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附子怎么熬
生附子一般不入煎剂,外用较多。如果要用,则需要煎煮1个小时以上。附子无论煎煮多长时间,毒性仍然存在,只不过由乌头碱变为毒性较小的乌头次碱。附子的毒性正是附子的药性,如果完全无毒,则其药性不在。关键在于控制其用量,一般在10克左右。因医生的习惯和水平不同,有的喜欢用大剂量,最高可以达到50克。私自用药要谨慎,超过10克药店则慎售。
㈡ 附子怎么煎
放入陶制的药罐,加水浸泡半个小时,大火烧开后转小火,两个小时后,就可以并入到,其它煮沸的药里面,继续煮半个小时,滤出药液,就可以服用了,忌生冷,不能见风受凉
㈢ 附子怎么先煎
附子有毒,所以煎中药的时候要先煎,具体的做法就是先把附子用水泡上,冷水就可以了,泡中药,切忌用温水或者是开水,然后煎大约30分钟,其余的要另外找一个容器泡好,然后将两者合并,一起煎药到一碗,即可
㈣ 如何煎附子
附子都要先水煎1小时(或者尝尝煎液没有辣味为度),再把药材放进去一起煎。不用倒掉再加水。甘草和炙甘草都解毒。没听过以毒攻毒说法。附子先煎久煎是为了减底对肾毒性的。
㈤ 中药关于附子的熬法
我告诉你正确的方法,先用一个小一点的容器,砂锅最好,把附子先煎一小时,同时把其它药再用一个容器(也用砂锅最好)浸泡,待附子煎好连同药液一起倒入那些药里,再用大火烧开,小火煎药(一般药头遍煎15—20分钟)。药汁倒出后,再加水煎二遍,大火开,小火煎10—15分钟,倒出药汁,两次的药汁混合。分两次或者三次服用。
㈥ 中药"附子"如何煎服
中药:黄色是因为不同加工方法出来的
附子
常用川产地道中药材,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饱乌头的侧根(子根)。附子种植起于江油,从唐代开始已有近1700年历史。现已推广到全国各地,但川产附子最着名。商品按加工方法分为盐附子、炮附子、黑附片、白附片、黄附片。
http://www.dreamtour.com.cn/scenic-spot/sichuan/Sichuan-drug.htm
附子 【名称】 : 附子/附片/黑附子 【课本参考】 : Lotusea中草药学 150.00页
【分类】 : 温里药 -- 不分类
【功用】 : 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大辛大热,温阳逐寒。
【性味】 : 大辛. 大热。有毒
【归经】 : 心、脾、肾.
【用法用量】 : 一钱至三钱,一般认为最好先煎。
【使用注意】 :
【药名及炮制】 : 制附子、黑附块、熟附子、淡附片(为乌头块根,经�巴水(即盐卤)浸后供药用再用清水漂清后用豆腐同煮,然后去豆腐,干燥。(外地因炮制方法不同而有熟附片、黄附块、明附块等区别,现上海地区不再区分。)生附子、咸附子(为乌头块根,经�巴水梫制,洗净后,切片晒干供应药用。生附子毒性较熟附片为强,须严格控制使用,一般只供外用。)
【方例】 : 四逆汤《伤寒论》:附子、干姜、甘草治疗寒少阳病,阴寒内盛,阳气欲脱,而有腹痛下利,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中毒与处理】乌头碱对各种神精末稍及中枢先兴奋后麻痹。致死量:乌头酊2毫升,乌头碱2毫克。状症:先有唇舌发麻、恶心,手足发麻,继之运动不一、呕吐、心慌、面白、肤冷、胸闷、烦燥、痛觉减退、心跳慢弱、血压下降、呼吸缓慢、吞咽困难、言语障碍、呼吸中枢抑制。间有抽搐,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证。可能突然而死亡。处理:高锰酸钾洗胃,保暖,注射较大剂量的阿托品。麻痹重者给兴奋剂、吸气、人工呼吸、输液。休克可用正肾上素、
【应用】 : 1.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等症。附子辛烈而热,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6,常配合人参、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阳厥逆者,用附子、人参外,须再加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药;如果大出血后引手足厥冷、汗出脉微,可以用参、附、龙、牡配合麦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阳救阴。
