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烧烤大全 » 哈尔滨的吊炉烧烤好吃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哈尔滨的吊炉烧烤好吃

发布时间: 2022-11-17 19:50:34

Ⅰ 哈尔滨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有哪些特产

(以下景点集中在江南,市区范围内,你们乘公交车就可以了)
果戈里大街(免费)——龙塔(外观免费,门票120元)——圣 索菲亚教堂(外观免费)——中央大街(免费)——斯大林公园及防洪纪念塔(免费)——晚间游乐园夜场
(主要集中在江北)
太阳岛(门票30元)——极地馆(门票100元)——东北虎林园(门票50元)——晚间可也住在太阳岛内的民俗宾馆
市游两天就足够了,如果是冬天,好玩的地方会多些。
3,关于吃
这个是算是我比较在行的项目
东北的炖菜跟肉才比较在
记得最近听过一种说法是难甜北咸东辣西酸
这里的东西还是比较咸的

网上有个哈尔滨美食地图的帖子,街面上也有手绘的哈尔滨美食地图在卖

不过还是想写点个人心得

烧烤:哈尔滨的烧烤店很多,街边小摊也多。
比较出名的大全排骨串,不过这个我一直不爱吃,排骨串比较嫩,麻辣的。以前是家小店,后来做到高层的下面四层,而且通宵营业,经常满员,原因我不太理解,因为我总在那吃不饱
二炜烧烤,建国北二,我没吃过,只听说心管夹肉好吃
士翔 很多分店,不过不好吃
正阳和烧烤,只有吊炉鸡脖子还不错,服务员素质极差

鸡脖子,这是我最近吃的主题 出名的店有殿波鸡脖王,还有最最出名的工大附近的蜜汁鸡脖子,很多女生都是20串20串的吃,其实我也能吃的了

烤肉
出名的有 鼎泰 一品轩

酱骨
这个还算有特色吧
吴记 正阳楼 薛府一品酱骨 这些都算有名
不过我最爱吃的是明泉特特的,从工大附近的一家小店,做到有几家分店,一家中型酒店。实在不易。他家口味偏甜,不过骨头很嫩,可以不用咬的,筷子可以解决问题。

包子铺
不明白这里包子铺为什么那么多,可能山东移民比较多,所以包子铺多?
道外是哈尔滨小吃最集中的地方
北一的红江包子铺的排骨包子不错,肉很多,酱的口感很厚。1.5一个。
北一北二中间那条街叫张包铺胡同,以包子铺命名的小街,据说是道外小吃的发源地。不过他家的包子就偏油了,熏肚不错,以排骨包子出名,可是排骨包子却不够好吃
北七长春街附近有家魏家包子,主打是豆腐包子,豆腐肉的,很嫩,味道不错
不过要赶早,上次我9点去的,就剩最后一个了。每天只卖两锅
富锦街附近有家风味包子王,包子不难吃,不过也没多特色。锅包肉还不错
与中央大街垂直北安街上有家东东包,包子24一屉,不难吃。无功无过。

二十道街有家老仁义,哈尔滨老的回民馆子,蒸饺很出名,不过我也不是很爱吃。

锅包肉
这个是必须要说的,因为非常具有哈尔滨特色,是哈尔滨起源的一道菜。
据说是以前道台府的厨师的创新菜式。他的传人开了家饭店叫老厨家,地址在文政街,哈尔滨的各大餐馆几乎都会做这个菜,水平比较稳定的,老昌锅烙,千里马,之前说过的风味包子王也不错。老厨家我没吃过,不知道。据说老仁义的清真锅包肉也不错。我见很多年纪大的人在吃,很口水ing,不过那天因为先吃过4家馆子,所以吃不下了

地三鲜,这个是东北菜,很大众,没锅包肉推荐

西餐

哈尔滨的西餐大多是俄式西餐
比较出名的 波特曼 华梅 欧罗巴
我去过些小店
老俄楼 在西大直街上,价位比较便宜,东西比较普通,菜码比较大
塔道斯 中央大街 是家很老的馆子,装修都非常欧式,装饰风格是我非常喜欢的。东西也不错。不算贵,在我喜欢混迹的美食论坛里口碑不错
我还知道的,喀秋莎,在那我还不太清楚,只知道在江边,我最近要去吃,吃完回来汇报
• 4,关于特产

这个好像有些用处

红肠

哈尔滨的红肠是我的最爱

秋林的,肉有点肥,我不吃肥,不过也不难吃,肉涨价之后据说味道有点变,单位附近有家前店后厂的,吃过绝对新鲜的。不吃肥的同学有儿童肠可以买

还有不建议买封装现成的,因为日期不会太近。买散装的,秋林地下有给塑封的,会新鲜些。

肉联,这个是很特色的,也还好,都是红肠味

商委 这个是本地人比较认的,没有分店,只有一家店,如果过年的话,应该排不到,人多肉少。

粉肠 这个面比较多,不过不肥,我爱吃。肉联的好吃,还有裕昌,一手店都有的卖。一手店在外地有分店,我记得在北京的甘家口商场侧街见过一家,也卖哈尔滨红肠,可惜产地是北京,不知道味道一样不。
老上号的我最爱,里面会有松仁。

东北的木耳什么的也不错,很多人喜欢给朋友带。

秋林的面包,大列巴,硬硬的,长相很大气。华梅也有面包卖。
中央大街的马迭尔的小方面包偶们的最爱

冰糕:马迭尔,酸奶冰糕,不过酸奶已经没以前好吃了,还有要堂吃的,千万别要塑料瓶子的,那个特别难喝。冰糕不错,还有冰棍,不过涨价了。
我还爱吃老鼎丰的冰糕,除了原味的都不错。
5,关于住宿

星级酒店 就不说了,在携程都能查到

快捷酒店,比如大象,七天,莫泰,袋鼠,禧龙,有很多
位置,主要在中央大街附近,跟中央大街垂直的街面上有很多。
还有经纬街,十二道街附近

哈尔滨的青年旅社只有一家,位置在学府路上,不过交通不方便,距离景点太远,冬天出行的话,不建议。因为那条路因为修堵车比较严重,如果打车到中央大街的话是23块左右,到南岗果戈理大街附近的话,也要20多。

还有一些招待所。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附近也有些招待所跟旅店,据说工大有一个楼的学生公寓也是对外的。

家庭旅馆的预定一般都在房屋中介,网上也可以搜到一些。哈尔滨的家庭旅馆大多集中在环境比较好的小区。爱建滨江,这个离江边比较近,环境很好。那附近的最多。
• 7,购物
这个其实跟上面有些重复

哈尔滨的大商场最老的有哈一百,现在被大连大商收购,改成新一百了
对面的麦凯乐,最近几个月刚开的,俨然把青泥洼桥搬到了哈尔滨
远大,这是之前我最喜欢的商场,环境还不错。楼上的东西很好吃,还有正宗的印度抛饼卖,一般都是印度师傅现场制作。比较欣赏的是好百客超市,楼下有家拌菜很好吃
松雷,南岗跟道里都有
地下商业街,这是以前的人防工程,后来改建成了地下购物中心
南岗地区最为集中,有宏博,人和等等

果戈理大街上有些小店也不错

秋林,说真的,除了吃的,没什么了

中央商城,地点不错,连锁的小店特别多,东西不便宜,因为在中央大街上比较方便。
祝:旅行愉快

Ⅱ 哈尔滨哪里有比较有特色的小吃,听说道外很多,是吗

从景阳街顺着靖宇街往东走第一条小街是纯化街。与纯化街垂直有条小街叫染房胡同,有几家烧烤特有味,主菜是烤熟筋,筋嫩,味美,很有咬头,虽然很多烧烤都烤筋,但这家的是我最爱吃的。最兴旺的时候,门前名车成行,都是远道来吃的。
头道街。先说北边吧,在快到大新街附近有家《春兰鸡馆》我从88年就开始在他家吃,主菜是清炖鸡汤和红烧鸡块,清炖鸡汤是最出名的。尤其是冬天,来半斤白酒,炒个鸡汤干豆腐,鸡汤豆牙,来一锅清炖鸡汤………….在鸡馆附近同发胡同,有家<福泰轩>据说作家网很多朋友都去过,他家的主菜太多,我爱吃的是猪手和排骨…….头道街南边,靠近太古街,有家地下室,叫什么什么熏酱….他家的东西好吃,太久没去了.名字都忘了.
二道街,北边的”张包铺”比较出名,主菜是排骨包.我看是名声在外,我吃得多了.没觉得有什么特色.
三道街,太有说道了.就是再不熟道外的朋友也都知道三道街的小吃.从靖宇街到外环路,大大小小有几十家小吃.”北山酒馆”的干肠,小肚,金丝卷.’老邵家”的猪脑,”范记永’家的饺子,升平馄顿家的火勺(一种小点心,馅是小块肥肉加甜面酱,包上面烤得焦黄,一个字就是好吃)……..三道街南边很有意思,南三的石锅烤肉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很有特色,而且便宜.用石锅烤牛羊肉,猪排.青菜,海鲜,最后用剩在锅里的料加汤,煮面.汤好喝.比自炖火锅好吃.有意思在哪捏?自从第一家干火了.碌碌续续又有几个开张,到现在满街都是石锅烤肉,能有十四五家.你要想知道谁家正宗,好办,来找老鼠哥….
四道街,可能是离小吃街太近好吃的东西不多,有一家清真牛肉水饺不错.心水吃过,问他感觉.
五道街北边有家老字号的正阳楼,怎么好吃,没法形容,一年四季门口人不断,包括冬天.再往北,有家不挂幌的包子铺,我觉得不错,主菜是豆腐馅包子,一天两锅,卖完了.就等明天早点来排队.
北五还有家小饭店,我总去吃.做好吃的是四味肝尖,鲜嫩可口,就这菜,我能吃两碗大米饭.五道街往南.再往南…….是草市街.夏天,如果晚上七点以后去,建议走过去,别开车……人走的道都挤,满街全是桌子.吃啥.????排骨串.麻辣的,糖醋的,红烧的……别说你没吃过.哈尔滨最好吃的排骨串就在这.满东家的麻辣好吃.大全家的糖醋.旺福园家的好吃的最多.

