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覺得哈爾濱小吃的「代表菜」是啥
大列巴
大列巴是哈爾濱最有個性的特產,它被稱為哈爾濱風味食品一絕。它的體積比半個籃球還大一圈,標準直徑在23-26厘米之間,厚度也在16厘米以上,麵包凈重有2公斤,它的膨鬆程度比一般的麵包要厚重些,拎在手裡沉甸甸的,所以一般從哈爾濱帶這特產禮物送人可是禮重情義更重的。很喜歡「大列巴」的包裝,以前是白屜布的口袋,現在是無紡布上印著俄羅斯風情的花紋圖案,簡單樸素中透著別樣的風情。近年又有了盒式精製包裝,略顯豪華卻不敵布衣的純正有味。

2. 哈爾濱有什麼特色的小吃啊最好是旮旯胡同的
南崗花園街有家尹記小吃的排骨很好吃。但是小吃還是道外的多。
3. 哈爾濱有名的小吃
店名:李家扒肉館|地址:道外區北大六道街25號
特色:扒肉、獅子頭
點評:李家扒肉館是這條街上的第一家扒肉館。扒肉、獅子頭賣得最火。它家的扒肉可以說是瘦而不柴,肥而不膩,入口即化是一大特點。
■店名:富強大骨棒|地址:道外區北四道街58號
特色:骨棒、肥腸、雪裡紅燉豆腐
點評:這家由夫妻兩人開起來的小店,骨棒、肥腸、雪裡紅燉豆腐是一絕。
■店名:紅光餛飩館|地址:道外區景陽街313號
特色:棋子火勺、什錦叉子燒餅、雞絲餛飩
點評:在道外景陽街313號的紅光餛飩館,從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至今有七十多年了。它經營的棋子火勺、什錦叉子燒餅、雞絲餛飩格外香。
■店名:李家10號熏醬|地址:道外區豐潤街128號
特色:燒雞、脊骨、豬頭肉、驢板腸、豬腦
點評:在老道外提起道外豐潤街128號的李家10號熏醬,家喻戶曉。它家的祖傳手藝歷史可追溯到1901年。用20餘種名貴葯材熏醬的燒雞、脊骨、豬頭肉、驢板腸、豬腦等極具風味。
■店名:張飛扒肉|地址:
特色:扒肉
點評:泡著米飯吃,非常的香。
■店名:東來順涮羊肉|地址:道外區靖宇頭道街
特色:涮羊肉
點評:東來順涮羊肉,去過幾次了非常不錯。
■店名:狗不理包子|地址:道外區靖宇街419號
特色:狗不理包子
點評:聽說是天津的分店,做的包子不錯,不比天津的差,價格也不貴!
■店名:更新飯店|地址:道外區北六道街
特色:燒餅、豆腐腦
點評:道外北六道街育民小學校旁的「更新飯店」,燒餅、豆腐腦絕對的好吃!三塊錢吃飽。
■店名:筋頭巴腦鍋|地址:道外區北六道街
特色:排骨
點評:六道街有個「筋頭巴腦鍋」很不錯,尤其愛吃那的排骨。
■店名:李記扒肉|地址:道外區北六道街
特色:扒肉
點評:道外六道街李記扒肉相當不錯!尤其是蒜苗炒肉,相當的好吃。
■店名:一品鮮燒烤|地址:道外區北十六道街
特色:吊爐雞脖子
點評:味道不錯!吊爐雞脖子是特色,價格也很公道。
■店名:小二扒肉|地址:道外區北六道街
特色:扒肉
點評:做的扒肉非常好吃!
■店名:春香雞館|地址:道外區北頭道街55號|電話:0451-88331711
�特色:清燉雞、紅燜雞
�點評:來到老道外頭道街,從靖宇街頭道街往江邊方向走大概100米,在快到大新街附近有家叫《春蘭雞館》的小吃,主菜是清燉雞湯和紅燒雞塊,清燉雞湯是最出名的。尤其是冬天,來半斤白酒,炒個雞湯干豆腐,雞湯豆牙,來一鍋清燉雞湯,都是非常好吃的特色。被評為「北方傳統名菜」的春香雞館,喜歡吃風味的人不妨來這里嘗嘗。該店的清燉雞採用黨參、羅漢果、沙漿等中草葯清燉而成,對坐月子的婦女和上歲數的老人來說,是上好的補品。一盆20多元的價格,好吃的人大可不必在家自己做。紅燜雞更是入口細膩,口感咸香,配上雞湯面條食用,真是百是不厭。人均10元左右的消費,再來些該店自製小菜,絕對不枉此行。特色是清燉雞和紅燜雞,還免費送雞湯。吃家雞,到我家,味道佳!
