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推荐 » 凉拌豆豉怎么做好吃窍门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凉拌豆豉怎么做好吃窍门

发布时间: 2022-10-22 01:50:08

1. 凉拌豆豉牛肉的做法,凉拌豆豉牛肉怎么做好吃

凉拌豆豉牛肉
材料:梅花牛肉一块、黄瓜、胡萝卜、香菜、生姜、葱、料酒
调料:盐、生抽、老干妈豆豉、味精、胡椒、香油、橄榄油

凉拌豆豉牛肉的做法
1、牛肉买回洗净,无需泡血水,将肉放入按板,全身先抹料酒、盐,将其按摩入味,装入保鲜袋,放置冰箱冷藏一个晚上

2、稍深些的盘放葱、姜垫底,牛肉放入

3、高压锅一个小时

4、蒸完的牛肉会出些汤,这就是高汤哈,原汁原味呢!将肉取出,手撕成丝就行,热的时候吃也超香唉!
5、香菜洗净切段

6、黄瓜、胡萝卜切成丝,我直接工具擦的哈!
7、将所有材料、配料一起拌匀即可享用

特别提示
1、一直以为生牛肉回来都要泡血水的,事实证明没有必要,高汤成品非常清透哈,高汤可以单独喝,已经用盐入过味,味道很鲜美,或者入其它菜,按亲需求
2、前晚将牛肉按摩晚,第二天蒸制,这样肉质更加紧实,香浓
3、这菜我是第二次做,第一次用的是牛腱子,味道更是香浓,只是不太好买,按亲需求哈
4、这个菜可以一次量稍多些,将牛肉丝撕完放入保鲜袋中,冷藏四天左右没有关系,想吃的时候材料弄好,拌匀搞定,真是快手菜哈
5、、我家的高压锅已经是几年前的产物了,所以要一个小时左右,按个人的东东,请不要对号入座哈!听嘟妈说她的东东,只需半小时,人家笑我设备陈旧哈!

2. 豆豉的做法正宗的做法

豆豉的做法正宗的做法

豆豉的做法正宗的做法,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吃过各种各样的美食,因为人是杂食动物,所以能吃的东西非常的多,那么很多的常见食物中虽然有吃过,但人们并不是很了解它,以下是关于豆豉的做法正宗的做法。

豆豉的做法正宗的做法1

自制、川味、自然发酵、薯仔豉的做法

豆豉叶,洗净摊开晒干水珠,没有也可以不用。

集上两元一把。

500g干黄豆泡胀煮熟。

用了发酵箱,设置为32度,实测35、8度,底层,一共用时3天半。(因为量少,其实有效时间为1天半)

豆豉捞出,趁烫手时就要裹紧在浸湿拧干的纱布包袱里。

再用豆豉叶裹住包袱,放进网篮。

最后用两层棉布全方位包住网篮。

发酵过程中会有大量水汽,豆豉发酵需要水份、空气和温度。

如果没有豆豉叶,可以将豆豉直接放在四面有眼的沥水篮里,再包一层透气棉布即可。

千万不能放在如图这种不透气的容具里,这样没有空气进入,水气蒸发不出去,豆温堆高,引起烧包,导致外层豆豉能正常牵丝发酵,中间黄豆却不能正常发酵,最终还是黄色豆粒;再就是不能用羽绒服捂,发酵箱里本身空气稀薄,羽绒服透气性差,空气无法进入交换,也会烧包无法发酵。

亲试得出的教训,切记切记。

发酵中的豆豉,自身会发热发烫,48小时后开始有浓烈的农家肥尿素味道,发酵完成的豆豉温度由烫变低,浓郁的尿素味道变淡,豆豉结成饼,纱布变干,外层豆豉变干变硬

用时3~4天,以下几个标准判断是否成功:(不叫成功,叫最佳状态)

1、内部有湿湿的.黏液且牵丝,牵丝越稠密越好。

2、颜色由刚煮熟的明黄色,转为暗黄色或暗黑色。

3、口感不是熟黄豆的膨胀口感,而是发酵后的软绵口感。

4、发酵过程中,有明显的农肥尿素味道,发酵高峰期还会轻微刺眼。

4、发酵完成,浇上白酒,我用的花雕酒,拌上盐、味精、桔皮、姜米、花椒、茴香、香叶、八角、干辣椒粉,一点点白糖和味,太阳晒干即可,此为干豆豉,标配吃法是炒蒜苗回锅肉,炒腊肉风味更佳。

豆豉拉丝好,拌上的调料附着在豆豉上,把豆豉包裹得很好。

晒干的豆豉,调料包裹得很好,晒干后簸箕底也比较干净,不会掉很多调料出来。

关键:做豆豉的温度很重要。

温度太高,水份流失太快,会烧包烧缸,导致豆豉变成干颗粒,不拉丝;

