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哪些好吃的乾菜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哪些好吃的乾菜

發布時間: 2022-11-27 17:33:44

Ⅰ 在農村最常見的蔬菜曬干之後味道更美味,你吃過幾種

在我所在的農村裡,從小到大以至變老,吃的最多的蔬菜乾品是蘿卜干,然後加醋加鹽加醬油加調味品,製作的鹹菜。這種菜吃時方便來的快,味道也相當不錯。

小時候食品比較匱乏,經常偷偷抓一把媽媽曬干後腌制的鹹菜,在學校課余時間吃,有時還受到老師與同學的批評。鹹菜是農家人家中必備的食品,再不好吃的飯,拌一點鹹菜都好吃也咽的下。

農村人腌制鹹菜的辦法非常簡單,有的將吃不了的紅蘿卜、白蘿卜、苤藍等直接曬干後再加鹽和醋及調味品,也有的是將這些菜腌制一段時間後撈出,切成塊切成片切成絲曬干,再經過上大鐵鍋蒸熟,蒸熟後再曬干,保存在容器中就可隨時就飯吃。

農村人勤儉節約,過光景全憑勤儉持家。農村人會將自已吃不了的鮮菜曬干後保存起來,以備在冬春季吃。像干豆角絲,干黃花菜,還有茄子干,葫蘆干,紅薯、土豆干,都是農民的傑作,在新鮮蔬菜上市前,確實是美味的一道菜。

現在的 社會 進步快,反季節蔬菜的上市,充實了人民的菜藍子,隨時可以買的到。但農民依然我行我素,繼續曬我的菜,為的就是省錢,也圖個節儉不浪費。

鮮菜有鮮菜的美味,乾菜有乾菜的好處,各取所需,各投所好,本就沒有好壞,也沒有那對與錯。有人認為乾菜不如鮮菜,有人總覺得家菜不如野菜。

這個世界真奇妙。

現在正是農家蔬菜採收的時候,眾多的新鮮蔬菜一時半會吃不完,扔掉怪可惜的,趁著氣溫高,太陽好,我們可以把它們曬成乾菜,等到冬天沒有菜的時候正好可以拿來做補給。這樣做既不浪費又能吃到美味,真算得上是一個獨特的創舉。那麼農村有哪些比較常見的曬干後的蔬菜呢?

⑴、干豇豆

現在菜園里的豇豆吃不完,我們可以把它採摘下來,分成一把把的掛在太陽底下晾曬,等到水分全部曬干便可以收起來,然後找一個口袋密封好,等到冬天吃的時候先用水淘洗一下,就可以直接放入鍋里和臘肉一起煮著吃,由於它是乾的,煮的時間會稍長一些,但是味道很好,尤其是豇豆的外殼吃起來特別柔軟。

⑵、干白菜

白菜是最大眾化的菜 ,但是吃不及時它會抽苔開花,一旦開花白菜就吃不動了。所以只能在採收期內把它曬成干白菜,首先把白菜葉子剝下來,然後找來一張干凈的塑料布鋪在地上,就可以把白菜葉子放置在上面晾曬了,水分曬干後同樣要把它用口袋密封起來,用的時候用開水炒一下,撈起來切成段做燉菜吃,干白菜和新鮮白菜不一樣,吃起來非常有嚼勁。

⑶、干茄子

新鮮茄子的吃法很多,可以做成醬爆茄子、涼拌、燒烤,但是時間吃長了會感覺很膩,滿樹都掛滿茄子都不想去摘,既然吃不動它,那隻有做成干茄子了,干茄子的製作很簡單,先把它切成片,然後找來一個大簸箕,把切好的茄子片放在簸箕里晾曬即可,曬乾的茄子片就不必用口袋密封起來了,找一根線把它像竄銅錢一樣的串起來,然後掛在合適的地方,吃的時候用水清洗一下,和新鮮肉一起燉著吃。

總之,農村的乾菜很多,數無勝數,有些蔬菜是可以製作成乾菜的,但是我們沒有嘗過,怕曬干後不能吃,所以盡量挑一些熟悉的蔬菜來製作,如果敢大膽嘗試,我想會有更多吃不完的新鮮蔬菜被晾曬後做成乾菜。

在農村最常見的蔬菜曬干之後味道更美味,你吃過幾種?我吃過的不下二十幾種呢!比如:茄子、四季豆、豇豆、蘿卜、冷月豆、南瓜、芝麻葉、萵筍、冬瓜……。還有干野菜,如:香椿、馬齒菜、野莧菜、山竹筍、野香菇、地皮、蕨菜、金針以及野菜釀成的干酸菜……

農村千家萬戶,有著勤儉持家的美德,素有曬制乾菜的習慣。人們把吃不完的應季蔬菜,通過曬干保存,以備淡季之需。現在農村生活好了,各家都愛挑著喜好的蔬菜曬干。那麼各種乾菜有多少種呢?實際上有多少種蔬菜,就能有多少種乾菜,只要你喜歡,都是完全可以曬成乾菜的。

曬乾菜其實就是給新鮮蔬菜進行脫水的過程。脫水方法有多種,比如:陽光曬干、自然風干、烘烤焙乾等。曬乾菜需要結合天氣,設備條件選擇脫水方法。另外,有些蔬菜在脫水前還要進行一下處理為好。比如:四季豆、冷月豆需要去筋;竹筍、蕨菜、金針需要過沸水煮一下,以除去有毒成分。

