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世界縣城有哪些好吃的文物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世界縣城有哪些好吃的文物

發布時間: 2022-11-28 08:10:54

『壹』 龐貝古城地下挖出個兩千年前的小吃店,都出土了哪些文物

近日,考古學家在義大利龐貝古城意外發現了一間被埋藏了上千年的街頭小吃店,這家店在古代主要為過路的居民提供熱食和飲品。考古學家在一些陶罐里發現了距今有兩千年的食物痕跡。

同時,考古學家還發現了許多青銅水碗、陶罐、酒瓶等文物。龐貝古城位於義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公元79年毀於維蘇威火山大爆發。但由於被火山灰掩埋,龐貝的街道房屋至今保存比較完整。

這個熟食攤相當於古代的街頭小吃店,提供熱食和飲料給羅馬帝國的行人。 考古團隊近年來持續挖掘龐貝遺址。本次發現的這個熟食攤位於當年繁忙的銀婚禮街陽台巷的交叉路口,其櫃台上有多個圓孔,可放置裝有熱食的陶罐。

考古團隊的人類學家阿莫雷蒂表示,陶罐中有一些食物的殘骸,包括豬肉、魚肉、牛肉和蝸牛等,這證明這家小吃店的菜餚由多種動物食材所組成。另外在一個陶罐的底部,考古團隊發現了一些壓碎的蠶豆,這些蠶豆可能被用來改變葡萄酒的味道。而在櫃台前方則繪有色彩鮮艷的壁畫,其中部分是該店所出售食物的組成食材,例如一隻公雞和兩只倒吊的鴨等,這應該就是該店提供的菜單品項。

阿莫雷蒂說:「我們的初步分析顯示,這些畫在櫃台前方的圖案,至少有一部分是店裡出售的食物和飲品。」

『貳』 興城古城有什麼好吃

興城古城的特色小吃有:粘豆包、麻辣拌、老邊餃子、溝幫子熏雞、塔糖、石磨豆腐、不老林糖、錦州燒烤、牛庄餡餅等這樣的一些特色小吃,還有非常多的,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品嘗。
興城古城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是唯一一座方形衛城興城。古城背倚遼西丘陵,南臨渤海,雄踞遼西走廊中部咽喉之地。是遼東地區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古城景區內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興城文廟,它是東北三省保存最古老的一座文廟。
更多關於興城古城有什麼好吃的,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9b2f13161584008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叄』 臨潼有什麼好玩的東西和好吃的東西

