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牛哪個部位的肉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牛哪個部位的肉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2-28 11:41:17

牛肉什麼部位的肉最好

買牛肉時,聰明人專挑這4個部位,肉質滑嫩口感好,肉攤老闆一看就是行家,自然也不會忽悠你,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4個部位?

第一個部位:牛裡脊

首先第一個部位呢,就是牛裡脊,牛身上肉質最細嫩的部位,當然價格也要比其它部位的普通牛肉要高,堪稱牛肉的上品。顧名思義,牛裡脊肉就是位於牛脊椎部位的肉,由於每頭牛隻有一小條,所以顯得十分珍貴。其最顯著的特徵是脂肪量極低,幾乎都是精肉,而且鮮嫩多汁,所以常用來做菲力牛排及鐵板燒,家常做法則可用來炒、溜、涮等烹飪方式。

第二個部位:牛外脊

牛外脊肉可能對小夥伴們來說比較陌生,牛外脊的位置與牛裡脊正好相反,這里的脂肪含量比牛裡脊要多,價格也比牛裡脊會便宜一些。牛外脊特點也比較鮮明,扁平狀長條的外形,跟裡脊相比,脂肪含量更高一些,肉質較有彈性,入口有嚼勁,比較受男生的喜歡。非常適合做牛排,我們常吃的西冷/沙朗牛排就是用到這塊肉,涮食、煎烤都可,因為脂肪含量高,所以煎烤起來味道更香,口感也相當不錯。

第三個部位:牛眼肉

牛眼肉並不是眼睛周圍的肉,眼肉是位於牛肋骨後方的一塊肉,因肥瘦相間,形似眼狀故稱眼肉,在市面上也叫做「肋眼牛排」或者「肉眼牛排」。這個部位的牛肉筋少,肉質細嫩,接近於牛裡脊的軟嫩,同時脂肪含量較高,分布均勻,口感香甜多汁,它適合於涮、烤、煎等做法,用來燉肉也非常合適。

第四個部位:牛上腦

「牛上腦」跟「牛的腦子」其實沒有一點關系。牛上腦是在牛肩部後面的一塊肉,這個部位很少運動到,所以肉質細嫩多汁,整體口感比較接近眼肉牛排,但脂肪含量卻低於眼肉牛排。品質好的上腦肉有好看的大理石花紋,口感綿軟,入口即化,在牛肉中也算是品質非常高的,適宜煎烤、炒、涮等烹調方法,做牛排也是非常合適的。

Ⅱ 牛身上的什麼地方的肉最好吃

牛身上最好吃的部位應該是牛裡脊,肉質細嫩。

牛肉來源可以是奶牛、公牛、小母牛,牛的肌肉部分可以切成牛排、牛肉塊或牛仔骨,也可以與其他的肉混合做成香腸或血腸;

其他部位可食用的還有牛尾、牛肝、牛舌、牛百葉、牛胰腺、牛胸腺、牛心、牛腦、牛腎、牛鞭,牛腸也可以吃,不過常用來做香腸衣,牛骨可用做飼料。

閹牛和小母牛肉質相似,但閹牛的脂肪更少,年紀大的母牛和公牛肉質粗硬,常用來做牛肉末,肉牛一般需要經過育肥,飼以穀物。

(2)牛哪個部位的肉最好吃擴展閱讀:

烹制方法

中式菜餚:孜然牛肉,青椒牛肉,干拌牛肉,拌麻辣牛肉,白切牛肉,熗肉絲萵筍,牛肉凍,涼拌牛肉片,熱牛肉拌雙絲,川味紅牛肉絲,嫩炒牛肉片,銀絲牛肉,菜遠牛肉,香草紅汁牛肉,咖喱牛肉,滑蛋炒牛肉。

西式菜餚:牛肉串,牛肉卷,威靈頓牛柳,尖椒牛肉條,日式牛肉,咖哩牛肉丸,牛柳熏肉卷,綠椒牛柳卷,椒牛肉卷,紅酒燴牛舌,小牛排,墨西哥牛肉,黑椒牛排,菲力牛排,火腿牛仔腸,迷你漢堡,牛尾湯。

Ⅲ 牛身上哪個部位最好吃

最好吃T骨,牛腩,外脊,牛臀。

1、T骨

牛T骨一直是比較受爭議的的食材,因為它含有很高的膽固醇,但是,要是完全不攝入膽固醇也同樣是個問題。如果沒有它,身體將無法合成睾丸素。150 年前,T骨甚至是一種早餐食品。當然,這也有些極端,更好的方式是每周來一發,讓你在放縱時表現更佳。

4、牛臀

在跑動前補充碳水化合物的同時,吃一定量的牛臀肉可以使你更好的吸收食物中的能量。富含的維生素B2確保了吃下去的碳水化合物,轉化為活躍的能量。如果剛剛踢完一場球,可以吃下雙倍的分量。