六道街,分大六,小六.小六道街的清真老仁义饭店是老字号,蒸饺和肚领尤其好.可惜动迁改造搬家了.据说是搬到十四道街那边了.老仁义旁边有两家老李太太熏酱,也不知道谁家是真的,反正人都不少.买卖特火.大六最让外区人知晓的恐怕是扒肉,狮子头了,有七八家,说实话我不爱吃,有谁去吃,别叫着我.大六有家老国营饭店,不容易吧,国营饭店,态度极其那啥,卫生也特别那啥,但是他家的豆腐脑那叫一绝啊…想去吃,真得找我,要不你真找不到.

七道街,是过去老道外最繁华的街道,因为靠着船站,现在航运不行了.买卖也少了.但七道街有家面馆很出名,所指的南七老麻辣面馆.麻辣面在哈尔滨有很多饭店都有,但在道外最出名的是这家和一工具对面的老麻面馆.好吃不好吃,那得看您的口味,不过别忘了要一瓶他家特有的冰啤,不是啤酒,是一种汽水,味道嘛…

八道街,南八顺你听说过吧,在哈尔滨都有名,我就不说了.不过要说说南八的春饼家.很值得一去.不过别晚上去,没饼,关门.中午早点去,要个十五元套菜,点上几样肉食,来十张饼…..你等着回家减肥吧.八道街在靖宇街面上有家不挂幌的小店.据说三十来年了.就没挂过幌,店里七张桌,门口八九群人(排队的),菜就是猪手,扒肉,米饭.清汤,凉菜,最大的菜是肘子,要是几个朋友去,全点上,然后告诉老板,米饭浇汤.你就吃去吧…
在九道街和十道街丰润街段有家徐包铺,是我最爱吃的包子铺,包子,熏酱,松肉汤,要去就早点。饿肚子排队,对身体不好。

十四道街江边的老左家熏酱也是名声在外,不过,味道还可以。在南边靠近太古街有个轩辕小区,里边有家不挂幌的小店,冰糖肘子,滑溜里脊相当的好吃,可惜啊,就是给你地图,你也不一定找得到。在桥下新开的老仁义,哈尔滨出名。拐到滨江站有个小南洋巷,正象我为卿狂说的小店,好象十个罐,味美性补。他家就几张桌,要去吃,您得开车,坐车里吃,要不您站着。
靖宇十四道街往太古街走有一家 四合心沙锅居 一个字——————好吃 。但是我个人认为不如道理经纬头道街 亿香扒肉的沙锅狮子头好吃,亿香的沙锅 扒肉 茄子丝 韭菜都是绝活,说到这儿还有故乡电影院附近的新乡饭店,虽然不是国营的,但是集体的现在还多吗,它是集体的,那里有山东丸子汤,蒸肘子,焖排骨,还有什么白菜我忘了,但是最好吃的是 馅饼,那叫一个香。诶 ~~~
十五道街北环路上有家馕坑烧烤,大串羊肉,大串鸡翅膀(个太大,有点夸张),来碗汤饭(类似面片汤)烤一张馕饼,吃俩串烤肉一串鸡翅膀,那美味.......边写边流口水.....吃完您再来份冰糕(太热,得凉快凉快)......

十六道街是老市场,但是说实话,我在这吃得少.不过这的烤虫子还是很出名的.油炸马蚱子,炸黑盖虫,烤蝎子,烤肉虫子.胆小您别去,不过说回来,味道是真好.还是高蛋白.

十七道街北环有家喜子麻辣烫,爱吃麻辣烫的朋友应该去看看,

二十道街,在太古桥头,有家个人家开的小馆,五块钱一份.扒肉,扒豆腐加大米饭.想喝酒,给你瓶子,自己去换.老板,厨师,服务员,股东就一人,没时间.不过在他家吃一顿,那叫一个饱啊....

过二十道街,原来是太平,现在也算道外了.在一片红楼的小区里(说得这样是把小区名字忘了)有家牛肉面,毛细面好吃,不过他家最好吃的应该是酱牛肉和酱牛筋,只能中午去吃,晚上没肉了.
本人比较喜欢吃肉,对西餐也还是比较有研究的,华梅,波特曼就不用说了,名声在外,消费也高,但特色的东西不是很多,西餐方面,咖喱饭最好吃的是罗杰斯,只能是哈尔滨的罗杰斯,在上海吃过一次,差点没吐了,牛扒呢,感觉最好吃的是前两年家乐福楼上的那家豪享来的牛扒,味道正宗,可惜关门了。比萨方面,感觉匹萨麦的比必胜客好吃。在推荐一家西餐比较正宗的地方,在西大直街上,海城街边上那个铁路卫校的楼开的老俄楼西餐厅,老板原先是友谊宫的大厨,比较厉害,有几样东西做得很正宗,比如熏鱼,罐牛等,但他家的咖喱饭有些难吃。
另外,中央大街那,好像是13道街,有家小店,他家的酱骨架特别好吃,推荐大家尝尝,很不起眼的一家小店的。铁路局附近公司街和联发街交口处有一家道口包子铺,酸菜馅包子好吃,道口包子铺往下坡走的那家麻辣烫,超级好吃,对面双利烧烤的鸡脖子烤面包,往下坡再走的眼镜烧烤的麻辣排骨串……道里教育书店往里拐有一家圆缘园餐厅,喝的不错,卤肉饭超级实惠;索非亚旁边的一家朝鲜餐厅的辣白菜炒饭和油焖尖椒,旁边老昌春饼的鱼香肉丝卷饼,道里菜市场里边卖的菜团子……数不胜数……

西餐厅有几家不错,欧罗巴环境最好,欧式建筑,宽敞明亮,东西也不错, 有一道蘑菇火腿炒意粉,好, 其他的菜也都挺好,替拉米苏看起来很漂亮,不吃也够开心了
address道里西十道街
波特曼我认为最好的是奶汁杂拌,如果去一定要点,还有一道好像是火焰牛扒,68左右,上次吃着也不错
中餐方面,我推荐湘鄂情酒店,主营 湖南湖北菜,味道正宗,在光芒街
最近听说宣化街上的于府香辣蟹也不错,
咖啡店我推荐大福源楼下的真锅,
点心推荐米旗的奶酪蛋糕,

要说烤肉,道外的"老广众"烤肉极其好吃,建议你一定要点牛踺子肉和"一品芙蓉",另外,他那里的冰淇淋味道好极了!!

再补充一个,不在道外,在香坊六顺街,吊炉烤鸡脖,很不错滴,去尝尝哈

Ⅲ 放假想在哈尔滨玩几天,最好去哪些地方

建议你的行程如下:
第一日:(由于刚到哈市,没有安排太辛苦的行程,且景点集中在江南,市区范围内,你们乘公交车就可以了)
果戈里大街(免费)——龙塔(外观免费,门票120元)——圣 索菲亚教堂(外观免费)——中央大街(免费)——斯大林公园及防洪纪念塔(免费)——晚间游乐园夜场
第二日:(主要集中在江北)
太阳岛(门票30元)——极地馆(门票100元)——东北虎林园(门票50元)——晚间可也住在太阳岛内的民俗宾馆
市游两天就足够了,如果是冬天,好玩的地方会多些。
3,关于吃
这个是算是我比较在行的项目
东北的炖菜跟肉才比较在
记得最近听过一种说法是难甜北咸东辣西酸
这里的东西还是比较咸的

网上有个哈尔滨美食地图的帖子,街面上也有手绘的哈尔滨美食地图在卖

不过还是想写点个人心得

烧烤:哈尔滨的烧烤店很多,街边小摊也多。
比较出名的大全排骨串,不过这个我一直不爱吃,排骨串比较嫩,麻辣的。以前是家小店,后来做到高层的下面四层,而且通宵营业,经常满员,原因我不太理解,因为我总在那吃不饱
二炜烧烤,建国北二,我没吃过,只听说心管夹肉好吃
士翔 很多分店,不过不好吃
正阳和烧烤,只有吊炉鸡脖子还不错,服务员素质极差

鸡脖子,这是我最近吃的主题 出名的店有殿波鸡脖王,还有最最出名的工大附近的蜜汁鸡脖子,很多女生都是20串20串的吃,其实我也能吃的了

烤肉
出名的有 鼎泰 一品轩

酱骨
这个还算有特色吧
吴记 正阳楼 薛府一品酱骨 这些都算有名
不过我最爱吃的是明泉特特的,从工大附近的一家小店,做到有几家分店,一家中型酒店。实在不易。他家口味偏甜,不过骨头很嫩,可以不用咬的,筷子可以解决问题。

包子铺
不明白这里包子铺为什么那么多,可能山东移民比较多,所以包子铺多?
道外是哈尔滨小吃最集中的地方
北一的红江包子铺的排骨包子不错,肉很多,酱的口感很厚。1.5一个。
北一北二中间那条街叫张包铺胡同,以包子铺命名的小街,据说是道外小吃的发源地。不过他家的包子就偏油了,熏肚不错,以排骨包子出名,可是排骨包子却不够好吃
北七长春街附近有家魏家包子,主打是豆腐包子,豆腐肉的,很嫩,味道不错
不过要赶早,上次我9点去的,就剩最后一个了。每天只卖两锅
富锦街附近有家风味包子王,包子不难吃,不过也没多特色。锅包肉还不错
与中央大街垂直北安街上有家东东包,包子24一屉,不难吃。无功无过。

