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大家有誰知道去汕頭南澳島吃海鮮,哪裡最實惠,人數大概15人的,有沒有費用500以內的,麻煩詳細告知!
先說說點菜主打方向,南澳的魚和高級點的海鮮都沒實惠的,比大陸還貴。到那裡就要嘗真正的特產才便宜,辣螺、丁螺、雞腳、石鮑、海貝。。。上面的都是當地的海產品,便宜得很,本地大蚝也是特產之一,生吃無敵把進口的都PK掉了,當地人不大會搞只會鐵板。海植物有龍須菜、海菜,海帶等,泡水喝的有一種比較貴的是赤菜,冷盤海石花,這個是太便宜的東西可能沒有,市場買兩塊錢能吃好幾個人。
切入正題,介紹地點,後宅:電信局不遠有個大排檔可以去,樓上是旅社。上面介紹的有時基本都有,不是泡在水裡游的基本都不太貴,15個人500先向老闆說明可以很好滿足。路口的祝耀不要去,裡面都是好東西。望海閣也是從外觀就看出不便宜的,深澳附近的吳平寨是南澳最高端的海鮮匯聚點,相當滴貴,知道就好。青澳灣的就都差不多,旅遊點嘛,普通貴。
B. 汕頭潮陽區的海鮮酒樓有哪些
東鴻酒樓 東山大道
成興酒家 - (0754)86610899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
盛泰酒樓 - (0754)87619666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
新苑酒樓 - (0754)88721338 棉新北路118號
明華園酒樓
地址: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
電話:(0754)82263606
和美酒樓
地址:和平新和惠路口
電話:(0754)82253445
金寶酒家
地址: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
電話:(0754)82252476
東山大酒樓
地址:東山大道
電話:(0754)88711777
潮陽賓館
地址:中華路59號
電話:(0754)83822436
富都酒店
地址:貴嶼過境路華美路段100號
電話:(0754)84455555
金新花園酒店
地址:谷饒鎮上堡居委洪和公路中段
電話:(0754)83333333
和平酒店
地址:和平新和惠路中段
電話:(0754)82252888
西門大酒店
地址:廣汕路西門加工區內
電話:(0754)83623999
沁園大酒店
地址:城北一路東山公園北側
電話:(0754)83848101
潮陽市中僑酒樓有限公司
地址:汕頭市潮陽區棉城中華路128號
西園酒店
地址: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
夢花酒店
地址:棉城平北工業區內
電話:(0754)88719999
金馬酒店
地址: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
電話:(0754)84458333
C. 汕頭哪裡吃海鮮好吃又便宜
市內就西堤哩 海平市場附近哩,礐石大橋下橋處那裡一堆海鮮大排檔,好吃又便宜
D. 汕頭龍湖區附近哪裡有好玩又有好吃的地方吃海鮮的 地方
到處都有海鮮吃的,大排檔啊酒樓啊都有,玩的話沒什麼,華僑公園啊,遠點去藍水星咯,不過貌似沒什麼好玩的
E. 汕頭有哪些專門吃海鮮的餐廳呢
朋友你好.
汕頭自助火鍋現在有這么幾家:
(都是海鮮的)
1.榕江路和華山路交界處,紅磨坊對面的如果愛,58元/位.
環境不錯,東西一般,提供免費飲料,還有壽司,水果,推薦.
2.東夏北路,陳記土雞隔壁的海鮮自助火鍋,30元/位.
東西一般,低消費,人很多.
3.澄海國道,新發源海鮮對面,外砂鎮政府附近的海鮮自助餐,價格同上.
評點同上,而且有點遠.
4.黃河路廣源海鮮城.
東西很好,但是沒有設置每人多少錢,點多少算多少,環境好,價格中等偏上.
5.嵩山路和金砂東路交界處往南,接近裕記方向.
台灣石頭火鍋,推薦,有各類套餐,價格中等,2人大概120元可以吃飽,有不同湯底.
至於點菜的海鮮就太多了,新富華,或者金鴻公路沿路一大排的大排檔,都是又便宜又新鮮的~~~
其他的暫時想不起來,如果有再補充.
我在這些地方都流竄的很熟了~~~歡迎咨詢
希望能夠幫到你!!
F. 廣州哪裡有好吃的潮汕美食
邁姨潮州餐廳
邁姨潮州餐廳是在小北附近的一家潮州菜大排檔,最想吃的就是金不換炒薄殼,但是不是每個季節都有得吃。
芥藍炒牛肉、腌蝦、潮汕鹵水鵝肝、鵝翼、花肉、都是耳熟能詳的潮汕 美食 ,而魚飯蘸普寧豆醬,啖啖魚肉當飯吃,吃到超滿足的說。
汕頭鵝肝又軟又滑又香濃,入口即溶,就算膩還是會忍不住多吃幾片。而邁姨的鵝肝,味道也很不錯,鵝肉方面很嫩,而且都去骨了,薄薄的一片,十分好。
海門魚仔店
如果你想品嘗豐盛的潮汕海鮮大餐,那麼來這里准沒錯,超級旺,沒到六點已經滿座,沒有菜單,自己出去外面點。
主要是海鮮,有大蝦,海魚,元貝等,都是冰鮮的,看起來都挺新鮮。腌蝦姑螃蟹花甲每次來必點,蘸點醋,懂吃得人愛的要命,不喜歡吃的會覺得重口味。
鹵汁使鵝肝完全入味,鎖住了鵝肝的脂肪和肉汁,切片上盤,蘸著香醋入口,那味道從來都是霸道的,如此的甘香豐腴,還有連綿不絕的回味,最後留下的淡淡鹵香。
汕頭榮番薯粥
這里可能是廣州最正宗潮汕打冷。生腌血蚶、魚飯、鹵水鵝頭、隆江豬腳、蝦棗、普寧豆腐、反沙芋、毋米粿、潮式小炒……品種基本有潮汕當地八成。最少不得炒碟麻葉、一盅番薯粥,埋單仲要好平!
