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地方特色小吃好吃八大碗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地方特色小吃好吃八大碗

發布時間: 2022-11-27 15:45:33

⑴ 吃在聊城|臨清特色傳統美食——清真八大碗

臨清清真八大碗 歷史 悠久,是結合臨清穆斯林群眾的生活習慣逐漸形成的。對於臨清人來說,清真八大碗可謂是家喻戶曉的 美食 ,帶有濃厚的民族氣息,是用於辦喜事的宴席,臨清的八大碗在全國的少數民族中,特別是穆斯林生活習俗中都是獨樹一幟的。

臨清清真八大碗的由來

元朝成吉思汗率領蒙古軍西征,大量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被征調到中原,參加平金、征宋、統一中國的戰爭。臨清作為大運河沿岸的重要城市成了這些軍士的『屯聚牧養」之地。

戰爭期間,他們預先將牛、羊肉等食物,通過燉、炸、蒸等方法,加工成熟製品。每到開飯時,火頭兵架鍋燒湯,將預先備好的熟製品,用熱湯一澆,便成了一碗可口飯菜。這樣的飯菜還解決了數百人同時用餐的問題。後來經過逐漸改良,演變成為了八人八大碗,同桌共餐的形式。

清真八大碗的特點

臨清清真八大碗的特點,除了色、香、味俱佳外,還有三點,那就是一肉二湯三滋補。

一肉 。原料以牛、羊肉為主。伊斯蘭教倡導食用牛羊等佳 美食 物,禁戒「奇形怪狀、污穢不潔、性情凶惡、行為怪異等之肉」(《古蘭經》)。

二湯 。清真八大碗屬於湯菜,很注重湯的運用,其湯有原湯、清湯、白湯。巧格、松花、悶子佐以白湯,清汆丸子佐以清湯,燒肉、燉肉佐以原湯。清真八大碗中的湯都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它們的原汁原味,不添加任何現代添加劑進行調味、調色,這可稱是另一個意義上的返樸歸真。

三滋補 。清真八大碗不僅是佳美的食物,而且具有滋補強身的功用。元代回回太醫忽思慧《飲膳正要》「羊、牛肉,溫補不燥,培元固本,易筋壯骨」,經常食用可以「開胃健力,散寒助陽,益腎補虛」。

清真八大碗的菜品

臨清清真八大碗具體有哪些菜品呢?「八大碗」即燒肉、燉肉、松花羊肉、黃燜肉、肉雜拌、清汆丸子、圈巧閣、黃燜雞。

這些清真菜品都是上籠蒸的,很少動炒勺,但吃起來肉菜酸香透爛,肥而不膩,湯菜湯汁清香,滑嫩勁道。

八道菜品各有特色,讓人看了就食慾大開,很多人可能對其中七道菜都有所了解,唯獨對於圈巧閣帶有疑問,今天就給大家著重介紹一下「圈巧閣」這道菜。

圈巧閣是羊肉、羊油、粉條,打成餡料,塞進一個模具中,擠成一個長條狀,再用蛋皮裹住,放入鍋中蒸熟,臨上桌前,還要在肉湯中蒸一次。

它的名字就源於裝碗的過程,它為什麼這三個字呢,圈巧閣,一個是在它裝碗的時候,把它一圈一圈的裝起來,巧,用的是巧勁,手勁大了小了都不行,閣,顧名思義,做完以後這道菜就像一個閣樓的頂,上桌之前還要加入羊肉和雞肉熬制的湯,吃起來香嫩松軟,湯汁爽口。

臨清清真八大碗是臨清傳統特色 美食 ,具有數百年的 歷史 ,經過歷代廚師不斷的創新和完善,結合人們飲食習慣的變化,提煉運河時期的 美食 元素,如今的「臨清八大碗」,稱得上是臨清人勤勞和智慧的結晶,各位吃客可在臨清賓館、開元山莊、伊林居飯庄等進行品嘗!

