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蜂蜜功效 » 草莓大棚可以放蜂蜜吗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草莓大棚可以放蜂蜜吗

发布时间: 2022-05-26 14:03:36

⑴ 草莓大棚蜜蜂管理技术

草莓种植中授粉情况直接影响着和草莓种植的经济效益,所以,很多草莓种植户在草莓大棚中采用蜜蜂进行授粉,保障草莓授粉的均匀。
大棚草莓的蜜蜂授粉技术

蜜蜂由于自身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的优势,非常适用于农作物中的授粉工作,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蜜蜂每一次飞出采蜜,其从一朵花到另外一朵花之间所传输的花粉量多达500万粒。草莓温室种植,授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过程。大量的数据表明,采用蜜蜂对草莓进行授粉,草莓的增产效果非常显着,由于温室内湿度高、温度高、且空间较小,非常适合蜜蜂的生存和活动。

1.蜂群的管理

将蜜蜂引入温室的时候,最好选取温度较低的清晨或者傍晚,蜜蜂蜂房的设置要离地面0.5-0.8米的高度。选取温室相对干燥的位置摆放,相对湿度维持在80%左右,非常有利于蜜蜂幼虫的发育和成长,而相对湿度为60-70%的环境则适合蜜蜂成虫的羽化。

一般而言由于温室的密闭性,所以湿度都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当在90%的湿度下,成虫的羽化将会收到影响,并且蜜蜂采取的花粉和花蜜会因为自潮的作用而变得粘稠和稀释,蜜蜂以此作为食物进食,容易得病死亡。蜂巢的位置尽量和温室平行,前高后低。蜂巢的位置不易经常变化,否则不利于蜜蜂认巢。 刚运到的蜂蜜不宜马上放出,应该关闭5-6个小时让其幽闭,然后留出一个小缝隙,让少量蜜蜂飞出以辨认环境,识别巢穴。

将蜂巢放入温室之前的几天内,不要将温室底的草帘打开,这样可以降低蜜蜂撞膜的危险。 在蜜蜂的授粉期间,应该适量添加含有无机盐的清水,一来补充水分,二来补充蜜蜂所需的盐分。这样可以避免蜜蜂采取由水汽所凝聚的露珠作为进食的水分,因为这种水分大部分都含有毒性的物质,摄入这种水分会缩短工蜂的寿命。而幼虫摄入这种水分,会导致发育不良,导致不能正常羽化。

幼蜂进入羽化阶段之后,需要采取花粉为食物,虽然温室内具有草莓花,但是其花粉的数量并不能满足幼蜂成长的需求,因此一旦发现花粉不足,则应该及时往蜂房内补充适量的花粉,以维持蜜蜂群体的正常生长。

如果温室内的温度超过30℃,则会对蜜蜂的正常活动不利,应该及时给予降温,可以打开温室的门让大量的流动空气进入温室降温,同时为了防止蜜蜂的逃逸,可以在门处挂放尼龙纱网。 在蜜蜂的授粉期间,鉴于蜜蜂对农药的敏感性,这段时间不应该使用农药。如果必须使用,应该首先将蜜蜂移走。

大棚草莓的蜜蜂授粉
2.蜂王的管理

因为温室内草莓授粉期比较长,花粉数量不足、空气相对湿度较大,因此很容易造成引入的蜂群数量呈现不断下降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应付:

一、不要过早将蜜蜂放入,而是在草莓盛花期再将蜜蜂放入,以减少蜂群在温室内的生活周期。

二、如果农户先提前将蜂群放入温室内,以得到早期的优质草莓以抢占市场,则可以在进入花期但是又未到盛花期间,将蜂王扣下。这样蜂王的产卵和蜂群对于花粉的需求和活动都大为减少,这对于后期工蜂寿命的延长和保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前期少量的工蜂出勤活动,足以满足前期少量的草莓花授粉需求。当进入盛花期,再将蜂王置入蜂巢内,则蜜蜂大量繁殖的周期和草莓盛开的时间高度吻合,以利于工蜂对于草莓的全面授粉。