地址: 新市匯僑新城黃沙崗市場7-13號(近黃沙崗大街)
物 依
如果是潮汕人,看到「物依」兩個字就會很想進店吧,也只有潮汕人才知道什麼意思!
都是一些潮汕人在廣州難尋的地道潮汕小吃。這里除了粉面,還有其他小吃,例如炒糕粿,豬腸脹糯米,豪粿。喜歡潮汕的糕點小吃,這里的小吃不會讓你失望,糕燒芋頭,春卷,清心丸,蘿卜糕等等都不錯,雖然說不會特別出彩,但還算正宗,解饞足夠了。
來自網路
晚上11點,百無聊賴地劃著朋友圈,突然接收到一波暴擊。號稱「潮菜小靈通」的小胡發來幾條小視頻:猛火爆炒的粿條、加入淮山姜薯的豆漿、掛著沙茶醬的潮汕腸粉……莫非這傢伙又跑回潮汕去了?
「這可是在廣州啊!」小胡得意地說。「誒?」趕緊要來定位,打車直奔而去。到了一看……這泰沙路怎麼都不像個夜宵城,只有幾家食肆稀稀落落地開著。
「來,跟我走。」在她的指引下拐進小路,眼前出現一家人氣爆滿的小店,耳邊充斥著聽不懂的方音鄉音,令人彷彿誤入一個小潮汕。
「這家店晚上6點才開門,只做夜市,豆漿都是用石磨現磨的。」小胡一邊介紹,一邊麻利地點好菜,我只要老老實實等吃。
潮汕人喝碗豆漿,花樣可真多。除了油條,還可以加淮山、姜薯、薏米、鵪鶉蛋……相當 養生 。豆漿又香又濃,喝上一口就拋棄勺子了,直接端到嘴邊大口感受那股濃郁絲滑。
隆江豬腳知名程度堪比蘭州拉麵,跟它同是來自潮汕惠來的「卷章」卻鮮為人知。香芋、白蘿卜裹上薄薄一層麵糊炸至金黃,切片蘸香蔥魚露汁吃,香酥指數溢出天際。
「粿肉要蘸薑汁蜂蜜,潮汕牛肉丸配這個辣椒醬」,老闆娘親自給每桌指導吃法,即使只賣6塊錢一份的小吃,也絕不敷衍。
作為一天吃八頓的潮汕人,夜宵怎麼可能只吃一家?小胡決定帶我轉場到打冷店喝夜粥。
所謂「打冷」,泛指潮汕地區的冷盤熟食。這家店雖然比不上富苑400多個菜的壯觀,緩解小胡的思鄉之情還是綽綽有餘。
看到魚飯,小胡趕緊招呼店主來一份。其實「魚飯」不是飯,而是潮汕一種用海水或濃鹽水煮熟再冷卻的腌魚,過去是窮苦人家的吃食,蘸點普寧豆醬,再配上一碟麻葉和一碗番薯粥,就是潮汕人最熨貼的夜粥。
「再來份苦瓜湯吧?夏天喝這個最好了。」「好好好」,我點頭如搗蒜 ,心早已飄向那碟閃閃發光的鹵大腸。肥厚腸頭經過鹵水長時間洗禮,浸潤出迷人的深棕色澤,奇香無比。
吃飽喝足,拍拍像懷孕幾個月的肚子,我戰鬥力已直線下降為零。小胡最後只好自己落寞地打卡了魚頭粥和潮汕腸粉店,回頭再看一眼夜宵街,這才是她400公里鄉愁的歸宿。
【ENJOY TIPS】
位置:導航定位到「兄弟深夜豆漿」,幾家潮汕夜宵店都在附近。我們去的是:兄弟深夜豆漿、松記潮汕蕃茨粥、阿毛魚頭粥、兄弟流沙腸粉店,步行距離可達。
人均:幾家吃下來人均總共不過50元。
場景:一人食 朋友聚會
豆漿店晚上6點就開門了,其他夜宵店開門時間約為晚上8點。
推薦菜:淮山豆漿、回味廣章、普寧豆乾、魚飯、鹵大腸。
------
感謝探子:小胡(混跡於大排檔與米其林餐廳的潮汕人,江湖綽號潮菜小靈通。)
廣州好吃的潮汕 美食 實在太多了,聽我娓娓道來
一、華威達牛庄,潮州湛記在廣州的分店,低調的藏身於石牌東華威達後門。早在潮汕 美食 愛好者的圈子裡偷偷流傳許久,亦是暨大學子的深夜食堂,這兩年才廣為人知。
通常,我判斷一碗牛雜湯粿條是否正宗,看有沒有南姜。南姜,又名蘆葦姜,普見於廣東南方,延至東南亞,可祛風、祛腥及提鮮,潮人喜歡在牛雜湯中加之。
店裡還有潮州傳統小吃,在潮州外很少見的。如豬腳圈,用梗米粉、木薯粉、芋頭、紅豆製作而成,口感香脆,因外形酷似豬腳圈而得名。
二、益淘盛大師鹵鵝,位於天河崗頂南國會三樓。近期,廣州開了很多鹵鵝店,去了好幾家,包括老網紅店,這家新晉的網紅店我覺得很好吃。尤其喜歡粉肝,粉嫩粉嫩的,入口即溶。