⑵ 陝西八大碗是什麼

陝西的「八大碗」就是八個大碗裝上不同的菜品,「八大碗」是陝西地區所特有的特色,深受老陝西人的喜愛,已經成了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民俗。

陝西的「八大碗」分別是碗蒸小酥肉,帶把肘子,粉蒸肉,風雞,鹹肉,黃燜雞塊,龍眼肉,以及唯一的一道甜品八寶飯,這八道菜都是採用碗蒸的方法製作。

(2)地方特色小吃好吃八大碗擴展閱讀:

陝西的「八大碗」,是老陝西人從前的記憶,老陝西人從前有一種居住場所,叫做「地坑院」,就是在平底之上向下挖掘,在地下建造一座露天的房子,與黃土高原地區的建築窯洞有些相似。

地坑院有這么一種說法,「見樹不見村,見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目前,地坑院已經被列入國家文化遺產名錄了。老陝西人一般都會在地坑院中種上一棵樹,這棵樹就是為了防止外人不幸跌落的。

老陝西人誰家要辦喜事,都會在院子里置辦上一排的鍋,十個鍋同時做飯,而做的就是陝西「八大碗」,村民們就坐在地坑院里,大口大口的吃著美味的「八大碗」,民風淳樸,十分暢快。

⑶ 蘭州「八大碗」指的是哪些菜呢

蘭州「八大碗」指的是哪些菜呢?


八寶飯

八寶飯作為「蘭州八大碗」之一,蘭州人習慣叫它為「甜飯」,軟糯香甜。蘭州人的甜飯將糯米、蜂蜜、紅棗、蓮子、蜜餞一起蒸制好,再輔以白糖和乾果便成了。如今大多數家庭已經無暇自製甜飯,但甜飯仍然是蘭州人逢年過節時飯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⑷ 八大碗都有些什麼應該怎麼做

中國自古以來都有著美食國都的稱號,各大地區都有著自己特有的美食街,有著各自特有的地方特色小吃 ,而因此吸引著國人乃至外國友人的探索和尋覓美味之源。拿北方的地區來說,例如西安這個古城,在永寧門那裡有著一個遠近聞名的一道美食小街,夜晚逛時,會有各種各類的美食香氣溢滿四周,而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陝北特有的硬菜“八大碗”,因此它的別稱又可以稱為“關中八大碗”,也是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必備的硬菜。

探索中華美食

如果一切都做的恰到好處的話,那麼你將會收獲一份入口即化,外酥里嫩的小酥肉啦。總而言之,中國的美食文化源遠流長,不僅僅只有“八大碗”,還有很多很多的美食特色。我們都可以去探索,我相信在探索的道路上,你一定會找尋到更多生活中未有過的美好和滿足感的。

⑸ 你們家鄉的美食「八大碗」都是什麼

八大碗種類非常多,但它基本上是葷菜,以最著名的滿族八大碗來說,有雪裡蕻炒豆腐、蝦醬豆腐蛋、豬蹄子、灼田雞。小雞蘑菇燉粉條、年豬菜、椿魚和最有特色的阿瑪尊肉,使用豬的心,肝,頭肉,豬肋做成的,小火煮熟後,蘸著調料吃。

文章圖片2

在河北八大碗演變成四葷四素八道菜,四素:炒豆腐,海帶,粉條和各種時令蔬菜隨機組合。四葷:紅燒方肉、炸酥肉、豬肘子、肉丸子。河北八大碗也很特別,在刀工的要求上也是非常高的。

文章圖片3

還有一個八大碗是清真版本,雖然也是以肉為主。然而,早期的八個碗受到了材料的限制,回族同胞又很好客,為了不浪費,又有牌面。清真八大碗其實只有三道葷菜:燉牛肉、燉雜碎和丸子。清真八大碗比較靈活,以八碗為限,有時會上重復的菜,比如兩碗燉牛肉來給客人吃。

⑹ 全國各地有很多八大碗,八大碗是什麼每道菜都是怎麼做的

中國美食源遠流長,各地的好吃得簡直是太多了,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在全國各地,有不少地方都有一種美食,當地人稱之為八大碗。舊時候,物質不豐富,誰家有紅白喜事的話,就會在家附近支上一個大棚子,然後買上不少食材,雞鴨魚肉蛋都有,請師傅給你現做好吃的,親朋好友或者鄉里鄉親搭禮後圍在一桌上吃席,這個席上最出名的八道菜,慢慢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八大碗。

