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成都有哪些深藏不露的餐館有推薦的嗎
引言:成都有非常多的美食,所以到成都一定要去嘗一嘗,你知道成都都有哪些深藏不露的餐館嗎?有什麼可以推薦的嗎?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所以來到了成都,我們吃一些當地的特色川菜,也是非常好的,我們知道這里有很多網紅打卡地,點美食的美味與顏值都是一起的,很多人會來嘗試,他們這里的炸酥肉也比較好吃。在這樣的小店吃一些美味的食物,聽著民謠,再喝上啤酒,是非常好的一種享受,所以來到這里我們就要享受當地的一些特色產品。我們也可以發現這里的一些爆竹雞,還有一些清蒸牛肉面都非常好吃,這樣的小飯館特別的多,特別是香格里拉酒店,它的對面會有一個土鱔魚也是比較好吃的,附近的景點也比較多,我們可以去看一看。
㈡ 錦里古街周邊好吃的地方
錦里古街周邊有吃飯的地兒嗎?
錦里古街周邊美食
四方街酒吧、蓮花府邸音樂餐酒吧、川西壩子。
這里有文藝十足的酒吧,使人愜意。四方街酒吧:四方街酒吧位於錦里比較繁華的四方街,五顏六色的裝飾很有復古氣息,是文藝小資的聚集地。晚上還有駐唱歌手,唱著舒緩的歌曲,非常動聽。在錦里古街逛累了,到這里駐足歇腳,四方桌前聊天喝酒,耳邊是悠揚的歌聲,愜意十足。
這里有四川招牌菜烤兔,可以一試。蓮花府邸音樂餐酒吧:招牌烤兔 , 錫紙烤腦花 , 熊貓眼蜂蜜紅艾爾 , 殺馬特陳皮小麥啤酒。
這里是川味十足的菜館。川西壩子:蝦餃 , 蒸餃 , 豆花 , 酥肉 , 炸酥肉 , 鵝腸 , 魷魚 , 鴨血 , 肥牛 , 藕片 , 豆漿 , 郡肝 , 苦蕎茶 , 雞腎 , 牛肉滑 , 甜豆花 , 不老牛肉 , 千絲肚 , 蝦滑丸 , 千層肚 , 寬粉 , 嫩牛肉 , 凍豆腐 , 鴨腸 , 川西壩子特烹千層肚
錦里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館(三國歷史遺跡區、錦里民俗區、西區)的一部分,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國文化與成都民俗作內涵,集旅遊購物、休閑娛樂為一體。
在錦里古街遊玩結束後,還可以去附近逛逛。
錦里古街周邊景點
寬窄巷子、武侯祠、杜甫草堂。
成都唯一遺留的清朝古街,還可以感受真實的成都生活。
寬窄巷子:寬窄巷子是成都惟一遺留下來的清朝古街道,由寬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條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間的四合院群落組成。來這里,喝茶、吃火鍋,感受成都的閑生活、慢生活和新生活。
這是紀念蜀漢英雄人物的古老廟宇。
武侯祠:成都武侯祠是紀念劉備、諸葛亮等蜀漢英雄人物廟宇所在。它肇始於蜀漢昭烈帝章武元年(221年)劉備惠陵修建時,在修建惠陵的同時也修建了漢昭烈廟。
著名的杜甫草堂,也是中國文學史的「聖地」。
杜甫草堂: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了上百首詩歌,這里因此被視為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現今的杜甫草堂是經宋、元、明、清多次修復而成

㈢ 打卡火遍抖音的成都網紅火鍋——瑪歌庄園!
在成都有一家火鍋店最近在抖音上一直很火,那就是瑪歌庄園。
在抖音隨便搜一下「瑪歌庄園」,就會出現一大堆相關內容,五彩繽紛的燈光噴泉、深情款款的現場歌手駐唱、顏色誘人的沸騰火鍋、還有獨特的在樹上在船上吃火鍋場景,這一切無不吸引著大家收藏點贊,成網紅打卡地...
因為就住在新都區,面對近在咫尺的網紅打卡地,而且是最愛的火鍋當然要趁著周末約上朋友們來一頓火鍋、打卡一番啦!
開車半個小時左右就到了瑪歌庄園,因為是周末,生意異常火爆。位置都需要提前好幾天進行預定,不然來了沒位置只能等翻台...所以如果准備周末節假日晚上來吃火鍋的話,大家一定要提前預定!
雖說晚上才是瑪歌庄園大放異彩的時候,但是在白天,這里也是非常的巴適!整個園區遍布各種花草樹木,奇石小品,據說這可位於門口的羅漢松就價值150萬...真不敢相信這是一個火鍋店的手筆!
沿著綠道進到庄園,裡面可以說是非常的大了,吃火鍋的餐位圍著中間的湖泊搭建,到了晚上在湖面上會有燈光秀和噴泉表演,中間的舞台上還有來自川音的駐唱~
湖邊還會定時的噴霧,整個湖邊都宛如仙境一樣,在湖邊吃火鍋的確算得上是一種享受了~
在瑪歌庄園,環境真的沒得說!與其說是個火鍋店,不如說是一個佔地很大的園林,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造型盆景,都是拍照取景的好素材~
湖邊有一個茶坊,綠樹陰下泡壺茶,迎面吹來涼爽的風,不管是一起打牌還是擺龍門陣都是非常的巴適~
圍著湖邊走會遇到傳說中的「樹上吃火鍋」位置,這個地方可真的是瑪歌庄園的VVVIP位置了,當時張國立夫婦來瑪歌庄園就是在這個位置吃的火鍋...