三、潮州石斑魚粥,在天河北金田花苑百佳超市後面的街道上。普通大排檔的風格,城中潮汕人的喜歡的店鋪之一,我也是潮州朋友領來的,一吃便是十餘年。石斑魚擺在門口,任君挑選好喜歡的部位,交給店員,坐下等將近半小時就能吃了。我特別喜歡冬天的晚上來吃,可以坐在店外露天吃,冷爽的天氣吃著熱騰騰的砂鍋粥,愜意得不行。晚上時光,車可以停路邊,這么多年,沒見過交警叔叔來抄牌。
四、潮汕原味腸粉,在員村地鐵站出口對面,繞平朋友說是非常正宗的潮汕腸粉。石磨的米漿,米味兒香,蒸出來薄薄有彈性。配料也極具潮汕風味,有香菇絲、蝦米、瘦肉、雞蛋、蘿卜乾和生菜,作為腸粉愛好者的我來說,非常喜歡。
五、耍牛滿,連鎖牛肉火鍋店。城中最 時尚 的牛肉火鍋餐廳,這和老闆是帥氣的模特有關系,剛開張的時候,蔡先生也有出席。這家店的牛肉採用雲貴川一帶二三歲的母黃牛,當日現宰,十分新鮮。廚師們的刀工一流,不同部位的肉片厚薄適中。
六、海門魚仔,潮汕海鮮專門店。最開始的時候,在燕嶺開的小小一家店面,愛吃的潮汕人蜂窩而至,生意好得不行。又是我那個饒平的吃貨帶我去的,不記得多少年前了,當時在附近的球館打球,剛到下午四點,催著我們停手,趕緊去霸位搶魚。大概五點前到達,真的如他所言,門口一筐筐的魚從小貨車上搬下來,已經有幾個潮汕人在等著點菜了。朋友沖上去,加入了唧唧哇哇的隊伍中,抓起塑膠小盤,瘋狂搶貨,最後又是一陣唧唧哇哇,菜就點好了。果然是潮汕人才知道這么多不知名稱的魚該怎麼煮,好吃得不得了,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當地話轉普通話該怎麼表達,害我手機里留著幾張照片,去到就給店員看,哈哈!這么多年過去了,當時情景歷歷在目,盡管現在海門魚仔的分店到處都是,我還是鍾愛燕嶺這家。在這里,我還愛上了潮汕的「毒葯」-----生腌類。
「牛肉火鍋」
脖仁、肥胼、吊龍伴、匙仁、胸口朥、五花趾……這是潮汕地區特有的叫法,指代著牛肉的不同部位。據說有不少人試圖將潮汕的牛肉火鍋帶到外地開店,卻都無功而返。
汕頭的牛肉都是現場宰殺,屠宰分割之後迅速用摩托車運到各家店裡,不能經過冷凍,從宰殺到端上餐桌,不能超過4個小時,4個小時之後牛肉就會排酸,味道大不相同。
「手打牛肉丸」
牛腿肉屬於不能打火鍋的肉,會用來捶成牛肉丸,即便在汕頭,手工捶打牛肉丸也已經不多見了。
這需要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反復幾個小時的捶打,同時還要有諸多手法與經驗,才能製成軟漿和硬漿兩種完全不同口感的牛肉丸。
「粿」
「粿」在潮汕 美食 體系中尤為重要,講究「時節做時粿」,意思是不同時令做不同的粿。紅桃粿是春節期間的粿品,裡面有香菇肉末做成的餡,表皮用米製成,加入了植物色素,再在模子中製成壽桃的形狀。
除了紅桃粿,還有韭菜粿、鼠曲粿(加入鼠麴草)、荷蘭薯粿、蝦米筍粿、無米粿、鱟粿……足以令人眼花繚亂。
真是想起這些味道就想要流口水呀!
所以,我順手整理了大廣州的潮汕 美食 店,食過都話正!
「大排檔」
龍記汕頭牛肉店
這家算是開了N久的老店了,從之前小小的粉麵店發展到現在的牛肉火鍋店。據說口味正宗,不少潮汕人過來幫襯。
如果是偶爾路過想吃牛丸粉或者是凈牛丸,只能在入門的幾張桌子上入座,如果吃火鍋呢就往裡面大桌走,位置比較寬敞。
牛丸火鍋套餐有不同的價位,可以根據食量大小選擇。牛筋丸很大顆,好爽好彈牙,味道很好;其餘的例如牛腩和牛腸,很嫩,也很驚艷。
他家的沙茶醬偏甜,但是味道很好。為了多吃點沙茶醬吃了一份粿條這種事,我會亂說?