臨潼位於驪山北麓,渭水之濱。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在華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是群雄爭霸的戰略要地,更是王公貴族休閑娛樂的絕佳去處。 臨潼素有「文物甲天下」的美譽。這里聚集了以秦始皇陵、秦兵馬俑為代表的一大批曠世罕見的國寶級文物,形成了規模型旅遊資源。其數量之大、種類之多、品位之高、組合之好,堪稱世界之最。驪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87平方公里,主要古跡有62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個,區級文物保護單位42個。風景區東至玉川河,西至芷陽溝,北至鐵路及新豐南塬,南至驪山南坡第一條匯水線。景區主要游覽區8處,分別是秦始皇帝陵、秦兵馬俑博物館、華清池、驪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區博物館、秦陵地宮、八大奇跡館、鴻門宴遺址等。其中秦始皇帝陵(含兵馬俑)1987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兵馬俑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華清池溫泉馳名中外,「驪山晚照」是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經過多年發展,景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旅遊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年接待遊客30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到10多億元人民幣,旅遊業已發展成為全區的主導產業。 在驪山這一「華夏源脈,千年帝都,絲路起點,秦俑故鄉」的寶地上,擁有著中華民族古老而神秘的燦爛文化。她不僅是全世界人民的旅遊勝地,更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和「六大祖庭」之所在:相傳位於驪山之顛的人祖廟所供奉的女媧和伏羲氐為中華民族的「人祖」和「飤祖」(烹飪文化始祖);長眠在這里的古代名醫扁鵲被後世尊為中醫「脈學之祖」、「針灸學之祖」;祖籍麗邑的秦國大將軍蒙恬相傳又是華夏兒女的「筆祖」和「箏祖」。 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中華民族曾用自己的生華妙筆繪出了一幅幅動天地、泣鬼神的宏偉畫卷。上古時期,女媧氏曾在這里煉石補天、摶泥造人,開創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新紀元;西周末期,周幽王以江山社稷為代價,在這里上演了一部「烽火戲諸侯,千金買(褒姒)一笑」的歷史荒誕劇;秦統一六國前後,始皇贏政又不惜驅趕73萬刑徒徭役,經過38年的血汗歷程,精心修建了約56平方公里、堪稱世界第八奇跡的「東方金字塔」——秦始皇帝陵;到了秦末漢初,西楚霸王項羽為與劉邦爭天下,則在驪山腳下的鴻門堡設下暗藏殺機的「鴻門宴」,一舉成就了漢室的幾百年江山;隨著歷史的推移,唐玄宗李隆基與貴妃楊玉環又在這里演繹了一出千古絕唱的愛情悲劇,把一代君王的生死情餳推向了極致;抗日戰爭期間,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為拯救民族危亡,又在驪山腳下扯起「兵諫」大旗,逼蔣抗日,掀開了國共合作的新篇章,為中國人民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和機遇……。 縱觀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便不難看出,從古代的「烽火戲諸侯」到現代的「西安事變」,臨潼不僅是歷代帝王將相們十分嚮往的游樂場所,更是他們在政治舞台上運籌帷幄、叱吒風雲的策源地。他們或採取悲壯蒼涼的壯舉,或運用殫精竭慮的計謀,或通過纏綿悱側的凄美愛情,或推出驚世駭俗的雄圖大略,為鍾靈毓秀的臨潼披上一道道神秘的面紗,世代後人留下一個個千年難解的迷團。 1979年秦兵馬俑博物館一問世,臨潼便迅速擴大影響,很快成為全球關注的中心,成為國際旅遊的熱點區域。各國政要紛至沓來,海內外遊客絡繹不絕,他們無不盛贊中國古文化的博大精深,驚嘆秦兵俑陣的磅礴氣勢。法國總統希拉克曾先後兩次光臨秦俑館,稱其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堪與「雅典、羅馬、開羅相媲美」。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圓了20年的參觀夢後流連忘返,十分詼諧地表示「想來這里當館長」。據不完全統計,自1979年以來的34年間,先後有180名我國黨和國家領導人來臨潼視察工作,有220位外國元首及政府首腦到此參觀旅遊,年接待海內外遊客高達380多萬人次。旅遊需要神秘,更需要懸念,一個僅占秦陵總面積萬分之三點五的小小陪葬坑,竟能在全球產生如此規模空前的轟動效應,不妨試想,假若氣勢恢宏的秦始皇陵墓一旦昭然於天下,又將會引起何等的反響與震撼?臨潼魅力之大,旅遊潛力之巨,文化底蘊之深邃,由此可略見一斑。
採納哦

『肆』 鳳凰古城有什麼好玩的好吃的

鳳凰古城好玩景點如下:
1、具有眾多景點:
例如沈從文故居、楊家祠堂、古城博物館、熊希齡故居、東門城樓和沱江泛舟等,慢慢遊走在古城的街頭,感受古色古香的建築風采。
2、具有眾多特色美食:
例如苗家社飯、鳳凰米粉、苗家酸魚、血粑鴨等,都是鳳凰古城的一大招牌,讓你感受舌尖的愉悅,回味無窮。

『伍』 世界遺產文物有那些

世界文化遺產:蘇州古典園林
●中文名稱:蘇州古典園林

●英文名稱: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批准時間:1997年12月

●遺產種類:文化遺產

●遺產遴選標准:蘇州園林中的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和網師園,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IV)(V)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1年滄浪亭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沒有哪些園林比歷史名城蘇州的四大園林更能體現出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理想品質。咫尺之內再造乾坤,蘇州園林被公認是實現這一設計思想的典範。這些建造於16~18世紀的園林,以其精雕細琢的設計,折射出中國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概況:

中國東部江蘇省的蘇州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這里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根據記載,蘇州城內有大小園林將近200處。蘇州園林是文化意蘊深厚的「文人寫意山水園」。古代的造園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養,能詩善畫,造園時多以畫為本,以詩為題,通過鑿池堆山、栽花種樹,創造出具有詩情畫意的景觀,被稱為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在園林中游賞,猶如在品詩,又如在賞畫。為了表達園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園林建築與景觀又有匾額、楹聯之類的詩文題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園「遠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潔(拙政園「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盪怡然自得的(怡園「畫舫齋」),還有表現園主企慕恬淡的四園生活的(網師園「真意」、留園「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充滿著書卷氣的詩文題刻與園內的建築、山水、花木自然和諧地揉和在一起,使園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產生出深遠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靈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其中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網師園也頗負盛名。

滄浪亭位於蘇州城南,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園林,始建於北宋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年),南宋初年(公元12世紀初)曾為名將韓世忠的住宅。滄浪亭造園藝術與眾不同,未進園門便設一池綠水繞於園外。園內以山石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滄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復廊相連。假山東南部的明道堂是園林的主建築,此外還有五百名賢祠、看山樓、翠玲瓏館、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築與之襯映。

獅子林位於蘇州城內東北部,始建於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因園內石峰林立,多狀似獅子,故名「獅子林」。獅子林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15畝,林內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築分布錯落有致,主要建築有燕譽堂、見山樓、飛瀑亭、問梅閣等。獅子林主題明確,景深豐富,個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獨具,一草一木別有風韻。

留園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始建於明代。清代時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後改為「留園」。留園佔地約50畝,中部以山水為主,是全園的精華所在。主要建築有涵碧山房、明瑟樓、遠翠閣曲溪樓、清風池館等處。留園內建築的數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其在空間上的突出處理,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和卓越智慧。

拙政園位於蘇州婁門內,是蘇州最大的一處園林,也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明代正德四年(1509),官場失意還鄉的朝廷御史王獻臣建造此園,取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為政也」之意,名「拙政園」。四百多年來,拙政園幾度分合,或為「私人」宅園,或做「金屋」藏嬌,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許多誘人探尋的遺跡和典故。 全園分東、中、西、住宅四部分。中部山水明秀,廳榭典雅,花木繁茂,是全園的精華所在。西部水廊逶迤,樓台倒影,清幽恬靜。東部平崗草地,竹塢曲水,空間開闊。

盆景園與雅石齋是鑲嵌在拙政園中的二顆璀璨的明珠。拙政園西部一片清影搖曳的竹籬牆內,集萃著蘇派盆景的精品,它被稱為「名園瑰寶」,擁有50餘個品種,近萬盆盆景。雅石齋位於中部,一個池水、游廊縈繞的幽靜的小院,裡面陳列著室內清供佳品「奇石」,千姿百態的多種奇石配以紅木座架供奉於案桌、條幾,越顯鍾靈毓秀。

網師園位於蘇州城東南部。始建於南宋時期(公元1127~1279年),當時稱為「漁隱」。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6年)重建,取「漁隱」舊意,改名為「網師園」。網師園佔地約半公頃,是蘇州園林中最小的一座。園內主要建築有叢桂軒、濯纓水閣、看松讀畫軒、殿春簃等。網師園的亭台樓榭無不臨水,全園處處有水可依,各種建築配合得當,布局緊湊,以精巧見長,具有典型的明代風格。

蘇州園林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利用獨特的造園藝術,將湖光山色與亭台樓閣融為一體,把生意盎然的自然美和創造性的藝術美融為一體,令人不出城市便可感受到山林的自然之美。此外,蘇州園林還有著極為豐富的文化底蘊,它所反映出的造園藝術,建築特色以及文人騷客門留下的詩畫墨跡,無不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和內涵。

●文化遺產價值:

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並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產生於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深遠、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

寫意的山水藝術思想

中國的造園藝術與中國的文學和繪畫藝術具有深遠的歷史淵源,特別受到唐宋文人寫意山水畫的影響,是文人寫意山水模擬的典範。中國園林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在內的兩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帶,後者則以蘇州為代表。由於政治、經濟、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兩者在規模、布局、體量、風格、色彩等方面有明顯差別,皇家園林以宏大、嚴整、堂皇、濃麗稱勝,而蘇州園林則以小巧、自由、精緻、淡雅、寫意見長。由於後者更注意文化和藝術的和諧統一,因而發展到晚期的皇家園林,在意境、創作思想、建築技巧、人文內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園的「寫意」手法。