■店名:福泰軒|地址:道外區同發頭道街23號|電話:0451-88301631 88381693
特色:風味豬手、排骨
�點評:在《春蘭雞館》的附近同發胡同裡面,同發頭道街23號,有一家叫《福泰軒》的小吃,他家的主菜很多,豬手和排骨、芥末肚絲都很不錯,豪油三素,很清淡,好吃!總之他家的菜的味道都不錯,每盤都色香味俱全!特色菜:福泰風味豬手、福泰風味排骨:精熘雙段;招牌菜:蔥燜桂蝦、家燜魚頭、爆炒三鮮、福泰一絕、山東拌菜、三鮮大拉皮;特色主食:山東包子、蔥油餅、草帽餅;餐位:318個,停車泊位:12個,包房:12個,其中豪華包房2個;人均消費:25元;(電話:88381693;乘車路線:3、26、107、109、108路公交車景陽街站下車);福泰軒的豬手豬排,在全市同行是堪稱一絕:筋肉脫骨不離骨,嫩爛適度,入口特別香,包括老人幼子在內的所有顧客吃過就著迷,百吃不厭。「肉香不怕巷子深」。該店雖然位於道外老街區胡同這個小巷裡,卻吸引了大量回頭客,成為這個區人氣最旺的幾家名店之一。該店就是靠著這「一招鮮」,打出了一片新天地,由16年前只有7張餐桌的「丑小鴨」,出落成為如今光彩奪目的金鳳凰。走進福泰軒,你眼前會為之一亮,其店面裝修考究、端莊靚麗,分外搶眼。店內大廳、包房以及走廊,都給人以特別敞亮、整潔、溫馨的印象。該店以魯菜、龍江菜為主打,兼營三江名魚。講究誠信經營,貨真價實,薄利多銷。採用獨特的製作工藝和調味秘方燜制的豬手豬排一直是該店的當家菜,每天都供不應求。此外,精溜雙段、蔥燜桂蝦、家燜魚頭、山東包子等十幾種菜品,都是深受顧客歡迎的招牌菜。
■店名:大全燒烤|地址:道外區東萊街86號
特色:排骨串,蜜汁叉燒
�點評:大全燒烤可以算是道外區最有名的燒烤店了,四層樓的燒烤店,地址在道外草市街上,北興教育園區樓下,好吃的有排骨串,蜜汁叉燒。
■店名:麻辣誘惑火鍋|地址:道外區草市街
特色:春夏秋冬四色鍋
�點評:位於道外靖宇十二道街的麻辣誘惑火鍋很不錯,尤其是他們家的春夏秋冬四色鍋,很有特點,價格也很公道。
■店名:德順樓老太太大骨棒|地址:道外區北頭道街49號|電話:0451-88372884
特色:大骨棒、醬牛骨筋
�點評:頭道街南邊,靠近「張包鋪胡同」有家大骨棒小吃,名字叫《德順樓老太太大骨棒》,德順樓老太太大骨棒的店主叫李艷,已年逾八旬,是名副其實的老太太;特色有:大骨棒,採用獨家秘制的陳湯醬制,講究火候掌握,注重營養,有補鈣強身之功效。另一道看家菜醬牛骨筋,選用回民屠宰專業戶供應的新鮮牛膝蓋窩骨肉筋,陳湯醬制,出品呈鮮亮的糖色,肉爛,筋骨脆,吃著齒頰留香。但是他家最有意思的是,經營的是老倆口,兩人都得有80多歲了,炒菜很少,就是大骨棒,老爺子負責炒和醬,老太太負責收錢!看到此景,每次去都會想起這句話來:是《詩經·邶風·擊鼓》裡面的:「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意思是:「生生死死悲歡離合,我曾對你說過,我會牽著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很羨慕他們!
■店名:張包鋪|地址:道外區北頭道街張包鋪胡同12號
特色:排骨包
�點評:在二道街的北邊「張包鋪」的包子比較出名,特色主食是排骨餡的包子. 無牌匾,只在一面破牆上畫著箭頭跟著箭頭找過去就看到了一個非常小的門!下面圖標那個掛窗板的就是著名的「張包鋪」,只開午餐,其他時間休業。
■店名:胡同老鍋烙|地址:道外區二道街北邊
特色:鍋烙
�點評:在「張包鋪」的周圍還有胡同老鍋烙,在那裡,熟客經常會看到一個頭發花白、身體硬朗的80多歲的老奶奶親自端菜收款,這位老奶奶可不一般,20多年前她在張包鋪胡同口就開了這家「胡同老鍋烙」,據說得過魯福樓老掌門人的真傳,製作鍋烙的手藝起點自然勝人一籌,而後又嘗遍各家風味取長補短。外面帶著一層酥皮的鍋烙,翻轉著放在盤中端到面前時,食客立刻會被這黃澄澄如蓮花般的精美傑作與老胡同的市井風情打動。
■店名:紅燜北京鴨|地址:道外區北頭街53號|電話:0451-88398600
特色:紅燜鴨
�點評:在張包鋪胡同與頭道街角還有一家叫《紅燜北京鴨》的特色小吃店,據小店介紹說:鴨子是家禽中的美味,也是最難做的。胡同老館的紅燜鴨堪稱我市一絕,所用原材料是內蒙古寧城大草原的草原鴨,獨家秘方燜制,出品醬色豐盈,肉質細膩,不腥不膻,肥而不膩。生意特別火爆,想打包帶走的必須提前預訂,否則就得排隊。該店的老闆王立安是做了20多年廚師的下崗工人,對於如何去掉鴨子本身的腥味以及火候掌握、調味的使用都有一套獨創的絕活。非常值得一去!