人均:40元
地址:水蔭四橫路38號(近十九路軍牌坊)
邁姨潮州餐廳
據說是男神古天樂(白古才是真男神!)光顧的一家潮州菜餐廳,很有大排檔的氣氛,就是位置難找了一點。小北地鐵不遠,嶺南大廈旁邊小路進去,看到招牌就是了。
潮汕本地人開的,菜式比較正宗,平日就超級多人過來幫襯,不過可能人比較多,服務就是麻麻地啦~
推薦#炒花蛤#鮮美,份量多;#牛肉丸湯#牛肉丸的口感非常好;#鹵水拼盤#配方不錯,好入味;#椒鹽九肚魚#外酥里嫩。所有的菜都是平民價,量大料也足。
這里的食材基本都很新鮮,所以不管魚蝦或者是貝類,白灼、煮粥,都非常鮮美~
人均:67元
地址: 麓湖路5號嶺南大廈B座首層(近南方電視台)
海門魚仔店(黃花崗店)
這家海門魚仔在黃花崗劇院隔離,乘坐地鐵區庄站E出口沿著靠右走,大約6分鍾左右到目的地。很多人都說海門魚仔是一家點什麼菜都不會不好吃的神店,所以基本不用擔心點菜出錯。
點菜在門口完成,生鮮看得見。不過最好帶上懂吃的朋友,不然真的不知道應該點些什麼。
海門魚仔的蚝烙是必點的,真材實料的蚝仔烙,蚝仔遍布整塊蛋餅,肉質嫩滑新鮮。蛋餅鬆脆可口,完全沒有任何厚重感。蚝仔烙鹹度適中,搭配了魚露,蘸了也好吃。
生腌的海鮮也很棒,具體品種看季節。腌花甲雖然不大,但每一隻肉質都很飽滿有彈性,且極少出現空殼情況,醬汁蒜香味十足。
人均:90元
地址:越秀區先烈中路92號黃花崗出 所旁(近黃花崗劇院)
紅頭船 美食 坊(新港西路店)
開了多年的潮菜館,大排檔的環境,要求不要太高,不過感覺在廣州吃潮菜,大多還是大排檔的夠味。
鹵味很入味,不會太咸,鵝肝很肥很滑很cream口感棒棒的,但是真的容易膩。所以豆腐和爽口的腸就更加耐吃。
生腌海鮮系列,看腌料就知道有多美味了。這里除了腌的海鮮,還有新鮮生猛的海鮮,多個選擇哦。
最喜歡的還是砂鍋蚝仔粥,份量足,粥底熬得剛剛好,蚝仔還挺大隻的,配了冬菜和冬菇條,很好味。
人均:76元
地址:東曉路富力千禧花園金禧路68號(地鐵曉港站a出口)
「小吃」
物依
如果是潮汕人,看到「物依」兩個字就會很想進店吧。它隱藏在一個轉角處,綠樹遮蓋,是一間帶點老木屋氣息的潮汕小吃店。
整間店的裝修風格很小清新,適合二三好友約飯。餐牌上鋪滿著各種潮汕特色小食的圖片及文字,粥粉面飯任君選擇,還有一些小食。
鴨母捻其實是湯圓,裡面的花生餡很香,湯汁微甜不膩;鮮蝦粽球半邊咸半邊甜很是特別,不顯黏滯;肖米類似燒賣,但是裡面是豬肉餡的,皮也更薄;豬腸漲糯米有點膩,但是蘸了甜醬油之後變得鮮口。
人均:35元
地址: 時尚 天河商業廣場東區dc012
物條腸粉
走進店裡,與普通的腸粉店不同,是小清新的感覺。老闆是一位潮汕的小夥子,為了弘揚家鄉的 美食 而創業。餐廳的布置花了心思,感覺非常不錯。
牛肉腸粉,將牛肉絞碎,加入番茄、生菜、芹菜等配料,再用沙茶醬調味。料好多一看到的時候傻眼了,老闆真的好實誠。
最後在來一碗雜錦湯,魚餃,魚冊,瘦肉,肉餅等10多種湯料搭配在一起,再撒點焦香的炸蔥蒜粒,入口那一刻,香,甜,就是家鄉的味道。
人均:20元
地址:天河區龍怡路91號A120檔
吃茶
這是一家汕尾小吃店。從 體育 西路站B出口過去非常近,直走小段路盡頭左轉即可看到!木質裝潢的店很小,桌椅非常多,所有有點點擠。牆面上貼滿關於該店特色食品的介紹,第一次來吃也覺得比較安心。
菜茶是汕尾節日食品,一碗上來有十多種種菜鋪底,淋上用豬頭骨熬出來的湯,再鋪上汕尾炒米。一上桌就聽到「茲拉茲拉」的聲音,一嘗果然是新鮮的體驗,菜的味道與骨頭湯相融,加上炒米的味道,正~
點了店內的人氣三拼,裡面有菜粿、肉粿以及小米。菜粿和肉粿外皮柔韌有嚼勁,裡面的餡料味道不錯,至於小米的口感比剛才的粿類更為Q彈~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才能品嘗到汕尾小吃最獨特的風味,可以問一下店員,他們會很熱情的教你該配上那些醬料,都很熱情哦~
人均:26元
地址:天河區 天河南一路28號104鋪
約上你來自潮汕的男朋友Or女朋友,
一起去吧~
我不是潮汕人,也沒有在潮汕長期生活的經歷,但我卻是一個潮菜的鐵桿忠實粉絲。在廣州生活多年,吃了不少潮菜,去了不少潮州館子,也結交了許多潮汕朋友,對潮汕館子的熟悉程度讓我可以經常在外地朋友面前賣弄一二。在我看來,我覺得潮汕館子應該分成三大類。
第一類是平民大排檔類型。 這一類潮汕菜以砂鍋粥打冷等宵夜食品為主。價廉物美,適合吃宵夜喝酒,而最常見的品種便是生腌血蚶和砂鍋粥。但問題就出在,生腌的食品極容易感染細菌。
有一次我去一個朋友的老鄉,在城中村裡面開的潮州砂鍋粥里吃了一頓,沒想到一口氣拉了兩天,所以安全是第一位的。即使是砂鍋粥,我也擔心他在裡面放入太多的麥芽酚,香是很香的,但吃多了確實對身體有害。所以一般來講,我會推薦開店時間比較久遠的老字型大小,比如說海門魚仔店。
第二類,潮州餐廳是中國高檔菜的代表。 潮汕的燕翅鮑店這一類餐廳價格不菲,稍不小心就會遭遇價格屠夫。所以我比較喜歡那些接近套餐屬性的,而且口碑較好的私房小店。不是做商務餐,所以沒必要在裝修上花冤枉錢。這裡面我會推薦比較新派的,堪稱今天中國創意餐飲業翹楚的「好酒好蔡」,以及相對傳統一點的、在汕老鄉群中口碑不錯的「林記燕翅鮑」。