完美的居住條件與生活環境

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游,可居,這種建築形態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一種創造。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這四座古典園林,建築類型齊全,保存完整,系統而全面地展示了蘇州古典園林建築的布局、結構、造型、風格、色彩以及裝修、傢具、陳設等各個方面內容,是明清時期(14--20世紀初)江南民間建築的代表作品,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江南地區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響到整個江南城市的建築格調,帶動民間建築的設計、構思、布局、審美以及施工技術向其靠攏,體現了當時城市建設科學技術水平和藝術成就。

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

蘇州古典園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僅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載體。表現在園林廳堂的命名、匾額、楹取、書條石、雕刻、裝飾,以及花木寓意、疊石寄情等,不僅是點綴園林的精美藝術品,同時儲存了大量的歷史、文化、思想和科學信息、物質內容和精神內容都極其深廣。其中有反映和傳播儒、釋、道等各家哲學觀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揚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還有藉助古典詩詞文學,對園景進行點綴、生發、渲染,使人於棲息游賞中,化景物為情思,產生意境美,獲得精神滿足的。而園中匯集保存完好的中國歷代書法名家手跡,又是珍貴的藝術品,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另外,蘇州古典園林作為宅園合一的第宅園林,其建築規制又反映了中國古代江南民間起居休親的生活方式和禮儀習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國江南民俗的實物資料。

滄浪亭 滄浪亭位於蘇州城南三元坊內,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園林,為北宋慶歷年間(1041-1048年)詩人蘇舜欽(字子美)所築,南宋初年曾為名將韓世忠宅。滄浪亭造園藝術與眾不同,未進園門便見一泓綠水繞於園外,漫步過橋,始得入內。園內以山石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隆然高聳。山上幽竹纖纖、古木森森,山頂上便是翼然凌空的滄浪石亭。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復廊相連,廊中砌有花窗漏閣,穿行廊上,可見山水隱隱迢迢。假山東南部的明道堂是園林的主建築,與明道堂東西相對的是五百名賢祠。園中最南部的是建在假山洞屋之上的看山樓,看山樓北面是「翠玲瓏館」,再折而向北到「仰止亭」,出「仰止亭」可到「御碑亭」。

滄浪亭清幽古樸,適意自然,如清水芙蓉,洗盡鉛華,無一絲脂粉氣息。

獅子林 獅子林位於蘇州潘儒巷內,東靠園林路,元至正二年(1342年)天如禪師為紀念其師中峰和尚而建。因中峰原住在浙江天目山獅子岩,而園內石峰林立,多狀似獅子,故名「獅子林」。

獅子林平面成長方形,面積約15畝,東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牆峻宇,氣象森嚴。獅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洞穴岩壑,奇巧盤旋、迂迴反復。園內建築,以燕譽堂為主,堂後為小方廳,有立雪堂。向西可到「指柏軒」,為二層閣樓,四周有廡,高爽玲瓏。指柏軒之西是古五松園。西南角為見山樓。由見山樓往西,可到荷花廳。廳西北傍池建真趣亭,亭內藻飾精美,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兩層石舫。石舫備岸為「暗香疏影樓」,由此循走廊轉彎向南可達飛瀑亭,是為全園最高處。園西景物中心是「問梅閣」,閣前為「雙仙香館」。雙香仙館南行折東,西南角有扇子亭,亭後辟有小院,清新雅緻。獅子林主題明確,景深豐富,個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獨運,一草一木別具神韻。

留園 留園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原為明代徐時泰的東園,清代歸劉蓉峰所有,改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清光緒二年又為盛旭人所據,始稱留園。留園佔地約50畝,全園大致分為中、東、西、北四部分,中部以山水為主,為原留園所在,是全園的精華所在。東、西、北部為清光緒年間增修。入園後經兩重小院,即可達中部。中部又分東、西兩區,西區以山水見長,東區以建築為主。西區南北為山,中央為池,東南為建築。主廳為涵碧山房,由此往東是明瑟樓,向南為綠蔭軒。遠翠閣位於中部東北角,聞木樨香處在中部西北隅。另外還有可亭、小蓬萊、濠濮亭、曲溪樓、清風池館等處。東部的中心是五峰仙館,因樑柱為楠木,也稱楠木廳。五峰仙館四周環繞著還我讀書處、揖峰軒、汲古得綆處。揖峰軒以東的林泉耆碩之館設計精妙、陳設富麗。北面是冠雲沼、冠雲亭、冠雲樓以及著名的冠雲、岫雲和端雲。三峰為明代舊物,冠雲峰高約9米,玲瓏剔透,有「江南園林峰石之冠」的美譽。周圍有貯雲庵,佳晴喜雨快雪之亭。留園建築數量較多,其空間處理之突出,居蘇州諸園之冠,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和卓越智慧。