■店名:北三酒館|地址:道外區靖宇北三道街
�特色:干腸、小肚、金絲卷
�點評:北山酒館的干腸、小肚、金絲卷味道特別好!
■店名:南三石鍋烤肉|地址:道外區靖宇街到外環路
�特色:石鍋烤肉
�點評:南三的石鍋烤肉很有特色,用石鍋烤牛羊肉、豬排、青菜、海鮮,最後用剩在鍋里的料加湯煮麵。
■店名:喜子麻辣燙|地址:道外區十七道街
�特色:石鍋烤肉
�點評:十七道街北環有家喜子麻辣燙,愛吃麻辣燙的朋友應該去看看。
■店名:饢坑燒烤|地址:道外區十五道街北環路上
�特色:大串羊肉
�點評:十五道街北環路上有家饢坑燒烤,大串羊肉、大串雞翅膀、湯飯(類似面片湯)、烤饢餅。
■店名:老麻辣面館|地址:道外區南七道街
�特色:麻辣面
�點評:七道街有家面館很出名,就是老鼠洞面條大廈所指的南七老麻辣面館,在道外最出名的是這家和一工具對面的老麻面館。
■店名:老左家熏醬|地址:道外區十四道街江邊
�特色:熏醬
�點評:十四道街江邊的老左家熏醬也是名聲在外。
■店名:四合心沙鍋居|地址:道外區靖宇十四道街往太古街走
�特色:沙鍋、扒肉、茄子絲、韭菜
�點評:靖宇十四道街往太古街走有一家四合心沙鍋居,沙鍋、扒肉、茄子絲、韭菜都是絕活。
■店名:元寶餃子王|地址:道外區景陽街374號
�特色:餃子
■店名:新春餛飩管|地址:道外區北三道街
�特色:餛飩
■店名:東來順|地址:道外區靖宇頭道街
�特色:涮羊肉
■店名:老宏南狗肉館|地址:道外區宏偉路
�特色:狗肉大全,狗脖子、狗排、狗腿、狗肉火鍋
■店名:大紅梅飯店|地址:道外區北七道街101號
�特色:回頭
■店名:老任家砂鍋師子頭|地址:道外區北大六道街8號
�特色:砂鍋、壇肉、獅子頭
■店名:德昌家砂鍋師子頭|地址:道外區北大六道街8號
�特色:砂鍋、壇肉、獅子頭
■店名:徐包鋪|地址:道外區三潤街6號
�特色:三鮮包子、熏醬
■店名:三八飯店|地址:道外區靖宇三道街
�特色:冷飲
■店名:左家館熏醬|地址:道外區北十四道街
�特色:冰糖肘子,滑溜裡脊
■店名:羊順齋|地址:道外區大新街
�特色: 回民餐飲
■店名:李傑熏醬|地址:道外區太古街645號
�特色:熏醬熟食、三鮮水餃
■店名:正陽樓 |地址:道外區北三道街3號
�特色:京字牌松仁小肚、干腸
■店名:裕昌燒雞|地址:道外區
�特色:燒雞、各類熏醬
■店名:老鼎豐|地址:道外區靖宇三道街
�特色:月餅、糕點、冰糕、冰激凌
■店名:梁家餃子|地址:道外區北十五道街
�特色:牛、羊肉餃子
■店名:武剛扒肉|地址:道外區南勛九道街
�特色:扒肉、肘子
■店名:南八春餅|地址:道外區南八道街
�特色:春餅
4. 哈爾濱人第一次到南方,都有哪些好吃的推薦嗎
1、煲仔飯:煲仔飯也是廣州的傳統美食。風味多達20多種,如臘味、豆鼓排骨、冬菇滑雞、燒鴨等等。他就是用瓦煲烹飪的方式,把洗好的米放入煲中,加適量水,煲致七或熟時加入配料,再轉慢火煲熟。瓦煲好控制火候,煲出來的飯比較香口。
5、沙河粉,潔白透亮,口感爽滑,可以干炒濕炒,涼拌,也可以做湯粉,甚至還有彩色河粉,像彩虹一樣,美麗極了。都是加進了新鮮的蔬果汁。
6、抱羅粉,抱羅是海南省文昌市的一個鎮,以抱羅粉出名。抱羅粉最大的特色就是米粉Q彈、鹵汁香甜。你可以選擇腌的(類是干拌),或是湯的做法。
7、文昌雞,被譽為「國寶雞」,想吃文昌雞可以到文昌市去吃也可以到海口去吃,先遊玩海口市風景名勝區,比如去五公祠、海瑞墓、府城鼓樓等,遊玩之後,體力消耗很多,吃文昌雞補充體力,文昌雞是海南最盛名的傳統名菜,主要特點肉質滑嫩、肉味很香、皮薄骨酥,吃起來不膩,雞肉裡面的蛋白質含量較高,很容易被體內吸收,非常有營養價值。
8、螺螄粉,螺螄粉最具特色的就是它湯的湯底和酸筍。它的湯底是由螺螄搭配其他辣椒,香料和調味調配而成。螺螄粉的酸筍也是它的另一特色,是由新鮮竹筍而成,泡製方法也是老百姓代代相傳的精心製作而成。
5. 到哈爾濱旅遊必吃什麼
來哈爾濱 旅遊 , 美食 當然是重頭戲啦,紅腸這些的大家應該早就列在攻略里了,下面就看看飛我為大家整理的幾家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的特色 美食 吧!