第三類,就是今天在餐飲創業大潮中非常活躍的專業單品類。 比如說曾經席捲廣州餐飲市場的牛丸火鍋,一度再次統領廣州市場的牛肉火鍋以及即將興風作浪的「汕頭鹵鵝」。這一類餐廳最大的麻煩事,就是遇到了純粹的外行開店,做出來的東西牛頭不對馬嘴,所以一般來說還是要找專業人群來做。比如說吃牛肉火鍋,我還是信賴「海記」。
當然說來說去,我覺得吃潮汕菜最好的方法還是去汕頭。別的不說,在廣州的菜市場里就是買個金不換,也非常的讓人頭疼。
六合家宴食府
【推薦理由】環境不錯,大廳幽雅,包間精緻,古色古香,感覺很有格調。潮州菜真材實料,口感也好,該爽的爽,該滑的滑,兩個字——正宗。但是價格可能有點小貴,帶好錢包再粗門啦~【覓食地點】天河區珠江新城華夏路13號名牌大廈3-4樓
潮皇食府
【推薦理由】潮州菜做得比較正宗,用料精細,口味地道。鹵水拼盤可選三樣,其中鴨肝最正,入口即化,滑嫩好味。他家茶點品種豐富,蝦餃外皮軟硬適中,內餡新鮮可口。廳堂裝修豪華,值得一試。
【覓食地點】天河區林和西路1號廣州國際貿易中心3A樓
交己人潮菜館
【推薦理由】一家以經營潮式海鮮為主,融匯嶺南風味特色於一體的餐廳做家鄉美味的「搬運工」。強調食物價值輸出,選料講究,90%的食材由潮汕地區配給。將潮汕傳統文化與潮汕菜式相結合,打造最具潮汕文化特色的潮汕餐廳。
【覓食地點】廣州市天河區科新路駿景食街食神匯 美食 城二樓
六合茶居
【推薦理由】珠江邊的一幢木結構小樓,內部裝飾古色古香,包房獨立、雅緻;室外有不少露天位,風景無可挑剔。做的是潮州菜,味道都幾好,尤其潮式鵝頭,連骨頭都那麼入味,千萬別錯過。
【覓食地點】天河區臨江大道506號
潮濠酒家
【推薦理由】超豪氣的潮汕酒店。廳堂寬敞明亮,安靜幽雅;包房裝修很有品位,宴請賓客蠻有面子。出品從開業到現在都保持一致,海鮮新鮮,做法傳統。茶點無論賣相還是口感都很好,鳳爪每座都點,軟硬適中,口味清淡;蝦餃分量十足,咬一口超級滿足。
【覓食地點】越秀區中山二路18號電信廣場3-4樓(近農林下路)
金鑽潮庭
【推薦理由】天河北少有的潮州菜館。環境真是好,裝修大氣得體。各種小點心都不錯;菜品也地道,特別喜歡凍蟹,很新鮮,魚翅更是上乘——把潮州菜的特點充分發揮了出來。
【覓食地點】天河區天河北路570號帝景廣場A、B座3樓
如軒砂鍋粥
【推薦理由】環境稱得上雅緻,用餐時還能聽到現場古箏彈奏,頗有韻味。砂鍋粥是地道的潮汕風味,鮮甜爽口,絕對沒有味精;配料以海鮮類為佳,膏蟹大隻,蝦新鮮。另外還有茶點可選,其中灌湯包皮薄、餡嫩、湯汁多,味道不錯。
【覓食地點】海珠區東曉南路562號
金成潮州酒樓
【推薦理由】是老店了,客村那間差不多有十幾年的 歷史 。潮州菜做得的確正宗,尤其是鹵水拼盤,幾乎次次都點;普寧炸豆腐外皮清脆,內里柔嫩可口,蘸上醋,美味絕倫;蚝烙分量很大,蚝仔膩滑鮮美,別有風味。
【覓食地點】海珠區廣州大道南客村立交橋腳(廣東教育學院西門側)
金華安大酒樓
【推薦理由】比較正宗的潮州菜館,開了有些年,水準保持得不錯——蚝仔烙鮮美可口;普寧炸豆腐外酥里嫩,真是回味無窮;鹵水拼盤可自選品種,吃著好滿足。
【覓食地點】天河區員村二橫路2號(天河區政府斜對面)
潮中朝
【推薦理由】挺不錯的潮州菜。菜式有傳統的,也有創新的。盤頭中等,地方不大,但裝修有氣派。海鮮自然貴一點,也可以嘗嘗其他菜式啦~
【覓食地點】越秀區五羊新城寺右新馬路19號長城酒店2樓
潮人食藝
【推薦理由】比較上檔次的潮州菜。總體菜式還不錯,很多風味小碟都有。東西口感家常又不失原汁原味,特別是鹵水類,夠正宗。裝盤精緻,分量挺足。
【覓食地點】天河區粵墾路628號1-3樓
馮記正宗潮州牛肉丸店
【推薦理由】雖無榮字頭的潮汕粉檔咁出名,但人氣都唔差。有特色潮州雲吞鮮肉,厚皮,湯煮和油炸風味折然不同。河粉比米粉更好。一碗雜錦湯河,牛肉丸,豬肉丸各三顆,炸雲吞一枚,魚皮若干,再追加一份魚皮,一份雲吞,才14蚊,碗粉已豐盛到爆
【覓食地點】萬福路176號
紅毛酥面
【推薦理由】飛鵝西人氣潮汕粉麵店。粉面從8-15蚊不等,肉片,肉丸,肉餅,豬腸,仲有自製叉燒,跟廣式叉燒完全不同,沾了特質醬料炸的,很香很好吃,最正系D面,面心稍起骨,咬落有韌勁,吃出日本拉麵感覺。
【覓食地點】飛鵝西路12號之7鋪(近萬麗皮具城)
海門魚仔店
【推薦理由】盛潮汕海鮮大餐。這里旺得不得了,未到六點已滿座。海鮮新鮮運到,138元斤的大海蝦爽口有膏,龍利魚鮮甜肉嫩,墨魚丸海草湯第一次喝,海草好爽。炒花甲肉很飽滿夠味。其他好多魚都不記得名字了。
【覓食地點】燕嶺路120號金燕大廈內(近粵墾路)
好灶頭潮菜
【推薦理由】傳統家常口味,血蚶、炒薄殼、生腌蝦蟹、鹵水鵝肝、酸菜豬肚燉湯出品尚好,而出彩的是將豬腳凍放進的白糜,隨著凍羹的慢慢融化整碗糜立時有了靈魂;油米是益海嘉里供應的,吃得放心,宵夜新地。
【覓食地點】天河區科新路駿景食街139號(大聖客對面)