2.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等症。附子弁铊m补元阳,益火之源,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萎、尿频之症,皆可应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丝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又可用附子配合益气温脾的的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药同用。
3.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附子药性温热,能祛除寒湿,因此对风湿痹痛属于寒气偏胜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常与桂枝等品合用。
【文献摘录】 :
【备述】 : 1.乌头:植物来源和附子相同,亦为乌头的块根,但加工方法稍有不同。乌头有生、制两种,通常处方写制川乌,即为乌头用清水漂5至临床应用天,每天换水2至3次,撩起后,每10斤原药加豆腐二斤半同煮,至无白芯为度。取出拣去豆腐,晒至半乾,切片,烘或晒干,或轧碎如绿豆大小,供临床应用。制川乌性味辛温有毒。有祛风湿、散寒止痛的效用。主治风寒湿痹、半身不遂、寒疝腹痛、阴疽、跌打伤痛等症。一般不作内服,外用敷治阴疽,有消散作用。
2.草乌:系毛茛科多年生草本野生乌头属植物块根的通称。制草乌炮制方法同制川乌,性味效用与用法亦相似。生草乌作用和用法,同生川乌。
1.附子一药,始载于《本经》,因附于乌头(母根)而生长,故名附子。因此,一般都认为乌头为母根,附子为子根。但现在上海地区种植乌头,在收割时不用原来种下的老根,而是挖掘种植后新繁殖的块根,作为药用。药店供应的乌头与附子,实为一物,仅因炮制方法稍有不同而分为乌头、附子两药。
2.附子药性刚燥,走而不守,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是温裏扶阳的要药。一般认为应用本品以脉象微细或沉迟或虚大,舌苔薄白或白腻而质淡胖,口不渴,或肢冷畏寒,或大便溏泄等症为宜。如属阴虚阳盛,或假寒真热之症,误用附子,则如火上添薪,反使病情增剧,不可不慎。
3.附子的配伍应用较为广泛,如配以乾姜,可增强回阳救逆的效用;配人参,则温阳益气;配肉桂,可补阳益火;配白术,可温脾燥湿;配茯苓,能温肾利水;配桂枝,可温经止痛,配熟地,能补阳滋阴;配苍术,可散寒除湿;配黄耆,可温阳固表;配麻黄,可温经发表。若遇寒热,附子也可与寒凉药同用,如配大黄,可温阳通便;又如配以黄连,可扶阳泻热,成方如附子泻心汤(《伤寒论》:大黄、黄连、黄耆、附子),在临床上常用治脘腹绞痛、泄泻不畅、呕恶心烦,更兼汗多、肢冷、脉弱等症。
4.附子与乌头虽同属一物,但因炮制方法稍有不同,在临床应用上略有差异,一般认为附子以补火回阳较优,乌头以散寒止痛见长。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皆有剧毒,内服须加炮制,入汤剂须经久煎;生者一般只供外用,但如皮肤破损者则不宜应用
㈦ 请问制附子煎法
那叫黑顺片或黑附片。是制附子的一种。毒性很小。
一般先煎40分钟,以口尝不麻为度。先煎的水不要倒,放其他药一起煎。要是倒了就没有药效了。
水少了一定要加开水,不能加冷水,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㈧ 附片怎么煮好吃
(1)附片蒸羊肉的做法
≮原料≯
鲜羊肉1千克,制附片30克,葱,姜,料酒,肉清汤,食盐,熟猪油,味精,胡椒粉各适量量。
≮做法≯
1、将羊肉刮洗干净,整块随冷水下锅煮熟,切成肉块;
2、取大碗1只,放入羊肉,附片,料酒,熟猪油,葱节,姜片,肉清汤,食盐,然后隔水蒸3小时.食用时,撒上葱花,味精,胡椒粉即成
(2)附片烧乌鸡的做法
附片烧乌鸡的制作材料:
主料:乌骨鸡1000克
辅料:附子12克,
调料:姜5克,盐5克,酱油10克,植物油50克,大葱10克
附片烧乌鸡的做法:
1. 将附片(必须买制过的,没有制的毒性太大)洗净后置于炖杯中煮2小时;
2. 将乌鸡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斩成4厘米见方的块;
3. 姜切成片,葱切段;
4. 将炒锅置于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待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姜片、葱段爆香;
5. 再放入乌鸡块,加盐、酱油、附片炒匀;
6. 加入400毫升高汤,用文火煮45分钟即成。
㈨ 附子怎么煎我的方子里有个黑顺片
可以不用先泡一个小时,但是必须先煎一个小时,然后把剩下的药倒进去一起再熬,如果你嫌每天都先煎一个小时比较麻烦,你可以把所有的父子一起煎一个小时,然后每天到比如说1/5或七分之一的水进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