在湖的另一邊是瑪歌庄園的中餐廳,餐廳以集裝箱為風格,裡面沒進去。不過外面的環境是超贊,漫步其中有種逛園林公園的感覺,趕緊拿出手機拍照打卡~
一到了晚上,瑪歌庄園就像是換一個風格,白天清新雅緻,晚上則沸騰似火。色彩斑斕絢麗的燈光不斷變換、湖中的噴泉隨著音樂激情噴涌而出,和朋友們圍著沸騰的火鍋,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真是快意極了~
在晚上的瑪歌庄園,最贊的我覺得還是在現場演唱的節目,都是來自川音的小姐姐,有仙氣十足的古箏等樂器演奏、也有流行演唱,絕對的專業級,很好聽~
而且這也是打卡環節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抖音上出現最多的內容~
面對這么漂亮的夜景和小姐姐,除了拍照打卡,當然也不能忘了吃火鍋!和環境一樣,美到菜品也是顏值頗高~
推薦現炸酥肉,三分肥七分瘦,炸出來外酥里嫩特別香,偶爾咬到一顆被炸的酥脆的花椒,椒麻味透過舌尖,一瞬間就有種坐著過山車往下沖的暢快!好吃到爆炸~
除此之外還推薦上腦雪花肥牛、冰川鴨腸、蝦滑、麻辣牛肉、自製午餐肉等等,因為只顧著吃就沒對菜品拍照了~
emmmm...酒足飯飽,吃完了拍個一片狼藉的照片~!
最後總結一下:
環境: 真的沒得說,這應該是四川境內環境最好的火鍋店了!不虧網紅店之名~
價格: 相對普通火鍋店,價格肯定要高一些,人均在110左右,不過很值得!
味道: 菜品比較新鮮,值得推薦,鍋底是厚重的牛油鍋底,味道還不錯!
地址: 成都市北繞城天府沸騰小鎮(疊秀路),直接導航瑪歌庄園就到了!
注意: 因為的確生意很好,基本上都需要提前訂餐,特別是家假日期間靠近舞台、船上、樹上的位置尤其搶手!
㈣ 來成都必吃的老成都火鍋是那家啊
現在比較正宗的像蜀九香、小龍翻大江、重慶謝記老火鍋、龍森園、皇城老媽、川西壩子火鍋……,各有千秋,各有特色。
皇城老媽(二環路南三段20號)
「皇城老媽」因地處成都古皇城壩,老闆娘被食客們尊稱為「老媽」而得名,算是成都最高檔的火鍋店了。裝修很上檔次,既彰顯了老成都文化,又兼顧了現代感。通常來了「外地」朋友成都人就會往那兒帶。環境「非常好」,「古色古香」,看起來「很有底蘊」,店裡有時還有川劇表演,即傳揚了成都文化也讓食客很盡興。紅湯火鍋適合大眾口味,「不會太辣」;白湯火鍋「鮮美不膩」,涮到最後也「不會變色」。老媽牛肉和毛肚「每次必點」,沒有不踏實。服務更是「沒話說」,「禮貌周到」,挺會看山水。不過價格比較「貴」,不是平頭百姓常來的地方。
皇城老媽火鍋
老碼頭火鍋(紅星路四段51號二樓)
傳說火鍋店的前身是源於長江碼頭邊的船工,川江船工的飲食習慣,塑造了碼頭火鍋文化天然的乾燥熱辣。老碼頭火鍋創新性的集合傳統碼頭火鍋、民間火鍋以及現代火鍋元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老碼頭牛油火鍋,既保留了傳統火鍋的味覺精髓,又符合現代人的飲食習慣。老碼頭火鍋是到成都「必吃」的火鍋,裝修簡潔大方,古色古香,「氣派」的大銅鍋,「長長」的筷子都「特有氣氛」。麻辣鍋「不同」與傳統,白湯在中央,「鮮美無比」,紅湯在外圍,「夠油」、「夠麻」、「夠辣」;涮菜中黃喉、毛肚、鵝腸比較「經典」;小料是香油的,「別有風味」。服務也「不錯」,會提醒「不要多點」,「蠻貼心」。
老碼頭火鍋
小龍坎老火鍋(東大街188號時代華章2層)
要說小龍坎有多火,想必大傢伙兒是知道的,小龍坎老火鍋自2014年問世以來迅速發展,它被網友譽為「火鍋界黑馬」。是很多嗜火鍋者的心頭好,甚至不少吃貨特地趕到其他城市去排隊,就為了這口熱辣辣的鍋!店內的裝飾走的是復古中國風,八仙桌,長條木頭板凳。店內還有臨街的座位,在這里可以看到窗外的帥哥美女們。紅白鴛鴦鍋鮮艷的紅油,飄飄盪盪的紅辣椒,整鍋的牛油鍋底圍起了中間的白湯鍋底。辣鍋融合90多種火鍋底料配方,統一炒制。花椒、辣椒和豆瓣,再潑上夠分量的牛油,吃起來就是川式老火鍋的麻辣鮮香。小龍坎菜品更是撩人,而且性價比極高,一不小心就吃完了一桌子,那酸爽!這還是一家通宵營業的火鍋店,受到了都市夜貓子們的喜愛。一口鍋、一圍爐,一桌人,觥籌交錯間翻飛的竹筷,一頭是在沸騰湯汁中愈加飽滿的各色菜式,另一頭是聊不完的瑣碎。一鍋紅湯串聯起的各種情愫,是成都人的生活百味。服務不錯,價格也不算貴。
小龍坎老火鍋
三隻耳火鍋(成都市武侯區倪家橋路10號)
老牌的冷鍋魚火鍋店,主打的是魚頭火鍋,相比街邊的河鮮自助自然更美味。應季的食材發揮著最佳的食用功效,五味的調和,陰陽的平衡,在這里得以實現。有鴛鴦鍋,不辣的香濃湯鍋,微辣鍋,中辣鍋,特辣鍋,還有一種霹靂火暴辣鍋。最值得期待是調理蘸醬汁麻辣勁爽。味道很不錯,魚頭選用附近水庫的大頭魚,魚頭和凈魚肉是必點的,吃完魚頭魚肉,再涮其它菜品,花椒味道更是濃郁!微辣口味的冷鍋魚底料依然盡顯川味的麻辣本色,凈魚頭食材新鮮、碼味適度,肉質細膩有彈性,入口即刻調動了唾液奔涌,味蕾綻放。吃完魚頭,再涮燙其他菜品,黃喉新鮮、干凈、香脆,山葯軟糯,筒蒿細嫩,老豆腐綿實、入味,小吃野菜餅更是又糯又脆又香。店面超級大,服務熱情,服務員會溫馨的告訴你點上6斤之後再點可以免費換鍋,說這樣不影響味道。