上下九
G. 哪裡海鮮好吃
早都吃遍了魚蝦蟹蚌的你們,認識這個神奇的東東嗎?它就是——龜足。
《海錯圖》龜腳贊
龜腳,這種礁石上的海物,知道它的人並不多。其實,它身上有很多故事,有的 搞笑 ,有的讓人流口水,有的能要人命……
龜足
一隻龜足由哪幾部分組成,這張圖一目瞭然
《海錯圖》中寫道:「中三爪能開闔,開則舒爪取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龜足中間的3個「指頭」里,會伸出又細又軟的蔓足,抓取水中的食物。龜足乍一看好像不能吃,常常被人丟棄。然而,在沿海地區生活的人們卻很喜愛,經常把它當作解悶的小食,就像北方人喜歡嗑瓜子一樣。
龜足被《海錯圖》的作者聶璜定義為「非蠣非蚌」,如「勿」如「易」。它的名字五花八門,更有不少逸事。《海錯圖筆記》的作者張辰亮就對龜足的前世今生一一細說,讓我們對這個「有故事的海鮮」有了更深的認識。
龜足
文 / 張辰亮
「石蜐(音jié ),今稱為龜腳,一名仙人掌。」北宋時期的《廣韻》里,短短一句話,就給這種動物安上了3個名字。石蜐,看名字能猜出是一種長在石頭上的「蟲」。那麼,後兩個名字呢?《廣韻》也給出了解釋:「曰龜腳,象其形也。曰仙人掌,特美其名。」意思就是,叫它龜腳,是因為它長得像烏龜的腳;叫它仙人掌,只是為了好聽些,所以把烏龜換成了仙人。不過,這和植物里的仙人掌無關。
除此之外,它的各種別名也都是形容長相的:佛手貝、狗爪螺、雞冠貝、觀音掌、筆架,日本人叫它「龜手」……而它在科學界的中文名稱叫「龜足」。
雖然,龜足在俗名里被冠以貝、螺之名,但《海錯圖》的作者聶璜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他說,龜足「非蠣非蚌」。確實,龜足與貝、螺沒有關系。它屬於甲殼動物亞門,蔓足綱,圍胸目,鎧茗荷科,和蝦、蟹的關系更近。
可為什麼它不能像蝦、蟹一樣爬行呢?其實它的幼蟲是會游、會爬的。一旦找到合適的礁石,幼蟲就會把自己固定住,然後慢慢變成龜腳的樣子。「腳爪」部位就是它的頭狀部。聶璜觀察得很仔細:「爪無論大小,各五指……中三指能開合,開則長舒細爪,以取潮水細蟲為食。」看看實物,還確實是5個「指頭」。其實,龜足共有8塊殼板,其中3個指頭分別由兩塊殼板拼合而成。當中間的殼板打開後,它就會伸出「細爪」(科學上叫蔓足),抓食水中的浮游生物。
至於「腳脖子」部位,則是它的柄部,負責固定身體。由於要抵抗海浪沖擊,柄部的肌肉特別發達,外面還生有粗糙的鱗片。龜足通常將柄部藏在石縫里,只露出頭狀部。
龜足這個東西,乍一看好像不能吃,但不少生活在沿海地區的人還就愛吃這一口。他們吃的是龜足的柄部。把外面的硬皮剝掉,裡面是一塊白肉。這塊肉口感緊實,有蟹肉味。雖然就算吃掉一大盤也不解餓,但可以解悶,就像嗑瓜子一樣。
完整的龜足
剝掉外殼的龜足
中國人吃龜足,一般是白灼或爆炒,當作下酒小菜。江戶時代的日本人則把龜足視為滋補的海鮮,會用清酒把它蒸熟,或者做成味噌湯。
白灼龜足
在《海錯圖》中,還記載了兩件關於龜足的逸事。
第一件事比較悲傷。龜足生長在海邊的石洞內,冬天尤其繁盛。人們會趁退潮鑽進洞里,採集龜足。而此時,洞里通常比外面熱。熱氣一蒸,人的身體就會略微發脹。如果洞口太小,發脹的身體就鑽不出來,等到漲潮時,這些出不來的漁民就被淹死在了洞里。
第二件事比較有趣。由於龜足外形詭異,古時候中原人不認識它。有一次,一個中原人到福寧州(註:今福建寧德、霞浦一帶)做官,看到市場上有賣龜足,想嘗嘗,但又不屑於向別人請教它的名字,於是便在采購單上寫:「給我買那種長得像『勿』字或『易』字的東西。」負責采買的手下人看不懂,有人給他支招:「一定是龜足,那東西不就長得像勿字和易字嗎?」采買的人試著買來龜足,這個中原人一看:「對,就是這個!」
這個段子莫名戳中了聶璜的笑點。他寫道,這件事「可為噴飯,至今以為笑談」。從這件事我們不難看出,聶璜笑點夠低的。
圖文選自《海錯圖筆記》
作為膠東半島的海鮮廚師告速您,渤海灣的海鮮是非常美味的,比如威海,煙台,青島,大連,不講廚師的烹調水平,只從海鮮自身的對比,北方溫度比較低,海鮮生長的比較緩慢,貝類,蝦,螃蟹的殼都比較薄,個頭小一點,水質不同,味道就是不一樣。比如說牡蠣
山東半島稱為牡蠣,蠣頭,海蠣子,肉質鮮嫩,十足的美味,多數人挖到野生牡蠣都敢撬開直接吃掉 南方稱它為生蚝,個頭比較大,尤其是肉肥而飽滿,打開後滿滿的肉看樣子吃幾個就能吃飽,稍微遜色的地方就是口感比較面,少了幾分鮮,所以南方看到的基本都是佐以蒜蓉等調料,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其他海產品也有不盡相同之處,熱帶地區的龍蝦是相當出名的,冷水區域就少見多了,好在大龍蝦方便冷鏈運輸,幾乎哪裡都能吃的到。
貝殼類上面提到南北方有差別,南方常見的一種花甲螺,而北方叫做蜆子蛤,花甲螺皮厚肉大,蜆子蛤皮薄鮮。
總之想要味道鮮美首選山東威海,想要龍蝦美女去三亞吧,祖國山河湖海地大物博,希望每位讀者到哪都是開開心心的!