二十道街有家老仁义,哈尔滨老的回民馆子,蒸饺很出名,不过我也不是很爱吃。

锅包肉
这个是必须要说的,因为非常具有哈尔滨特色,是哈尔滨起源的一道菜。
据说是以前道台府的厨师的创新菜式。他的传人开了家饭店叫老厨家,地址在文政街,哈尔滨的各大餐馆几乎都会做这个菜,水平比较稳定的,老昌锅烙,千里马,之前说过的风味包子王也不错。老厨家我没吃过,不知道。据说老仁义的清真锅包肉也不错。我见很多年纪大的人在吃,很口水ing,不过那天因为先吃过4家馆子,所以吃不下了

地三鲜,这个是东北菜,很大众,没锅包肉推荐

西餐

哈尔滨的西餐大多是俄式西餐
比较出名的 波特曼 华梅 欧罗巴
我去过些小店
老俄楼 在西大直街上,价位比较便宜,东西比较普通,菜码比较大
塔道斯 中央大街 是家很老的馆子,装修都非常欧式,装饰风格是我非常喜欢的。东西也不错。不算贵,在我喜欢混迹的美食论坛里口碑不错
我还知道的,喀秋莎,在那我还不太清楚,只知道在江边,我最近要去吃,吃完回来汇报
• 4,关于特产

这个好像有些用处

红肠

哈尔滨的红肠是我的最爱

秋林的,肉有点肥,我不吃肥,不过也不难吃,肉涨价之后据说味道有点变,单位附近有家前店后厂的,吃过绝对新鲜的。不吃肥的同学有儿童肠可以买

还有不建议买封装现成的,因为日期不会太近。买散装的,秋林地下有给塑封的,会新鲜些。

肉联,这个是很特色的,也还好,都是红肠味

商委 这个是本地人比较认的,没有分店,只有一家店,如果过年的话,应该排不到,人多肉少。

粉肠 这个面比较多,不过不肥,我爱吃。肉联的好吃,还有裕昌,一手店都有的卖。一手店在外地有分店,我记得在北京的甘家口商场侧街见过一家,也卖哈尔滨红肠,可惜产地是北京,不知道味道一样不。
老上号的我最爱,里面会有松仁。

东北的木耳什么的也不错,很多人喜欢给朋友带。

秋林的面包,大列巴,硬硬的,长相很大气。华梅也有面包卖。
中央大街的马迭尔的小方面包偶们的最爱

冰糕:马迭尔,酸奶冰糕,不过酸奶已经没以前好吃了,还有要堂吃的,千万别要塑料瓶子的,那个特别难喝。冰糕不错,还有冰棍,不过涨价了。
我还爱吃老鼎丰的冰糕,除了原味的都不错。
5,关于住宿

星级酒店 就不说了,在携程都能查到

快捷酒店,比如大象,七天,莫泰,袋鼠,禧龙,有很多
位置,主要在中央大街附近,跟中央大街垂直的街面上有很多。
还有经纬街,十二道街附近

哈尔滨的青年旅社只有一家,位置在学府路上,不过交通不方便,距离景点太远,冬天出行的话,不建议。因为那条路因为修堵车比较严重,如果打车到中央大街的话是23块左右,到南岗果戈理大街附近的话,也要20多。

还有一些招待所。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附近也有些招待所跟旅店,据说工大有一个楼的学生公寓也是对外的。

家庭旅馆的预定一般都在房屋中介,网上也可以搜到一些。哈尔滨的家庭旅馆大多集中在环境比较好的小区。爱建滨江,这个离江边比较近,环境很好。那附近的最多。
• 7,购物
这个其实跟上面有些重复

哈尔滨的大商场最老的有哈一百,现在被大连大商收购,改成新一百了
对面的麦凯乐,最近几个月刚开的,俨然把青泥洼桥搬到了哈尔滨
远大,这是之前我最喜欢的商场,环境还不错。楼上的东西很好吃,还有正宗的印度抛饼卖,一般都是印度师傅现场制作。比较欣赏的是好百客超市,楼下有家拌菜很好吃
松雷,南岗跟道里都有
地下商业街,这是以前的人防工程,后来改建成了地下购物中心
南岗地区最为集中,有宏博,人和等等

果戈理大街上有些小店也不错

秋林,说真的,除了吃的,没什么了

中央商城,地点不错,连锁的小店特别多,东西不便宜,因为在中央大街上比较方便。
祝:旅行愉快

Ⅳ 哈尔滨道里区公路大桥附近都有什么好吃的地方

公路大桥附近有一个正阳河烧烤 在哈尔滨很有名的 那得吊炉鸡脖很有名 还有河润街那也有几家小吃也不错价格也便宜 反正我觉得哈尔滨的烧烤是很好吃的 比别的地方的 都好吃

Ⅳ 齐齐哈尔哪家烤肉好吃

其实,谈到齐齐哈尔,大家第一个印象想到的就是烤肉,这里的烤肉,肉好,料号,炭火好,整个人来到齐齐哈尔都会深深的迷上这座“烧烤之城”,在这里,人们每家都会有一个小烧烤炉子,除了冬季,你可以随处看到,拿着小板凳,一家人围坐在烧烤炉前面享受烤肉美味的感觉,所以,想吃烧烤来齐齐哈尔绝对没错。

然而人们会困惑,如此好吃的烧烤,那么去了齐齐哈尔究竟要吃谁家的烧烤呢?随便一搜,整个齐齐哈尔城区跟烧烤有关系的竟然有813家,这么多家中,的确给人们一个选择的困难,这里我作为土生土长的齐齐哈尔人,给你来一次私家的推荐。

一、金达莱烧烤鹤城老字号

在站前大街310号,距离火车站非常的近,下车走五六百米就能够找到,店面非常的恢弘,为什么第一家推荐这里呢。这个还是根据个人的口味,早在我小时候,那个时候的金达莱在铁路公安处旁边,是一个不大的小店,店面几张桌子,还有保留完好的朝鲜小炕头,点些肉串,来个正宗的朝鲜大冷面,简直妙不可言,然而他家更绝的是烤肉的拌肉,可以说是齐齐哈尔独一无二的配方,融合了韩式烧烤与齐齐哈尔烧烤。价格在齐齐哈尔的烧烤店中,属于中等价位,是性价比非常高的一家店。

二、金三顺韩式炭火烧烤店

这家店在齐齐哈尔有两家分店,一个位于齐齐哈尔建华区东四道街东市场小区2号楼,另一个位于东四道街135号。为什么选择第二个推荐他家呢,因为他家便宜,而且人非常多,关键是味道还很好吃。拌肉与其他家不同,多了韩式拌肉与吾桑格,大片肉,但是也保留了齐齐哈尔的传统拌肉,味道非常好,但是冷面却没有金达莱的好吃。

三、南韩烧烤

曾经贵为齐齐哈尔最奢华的烧烤,现在已经大不如前,因为价格与这几年新兴烤肉店的兴起,他们家的肉主要是齐齐哈尔的传统拌肉与韩国的大片肉,标配的各种鱼类烧烤,烤肉串,以及海鲜类的烤物比较多,但是价格小贵的,服务也不错,。

四、完美生活 时尚 考吧

这个打败了南韩,号称齐齐哈尔最贵烧烤,味道与金达莱相比还是差一点,但是名头大了,而且店址比较多,还有团购,但是问题是他们家的点菜方式非常的让人无语,首先你点团购的,就只能点那么稀少的肉,其他肉类都是原价的,非常之贵,而且会总问你办会员卡,持会员卡就能够打折这类的, 口味一般了。

由于工作原因如果齐齐哈尔多次, 齐齐哈尔的烤肉大大小小的吃过10多家,我觉得如果第一次去齐齐哈尔的话,
我还是会推荐这家。到一个城市首先要和这里的人打成一片,体味一下当地人的味道最最关键。

马晓马佳牛羊肉(马晓马佳私房烤肉),地址:民乐家园30号楼6门市。

这家店就是一个肉铺,选好肉,阿姨给切,烤肉的食材和蘸料都可以在店里选。

之后就可以到门口一个小地锅,碳烤。

肉好,烤出来味道特别好。店门口的小桌,感觉像在家吃一样。随心惬意。

齐齐哈尔市的烤肉真的是天下一绝。我有幸在那个座落在嫩江草原,嫩江水环绕着的美丽城市工作十余年。
齐市鱼米之乡,草原上的羊群就象天上的白云一样,每到立秋当地人就开始享受着各种 美食 。我第一次吃的涮羊肉就是在当时的解放门附近一家饭店吃的。那个正宗的味道如今的饭店无法比拟,可惜城市建设的原因已经失去了多年。
当年市一百对面的南味饭店,吃上一次真是回味无穷,虽然比不上苏州的老正兴饭店的味道,但在大东北草原地区也算鹤立鸡群了。还有那家吊炉烧饼一角八分一个,秋天的西瓜 更是又大又甜又起沙。
天时地利得天独厚的环境,造就了人们对炊食文化的追求,这些年碳火烤肉更是一绝。朝鲜屯接地气的羊肉做法让我感受到了那个独特的味道,他们放弃了当年狗肉凉靣的传统把羊肉加工做到极致。
城区里的饭店更是一家胜过一家,装修得体服务周到,各家加工手法独特风格让我每次都吃的肚圆腹涨。
只盼着疫情过去,定要去享受那让人吃一顿想两顿的碳火烤肉,在我们心中齐市的烤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如果是外地的朋友建议选择大一点的店,如金三顺。其实到齐市你会发现烧烤的店太多了,如果有时间去有特色的小店也是很好吃的,当然,这要看每个人的口味了,祝你在齐市愉快。另外提醒南韩烧烤正在装修中。

去过很多次齐齐哈尔,几乎每次去都会吃烤肉!用现在的流行话说“网红店”几乎吃得差不多了,其实在齐齐哈尔,当地人比较喜欢吃家庭烤肉,前几天在哈尔滨也看到了写着齐市家庭烤肉的店。家庭烤肉应该随便找个小店就比较好吃,肉是轮斤卖的。齐齐哈尔的烤肉为什么好吃?主要就是肉的质量,因为离内蒙古比较近,所以牛肉的质量尚好!另外是他们的拌法,在烤之前都会用油和料提前煨好。

比较推荐的是韩城烤肉,好像叫这个名,牛肉特别嫩,价格也便宜,在齐齐哈尔牛肉的不同部位都有不同名称,比如燕翅之类的。

还有一家叫照亮牛烧,大概是这个名,好几个牛肉都特别好吃,蘸料也好,特别推荐老板烤的肉,其实烤肉还有一项很重要就是火候的掌握,会烤的跟不会烤的真是差挺多。

.

