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推薦 » 如何燉肱骨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如何燉肱骨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7-11 17:32:49

❶ 肱骨骨折吃什麼好的快

有句話叫:傷筋動骨一百天。說的是骨折之後恢復的時間是比較長。因為,骨折的病人在較長的恢復期間,病人的家屬和病人都要注意飲食上的調養。
一般來說,骨折後1至2周的患者,飲食需清淡、易吸收和消化,應多給他們食用一些蔬菜、水果、魚湯、蛋類、豆製品等,而且應以清蒸或者燉熬為主,少吃香辣、油膩和煎炸的食物。
骨折後2至4周的骨折病人,他們的身體不再那麼虛弱,食慾和腸胃功能都有所恢復,那時可適當補充營養,像骨頭湯、魚類、蛋類及動物肝臟等食物比好,同時也要多吃一些蘿卜、西紅柿、青椒等,這些食物可滿足骨骼生長的需要,促進傷口癒合。
骨折超過5周以後,病人可多吃高營養食物和含鈣、錳、鐵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像動物肝臟、雞蛋、綠色蔬菜、小麥含鐵比較多;海產品、黃豆等含鋅比較多;麥片、蛋黃等含錳較多。同時配以雞湯、魚湯、各類骨頭湯等,可選擇性地加入紅棗、枸杞等。

祝您早日康復!

❷ 如何在燉制棒骨時骨髓不外流

骨髓是存在於長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髂骨、肋骨、胸骨、脊椎骨等)的松質骨間網眼中的一種海綿狀的組織,能產生血細胞的骨髓略呈紅色,稱為紅骨髓。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細胞,呈黃色,且不能產生血細胞,稱為黃骨髓。人出生時,全身骨髓腔內充滿紅骨髓,隨著年齡增長,骨髓中脂肪細胞增多,相當部分紅骨髓被黃骨髓取代,最後幾乎只有扁平骨松質骨中有紅骨髓。此種變化可能是由於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夠補充所需血細胞。當機體嚴重缺血時,部分黃骨髓可轉變為紅骨髓,重新恢復造血的能力。 打上麻葯沒有多痛,能忍受的;注意事項
1 術前應向患者說明檢查目的與方法,以取得配合。
2 嚴格無菌操作,以防感染。
3 物品准備齊全。
4 穿刺針經皮膚達骨膜後,針應與骨面垂直,緩慢旋轉進針,持針須穩妥,切忌用力過猛或針頭在骨面上滑動。如已刺入骨髓腔,此時針頭應固定不動。
5 抽取骨髓塗片檢查時,應緩慢增加負壓,當注射器內見血後應立即停止抽吸,以免骨髓稀釋。同時要作塗片及培養者,應先抽骨髓少許塗片,再抽骨髓培養,不可並做一次抽出。取下注射器時,應迅速插回針芯,以防骨髓外溢。
6 胸骨柄穿刺時,要求穿刺角度一定要與胸骨柄平行,以防止針尖滑脫或刺穿胸骨柄後壁皮質。
護理
1 術中注意觀察患者的面色、脈搏、呼吸。
2 拔針時用力按壓穿刺點,至不出血為止。
3 術後24小時內觀察穿刺部位有無血腫、出血及感染徵象。
4 穿刺處換葯1次/日。
5 囑患者三日內勿洗浴。

❸ 燉肘子什麼時候放鹽合適

做法:
1,把肘子放到開水中煮一會,去血水。
2,倒少量油入鍋,爆花椒,八角。然後放肘子兩面煎一會兒。放大量醬油,少量糖,翻炒著色,再放適量的鹽。(多一些沒問題,下飯)
3,換個大鍋,一次性加夠水(多多益善)煮!先大火,後小火,兩個小時以後就ok了!