月初我們團隊去了惠州雙月灣拍攝 美食 紀錄片,發現雙月灣真的太美膩了,各類海鮮 美食 真的太多了。
美膩迷人的海龜灣
霸氣側漏的觀景台
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雙月飯店的各種海鮮
蒜蓉粉絲蒸帶子
回味無窮的海膽炒飯
鮮甜肥美的清蒸生蚝
絕對不能錯過的蒜蓉粉絲蒸蝦
不說了…又餓了
走過好些個沿海城市之後還是覺得潮汕的海鮮是最美味的!
潮汕人吃海鮮,是講究時令的。潮汕當地流傳著這樣一種漁諺:
「正月帶魚來看燈,二月春只假金龍,三月黃只遍身肉,四月巴浪身無鱗,五月好魚馬鮫鯧,六月沙尖上戰場,七月赤棕穿紅襖,八月紅魚作新娘,九月赤蟹一肚膏,十月冬蠘腳無毛,十一月墨斗收煙幕,十二月龍蝦持戰刀。」
不光每個季節吃的海鮮不同,連每種海鮮的做法都是大有不同的。
他們把蝦拿來炒,用的是避風塘的炒法;把血蚶拿來白灼,微微蘸一點浙醋就非常好吃;花甲還是拿來爆炒,和青紅椒炒在一起,顏色特別好看。那些個不大點兒的魚,就被放在蒸籠裡面,做成叫魚飯的東西。
魚飯是潮汕人最喜歡的夜宵之一,這種東西叫飯而不是飯,只是把魚像飯一樣去蒸熟,吃的就是個原汁原味兒。
除了煎炒烹炸,潮汕人最喜歡做海鮮的方式還是腌。生蚝拿來腌,蝦拿來腌,好多好多的海鮮都可以拿來作為腌制的爽口的 美食 。
更奇妙的是,這座城市白天一片死氣沉沉,一到了晚上八點之後,華燈初照,所有攤位都出來了,大街小巷,到處擺著各式海鮮。
總而言之啊,潮汕這地方,來了你就不想走。
海邊的海鮮最好吃咯!
海鮮,最講究一個鮮字。離海邊的距離,就是鮮與不鮮的鴻溝。這讓答主想起在蓬萊的海濱生活。
過了休漁期,9月1日,腥甜的海風帶來秋季海鮮的訊息,最新鮮的海貨就要上市了。
這時候買海鮮,一定要趕早市,早上不到5點就要出門,去晚了,最新鮮的會被人挑走的。 選好了最新鮮的大蝦、皮皮蝦、梭子蟹、扇貝、蟶子、花蛤、生蚝、海虹、毛蛤、鱸魚、海蜇……最本真的吃法,一是煮,二是蒸,三是涼拌,以及最原生態的——生吃!
生蚝有很多人都會選擇生吃,雖說有微生物致病菌的風險,但還是擋不住一顆顆吃貨的心,鮮滑微甜的生蚝肉一入口,便猶如海風撲面而來。
大蝦、皮皮蝦、梭子蟹、扇貝、蟶子、花蛤、海虹、毛蛤用白水煮來吃,也是保持鮮味最好的選擇。
那會答主還有個私藏的花蛤吃法——
倒入鍋中蓋上鍋蓋,一點水也不加,干鍋燜。一會兒就能聽到『啪啪啪』開口的聲音,再煮個三五分鍾即可關火。這樣煮出來的蛤蜊肉很嫩,就是最好吃的時候哦!
鱸魚是最適合蒸來吃的,一定要大火來蒸,配上蒸魚豉油,細嫩爽滑,魚肉的鮮美完全的呈現。湯汁帶著米酒的甜,豉油的香,每一口都是享受。
最適合用來涼拌的是海蜇,內陸的小夥伴們見到海蜇的形態一般都是海蜇絲,密封袋裝著,弄得咸漬漬的,不管樣貌還是滋味,都與鮮海蜇相去甚遠。 香菜洗凈切末,蒜去皮洗凈,蒜臼里放入一點點鹽,把蒜放進去搗碎,然後加入一大勺陳醋,鮮到沒朋友!