温度低了,发不起来,也不会牵丝。即使勉强发起来,需要的时间也较长(5~7天),拉丝也很稀薄,中间还会混杂一些发酵不完全的黄色豆粒。

全程保持合适的温度,中途不能撤温,很很重要。

上一个失败因低温失败的例子:400g干黄豆,室温23~24度,用了热水袋保温。

出锅发烫的豆子装进纱袋拧紧,裹上豆豉叶,包两件羽绒服(事后总结的经验:羽绒服不太透气,尽量不要选择羽绒服),再包2层棉布,最后在底部放热水袋。

失败的豆豉状态:晚上睡觉后没起来换热水袋,导致失温,24~36小时内豆子内部冷却,停止发酵。但豆子是湿润牵丝状态,豆子颜色口感和煮熟的黄豆无异,(日本纳豆就是这个状态),如图所示。

如果这个状态里没有豆子变绿、变红,可以拌上酸辣椒酱吃,是一道开味小菜,这个不是豆豉,只能算凉拌黄豆。豆子如果变色就是坏了,不能吃。

很多做豆豉的,做到这步就以为成功了,其实不是,至少不是我认知里的成功。

→继续给失败的豆豉换热水加温,保持热水袋温度,豆子由冷重新转热,变干燥,表面有白物,颗粒分明,互不粘连。

→保持热水袋温度,豆子内部重新湿润抱团。

→保持热水袋温度,过程中豆子内部开始发热发烫。

三天后的豆豉,颜色由黄转黑,口感由硬转软,味道有浓烈的、类似农肥碳氨味道,如图所示。

但是,豆豉没有拉丝。虽然也香也能吃,但不算是发酵到最佳状态了。并且这种豆豉,刚拿出来是软的,放凉后就硬了,口感不是很好。

本来这个室温(23~24度),还是很好发酵的,但是因为豆量太少(才400g),散热太快了,所以加热水袋也失败了。如果一次捂5斤以上,不会失败的;或者再捂厚一点,黄豆也不会失败。

没有发酵成功的豆豉,拌调料时,因为没有黏黏的拉丝,所以调料很难附着包裹在豆豉上,如图所示。

因为没有保持稳定温度,导致豆豉发酵不成功的全过程。

放这个图是想说明:上图是中途失温,发酵不成功的状态。下图才是发酵成功的豆豉。

虽然都牵丝了,但不成功的豆子明显还是刚煮熟很饱满的状态,颜色也是本黄色,闻起来是熟黄豆味道;成功的豆子体积缩小,颜色已变成暗黑色,闻起来是强烈的农肥尿素味道。

对比一下,左图是没有拉丝的,晒干后调料和豆豉分离,簸箕底会有很多调料。

右图是拉丝成功的,晒干后调料不会和豆豉分离。

发酵好的豆豉,直接舀一点出来,泡在煮黄豆的水里(我们叫豆油),兑点水,加盐、胡辣壳海椒、野胡葱,配米饭、面面饭、面条、糊汤豆皮、都好吃。

这次在住村农户家买的今年新黄豆,蛋白质含量高,煮出来的黄豆水放在冰箱里,居然凝成冻了,像肉汤冻一样。

豆豉油兑水,加调料,把才出窝的豆豉泡上,拌面条、豆皮、面面饭、米饭。

用外面那层硬豆豉泡比较物尽其用。

晒干的豆豉,炒五花肉。

总结(此图原本是暗黑色,因为光线问题,拍出来是亮黄色):

1、豆豉发酵需要空气,而恒温箱气稀薄,所以做豆豉首推室内发酵,室内又宜在气候暖和的季节制作,不建议恒温箱制作。

2、用恒温箱发酵,全程需要保温,35~38度左右,且中途不能降温或撤温(试过发酵箱40度太高,仅12小时豆子就变黑变黏,温度太高会烧坏豆子,导致不拉丝,我们叫烧包,或者烧缸)。

3、如果没有恒温箱,冬天做豆豉一定要包紧包厚一点(厚棉被),放在温暖的地方,比如说烤火屋里;

4、、豆豉发酵需要合适的高温,太低或者太高都会导致不拉丝。

5、豆多,需要的环境温度稍低,豆少反之。

6、干豆少,发酵过程短;量多需3~4天(5斤及以上)。但如果是春天气温高,又捂得厚实,也有2、5天发酵出来的。豆子多,发酵时间稍长,但也有烧烂的危险,可分两袋发酵。

发酵完成即要取出,不取豆豉会苦。

7、豆子量少的话,入袋后不能太松松垮垮,堆拢有助发热发酵

8、500干黄豆,做成功晒好后,带调料一起称重约540g。

9、晒好的豆豉,放干陶坛里瓮一段时间、逼一段时间后,味道更醇。

10、本地川味豆豉,只有略微的豆豉味,剩下的是香辣味。它和黑油发亮、味道醇香、后劲大、回味绵长的广式豆豉,味道区别较大,我个人很不习惯广式豆豉,用广式豆豉做出来的鱼和排骨,我也基本不吃。