國營更新飯店老道外的 美食 可謂五花八門,新老更替好不熱鬧,卻唯有一家燒餅店中規中矩的一開開了幾十年,這家長盛不衰的燒餅店就是位於南大六道街的國營更新飯店。
聽名字就十分霸氣,心想一個燒餅店還以飯店命名該是菜品豐富,裝修雅緻吧。
不知此店招牌陳舊不說,還位於老舊平房區。雖其貌不揚,卻人滿為患,這大概是店裡獨二無三的招牌菜:豆腐腦+燒餅。
。吃遍大街小巷的豆腐腦,會發現獨國營家的味道最為細膩,腦多汁厚,鹹淡適宜。搭配熱乎乎的燒餅,外酥里嫩,個兒大味兒正。來這點餐還有一個亮點:買飯票!
更有統一餐具:掉了漆的搪瓷勺!諸多老物件依然存放於此店,也只有親臨才能品味個中滋味!
地址:哈爾濱市道外區南大六道街66號
人均消費:10元
張包鋪張包鋪位於道外區南二道街中華巴洛克風情街上,幾經滄桑,已有百年 歷史 。飯點時食客絡繹不絕,往往是本地老居民聚餐或者本地人領外地朋友前來。
豆腐包子,鮮蝦包,都取自最新鮮的食材,保證讓食客滿意。
在張包鋪一定要吃的一道菜是鍋包肉,幾乎每家飯店都有鍋包肉,但風味各不相同,而張包鋪無疑是最好吃之一。
排骨肉包,香汁濃郁,肉質鮮美,小新包子裡面的骨頭呦,口不要太大。
此外,風味拉皮,一絕干豆腐,醬豆等特色菜,保證讓你吃後只會用好吃來形容,絕對想不到別的詞來形容。
地址:哈爾濱市道外區南勛街(南二道街口)
人均消費:30元
張飛扒肉說到扒肉,就不得不說一下張飛扒肉,不自覺的掉口水了~!在哈爾濱有一句俗話"開賓士,吃小吃"說的就是這家小吃店了。
這家口碑老店,正是應了那句話,酒香不怕巷子深。扒豆腐,扒肘子,蘇伯湯。
扒肉比江南紅燒肉還嫩並且肥而不膩,扒豆腐咸鮮入味,扒肘子滑膩嫩滑,還不油膩。
有著俄式風味的蘇伯湯也是不可錯過的。
地址:道外區 南大六道街210號(近靖宇街)
人均消費:40-60元
我是一個特別喜歡旅行的人,如果自己想去別的城市玩也希望知道哪些是本地必吃的特色 美食 。當然自己對 美食 的了解也不是特別全面,希望大家繼續補充。
我們哈爾濱的 美食 還是相當豐富的,幾天吃下來不重樣。要說必吃的那一定是東北特色菜,比如說各種各樣的鐵鍋燉、還有大家經常在飯店必點的魚香肉絲、鍋包肉、宮保雞丁,排骨燉豆角、地三鮮、殺豬菜等等。強烈推薦大家一定要嘗嘗東北特色的家常冷盤和麻將拌大拉皮,量足味道超贊。
如果你對哈爾濱這座城市有一定的了解後,你會深切的感受到這座城市獨有的文化特色和魅力所在,你會不由自主的想吃上一頓俄餐,去品嘗來自異國文化的盛宴。
夜晚來臨,約上同行的三五好友,一起去哈爾濱大街小巷的串店來一次擼串暢飲之旅,哈爾濱的烤串在全國都是出了名的好吃,很多朋友來哈爾濱最想去的一定就是串店。
哈爾濱的烤冷麵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火的一塌糊塗,如果你想吃這樣有特色的小吃,就可以去南崗區哈師大夜市小吃一條街轉轉,那邊的美味多的數不過來,已經成了吃貨們的聚集地。
說到名小吃就不得不提老道外,張飛扒肉、老街砂鍋、張包鋪、老范記的餃子、榮華炸雞等等數不過來。
現在全國各地都有售賣馬迭爾冰棍,但是要說最正宗的肯定是在哈爾濱,來哈爾濱必吃的美味之一。