.神龙烧烤店,二厂东门斜对面那家,用馕坑烤串,大肉串,烤苞米特别好吃,店主是咱齐齐哈尔市自驾游总会会长小龙,他不光有烧烤店,聚阳春浴池也是他开的,到他那吃烧烤,能交鹤城各界各行各业的朋友,值得一去。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并且在这个城市扎根生活的人,我必须要站出来说一句了

齐齐哈尔烤肉肉嫩,火好,想吃那部分就拌那部分,完全现切现拌口味一流,香气四溢

在齐齐哈尔很难找到一家不好吃的烤肉店,无论大地方还是小地方,齐齐哈尔烤肉就是比别的地方要强出很多

所以大家吃烤肉可以放心来齐齐哈尔,哪里都好吃

想去大地方有金三顺,南韩,顺玉

想去小地方街头巷尾任意一家随你进入,尤其推荐刘伟家,那味道简直了

去过美好生活烧烤,曾经上过中央电视台。

自认为朝鲜屯的顺玉大片肉比较好。老字号、肉嫩、口感好。尤其是秘制大片肉,朋友来齐市 我都会代他们去这家。超级棒,卫生,每天晚上下班 工作人员都会将装小料的盒 牙签盒清洗一遍的。

齐齐哈尔烤肉都不错的,这个跟当地的肉质、拌料、蘸料都有关系,如果非得推荐哪家?感觉最好的还是自己家的 ,吃的烧烤太多了记不得哪家最好,但是自己带着烤肉到江边吹着风喝着冰镇啤酒,吃着自己的带的烤肉,那绝对是一种享受!

Ⅵ 吊炉烧烤肉怎么做好吃

五花肉1千克,油菜心6棵,白酸菜100克,兰花2朵。
调料
A料(芹菜、香菜、胡萝卜、姜各50克与大葱100克一起切成末,加生抽100克拌匀),B料(红豆腐乳、白糖各50克,蚝油、李锦记海鲜酱各25克,味精5克),盐、味精各1克,八角2个。毛汤100克,湿淀粉25克,料酒、色拉油各20克。
制作
(1)先把五花肉洗净,晾干表面的水分,入A料中腌制4小时,取出五花肉,放入烤鸭炉中烤30分钟取出,去掉肉边,修成长方块,均匀地剞上一字花刀(深至肉皮)。肉皮向下,放入碗内。将酸白菜洗净切片,入沸水中汆半分钟,捞出控水;将油菜心洗净,入沸水中汆至断生,捞出控水,放拉盘中垫底。
(2)锅入色拉油,烧至七成热,入酸白菜炒香,用盐、味精调味,出锅放在五花肉上。
(3)另起锅,拉毛汤烧开,B料调味,出锅浇在五花肉上。放上八角,上笼蒸制2小时取出,拣出八角,过滤出汁液,扣在油菜心上。
(4)锅入蒸肉原汁,用湿淀粉匀芡,出锅浇在肉上,用兰花点缀即可。
关健在于不刷脆皮水、蜂蜜等调料,保证五花肉烤后不起泡,表面光滑。适合蒸制。

Ⅶ 哈尔滨十佳烧烤店

本人吃过的风味烧烤感觉不错的地方简单说一下,士翔(在安升街)工大鸡脖子(在教化幼儿园后身,旁边的风味烤羊蹄也很不错)刘客烧烤(曲线街上,鸡脖子和羊肉串绝对一流,肉串吃着味道和羊排一样)

Ⅷ 哈尔滨有名的小吃

店名:李家扒肉馆|地址:道外区北大六道街25号

特色:扒肉、狮子头

点评:李家扒肉馆是这条街上的第一家扒肉馆。扒肉、狮子头卖得最火。它家的扒肉可以说是瘦而不柴,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是一大特点。

■店名:富强大骨棒|地址:道外区北四道街58号

特色:骨棒、肥肠、雪里红炖豆腐

点评:这家由夫妻两人开起来的小店,骨棒、肥肠、雪里红炖豆腐是一绝。

■店名:红光馄饨馆|地址:道外区景阳街313号

特色:棋子火勺、什锦叉子烧饼、鸡丝馄饨

点评:在道外景阳街313号的红光馄饨馆,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至今有七十多年了。它经营的棋子火勺、什锦叉子烧饼、鸡丝馄饨格外香。

■店名:李家10号熏酱|地址:道外区丰润街128号

特色:烧鸡、脊骨、猪头肉、驴板肠、猪脑

点评:在老道外提起道外丰润街128号的李家10号熏酱,家喻户晓。它家的祖传手艺历史可追溯到1901年。用20余种名贵药材熏酱的烧鸡、脊骨、猪头肉、驴板肠、猪脑等极具风味。

■店名:张飞扒肉|地址:

特色:扒肉

点评:泡着米饭吃,非常的香。

■店名:东来顺涮羊肉|地址:道外区靖宇头道街

特色:涮羊肉

点评:东来顺涮羊肉,去过几次了非常不错。

■店名:狗不理包子|地址:道外区靖宇街419号

特色:狗不理包子

点评:听说是天津的分店,做的包子不错,不比天津的差,价格也不贵!

■店名:更新饭店|地址:道外区北六道街

特色:烧饼、豆腐脑

点评:道外北六道街育民小学校旁的“更新饭店”,烧饼、豆腐脑绝对的好吃!三块钱吃饱。

■店名:筋头巴脑锅|地址:道外区北六道街

特色:排骨

点评:六道街有个“筋头巴脑锅”很不错,尤其爱吃那的排骨。

■店名:李记扒肉|地址:道外区北六道街

特色:扒肉

点评:道外六道街李记扒肉相当不错!尤其是蒜苗炒肉,相当的好吃。

■店名:一品鲜烧烤|地址:道外区北十六道街

特色:吊炉鸡脖子

点评:味道不错!吊炉鸡脖子是特色,价格也很公道。

■店名:小二扒肉|地址:道外区北六道街

特色:扒肉

点评:做的扒肉非常好吃!

■店名:春香鸡馆|地址:道外区北头道街55号|电话:0451-88331711

�特色:清炖鸡、红焖鸡

�点评:来到老道外头道街,从靖宇街头道街往江边方向走大概100米,在快到大新街附近有家叫《春兰鸡馆》的小吃,主菜是清炖鸡汤和红烧鸡块,清炖鸡汤是最出名的。尤其是冬天,来半斤白酒,炒个鸡汤干豆腐,鸡汤豆牙,来一锅清炖鸡汤,都是非常好吃的特色。被评为“北方传统名菜”的春香鸡馆,喜欢吃风味的人不妨来这里尝尝。该店的清炖鸡采用党参、罗汉果、沙浆等中草药清炖而成,对坐月子的妇女和上岁数的老人来说,是上好的补品。一盆20多元的价格,好吃的人大可不必在家自己做。红焖鸡更是入口细腻,口感咸香,配上鸡汤面条食用,真是百是不厌。人均10元左右的消费,再来些该店自制小菜,绝对不枉此行。特色是清炖鸡和红焖鸡,还免费送鸡汤。吃家鸡,到我家,味道佳!

■店名:福泰轩|地址:道外区同发头道街23号|电话:0451-88301631 88381693

特色:风味猪手、排骨

�点评:在《春兰鸡馆》的附近同发胡同里面,同发头道街23号,有一家叫《福泰轩》的小吃,他家的主菜很多,猪手和排骨、芥末肚丝都很不错,豪油三素,很清淡,好吃!总之他家的菜的味道都不错,每盘都色香味俱全!特色菜:福泰风味猪手、福泰风味排骨:精熘双段;招牌菜:葱焖桂虾、家焖鱼头、爆炒三鲜、福泰一绝、山东拌菜、三鲜大拉皮;特色主食:山东包子、葱油饼、草帽饼;餐位:318个,停车泊位:12个,包房:12个,其中豪华包房2个;人均消费:25元;(电话:88381693;乘车路线:3、26、107、109、108路公交车景阳街站下车);福泰轩的猪手猪排,在全市同行是堪称一绝:筋肉脱骨不离骨,嫩烂适度,入口特别香,包括老人幼子在内的所有顾客吃过就着迷,百吃不厌。“肉香不怕巷子深”。该店虽然位于道外老街区胡同这个小巷里,却吸引了大量回头客,成为这个区人气最旺的几家名店之一。该店就是靠着这“一招鲜”,打出了一片新天地,由16年前只有7张餐桌的“丑小鸭”,出落成为如今光彩夺目的金凤凰。走进福泰轩,你眼前会为之一亮,其店面装修考究、端庄靓丽,分外抢眼。店内大厅、包房以及走廊,都给人以特别敞亮、整洁、温馨的印象。该店以鲁菜、龙江菜为主打,兼营三江名鱼。讲究诚信经营,货真价实,薄利多销。采用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调味秘方焖制的猪手猪排一直是该店的当家菜,每天都供不应求。此外,精溜双段、葱焖桂虾、家焖鱼头、山东包子等十几种菜品,都是深受顾客欢迎的招牌菜。