附帶產品:鹵蛋,鹵豆腐。吃完肘子,我把煮好的白水蛋,豆腐扔到剩下的醬湯里,明天又是一頓香噴噴的鹵味!
冰糖肘子
配料:
去骨豬前蹄膀500克??醬油、料酒 50克??蔥、蒜各5克??薑片10克??冰糖100克

製作方法:
1.將豬蹄膀刮洗干凈,用刀在內側;軟的一面順長剖開至刀深見大骨,再在大骨的兩側各劃一刀,使其攤開,然後切去四面的肥肉成圓形;
2.將蹄膀放入開水鍋里,煮十分鍾左右至外皮緊縮;
3.炒鍋內放一隻竹運算元,蹄膀皮朝下放在上面,加水淹沒,再加入料酒、醬油、精鹽、冰糖、蔥結、薑片,旺火燒開,加蓋後小火再燒半小時,將蹄膀翻身,燒至爛透,再改用旺火燒到湯水如膠汁,將蹄膀取出,皮朝下放入湯碗,揀去蔥結、薑片,把鹵汁澆在蹄膀上即可。
注意:
1.微波爐專用壓力鍋內放置蹄膀先用醬油塗勻表面,腌小時,中途翻面一次;
2.加入其餘調料、姜、蔥、蒜及沸水,以蓋過蹄膀為度;
3.蓋好壓力鍋,加上調壓砝碼,放在轉盤中央,大火加熱共分鍾;
4.移鍋出爐,擱涼至黃色壓力柱降下便可開蓋。將蹄膀翻個面,浸在汁液中2--3小時;
5.食時切塊;淋上汁液,加熱供食。
風味特點:
北京譚家菜名餚,以豬肘子為主料,經煮、蒸而成。成菜色澤紅亮,肉肘酥爛,鹵汁如膠,味道香濃,咸甜適口,營養豐富。具有增加皮膚彈性,養顏美容的作用。

❹ 豬骨和什麼一起煲湯好

豬骨頭湯可以和很多食物一起熬制,算是百搭的食材,不像其它的肉類禁忌比較多,例如魚肉不能煲西紅柿,羊肉不能加醋,牛肉不能煲栗子等,豬骨頭算是蠻好搭配的食材。豬骨頭可以和海帶、黃豆、冬瓜、西紅柿、白蘿卜、紅蘿卜、玉米、山葯、蓮子等一起熬湯喝,豬骨頭和白蘿卜熬湯還很適合這個乾燥的初冬飲用,補補水,補補鈣,補補身子。

豬骨湯的營養價值
1、我們經常食用的是排骨和腿骨。煮湯性寒涼,能壯腰膝、益力氣、補虛弱、強筋骨。若脾胃虛寒,消化欠佳之人食之,易引起胃腸飽脹或腹瀉,故應在骨湯中加入生薑或胡椒。豬骨煅炭研粉則性溫,有止瀉健胃補骨作用。

2、豬骨、牛骨、羊骨等動物的骨頭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營養、滋補和保健功能的物質,具有添骨髓、增血液、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功效。豬骨湯中的特殊養分以及膠原蛋促進微循環,50~59歲這10年是人體微循環由盛到衰的轉折期,骨骼老化速度快,多喝骨頭湯往往可收到葯物難以達到的功效。

3、豬骨頭的蛋白質、鐵、鈉和產生的能量遠遠高於鮮豬肉,其蛋白質高出奶粉23%,是豬肉的2倍,高出牛肉61%,是雞蛋的1倍多,鐵含量為奶粉的9倍多,牛肉的8.5倍、豬肉的2.5倍、雞蛋的1倍多,磷、鈣的含量更是其他食物所不能能比擬的。骨頭的營養成分比植物性食物更易被人體所吸收。

4、豬骨除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黏蛋白等,這些營養物質決定豬骨湯的營養價值會較為高一些。豬骨湯不僅味道鮮美,還有驅風祛寒、補充鈣質、能壯腰膝、益力氣、補虛弱、強筋骨、養顏護膚、延緩衰老等功效。