哈爾濱紅腸怎麼可以輕易錯過,不光要親自吃還可以當禮物送給朋友們品嘗,但是紅腸也是分很多種,大家一定要選擇在正規的專賣店或者南崗、道理的大副食購買,要買最新鮮的吃的放心。除了紅腸外,干腸、粉腸、松仁小肚等等也是相當不錯的。馬迭爾冷飲店裡的兒童腸我也特別喜歡吃,偏瘦肉多一些,再來上一塊麵包搭配在一起,越嚼越香。
到哈爾濱旅遊必吃什麼?到哈爾濱 旅遊 , 美食 當然是重頭戲啦,下面就看看到哈爾濱 旅遊 必吃的 美食 。
1、烤冷麵 ,製作時在冷麵里加入雞蛋、火腿腸、蔬菜,煎好的冷麵上刷好醬汁,味道很美。
2、東北豆腐 ,順滑可口,製作時將木耳、黃花菜調成鹵汁澆在豆腐腦上,撒上香菜,吃時拌上蒜泥、韭菜花、辣椒油等,相當過癮。
3、哈爾濱燒餅 ,有手掌大,扁圓偏方形,剛烤制的燒餅表皮稍硬,燒餅內層有3-4層,口感軟,與豆腐腦一起吃,特帶勁。
4、東北草帽餅 ,與千層餅類似,製作時在和好的面中加入油酥,在鍋中加油烙制兩面金黃即可,咱東北人常當早餐食用。
5、筋餅 ,一般可卷蔬菜、土豆絲等來吃,也可直接食用。
6、手拉麵 ,也叫做抻面。面條扁寬,形狀可調整,味道濃郁。
7、哈爾濱大列巴 ,採用俄制麵包工藝,體積大重,味道微酸中帶甜。吃時切成片,抹上乳酪、果醬或者夾著火腿腸、酸黃瓜等食材一起食用。
8、哈爾濱亂燉 ,即將豆角、土豆、茄子、青椒、番茄、木耳等多種蔬菜,與排骨一同燉至熟即成。有葷有素,營養豐富,是一道常見的東北菜。
9、此外,水餃、春餅、桂花大排、黃蘑扣肉、黑拉皮、麻醬拉皮、炸蘑菇、手撕奶香餅、得莫利燉魚、鍋包肉、殺豬菜 等也是到東北 旅遊 必吃的 美食 哦!
說到哈爾濱的 美食 ,是極具特色的。
首先,可以品嘗到非常正宗的東北菜。鍋包肉,醬骨頭,小雞燉蘑菇,各種餡料的水餃。菜碼都特別大,這與北方人的性格一樣, 好爽大方。
另外,在哈爾濱能吃到非常正宗的俄羅斯大餐。
由於 歷史 原因,哈爾濱的飲食與這個城市一樣,深受俄羅斯文化影響。俄式西餐是這個城市的 美食 名片,有著深厚的 歷史 和積淀,口味自成一派。
我最喜歡中央大街的一家俄式西餐。它是哈爾濱俄式西餐的老字型大小了,已有將近百年的 歷史 。這里出品的更是原汁原味的俄式美味,除了紅菜湯,罐燜牛肉外,大馬哈魚籽,俄式酸黃瓜也是我的最愛,而且價格也比較親民。
紅腸,也稱里道斯,是一種原產於俄國、立陶宛,用豬肉、澱粉、大蒜等材料加工製作的香腸。因顏色火紅得名。味道醇厚、鮮美。中東鐵路修建後,由沙俄引進中國,是中國著名特產之一。
大列巴(列巴是俄語麵包的音譯),由俄羅斯傳來,現為哈爾濱一絕。這種大麵包為圓形,有五斤重,味道具有傳統的歐洲風味。
旅遊 回家時,可以帶些給親朋好友品嘗。
另外,馬迭爾冰棍,您一定要品嘗一下。是哈爾濱中央大街特色冷飲。由法籍猶太人開斯普於1906年在哈爾濱創建,距今有100多年的 歷史 ,其名稱「馬迭爾」從清朝到民國到解放後,一直沿用未改。
哈爾濱是一座浪漫的城市,不僅城市的很多建築有異域風格,索菲亞教堂,中央大街等。它的飲食文化也有著浪漫的異國風味。歡迎您到哈爾濱。
我是老哈爾濱,大學在哈市念的,外地人到哈爾濱,我認為除了要吃一些傳統的東北特色菜、特色甜品、特色冷飲、特色零食之外,最好再嘗嘗哈爾濱這個地方專有的異域風情菜,比如俄羅斯菜(哈市叫西餐、俄餐),因為它的血液里還融入了濃郁的哈爾濱基因,食物的量變得更接地氣,味道更有親和力,會與你固有對西餐的印象有點兒不同。
