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推荐 » 咸的艾糍有什么馅好吃窍门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咸的艾糍有什么馅好吃窍门

发布时间: 2022-06-17 17:04:54

‘壹’ 艾糍青绿有什么秘诀

艾糍,用现在流行一点的叫法,就是青团,这两个其实是一回事。艾糍颜色青绿,软软糯糯,里面无论是豆沙馅、芝麻花生馅,还是时下网红的咸蛋黄肉松馅,都非常可口。

艾草一身宝,对女性身体特别好,推荐食用艾糍。正常手工艾糍是有点偏暗的,尤其是用新鲜艾草制作的,现在有些商家为了颜色好看往里面添加了其他添加剂,所以看起来很鲜艳。那么家庭手工制作艾糍如何保持鲜绿?下面我说一下艾糍保持青绿防止变黑的关键问题:

当艾糍第一次被制作出来时,颜色会很亮。然而,长时间放置后会很容易与空气接触,颜色会变得更深,甚至是黑色。所以尽快食用,如果吃不完,可以用保鲜袋包着放冰箱保存。以后再吃的时候,就再蒸一次。这样做可以防止它在冷却后变干和变硬,并且不会变色和变黑。

下面这个艾糍(青团),我用的是花生汤圆做馅。因为没有时间准备馅料。做出来也非常好吃。

‘贰’ 如何在家做广东艾糍好吃

主料:艾叶干1500g、糯米粉2500g、红糖沙1500g、2500克豌豆。辅料:花生油适量、盐适量、水适量、芭蕉叶适量、碱水或者石灰水。

1、提前一个晚上将叶干拿灰水和水泡清去污,第二天把艾叶洗净捞起挤干水分,洗4、5次就干净。

2、豌豆提前一晚用清水泡上,泡好的豌豆放入压力锅压10分钟。挤干水分,热锅加适量油把豌豆馅炒香加盐晾凉待用。

3、芭蕉叶摘10大片后均剪成宽16cm,长度不用理会(芭蕉叶长度30cm左右),洗净再放些油入热水中煮熟然后放冷水冲洗干净捞起待用。

4、热锅加油放艾叶翻炒略干再加入红糖沙翻炒,取适量糯米粉加水搅稀后倒入锅里和艾叶一起翻炒,改中小火炒至熟透,放入适量糯米粉中揉成面团。

5、先要瓣一块鸡蛋大小左右的小圆面团,双手要同时用拇指按面团中间,四指同时在外转,不断翻动,最后按出一个薄厚一致半圆的外衣,再小心地加入豌豆馅,双手慢慢的旋转面团直至封口,就象包汤圆一样,手法不娴熟的慢慢来。

6、用整理好的芭蕉叶表面抹点油预防和艾糍黏在一起,放入2个包好馅的艾团,包裹好放入蒸笼。

7、锅里加水,将蒸笼放入锅里,柴火蒸35分钟熟透。



艾草的功效多多: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脾、肝、肾经;芳香温散,可升可降;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心腹冷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泄泻久痢,带下,湿疹,疥癣,痈肿,痔疮。灸治百病。

‘叁’ 艾糍粑放什么料馅好吃

每年清明节时也是做艾糍粑的时候,以前多数都买着尝个鲜,现在就自己制作了,馅料还可以随自己的喜好来变换,以前用的比较多的是红豆沙馅和花生芝麻馅,这次我做的蜜眉豆馅,这个馅也是我们家常用来做粄用的,非常的香软。
艾草也是一种具有特色保健功能的绿色食品,男女老少食用皆宜,妇女食之犹佳,能起到通便,排毒养颜的作用,更是“暧宫好孕”的最佳食品。(收起)
食材
主料
糯米粉
250g
艾叶
50g
辅料
糖粉
60g
眉豆
适量
白糖
适量
白萝卜
适量
步骤