❺ 高壓鍋燉肘子怎麼做又爛又好吃

燉肘子 [1] ,將豬肘子用開水焯一下撈出用涼開水洗去血沫,拔去毛,姜洗凈切成塊,蔥洗凈切成段;在壓力鍋內放入豬肘子、高湯、紅棗、枸杞、冰糖、生抽、老抽、料酒、鹽、雞精、料包、姜塊、蔥段,蓋上鍋蓋,壓力鍋調到「烹飪檔」,調好後保壓定時1個小時,待「浮子閥」回位後取出即可。特點: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肘子俗稱前蹄膀,在肱骨處斬下,皮厚筋多。
原料編輯
肘子 鹽 花椒粉 雞精 蔥姜蒜 小茴香 丁香 花椒 八角桂皮 香葉甘草 香菇 生抽 老抽 糖
做法編輯
1)肘子洗凈,放入鍋中煮一下,去血。然後趁熱剔掉骨頭。(骨頭不要扔哦!!)
2)套上一次性手套,在肘子的內外兩側均勻的塗抹鹽、雞精和胡椒粉。腌制2個小時後,用線繩捆綁起來,免得在燉的過程中,皮肉分離。
3)冷水放入肘子和骨頭,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然後放入蔥姜蒜、小茴香、丁香、花椒、八角、桂皮、香葉、甘草、香菇、生抽、老抽、一點點糖和一點點鹽。蓋上蓋子,小火燉煮約2個半小時,待皮肉酥爛即可。冰糟肘子
【原料】 豬肘(帶皮骨)750克。 醬油16克、冰糖50克、紹酒20克、蔥段、薑片20克、花椒油15克、清湯適量、花生油250克。
【製法】 將肘子用手叉架在火上烤至皮面發焦時,放入溫水中泡透)用刀刮凈焦皮,用刀順骨劈開至露骨,放入湯鍋中,煮至六成熟時撈出,趁熱用凈布擦乾肘子皮面的浮油,抹上糖色,晾乾,放入八成熱(約200℃)的油鍋中炸至微紅,肉皮起皺紋成小泡時撈出,用刀剔去骨頭,從肉的內側切成核桃形的塊(深度為肉的2/3)取大碗一個,將肘皮朝下放入碗內,然後加入冰糖、醬油、紹酒、清湯、蔥段、薑片上籠蒸至酥爛取出,扣入盤內
黃燜肘子
特點:色呈棕黃,肉酥爛,甜咸適口。
將豬肘焯水後取出洗凈,置碗中,脫骨,把醬油、黃醬調勻抹在肘子上,放入七成熱的油鍋中,皮朝下炸至金黃色撈出瀝油。炒鍋上火放少許油,加蔥段、薑片、八角和黃醬、醬油、清湯、精鹽,放入肘子澆開,移至小火煨燉10分鍾將肘子翻身,至燉熟時出鍋瀝去湯。放入大碗內,倒入燉肘的原湯,入籠旺火蒸20分鍾,熟透出籠瀝出原湯。再把肘子扣入大碗內,將原湯上火用濕澱粉勾薄芡,加紹酒、花椒油、澆上即成
蘑菇燉肘
原料:元蘑10克、榛蘑10克、花菇3朵、香菇3朵、肘子1個
配料:丁香、花椒、八角、陳皮、小茴香、桂皮、香葉、甘草(各少許)、草寇,草果
友情提醒:豬蹄膀營養很豐富,含較多的蛋白質,特別是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質,和肉皮一樣,是使皮膚豐滿、潤澤,強體增肥的食療佳品。蘑菇燉肘子的做法:
1)肘子洗凈。鍋中倒入清水,大火加熱後,將肘子放入,在開水中略煮一下撈出。
2)將元蘑、榛蘑、花菇和香菇用熱水泡發後洗凈。泡發的水,濾掉雜質留用。
2)將丁香、花椒、八角、陳皮、小茴香、甘草裝入調料盒中(或自製紗布料包中,桂皮、香葉、草寇和草果由於容易揀拾,也可直接放入鍋中)。大蔥洗凈切成三節。姜洗凈後,用刀拍散。
3)往砂鍋內倒入(2)中泡發蘑菇的水,再補充適量清水,大火加熱沸騰後,放入肘子,再依次放入香料、蔥、姜、生抽、老抽和糖。再次煮沸後,蓋上蓋子轉小火燉2小時。

❻ 怎麼燉牛骨要熬多久

工具/材料:牛脖子骨2斤,黃豆100克,薑片適量,紅棗20克,枸杞10克,料酒2勺,陳皮適量。

操作方法

1、把牛骨清洗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