拙政園 拙政園位於蘇州婁門內的東北街,佔地62畝,是蘇州最大的一處園林,也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明正德年間(1506-1521),御史王獻臣所建。後屢易其主,多次改建。現存園貌多為清末時所形成。

拙政園布局主題以水為中心,池水面積約占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各種亭台軒榭多臨水而築。全園分東、中、西三個部分,中園是其主體和精華所在。遠香堂是中園的主體建築,其他一切景點均圍繞遠香堂而建。堂南築有黃石假山,山上配植林木。堂北臨水,水池中以土石壘成東西兩山,兩山之間,連以溪橋。西山上有「雪香雲蔚亭」,東山上有「待霜亭」,形成對景。由「雪香雲蔚亭」下山,可到園西南部的「荷風四面亭」,由此亭經柳蔭路曲西去,可以北登見山樓,往南可至倚玉軒,向西則入別有洞天。遠香堂東有綠漪堂、梧竹幽居、綉綺亭、枇杷園、海棠春塢、玲瓏館等處。堂西則有小飛虹、小滄浪等處。小滄浪北是旱船香洲,香洲西南乃玉蘭堂。進入「別有洞天門」即可到達西園。西園的主體建築是十八曼陀羅花館和卅六鴛鴦館。兩館共一廳,內部一分為二,北廳原是園主宴會、聽戲、顧曲之處,在笙蕭管弦之中觀鴛鴦戲水,是以「鴛鴦館」名之,南廳植有觀寶朱山茶花,即曼陀羅花,故稱之以「曼陀羅花館」。館之東有六角形「宜兩亭」、南有八角形塔影亭。塔影亭往北可到留聽閣。西園北半部還有浮翠閣、笠亭、與誰同坐軒、倒影樓等景點。拙政園東部原為「歸去來堂」,後廢棄。拙政園布局以水為主,忽而疏闊、忽而幽曲,山徑水廊起伏曲折,處處流通順暢。風格明朗清雅、樸素自然。

網師園 網師園位於蘇州城東南十全街。佔地約半公頃,是蘇州最小的園林。原為南宋史正志萬卷堂所在,稱「漁隱」。清乾隆年間宋宗元重建,取「漁隱」舊意,改名「網師園」。此後幾經易主,乾隆十六年歸瞿遠村,加以改建,遂成今日規模。

西樓小山叢桂軒為網師園主廳,軒的南、西為兩個小院,幽曲深閉,桂香滿庭。軒北有用黃石疊成的「雲崗」。從軒西向北,可至蹈和館和濯纓水閣。水閣懸於池上,倚欄照水,但見波光瀲灧,柳暗花明。中部為主園,有池水一泓,清澈如鏡。環池建廊、軒、亭、榭,夾岸有疊石曲橋,疏密有致,配合得當。池角為園內最小的石拱橋――引靜橋。橋面長僅212厘米,寬29.5厘米。西部為內園,佔地一畝,自成庭園。園中有屋宇、亭廊、泉石、花草,體現了蘇州庭園布置的精萃。濯纓水閣和看松讀畫軒隔池相望,是讀書作畫的所在;月到風來亭和射鴨廊遙遙相對,是觀魚和欣賞水中倒影的佳處。殿春簃自成院落,是主人讀書修身之處,環境幽靜,具有典型的明朝風格。網師園的亭台樓榭無不面水,全園處處有水可倚,布局緊湊,以精巧見長。

環秀山莊 環秀山莊位於景德路262號,原為五代錢氏金谷園故址,幾經易手,多次擴建,清道光始稱環秀山莊,又名頤園。環秀山莊面積不大,佔地僅一畝許,且又無外景可借,造園家移天縮地,疊石造山,成就這一方名園。