温室内采用蜜蜂进行漫长的授粉工作之后,蜜蜂的种群数量必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但是依照上述的方法进行操作和运行的话,当花期结束的时候,至少还可以保存一般数量以上的蜜蜂存活。将其进行修养和外放,依然可以让蜂群的数量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正常水平,来年春天依然可以再次采用这样的措施来授粉,采用科学的方式对温室蜂群进行管理,不但提高了草莓授粉的效率,同时还降低了授粉的经济成本,做到了蜂农利益和草莓种植户利益的双丰收。

⑵ 蜜蜂放进草莓大棚为何不产卵

蜜蜂不产卵可能的原因是:蜜蜂为工蜂或是雄峰,所以不产卵。

1、蜂王:蜂王的任务是产卵,分泌的蜂王物质激素可以抑制工蜂的卵巢发育,并且影响蜂巢内的工蜂的行为。蜂王是由工蜂建造王台用受精卵培育而成的。工蜂对蜂王胎里的受精卵特别照顾,一直到幼虫化蛹以前始终饲喂蜂王浆,使蜂王幼虫浸润在王浆上面。蜂王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生物激素,对蜂王幼虫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对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起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蜂王幼虫的生长,工蜂把台基加高,最后封盖。

2、雄蜂:雄蜂的职责是和蜂后繁殖后代。雄蜂一生只有一次与蜂王的交配,交配结束后几分钟内死亡。雄蜂数目很多,在一群体内可能近千个。雄蜂的唯一职责是与蜂王交配,交配时蜂王从巢中飞出,全群中的雄蜂随后追逐,此举称为婚飞。蜂王的婚飞择偶是通过飞行比赛进行的,只有获胜的一个才能成为配偶。交配后雄蜂的生殖器脱落在蜂王的生殖器中,此时这只雄蜂也就完成了雄蜂一生的使命而死亡。

3、工蜂:工蜂是一种缺乏生殖能力的雌性蜜蜂,在蜂群的雌性蜜蜂中,仅有蜂后拥有生殖能力。但有研究发现一些工蜂通过繁殖来延长自己的生命欺骗蜂王。多数的雌蜂在幼虫时期,仅有最初几天可食用蜂王浆,之后改喂食一般的蜂蜜,因而无法完成生殖能力的发育,最后便会成为工蜂;若能持续食用蜂王浆,最后将成为蜂后(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蜂王)。在同一蜂巢中的工蜂,因年龄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生理上不同的工蜂群——保育蜂、筑巢蜂和采蜜蜂。工蜂蜇人后,其蜇针连同肠脏留在人体皮肤中,故其很快就会死亡。