曬乾菜怎樣才能更好吃呢?實踐證明,有些纖維韌性弱的蔬菜可以直接趁鮮曬干更好吃,如:西紅柿、茄子、土豆、南瓜、冬瓜、莧菜、菇類等;一些纖維比較粗的盡量在加了鹽的沸水中煮一下更好吃,鹽水可以更耐保存,如四季豆、豇豆、白蘿卜、芝麻葉、竹筍、蕨菜、金針等;有揮發氣味的最好加點鹽腌揉一下再曬干更好吃,如:香椿、荊芥等。

我這兒的農村乾菜品種很多,對於大眾喜歡的乾菜、常見的有水煮過的蘿卜干、蕨菜、四季豆、豇豆、冷月豆、芝麻葉、地皮、竹筍『、金針等。直接鮮曬的像西紅柿、香菇、莧菜等,大多數人對這些乾菜百吃不厭,年年都要曬一些用於待客或過節所用。

我家最愛吃的是野菜,隨時到外面轉一下,隨手采一把遇到的野菜,用於下鍋、涼拌、炒菜皆可,不僅美味可口,而且純天然,還有葯食兩用的保健作用。我家的酸菜全是各種野菜釀制而成的,它的酸味舒服勾人,難以描述,最明顯的就是腸道舒服。每年我們曬上一些夏秋季備用。

總之,在農村最常見的蔬菜曬干之後味道更美味,我吃過的不下二十幾種呢!不過,乾菜畢竟沒有新鮮菜養人,還是要以鮮菜為主,乾菜只能作為偶爾改善口味或蔬菜淡季所需。

農村之所以要把蔬菜曬干,其實是在以前沒有冰箱、冰櫃,而且交通也不方便的年代,為了在冬季也有蔬菜可以吃而採用的一種特殊蔬菜保存方法。人們通過把蔬菜曬干進行保存,這樣在缺少蔬菜的季節可以保證有蔬菜可以吃,這也是我們勞動人民的一種智慧。這種曬干後的蔬菜,我們通常叫做乾菜,具體到某一種蔬菜就叫做「某某干」,比如茄子干、豆角乾等等。乾菜的口味和口感和新鮮的蔬菜完全不同,在以前困難的年代,人們沒有感覺到乾菜如何的好吃,可是現在,如果偶爾吃一頓乾菜,會感覺另有一番風味,也有很多人喜歡那種乾菜的口味。所以,目前在超市裡也有乾菜出售。

我們呼倫貝爾地區的農村,人們經常晾曬的乾菜品種有很多,比如干豆角、干蘿卜、干茄子、干胡蘿卜、土豆乾、辣椒干、黃瓜干、角瓜干、南瓜干、蕨菜乾等等,人們會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不同的蔬菜進行晾曬。

其實,做為農村人,前面說過的這幾種乾菜我都吃過,黃瓜干比較有韌性,吃起來還是具有一股清香的味道的;胡蘿卜干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熟了會特別的爛,胡蘿卜干熟了以後也是很有韌性的,不像我們蒸的胡蘿卜那樣軟爛;土豆乾也可以燉小雞、燉排骨,同樣不會軟爛的;辣椒干炒土豆片是最好吃的。其它一些乾菜品種相信很多人都是吃過的,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如果你也喜歡吃乾菜又不想買,可以自己晾曬一些,不過晾曬乾菜如果沒有烘乾設備,最好在秋季進行晾曬,因為秋季客氣稍微乾燥,對晾曬乾菜來說不容易腐爛,而且乾的還塊,顏色也好,曬干後的乾菜放在陰涼乾燥通風處保存,吃的時候要提前用清水浸泡。

在農村最常見的蔬菜曬干之後味道更美味,你吃過幾種?

現在正是農家菜園里蔬菜大量採收的時候,這個時候蔬菜都多了吃不完,農民於是把吃不完的蔬菜通過另外一種方式延長蔬菜的時間。

農村裡有種叫「媽媽的味道」,在以前特別流行,就是現在農家裡家家戶戶都會有,咸乾菜,泡菜等等。就是一種延長蔬菜時間以特別的方式呈現在農民面前的。

我媽媽是一名做鹹菜的好手,基本上做腌菜都會曬干裝壇子,當然除了泡菜。農村具體有哪些比較常見的曬干後的蔬菜呢?

1、干絲瓜。 很多朋友可能很奇怪,絲瓜也可以干曬嗎?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你家絲瓜吃不完,然後把絲瓜採收回來,剝皮切段,然後放在太陽底下暴曬,一定要曬干,呈乾枯狀,顏色有點灰白,然後裝袋密封保存,要吃的時候拿出來用溫水泡開,打湯清炒都可以。

2、干豇豆。 現在正是夏收豇豆大量採收的季節,農家吃不完,怎麼辦?只好把豇豆曬干保存,做成干豇豆。做干豇豆開水焯水很重要,不能直接把新鮮的直接曬,開水焯豇豆的目的是讓豇豆脫水,並且清除豇豆裡面的蟲害,焯水後的豇豆再放戶外太陽底下暴曬,曬干為止。要吃的時候,泡水然後炒肉最好吃了。

3、干黃花菜。 黃花菜也有點地方叫金針,金針是一種多年生蔬菜,在莖桿上面開黃色的花朵,農民就採食黃色花朵吃。可以吃新鮮的,但是黃花菜最好的吃法是曬干後吃。同樣,黃花菜在暴曬之前要焯水,然後曬干保存。要吃的時候把干陸的黃花菜泡水發開,炒肉吃。

可以說蔬菜曬干後,延長蔬菜的吃的時間,是農民智慧的表現。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歡迎大家留言。

印象中,我家蔬菜曬乾的機會不多,有我這個飯桶在。我小時候好動,又很會肚子餓,從我記事起,我每頓至少四碗飯,菜園的菜經常不夠吃,還要鄰居接濟,我是吃不夠飯不下桌子,還不愛喝菜湯。估計我家條件不好,我占很大一部分原因,哈哈哈

我媽娘家有很大一片山,很多香椿樹,唯有它可以用來填補菜園無菜的空檔期。所以香椿是我媽曬的唯一一道蔬菜乾

言歸正傳回答題主的問題,蔬菜乾吃過幾種?