哈爾濱這個地方口味雜糅,包容力強,接受新鮮事物很快,一些大城市風靡的 美食 ,飛傳到這兒的速度很快,而且還能給你變出新花樣來,即便同一種東西,哈爾濱人也有本事給你落地升華,好似新生的感腳。
東北菜里頭你必吃的有——
老式鍋包肉(先嘗嘗老式的,再吃花里胡哨新派的,孰高孰低各有分曉)、扒肉、醬骨頭、壇肉、酸菜湯、砂鍋、熏醬館、春餅、野味兒(一些風情飯店裡頭有鄂倫春野味兒、滿族野味兒)、得莫利燉魚、商委農大的口碑紅腸、風干腸、麻辣鴨頭、大餅卷肉、抻面、排骨或豆腐包子、溜雙段(肉段蝦段)、酸菜各種料理、麻辣燙(跟外地不一樣、超麻超辣)、涼拌菜(一般超市裡的就很好吃)、韭菜盒子、現炸的大麻花、早餐的油炸糕、炸元宵、現烤燒餅(油鹽的最有東北特色也最見功夫)、大餷子粥(一般早餐包子鋪都有)…… 哎呀太多了,在這里頭隨便扒拉幾個吃吧,都是東北特色好吃的。
找人氣最旺的店進去吃,味兒保證錯不了,扎堆兒的飯店要麼是真好吃,要麼是真便宜,好么是物美價廉,都能讓你留下深刻印象。
甜品可以選中央大街的馬迭爾冰棍,變移動邊啃,也可以去一些老字型大小冷飲廳,吃吃原始的冰糕、冰花,奶香濃郁又混雜了一些小時候雪糕的味道,很懷舊。
零食嘛,冰糖葫蘆,灶糖,紅棗味兒瓜子,各種東北堅果(榛子、松子等),冬天可以吃凍梨凍柿子凍草莓凍黃桃啥的。
西餐俄餐可以大眾一下,平民版的和豪華庄園版的都有,菜差不多,就是環境有別。有幾道菜是經典:罐牛、罐羊(就是瓦罐燉肉,肉酥湯濃),可以蘸麵包吃;紅菜湯,也叫羅宋湯,蘇伯湯都是它;軟炸馬哈魚;大列巴;喝點兒麵包發酵出來的飲料格瓦斯(著重推薦,非常好喝,既有麵包香氣又氣兒足,而且非常解膩);加了紅腸的土豆泥……都是個性鮮明的俄餐代表作。
哈爾濱人民熱情好客,招呼且的大嗓門兒你最好趁早習慣,好好享受大餐廳和小館子里的哈爾濱味道吧,有錢沒錢,在這兒都能吃到爽。希望大家去哈爾濱玩兒好吃好,吃好吃倒。
實在的說,我不是一個非常有資格的吃貨的,所以不會專門去找非常特色的 美食 去吃。但做 旅遊 十幾年,對哈爾濱的 美食 特別是外地人覺得非常特色的 美食 還是了解一些的。我的建議是,到哈爾濱來 旅遊 ,一是品嘗一下哈阜菜,二是要吃頓正宗的俄羅斯三餐,三是吃哈爾濱老道外的小吃。至於東北菜嘛,這個在東三省都有,就顯得不是非常的特色了。
說起哈埠菜知名度並不高,有些人覺得哈爾濱菜就是東北菜,把『殺豬菜、鐵鍋燉魚、四大燉』等民間菜餚作為哈埠菜的代表,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我參加過哈埠菜的一次評比,也才對它有了一些認識和了解,哈埠菜是吸收了山東、河南等多地的飲食特色,更融合了俄式西餐風味,它就像哈爾濱這座城市一樣,具有中西合璧、兼收並蓄、南北兼容的特點。這款雪衣美麗豆沙,前幾年哈爾濱飯店都有,現在好像見的少了,我非常喜歡。
鍋包肉,是哈爾濱老廚家的發明,現在中央大街上有專門的小食,非常受歡迎。
雙溜段,有肉有蝦的,外脆里嬾,香酥可口。
非常喜歡丁香小鎮的東北大煎餅,雖然是東北菜,但做得精製,肉蛋皆全。
如果說上哈爾濱吃俄式西餐,還真有幾家值得推薦。
如果在中央大街,可以上塔道斯俄式西餐廳,它家的俄羅斯烤大串非常好吃。