⑶ 急急急!!!跪求!!!大晴天的温度适宜为啥草莓大棚蜜蜂不传粉呢现已大面积开花

草莓蜜蜂传粉技术 相关专题: \N 时间:2009-04-02 19:51 来源: 安徽农网 大棚草莓栽培正值冬季和早春,温度低,湿度低,日照短,昆虫少,影响花药开裂及花粉飞散,授粉不良,易产生各种畸形果,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创造良好的授粉条件,除注意通风换气、降低空气湿度外,主要的还是利用蜜蜂进行辅助授粉。研究表明,采用密蜂传粉的大棚草莓,座果率明显提高,果实增产30-50%,畸形果数只有无蜂区的20%。
在放风前5-10天,棚室内彻底防治1次病虫害,尤其是虫害。蜂箱放进后,一般不能再施农药,尤其禁施杀虫剂。在草莓开花前1周,将蜂箱移入棚室内,一般按1个棚室1箱,1株草莓1只蜂蜜的比例放养。蜜蜂箱放在棚室中间部位光照好的地方,离地面15厘米,蜂箱出口应避开光线直射,以免蜜蜂飞出时迎光造成碰棚而增加死亡率。放置时间宜在早晨或黄昏。蜜蜂在气温5-35℃出巢活动,生活最适温度为15-25℃,蜜蜂活动的温度与草莓花药裂开的最适温度(13-20℃)相一致。气温长期在10℃以下时,蜜蜂减少或停止出巢活动,要创造蜜蜂授粉的良好环境,温度不能太低。但气温超过30℃时,应及时放风。
在生产上应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尽量减少死亡。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降低大棚内的湿度,尤其在长期阴雨天气后棚内湿度大,棚膜上聚集的水滴多,晴天蜜蜂外出活动时飞行困难容易被水打落死亡。因此,阴天骤晴要加大通风散湿,蜂箱内可放置石灰瓶等干燥剂降湿。
2、大棚内采取多种覆盖时,揭中、小棚膜要放到两边底下,不能揭一半留一半。否则,蜜蜂在到处飞行时钻到薄膜夹缝中被夹死。
3、防治病虫害要选择对蜜蜂无毒或毒性小的农药,且打药或使用烟熏剂时,要关闭好蜂箱孔,或将蜂箱搬至室外,隔3-4天再搬进大棚,防止蜜蜂中毒死亡。
4、冬季及早春蜜源少,要加强饲养。饲养量以饲养后蜜蜂能正常传粉为准。否则,会出现饲料过量、蜜蜂不传粉,或饲料过少,蜜蜂无力飞行传粉现象,造成蜜蜂传粉失败。选择白砂糖与清水以1:1的比例熬制,冷却后饲喂,水分不能太多,防止蜜蜂生病。每板蜂(2500只)白砂糖用量1千克,在元月前喂完,也可以按白砂糖与清水比例2:1熬制成糊状灌满蜂槽,一次性投喂同时增加花粉喂养量。
5、放蜂时为防止蜂群从放风口流失,应在放风口加一层防逃网。
6、放蜂时间为草莓第1次顶花序开花至次年3月。

⑷ 促进草莓授粉,大棚放蜂的需要注意事项是什么

如何促进草莓花期授粉?草莓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之一,现在很多地方都采用大棚栽培草莓,而在实际的栽培过程中,由于大棚内通风不良,从而影响草莓花期授粉,导致草莓果实产量低、品质差,因此今天小编就来简单说说促进草莓花期授粉的方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3)放养最适温度

蜂箱最好能在早晨或黄昏前后搬入大棚,若在中午放入,由于大棚内外温度差异过大,会引起蜜蜂骚动。据有关资料介绍,当大棚内温度上升到15~18℃时,蜜蜂开始飞出蜂箱进行访花采蜜;20~23℃时蜜蜂活动最为活跃;若上升到25℃以上,虽然自蜂箱飞出的蜜蜂很多,但它们大多不去访花采蜜,而是聚集在蜂箱周围或聚集在大棚的天顶上,授粉效果不好。

⑸ 大棚栽培草莓蜜蜂传粉技术应注意哪些问题

降低大棚内的湿度,尤其在长期阴雨天气后棚内湿度大,棚膜上聚集的水滴多,蜜蜂外出活动时飞行困难,且容易被水打落死亡。

大棚内采取多种覆盖时,揭中、小棚膜要全部揭开,不能揭一半留一半。否则,蜜蜂飞行时钻到薄膜夹缝中易被夹死。

防治病虫害要选择对蜜蜂无毒或毒性小的农药,且打药或使用烟熏剂时,要关闭好蜂箱孔,或将蜂箱搬至室外,隔3~4天再搬进大棚,防止蜜蜂中毒死亡。

冬季及早春蜜源少,要加强饲养。饲养量以饲养后蜜蜂能正常传粉为准。否则,饲料过量,蜜蜂不传粉;饲料过少,蜜蜂无力飞行。都会造成蜜蜂传粉失败。选择白砂糖与清水以1∶1的比例熬制,冷却后饲喂,水分不能太多,防止蜜蜂生病。每板蜂(2500只)白砂糖用量1千克,在1月份前喂完,也可以按白砂糖与清水比例2∶1熬制成糊状灌满蜂槽,一次性投喂同时增加花粉喂养量。