出門工作後吃過梅乾菜,豇豆乾,蘿卜絲……香椿干是我覺得最好吃的一種,香椿做干估計很少有人做吧。

香椿生長

南方:香椿在2-3月份抽嫩芽,5月中旬差不多就老了。

北方:香椿抽芽在4-5月,吃嫩芽,吃不完的時候,6月中旬左右香椿基本都老了

溫差決定了香椿的生長速度

香椿干製作方法

Ⅱ 有哪些好吃的蔬菜乾

胡蘿卜纓子是我們在買胡蘿卜的時候就會帶著的,我們不能將這部分扔掉,其實曬干之後用來炒菜,或者保存起來之後給家人做一道胡蘿卜纓子鹹菜也是不錯的。

胡蘿卜纓子只需要曬干之後,就可以放到密封的盒子里然後放到陰涼乾燥處保存,這樣我們就能在冬季將胡蘿卜纓子干存放很長的一段時間了。

Ⅲ 十種最好吃的曬乾菜

十種最好吃的曬乾菜:

1、薺菜

吃不完的薺菜也可以曬成乾菜保存,它和冷凍保存的薺菜又是不同的風味,特別的有嚼勁。

Ⅳ 農村人最愛吃的這幾種乾菜,既營養又能吃病

1、干蘿卜。干蘿卜條應該是農村最常見的乾菜吧,口感非常脆爽,超級好吃的。

2、干豆角。農村吃不完的豆角一般都會做成干豆角,干豆角的口感和新鮮的很不一樣,炒菜特別香。

3、干茄子。茄子曬成干茄子,味道和口感都與新鮮茄子完全不同,吃不完的茄子這樣曬干能耐放。

4、干蕨菜。曬乾的蕨菜樣子雖然有點不太好看,吃的時候還得泡半天,再焯水小炒,但脆脆的很好吃!

5、干筍子。這是山上野生的那種野山筍,還有一種干筍是春筍做成的,一般春筍口感比山筍更加肉一些,更清脆,真的很好吃。

6、干白菜。在我們那邊,幾乎家家都會做這個,因為一大片菜園子的大白菜,怎麼吃都吃不完,曬成干白菜,想吃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炒一點。

7、干葫蘆,沒有上面那6種乾菜常見,口感清爽,吃過的人應該不多,喜歡的朋友不妨試試。

Ⅳ 到了秋天,很多農村老人都會曬乾菜,農村有哪些乾菜可以曬幹了冬天吃

到了秋天,天氣比較涼爽乾燥。而且雨水比較少。在我們這里很多農村老人都會曬一些菜乾。因為平時種的青菜比較多,一直吃不完。過了時間摘不完的話就會老了,不好吃了。所以我們農村老人都會留一些菜來曬干,留到冬天吃的。那麼農村有什麼蔬菜可以曬干吃的呢?因為各地也不一樣,在我們村主要有這幾種乾菜的,特別好吃,給大家介紹一下。

結束語

在我們這里,秋豆角就已經很少很貴了,因此沒有人再晾曬秋豆角了。還有白菜,晾曬的也是很少的。不過老媽每年都會晾曬一些的,她都會把收回來的白菜中沒有長好的白菜,做成干白菜,然後等到來年春季做熬白菜吃的。

Ⅵ 這些農村製作出來的乾菜你吃過嗎

這種在四川稱為家菜,一般都是剝其葉莖,留下菜心繼續長,反反復復剝,冬季盛產,春節過後抽苔開花

味,苦澀,功能,寬肺化痰,利腸開胃。將家菜剝回家,開水湯至七成熟,撈起趁熱放入缸筒里,上面用一塊塑料簿膜蓋上,三四天後,即發黃發酸,撈出涼干後,即成乾菜,非常酸香好吃,熱天還可用來當茶泡喝,生津止渴,特別是有胃酸重的人,一喝就好,不騙人,以前在農村熱天基本天天泡喝

吃過。
說起農村製作的乾菜,我吃過的還比較多,到現在我回老家都會在大表姐家去要來拿回家吃呢。
這些乾菜在我們老家叫腌菜,也叫鹽菜。每年快到立春節氣的時候,地里的青菜瘋長;新鮮的吃不完,我們就會把地里的青菜全部收回家,把嫩葉子和菜心(菜心切開成一片一片的,但不切斷)放在晾台上,待菜葉子嫣了,再放在大鍋里,灑上食用鹽用手使勁揉搓,直到青菜變軟後,用大缸裝好腌制一周,洗凈掛在繩子上晾曬;經過日曬風吹,腌菜逐漸由青轉黃後,挽成小把,用倒罐裝好密封存放。 一段時間後就可以食用了(存放時間越久,越香)這樣做的腌菜又脆又香;(有些地方作法不一樣)。 過去家裡窮,沒有多的菜吃,就把腌菜切細炒一下,做下飯菜。到現在,我還喜歡用老家的腌(鹽)菜炒回鍋肉,炒臘肉,再加點蒜苗,真的太好吃了。 我還吃過我媽做的腌大頭菜,是把大頭菜洗干凈曬干水分用鹽腌好,用刀劃開,包上辣椒面再用線栓好,(也可以不包,現在菜市場都有賣的)同腌菜一起密封保存,可以吃一年。 農村製作的乾菜,我吃過的還比較多,比如蘿卜干啦、豇豆乾、兒菜乾、包菜乾等等,這些乾菜農村家家戶戶每年都要腌制;特別是腌(鹽)菜用來蒸的扣肉是川菜的特色菜之一。 我是喜歡唱歌的大姐姐;歡迎朋友們閱評+關注,謝謝。

這些農村裡製作出來的乾菜你吃過嗎?