環秀山莊園景以山為主,池水輔之,建築不多。園雖小,卻極有氣勢。特別是乾隆年間疊石名家戈裕良所疊假山,堪稱一絕,佔地不過半畝,然咫尺之間,千岩萬壑,環山而視,步移景易。主峰突兀於東南,次峰拱揖於西北,池水繚繞,綠樹掩映。山有危徑、洞穴、幽谷、石崖、飛梁、絕壁,境界多變,一如天然。主峰高7.2米,澗谷長12米,山徑長60餘米,盤旋上下,如高路入雲,氣象萬千。戈氏疊山運用「大斧劈法」,簡練遒勁,結構嚴謹,錯落有致,渾若天成,有「獨步江南」之譽。

環秀山莊大廳四周都種植有青松、翠柏、紫薇、玉蘭。萬樹城碧,花氣襲人,為山池、建築平添幾分生機意趣。

退思園 退思園位於吳江同里鎮東溪街,始建於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由落職官員任蘭生出資白銀十萬兩建造。因寓有「退則思過」之意,故名「退思園」。全園簡朴淡雅,水面過半,建築皆緊貼水面修築,園如浮於水上,是全國唯一一處貼水園建築,體現了晚清江南園林建築的風格。

退思園總面積為九畝八分。此園一改以往園林的縱向結構,而變為橫向建造,左為宅,中為庭,右為園。全園格局緊湊自然,結合植物點綴,呈現出四時景色,給人以清朗、幽靜之感。

退思園集清代園林建築之長,園內的每一處建築既可獨自成景,又與另一景觀相對應,具有步移景異之妙,堪稱江南古典園林中的經典之作。

藝圃 藝圃位於蘇州市閶門內天庫前文衙弄5號,始建於明代,曾名「醉穎堂」、「葯圃」、「敬亭山房」,清初改稱為「藝圃」。園內景緻宜人、風格質朴,較好地保存了建園初期的格局,具有其很高的歷史與藝術價值。

『陸』 世界遺產文物有哪些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希望對你有幫助
截止2010年8月2日,中國已有40處世界遺產。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6處,世界自然遺產8處,文化和自然混合遺產4處,文化景觀2處。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文化遺產】(26處)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2.長城(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3.敦煌莫高窟(甘肅,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4.明清皇宮(北京故宮(北京),1987.12 ;沈陽故宮(遼寧),2004.7 世界文化遺產)
5.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陝西,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6.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河北,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7.曲阜孔府、孔廟、孔林(山東,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8.武當山古建築群(湖北,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9.布 達 拉 宮(大 昭 寺、羅 布 林 卡)(西 藏,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10.麗江古城(雲南,1997.12 世界文化遺產)
11.平遙古城(山西,1997.12 世界文化遺產)
12.蘇州古典園林(江蘇,1997.12 世界文化遺產)
13.頤和園(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遺產)
14.天壇(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遺產)
15.大足石刻(重慶,1999.12 世界文化遺產)
16.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清東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 ;明孝陵(江蘇)、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遼寧),2004.7 世界文化遺產)
17..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安徽,2000.11 世界文化遺產)
18.龍門石窟(河南,2000.11 世界文化遺產)
19.都江堰—青城山(四川,2000.11 世界文化遺產)
20.雲岡石窟(山西,2001.12 世界文化遺產)
21.中國高 句 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吉林,2004.7.1 世界文化遺產)
22.澳門歷史城區(澳門,2005 世界文化遺產)
23.安陽殷墟(河南,2006.7.13 世界文化遺產)
24.開平碉樓與古村落(廣東,2007.6.28 世界文化遺產)
25.福建土樓(福建,2008.7.7 世界文化遺產)
26.河南開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河南,2010.8.1)
【自然遺產】(8處)
1.九寨溝(四川,1992.12)
2.黃龍(四川,1992.12)
3.武陵源(湖南,1992.12)
4.三江並流(雲南,2003.7)
5.大熊貓棲息地(四川,2006.7)
6.中國南方喀斯特(石林(雲南)、荔波(貴州)、武隆(重慶),2007.6.27 )
7.三清山(江西,2008.7.8)
8.中國丹霞,包括福建泰寧、湖南莨山、廣東丹霞山、江西龍虎山(包括龜峰)、浙江江郎山、貴州赤水。(2010.8.2)
【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4處)
1.泰山(山東,1987.12)
2.黃山(安徽,1990.12)
3.峨眉山—樂山(四川,1996.12)
4.武夷山(福建,1999.12)
【文化景觀】(2處)
1.廬山(江西,1996.12 )
2.五台山(山西,2009.6.26 )
【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無形遺產】(4處)
崑曲
中國古琴藝術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蒙古族長調民歌
南音(泉州弦管)(2009.10.1)
【記憶遺產】(4處)
傳統音樂錄音檔案(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
清朝內閣秘本檔(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清代大金榜(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納西東巴古籍文獻(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東巴文化研究所)