三隻耳火鍋
川西壩子火鍋(蜀興西街16號)
成都非常受歡迎的火鍋店,因為太火爆以至衍生出了各種冒名川西壩子,正宗的全名叫火鍋擺在川西壩子,趕來吃的夥伴一定要找准。店內的裝潢比較古樸,全是深色的木質桌椅,服務生都身著紅色的制服,十分熱情勤快。川西壩子,油兒不膩,是屬於香辣的那種。店內的菜品全部自助,種類繁多,小料也是根據自己的口味自助調配,全部的菜品都特別清新,像黃喉,豬腦這類肉菜都在盤內配了冰袋保鮮,鴨腸,鵝腸,毛肚,黃喉的口感都特別脆嫩,進口的味道非常好,腰片和兔腰吃起來都很鮮,一點都不腥臊,豬腦在清油辣鍋的浸潤下,鮮辣綿香,還有鱔魚,辣牛肉,肥腸,每一樣都入味。有露天座位,尤其是在夏天的夜晚,幾個好友,吹著夏夜的涼風,吃著地道的火鍋,聊著天喝著酒,是何等愜意啊!桌子有大有小,適宜多人聚會也適合朋友小聚。總之這家的味道就是贊,全部的菜品都新鮮,鍋底的味道非常好,到成都來的話一定不要錯過。
川西壩子火鍋
又見·曾毛肚火鍋(玉林南路15號玉林生活廣場2層)
店面的裝修是非常的漂亮,很通透很寬敞。正宗的四川火鍋味,不太油,味也夠,吃火鍋就是要味好,味不好其他裝修什麼的再好都是浮雲。這家火鍋底料味很好,菜品新鮮,葷菜素菜感覺都新鮮。洗的干凈。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們的毛肚和肥腸節子。由於店名就是曾毛肚,所以這邊的毛肚也特別的新鮮,另外就是他們的肥腸節子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菜品,在滾開的湯鍋里就把肥腸節子放進去煮,一直煮到最後吃完的時候再拿起來,可想而知,那是非常的入味的,所有的牛油香味已經融入到節子當中,讓你一個接著一個,吃到停不下來。總的來說,地理位置不錯,環境不錯,菜的擺盤不錯,而且菜品很新鮮,服務小哥態度很好,再加上價格也比較合適,這家算各方面綜合實力都挺好的。
又見·曾毛肚火鍋
成都蜀大俠火鍋(上東大街6號春南商場2樓)
這家被成都吃貨們稱為「來成都必吃的火鍋」蜀大俠火鍋店,早因其醇厚地道的火鍋和一系列讓人拍案叫絕的招牌菜,成為成都火鍋界的「當紅炸子雞」。簡約古樸的中式裝修風格,精緻的菜品,豪爽熱情的服務都彰顯出特有的巴蜀江湖文化。這是一家以武俠豪情為主題的川味火鍋店,從裝潢布置到菜名、甚至菜品的擺盤都盡顯古風俠客情懷。辣味的鍋底口味地道,頗受吃辣愛好者的歡迎,當然,你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辣度。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干凈整潔,服務周到。秘制排骨,貴妃牛肉,太極蝦滑,大俠水牛毛肚,紅糖糍粑,鴨血,都很好吃,口感不錯,價格也實惠,值得再來。
成都蜀大俠火鍋
俏媳婦重慶老灶火鍋(下同仁路支磯石街28號)
這家火鍋店位於寬窄巷子西大門,裝潢古色古香,市井風情濃郁。環境和服務也是很贊的。重慶火鍋口味較重,搭配冰粉是不錯的選擇。秘制香料的鍋底,辣度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肉類及蔬菜食材都很新鮮。味道非常不錯,尤其是牛肚,薄嫩脆爽,讓人回味。還有千層肚,腰片,鵝腸,紅糖糍粑,蝦滑,嫩牛肉, 鮮鴨血, 現炸酥肉, 鮮牛黃喉, 麻辣牛肉, 都十分的巴適,還要特別推薦一個,小蔥真的很好吃。去之前最好訂位,晚上生意非常火爆,去晚了的話只能在外面一面嗑瓜子一面排隊了。
俏媳婦重慶老灶火鍋
㈤ 在中國成都,有哪些本地人都十分推薦的餐館
成都有很多地方的美食值得你去吃,比如四川最具代表性的火鍋,除了傳統火鍋,還有各種針對性的特色火鍋,比如火鍋雞,火鍋魚,火鍋兔,牛雜火鍋,藤椒火鍋等等。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成都火鍋,也是成都最火的火鍋店之一,菜品比較新鮮,服務很到位,店鋪環境整潔干凈,中式風格很漂亮的裝修,就餐環境很好。
翹腳牛肉、擔擔面、夫妻肺片、龍抄手、葷豆花、跳水蛙、爆竹雞、喬一喬兔頭、清真牛肉麵、徐老八原汁面、香辣蟹、餑餑雞、常食苑蹄花和干鍋等,都是當地特色,可以去嘗一嘗。成都可去的餐館太多了,基本上對於外地喜歡川菜的朋友來說,絕大多數都是精品。比如奎星樓的冒椒火辣、國土賓館院子里的小飯館、香格里拉酒店河對面的土鱔魚,好的景點都在成都的周圍。外地遊客來成都一般會選擇去錦里還有寬窄巷子,裡面的商店都是針對外地遊客,東西貴而且吃的味道不怎麼好。建議去一些小巷子裡面的小餐館。當然哈,吃火鍋呢鴨腸,豬腦,大刀腰片那是一定不能少的哈。火鍋吃好了,接下來當然是一碗冰粉喝下去,甜味沖淡了麻辣,冰涼壓住了肚子里的火可味冰火兩重天。
㈥ 小酥肉哪個牌子好吃推薦一下。
中糧梅林的小酥肉是我吃過最 好吃的了,外殼很酥脆,裡面的肉鮮嫩多汁,肉香四溢。炸熟之後蘸著干碟吃,就是小酥肉最 經典的味道!