說到乾菜,我的腦海里立馬浮現出來的畫面就是:屋外,媽媽在製作晾曬腌菜、豆子等一時吃不完的時鮮蔬菜;屋內,房樑上掛滿半乾的臘肉和香腸;鍋里,正在蒸煮的乾菜獨特的香味四溢飄散……

干蕨菜。 蕨菜因為在家鄉很是普遍,到處都有,所以也是農村人最愛做的乾菜之一。憑個人喜好,做干蕨菜時,有的習慣用水炒後撕開莖桿再晾曬,有的把採回來的蕨菜不做任何處理整根直接曬干。

食用時,用洗米水浸泡,也可以直接用米湯浸泡,清洗後撈出可煮可炒。農家人在飲食上一般選擇方便快速的食用方法,於是干蕨菜在農村裡常用來煮食,特別是宴請或辦多人酒席的時候,干蕨菜煮臘肉或者煮五花肉就深得農村人喜愛,這道菜也理所當然地成為山裡人招待客人最佳最獨特的山茅野菜。

臘肉。 顧名思義,就是臘月天腌制的肉類食品。接近年關,我們老家有一個雷打不變的風俗,就是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肥膘煉油裝入土罐供全家人一年四季做菜食用,而新鮮的豬肉按部位被分割成大小不一的條塊狀,加入食鹽、花椒等作料後反復搓揉裝盆腌制幾天後就掛在屋樑上自然風干,有臘肉、香腸、火腿、血腸、豆腐腸等。

食用時可蒸可煮可炒,可配任何食物,香味分外撲鼻。每當吃上一口家鄉的臘肉,總能從舌尖和味蕾間,回憶起在老家和媽媽、和家人、和親戚朋友一起過年時的味道,它對於每個遊子都彌足珍貴,臘味對我來說不僅是美味,也是一種思念的味道,成為我心裡一份濃濃的鄉愁!

白芸豆。 白芸豆是家鄉的特產,小時候吃的最多的就是它了,因為它不僅營養豐富,最重要的是最能飽腹。我的家鄉地處山區,大山一座連著一座,平地和水田很少,大部分就是貧瘠的山地,而白芸豆生長不挑水肥和土地,於是,家鄉人不捨得拿好田好地種白芸豆,只在邊坡地角邊或者菜地邊種植。即便這樣,每年每家每戶都會收獲一定數量的白芸豆。莊稼人喜歡把豆子在太陽下曬干後收藏。

學中醫的舅舅常說,你們可別小看白芸豆,它其實營養價值很高的,也有一定的葯用和保健功效,說白芸豆含有很高的鉀元素。農村人不懂這些,只是覺得白芸豆好弄吃,看吃飯人的多少,隨手抓幾把白芸豆放在土鍋里,丟塊臘肉或臘腸進去,不用放任何作料,甚至連食鹽都不用放,白芸豆煮爛就可以吃,臘肉獨有的香味裹著豆子的甜糯,那味道一想起就在唇齒間流竄,忍不住想流口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相信,作為農村人,特別是大山深處的山裡人,對乾菜都有一份獨特的情懷。從肉類到蔬菜類,從主食到副食品,乾菜和時鮮菜一樣,不但在每個季節豐富和滋養著每個農家人的身體和生活,也體現出了人們對大自然饋贈的一種珍愛,更是異鄉人一種無法割捨的故鄉情懷!你說呢?

小時候,我吃過媽媽曬的干蘿卜。每到深秋,媽媽就把自己家種的蘿卜從地里拔回來,讓我們先把蘿卜洗好放好,媽媽抽空兒在晚上會把蘿卜削成蘿卜片再涼曬。

記得每年媽媽晚上削蘿卜片兒時也是我們開心的時候。每個蘿卜媽媽都是從頭削起且是轉著削的,削到蘿卜中間時媽媽會給我們姊妹幾個每人削較大的一片吃,因為蘿卜心的那部分感覺很甜很好吃。媽媽一邊削著,我們等著吃著,圍著媽媽跳著轉著。一會兒,媽媽說誰放屁了?臭死了我了,聽媽媽這么一說我們好像才聞到,相互指責著各自用手悟著嘴巴高興的跑開了。不一會又開始圍繞媽媽等蘿卜吃,又開始打嗝放屁,熏得媽媽一會一會就說我們,我們高興的跑來跑去好開心。可能那樣的夜晚那樣的味道,才是真正家的味道!

曬好的蘿卜干炒菜吃很脆,很好吃。我特喜歡吃媽媽用蘿卜干做的面條。媽媽把蘿卜乾洗凈放鍋里炒黃再倒入水,等水開煮一兩分鍾,湯水就是黃的,媽媽再把手擀的面條放進去再放上青菜,等面條熟了再嗆上點蔥花,那味道簡直美極了。或許那就是媽媽的味道!