放蜂时为防止蜂群从放风口流失,应在放风口加一层防逃网。

放蜂时间为草莓第一次顶花序开花至次年3月。

⑹ 草莓大棚里每天都会有死蜜蜂,这是什么原因

大棚草莓栽培是当前重要经济作物栽培,大棚草莓是草莓种植的最重要方式,由于大棚缺乏传粉授粉媒介,利用蜜蜂来授粉成为当前大棚草莓种植重要手段。通过熊蜂授粉,草莓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减少畸形果出现,也可以减少人工授粉成本,还能减少激素类辅助授粉导致的农残。很多种植户反映蜜蜂授粉过程中会出现死亡现象,下面来分析一下草莓大棚中授粉蜜蜂死亡原因和对策。

结束语

蜜蜂是大棚种植草莓好帮手,若授粉期蜜蜂大量死亡,势必会给种植户带来一定损失,控制好大棚内湿度和温度,施用低毒安全农药,掌握施药技巧,对于保证蜜蜂安全很重要。

⑺ 我的大棚是草莓蜜蜂进棚怎么不上花上踩蜜呢就乱飞

蜜蜂刚刚进棚,非常不适应大棚环境的。他们会往棚膜上撞。
初进棚的蜂群,应该小开巢门或者是巢门堵点草/纸巾,让蜂费力通过,这会导致蜂重新认巢,认识新环境。

⑻ 大棚草莓定植后的管理

专家解答

(1)栽后肥水及秧苗管理为保证栽植成活率,栽完秧苗后立即灌水,一周内根据墒情再灌水1~2次。缓苗后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每667米2施10千克,有利于生长和花芽分化。10月上中旬施一次磷酸二铵,同样为每667米210千克,以促进花芽发育。施肥时要结合灌水进行,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新叶长出后及时摘除老叶,随时疏除新生匍匐茎。

(2)覆盖地膜扣棚前,当日平均气温下降到5℃时,草莓秧苗要进行覆盖地膜防寒。当日平均气温降到0℃以下,在地膜上加盖草帘、棉被等防寒物进行越冬。

(3)扣棚升温扣棚升温的具体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其标准是扣棚后棚内夜间温度要保持在5℃以上。在辽宁丹东地区为2月上旬(立春前后)。开始扣棚时期不能过早,过早草莓提前萌芽生长,自身抗寒力下降,当棚内温度达不到正常生长发育要求时,秧苗就会产生冻害;扣棚过晚,草莓生长发育就向后推迟,上市延后,降低经济效益。

(4)破膜提苗扣棚后应立即清除地膜上的覆盖物,扫清灰尘与杂物,以利于地膜透光,提高地温。随着棚内温度的不断升高,土壤迅速解冻。一般2周后,草莓植株开始萌动,在秧苗萌发出1~2片新叶时,将地膜割小孔,把秧苗提到膜外。此时,大棚不需放风,要密闭保温,以提高地温,促进秧苗生长。

(5)温湿度管理草莓萌芽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8℃左右,夜间温度控制在5℃以上。如果夜温低于5℃,应在大棚内加设小拱棚。如果还不能保证温度,就采取夜间在小拱棚的膜面上加盖草帘保温。白天撤掉草帘,再揭开小拱棚薄膜进行升温。

草莓在花蕾显露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左右,超过28℃时应放风降温;白天避免出现30℃以上高温,夜间温度应保持8~10℃为宜。