後來,家裡比較富裕的人家,每年過年的時候,就會按照席上的八大碗做出好吃的全家一起吃,所以在舊時候,過年的時候,誰家能吃上八大碗,這戶人家的經濟能力絕對是遠近有名的,八大碗除了拉近人們之間的關系,也是衡量家庭富庶與否的一個標准。

這就是呼和浩特老城區的八大碗,每一道菜都讓人回味。親愛的朋友們,你們家鄉的八大碗都是哪些?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不斷更新的動力!

⑺ 鹽城最出名的美食就是鹽城八大碗,能夠詳細介紹一下嗎

鹽城八大碗是老鹽城人辦酒席必選的地方菜,也是老鹽城人心中最美味的家鄉菜,主要有:農家燴土膘、紅燒糯米團、蘿卜燒淡菜、大雞抱小雞、漲蛋糕、芋頭蝦米羹、家常紅燒肉、紅燒魚,這八道菜的共同特點就是半湯半菜,既顯示了北方人的豪爽,又凸顯了南方人的細膩,和鹽城在全國的地理位置相呼應,是鹽城人招待貴客的較高規格。

1、農家燴土膘

這道菜的土膘是指的豬皮,把豬皮漲發,製成魚鰾的形狀,然後用高湯細煨,至酥而不爛,軟綿適口的程度即成,在老鹽城人的婚喪嫁娶的宴席上,土膘必須有,無膘不成宴,這也是鹽城的老傳統。

以上8道菜就是鹽城人心中的八大碗,可能有些地方和上面說的稍有不同,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⑻ 河南八大扣碗都有哪些

河南八大扣碗都有東坡肉、瘦肉、肥肉、肘子肉、米粉肉、雜燴肉、丸子、排骨。

河南八大碗集中了扒、燜、醬、燒、燉、炒、蒸、熘等烹飪技法,河南浚縣流傳許久的八大碗是沿襲滿族口味,並結合漢人飲食習慣傳承下來。

八大碗從道具上看,必備的配套用具是八個大碗、八個小碗、八個酒盅、八雙筷、八仙桌和八個座。碗不管是土碗、瓷碗,但一定不能是缽或碟,大碗用來裝菜,小碗用來吃飯;酒盅多用瓷盅,後來逐漸改變為用玻璃盅。

其他扣碗菜式

說到有名的八大扣碗,除了色、香、味俱佳外,還有三點那就是一肉二湯三滋補。八大扣碗主要以肉為主要食材,常見的有酥肉扣碗,丸子扣碗,排骨扣碗、雞塊扣碗、魚塊扣碗、腐乳肉、甜大米和酸湯皮渣。無論哪一種扣碗,口感都非常香嫩而不油膩,尤其是扣碗里的湯汁單喝鮮香濃郁,配上內容物更能飽口福。

扣碗的內容也隨著經濟的飛轉有了非常大的發展,雖然各地區的扣碗帶有地方特色,但是總體以八種扣碗比較有名,形成自帶特色的一道菜系:八大扣碗。排骨扣碗、雞塊扣碗和魚塊扣碗這三種扣碗的一個共同點是:肉先在鍋里油炸,撈出再上鍋蒸制調味,為的是讓它吃起來口感更嫩,更好。

⑼ 農村席面「八大碗」

在每個農村地方的八大碗,肯定都是不一樣的,根據不同的風土人情,習俗和口味,所做出來的八大碗也會略所不同。

在農村,八大碗是宴席上必定的主菜,在村裡每當有紅白喜事時,是必定會大擺宴席,在那時不僅熱鬧非凡,更加是人情味十足。

因為八諧音發,人們會圖一個口頭吉利。所以這裡面的八大碗是有著四葷四素的說法,葷素搭配吃著會更加的舒服,其中四個葷菜有扣肉酥肉,扣肘,方肉,四素,一般都是用蘿卜,海帶,粉條,豆腐這幾種。