在南崗西大直街哈爾濱鐵路俱樂部那有賓卡米拉俄式西餐廳,這座建築本身就很有故事,現在是從俄羅斯邀請的大廚,坐在裡面就餐很有感覺的,紅湯的味道非常正。
建議來哈爾濱去伏爾加庄園游覽,那是一座俄羅斯風情的主題公園,三十多幢房子各有特色,當然,金環西餐不但美,而且西餐也地道,鵝肝、魚籽醬、牛排,樣樣可口的。
還要去的就是道外的中華巴洛克一條街,張包鋪、老街砂鍋居、老仁義、范永記,都是哈爾濱的老字型大小小吃。
哈爾濱亂燉素有」大雜燴」之意,即將豆角、土豆、茄子、青椒、番茄、木耳等多種蔬菜,與排骨一同燉至熟即成。東北亂燉簡單香噴噴,是一道常見的東北菜,也是東北人過年時最愛吃的年萊之一。
東北燉菜的原料有西紅柿、茄子、南瓜、青椒、扁豆、圓白菜和土豆等,還有貝東北特色的蘑菇和豆泡,單這一道萊餚,就有將近10種食物,非常符合食物多樣化的營養學要求,而且,紅色的西紅柿、藍紫色的茄子、橙黃色的南瓜、綠色的青椒和扁豆、白色的圓白菜和土豆、黑色的蘑菇等食物,也很符合每天吃5一7種顏色食物的 健康 營養理念。一般來說,食物中的維生素C很怕熱,遇熱就要遭到破壞,是很忌諱放在燉菜中的。可是,西紅柿中因含有一種特殊的酶,使維生素C在烹調過程中受破壞的程度很小。
哈爾濱紅腸
紅腸,也稱里道斯,是一種原產於立陶宛,用豬肉和澱粉等材料加工製作的香腸。20世紀初,紅腸進入哈爾濱,後傳入香港,上海和其他城市。紅腸外觀呈棗紅色,腸體乾燥,腸衣表面有均勻皺紋,具有煙熏的風味。
1897年,隨著中國東方鐵路的修建,許多俄羅斯人和其他國家的人來到哈爾濱。1900年,俄羅斯商人伊萬.雅闊列維奇.秋林在哈爾濱市創建了秋林洋行。1909年,在一名立陶宛員工的努力下,在道里商務街建立了秋林灌腸庄,生產立陶宛風味的香腸,被稱為立多夫斯香腸,俗稱里道斯香腸,後來因為香腸顏色呈紅色,因而稱為紅腸。
大列巴個頭很大,直徑最大時可達1尺(33厘米),重達三四千克,和半個籃球差不多大小,外殼硬硬的,其味道是甜中有酸,外焦里軟。吃的時候要切片就著黃油、蘇波湯才有味道。
最著名的是秋林公司生產的,它是極富特色的歐或食品。列巴之大實屬罕見,重達三四千克。傳統的加工方法是將發酵好的面團放在很大的立式烤爐里採用東北森林裡的硬雜木進行烘烤,所以一天的生產量是很有限的,常常在秋林公司的樓下會看到排很長的隊,那就是買列巴的人。來哈爾濱 旅遊 作客的人們不僅要一品它的風味,離開時,還要買上一二個大列巴,帶給親友品嘗一番。
作為驢友的我,跟您一樣貪吃啊,人生之幸事就是可以賞遍天下美景、吃遍四海 美食 、結交九州朋友。哈爾濱,作為大東北最北的省會和曾經華洋際會的福地,這幾樣東西您是必須得吃的。
正餐:
1.俄式西餐:俄式烤乳豬、奶汁桂魚、軟煎大馬哈魚、魚子醬、罐牛肉、酵香酸爽的俄式格瓦斯(自釀的)都是您大快朵頤的必選啊!
2.東北菜:主打網紅的哈爾濱鍋包肉,像老廚家這個網紅店的是名聲在外,而很多哈爾濱老菜館老店的鍋包肉做的都不錯,就是正宗。其次,就是全魚宴魚宴,各種江湖淡水極品。不過,大哈爾濱最特色的就是鐵鍋燉,滿大街各種鐵鍋燉,燉雞、鵝、豬、羊、魚,等等。
3.特色小吃和零食:哈爾濱的砂鍋、熏醬、紅腸都是一絕;吃完了太膩?沒關系,還有中央大街的馬迭爾冰棍和冰糖葫蘆!