在中國農村,土地未承包到戶之前,人們那時都是集體生產,靠工分吃飯,聽父母們經常講起他們那時的苦日子,時常感慨萬千!
在那個年代,什麼東西都是以填飽肚子為主!各種疏菜,在旺季出來時,多餘的捨不得扔掉,全部製作成各種風味的乾菜,例如芥菜,用刀切成幾大塊,房前屋後拴著繩子,把芥菜掛上風干,然後用水洗去苦味,拌上鹽,辣椒面,裝進壇子,一年四季都有吃的!還有干豆角,干竹筍,干磨茹,乾地瓜片,各種雜糧小豆做成豆鼓等等一切,在農村非常普遍,這些我打幼小就吃過,到如今,我們老家農村,只要有老人的家庭,依然會吃到這些土特產!
時過境遷! 社會 在飛速發展!過去那些老一輩人,什麼苦,什麼乾菜都吃過,為的填飽肚子不挨餓!而如今,那些乾菜,鹽菜之類的,人們己很少吃了!一是生活琳琅滿目,各種新鮮疏菜,眼花繚亂,生活質量大大提高了!二是,人們注重 養生 ,那些腌制的東西,含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盡量的少吃。所以那些乾菜之類的,除了製作扣肉,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外,很少上餐桌了!
如今,每年我回老家去,我的婆婆依然會給我一點她做的干鹽菜,特別香,大城市跟本就買不到!聽婆婆講,在過去的年代,是這些乾菜,救了很多人的命!……

謝邀!吃過!

比如:貢菜。一直保留每年做一兩次豬肉貢菜餡餅的習慣。口感清脆很香。另外,還可以將泡好的貢菜與辣醬合拌一起做小菜。

再比如:雪裡蕻。可以做梅菜扣肉,還可以泡好後與黃豆炒鹹菜。另外,製成包子餡也是美味。

生活中,許多鮮菜都能曬乾菜;許多乾菜都可成為餐桌美味;但需要尊重個人生活習慣。

吃過的乾菜太多了,干蕨菜,干豆角,干筍子,干茄子,干白菜,干葫蘆瓜,連干苦瓜都有,因為季節原因,很多吃不完的蔬菜都會做成乾菜,在夏天蔬菜缺少的時候拿出來吃

每逢節假日,在廣東的 汽車 站、高鐵站等,特別是春運回鄉等大日子裡中,我們總能看到在行人的行李中有「菜乾」的身影。因為在廣東當地人秋冬季晾曬的白菜乾里,蘊藏著濃濃的鄉情,是贈予親朋戚友的愛心手禮,也是遊子在外對家鄉味道的牽掛。

菜乾,顧名思義就是曬干後的蔬菜乾。在廣東,菜乾的起源並不是人們可以為之,而是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出一趟遠門交通不容易,那時候也沒有保鮮技術,只能把日常吃不完的蔬菜曬干,用來煮湯、粥等等,跟「咸魚」的意義無差。經過歲月的沉澱和勞動人民智慧的改善,在千百種蔬菜中,有一個最適合做菜乾的蔬菜脫穎而出,那就是「白菜」。

據了解,自農歷九月中下旬起,廣東農村日漸成熟的晚造水稻陸續被收割,各鄉鎮的自然村曬場不時呈現出豐收的景象,金黃色的稻穀在烈日下完成入倉前的最後一道工序。與此同時,很多農村的房前屋後出現些用長竹竿搭起的簡易晾曬架子,已經燙煮、浸洗處理的白菜,被村民們掛滿竹竿,在北風和陽光的作用下,逐漸變成當地婦孺皆知的白菜乾。

白菜從燙煮、浸洗、掛起當天起,到白菜梗完成從奶白色至牙色的轉變,約需4天。待白菜梗全部呈牙色,菜內的水分揮發已接近尾聲,用手觸碰有枯葉感時,需及時從竹竿上輕輕取下,放置至簸箕或干凈之處繼續晾曬。部分農戶會根據保存習慣和收購商要求,對白菜乾用細繩按小札綁起,待完全曬干後用袋子密封保存。

當季晾曬的白菜乾,除了被贈予親朋戚友之外,也會出現在廣東各鄉鎮的墟集、各大菜市場和大型超市、土特產店等。其並不起眼的賣相,憑借一直以來在廣東大部分地區家喻戶曉的知名度,吸引眾多台山當地及周邊珠三角地區城市的顧客前去選購,多數用於煲湯或煮粥。

別看白菜可以曬很多,但真正曬幹了也就沒多少了。很多喜歡聞白菜乾的味道,特別是陽光的下曬乾的菜乾的香味是特別好聞。很多廣東人喜歡喝的老火靚湯,就少不了菜乾的身影,甚至很多人一想到用它煲湯,口水都要流出來。一般廣東家庭用菜乾蚝干紅蘿卜湯、菜乾咸骨粥、菜乾豬肺湯加點陳皮、煲菜乾雞肉湯等等,都是廣東老火湯的經典。

這些農村製作出來的乾菜你吃過嗎?

在農村,常會出現新鮮蔬菜吃不完的情況,人們為了減少浪費,豐富菜品,亦為了冬季有菜吃,常會把蔬菜洗凈曬干,然後放進菜壇或乾燥通風處保存。想吃了,隨時取些來燒制食用,非常方便。那麼,在農村常見的有哪些乾菜呢?