1.眉豆提前一晚用清水泡上。

2.泡好的眉豆放入压力锅压10分钟。

3.落气后加入白糖开保温键搅匀把糖融化。

4.做好的蜜眉豆取出放凉备用。

5.嫩艾叶清洗干净。

6.水烧开后把艾叶下锅煮2分钟。

7.把煮过的艾叶加适量水用料理机打碎。

8.称好糯米粉和糖粉。

9.加入适量艾草汁。

10.和成干湿适中的粉团。

11.把粉团分成若干小剂子。

12.取一个粉团用手压成盏状,放入适量蜜眉豆。

13.收口后搓圆。这时颜色还是挺漂亮滴,可是一上蒸锅就变包公亲戚了,呵呵。

14.蒸锅中放入萝卜片。

15.把艾糍粑胚放在萝卜片上,起锅蒸15分钟即可。
小贴士
1.艾草可以加多一些,不过颜色会更深一些。蒸的时候要保持距离,不然会粘在一起。
2.馅料可以随自己的喜好来更换。

‘肆’ 艾草糍粑咸怎么做

方法/步骤

1每年3-5月份,是艾草生长最好的季节,这个时候的艾草嫩绿,最适合摘回来做艾糍粑吃了。第一步就是采摘艾草的嫩芽。

2清洗艾草,然后放入锅中加水煮开,煮到可以用手捏碎艾草即可。然后冷水冲洗后沥干水分。

3把煮熟的艾草用刀剁碎,或者用榨汁机打碎。妈妈家没有榨汁机,只好手工剁,没想到还挺耗费体力的,忙活好久才把艾叶剁碎。

4用干净的盆,放入艾草,加入适量糯米粉,加入适量白糖水一起和面(我用的是开水)。如果面团水分多,再加些糯米粉,直至加到合适,可以把面团揉成光滑的面胚。

5准备一口干净的锅,将洗过的芝麻倒入锅中炒一炒。炒芝麻是个技术活,活力掌控不好,芝麻很容易糊,所以,炒芝麻的时候,要不停翻炒,火开小一点。炒好的芝麻香喷喷的。

6炒好芝麻后,用工具碾碎,这样可以充分释放芝麻的营养和香气。芝麻碾碎后加入红糖调成馅料。(想吃花生馅、豆沙馅的可以根据洗好做)

7面团揉好了,馅料也准备齐全了,就可以包糍粑啦。取一个面团,从中间压扁做成一个碗状,放入芝麻,收口弄成圆形。

8用芭蕉叶,剪成小块,将包好的艾糍粑放在上面。放到锅里隔水蒸10-15分钟,就可以吃了。除了蒸,还可以煎都很好吃。

9当~当~当~当~艾叶糍粑出锅了,看着口水直流,是不是很想吃~今年在娘家、婆家,广州,都做了一次艾草糍粑,很过瘾~很享受做糍粑的过程,以及分享给家人、同事们并得到称赞。
注意事项

摆盘蒸艾糍粑的时候,糍粑之间要留些空间,要不蒸熟变大后容易两个粘连。
在芭蕉叶上抹少许油,可以防止糍粑粘叶子太紧。
糍粑趁热吃香香、糯糯的。

‘伍’ 艾糍怎样做不塌

清明节就快到了,除了祭扫先人,吃青团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习俗。传统的青团一般都是用艾草或者鼠曲草和的面皮,做出来的青团不仅翠绿好看,还有这两种植物的特殊香气。现在在很多寻不到这两种草的地方,有些人也会用菠菜汁,色素一类的来代替,不过感觉这样的青团终归是没有灵魂的。

还有馅料,现在青团的内馅品种也是越来越丰富,有的甚至中西结合。不过讲真,还是喜欢传统的味道。就像汤圆,总归是芝麻馅的最经典。在我们老家,青团最经典的馅料就是雪菜竹笋猪肉馅的了,这个时节的春笋正鲜嫩,用来做馅料最是鲜美。咸口的是立体饱满的水滴状,我们家平日里吃的多是这种,甜的是圆圆扁扁的饼状, 我们家多用它来祭祀祖先。