㈦ 請大家推薦一些地道的成都小吃
1、植物園旁邊的「何氏豆腐」,絕對的豆腐第一。推薦「番茄豆腐」。
2、在高升橋的七道堰街(交警總隊賓館前面),有一家豆花飯,味道好極了,而且暴便宜,酸菜豆花三塊五一人,葷豆花五塊五一人,豆花和飯隨便吃,可以點菜,葷四素一,特別推薦:鮮肉圓子和酥肉,好吃啊!!!
3、玉林的串串已經濫了,紫荊南路的一排重慶火鍋店,味道,價格,服務都很好。
4、鹽市口廣場斜對面的小巷裡頭那家蕎面是全成都最好吃的.
5、華興煎蛋面的紅糖粽子好吃得不得了
6、玉林華興煎蛋面附近有家中餐館的招牌肉園子好吃!
7、長順街上的太安居,「豆花青蛙」,6點以後去就沒有位置了
8、溫江公平鎮的「胬菜一絕」,沿街擺滿超過200張桌子
9、望平街上「三隻耳」冷鍋魚,6點以後去排隊要排2個小時能吃上
10、望平街成華國稅旁的川東人家,雞雜隈鍋好吃慘了
11、東城根街北沿線菌王火鍋,湯鮮菌嫩,營養豐富
12、包家巷有個小館子「羅羊肉」,當家菜涮羊肉,加入四川辣椒,正點
13、文化宮背後旦旦面那條小巷裡面,有家沙鍋飯,冬天去吃正爽
14、會展中心背後,有兩家川菜很有名,朋輩餐當家菜牛肉園子湯和 涼拌白肉,好吃。另外有家「紅刪福川菜館」,鍋碗瓢盆都是川西風格,每道菜都別具風味,個人覺得:「酸辣蕎面」「土豆番茄匯麵皮」「蒜香小排」「牛肉紅湯餃」「涼拌蘿卜干」極爽
15、菊樂路上「宣兔頭」,雙南小區「周大媽」兔頭別有風味
16、清江路上「盆盆蝦」,「板凳抄手」都是好東西
17、槐樹街「葉抄手」不擺了
18、會覽中心旁邊有家朋輩餐,只兩道菜好吃:元子湯,雞米芽菜
19、水碾河東北角,一家面館,晚去沒面了
20、游樂園後門旁邊有家灌湯包子好吃。 從灌湯包子這條路往石油路方向走,右手邊有家鵝掌湯鍋,味
道不錯。
21、新華職高門口的燒烤,絕對巴適。就是不曉得拆遷走沒有。
22、青羊小區有家很簡陋的串串香,才5張桌子,不過味道好極了。
23、猛追灣街上還有一家玉排骨,沙鍋豆花和排骨堡味道正。
24、棕北有家跳跳魚,是白湯熬的魚蘸碟子吃,那個嫩哈
25、青龍巷的「葉鴨子」,是典型的四川烤鴨,老闆很牛B,只有中午才能吃到烤鴨,晚上6點基本基本就不營業了 ,而且開了大概20多年了,從來沒有擴大過營業面積, 最近拆遷到文武路,公安局旁邊。
26、以前人南路生意火爆的「蔣烤鴨」,現在拆遷武侯大道。
27、煙袋巷「牛肉火鍋粉」,好吃,不過現在好象沒了。
28、溫江通往金馬的路上,有個農家樂,賣「蒙氏叫化雞」,好吃。
29、武丁橋口光頭香辣蟹在外地比較有名,但個人認為 現在已經不行了
30、四二0廠宿舍與五冶宿舍區之間的路上有家「辣王」 炒地龍蝦,
31、水碾河有家肥兔火鍋,味道很好,但是裡面小偷眾多,從老闆到服務員,個個都是高手,我和我朋友在裡面數次丟過包包,現在不敢去了。
32、都江堰夜啤酒上有賣「蕎面饃饃」,每次我都要打包。
33、「紅星兔丁」相信很多人都曉得,我有個深圳的朋友,每次出差去那邊,都讓我帶3斤涼拌耳片或者兔丁過去。
34、新津的「胖大姐」黃辣丁,90年代初就有了,後來沒落過一段時間,但最近去了幾次,發現生意又火爆起來,新菜:「家常水米子」尤其值得嘗試。
35、峨嵋和樂山高速路交界處,有家野生黃辣丁,是在一個極長的橋下面的一條大船上,具體名字記不得了,有兩家,你看哪家車多就在哪家停好了。那裡的黃辣丁絕對是野生的,憑本人多年經驗可以判斷。