■店名:大全烧烤|地址:道外区东莱街86号

特色:排骨串,蜜汁叉烧

�点评:大全烧烤可以算是道外区最有名的烧烤店了,四层楼的烧烤店,地址在道外草市街上,北兴教育园区楼下,好吃的有排骨串,蜜汁叉烧。

■店名:麻辣诱惑火锅|地址:道外区草市街

特色:春夏秋冬四色锅

�点评:位于道外靖宇十二道街的麻辣诱惑火锅很不错,尤其是他们家的春夏秋冬四色锅,很有特点,价格也很公道。

■店名:德顺楼老太太大骨棒|地址:道外区北头道街49号|电话:0451-88372884

特色:大骨棒、酱牛骨筋

�点评:头道街南边,靠近“张包铺胡同”有家大骨棒小吃,名字叫《德顺楼老太太大骨棒》,德顺楼老太太大骨棒的店主叫李艳,已年逾八旬,是名副其实的老太太;特色有:大骨棒,采用独家秘制的陈汤酱制,讲究火候掌握,注重营养,有补钙强身之功效。另一道看家菜酱牛骨筋,选用回民屠宰专业户供应的新鲜牛膝盖窝骨肉筋,陈汤酱制,出品呈鲜亮的糖色,肉烂,筋骨脆,吃着齿颊留香。但是他家最有意思的是,经营的是老俩口,两人都得有80多岁了,炒菜很少,就是大骨棒,老爷子负责炒和酱,老太太负责收钱!看到此景,每次去都会想起这句话来:是《诗经·邶风·击鼓》里面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意思是:“生生死死悲欢离合,我曾对你说过,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很羡慕他们!

■店名:张包铺|地址:道外区北头道街张包铺胡同12号

特色:排骨包

�点评:在二道街的北边“张包铺”的包子比较出名,特色主食是排骨馅的包子. 无牌匾,只在一面破墙上画着箭头跟着箭头找过去就看到了一个非常小的门!下面图标那个挂窗板的就是着名的“张包铺”,只开午餐,其他时间休业。

■店名:胡同老锅烙|地址:道外区二道街北边

特色:锅烙

�点评:在“张包铺”的周围还有胡同老锅烙,在那里,熟客经常会看到一个头发花白、身体硬朗的80多岁的老奶奶亲自端菜收款,这位老奶奶可不一般,20多年前她在张包铺胡同口就开了这家“胡同老锅烙”,据说得过鲁福楼老掌门人的真传,制作锅烙的手艺起点自然胜人一筹,而后又尝遍各家风味取长补短。外面带着一层酥皮的锅烙,翻转着放在盘中端到面前时,食客立刻会被这黄澄澄如莲花般的精美杰作与老胡同的市井风情打动。

■店名:红焖北京鸭|地址:道外区北头街53号|电话:0451-88398600

特色:红焖鸭

�点评:在张包铺胡同与头道街角还有一家叫《红焖北京鸭》的特色小吃店,据小店介绍说:鸭子是家禽中的美味,也是最难做的。胡同老馆的红焖鸭堪称我市一绝,所用原材料是内蒙古宁城大草原的草原鸭,独家秘方焖制,出品酱色丰盈,肉质细腻,不腥不膻,肥而不腻。生意特别火爆,想打包带走的必须提前预订,否则就得排队。该店的老板王立安是做了20多年厨师的下岗工人,对于如何去掉鸭子本身的腥味以及火候掌握、调味的使用都有一套独创的绝活。非常值得一去!

■店名:北三酒馆|地址:道外区靖宇北三道街

�特色:干肠、小肚、金丝卷

�点评:北山酒馆的干肠、小肚、金丝卷味道特别好!

■店名:南三石锅烤肉|地址:道外区靖宇街到外环路

�特色:石锅烤肉

�点评:南三的石锅烤肉很有特色,用石锅烤牛羊肉、猪排、青菜、海鲜,最后用剩在锅里的料加汤煮面。

■店名:喜子麻辣烫|地址:道外区十七道街

�特色:石锅烤肉

�点评:十七道街北环有家喜子麻辣烫,爱吃麻辣烫的朋友应该去看看。

■店名:馕坑烧烤|地址:道外区十五道街北环路上

�特色:大串羊肉

�点评:十五道街北环路上有家馕坑烧烤,大串羊肉、大串鸡翅膀、汤饭(类似面片汤)、烤馕饼。

■店名:老麻辣面馆|地址:道外区南七道街

�特色:麻辣面

�点评:七道街有家面馆很出名,就是老鼠洞面条大厦所指的南七老麻辣面馆,在道外最出名的是这家和一工具对面的老麻面馆。

■店名:老左家熏酱|地址:道外区十四道街江边

�特色:熏酱

�点评:十四道街江边的老左家熏酱也是名声在外。

■店名:四合心沙锅居|地址:道外区靖宇十四道街往太古街走

�特色:沙锅、扒肉、茄子丝、韭菜

�点评:靖宇十四道街往太古街走有一家四合心沙锅居,沙锅、扒肉、茄子丝、韭菜都是绝活。

■店名:元宝饺子王|地址:道外区景阳街374号

�特色:饺子

■店名:新春馄饨管|地址:道外区北三道街

�特色:馄饨

■店名:东来顺|地址:道外区靖宇头道街

�特色:涮羊肉

■店名:老宏南狗肉馆|地址:道外区宏伟路

�特色:狗肉大全,狗脖子、狗排、狗腿、狗肉火锅

■店名:大红梅饭店|地址:道外区北七道街101号

�特色:回头

■店名:老任家砂锅师子头|地址:道外区北大六道街8号

�特色:砂锅、坛肉、狮子头

■店名:德昌家砂锅师子头|地址:道外区北大六道街8号

�特色:砂锅、坛肉、狮子头

■店名:徐包铺|地址:道外区三润街6号

�特色:三鲜包子、熏酱

■店名:三八饭店|地址:道外区靖宇三道街

�特色:冷饮

■店名:左家馆熏酱|地址:道外区北十四道街

�特色:冰糖肘子,滑溜里脊

■店名:羊顺斋|地址:道外区大新街

�特色: 回民餐饮

■店名:李杰熏酱|地址:道外区太古街645号

�特色:熏酱熟食、三鲜水饺

■店名:正阳楼 |地址:道外区北三道街3号

�特色:京字牌松仁小肚、干肠

■店名:裕昌烧鸡|地址:道外区

�特色:烧鸡、各类熏酱

■店名:老鼎丰|地址:道外区靖宇三道街

�特色:月饼、糕点、冰糕、冰激凌

■店名:梁家饺子|地址:道外区北十五道街

�特色:牛、羊肉饺子

■店名:武刚扒肉|地址:道外区南勋九道街

�特色:扒肉、肘子

■店名:南八春饼|地址:道外区南八道街

�特色:春饼

Ⅸ 东北烧烤真的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吃吗

烧烤在世界各地都很有名,但每个地方的特点都不一样。在小编看来,东北的烤肉是全国最好的烧烤。许多南方人不明白为什么。这显然有其自身的特点。为什么我们说最好的烧烤在东北?东北人窃笑:秘密就是“它”!究竟为什么?让我们看看!
其实,在小编看来,我国东北的美味烤肉不是烤肉本身,而是酒。在东北不喝酒怎么吃烤肉?烧烤和葡萄酒是沙利安的最高境界,如果你少喝葡萄酒,你就感觉不到了。在你能吃到烤肉的“精华”之前,你必须有点困惑。因为有些南方人喝得不多,他们通常只吃东北部的烤肉串,所以只能自己吃烤肉串的味道。如果没有酒,烤肉串就尝不到味道。这就是为什么东北大多数人在餐桌上交朋友的原因,因为只有喝酒后才能吃到美味的食物,说真话,做兄弟。
吃烧烤就是要有一种自由感。热爱东北烤肉,就是要遵循自然、品味和现实,用好材料做良心,还原老味道。东北的人很直率,在这里可以很随意;富居整个东北烤肉很好吃,有辣椒、孜然、芝麻和东北烤肉调味料,闻到味道就会吞口;东北烤肉又大又肥,而且数量非常真实。
各种新鲜的牛肉,羊肉,五花肉…桌子上摆着各种各样的肉。肉串很适合肥瘦。它芳香可口。加辣椒粉够辣的了。肉质鲜嫩,舌尖似乎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建议吃最具特色的东北菜。东北酸菜配五花肉,油腻爽口。很多食量大的人,会很钟爱东北烧烤中的野菜饺子,搭配着烧烤吃,解油腻,还顶饱,皮薄肉多,香气扑鼻,滋味浓郁。
烧烤本身也成为一种多人聚会休闲娱乐方式或者是生意。不论在哪,烧烤通常是小至家庭,大至学校的集体活动以及一些公司组织的集体活动。既然东北烧烤实在又名声在外,喜欢旅游和美食的人不要错过哦