Ⅳ 求牛肉最好吃最嫩的部位在牛的什麼部位

牛裡脊最好吃最嫩。

用料

主料:牛裡脊肉500克

輔料:油4湯勺、鹽適量、胡椒粉1小勺、料酒1湯勺、孜然1大勺、洋蔥半個、姜絲少許

1、牛裡脊一塊,橫紋切成薄片

Ⅳ 牛的哪個部位的肉最好吃

牛分黃牛、水牛、氂牛、乳牛四種,其中以黃牛肉為最佳。黃牛肉的顏色一般呈棕紅色或暗紅色,脂肪為黃色,肌肉纖維較粗,肌肉間無脂肪夾雜。犍牛肉肌肉結實柔細、油潤,呈紅色,皮下有少量黃色脂肪,肌肉間也夾雜少量脂肪,質量最好。犢牛肉呈淡玫瑰色,肉細柔鬆弛,肌肉間含脂肪很少,肉的營養價值及鮮味遠不如成年的牛肉。母牛肉呈鮮紅色,肌內較公牛肉柔軟。老的母牛皮下往往無脂肪,只肌肉間夾有少量脂肪。此外,南方的水牛肉,肉色比黃牛肉暗,肌肉纖維粗而鬆弛,有紫色光澤。脂肪呈黃色,乾燥而少粘性,肉不易煮爛,肉質差,不如黃牛肉。按烹調的需要,牛肉 除頭、尾、蹄及下肢以外,分為16個部位。

1、脖頭即牛頸肉。肉絲橫順不規則,韌性強。適於制餡。

2、短腦在扇形骨上方,前邊連著脖頭肉,層次多,間有脂膜。適於制餡。

3、上腦位於短腦後邊,脊骨兩側,外層紅白相間,韌性較強,里層色紅如裡脊,質地較嫩。適於熘、炒和餡。

4、哈利巴包著扇形骨的肉,外麵包著一層堅硬的筋膜,裡麵筋肉相連,結締組織多。適於燉、燜等。

5、腱子肉即前後腿肉。前腿肉稱前腱,後腿肉稱後腱,筋肉相同呈花形。適於燉、燜、醬等。

6、胸口兩肢前腿中間胸脯肉,一面是脂肪,一面是紅色精內,纖維粗。適於熘、扒、燒等。

7、肋條位於肋條骨上的肉,肉層較薄,質地較嫩。適於清蒸、清燉及制餡。

8、弓扣即腹部肚皮上的肉。筋多肉少韌性大,彈性強。適於清燉。

9、腰窩兩條後腿前,緊靠弓扣後的腹肉。筋肉相連,適於燒、燉等。

10、外脊上腦後中脊骨兩側的肉。肉質細嫩,可切片、丁、絲、適於熘、炒、炸、烹、爆等。

11、裡脊脊骨裡面的一條瘦肉。肉質細嫩,適於滑炒、滑熘、軟炸等。

12、榔頭肉包著後腿骨的肉,形如榔頭。肉質較嫩,是切肉絲的婦原料,適於熘、炒、炸、烹等。

13、底板肉兩側臀部上的長方形肉。上部肉質較嫩,下部連著黃瓜條,肉質較老,適於做鍋包肉。

14、三岔肉又稱米龍。臀部上側靠近腰椎的肉。肉質細嫩,適於熘、炒、炸、烹等。

15、黃瓜肉連著底板肉的長圓形內。肉質較老,適於焦熘、炸烹等。

16、仔蓋即臀尖上的肉。肉質細嫩,宜切丁、片、絲,適於滑炒、醬爆等。

Ⅵ 牛身上牛肉最好吃是哪個部位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牛肉也是最常見的肉類,其中哪個部位口感最好?

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

Ⅶ 牛身上的那個部位的肉最嫩最好吃呢

牛肉,可以說是蛋白質很高的一種肉類,起營養價值比豬肉更高,但是吃牛肉是有講究的,一般人們會挑嘴嫩的部位吃,那麼牛身上哪個部位最嫩呢?牛身上最嫩的肉就是牛裡脊(牛柳)了。牛裡脊為牛肉的最嫩部分,牛肉中肉質最細嫩的部位,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適合煎、炒、炸、牛排義大利人更喜歡生吃牛柳。適合人群老少皆宜。





牛腩(胸肉)


牛腩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松軟肌肉,是取自肋骨間的去骨條狀肉,瘦肉較多,脂肪較少,筋也較少,適合紅燒或燉湯。高膽固醇、高脂肪、老年人、兒童、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牛腱子肉


牛腱子分前腱和後腱,熟後有膠質感。適合鹵、醬。適合人群是青中年適宜。牛外脊(西冷牛排)牛外脊是牛背部的最長肌,也是西餐菜單中的西冷牛肉,肉質為紅色,容易有脂肪沉積,呈大理石斑紋狀。適合炒、炸、涮、烤。適合人群為青中年人士。


牛霖(牛臀)