離開海邊,多一分距離,就少一分鮮味。
再高明的保鮮手段,再極速的運輸方式,都不是那個味兒了。當然咯,不同的海域,海鮮的種類和品質也都有差別,見識有限,就請資深吃貨上場吧!
我從事過幾年的餐飲工作,因為本身我們這里就是沿海城市,因此幾乎所有的飯店主打菜品里都有海鮮的身影,所以對於海鮮我還是非常了解的。
世界上的海鮮品種有很多,一個人窮其一生也未必能夠把世界各地所出產的海鮮都嘗試一遍,不過中國國內的四大海域出產的主要海鮮品種,我倒是多少都品嘗過。
海鮮好吃跟這幾點是分不開的:
1.海水的溫度: 海水的溫度越低,海鮮為了積蓄能量抵禦嚴寒,那麼肉質就會越緊實和肥美,因此大多數冷水海域出產的海鮮要比熱帶的美味。
2.生長的環境: 海水的含鹽度也是衡量海鮮品質的標准,一般鹹淡水交匯處的海鮮,雖然產量比較高,但是鮮味上都要差點。還有海水的潔凈程度也對海鮮的品質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產自無污染潔凈海域的海鮮品質要好上很多。
3.所處的地理位置: 河海交匯和冷熱水交替的海域,這里因為餌料豐富,因此海鮮品種多,有些品種的海鮮自然會品質非凡。
4.生長的時間: 海鮮生長的時間越長,自然味道會越好,而且海鮮個頭越大,一般價格也是越高的。
一,東海出產的魚
東海是中國四大海里最大的海,這里有著中國最大的漁港,出產的海魚品種也很多,也有很多的優良品種。比如現在已經很少見的大黃魚,價格和品質都是非常美麗的。
東海因為海域面積大,能夠提供給魚兒的餌料也多,因此這里的魚品種豐富,產量高,而且品質也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
二,黃海、渤海的海鮮
黃海和渤海交匯處的大連和丹東出產的海鮮在全國特別有名,不論是珍惜品種上和海鮮的鮮美程度上都可以稱得上國內海鮮的佼佼者!因為:
1.獨特的地理位置: 大連處於北緯39 這條黃金海鮮生產線上,這里的海水屬於冷水海鮮,加上處於黃海和渤海的交匯處,餌料豐富而洋流平緩,自然適合很多的海鮮生長和繁殖。
2.獨有的優良品種: 大連的很多海鮮品種都是獨有的珍稀海珍品,比如:只有大連海域出產的海參被稱作「遼參」,自古以來就是「海八珍」中的上品;國內高檔酒席必上的「大連鮑」,這也是大連出產的皺紋盤鮑;渤海灣的大對蝦;渤海灣的帶魚;大連的海膽和赤貝;大連出產的扇貝、海蠣子;還有行銷全國的海帶和裙帶菜等等。這些都是優質海鮮的代名詞,賣海鮮的標上「 大連特產 」這四個字就會身價倍增。
3.丹東的海水比大連還要冷,雖然出產的海鮮品種不多,但是丹東東港的梭子蟹、大黃蜆子、海螺和皮皮蝦,這四種海鮮的品質,可以說都是獨一無二的。
每個地方的海鮮都不一樣,海鮮主要是看鮮度,至於好不好吃,還是要看個人口味,如果是太執著哪裡的海鮮比較好吃,很容易引起網友的爭執。畢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其實只要靠海的海鮮都不錯,因為新鮮呀
好的海鮮吃四點,第一吃新鮮度,第二吃季節(要應季)第三吃品種,第四吃做法,這個順序不可逆,說白了,只要鮮度好,季節對,隨你怎麼做都不差。
潮汕生腌海鮮有「毒葯」之美譽,潮汕地區海岸線曲折綿長,多優良港灣,海產異常豐富,潮菜以烹飪海鮮見長,甜菜葷制各具特色。常見的生腌海鮮有蝦蛄、蟹類、蝦、血蛤貝殼類等等。
海鮮,蒜末、薑末、辣椒粒、芫荽(香菜)、鹽、醋、醬油、白酒等是主要食材。
菜色有腌血蚶、腌蝦姑、腌螃蟹、腌生蚝
是不是已經流口水了!!!
趕緊行動到汕頭海鮮大排檔,品味地道的海鮮 美食 。
推薦地:汕頭水仙大排檔
H. 汕頭有哪裡的海鮮比較好吃環境又好點的老姿娘不錯但是據說環境比較差 求具體地址~
環境比較差的是吃廣場米粉的那個老姿娘吧。在澄海蓮花山溫泉度假村門前那條路,往澄海市區方向開幾分鍾吧,不遠,有一家叫做老姿娘海鮮的,裡面的海鮮不錯,環境還行,就是大排檔的那種。可以去試試。
I. 汕頭有什麼好吃好玩的地方
市區4個收費公園
金砂,中山,華僑公園,石炮台公園
免費的景點
鐵林寺,北回歸線標志圖,汕頭大學,海濱長廊,星湖公園,東方公園,時代廣場,人民廣場
還有就是達濠的「確」石風景區還有澄海的塔山風景區
美食街是沒有的
不過小吃聚集的地方主要2個
1.外碼路三中那裡
2.金鳳壇摩羅街那裡
其他的美食也特別多的
牛肉的話是福合程和玉蘭規模最大,還有很多小的店都不錯
海鮮的話南香漁港,大南香,金南香,建業……
娛樂場所就太多了
可以去「酒吧街」看看
在特區廣場那一片
還有就是很多KTV了
J. 汕頭哪裡有海鮮好吃的
潮陽區、濠江區、青海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