36、樂山大佛對面碼頭處,有幾家「西壩豆腐」,豆腐我覺得不好吃,有道樂山本地菜:「缽缽雞」,將雞雜,雞肉,豆芽都混在一起涼拌,味道特別。
37、西出西延線,不要上成灌高速,取道郫縣,在紅光鎮吃「蔣排骨」,排骨少吃一點,多喝兩碗稀飯,巴適。
38、華協電影院後面的「署前街」口,有家無名包子鋪,包子味道極好,現在還開著。
39、金家壩有家光頭魚火鍋,用花鏈肉燙,味道比較正宗,不過相對辣一點,而且鋪面很小,稍晚就沒
有位置了。
40、西延線金牛區法院背後有家樂山牛華麻辣燙,是用沙鍋堡湯料,我自己覺得比啥子玉林麻辣燙好吃多了,而且比較衛生。玉林麻辣燙我最反感的就是及其不衛生。亂七八糟的。
41、肖家河沿街有3家連著的鋪面賣燒烤,味道還可以。但個人認為成都的燒烤麻辣偏重,吃不出啥香味,燒烤還是雲南和海南的比較好吃。
42、北門張家巷有家「江門葷豆花」,兩道菜:「泡豇豆炒牛肉末」「魚香茄子」,魚香茄子是先用油跑過一道,再淋汁,是絕對正宗的川菜做法。
43、濱江路原南紅游泳池邊,有家」PAUL「酒吧,是兩個老外兩口子搞的,西餐非常地道,和我在歐洲出差時風味差不多。是成都老外的根據地。價格非常便宜。
44、雙流中心場河濱路,肉德娃火鍋,可品嘗到新鮮田雞,價格公道,童叟無欺。要早點去,去完了沒車位。
45、肖家河有一家黃辣丁,味道異常鮮美,地盤也好,就坐在肖家河堤上憑欄而吃,可惜河水有點臭。但不影響魚的鮮嫩美味,吃完魚後再喊老闆開火下素菜,特別推薦藕片和黃瓜,我們每一次吃到最後都有人要脫下褲子下鍋去撈干凈才罷休。
46、煙袋巷的火鍋粉,巨好吃
47、玉林中學(高中部)旁邊的小街上有個大盤雞,28元(小份,送三盤手工面,送三個二兩白酒),四個人可以吃飽
48、伊藤樓下的牛肉粉。好吃。
49、何氏冷鍋魚。此乃本人至愛,去成都一次吃一次,去兩次吃double,去三次吃triple。恨不得抱之而睡,煮之而眠。總府街王府井背後,即春熙路之馬路正對面,有小巷,不知名。且行且看,路遇全城聞名之王嫂串串香,目斜視,即睹冷鍋魚。店上牌匾只寫冷鍋魚三字,名頭卻是浩大,曰王府井背後's冷鍋魚,婦孺皆知。所謂冷鍋魚,即紅湯煮沸之魚片也。味極美,鮮中帶辣,辣中帶鮮。且有新鮮筍干輔之,更具風味。汝問何魚?不曉得也。
50、賴湯圓。此店遍布成都城,其密集程度麥當勞亦不及。吾最愛其中珍珠圓子,個小,入口冰涼,糯而不膩。厭甜食者忌。
51、牛王廟冷淡杯。此街甚神奇,晝可羅雀,夜則人潮人海中。來牛王廟,吃非首要,重在學習蜀都之腐敗氛圍,重在看遍全城美女。
52、鍋魁。蜀人謂之中國pizza,吾謂之成都肉夾饃。但皮脆餡鮮,非肉夾饃所能及。內夾鹵肉者,最為聞名。店亦遍布成都,隨處可吃。
53、葉兒耙。此物更神奇,外包糯米粉,內夾白糖或肉餡。夾白糖者無甚特色,且過膩,惟咸耙耐食。耙外裹葉清香,故稱葉兒耙。無店,皆流動小販,推一永久單車,後綁兩巨桶,一路高呼「葉兒耙」,汝即可沖之,買之,吃之
54、玉林菜市有一家重慶盆盆蝦,可以,好吃,有微辣,中辣和特辣三個味,還有田螺,(老闆說是胡(音)螺,不懂哈)爽!!!
55、肖家河有家砂鍋串串,好吃,不知現在還在不在
56、成都西郊,四川工業學院旁邊有家鎮江飄湯,巨好吃!!!!
57、大慈寺,錦江區政府旁邊的小街上有一家雲南過橋米線,味道不錯!