『柒』 你的家鄉都出土過哪些珍貴的文物

我的家鄉是古都安陽,這里有周文王推演出八卦的羑里城,有首次發現甲骨文的殷墟。同時這里是精忠報國的忠臣岳飛的家鄉,也是國寶重器司母戊鼎的發源地。

不過可惜的是,鼎的一隻耳朵被村民們毀壞,之後不知所蹤。好在最後被文物學家修補上了,大鼎才算是真正完整。

『捌』 世界上最珍貴的藝術品及文物有哪些

喜歡的藝術品和文物,當然就是世界上最珍貴的。
例如一般認為比較珍貴的藝術品有:(斷臂的維納斯)、(蒙娜麗莎的微笑),(琥珀屋),(光明之山)等.
一般認可的珍貴的文物有:唐朝繪畫和汝窯的瓷器、(清明上河圖)、(後母戊鼎)、(蘭亭序)等。

『玖』 平遙是平遙古城嗎有什麼好吃的特產有哪些好吃的素食特產

首先平遙地區是有山地,有丘陵,有平原相結合的一個地帶,這里的小米非常出名,小米粥更是被譽為養胃的佳品,山西人大多數都有喝粥的習慣,在平遙地區更可以說是無小米粥不歡。來到這里,大家可以帶些小米回去。



山西老陳醋,在整個山西地區都是十分出名的,這里的人們不光喜歡喝小米粥,還喜歡吃麵食,而搭配麵食的最佳搭檔大概就是老陳醋,放少了,他們還覺得沒味道。在平遙的旅遊景區內有眾多的特產店,都可以買到正宗的老陳醋,但是價格是有點高的。



平遙地區還有一款我們很少聽聞的特產:平遙檳干,這是使用當地一款檳果製作的食品,檳果類似於山楂的長相,平遙的檳果具有養顏潤膚,消食解乏的功效,遠銷海內外。



平遙地區出產的長山葯也是當地的一大特色,是滋補的佳品,這種山葯雖然吃的時候應該用削皮器將外皮清理干凈,否則吃到嘴裡會有麻麻的感覺。使用這種山葯煮粥,很容易就熟了,用來做菜也是百搭,直接蒸著吃,就是大人小孩兒都喜歡的健康零食。

『拾』 世界遺產和文物古跡有哪些

中國申報成功的世界遺產文化名錄: 【中國的世界文化自然雙重遺產(4處)】
1、泰山
2、黃山
3、峨眉山和樂山大佛
4、武夷山 【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8處)】
1、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2、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3、黃龍風景名勝區
4、三江並流
5、三清山風景名勝區
6、四川卧龍熊貓保護基地
7、中國南方喀斯特
8、中國丹霞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名單(26處)】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2.長城
3.敦煌莫高窟
4.明清皇宮,沈陽故宮(遼寧)。
5.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6.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7.曲阜孔府、孔廟、孔林
8.武當山古建築群
9.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
10.福建土樓
11.麗江古城
12.平遙古城
13.蘇州古典園林
14.頤和園
15.天壇
16.大足石刻
17.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清東陵(河北)、清西陵(河北) ;明孝陵(江蘇)、十三陵(北京),;盛京三陵(遼寧)。
18.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19.龍門石窟
20.都江堰—青城山
21.雲岡石窟
22.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吉林,遼寧)
23.澳門歷史城區
24.安陽殷墟
25.開平碉樓與古村落
26.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中國的世界文化景觀名單(3處)】
1.廬山
2.五台山
3.杭州西湖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