今年第5次做豆豉,用纸箱稻草铺了窝(稻草事先用热水袋烫热了),豆豉布袋放进去,上面掩了一件毛衣,放在温暖的地方。(我靠电炉用毯子搭了个小棚,里面很温暖,把纸箱放棚里了)

一天半,温度由烫到热,再到凉,发酵完成。

颜色转成暗黄;有发酵的刺鼻毛毛味;口感绵软;黏手,但是没拉丝。不是最好的状态,但也是成功的。

拌酒姜盐味精花椒辣椒粉了,香的好吃的,但是口感较硬。

小贴士

首先不推荐烤箱做,空气稀薄是最不利发酵的,不容易做成功,很难做出黏液状态。

1、这个菜谱主要讲发酵箱的做法,豆豉发酵需要空气和温度。发酵箱温度够,但空气稀薄,所以要注意不要捂太厚,用透气棉布捂,中途可以开几次箱门透气,这是个人经验总结。

2、冬天有取暖条件的,建议在室内做,用大纸箱或镂空水果箱等透气容具做,捂厚一些。因为捂豆豉的衣毯有毛臭味,捂完后懒得洗,最好找不穿可以扔的衣物来捂;用厚厚的稻香或干净谷糠来捂最省力,用完直接扔掉。

最推荐气候温暖时,在室内做,发酵更快更省力。室温高时做豆豉,豆子不要捂得太烫,衣被也不要捂得太多太厚实。

3、本地做法,豆豉一定不能放凉了捂,一定要在烫手时捂。

豆豉的做法正宗的做法2

家庭自制豆豉方法

用料:

黄豆适量,盐,剁椒,辣椒面,花椒粉,姜末

豆豉的做法:

1、黄豆清洗干净,浸泡8个小时左右。

2、将黄豆煮熟,煮豆的水放好,加少许盐,放入冰箱里面保存起来。

3、将黄豆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3天左右。

4、在发酵好的黄豆里面加入少许盐,再加入剁椒、辣椒面、花椒粉、姜末,搅拌均匀。

5、将煮豆的水倒进去,点一些白酒。

6、将黄豆装入保鲜盒里面,放在冰箱冷藏7-10天左右,豆豉就做好了。

小贴士:

黄豆发酵的时间根据温度不同而不同,一般2-5天的时间。

豆豉的做法正宗的做法3

自制香浓百搭豆豉酱豉汁酱的做法

量调料的勺子。

豆豉在楼下超市买的,味道还不错,切切碎。

要有耐心,会比较久。

没耐心了,没有完全碎。

姜和蒜,切切碎,放在一起。

大蒜切切碎。

大葱切切碎,单独放。

吃辣就把小红椒也切碎,单独放。

调个水淀粉

热锅,下油。油比炒菜要多。

下姜蒜,中小火,炒香

下豆豉,炒香。

重点:下酱油,小饭碗一碗,我吃得淡,就不满一碗。下酒2勺,糖2勺。下清水一杯。

中小火熬煮。注意翻锅,避免糊锅。不粘锅就没事。

吃辣的煮一小会放辣椒末。

闻到出香味,汤汁稍干,下葱末,水淀粉,拌匀,即可出锅。

做好的,装进密封瓶里,放进冰箱冷藏。

3. 用豆豉如何做菜!