一、干鹽菜。 干鹽菜是將新鮮青菜洗凈、切細、曬干、加適量鹽和少量辣椒面拌勻,裝壇,倒置入水缽。這乾菜過些時日,便成了酸鹽菜。想吃了,抓一碗出來炒著吃或煮湯都成,爽口開胃。

二、干土豆片。 這是老媽每年夏天都必須曬制的。其製作亦非常簡單。把土豆去皮,洗凈,切片,用開水汆到七八成熟,曬干,裝好,放通風乾燥處保存即可。想吃了,放七八成油溫的油鍋里炸,很快便會舒展開,取漏瓢撈出,裝盤,撒少許鹽,即可食用了。吃起來酥脆爽口,唇齒留香,還「咔嚓」直響,是小孩子們的最愛。

三、干苕粉。 這是用紅薯洗凈,打碎成漿,後用濾怕過濾去渣,讓濾過的漿水沉澱一晚,倒掉上面的清水,再將下面沉澱好的紅薯粉挖出,曬干,裝好,放乾燥通風處保存即可。很多老人還會將紅薯粉加工製成紅薯絲或紅薯片。女孩子們最愛吃的酸辣粉就是紅薯絲用開水泡脹、煮熟、加料做成的。酸辣粉吃起來細膩爽滑,在冬季,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酸辣粉,會讓你全身冒汗,渾身舒坦,那叫一個爽啊,不擺了!

四、干豇豆。 這種乾菜是用新鮮的豇豆去筋、洗凈、在沸水裡氽至七八成熟,曬干,放乾燥的地方保存即可。想吃時,用干水泡脹,切段,用來炒肉或燉骨頭湯都可,亦算一道不錯的美味。

五、干黃花。 這菜是用半開的新鮮黃花氽熟曬制的。用開水泡脹後放蛋湯或雞湯里煮食,具有催乳下奶的作用,多用來煮湯,口感特別好。美顏開胃!

俗話說「乾菜半年糧」,那是以前的人們擔心冬季蔬菜少,於是在蔬菜時令季節曬制、貯存,以備越冬。現在不同了,乾菜多是為了豐富人們的菜品,亦是農人的智慧結晶。現在很少有年輕人會製作這些傳統乾菜,想吃,還得去農貿市場找年紀大的農村婆婆買咯!

(熱心話三農,歡迎關注土家族阿妹,謝謝分享、點評)

生活在農村的人,對於乾菜都是再熟悉不過了,因為家裡每年都會種植很多的蔬菜,而這些蔬菜一時半會又吃不完,所以就會把它曬干保存,這樣可以吃很長的時間,最常見的要數以下幾種了。
干豆角
將新鮮採摘的豆角清洗干凈,鍋里加水,倒入豆角煮熟撈出晾涼,撕開以後去掉里邊的豆豆,(嫌麻煩可以不用去掉豆豆,不過這樣曬的時間長一點),放到太陽底下晾乾,然後存放起來,什麼時間想吃,就提前泡一下。這樣做的豆角炒肉,煮菜都是很好吃的。
干香椿
每到香椿上市的季節,家裡都會採摘很多的香椿,而這些香椿一時半會又吃不完,所以就會把它晾乾來保存。

將香椿摘掉根部老的部分,清洗干凈,倒入水裡焯一下水,然後切段,(不切也可以),放到太陽底下曬干,吃的時候加入浸泡好,涼拌,炒臘肉,香椿炒雞蛋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以上兩種,其實農村還有很多乾菜都是很美味的!朋友們你們家鄉還有那些比較常見的乾菜呢?歡迎留言討論!

Ⅶ 農村中的8大乾菜,曬干後比新鮮的更美味,其中肯定有所喜歡的!

農村中的8大乾菜,曬干後比新鮮的更美味,其中肯定有所喜歡的!

NO.1:干香椿

3月份的時候最為鮮嫩,採摘回來後,用它來炒豬肉,兩種食材相互滲透,清香不油膩,百吃不厭上桌就光碟,再把多餘的部分晾曬成干,想吃的時候,再拿出來,用冷水泡發上1-2個小時後,就會恢復成「原樣」,此時用它來炒雞蛋吃,比新鮮的好要好吃數倍,那種干香的快感讓人極為的享受。

NO.2:干野山菌

現在想吃到野生的菌類,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容易,即使山裡人也是沒有多少存貨,哪些品相不佳的賣不上好價格,把它曬成干貨,就是提升它價值的最佳方式,這種東西無需太復雜的加工方式,只需放入冷中泡上半個小時,搭配什麼食材都是很好吃的,清炒、燉湯都是十分美味的。

NO.3:干鹽菜

它在農村比較普遍,過冬前把菜葉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晾曬幾天,中途再撒入適量的鹽,反復倒騰幾次,把里頭的水分完全蒸發掉以後,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梅乾菜,梅菜扣肉就是用它製作出來,福州人還喜歡酒糟來腌著吃,全部弄好後,把它存入酒壇中,想吃的時候,抓一碗出來做魚湯吃,也是非常美味的。

NO.4:干蘿卜干

它簡直就是最大眾化的干貨,曬干後就水少了一份辣味,多了一份干香,早上起來喝碗粥,嚼上幾根就會讓人倍感清爽,平時喝點小酒,炒上一盤也是非常受大家歡迎的,除了花生米以外,屬它最被嗜酒者歡迎的 美食 之一。

NO.5:干土豆片

陝北的百姓最懂得它的做法,先把它放到鍋中煮至7-8分熟,再趁熱把它皮剝去,再把它切成薄片,再把它晾曬成干,平時,用它來炒臘肉吃,想必是好些人的「最愛」吧,東北亂燉中肯定少不了它的存在,乾的和新鮮的完全不是一種味道,兩者無可比性,它們十分的耐嚼,越吃越香!