Ⅹ 哈尔滨有哪些不能错过的美食

我很久都没想明白,为什么大丰收,杀猪菜,小鸡炖蘑菇为什么会成为东北的招牌菜,仿佛我们做菜的方式,就是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放到锅里,然后炖,炖,炖。其实,除了小鸡炖蘑菇,其他两样我在哈尔滨生活了这么长时间,几乎没吃过。但当我见过大中华其他地区的一些食材,比如细长条的茄子,种类屈指可数的菌类,和鹅蛋差不多大的薯仔,我明白了,这些菜之所以成名,是因为这几道菜,是对本地顶级食材:薯仔,玉米,茄子,大辣椒,酸菜,猪肉,笨鸡,榛蘑的一次集体展示。拥有好的食材,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持食材的原始特色。哈尔滨在前几年有一种特别着名的菜式,名曰“压锅菜”。顾名思义,压锅菜就是对食材不进行炸炒等预制作,直接放入高压锅中“压”熟,保持食材的营养和原味。这种烹调方法在哈尔滨红极一时,出现了不少专门做压锅菜的菜馆,排骨,鱼,薯仔,玉米,豆腐,几乎无所不压。然而,由于饮食内容的狭窄,这股风潮在火了两三年就归于沉寂了,不过好在这种烹调方式已经融入的哈尔滨老菜的制作方式,现在哈尔滨很多菜馆的菜品都能见到压锅菜的影子。在我印象中“刘氏知音酒楼”是还在做压锅菜的,这家店主要是做家常菜,在哈尔滨一共有两家,汉广街和花园街都有店。店面很大,但屋子里永远是闹哄哄的,非常“有气氛”。味道虽然算不上出类拔萃,但我仍然要推荐这家店:在本市菜码无限变相缩水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巨量实属不易,并且,如果你想要攒6个人以上吃一顿饭,这家店是为数不多让你不用担心空间问题的饭店之一。这几年有一家比较有名的做豆腐的店铺,名叫“奇滋豆味”,从本质上说是一家概念餐厅,豆腐做的确实不错。也卖压锅菜,但名字起的着实奇葩,看名字我好长时间才猜出来是什么东西。另外,他们家的炒饭非常好吃,在这片普遍不重视米饭质量的城市可谓是特立独行。我不经常吃杀猪菜这种东西,但是我仍然可以推荐哈尔滨一家口碑不错的菜馆,名叫“老六杀猪菜”,这家店可以满足大家对“赵本山式的东北”的所有印象,血肠,猪肉炖粉条,以及这家店最具特色的——二人转表演。老道外有一家专门做鸡的店铺,名叫“春香鸡馆”,如果专门想吃鸡的话可以去尝尝。他们家的鸡分红烧和清炖两种,吃不出特殊的味道,也不存在秘制酱料之类唬人的玩意,是普通的家常做法,但是鸡的味道确实不错,鸡肉烂,鸡汤浓,鸡块一股肉香味。另外,这家店菜码极大,三个人去吃点一个鸡也就差不多了。另外,和哈尔滨很多小馆一样的缺点:他们对饭完全不讲究,我去的时候饭有点凉,还结块……大米再好吃也不能这么做啊。以前这家店只是个一层小铺子,现在再去看已经是个二层小楼了。说到米饭,其实五常大米是非常有名的,以至于很多在外地的哈尔滨人回家乡时要专门买几袋大米带回去。口感特别好,颗粒饱满。不过哈尔滨本地菜馆做米饭的粗糙也是众所周知的,毫不用心。另外,在众多“土菜”中,有一项不为人熟知,却在哈尔滨地区最广泛的范围内流行的菜,这就是“蘸酱菜”。蘸酱菜,就是白菜叶,生菜叶,黄瓜,水萝卜,干豆腐,还有老人常吃的山野菜,小蘑菇,等等等等,配上满族特产的大豆酱。当然,现在有不少人愿意用大豆酱炒出来的鸡蛋酱蘸着吃,也不错,不过这种浓咸的豆渣味不是一般人可以吃得惯的。粘豆包。老哈尔滨家家冬天都买粘豆包吃,易于保存,粘糖味道好,粘牙,也算是本地特色小吃之一。不过近年来的趋势是:粘豆包以亚沟产为最优,不过有一次专门去那里尝鲜,品质确实不错,但哈尔滨本地卖的粘豆包也不会差很多,这也算是个品牌优势吧。不知道有没有人听过冻梨,冻柿子这种冬天才能吃到的美食。所谓冻梨,冻柿子,顾名思义,就是把梨和柿子放到外面冻上,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处理后,梨和柿子的口感会发生奇特的变化,那个甜味非常不一般。另外,柿子还能用来做柿子饼,也是极其美味的甜品。在这多说一句:柿子是柿子,番茄是番茄,两种东西是不一样的。哈尔滨的美食里,烧烤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这并不是说哈尔滨有那么一两家顶级的店铺树立形象,而是因为哈尔滨市的烧烤遍地开花,整体实力其他地区难以望其项背。最早的时候哈尔滨有着名的“革新烧烤一条街”,街区改造后往日的繁华不复存在,六顺街烧烤又异军突起,成为新的烧烤核心区。应该说,烧烤是一项技术含量并不复杂,但是极拼食材手法的品类。在哈尔滨,烧烤店都有专门的烧烤师傅,而且工资比普通厨师丝毫不差。每到晚上,街上总会看到一个大老爷们站在炭火炉前,拿着塑料板使劲扇风,这种专业劲头我很少在其他地区见过。很奇怪,我在其他地区从来没吃到过哪怕是接近哈尔滨水准的烧烤,无论是西安三五毛的那种“小串”,还是上海摆放的各种半制成品的“铁板”,我都想对着他们大吼:烧烤他妈不是这个味儿的!但后来我想明白了,对于这种不是特别靠技术的食物,最重要的决定标准其实是:食材。哈尔滨能吃到的肉简直是太棒了。另外,烧烤和疙瘩汤是绝配,如果吃烧烤不点一碗疙瘩汤去腻,那可是不专业的表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用“撸串儿”来形容这项豪放的饮食。对于哈尔滨人来讲,烧烤往往是续摊的最佳选项,烧烤店一般都会开到后半夜供客人喝酒消遣,“老板,先来200羊,一箱哈啤”是豪放的哈尔滨人永远的象征,板筋和腰子的魅力我们又怎能抵挡?另外,吃羊肉串的时候别忘了让师傅多撒点绵白糖,我不知道为什么其他地方的食客现在还不知道白糖对于羊肉串的重要意义……一声叹息。说到烧烤,就不得不说大名鼎鼎的“大全烧烤”了。其实大全烧烤除了排骨串之外并没有特别好吃的东西,事实上,烧烤这玩意在哈尔滨只要是家店水平就不会太差。之所以要提到大全烧烤,是想说说他的发迹之路。最早的时候大全烧烤只是一家几张凳子的小店铺,但是由于口碑不错,也就慢慢做大了。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店的旁边就是当时全国派出所学习的典型模范:东莱派出所。大全烧烤和东莱派出所之间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那个小摊贩受欺压严重的时代,大全烧烤从来顺风顺水,没出过任何问题。后来他们盘下了附近的店面,后来他们把店铺加高了一层,再后来这块地重新拆掉,盖起了4层气势恢宏的大店面,开业的时候,各种庆贺开业的条幅上赫然挂着东莱派出所的名字。另外一家有名的店铺是六顺街的“160烧烤”。之所以单独拿出来,是因为这家店是本地最早做涮肚的店铺,涮肚这项菜品已经推出,立即风靡哈市,简直到了“来哈尔滨必吃烧烤,吃烧烤必吃涮肚的地步”。这家店的火爆也立刻引来了中国式的跟风效仿,一时间“16X烧烤”“1X6涮肚”遍布哈尔滨,简直让人无法分辨哪一家才是真身。前一段时间我去了一次160烧烤,品质依然在,而且新加了诸如“涮牛肉”的新菜品,主要的感觉是有点甜,但烧烤和涮品的口味都还不错。总之,是一家值得去尝试的店铺。还是那句话,哈尔滨的烧烤很多都不错,大店未必好,小店反而值得探索,比如我知道的一家四张桌的小店铺,漂亮的老板娘和勤奋的小伙子开了一家夫妻店,味道绝对的顶级,与此同时,一街之隔的另外一家烧烤店则门庭冷落,这说明哈尔滨人民还是很识货的。具体地址我肯定是不能说了,这是我吃了一个街区才吃出来的,怎么能这么快就被别人毁了。说说哈尔滨几家开的比较大的店铺吧。“阿里巴巴新疆大串”,味道一般,店里自己弄了个用肉酱做的秘制料汁刷素菜,味道依然一般,价格偏贵,但是串够大,并且以买100送50的卑劣方法拉拢顾客,所以生意还算火爆。老板是个矮胖的小黄毛,一次去那吃饭就看到他仰着头训几个比他高几十厘米的小伙子,样貌十分令人不爽。“正阳河烧烤”,那的烤鱼烤小鸽子吊炉烤鸭脖烤乱七八糟的什么东西都还可以,但是烧烤不行,因为就在江边,所以吃过几次。“宋记烧烤”,这家味道算是不错,不过其最大优势是离居家菜馆比较近,续摊方便,其实对比复兴三道街的几家小店面没有明显的品质优势。说到鸭脖,我忽然想起了工大附近的烤鸡脖子……一字一泪。虽然说没多难吃吧,但真没好吃到让人专程吃一顿的地步,光今年我就去过三次了,每次都是一样的故事:“老板要俩烤鸡脖子。”“还要别的吗?”“那就再来10个串吧。”“就这点啊?”“是啊。”“那这人多,你先去那边等一会吧。”于是我和朋友蹲到了繁华的街边,然后像服务员一样来回端凳子,端盘子,拿蒜瓣……除去烧烤之外,朝鲜菜(韩餐)也是哈尔滨值得一尝的美味之一。