家常料理中经常会看到一颗颗黑黑小小的颗粒或碎丁,你知道那是什么吗?看似不起眼、卖相也不是顶好的它,可是许多妈妈们非常重要的调味秘密武器啊!我们常吃到、也知道它的滋味,却不一定知道它是什么(也通常不会念),它就是豆豉。豆豉吃起来远比看上去好豆豉或名荫豉,是中式料理中相当经典的食材之一,跟日本纳豆、味噌一样都是发酵过的大豆制品,不过名气似乎小了一点,许多年轻一代的人可能与它不太熟悉。豆豉一般多是浓密的黑褐色,与其他发酵食品一样气味颇强烈,尝起来也有独特的鲜咸味,只需要添加一些就能让菜肴风味更独特,回甘韵味更是让人着迷;不但能替肉类、海鲜去腥,搭配青蔬亦有解涩、杀青的效果。豆豉怎么做的从它朴实的外观难以想象,制作豆豉的过程其实很复杂,主要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要先制作豆麴。将黑豆或黄豆浸泡三天后蒸熟,铺在草席上使其自然发酵生长出菌丝;接着再次浸泡、晾干,去除霉菌水解大豆的蛋白质后产生的苦味。第二阶段会把豆麴与豆汁、盐巴一起放入陶瓮中发酵,约27天后取出,经过曝晒、蒸煮、再曝晒、再蒸煮的过程三次,成品就是一颗颗黑的发亮、带有浓稠汁液的豆豉了。豆豉还有分种类根据使用原料会分成黑豆豉、黄豆豉,口味则有干豆豉和湿豆豉2 种,台湾市面上以湿润口感的黑豆豉为主。带有汤汁的湿豆豉保留了完整的黑豆精华,有着类似壶底酱油的浓烈醍醐味,入口香醇带有甘甜,掩盖了食物的生腥味,也提出菜肴酱色,让风味更有余韵,也因此价格较高。一般来说,干豆豉的味道比较咸,使用前可以先泡水降低咸度,同时释放出香气;而若想让湿豆豉更香,料理前则建议浸泡米酒。若觉得太咸,可以先用清水洗过。豆豉的做法最早出现在汉代,到了宋代也传进日本,成为静冈县现今仍会以传统方式制作的“寺纳豆”、“滨纳豆”;主要差别在质地较干燥且不带汤汁,在地人多搭配稀饭或直接食用,较少用来调味。豆豉常见的料理方式豆豉踪迹常出现的台式料理有豆豉蒸排骨、豆豉鲜蚵、豆豉蒸鱼,以及传统客家热炒“苍蝇头”等,道道都是经典,又香又下饭!来看看通常该怎么运用:1.调味:腌渍过的豆豉咸度、香味都很足,用来调味非常适合!像是直接把食材通通放入碗中,再进电锅的清蒸方式;或是锅内下汤料,再以豆豉调味就能煮出鲜美汤品,都快速又方便。另外,搭配香菇、荸荠和蒜末等,与绞肉混和还能做出多汁的肉丸。豆豉非常适合与海鲜搭配,有助去腥。2.爆香、热炒:豆豉可以先和蒜末、葱白或姜丝等辛香料一起下油锅,炒约30秒香气飘出后,再加入其他食材热炒。豆豉是爆香、热炒的常客!3.凉拌:天气热的时候总想来些凉拌小菜,豆豉会是你的好伙伴,最常见的就是豆豉苦瓜了!苦瓜汆烫后与豆豉、酱油等搅拌均匀再冷藏腌渍数小时,非常入味。4.腌渍:爆香后的豆豉用来当腌料也很对味!把炒过的豆豉压碎,与酱油、砂糖等混合均匀,就能当做排骨的腌料。不爆香,直接拌腌亦可。使用豆豉前,可以先切碎或拍碎,更能释出香气!

4. 最简单凉拌豆豉怎么做 怎么做凉拌豆豉最简单好吃

1、材料:豆思适量、芫须(即香菜、芫荽)适量、面条鲜适量、糊辣椒面适量、香葱适量。

2、芫须洗干净,切碎。

3、装在碗里。

4、放上豆豉。

5、放上糊辣椒面。

6、撒上香葱。

7、放点面条鲜酱油。

8、拌匀即可。

5. 大葱拌豆豉怎么做

食材

  • 主料

  • 大葱

    1根

  • 辅料

  • 大蒜

    适量

  • 适量

  • 水豆豉

    适量

  • 步骤

  • 1.将大葱洗干净,取葱白部分

  • 6.我用的水豆豉,给个特写,老干妈的,4元到4.5元一瓶。

  • 小贴士

  • 1.凉拌大葱主要用葱白部分,剩下的葱叶部分可以用来调汤或者做作料,不浪费哦
    2.水豆豉已经有盐味了,放盐的时候就要少一些哦
    3.多放点水豆豉原本的汤会更好吃呢

6. 水豆豉可以拌哪些凉菜

主料:豌豆淀粉100g、水600g、

辅料:盐适量、水豆豉两匙、黄金蒜一匙酱、油适量、香菜适量、白糖少许、香醋适量、

步骤:

水豆豉拌凉粉的做法步骤1.量取100克的豌豆淀粉在大碗里。

水豆豉拌凉粉的做法步骤2.加入200克的水调成水淀粉。

水豆豉拌凉粉的做法步骤3.煮锅放入400克水煮沸。

水豆豉拌凉粉的做法步骤4.小火慢慢倒入水淀粉搅拌,边倒边搅拌。


夏季开胃小菜水豆豉拌凉粉

夏季开胃小菜水豆豉拌凉粉

水豆豉拌凉粉的做法步骤5.搅至水淀粉煮沸呈透明状后凉粉就做好了,这时可以关火。

水豆豉拌凉粉的做法步骤6.把调好的凉粉倒入小盆里放凉。

水豆豉拌凉粉的做法步骤7.放凉后凉粉切成条状。

水豆豉拌凉粉的做法步骤8.切好的凉粉码入盘中备用。

7. 自制豆豉简单做法

自制豆豉简单做法

自制豆豉简单做法 ,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吃过各种各样的美食,因为人是杂食动物,所以能吃的东西非常的多,那么很多的常见食物中虽然有吃过,但人们并不是很了解它,以下是关于自制豆豉简单做法 。