NO.6:干魔芋片

先把新鮮的魔芋磨成粉漿,再倒入模具中定型,再將它放入蒸鍋中蒸熟,然後,再把切片,放在陽光底下曬干,吃之前,再用冷水泡軟,干癟的軀體吸足水分後,就會變得特別的飽滿,再把它火鍋中,匯集了整鍋湯的精華所在,口感柔韌爽口,現如今想吃到它比較難,因為製作流程特別的繁瑣,好些人早已不懂得怎麼做了。

NO.7:干豇豆

用它來炒肥肉丁,或者豆腐丁都是非常棒的,平時用它就著饅頭就能吃,而且特別香,有些地方的人,喜歡把它當成佐餐的小鹹菜,喝菜粥的時候配上它,拿就更好啦,如今好些人還特別懷戀這種味道。

NO.8:干竹筍

把它泡軟後,再用它來燉排骨,或者炒豬肉都是相當美味的,竹筍曬干後,風味變得的更加的獨特,其中以甜筍曬出來口感最佳,春筍次之,北方人到南方 旅遊 都會買上3-5斤,把它當成饋贈親朋好友的禮物。

Ⅷ 很多常見的蔬菜曬干之後味道更好,你具體知道哪些呢

我們當地蔚縣好吃的乾菜有:干豆角,干葫蘆條,干茄子,干蘑菇,干蘿卜片等。

一:干豆角

夏天將豆角切細絲,放到院子晾曬,曬干後收起來放到陰涼或者冰箱保存,等到冬天吃。

干豆角的吃法有:干豆角燉肉

取適量干豆角放入沸水焯水,在水中放一點鹼面,炒出的干豆角顏色更鮮嫩,等到豆角微微變軟,撈出放入冷水中浸泡,然後多清洗幾遍就可以燉肉吃了,燉熟的干豆角有嚼勁而且口感好,非常好吃。

五:干蘿卜片

我們當地曬干蘿卜片用的是白蘿卜,將蘿卜清洗干凈,稍微晾曬,表皮沒有水後,就可以切片晾曬了,曬干後儲存。

干蘿卜片葷素都好吃,既可以燉肉也可以燉土豆,燉豆腐吃,都是不錯的一道美食。

在過去,家裡窮,冬天捨不得買新鮮的蔬菜,就在夏秋兩季曬好多乾菜,夏天的蔬菜又便宜,一年下來也節省不少錢,也是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而現在人們曬乾菜就是為了那道美食,也為了回味兒時的味道。

可以曬的乾菜還很多,每個地方的飲食習慣不同,做法也不同。

以上就是我們當地曬乾菜的方法和吃法,希望能幫助到你。

Ⅸ 有哪些曬干後更好吃的蔬菜你都吃過幾種

夏季和秋天的蔬菜最豐富了,而且全是當季自然成熟的,不管口味或是營養成分全是其他時節不能比得,因為吸引這美味可口,許多人會曬乾乾菜,儲存時間長,口味也更佳,營養成分乃至比最新的更豐富。在咱們北方地區,冬季新鮮水果少,都是會借著夏季和秋季蔬菜水果多的是情況下曬一些乾菜,存著冬天吃,營養美味又美味。下邊就介紹下5種晾乾的蔬菜水果,比最新的更好吃,一起來看看吧。

第五種,干竹筍,這也是大夥兒最經常吃的乾菜了,在咱們本地稱之為紅鹹菜,新鮮的長豆角吃起來沒啥特點,晾乾後就變成招牌菜,泡軟後簡易蒸一蒸就比肉還香,又香又有嚼勁,一頓一盆不夠吃,確實太香了。

Ⅹ 冬天,這6種菜乾囤起來,耐保存好吃營養,過年都不壞,燉肉真香

曬我經常囤的6種菜乾,耐保存好吃又營養,吃到過年都不壞,冬天燉肉真香。入冬啦,冬天太冷北方地區還降雪出門非常不方便,再加上當下的特殊情況,平時家來可以多備一些食材和吃的,一周不出門也不妨礙生活的那種。關於囤生活必需品,其實每年入冬我家都會准備一些耐存儲的菜放家來,秋天的曬秋也會曬上一些菜乾囤著冬天吃,先不說其它生活必需品了,菜乾就是我每年都混囤一些的。

各種菜乾都擱置囤一點,雖然新鮮的菜更營養,但曬乾的蔬菜更有韌性嚼勁,冬天用來燉肉吃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呢。6種菜乾囤起來,耐保存好吃營養,吃到過年都不壞,冬天燉肉是真香。

黃花菜乾

黃花菜是一種季節性很強的菜,市場上新鮮的黃花菜並不多見,而且新鮮的黃花菜花蕊里含有秋水仙鹼,是有毒物質,需要經過焯水浸泡才行。市場上常見的都是曬乾的黃花菜。黃花菜乾的做法:可以放入沸水裡焯水一下撈起瀝干水,太陽下曬干,暴曬2-3天即可。也可以直接曬,摘回來新鮮的黃花菜直接放在干凈的竹編上攤開暴曬,陽光好的時候2-3天就可以了,收回來放入密封的保鮮袋包過好不容易受潮。

推薦菜譜:黃花菜葯膳蒸雞

准備食材:黃瓜菜乾、雞肉、水晶雞料包、枸杞少許、黨參少許。

1、黃花菜泡發洗凈,雞肉半隻加入鹽、料酒、塗均勻腌制入味。

2、腌制好的雞肉擺在盤中,放入枸杞、黃花菜乾、黨參一起,上鍋蒸1個小時左右。

3、出鍋把雞肉切片裝盤即可。

筍干

筍干是再常見不過的乾菜了,筍干風味獨特有嚼勁,泡發後拿來燉肉非常香,直接炒,煮好涼拌都非常美味。筍乾的做法:新鮮的筍切成自己喜歡的形狀,切片或切條都行,沸水下鍋焯水煮熟,撈起來過涼水撈起瀝干水分,放入竹篾上,攤平,放在陽光下曬干即可。同樣密封包裝好,可以吃好長時間不壞。