牛臀肉取自後腿近臀部的肉,外形呈圓滑狀,肪含量少,口感略澀,屬於瘦肉,適合把整塊來來烘烤、碳烤、焗,肌肉纖維較粗大,脂肪含量低。只適合作餡料,西餐作為漢堡餡料,和牛肉醬原料。適合人群比較廣泛。





牛尾


牛尾巴由於常常運動,所以基本味瘦肉,牛尾性味甘、平;具有有補氣、養血、強筋骨的功效。適合人群老少皆宜。

Ⅷ 牛哪個部位的肉最好吃

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它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且味道鮮美,所以非常受人喜愛。不過不同部位的牛肉分別對應不同的做法喲!牛肉的好吃程度和個人的喜好有關系,當然也和牛肉部位的劃分有關系啦!

牛肉的等級是按部位劃分的:

特級:裡脊

一級:上腦、外脊

二級:仔蓋、底板

三級:肋條、胸口

四級:脖頭、腱子

那裡的牛肉好吃?我覺得牛身上沒有不好吃的地方,那裡的牛肉都是很好吃的,只是做法的問題了,有炒牛肉,燉牛肉,鹵牛肉,等等很多的做法,只是不同的牛肉部位,做法不一樣罷了,都好吃!牛裡脊為牛肉的最嫩部分,牛肉中肉質最細嫩的部位,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適合煎、炒、炸、牛排義大利人更喜歡生吃牛柳。適合人群老少皆宜。


還有我們平時去西餐廳吃的牛排,雖然是國外進口的,但是這個牛身上的部位,有T骨牛排,牛肩胛等等都是很好吃的,還有我們去火鍋店,吃的牛肉卷,去烤肉店吃的烤牛肉,煎牛肉,都是牛身上的,可以說牛身上的肉都很好吃!

Ⅸ 牛那個部位的肉最好吃

牛分黃牛、水牛、氂牛、乳牛四種,其中以黃牛肉為最佳。黃牛肉的顏色一般呈棕紅色或暗紅色,脂肪為黃色,肌肉纖維較粗,肌肉間無脂肪夾雜。犍牛肉肌肉結實柔細、油潤,呈紅色,皮下有少量黃色脂肪,肌肉間也夾雜少量脂肪,質量最好。犢牛肉呈淡玫瑰色,肉細柔鬆弛,肌肉間含脂肪很少,肉的營養價值及鮮味遠不如成年的牛肉。母牛肉呈鮮紅色,肌內較公牛肉柔軟。老的母牛皮下往往無脂肪,只肌肉間夾有少量脂肪。此外,南方的水牛肉,肉色比黃牛肉暗,肌肉纖維粗而鬆弛,有紫色光澤。脂肪呈黃色,乾燥而少粘性,肉不易煮爛,肉質差,不如黃牛肉。按烹調的需要,牛肉 除頭、尾、蹄及下肢以外,分為16個部位。 1、脖頭即牛頸肉。肉絲橫順不規則,韌性強。適於制餡。 2、短腦在扇形骨上方,前邊連著脖頭肉,層次多,間有脂膜。適於制餡。 3、上腦位於短腦後邊,脊骨兩側,外層紅白相間,韌性較強,里層色紅如裡脊,質地較嫩。適於熘、炒和餡。 4、哈利巴包著扇形骨的肉,外麵包著一層堅硬的筋膜,裡麵筋肉相連,結締組織多。適於燉、燜等。 5、腱子肉即前後腿肉。前腿肉稱前腱,後腿肉稱後腱,筋肉相同呈花形。適於燉、燜、醬等。 6、胸口兩肢前腿中間胸脯肉,一面是脂肪,一面是紅色精內,纖維粗。適於熘、扒、燒等。 7、肋條位於肋條骨上的肉,肉層較薄,質地較嫩。適於清蒸、清燉及制餡。 8、弓扣即腹部肚皮上的肉。筋多肉少韌性大,彈性強。適於清燉。 9、腰窩兩條後腿前,緊靠弓扣後的腹肉。筋肉相連,適於燒、燉等。 10、外脊上腦後中脊骨兩側的肉。肉質細嫩,可切片、丁、絲、適於熘、炒、炸、烹、爆等。 11、裡脊脊骨裡面的一條瘦肉。肉質細嫩,適於滑炒、滑熘、軟炸等。 12、榔頭肉包著後腿骨的肉,形如榔頭。肉質較嫩,是切肉絲的婦原料,適於熘、炒、炸、烹等。 13、底板肉兩側臀部上的長方形肉。上部肉質較嫩,下部連著黃瓜條,肉質較老,適於做鍋包肉。 14、三岔肉又稱米龍。臀部上側靠近腰椎的肉。肉質細嫩,適於熘、炒、炸、烹等。 15、黃瓜肉連著底板肉的長圓形內。肉質較老,適於焦熘、炸烹等。 16、仔蓋即臀尖上的肉。肉質細嫩,宜切丁、片、絲,適於滑炒、醬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