自制豆豉简单做法1

自制简单好吃豆豉的做法

豆豉么,最重要的是你得有颗粒饱满的黑豆,可以是产自自家地里的,也可以是别人家的,超市买的

洗好豆子甩进去高压锅里,放点盐巴,更有风味,小心一起锅就进肚子了,如果喜欢硬点就压时间短五六分钟,要是喜欢软就适量加长时间。

压好的豆子,沥干水分,放太阳下晒晒,蒸发水分不容易坏,阳光好就一天搞定,别太干了。晒好的豆子我干吃都吃了一碗当零食,太香了。

最后一步,你只需要找个干净无水容器,倒进去豆子,加上生抽,就完事,泡两天就可以用。是不是很简单的操作

自制豆豉简单做法2

自制、川味、自然发酵、薯仔豉的做法

豆豉叶,洗净摊开晒干水珠,没有也可以不用。

集上两元一把。

500g干黄豆泡胀煮熟。

用了发酵箱,设置为32度,实测35、8度,底层,一共用时3天半。(因为量少,其实有效时间为1天半)

豆豉捞出,趁烫手时就要裹紧在浸湿拧干的纱布包袱里。

再用豆豉叶裹住包袱,放进网篮。

最后用两层棉布全方位包住网篮。

发酵过程中会有大量水汽,豆豉发酵需要水份、空气和温度。

如果没有豆豉叶,可以将豆豉直接放在四面有眼的沥水篮里,再包一层透气棉布即可。

千万不能放在如图这种不透气的容具里,这样没有空气进入,水气蒸发不出去,豆温堆高,引起烧包,导致外层豆豉能正常牵丝发酵,中间黄豆却不能正常发酵,最终还是黄色豆粒;再就是不能用羽绒服捂,发酵箱里本身空气稀薄,羽绒服透气性差,空气无法进入交换,也会烧包无法发酵。

亲试得出的教训,切记切记。

发酵中的豆豉,自身会发热发烫,48小时后开始有浓烈的农家肥尿素味道,发酵完成的豆豉温度由烫变低,浓郁的尿素味道变淡,豆豉结成饼,纱布变干,外层豆豉变干变硬

用时3~4天,以下几个标准判断是否成功:(不叫成功,叫最佳状态)

1、内部有湿湿的黏液且牵丝,牵丝越稠密越好。

2、颜色由刚煮熟的明黄色,转为暗黄色或暗黑色。

3、口感不是熟黄豆的膨胀口感,而是发酵后的软绵口感。

4、发酵过程中,有明显的农肥尿素味道,发酵高峰期还会轻微刺眼。

4、发酵完成,浇上白酒,我用的花雕酒,拌上盐、味精、桔皮、姜米、花椒、茴香、香叶、八角、干辣椒粉,一点点白糖和味,太阳晒干即可,此为干豆豉,标配吃法是炒蒜苗回锅肉,炒腊肉风味更佳。

豆豉拉丝好,拌上的调料附着在豆豉上,把豆豉包裹得很好。

晒干的豆豉,调料包裹得很好,晒干后簸箕底也比较干净,不会掉很多调料出来。

关键:做豆豉的温度很重要。

温度太高,水份流失太快,会烧包烧缸,导致豆豉变成干颗粒,不拉丝;

温度低了,发不起来,也不会牵丝。即使勉强发起来,需要的时间也较长(5~7天),拉丝也很稀薄,中间还会混杂一些发酵不完全的黄色豆粒。

全程保持合适的温度,中途不能撤温,很很重要。

上一个失败因低温失败的例子:400g干黄豆,室温23~24度,用了热水袋保温。

出锅发烫的豆子装进纱袋拧紧,裹上豆豉叶,包两件羽绒服(事后总结的经验:羽绒服不太透气,尽量不要选择羽绒服),再包2层棉布,最后在底部放热水袋。

失败的豆豉状态:晚上睡觉后没起来换热水袋,导致失温,24~36小时内豆子内部冷却,停止发酵。但豆子是湿润牵丝状态,豆子颜色口感和煮熟的黄豆无异,(日本纳豆就是这个状态),如图所示。

如果这个状态里没有豆子变绿、变红,可以拌上酸辣椒酱吃,是一道开味小菜,这个不是豆豉,只能算凉拌黄豆。豆子如果变色就是坏了,不能吃。

很多做豆豉的,做到这步就以为成功了,其实不是,至少不是我认知里的成功。

→继续给失败的豆豉换热水加温,保持热水袋温度,豆子由冷重新转热,变干燥,表面有白物,颗粒分明,互不粘连。

→保持热水袋温度,豆子内部重新湿润抱团。

→保持热水袋温度,过程中豆子内部开始发热发烫。

三天后的豆豉,颜色由黄转黑,口感由硬转软,味道有浓烈的、类似农肥碳氨味道,如图所示。

但是,豆豉没有拉丝。虽然也香也能吃,但不算是发酵到最佳状态了。并且这种豆豉,刚拿出来是软的,放凉后就硬了,口感不是很好。

本来这个室温(23~24度),还是很好发酵的,但是因为豆量太少(才400g),散热太快了,所以加热水袋也失败了。如果一次捂5斤以上,不会失败的;或者再捂厚一点,黄豆也不会失败。

