔。兩家店是通著的,店面很大。
白魁老號飯庄:北新橋十字路口西北角路西。原陽春回民小吃店。白魁老號的燒羊肉和門釘肉餅很有名。此處離雍和宮、國子監、孔廟(首都博物館)、地壇南門很近。
白魁老號飯庄:寬街十字路口東北角。此處為總店,除炒菜外也有小吃,就餐環境不錯。
隆福寺小吃分店:北新橋以南十二條附近路西,店面不大,但挺干凈。
隆福寺小吃分店:鼓樓東側,店面不大。臨近景點:什剎海、鍾鼓樓。
隆福寺小吃分店:安定門內大街路西,104路方家胡同站前。臨近景點:國子監、孔廟。
此外,隆福寺小吃在王府井北京畫店旁有一商亭,但只有幾種小吃,而且居然賣起了羊肉串和老玉米。
興華美食爆肚店:坐落在沙灘紅樓對面,除了爆肚外也有清真小吃,肉餅很好吃。店面不大。臨近景點:故宮、景山、皇城根遺址公園。
清真瑞珍厚飯庄:東四十字路口西南角。僅有小吃外賣,並設有「星月樓炸糕」專櫃。

崇文:

錦芳回民飲食店:紅橋市場北側路東。離天壇東門很近。錦芳的元宵很有名,每到正月十五門前都會排起長隊。前一段經營得很差。最近有所改進,衛生比以前干凈了,品種也增加了。唯一不變的是肉餅,盡管大張改成小張,依然很難吃,蔥太多!
錦馨豆汁店:磁器口十字路口向東路北,前些年是北京少數幾個能喝到豆汁的地方,不過現在大部分小吃店都有豆汁。(註:小時候喝過,初喝者可能不習慣其味道和氣味,但幾次之後就上癮了)
紅湖回民小吃店:原來在龍潭北里,現因拆遷搬到了北京游樂園十字路口東北角,就餐環境太差,品種也不多,但早點還可以。
群芳回民小吃店:西花市大街路北,就餐環境不好。
老磁器口豆汁店:新近開張,紅湖小吃店東側。錦馨豆汁店改制後,部分人員另起爐灶開了這家店。

宣武:

南來順飯庄:坐落在大觀園西側,從菜市口拆遷到此,一層是小吃,二、三層是涮羊肉和炒菜。環境和衛生較好,價錢也不貴,但地理位置較偏,人氣不旺。
新華小吃店(非清真):虎坊橋十字路口北側路西,以前主要靠豆汁出名。現正餐只有豆汁和鍋貼。最近琉璃廠和新華街要被擴寬,看來此店免不了要遭毒手。
大柵欄的南來順餐廳:大柵欄街東口,但現在主要經營西北小吃和涮羊肉、烤鴨,沒見有什麼北京小吃。
南來順炸糕店:菜市口十字路口北側路西,門臉極小,只外賣。馬上要拆,去向未定。(注:炸糕不錯,每次路過都要買,現已經拆遷不知道去向,打聽中......)
現在賣炸糕最火的是虎坊橋工人俱樂部旁一家天津飯館(京天紅)。
(註:西四路西羊蠍子店旁的一個賣炸糕的鋪子也極火,每次路過都排大隊)
恩元居:前門煤市街,大力胡同口對面。恩元居的炒疙瘩據說得到了「穆柯寨」的真傳。現有三鮮、木須、雞丁、牛肉、肉沫、羊肉等六種口味,味道絕對一流,但經營狀況令人堪憂,而且煤市街也面臨拆遷。

通州:

小樓飯店:通州南大街北口(華聯商廈後面)。通州小樓是一家清真百年老店,其燒鯰魚號稱「通州三寶」之一。(另兩寶是大順齋的糖火燒和萬通醬園的腐乳)。一層設有小吃部。

還有一些國營非清真小吃店:

天興居:坐落在大柵欄對面鮮魚口內,炒肝最正宗,也有一些其他小吃,但包子很一般。
都一處:坐落在前門大街鮮魚口把口,經營燒麥,二樓有炒菜。其傳統名吃炸三角尚未恢復。有一家分店在方庄餐飲一條街,方庄貴友對面。
瑞賓樓:大柵欄門框胡同,特色是褡褳火燒。
慶豐包子鋪:西安門清真飯館隔壁,經營包子炒肝。以前在西單長安大戲院旁邊,八十年代初非常火。北京的包子其實就是天津包子。有一家新開張的分店在大柵欄街大觀樓影院對面。另一家分店在新街口丁字路口路東,新川面館隔壁。
西四包子鋪:西四十字路口西南角,經營包子炒肝。現打出二友居招牌。
餛飩侯:王府井大街八面槽。分店有:1、鼓樓東側;2、和平里十字路口北側路東;3、東四隆福寺小吃店隔壁。
豐年灌腸館:東四隆福寺街東口,專營炸灌腸。
明華燒麥館:東四十字路口西北角。
梅園乳品店:台基廠路口東側路北,此外西四丁字路口路西和前門大街路西鍾錶店旁的兩家梅園乳品店歷史更久。主要有杏仁豆腐、乳酪(非cheese)、奶卷、酪干、奶餑餑等。另外在西便門立交橋西北角還有家分店。

其他有名小吃:

戶部街馬記月盛齋:大柵欄門框胡同瑞賓樓西側,那的雜碎湯量大而且用料新鮮,松肉也不錯,現炸的。不過就餐環境很簡陋。
爆肚馮:門框胡同廊坊二條,瑞賓樓東側。(注:也經營北京傳統涮羊肉) 原老北京後門橋爆肚馮。在六里橋西貝莜麵村地下有一分店。
爆肚滿:陶然亭公園東門南側路西(靠近立交橋)。爆肚滿最早在東四牌樓西南角,文革前停業。
金生隆爆肚店:健德門橋西側路北,從東直門拆遷到此。原老北京東安市場爆肚馮,幾年前與門框胡同爆肚馮爭奪商標權失利。
東興順爆肚張:前海東沿,烤肉季東側。門臉很不起眼。新近恢復「羊霜腸」。
茶湯李:陶然亭東門南側路東,離爆肚滿不遠。
李記白水羊頭:珠市口西側路北,過街天橋下。除白水羊頭外,也有不少小吃。
羊頭馬:六里橋立交橋西北側,西貝莜麵村地下一層。西貝莜麵村開張時曾匯聚8家著名小吃,但現在只剩下羊頭馬和爆肚馮。
爆肚王:地安門橋南側路西,經營爆肚和門釘肉餅。據說是以前北小街那家,但不知為什麼「爆肚王」招牌只掛在店內,店外只有「爆肚店」三字。
門釘李:車公庄往西,三塔寺路北。經營門釘肉餅和爆肚。

關於牛街小吃:

牛街被拆後,有幾家搬到了南橫西街(最近南橫西街又要拆),北京衛校西側有三家比較有名。分別是:
洪記小吃店:牛肉粒很有名,此外還經營各種粘貨、炸糕、松肉等。(注:曾經在此買過1斤牛肉粒,就著1斤烙餅,一頓吃下)
老爆肚滿:(與陶然亭的爆肚滿不是一家,據說是親戚)現已不賣爆肚,只賣五香燒牛羊肉夾燒餅,2塊一個,物美價廉。但最近南橫西街又要拆遷,「老爆肚滿」又搬到了向東50米路北的青芳齋飯館,但也只是權宜之計。(註:五香燒牛羊肉夾燒餅好吃,2元一個,下午4點後才有,天天排大隊)
年糕李:各種年糕、粘貨。
牛街清真小吃城:衛校東側,但裡面沒什麼正宗小吃(據網友推薦裡面的年記醬肉、9號的肉餅、14號的羊羯子不錯)。
致賓樓飯庄小吃部:教子胡同南口,小吃品種挺多,環境也不錯。早點豆漿特好喝,是那種所謂有「鹵水味」的。一碗豆漿加上倆糖油餅,標準的一頓北京式早餐。
還有一些小店,雖沒什麼名氣,但各有絕活,如南橫西街東口有一家小鋪豆腐腦很好吃;年糕李對面的一家賣包子總有人排隊。
另外,最近新開張的牛街清真超市,一樓附設小吃,只搬回了一家「年糕錢」。