58、鹽市口廣場,大業百貨的對門,有一家張烤鴨 ,不錯
59、關於農家樂,高家村附近的啜園很不錯,環境飲食衛生狀況都算是農家樂中的精品。趕96到高家村下車(往高新西區方向)
54、路目前的終點站附近。
60、電子科大南院外面那條路上有家「回民餐館」的水煮牛肉、麻婆豆腐等等非常好吃,值得去吃吃哦。。
61、雙流白衣小區旁邊有家叫」喬一喬的怪味鵝唇和兔頭好吃,而且價格便宜。去了雙流的人一定要去吃哦。。否則太對不起自己了。。
62、合江亭附近有家肥腸粉加鍋盔。有段時間讓我上癮了。每天讀非吃不可。但那是99年的事了。
63、在龍舟路有一家孔亮鱔魚火鍋,味道鮮美~!價格合理,是我吃過眾多中比較好的一家。
64、在菊樂路一家蔣排骨,原家在郫縣,味道也不錯。
65、在都江堰有一家尤氏兔頭和雙流的兔頭有比頭
㈧ 成都不辣的美食推薦
成都不辣的美食推薦:
1、樂山甜皮鴨
一種樂山特色鹵鴨子,在成都也隨處可見,最大的特色是皮是甜的,鴨肉是鹹的,咸甜搭配得很好
2、樟茶鴨
用樟樹和茶葉熏過,所以叫樟茶鴨,香得很。
3、蹺腳牛肉
還是樂山美食,一種湯鍋,牛肉和牛雜為主,有的店是一碗一碗的賣,有的店是以清湯火鍋的形式一鍋一鍋賣,湯非常鮮美,一點也不辣,但是本地人吃的時候是要蘸辣椒碟的,不吃辣你就不要辣椒碟就可以了
4、簡陽羊肉湯
這個是季節限定美食,冬天賣的多,夏天沒幾處賣的,我說的是成都,四川簡陽的話一年四季都有賣。
5、酸菜魚
有一鍋鍋賣的火鍋酸菜魚,也有菜館里作為一道菜賣的酸菜魚,不過酸菜魚有辣的也有不辣的,並且辣不辣光看圖片你可能看不出來,一定要跟老闆確認哦。
6、連鍋湯
成都除了麻辣火鍋,還有清湯鍋,叫連鍋湯,可能意思是連鍋一起的湯的意思吧,有菌湯,雞湯,排骨,大骨等等,這種算很清淡的湯鍋了。
7、葉兒粑
一種糯米做的小吃,類似青團,裡面的餡有甜的有鹹的,鹹的餡兒一般是芽菜和肉做的,味道和江浙的梅乾菜肉餡青團差不多。
8、甜水麵
這個重點推薦,我的最愛,甜味的面你吃過沒有?甜水麵是成都很有特色的一種小吃,味道我形容不出來,有甜,有咸,有香,也有辣,你不吃辣告訴老闆不要放辣就好,不辣的甜水麵也好吃(當然我覺得還是辣的更好吃一點。
9、燉蹄花
就是燉豬蹄,成都人宵夜最愛吃,我也搞不懂為啥大半夜大家都喜歡啃豬蹄子。
㈨ 都江堰哪裡有好吃的。
在都江堰住了三年 其實 最想吃的 還是楊柳街邊上 涼皮水餃中的涼皮 味道很舒服 價格適中 並且 服務態度也不錯 第二: 趙賣面 這個面賣的也很搞笑 只賣到上午12.00 然後就不賣了 其中的面條 全部都是手工製作 然後 面條精到爽口 特別是 牛肉麵 好香哦 流口水了 第三: 八角廟對面那個巷子里 晚上的燒烤 在配上一碗冰粉 我最喜歡吃冰粉裡面的果脯 要是被燒烤辣到了 喝一口冰粉 安逸的很 第四: 我朋友他們小時候的最愛 團結巷裡面 一個小區門口 有兩個老人 賣炸土豆的 土豆是金黃色的 那個沾料很多 價格便宜 並且 旁邊有賣粽子的 也很好吃 第五: 楊柳街上的郭水餃里的郭雞片 肉嫩營養多 料也很香 第六:遺憾的是 我朋友給我說有一家肥腸雞的 還是干鍋 但是 沒有去吃過 地方也不知道 好像去都江堰哦 還是最想念那裡的土豆 哈哈哈
★ 小吃類★
『炸洋芋坨坨』——還是紫東街的最老、最好吃,洋芋、粉、涼粉、菌子、香腸、餃子、蔥蔥卷啥子都有,碟子還是有乾的有西的,自助,吃這么多年還是想吃。現在是老太婆的兒在紫東街賣,老太婆搬到勤儉人家切了。雖然環境部怎麼樣,不過吃的就是那種效果,沒那環境就沒那氣氛了。
『蔥蔥卷』——其實蔥蔥卷最早在老的大觀街,那個時候一角錢一根,連那個水都要一起喝,現在三方半的蔥蔥卷還是那麼好吃,味道都沒雜變,好像都江堰特有的味道,其他地方的都不好吃。 現在好像是1元5一盤了哇
『土豆花』——現在吃土豆花的地方比較多了,想起以前塔中那家就是懷念,現在都沒的了。灌中門口的土豆花就不提了。現在好吃的有西街口子上那家,三方半的很多家都不錯,每家味道都不一樣。 現在都是2元錢一份了
『BT烤翅』——五桂橋,年輕的老闆娘,每次和朋友一起去都要吃好多,香辣味的最好吃,上次嘗試BT的,添了一口眼淚就下來了,以後再也沒吃過了,辣的遭不住。 4元錢一串,兩個雞中翅。
『蛋撻王子』——天和盛世楊柳河口子上,從一開張就喜歡吃,買5個送一個,每次都買一盒要不同的味道,蛋花那個嫩啊,真的香。 味道不一樣價錢不一樣,反正一盒6個就13元錢左右
『醬涼粉』——三方半,看到老闆那一缸子香辣醬就想流口水。O(∩_∩)o…哈哈 。3元錢一碗。
『冰粉』——果脯冰粉還是熊家婆的好吃,從很小就吃起了,一直都是一元錢一碗,冬天還有熱的。大人小娃兒都喜歡。