虽然我知道很多人鄙视韩餐,但是韩餐真的是治愈良品,南方不常吃朝鲜菜的朋友一定不要轻易否定,在哈尔滨吃朝鲜菜绝对不是其他地方可以与之相比的——当然了,延吉的狗肉冷面肯定是名气更大,不过在哈尔滨吃韩餐的美好享受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比如说我现在还记得高中学校门口那家狗肉馆卖的辣白菜,太好吃了,简直达到了小学校门口1毛钱一袋的甜辣小菜的水平——可惜的是,后来我再也未曾尝试过那种人间美味。韩国菜里唯一让我“惊为天人”的食物是传说中的“部队火锅”,是传说中退伍的韩国大头兵为了纪念青春时光反复回味的一道菜,具体来说就是辛拉面,年糕,辣白菜,午餐肉等食材放进火锅里一勺烩——这也算火锅?简直令人发指。至于狗肉这事我得多说几句。狗肉是哈尔滨传统的强档美食之一,但是如今吃狗肉的确多有不便。道德与否这事暂且放下不提,最重要的是有安全隐患。有一段时间哈尔滨的偷狗贼十分猖獗,他们的手法大致如此:开一辆小面包车四处巡逻,发现哪个狗主人看狗看的不严就立马下手,往狗前面扔根香肠,等狗过来一个大袋子直接罩住,扔进面包车,关上车门开车就跑,反应都来不及。一则宠物狗不是肉狗,口感多多少少有点差距,二则这种狗来路不正,安全很成问题,我们没必要为了那点口腹之欲拿生命犯险。最后就是陪着人家一块生活的朋友就这么被一口一口吃了——虽然仅仅是可能,就算是再好吃,心里也多多少少会有点不舒服吧。韩国人总自夸他们的泡菜好吃然后被中国网友一脸兰州拉面一脸沙县小吃的扔,但泡菜确实很好吃嘛,尤其是桔梗和牛板筋,简直是贯穿我生命始终的小咸菜。现在韩国泡菜在哈尔滨已经十分普及,很多超市都能买到。如果嫌麻烦的话可以去家名叫“升元韩国辣菜”的小店买点吃,那个拌干豆腐丝还是很不错的。在哈尔滨我吃过味道最好的店算是“老朴朝鲜风味”了,但很奇怪,我有一个爱吃韩餐的朋友对这家店并不感冒,我猜原因大概是这家店缺少了朝鲜菜标志性的甜辣味道。几年来这家店做的不错,算是开了不少家分店。几个传统菜都不错,荞麦冷面是肯定要吃的了。尤其是夏季,清凉解暑的佳品——当然,小心面条韧性太强咬不开。必须要说的一家店铺是“杀猪天”,在哈韩国人的小据点。位置永远要预定,人永远是满的,五花肉是必点项目,总体来说口味不错,处于哈尔滨韩餐的中上游,泡菜汤倒是一般。记得我去杀猪天的时候,灯箱上“猪”和“天”两个字已经没有任何亮光了,只剩下雪地上红彤彤的映这一个血色的大字:“杀”!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居民区里有两家没名字的小店对着开,其中一家比较好吃,老板是个朝鲜族老太太。鸡蛋卷做的很不错,鸡蛋很嫩,而且能做出稍微焦糊的感觉,口感恰到好处。下面一个话题是韩国炸酱面。说到韩国炸酱面,我以前一直以为它是和老北京炸酱面口味差不多的,毕竟我吃的炸酱面一直是这种。但两种炸酱面确实不一样,韩国炸酱面的卤比较稠,并且带着点甜味,相比较来说还是中式炸酱面和打卤面更合我口味。但是如果吃习惯了的话,韩国炸酱面还是非常不错的,就比如学府四的“韩国炸酱面”就可以一试,虽然说最开始觉得这种味道不怎么样,但是一段时间不吃,还真有点馋了。另外哈工大附近有家叫“韩流热风”的店,味道也可以,但一看就是类似工作餐性质的店(还卖炸猪排……),就不多说了。烤冷面这种东西是将未泡开的冷面放在铁板上烤,然后两面贴鸡蛋,陪以各式辅料,是朝鲜冷面,铁板鱿鱼和煎饼果子的另类结合,哈尔滨地摊饮食的最新成果。这绝不是朝鲜小吃,而是勤劳勇敢的哈尔滨劳动者的智慧结晶,这种地摊美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乐松广场的车站上,师大背后的那条苍蝇街……等等不同的地方冒出来,没有来头,但令人难以忘怀。现代哈尔滨的历史不过100余年,中间留下了不同人群迁徙的痕迹,中东铁路时期和十月革命之后的俄国人,逃难的犹太人,日占时期的日本人,还有更早一些时期迁来的满回汉,构成了哈尔滨不同的饮食文化环境。在哈尔滨日本文化被清理的一干二净(去方正也许感觉会好点),俄式西餐倒是作为城市历史的一部分留下来了。第一个要说的自然是中央大街上作为哈尔滨西餐代表的“华梅西餐厅”了。华梅的菜谱基本上代表了哈尔滨俄式西餐的标准菜品,罐虾,大马哈鱼,红汤,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菜式。不过华梅由于牌子比较大,做菜的味道也自然一直没什么变化,体验一下老派的环境很合适,不过如果吃味道的话,“波特曼西餐厅”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另外,我记得西大直街北京街附近有一家俄式西餐厅,印象很好,不过后来大概老板不做这个行当了。说说格瓦斯这种饮料。格瓦斯是一种老式的俄式饮料,但实际上也就是最早的时候老俄带来的东西,没做到全城广泛的流行。后来随着国家改朝换代,这种饮料在哈尔滨也就基本绝迹了。不过最近十年,大概是由于“秋林”这个品牌被私人收购,格瓦斯也就作为哈尔滨特色饮料的一种被挖掘了出来,也获得了不小的成功。目前哈尔滨市面上有售的格瓦斯有两种,一种是秋林,一种是得莫利,我一般都和秋林的格瓦斯。至于娃哈哈的格瓦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口味做了一定的修改,一股甜腻的味道,和秋林格瓦斯根本没法比。哈尔滨不少老菜都拥有酸甜的口感,这主要是因为这种酸甜味道比较符合俄罗斯人的口味。锅包肉稍后再说,更具有代表性的俄国小吃是酸黄瓜。并不是所有人提到俄国菜的时候都能想到酸黄瓜,但这个小菜在哈尔滨相当普及,甚至我家里做冷面的时候,我都就着酸黄瓜吃。虽然说风格不同,但效果很不错。必须要说的是,市面上的酸黄瓜有大有小,但是味道最好的酸黄瓜应该是用指头大小的小乳瓜制作,口感更爽脆,如果是用普通的大黄瓜做酸黄瓜,口味就要差上很多。红肠是同样是俄罗斯人带来的食品,也是哈尔滨最着名的“外带土特产”。但据我所知,南方人对这种东西不太适应……因为蒜味太重,实在是很重。如果你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内打开装红肠的袋子,掰下来一块,浓重的蒜香味会充满整个屋子。但不得不说,红肠的香味非常特别,和大列巴非常般配。另外,哈尔滨人还发明了不少本土吃法,比如说尖椒红肠:锅里下一点点油放红肠炒出焦糊感,再放进尖椒快炒,不用放任何佐料,齐活。红肠肥瘦相间,如果不喜欢吃肥肉的可以吃儿童肠,也就是红肠的瘦肉版本,但是我还是建议吃红肠,这东西就像狮子头,四肥六瘦口感才够丰富,况且红肠的肥肉可比狮子头少多了。至于红肠的品质,哈尔滨人已有所共识:红肠上品当属商委红肠,目前依然只有一家店面,年节买红肠通常要牌很长时间的队。另外,如果没空去折腾一趟,秋林和肉联的红肠也都是不错的选择,我个人比较喜欢吃肉联红肠。哈肉联厂是由一个英国人始建,也最早将红肠这种食品引入哈尔滨,历史要比秋林更加悠久。红肠先有肉联,后有秋林,这是我从小时候开始就形成的印象。红肠一类,本地人通常叫“副食”,其种类远远不止红肠。比如干肠,松仁小肚,茶肠,粉肠,鸡丝卷,肉饼等等,都是本地人常吃的副食品,口味各有特色,出游时带点这些东西再合适不过了。副食品很多地方都有卖,不过大大小小的店铺中以“奋斗副食”最为着名。说到副食就不得不说说正阳楼。“正阳楼”是哈尔滨历史悠久的老店,但是绝不是你们如今看到的那个样子。如今的正阳楼已经开了很多家分店,不过幸运的是,我前一段时间去江边,发现那里还保持着正阳楼的老店铺,那其实就是哈尔滨人的一种生活状态的写照之一。正阳楼老店是一层铺开的店面,不卖热菜,只有副食和啤酒。每到夏天,哈尔滨人都会跑到江边消暑。人们在门外支开一个桌子,要点花生米,切点肠啊肚啊什么的,再来上一扎啤酒——实在是绝妙的享受。我对于面包这类食品并不感冒,但大列巴我确实经常吃。和很多外卖面包店不同的是,大列巴能够保存非常长的时间,而且能够保持那种纯粹的烘烤出来的面包香气,带着一点发酵出来的微微酸味,配上鱼子酱,红汤或者红肠,味道非常地道。只是外地人未必吃得惯就是了。哈尔滨有一样非常好吃的东西是大马哈鱼,个头非常大,肉质很韧,一般都煎着吃,如果能炖上整条马哈鱼,还能一大口一大口的吃鱼里面的鱼籽,非常爽快。一般来说西餐厅都会有做好的鱼子酱,价格稍贵,如果觉得味道好可以去副食品店买罐装的鱼子酱带回去。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哈尔滨人冬天那么冷还要吃冰棍,其实我也不理解,但是我就是很习惯在冬天吃冰棍,多冷的天都吃……真的是很好吃嘛。如果想尝尝本地特色,当然是要吃中央大街门前的马迭尔冰棍。