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蜂蜜功效 » 给佛可以供蜂蜜吗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给佛可以供蜂蜜吗

发布时间: 2022-05-23 04:45:49

⑴ 给财神爷上供能用蜂蜜

相当可以啊!俗话说,先让财神吃点甜,财神老爷才给钱!俗话还说,要想多挣人民币,就给财神供蜂蜜!当然除了蜂蜜,还可以供很多其它好吃的,但是切记不能供梨!初一十五多烧香,金银财宝堆满缸!除了家里供奉,还可以下一个叫吉星许愿的手机软件里面,就恭请了财神老爷的神位,带上手机到处跑,腰缠万贯活到老!

⑵ 和尚能吃蜂蜜吗

可以的,蜂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酶类脂类等上百种营养物质,是很好的日常滋补食品,非常适合每日食用帮助滋补调理,补足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起到益气补肾、滋补肠胃、调理心脑血管、改善睡眠质量等一系列的作用。

⑶ 佛弟子可以吃蜂蜜,蜂胶吗

可以吃,蜂蜜不在戒律中

⑷ 佛弟子可以养蜂吗

摘要 阿弥陀佛不要养,养蜂的时候容易误伤,误杀蜜蜂,并且是取蜜蜂维生的蜂蜜去滋补自己或卖出赚钱

⑸ 给菩萨上供果是上三种水果吗一种水果三个吗供后是请别人先享用供果吗

供养佛菩萨不一定要三种水果,多少都可以,供后自己吃或者给别人吃都可以。中午以后不供食物,因为佛戒是日中一食。不要供养三宝含有动物成分的实物,鸡蛋、奶制品、蜂蜜也不要供养。

  • 我们供养佛像要如法,只要我们能够真心实意去做,佛不会怪罪你。我们尽量供养的如法,这样会获得更大利益。有小利益和大利益之分,是不是?

不像外道,你不好好供养我,我将来就杀你、要给你灾难。佛法里没有这一条。在佛法里,哪怕最坏的人我们也要度他,佛也会救他。

过去不是有个人吗,这一生从来没做过一件好事。有一次看到道上爬着一只蜘蛛,他本想用脚把蜘蛛碾死,后来寻思寻思:算了,它太小了,不碾了。

就这一念,他这一生就做了这一件好事。后来堕落到地狱里,佛发现他有这一件好事,就用一根蜘蛛丝垂下地狱,发出亮光。他一看见有亮光,就顺着丝爬上来。

当爬到一半的时候,别人也要跟着爬。他起贪心了,寻思:你们都跟着上来,这丝不是要断了吗?他就用脚将那些人踹下去了,踹下去后这丝也折了,他也掉下去了。

但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他虽然贪心过大,恶业大于善业,最后又回到地狱。但是佛就这么慈悲,哪怕你有过这么一个小小的善念,佛都救,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放心地供佛,不会有什么问题,绝对不会给你带来灾难。只能是帮助你不断地增加智慧,去掉烦恼。增加无穷无尽的智慧,福报也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你只管放心。

有时候我们刚开始供,不一定那么如法,给佛上香有时候上一支,有时候上三支,一会儿上香,一会儿不上香的,这只是你获利多和少的问题,不存在灾难的问题。

明白这个意思吗?所以说这个不一样。不像外道说的:你不供养我,将来就给你弄点灾难出来。佛不会这样的,佛永远不会给你带来乌云。

⑹ 给佛上供能上糖或巧克力吗

给佛上供可以上糖或巧克力。
但是要注意糖或巧克力不能含有牛奶或者蜂蜜成分。
把最好吃(纯素)的先供佛,这是很好的,如法的去供养,将来自己会获得很大的福报的。

⑺ 佛弟子蜂蜜能吃吗

不能

当年佛陀放弃苦行后,正是接受了牧羊女供养的乳糜而恢复了体力,由此可知,牛奶属清净之食,可用来供佛,佛弟子亦可食用。

然而,我们学习佛法,明了法义后,更应懂得慈悲体恤众生,若以其脂膏来奉养吾身,则于理不通。印光大师开示:牛乳取之于牛,虽不伤生害命,然亦有损于牛,故宜不食,食亦不涉犯戒之咎。

蜂蜜与牛奶的性质相同,作为菩萨戒弟子,食用牛奶与蜂蜜虽不犯戒;但若不食,则大众赞叹。


(7)给佛可以供蜂蜜吗扩展阅读:

1、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

2、佛教初创时,佛教徒并没有特殊的饮食习惯和规定,当时的印度是一个宗教信仰普遍的国家,凡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大同小异的饮食观念。