關於鹵煮:

鹵煮的全稱是鹵煮火燒,又叫鹵煮小腸。源自蘇造肉,形成較晚。現最有名的是小腸陳,小腸陳的老店在虎坊路南橫東街東口,已經拆了。各家店都是分家後其家人各自開的,並不是連鎖。大多為小鋪,以其女兒所開的幾家小腸陳飯庄規模較大,還推出了沙鍋鹵煮、鹵煮火鍋和各種炒菜(以下水為主),就餐環境也不錯。但少了那種圍爐大啖的市井樂趣。
小腸陳:門框胡同廊坊二條,馬記月盛齋隔壁。(注:不錯,隔老遠就聞著香氣撲鼻,材料主要是豬下水,旁邊就是清真館爆肚馮,和平共處,相安無事)
小腸陳:南橫東街,原老店舊址向西不遠。
小腸陳:虎坊橋工人俱樂部對面,臘竹胡同內。
小腸陳飯庄:永外馬家堡,西革新里路北。
小腸陳飯庄:芳群園三區(芳群路),方庄派出所隔壁。
小腸陳飯庄:安定門外,外館斜街路南。
此外陶然亭太平街丁字路口路北,有一家陳記鹵煮,味道也不錯,據說和小腸陳也沾親帶故。
益眾飯館:東四十字路口往北路東,四條把口。店內有「鹵煮張」招牌,老北京肉市廣和樓戲園內的張記鹵煮很有名,但不知此張是不是彼張。
還有幾家鹵煮店也小有名氣,但並不算老字型大小:田大腸:安定門立交橋南側路西;凱琳鹵煮:虎坊橋十字路口西側路南,經營鹵煮十幾年了;炒肝焦:西內大街趙登禹路口,面臨拆遷;還有鼓樓東側一家小店,賣鹵煮和炒肝,在網上有點名氣。
感覺還是小腸陳味道最好,價格也不貴(一般是碗底5塊),但遺憾的是小腸陳的鍋底里缺了白肉,其他店反而都有。

虎坊橋路口西南(南北走向),有個賣炸糕,很多人排隊買。路口西南(東西走向)有個買鹵煮的聽說也很不錯
前門有個「利群烤鴨店「不錯,就是難找,是個全聚德老師傅開的烤鴨店

如何做出比吉野家更好吃的牛肉飯

煮一鍋開水,裡面放洋蔥、清酒、胡蘿卜、橄欖油,少許蚝油、雞精調味,煮5分鍾後,將薄切的牛肉片下去涮30秒,關火,盛大碗白飯,將牛肉片連同蔬菜一起撈出蓋在白飯上面,淋上少許醬油,撒點白芝麻、蔥花,打個雞蛋在上面即可。

⑦ 比吉野家還好吃的牛肉飯怎麼做

用料
肥牛片(美國肥牛最佳)
洋蔥

牛肉飯汁 如果沒有可以自己配

吉野家牛肉飯真的不如我做的好吃的做法
洋蔥切條

肥牛自然解凍

肥牛焯水,就是變色就可以撈出來了,擠干血水。

鍋里倒油,洋蔥下鍋翻炒。

倒入適量的 牛肉飯汁,加一點水,炒到洋蔥軟了,就差不多可以放牛肉片了。

放入牛肉片,可以嘗一下鹹淡,適量放一些鹽,如果覺得顏色淺 可以加入一點老抽。

米飯半碗,加上牛肉,開吃。

小貼士
1、肥牛,首選美國肥牛,真的真的不一樣,淘寶上有賣40一斤,整塊的肉,自己切片,找那些賣羊肉片的 都可以給你搞定,要付費。京深海鮮市場也有賣美國肥牛25一斤,便宜了不少,我試了,絕對沒有問題。
2蓋飯汁,淘寶也有賣。如果沒有的話,可以自己調生抽,老抽,糖,鰹魚素,味淋,其實還是買現成的 方便。

⑧ 誰知道肉夾饃的做法還有像北京的吉野家或者長春的古本良田的牛肉飯的做法謝謝

>""肉夾饃""<

汁肉的做法:

材料:(4個)

1:帶皮五花肉 1磅

2:冰糖:5粒

3:薑片:3大片

4:蔥白:一段

5:料酒:3大匙

6:老抽:2大匙

7:生抽:3大匙

8:桂皮、八角、草果等等香料適量,花椒幾粒

9:高湯或開水適量

做法:

1、五花肉洗干凈後(可以一整塊做,也可以剁成兩塊),放入

開水裡氽一下,水重新開後,撈出用涼水沖涼備用。

2、湯鍋中放入處理過的五花肉,加入所有調料,同時加入熱

的老湯或高湯或開水,蓋過肉即可。加蓋大火燒開,加適量

鹽,調到自己喜歡的鹹淡。然後轉小火,此時如果有浮沫也

要用勺子撇去。保持湯微開,但不翻浪,燉5個小時即可。

白吉饃:

材料:(4個)
麵粉:2杯
速溶酵母: 1小匙
水: 3/4杯
發酵粉: 1/2小匙

做法:

1、把yeast加入1+3/4杯麵粉中,用手(乾的,不能沾水)攪拌
幾下。依序往麵包機中放入水,麵粉+酵母的混合物,用
面團功能和面。面和好後,撥掉電源,讓面團在麵包機中
發酵40分鍾~1小時,至面團2倍大。

2、面團發至兩倍大後,再次開動面團,加發酵粉,慢慢加入剩
下的麵粉,一次一點點,直到面團比較硬就可以不加了。看
到面團已經揉到表面光滑,就再次撥掉電源。

3、把面團從麵包機中取出放在案板上,撒少量麵粉,用手將
面團揉幾下,蓋上保鮮膜或濕布,讓面團醒10分鍾。然後把
面團分成4份,每一份都象揉饅頭一下揉圓,再放5分鍾,使
麵筋松馳。然後把劑子擀成圓餅,在不放油的平底鍋中用中
火將餅烙至半熟,再放入預熱350度烤箱烤約5~10分鍾,見
餅鼓起,餅面酥脆即成。

組合:

將臘汁肉放干凈案板上剁碎,邊剁邊加少許肉湯,剁得越碎
越好。將剛烙好的白吉饃平切開(不要切斷),夾上肉,就可
以吃了。

為為註:

1、想必大家都知道,臘汁肉的特點是「肥肉吃了不膩口,瘦
肉無渣滿口油,不用牙咬肉自爛,食後余香久不散」,所以
燉的火候一定要夠。我這次因為時間不夠了,只燉了2.5個小
時,所以肉的中間沒有完全上色,不好意思。

2、正宗的臘汁肉要選用帶皮的肋條肉(帶骨的),在國外就只
能用五花肉代替了,臘汁肉一定要帶皮才好吃,西安還有隻
夾皮的肉夾饃呢,我最愛吃了。

3、我不太喜歡正宗白吉饃的外酥里軟,我喜歡里外都軟的
餅,所以就省略了烤這個步驟,直接在平底鍋中,把餅烙熟
就可以了。可以加上蓋子烙,時間短,見效快。

4、煮完的臘汁湯不要倒,可以倒入容器,冷凍起來,下次再
做的時候,預先取出來解凍就行了。你也可以放冷藏,但三
天就要拿出來煮開一次,否則會壞。臘汁湯除了做臘汁肉,
還可以鹵雞肉、牛肉、雞蛋什麼的,十分美味。每次做的時
候,除了加臘汁湯,還要重新加些水、鹽、香料等等,以保
持臘汁湯的濃郁。我家的臘汁湯已經是一年小湯啦,爭取能
傳給下一代。

5、煮肉時,往肉中兌的水或臘汁湯,一定要是熱的,這樣肉
的口感才會好。

6、香料越多越好吃,如果你有豆蔻、丁香、香葉、小香等等
等等,都可以放進去。你甚至還可以放一小塊蘋果,也會很香的。

⑨ 吉野家和食其家誰家好吃

各有千秋,兩家牛肉飯的味道不一樣,食其家量會大些,比吉野家樣式多。反觀吉野家除了牛肉飯或者雙拼好像沒什麼好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