『商業街砂鍋冒菜』——原來在商業街,地震過後就搬到楊柳河搭的棚棚了,現在生意沒的以前好了,但是自己選菜,看技術了,咋個安排菜的位置。
『胡家巷的清湯冒菜』——懷念,地震過後就沒的了,找過幾次,沒找到啊。
『老麻抄手』——北街到楊柳河的巷子裡面,想吃抄手的時候就去吃老麻吧,雖然我不喜歡吃花椒,但是老麻沒的花椒就不好吃,為了去風濕,吃點也好。
『郭水餃』——那可是歷史有點悠久哦,記得我讀小學的時候那個時候大觀街還是老街的時候,郭水餃就開在他們老屋的四合院裡面,去吃就很有感覺了,現在生意也好的很,就是服務態度差了點。
『過橋米線』——楊柳河,高中的時候開始吃的,那對夫妻老闆很勤快,現在搬到對面的大鋪子,裝修變的特色了,還添了很多新花樣,價格也不貴,吃清湯米線的好地方。我最喜歡吃他們的炸酥肉,每次都要加。
『奇味烤兔』——楊柳河,很多年了,把那個兔子是烤入味了的,味道很好,老闆態度也好,好像要賣到晚上3點,真空包裝,放的久。 好像還是20元錢還是30一隻,記不清楚了
『掉渣渣餅』——雖然成都很早就有賣的了,但是還是都江堰的好吃,還是我媽帶我切的,心心是肉,外面也是肉,從3元吃到4元,味道還是沒變。
『渣渣面』——高中時候最愛吃的面,一兩一大碗才2元5,那個渣渣肉最好吃了,清湯紅湯都好吃,還是可以是雙紹子,外北街的沒開了,現在新馬路的還有,生意好的很。
『北街米線』——讀北街小學的人就沒的哪個不懷念北街米線的,現在那家味道遠遠不能和以前比了,但是有時候想切懷念哈小時候的味道,也可以切吃哈子。
『涼拌豆腐乾』——河西那邊的特色小吃,很不容易買到,一般要在河邊上喝茶才碰的到,每次碰到都要買好多,麻辣味,特別是加的蒜泥很多,很香。
『蜀香冒菜』——大觀街,冒菜買了很久了,偶爾切吃一哈還是找的到點感覺的。
『新繁牛肉豆花』——雖然它的生意經久不衰,雖然感覺沒的以前好吃了,但是我還是覺得它那兒的黑芝麻水餃安逸。其實那個豆瓣抄手也不錯。
『傅蕎面』——井福街。只賣上午,這么多年來就只有筍子燒牛肉一個紹子,但是蕎面就是那麼夠味,每次走那兒過都想吃,還要加很多的醋。
『南粉北面』——在胥家路口,目前為止我還沒切吃過,但是在雅安吃過很多次了,最喜歡吃的就是那兒的特色:姜鴨面、馬蹄抄手、牛肉香芋粉。
『龜苓膏』——北街。蜂蜜龜苓膏,好吃。
『涼皮水餃』——楊柳和,一直都不喜歡吃涼皮,可是那的涼皮很多人都喜歡吃。水餃我覺得要比郭水餃好吃,比那個黑芝麻水餃要劃算。每次回家都要去吃的特定地點。
★串串、干鍋、火鍋類★
『紅太陽串串』——這個肯定首先必須提出來的,而且是寶瓶花園店,晶晶的企業,現在串串很少了,很多改成盤盤了,方便,熟人切碟子還自助,不錯。好久沒吃了哦。
『德陽干鍋』——三羊公司對到,干鍋排骨、干鍋兔、干鍋鴨唇都好吃,我個人喜歡吃鵝掌鵝翅哈,味道好,不貴 。
『重慶香辣蝦』——胥家路、外實校對到、康橋水鄉路。那個蝦蝦的味道不擺了,吃了一次肯定想吃二次。
『爬爬蝦』——幸福大道。堂子看到還可以,味道也不錯,就是分量少了點,4、5個人,4、5百元錢都吃不飽。
『水巷子麻辣燙』——很老的房子,很老的桌子,很好的生意,最好吃的是牛肉和排骨,一份一份的,切遲了還沒的了。
『砂鍋串串』——五桂橋。味道還行。就是位置少,只有5張桌子,要等。
『水之源』——目前都江堰規模最大、生意最火爆的火鍋了,不管平時還是周末,一般都要定位子,門口的停車位每天都沒的啥子空的。味道好,湯色好,那兒的大牛肉很有特色。
『曾毛肚』——忘記啥味道了,連鎖的嘛,味道還是不錯滴。
『孔亮火鍋』——青城橋。
『菌湯類』——好像今年比較流行吃菌湯,可能是大魚大肉的吃多了,想吃點清淡的。推薦的有菌香緣(新發停車場)、菌寶樓(奎光路到西川的新橋邊邊上)、野菌山珍火鍋(三羊公司)、土家妹子(幸福家園對面)、蜀南竹蓀(鈺城花園)
★ 咖啡、西餐、快餐類★
『台北甜點』——最近最愛切的地方。天和盛世,一對台灣夫婦開的,老闆很熱情,服務很周到,老闆娘最愛坐在一樓綉十字綉。最喜歡那的百香果,還有草莓沙。那的卡布奇諾,額,味道太...建議不要點。
『良木緣』——天和盛世。環境還好,很熱和,喝的吃的都還好,有鋼琴伴奏,最近春季搞活動,點餐加錢送飲料,很化的錯。
『8度以後』——煙草公司4樓。地震後改裝過,大家都覺得名字取的很好,很適合都江堰的人,8級地震過後我們都切8度以後聚會吧。那兒貌似是5、6個很年輕的美女合夥開的,集咖啡、酒吧、喝茶、打牌為一體的綜合性的休閑場所。晚上有3個歌手唱歌,2男1女,聲音都很好。有興趣的話都可以上切免費唱,還可以給你伴奏。
『藍鳥咖啡』——光大公司樓下。我切來都不想切了。感覺裡面很商務,服務員MM都長的不錯,嘿嘿。那兒的各種冰淇淋還不錯,還有炸薯條多的你吃來不想吃了都吃不完。對了,還可以免費無線上網,自帶本本。