當然這是我們農村這邊的八大碗,換種說法可以說是蒸的八大碗。

農村的八大碗,其中最讓人難以忘懷的就是四個蒸肉了,做好的蒸肉非常的漂亮,肉皮是紅褐色的,方方正正的擺在碗里特別的有食慾,吃起來更香,因為是蒸的,裡面的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

葷素各有特點,素菜經過師傅的處理,也是非常美味的,干凈的海帶絲軟軟的,吃起來像粉條一樣,而粉條又滑溜的好像涼粉一樣,豆腐和高湯搭配起來,會更有鮮味。

在農村的八大碗透露著農村人的實在,用碗做的分量十足比盤子量更大,熱情的農村人一定要賓客吃好,吃飽。

可以說,在農村宴席上的八大碗不僅是美味的象徵,更加是我們這些外出工作人民,最樸素好吃的家鄉味。

在很多地方年夜飯都有自己的習俗,但總的來說,他們都注重「八大碗」,這大碗主要是燉菜

但正宗的八大碗來自哪裡,你知道嗎?

八大碗也被稱為滿族八大碗。它們是滿族人最常見的菜餚,早先的滿族八大碗只在滿族人家食用,清朝乾隆皇帝的統治正處於鼎盛時期。「滿漢全席」是在飲食業發展起來的。滿漢全席分為「上八珍」、「中八珍」和「下八珍」。滿族的八大碗被納為滿漢族全席的「下八珍」之一。《漢族旗人祭禮考》記載:宴席以五鼎、八盞、俗稱八大碗、年、節、慶典、迎、送、嫁富貴之家多以八大碗宴席,八大碗當時集中了扒、燒、醬、燜、炒、蒸、燉等烹調技法。

當然,滿族各地的八大碗也因地產成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菜式也有所不同。

陝西八大碗是八種蒸碗,也叫關中八大碗,分別是:黃燜雞、小酥肉、粉蒸肉、紅棗方肉、風雞、鹹肉、八寶飯、帶把肘子。

關中八大碗是陝西地區在過去逢年過節才做的傳統 美食 小吃,在老陝的生活中,是宴席不可缺少的 美食 ;生誕壽辰、婚喪嫁娶、孩子滿月等日子都少不了它。因為在過去的歲月不像現在有這么多酒店飯館,物質也很貧乏,老百姓又大多都比較窮苦,遇到紅白喜事都是在家裡,村裡支起大棚來招待親朋好友,而親朋好友都會行禮,然後主家招待親朋好友的宴席就成為傳統特色流傳至今。

八大碗,顧名思義,以碗承裝,上籠蒸煮,顧名蒸碗,是中國西部的一種吃法,現在在中國部分地區演化為過年團圓飯的標志;八大蒸碗的菜品主要有梅菜扣肉、黃燜雞、小酥肉、四喜丸子、八寶飯等多種花樣,一般都是先將各色菜餚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待到准備吃飯上菜時,提前再將其蒸熟即可食用。

⑽ 定州八大碗都是哪些,這些菜都有何來歷呢

定州八大碗分別是:甜丸子、毛頭丸子、條子肉、方子肉、手扒丸子、小肉丸子、燜子、紅燒牛肉。

1、定州燜子

據傳說,定州燜子形成於宋代,為曾任定州知州的文豪蘇東坡所創。它之所以好吃,是因為它有精選的瘦豬肉和紅薯粉灌制而成 ,不肥不膩,香味濃郁,切開後肉和澱粉紅白相間,入口香、糯、滑,加熱後食用口味更佳,是定州人最喜歡吃的食物之一。

以上就是定州人婚慶宴席上必上的八大碗,有些菜品可能有增減,有些菜品可能有更換,大部分都是這些蒸碗,把各種肉或者丸子放在碗底,中間擺滿夾菜或者豆腐,上鍋大火蒸至少1個小時,蒸熟後,拿出來再用同樣大小的碗扣在上面,180度大翻轉,反過來之後,有肉、有丸子的一面就朝上了,澆上肉湯,撒上香菜或者蔥花,香噴噴、熱乎乎的八大碗就可以端上桌了。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