如果想换换花样,那就得去老鼎丰吃点冰点和冰砖了。另外,不用怕太冷,哈尔滨已经没有从前那种动辄零下30多度的天气了,况且我看到的所有外地游客,都裹的跟狗熊似的,比本地人穿的厚多了,不吃点冰棍估计有可能会中暑吧……接下来这个勉强算得上是西餐,但是这个和哈尔滨的历史没多大关系。在工大附近,有一家台湾人开的简餐叫“快乐窗”,这家店是我的挚爱。这家店里最着名的要数总汇三明治了。无论是面包,芝士还是培根,做工都十分讲究。虽然说哈尔滨这种地方不太适合吃这类食品,但是这家店的三明治真的是我所吃过的最好吃的三明治。哈尔滨有一道举足轻重的名菜——当然是锅包肉。哈尔滨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迟子建曾以傅家甸鼠疫为背景写过《白雪乌鸦》一书)上,为了满足与会的俄国人的口味,这道鲁菜改制的“锅爆肉”应时而生。周恩来到哈尔滨参加会议时还曾专门点过这道菜。最早的锅包肉配料是当季的水果,不过随着时代变迁,这些细节就从简了。锅包肉是一道难度极大的菜,火候,调汁,挂糊,一样做不好最后的成品出来都会打折扣。理论上做锅包肉最权威的饭店是“老厨家”,这家店借了“滨江膳祖”的名头,也算是哈市饮食文化的一部分。这家店有专门的锅包肉师傅,但是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说,这家店的锅包肉并不算最佳,味道不在肉里,分得太开,葱姜丝胡萝卜丝等配料也几乎看不到。哈市食客中口口相传的“哈尔滨最好吃的锅包肉”是一家江边的小店,名叫“春饼小吃”,虽然名字是这个叫法,但只是因为老板盘下了店面懒得换牌子了,实际上并不做春饼。曾经专门去过几次,第一次过年,厨师早早回家了,第二次过节店干脆没开,所以一直没有缘分,也不敢乱评论。和老板聊过一次,那家店的厨师是一个河南小伙子,做菜很有天分,也就一直在这家店干了。其实“玉氏滋味馆”的黄桃锅包肉就已经算不错了。之前说过,最早的锅包肉是靠水果提一部分甜味的,用黄桃做锅包肉,算是创新,也算是一种复古。而且黄桃和锅包肉配在一块,味道很自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哈尔滨老菜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有不少小馆子通过对传统菜的创新赢得了不小的名声,有三家民间菜馆在这股风潮中声名鹊起,“玉氏滋味馆”就是其中一家。此外,玉氏滋味馆的锅烙也是具有相当水准的,老昌现在也做锅烙,但是总的来说不如玉氏滋味馆的好。既然提到锅烙,就必须多说点饺子这事。“东方饺子王”当然是比较方便的选择,到处都有店面,而且味道也不错。但是作为一个热爱哈尔滨美食的吃货,当然要推荐些不一样的东西。首先要说的当然是老道外的“范记永饺子”,本地食客更习惯叫“老范记永”,这是哈尔滨的老字号,虽然几易其主,但依然是有资格和“张包铺”放在一块说的名字。还有一家必须要说的饭店是大成街附近的“百年蒸饺”,虽然不是伴随着哈尔滨一块成长的饭店,但也算是历史悠久了,在老一辈的食客中非常着名,很多老人现在依然愿意来这里吃饭。虽然说很多菜已经不比从前,但蒸饺依然是这家饭店的必吃菜。有一种蒸饺名曰鲅鱼蒸饺,非常鲜嫩,但要早点去,否则去晚了就不新鲜了。不在哈尔滨能吃到的老菜不止是锅包肉——地三鲜,三丝爆豆,家常凉菜,尖椒干豆腐,炸蚕蛹,溜肉段等等都是值得一吃的菜肴,当然,有些菜在其他地区也可以吃得到,也有很多家常菜平时吃的多了,饭店反而不常见。并且,随着东北菜的更新,很多新式菜品也已经开始走向大众,比如说上面提到的黄桃锅包肉,我已经见过很多饭店学去做了。说到老菜创新,“居家菜馆”当属其中翘楚,居家菜馆是之前提到的三家民间小馆的其中一家,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家。这家店卖的不少菜都有自己的创新,虽然说为了保证出菜速度,很多菜都是提前做好,等临点再过一下热,但依然值得推荐。居家菜馆的老店位于下夹树街,由于不挂牌匾,所以不算太好找。从外面看,这家店很像是公共厕所。不过如果你走进去,会发现这家店比拟所想象的要大很多,老板盘下了附近的店面,室内蜿蜒伸展如同老鼠洞。应该说居家菜馆菜谱上的菜都不错,当然最值得推荐的是黄蘑扣肉,入口即化,非常少见。桂花大排相对一般,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排骨这种东西放凉后会显得干,倒不是制作问题。另外酥鲫鱼和白卤猪手我觉得也都不错,平时酱猪手吃过不少,白卤的很少见,而且会更清淡。最后一家名叫“杨家妙味品”。他家最拿手的菜是山楂排骨,虽然说山楂能让排骨变得更烂,但由于他们卖的排骨都是做好放凉摆到台面上的,所以会显得很干,效果有点像沪上的糖醋小排。不过我没想到的是他们家的蚕蛹和干炸丸子居然不错,丸子外表酥脆,内里鲜嫩可口,很见功夫。其实到了东北,主要就是吃肉。除去烧烤,哈尔滨人还有一样经常吃的食品,就是酱骨棒。和烧烤有点类似,到了夏天,每家饭馆都会做酱骨棒,配上啤酒毛豆花生米做为消夏之用。所以,酱骨这样东西分布非常广泛,并非只有大店做的正宗,有的时候小店反而做的更有滋味。如果想吃酱骨的话,“吴记酱骨”和“薛府酱骨”都是不错的选择,店能开的大,自然要有一定的功夫。不过我想推荐另外一家店,名叫“明泉特特”,名字起得诡异,价格也算不得实惠,但是酱骨做的确实软烂。另外需要提醒的是,酱骨有骨架和骨棒之分,部位不一样,口感也当然不同,建议都尝尝。提到酱骨头,不禁想到了“德顺楼老太太大骨棒”,心情分外沉重。这家老道外的小店专门做熏酱坛肉,在春香鸡馆和红光包子铺中间,生意非常好。店主人是个80多岁的老太太,抚养了7个孤儿长大,钱都花在他们的身上,自己没享受到,店面也从来没变过。结果前几年老伴死了,几个孩子每一个去看过,大概是一年前吧,我看报纸才知道,老太太也去世了,现在店面不知道归谁,也不知道在不在了,想想这世道,真是令人唏嘘。终于令人欣喜的过渡到老道外美食了。但之前必须要说的一点是,随着道外街区改造,很多的店面都已经不在了,另外反而有不少新开的店铺借着“老道外”的名号卖钱,位置虽然说是对了,但是味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对老道外的很多饭店其实是有些不满的。“张包铺”是老道外最有名的包子铺,历史悠久,说是老道外最具标志性的美食也不为过。张包铺老店的地址在张包铺胡同,和范吉永饺子面对面,不过现在已经搬迁到附近的旅游街了。搬迁后我去吃过一次,包子都是早就做好的,感觉不好。北方包子和南方不同,南方的包子讲究皮薄馅厚,但是在东北,吃包子是要吃面的,包子皮一定要“喧腾”才算是好吃。所以,包子肯定是要吃刚出锅的才最好,如果吃放凉后重新加热的包子,效果要差上一大截。吃起来还不如大安街边一家叫“东东包”的饭店——我不是说这家店的包子好吃,事实上,这里的包子馅料太少,肉味也不够浓厚,但起码总是能吃到刚出锅的包子,即使味道差一点,吃起来感觉也不会太差。六道街是扒肉的聚集区,目前开得最大的要数“张飞扒肉”,很久就换了店面,非常令人失望。要一盘蒜苗炒肉明显能感觉油不太干净,还能多说什么呢,算了,说到品质问题,小店也没多少敢拍着胸脯说一直没用陈油的。另外一家有名的店叫“武刚扒肉”,只卖肘子,猪手,扒肉,凉菜,外面对着家花圈店,不多评价了。武刚肘子不是哈尔滨唯一只卖几个菜的饭店,这种店实在是很多。而且,在哈尔滨的老菜馆吃饭,必须得赶上饭店的饭点儿去,早了晚了都不行,有些硬店,吃什么你说了都不算。点菜不要忘记来一盘家常凉菜——这是哈尔滨饭店里出镜率最高的菜,怎么做全凭随心,每家味道都不一样——再加上瓶大白梨,这就是非常完美的老哈的饭店了。离武刚扒肉不太远的地方有一家卖肘子的名店,挂名叫“盛安小吃”,但实际上根本没有牌子,只能按门牌碰。这家店同样也只卖几个菜,其中最知名的要数“冰糖肘子”,每天定量,晚了没有,早了也没有,就几张桌子,店铺不算太干净,但肘子是真是烂乎。另外滑溜里脊也不错,可以尝尝。松花江边临近港务局的地方每到夏天就一片一片的大排档,片区整顿前一片一片的大老爷们光着膀子喝酒吃肉——滨江一景。下面应该说说清真名店了,虽然位置算不上是回疆聚集区,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哈尔滨的回族人是非常多的,有名的回族菜馆一般聚集在道外清真寺附近,每家都有不同的特色,而且由于变化发展,有了自己的风格,和其他地区的清真有很大的区别。说“老仁义”这种做出名堂,成为哈市标志性饭店的清真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