没有发酵成功的豆豉,拌调料时,因为没有黏黏的拉丝,所以调料很难附着包裹在豆豉上,如图所示。

因为没有保持稳定温度,导致豆豉发酵不成功的全过程。

放这个图是想说明:上图是中途失温,发酵不成功的状态。下图才是发酵成功的豆豉。

虽然都牵丝了,但不成功的豆子明显还是刚煮熟很饱满的状态,颜色也是本黄色,闻起来是熟黄豆味道;成功的豆子体积缩小,颜色已变成暗黑色,闻起来是强烈的农肥尿素味道。

对比一下,左图是没有拉丝的,晒干后调料和豆豉分离,簸箕底会有很多调料。

右图是拉丝成功的,晒干后调料不会和豆豉分离。

发酵好的豆豉,直接舀一点出来,泡在煮黄豆的水里(我们叫豆油),兑点水,加盐、胡辣壳海椒、野胡葱,配米饭、面面饭、面条、糊汤豆皮、都好吃。

这次在住村农户家买的今年新黄豆,蛋白质含量高,煮出来的黄豆水放在冰箱里,居然凝成冻了,像肉汤冻一样。

豆豉油兑水,加调料,把才出窝的豆豉泡上,拌面条、豆皮、面面饭、米饭。

用外面那层硬豆豉泡比较物尽其用。

晒干的豆豉,炒五花肉。

总结(此图原本是暗黑色,因为光线问题,拍出来是亮黄色):

1、豆豉发酵需要空气,而恒温箱气稀薄,所以做豆豉首推室内发酵,室内又宜在气候暖和的'季节制作,不建议恒温箱制作。

2、用恒温箱发酵,全程需要保温,35~38度左右,且中途不能降温或撤温(试过发酵箱40度太高,仅12小时豆子就变黑变黏,温度太高会烧坏豆子,导致不拉丝,我们叫烧包,或者烧缸)。

3、如果没有恒温箱,冬天做豆豉一定要包紧包厚一点(厚棉被),放在温暖的地方,比如说烤火屋里;

4、、豆豉发酵需要合适的高温,太低或者太高都会导致不拉丝。

5、豆多,需要的环境温度稍低,豆少反之。

6、干豆少,发酵过程短;量多需3~4天(5斤及以上)。但如果是春天气温高,又捂得厚实,也有2、5天发酵出来的。豆子多,发酵时间稍长,但也有烧烂的危险,可分两袋发酵。

发酵完成即要取出,不取豆豉会苦。

7、豆子量少的话,入袋后不能太松松垮垮,堆拢有助发热发酵

8、500干黄豆,做成功晒好后,带调料一起称重约540g。

9、晒好的豆豉,放干陶坛里瓮一段时间、逼一段时间后,味道更醇。

10、本地川味豆豉,只有略微的豆豉味,剩下的是香辣味。它和黑油发亮、味道醇香、后劲大、回味绵长的广式豆豉,味道区别较大,我个人很不习惯广式豆豉,用广式豆豉做出来的鱼和排骨,我也基本不吃。

今年第5次做豆豉,用纸箱稻草铺了窝(稻草事先用热水袋烫热了),豆豉布袋放进去,上面掩了一件毛衣,放在温暖的地方。(我靠电炉用毯子搭了个小棚,里面很温暖,把纸箱放棚里了)

一天半,温度由烫到热,再到凉,发酵完成。

颜色转成暗黄;有发酵的刺鼻毛毛味;口感绵软;黏手,但是没拉丝。不是最好的状态,但也是成功的。

拌酒姜盐味精花椒辣椒粉了,香的好吃的,但是口感较硬。

小贴士

首先不推荐烤箱做,空气稀薄是最不利发酵的,不容易做成功,很难做出黏液状态。

1、这个菜谱主要讲发酵箱的做法,豆豉发酵需要空气和温度。发酵箱温度够,但空气稀薄,所以要注意不要捂太厚,用透气棉布捂,中途可以开几次箱门透气,这是个人经验总结。

2、冬天有取暖条件的,建议在室内做,用大纸箱或镂空水果箱等透气容具做,捂厚一些。因为捂豆豉的衣毯有毛臭味,捂完后懒得洗,最好找不穿可以扔的衣物来捂;用厚厚的稻香或干净谷糠来捂最省力,用完直接扔掉。