我们就可以开吃了,吃上一口,任窗外风雨如晦,我自春光明媚。

如果一时吃不了的,趁温热时用保鲜膜包好,要不然放久了冷了,表皮会有点干,不润。况且包好了吃的时候拿着又不脏手。

‘陆’ 糍粑小吃有几种

说起糍粑,那是小时候的最爱。记得小时候一到放寒假,我们都会去外婆家住一段时间,这时候,外婆总会做些糍粑,给我们这些小馋猫解馋。那时候外婆都是泡一大盆自己家种的糯米,然后蒸熟,这时候就该舅舅和爷爷他们上场了,先将蒸熟的糯米放入石臼里,然后用大木锤,几个人抡起大木锤交替的,有节奏的锤向糯米,一边锤还一边“嘿”“嚯”的吆喝,节奏感特别强,配合 得相当默契呢!锤至糯米粘稠细腻,最后取出放入盆中铺平定型,等过几天糍粑变硬了,就放入清水中浸泡,随吃随取。煎,炸,煮,都可以,然后配上红糖汁,软软的糯糯的,吃得别提有多香了。现在外婆不在了,特别想念外婆,想念儿时的味道。今天我将做糍粑的方法分享给朋友们,咱们自己学会了,不管人在哪里,都能尝到家乡的味道,童年的味道。

准备材料:糯米500克 红糖50克 熟黄豆粉30克

将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4小时。

糯米洗净,沥干水分。蒸锅里垫上湿纱布,将糯米倒入,铺平整,用筷子插几个气孔,使糯米受热均匀,容易熟透。

盖上盖子,大火蒸25分钟。

香喷喷的糯米饭就蒸好了,把蒸熟的糯米盛入不锈钢盆中。

擀面杖蘸冷开水,趁热把糯米捣烂。(刚蒸熟的糯米很粘,擀面杖蘸水防粘。)

饭勺蘸水,将糯米翻面。

继续用擀面杖将糯米捣烂至粘稠融合在一起,捣的时间越长,糯米糍粑越细腻软糯。

模具里垫上保鲜膜,放入糯米糍粑。

戴上手套,蘸水,将糍粑按压平整。

用周围多余的保鲜膜将表面盖起来,放入冰箱冷藏4小时,定型。

待糍粑定型,取出。切成1厘米厚的条状。

锅里放油,烧热至插入筷子,看到周围起泡泡,即可下入糍粑。

一块块放入,防止粘连。(中小火炸制)

中小火炸至表面酥脆,即可起锅。(喜欢吃软些的话可以少炸一会儿,喜欢表皮酥脆就多炸一会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哦)

起锅,沥油。

撒上熟黄豆粉。

锅里放入小半碗清水,红糖。

中小火熬至汤汁浓稠。

将红糖汁浇在糍粑上。

热乎乎,香喷喷的红糖糍粑就做好了。

迫不及待地咬一口,黄豆的豆香味和红糖独特的甜味融合在一起,细腻绵软,酥软香甜,那是童年的味道,满满的幸福的滋味!喜欢的朋友赶紧试试吧 !

‘柒’ 艾叶糍粑太咸怎么救

加一点糖,可以缓解咸味道。
传统艾叶糍粑,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是将艾叶晒干,再密封起来储存,这样可以保存很久,要做糍粑吃的时候再拿出来,压成艾蓉,再加水煮开,加入糖与糯米粉混在一起,揉成半熟的粉团,再包上麦豆馅或者红糖花生馅料,最后用芭蕉叶包住艾叶糍粑。
搓粉时一定要用开水拌粉,或者用一半粉煮成熟粉团再与干粉艾蓉一起揉成光滑的粉团,注意了,粉团太生会开裂的,那就包不了馅了。

‘捌’ 艾糍的做法,艾糍怎么做好吃,艾糍的家常做法

用料

糯米粉

适量

黑芝麻

适量

花生

适量

白糖

适量

新鲜艾草 适量

枧水

少许

食用油

少许

客家艾粄(青团)的做法

1.准备好馅料:花生、芝麻分别炒熟,花生冷却后去皮,花生、芝麻分别用料理机打成粉,加入白砂糖拌匀,具体参照我菜谱:客家糍粑(糯米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