草莓开花期,白天温度以20~25℃,夜间8~10℃为宜。当温度超过30℃时,花粉授粉能力降低;夜间温度在0℃以下时,会使雌蕊遭受冷害,影响受精,所以,夜间注意保温防冻。开花期棚内湿度不能过大,相对湿度一般应控制在60%左右。所以,开花期白天应注意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

果实膨大期,棚内温度可稍低些,白天20~25℃,夜间5~6℃。夜间温度如果过高,浆果虽然着色快,但易长成小果。所以,在接近果实成熟期,要经常揭膜扒缝,通过棚内外气体交换来调整温度。当夜间大棚外部气温稳定在8℃以上时,可以撤掉大棚塑料薄膜,进行露地方式管理。

(6)赤霉素处理在草莓促成栽培中,为了防止草莓休眠,可在大棚保温3天后进行赤霉素处理。处理浓度和次数依品种各异。休眠浅,对低温积累量需求少的品种,每株用浓度为8毫克/升的赤霉素5~7毫升,喷1次即可。而对于休眠较深的品种,则每株用浓度为10毫克/升的赤霉素5毫升在扣棚后3天喷1次,10天后再处理1次,才能达到效果。

(7)人工补光长日照具有防止草莓秧苗进入休眠的作用,在塑料大棚开始保温后,通过人工补光方法,延长光照时间,抑制草莓休眠。光源可用白炽灯替代,每隔4米一只100瓦的白炽灯,安装高度为1.5~1.8米;也可根据面积计算安装白炽灯数量,一般10~14米2安装一只100瓦的白炽灯。补光的时间要根据季节变化而调整,以白天太阳照射时数加上补光时数不低于13小时为准。补光一经开始就不能停止。

(8)棚内放蜂为了促进授粉,有条件的地方,开花前3~5天在大棚内放蜂,提高坐果率,降低畸形果比率。一般667米2大棚草莓放置2箱蜜蜂即可。蜂箱放入大棚内,要定时用白糖、蜂蜜饲喂。蜜蜂采蜜的适宜温度为20~25℃,蜜蜂喜干燥环境,所以应注意降湿。值得注意的是给大棚通风降湿时,通风口要用网罩或纱布封好,防止蜜蜂飞出大棚。

(9)其他管理结合松土、锄草等措施,摘除老叶、弱芽和匍匐茎,减少营养消耗。在花期要疏掉过多的花蕾;坐果后要疏除病虫果、畸形果,保证果品质量。

注意灌水,有条件的大棚最好用管道渗灌或滴灌,垄沟明水灌溉会加大棚内湿度,易引起草莓病害,影响授粉。结合灌水适当补肥,最好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保证后期果实生长发育需要,提高果品质量。

提示板

大、中棚定植后的管理关键是温度调控。当秋季气温降至5℃时要覆盖地膜,进入冬季时要在膜面上再加盖一层草苫进行保温,防止秧苗受冻。第二年的2月份,扣棚后夜间温度不低于5℃时开始扣棚升温。扣棚后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夜间达不到5℃时,可在棚内再扣小拱棚,采取白天揭开小拱棚薄膜吸热,夜晚覆膜保温方式提高温度。进入生长期白天控制在20~25℃,最高不能超过30℃,夜间控制在8~10℃为佳;果实膨大期夜间温度可适当调低一些,有利于营养积累。

⑼ 有人种草莓的地方适合养蜂吗

种植户选择在大棚内放养蜜蜂,以促进草莓花期受粉。1、放养密度一般以一株草莓一只蜜蜂的比例进行放养。

2、放养时间与温度蜂箱在草莓开花前 4 天放入大棚,让蜜蜂先适应大棚环境条件,再开始访花采蜜。如果在草莓开花后再把蜂箱放入大棚,传粉效果会不太理想。

⑽ 草莓大棚什么时候放蜜蜂

当你草莓都处于开花的时候就可以放蜜蜂了,但不要等到它全部开花,如果棚里出现1/3的花朵的时候,那就必须放蜜蜂,这个时候蜜蜂进棚以后就可以收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