3、在原始时代,佛教徒乃至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过的都是沿门托钵,‘一钵千家饭’的饮食生活,他们没有所谓的洁净或者不洁净,神圣或者不神圣的饮食禁忌,他们不选择托钵对象,为的是一律平等、广结善缘。

4、即便到了今天,周遭的一些国家佛教区域,还保留着原始时代的风气,供养者供养什么就接受什么,没有挑剔和选择的余地,只要不是特意为某一些托钵者而杀,即便是鱼肉等食物,也不会拒绝,而这就是小乘佛教为什么不规定必须素食的原因。

⑻ 佛教施食可以用蜂蜜么

蜂蜜可以,关键施食的时候要有恭敬地心,鬼道众生可不是佛菩萨,生气的话就会有麻烦的。洒在马路上供养不太好,你最好洒的时候,观想洒在空中供养鬼道众生。
阿弥陀佛!!!

⑼ 弘一大师佛弟子能吃蜂蜜吗

蜂蜜以及乳品是可以拿来供佛的,所以是亲近食物,学佛人可以吃。如果你自愿不想用乳品,蜂蜜,皮革,丝绸,世尊赞叹说,这样的人是此生就要解脱的修行人,牛奶和蜂蜜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在不剥夺对方生命的前提下,获取对方身上的营养。所以吃不违反戒律,不吃大众,随喜赞叹。

⑽ 可以敬贡菩萨蜂蜜吗

按经中所说,是可以的。

贤愚因缘经卷第十二
师质子摩头罗世质缘品第五十四

佛及众僧。还归所止。路由一泽。中有泉水。甚为清美。佛与比丘僧。便住休息。诸比丘众。各各洗钵。有一猕猴。来从阿难。求索其钵。阿难恐破。不欲与之。佛告阿难。速与勿忧。奉教便与。猕猴得钵。持至蜜树。盛满钵来。奉上世尊。世尊告曰。去中不净。猕猴即时。拾去蜂虫。极令洁净。佛便告言。以水和之。如语着水。和调已竟。奉授世尊。世尊受已。分布与僧。咸共饮之。皆悉周遍。
猕猴欢喜。腾跃起舞。堕大坑中。即便命终。魂识受胎于师质家。时师质妇。便觉有娠。日月已足。生一男儿。面首端正。世之少双。当生之时。家内器物。自然满蜜。师质夫妇。喜不自胜。请诸相师。占其吉凶。相师占讫。而告之言。此儿有德。甚善无比。因为作字。字摩头罗瑟质。晋言蜜胜。以其初生之日蜜为瑞应。故因名焉。儿年已大。求索出家。父母恋惜不肯放之。儿复殷勤白其父母。若必违遮不从我愿。当取命终。不能处俗。父母议言。昔日世尊。已豫记之。云当出家。今若固留。或能取死。就当听之。共议已决。而告儿言。随汝所志。儿大欣踊往到佛所。稽首作礼求索出家。世尊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堕。法衣在身。便成沙门。因为广说四谛妙法种种诸理。心开结尽。得阿罗汉。每与诸比丘。人间游化。若渴乏时。掷钵空中。自然满蜜。众人共饮。咸蒙充足。是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摩头罗瑟质。积何功德。出家未久。获得应真。意有所须。随意而得。佛告阿难。汝忆往日受师质请不。答言。忆之。佛言。阿难。于彼食还。至空泽中。时有猕猴从汝索钵。盛蜜施佛。佛为受之。欣悦起舞。堕坑即死。汝复忆不。答言忆之。佛语阿难。彼猕猴者。今摩头罗瑟质是。由其见佛欢喜施蜜。得生彼家。姿貌端正。出家学道。速成无漏。阿难长跪。重白佛言。复有何缘生猕猴中。佛告阿难。乃往过去。迦叶佛时。有年少比丘。见他沙门跳渡渠水而作是言。彼人飘疾熟似猕猴。彼时沙门闻是语已。便问之曰。汝识我不。答言。识汝。汝是迦叶佛时沙门。何以不识也。时彼沙门。复语之言。汝莫呼我假名沙门。沙门诸果。我悉备办。年少闻已。毛衣皆竖。五体投地。求哀忏悔。由悔过故。不堕地狱形呰罗汉。故致五百世中恒作猕猴。由前出家持禁戒故。今得见我。沐浴清化。得尽诸苦。佛告阿难。尔时年少比丘。今摩头罗瑟质是。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所说。悲喜交怀。咸作是语。身口意业。不可不护。缘是比丘不能护口。获报如是。佛告阿难。如汝所言。因为四众。广说诸法。净身口意。心垢除净。各得道迹。有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有发无上正真道意。或有住于不退地者。众会闻法。咸共欢喜。顶戴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