最推荐气候温暖时,在室内做,发酵更快更省力。室温高时做豆豉,豆子不要捂得太烫,衣被也不要捂得太多太厚实。

3、本地做法,豆豉一定不能放凉了捂,一定要在烫手时捂。

自制豆豉简单做法3

自制霉豆鼓(豆食)的做法

1、将豆子洗净浸泡一晚上

2、倒入煮豆容器里,煮到熟透,沥干水。

3、装进发酵(酵)盆或蓝子里,盖上布或毛巾,等待发霉,大约3~5天就会长满霉(南方)。

4、这是已发好霉的豆鼓。

5、发好霉后,拌上盐,装进密封的容器里,3~6天,会发出浓浓的香味。

小贴士

霉豆鼓是经过发酵而成,开胃,日本人叫纳豆

8. 凉拌豆豉鱼的正宗做法 凉拌豆豉鱼怎么做

1、食材准备:鲫鱼750克,猪肉50克,豆豉70克,料酒25克,酱油10克,食盐5克,高汤250克,白糖7克。

2、将新鲜的鲫鱼刮掉鱼鳞、去除鱼鳃和内脏,清洗干净,然后下油锅略微油炸一下捞起沥油后备用;

3、将猪肉和豆豉放一起剁碎成末。炒锅内下油烧热,放入剁好的肉末及豆豉末炒散,然后加入料酒、精盐、白糖、酱油、鲜汤,等水开撇去浮沫。最后放入炸好的鲫鱼,锅中煮10分钟,改用小火焖烧至浓,鱼熟时起锅,晾凉待用;

4、将晾凉的鱼,改刀装盘,淋上剩余的汁水即可。

9. 风味豆豉怎么做好吃

风味豆豉怎么做好吃

风味豆豉怎么做好吃,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很多种不一样的菜品,也有很多人都会自己尝试制作美食,不同的食物调料配方给我们带来的口味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以下了解风味豆豉怎么做好吃。

风味豆豉怎么做好吃1

豆豉是一种发酵过的豆制品。事实上,豆豉是中国传统的豆制品食材,早在中国汉朝就已经流传民间,由于豆豉鲜美可口、香气独特,在中国烹饪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与芝麻油等配料混合制成小菜;

豆腐、茄子、芋头、萝卜等菜肴有不同风味。着名的“麻婆豆腐”和“炒猪肉”都是少不了用豆豉作为调味品。广东人更喜欢用豆豉做调味品来烹调粤菜,如“豆豉排骨”、“豆豉腊肠”和红烧鸡、鸭、猪肉、牛肉等,尤其是炒蜗牛时,豆豉作为调料,味道更佳。

我们接触酱油(生抽、老抽)调料比较多,一般人可能对豆豉了解的不是很多,通俗地说,豆豉是用黑豆发酵做成酱油留下来的原料精制而成,由此可见,其营养价值和美味。豆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各种氨基酸、微量元素,不单品相美观,还有浓郁的香味。

比较有知名的豆豉有:广东阳江豆豉、开封西瓜豆豉、广西黄瑶豆豉、山东八宝豆豉、四川铜川豆豉、湖南浏阳豆豉、永川豆豉等。我个人比较喜欢阳江产的豆豉,由于阳江那边靠近海边,空气清新流通高、日照时间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合晾晒豆豉。那边的豆豉颗粒不一定很大,比较干爽、入味,打开袋子就能闻到一股豆豉独特的香气。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道下饭开胃菜,主要食材就是豆豉,加上辣椒、蒜末,比较适合喜欢吃咸辣菜的朋友。

【豆豉辣椒丁】

[主要食材]

豆豉、蒜丁、姜末、红辣椒丁、青辣椒丁

[配菜和调料]

盐、紫苏、生抽、花生油

[烹调过程和方法]

第一步:把大蒜剥壳,切成蒜丁;老姜去皮清洗干净,切成姜末;红辣椒切成辣椒丁,青辣椒切成辣椒丁,紫苏切成丝。

第二步:热锅,倒入花生油,加热让油温起来,先倒入红辣椒丁、青辣椒丁小火煸炒段青,再倒入姜末、蒜末、紫苏翻炒爆香。

第三步:取一小包豆豉倒入锅中,加入小半勺盐、一点花生油,撒上半勺生抽,一起翻炒2~3分钟,爆香后,即可盛盘出锅。

这样简单一道豆豉辣椒丁下饭菜就做好了,出锅就香气弥漫,十分美味。吃饭习惯放酱料的朋友,可以试一下,在家自己做干净、新鲜、更合自己的胃口。

[小贴士]

豆豉那么好吃,由于不同地区生产加工的豆豉口味还是有所不同的,在市场上,如何挑选好的豆豉?对于黑豆豆豉,我个人比较喜欢广东阳江口味的.,下面分享一下自己挑选豆豉的经验。