推薦菜譜:筍干燜五花肉

准備食材:筍干、五花肉、大蒜、小米辣。

1、筍干提前泡軟洗凈切小塊,五花肉切塊焯水待用。

2、熱鍋涼油,下入大蒜和辣椒一起炒香,下入焯水好的五花肉一起翻炒勻。

3、下入筍干一起炒香,加入少許的生抽、蚝油提香、少許老抽上色。

4、加入少許清水,燜煮30分鍾左右,最後下入少許的鹽調味。

豇豆乾

豇豆是夏秋豐收的豆類食材之一,曬乾的豇豆比新鮮的豇豆更有韌性和嚼勁,拿來燜肉是非常香的,入冬也可以囤上一些,冬天拿來燜都吃。將豆乾的做法:新鮮的豇豆摘回來清洗干凈,沸水下鍋焯水變色變軟立刻撈出過涼水,瀝干水分,掛在架子上曬干即可,同樣是密封保存不要收潮,可以吃到過年。

推薦菜譜:五花肉燜豇豆乾

准備食材:豇豆乾、五花肉、大蒜、蔥。

1、豇豆乾提前泡軟切小段、五花肉洗凈切塊焯水一下待用。

2、熱鍋涼油,下入五花肉炒出油脂,下入大蒜一起炒香,加入豇豆乾一起炒均勻。

3、加入少許的生抽、蚝油提鮮,加點燜燜上20分鍾,出鍋前下入少許鹽調味即可。

奶白菜乾

奶白菜是南方的一種常見的本地小白菜,跟擺放的大白菜不同,南方的奶白菜的菜梗是純白色的,廣東一帶喜歡拿來曬干,用來燉肉、煲湯啥的特別甘甜,秋冬乾燥季節用它煲湯可以潤燥特舒服。奶白菜乾做法:新鮮的奶白菜洗凈,放入沸水裡燙30秒撈起過涼水,擠干水分後掛起來晾曬干即可。

推薦菜譜:菜乾杏仁瘦肉湯

准備食材:菜乾、豬骨、胡蘿卜、杏仁、蜜棗一個。

1、菜乾提前泡發洗凈切段、其它的食材也清洗干凈待用。

2、豬骨需要焯水一下。

3、把豬骨、菜乾、胡蘿卜等所有食材一起放入砂鍋里,加入適量的清水煲煮,最後下入少許的鹽調味即可。

梅菜乾

梅菜乾是非常出名的菜乾之一,經典的菜譜就是梅菜扣肉了,很多重要的場合、逢年過節都有這道大菜。入冬也可以囤上一些,吃到過年都可以,偶爾吃一次好吃下飯又解饞。梅菜乾的製作相對其它的菜乾要復雜很多。梅菜乾的做法:一般芥菜,雪裡蕻,青菜都可以做,其中芥菜的最好吃。菜清洗干凈先放太陽下曬蔫曬軟塌,然後切碎了(不切也行)加鹽揉擦,擦出菜水來,然後將菜放入壇子里再加入適量的鹽一起腌15天左右。然後取出來再次晾曬,曬到半乾的時候拿回來隔水蒸,蒸好再次晾曬,反復2次這樣,最後一次蒸好繼續曬到干透即可。這樣做的梅菜顏色更黑亮,更正宗。

推薦菜譜:家常梅菜扣肉

准備食材:梅菜適量、五花肉適量。

1、五花肉先下鍋加入料酒、生薑和蔥一起煮30分鍾,煮至8成熟的狀態。

2、煮好的五花肉用叉子在豬皮表面叉小孔,然後加入生抽和老抽塗抹在豬皮上色。

3、晾曬的五花肉下入油鍋里炸一下,把豬皮的部分多渣至起豬皮泡的狀態。撈起泡水裡10分鍾左右。

4、梅菜下鍋炒一下,加入少許的生抽、蚝油提鮮炒香出鍋。

5、泡好的五花肉切片,取一個深碗擺上五花肉,把梅菜放在表面壓緊,上鍋隔水大火蒸1個小時左右即可。

萵筍片干

萵筍也是秋冬季節比較常見的蔬菜之一,新鮮的萵筍清香脆嫩汁水也多,但曬乾的萵筍片更是別有風味哦,曬乾的萵筍片泡發後拿來炒肉、涼拌都特別有嚼勁,口感脆脆的非常好吃。萵筍乾的做法:新鮮的萵筍去皮洗凈,切成片,沸水下鍋焯水30秒立刻撈起,不焯水也行,瀝干水分直接攤開來晾曬到水分干即可。

推薦菜譜:萵筍干炒臘肉

准備食材:萵筍干、臘肉、大蒜、辣椒。

1、萵筍干泡發洗凈,臘肉洗凈切片。

2、熱鍋涼油,下入大蒜和辣椒炒香,加入臘肉一起炒出油。

3、然後下入泡好的萵筍干一起翻炒均勻,加入少許的鹽和蚝油調味提鮮即可。

Lily 美食 談碎碎念:以上就是6道菜乾的做法,以及附上推薦菜譜的詳細做法,家常就可以做法,簡單美味又好吃,冬天我家必備的幾種菜乾,入冬的時候囤上一些,吃到過年都可以,燉肉是真的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