『普羅旺斯』——在幸福大道。堂子不大,但是裝修很歐式,椅子、桌子都很寬大,很有法國的味道,每次想起這個名字我就會想起普羅旺斯一片片紫色的薰衣草園,很浪漫。
『歐羅巴』——蓮花村。貌似是目前都江堰消費檔次最高的咖啡西餐,裝修豪華,聽媽媽說西餐很不錯,就是貴了點,還沒切嘗過。
『尚海世家』——蓮花村,上尚春天背後。堂子也不大,裡面是隔成小間小間的那種,沒有大廳,那兒的銀耳雪梨果茶還不錯,好像其他地方都沒的。
『歐亞名仕』——現在在岷江路。西餐為主,有時會有西餐自助,48一位,很劃算的哦。生意比較好,可以提前訂位子,特別是過節。
『原色咖啡』——還是在僑富,其實原色是都江堰最早的咖啡了,以前在楊柳河,現在久久隆那個方位。一切都還不錯。
『皇家網路旗艦店』——地震過後搬到奎光路衛校那個十字路口了,還沒到那邊切過,應該和以前的差不多吧。
『提諾咖啡』——鈺城大廈旁邊。裝修格調很簡單,也比較昏暗,晚上有樂隊伴唱,還行。就是生意好,切遲了一般沒的好位子了。
『有意思』——現在一點味旁邊。初中的時候愛切了。很多年都沒切過了,比較適合小朋友。
★小菜飯、中餐類★
『手掌雞』——三羊公司斜對到。推薦理由:上菜速度快、手掌雞、冒烤鴨、金沙玉米、烤魚都好吃。
『尤兔頭家常菜』——水印長灘口口上。尤兔頭就不說了撒,都江堰這么多年的特色,從4、5歲就開始吃了。
『休閑雞』——總店的大觀鎮街上,現在水印長灘又開了家,涼拌雞肉好吃,就是有點貴,好像是60元一份(從來我沒給過錢,不曉得准確不),還有素炒野生菌也巴士。
『劉雞肉』——太平街李文鎖城那條街。我們河西人最愛吃的涼拌雞,麻辣味,好吃,點都不貴。
『建委小菜飯』——建設局寶瓶花園那兒,不要看到小,味道好的很,特別是那些小菜,藤藤菜炒豆鼓,下飯的很,粉蒸牛肉也好吃。
『小辣椒』——中山路。和曾毛肚是一個公司的。推薦菜:泡椒牛柳、臘肉茶樹菇
『香醉都江』——幸福大道。川菜館,全部是川菜,味道可以。
『紅景匯』——幸福大道。可能是現在都江堰最豪華的中餐了,一般酒席都在那兒。反正1000元一桌的菜真的不錯,好吃。
『上品牛肉』——幸福大道教師樓。全部是牛肉,啥子做法都有,味道也好,基本上所有的菜都有小米椒,偏辣。
『潘家飯店』——石羊鎮到柳街的路邊上。吃河鮮的好地方,比起城裡面的河鮮便宜的多,也很正宗,藿香鰱魚那些都可以。
『李煮血』——中興鎮。那個冒血旺的味道就是好,酸辣味,還有脆了豌豆。
『金榮和豆腐』——光大公司樓下。豆腐宴,還有豆漿喝。
㈩ 成都最有名的小吃——羅酥肉
如果你對一個成都人說:你怎麼不上天呢?那回答一定是:我還懶得下凡呢。
言下之意就是成都即是天堂。
成都休閑氣質的大一部分受道家文化的影響,但「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一種至臻自然,行雲流水一般的生活狀態:不做無趣無用之事,認真工作,認真生活,認真吃喝玩樂,縱情享受生活本位。
這一味「人間天堂煙火味」,就是成都真正的味道。
據統計:四川的小吃目前有500多種,其中全國有名的就有200多種,而絕大部分都能在成都吃到。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成都特別出名的 羅酥肉 ,因為我從小都是在四川山區長大,由於遠離家鄉工作,所以經常會很想家,會很想爸爸媽媽。每一次回到家媽媽都會做最拿手的宮保雞丁和酥肉給我吃,前不久在聚巴適羅酥肉點的一份現炸酥肉,讓我以淚洗面,因為這個味道和媽媽給我炸的酥肉味道幾乎一樣,聽店長說因為他們家經常排隊。
現炸酥肉是豬肉去皮,涼水洗凈,切成小肉條,打入雞蛋清,放入蔥姜蒜末,麵粉,澱粉攪拌均勻,油鍋炸金黃酥脆,起鍋撒上花椒面,趁熱吃外酥里嫩人間上品也。看著大廚小哥哥將肉放進鍋里,撈出再放下不斷切換使鑒個肉條均勻受熱,整個動作一氣成,行雲流水,酥肉在每一個城市裡都有賣,但在小姐姐的眼裡最好吃的永遠是羅酥肉那兒時的味道,排隊的人等上幾個鍾頭也是常事。路過的食客大多會被門口現炸酥肉吸引,忍不住會想要先嘗為快,常常是端一碗酥肉等位,真的那種味道就是老成都的味道。
肉都很大坨,但都不是肥肉,基本上肉質都偏瘦,不柴,而且一咬一口油的可能性很小~吃起外層酥脆,乾乾的。咬一口又麻又辣,又有肉的香酥感,吃起很過癮!辣椒面、孜然、花椒可以選擇性放,但酥肉在炸的時候已經加了花椒,麻味兒略重,如果吃不得麻的,建議少放花椒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