1、豆豉的保质期一般是12个月,要买保质期内的豆豉,新的生产日期产品比较好。

2、新鲜的豆豉出酱油缸后,就要经过暴晒、风干,干爽后封装入袋,好吃新鲜的豆豉内里会保留一定酱汁水分。尽量买密封包装好的豆豉,开封的豆豉容易水分流失,风干过度或渗透有空气水分,影响风味。

3、优质豆豉颗粒感很好,不软烂也不硬化,倒出袋子可以像沙子一样散落。不要买那些看起来表面发白、硬化的豆豉,一般都是已经过期或已经发霉后重新日晒的豆豉,尽量少吃。

不用担心炒青菜发黄,注意这点细节,油麦菜炒出来翠绿清甜很简单

高温多雨的芒种时节分享几道凉拌菜,既防暑降温又养生

学会这一招,肉末酿油豆腐煎、蒸、焖、煮都可以,色香味俱全

风味豆豉怎么做好吃2

风味豆豉油辣椒

孩子爸爸特别爱吃老干妈豆豉酱,自己试着做了,味道还不错,用来炒菜、拌面都非常好吃,步骤看似复杂,其实非常简单。

原料:猪里脊肉、豆豉、辣椒面、大豆油、料酒、鸡粉、花椒粉、熟白芝麻、盐、海鲜酱油、白糖、姜末。

做法步骤:

第1步、准备好所有材料,猪里脊肉切小块

第2步、锅中放入大豆油烧开后,晾至常温,去除生油味

第3步、中火放入猪肉,炒2分钟

第4步、放入姜末、料酒、海鲜酱油炒1分钟

第5步、加入豆豉炒5、6分钟

第6步、转小火倒入辣椒面、白糖、盐炒出红油

第7步、倒入五香粉、鸡粉翻炒均匀

第8步、关火倒入芝麻

第9步、翻炒均匀就完成了。

第10步、炒的时候我就直流口水了,赶紧煮碗面。

风味豆豉怎么做好吃3

豆豉

别名:香豉、淡豆豉

禁忌人群:肝病、肾病、消化性溃疡和动脉硬化患者应少吃。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合血栓患者。

豆豉的基本介绍

豆豉,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是以大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一般用大豆或黑豆蒸煮以后,经发酵制成(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豆豉的种类较多,按加工原料分为黑豆豉和黄豆豉,按口味可分为咸豆豉和淡豆豉。

古代称豆豉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公元2至5世纪的《食经》一书中还有“作豉法”的记载。古人不但把豆豉用于调味,而且用于入药,对它极为看重。《汉书》、《史记》、《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都有此记载。

据记载,豆豉的生产,最早是由江西泰和县流传开来的,后经不断发展和提高,使豆豉成为独具特色,成为人们所喜爱的调味佳品,而且传到海外。我国台湾人称豆豉为“荫豉”,日本人称豆豉为“纳豉”,东南亚各国也普遍食用豆豉。

我国较为有名的豆豉有:广东阳江豆豉、开封西瓜豆豉、广西黄姚豆豉、山东八宝豆豉、四川潼川豆豉和永川豆豉、湖南浏阳豆豉等、陕西汉中香辣豆豉和风干豆豉等。

豆豉的功效与作用

1、豆豉还以其特有的香气使人增加食欲,促进吸收。我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大量生产豆豉供应志愿军食用。

2、豆豉不仅能调味,而且可以入药。中医学认为豆豉性平,味甘微苦,有发汗解表、清热透疹、宽中除烦、宣郁解毒之效,可治感冒头痛、胸闷烦呕、伤寒寒热及食物中毒等病症。

豆豉的营养价值

豆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20%)、脂肪(7%)和碳水化合物(25%),且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豆豉的选购

以黑褐色或黄褐色、鲜美可口、咸淡适中、回甜化渣、具豆豉特有豉香气者为佳。

豆豉的存储

豆豉用陶瓷器皿密封盛载为宜,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或高温烘烤,就能达到防止脂肪氧化的目的;如需放在冰箱里,应用塑料袋包扎密封后放在冷藏室内,这样可保存较长时间,香气也不会散发掉。但忌生水入侵,以防豆豉发霉变质。

豆豉的食用方法

1、豆豉一直广泛使用于中国烹调之中。可用豆豉拌上麻油及其他作料作助餐小菜;用豆豉与豆腐、茄子、芋头、萝卜等烹制菜肴别有风味;着名的“麻婆豆腐”、“炒回锅肉”等均少不了用豆豉作调料。广东人更喜欢用豆豉作调料烹调粤菜,如“豉汁排骨”、“豆豉鲮鱼”和焖鸡、鸭、猪肉、牛肉等,尤其是炒田螺时用豆豉作调料,风味更佳。

2、食用前要充分加热,不要食用变质或发霉的豆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