哈爾濱的飲食習慣以東北菜為主,雖然不太精緻,但勝在味道濃郁。在哈爾濱點菜一定要保持克制,
因為這里的菜碼很大豆腐腦豆腐腦全國各地都有,有的地方還稱為豆腐佬。不過哈爾濱的豆腐腦卻有所不同,東北大豆製作的豆腐口感更加順滑,味道更濃郁,木耳、黃花菜調制的鹵汁粘稠咸鮮,澆在潔白的豆腐腦上,再撒上香菜,拌上蒜泥汁、韭菜花和辣椒油,很過癮。只有黑龍江地區的豆腐腦不容易「泄湯」(由於攪拌而導致的鹵汁的勾芡失去粘性,變得水水的。)
燒餅哈爾濱的燒餅有自己的特色,不會像老北京的燒餅那麼扎實,也不會像河北火燒那樣酥脆。哈爾濱燒餅個頭比較大,與成年人整個手掌大小差不多,呈扁圓偏方形。燒餅中雖然也加油酥,但是量不大,剛烤制出來的燒餅,最上面的一層表皮稍硬,燒餅內層也不多有很多分層,基本3-4層左右,口感很暄軟,燒餅很適合與豆腐腦一起吃 。
草帽餅 東北的草帽餅其實和千層餅類似,和好的面中加入油酥,在鍋中加油烙制兩面金黃即可。加入了油酥使得面餅中間蓬起,很像草帽的形狀,所以取名草帽餅。香脆可口的草帽餅很適合當早餐。
筋餅在東北某些地方也可以叫做草帽餅,與春餅類似,面餅很薄。不過筋餅用的是高筋麵粉,並且用油和水和面,在平鍋中小火烙制光亮透明,口感非常勁道。筋餅一般可以卷蔬菜、土豆絲等來吃,也可以直接食用。
手拉麵在哈爾濱等地也叫做抻面。與其他地方遍地開花的蘭州拉麵不同,哈爾濱的拉麵的經營者基本都是漢族同胞。面條以扁寬為主,也可以根據需求調整面條的形狀。哈爾濱的手拉麵不像西北拉麵追求湯汁清澈,煮制的老湯呈現微黃微紅的顏色,味道更濃郁,加入的牛肉也不是牛肉麵,而是立方體的小塊。
烤冷麵是21世紀出現在黑龍江的,並且在哈爾濱被發揚光大。之前選用的是朝鮮冷麵在鐵板上烤制,後來逐漸發展為專用的冷麵,並且在煎冷麵時還要加入雞蛋,口感更加滑嫩,煎好的冷麵刷上醬汁,中間可以加入火腿腸和蔬菜,這也是借鑒了煎餅的製作方法,可以說是集各家所長的創新小吃。
哈爾濱的大列巴基本延續的當時俄國的麵包工藝,體積大重量沉,好保存,味道微酸中有些甜。一般會把大列巴切成片,抹上乳酪、果醬或者夾著火腿腸、酸黃瓜等食材一起食用。老鼎豐糕點老用料講究,堅持用傳統的製作工藝加入創新的想法保證了糕點的品質。最喜歡的是老鼎豐的長白糕,潔白無比,上面還蘸著砂糖,入口綿密,砂糖在口中慢慢融化,味道很有層次。
希望哈爾濱的美味小吃你們能喜歡!喜歡這個美麗的冰城!
6. 香坊區美食
香坊區美食有大列巴、得莫利燉活魚、老鼎豐糕點、草帽餅、木瓜燉雪蛤、風干香腸等。
1、大列巴:大麵包,又叫大列巴(列巴是俄語麵包的音譯),由俄羅斯傳來。被稱為哈爾濱一絕,這種大麵包為圓形,有五斤重,是麵包之冠。味道也別具芳香,具有傳統的歐洲風味。出爐後的大麵包,外皮焦脆,內瓤松軟,香味獨特,又宜存放,是老少皆宜的方便食品。
2、得莫利燉活魚:得莫利燉活魚是哈爾濱特色菜。得莫利燉活魚是用得莫利青龍山泉水,配加十幾種佐料和大豆腐、粉條一起烹制而成。方正人發明的得莫利燉活魚,香滿天下、譽滿全國。
3、老鼎豐糕點:是哈爾濱有名的老字型大小,距今己有60多年的歷史。尤以月餅最為著名,具有酥鬆利口、細膩酥軟、多味融合、香味獨特、久放不幹等特點。被國家命名為國優、部優稱號的很多。特別是徐玉鐸親自製作的老鼎豐月餅,久負盛名,譽滿九洲。
4、草帽餅:草帽餅是一款東北的特色小吃,以其層次分明、柔軟筋道、香酥可口、形如草帽而著稱。草帽餅是一款東北的特色小吃,以其層次分明、柔軟筋道、香酥可口、形如草帽而著稱。
5、木瓜燉雪蛤:雪蛤是一種珍貴的美味食品,它生長在吉林省長白山天池,是古代宮廷御用珍品。雪蛤不但老幼皆宜,對於女性更有養顏美容、豐胸健體的功效。木瓜是炎炎夏日的美味珍果,它氣味香馥,口感甘美,有健脾醒胃、清暑消渴、疏肝化郁的功效。
6、風干香腸:風干香腸,哈爾濱的土特產,已有70歷史。選用新鮮瘦肉,加有砂仁、桂皮、豆蔻等佐料,葯香郁口,饒有中式風味,被國家商業部評為優質產品。這種腸食之耐嚼,越嚼越香,回味綿長,雖難登國宴之類大雅之堂,卻是民間佐酒之佳品,盛宴之珍饈旅遊者常常把它視為名特產品帶回以饗親朋。
7. 哈爾濱正宗草帽餅的做法
草帽餅的做法
主料
面團
300g
輔料
橄欖油
適量
鹽
適量
麵粉
適量
步驟
1.用開水燙面攪成絮狀,加一點冷水一點鹽調成光滑面團
2.把面團分成兩份
3.取一塊面團擀成長方形麵皮
4.淋上橄欖油,撒適量的鹽和麵粉塗勻整個麵皮
5.像摺扇子一樣把麵皮折起來成一長條
6.一邊捲起一邊把面拉長一點
7.捲成圓餅,撒上芝麻用擀麵杖再稍微擀薄一點
8.熱鍋轉小火,平底鍋加一點油,放餅,在餅面上也倒一點油用鏟子抹勻
9.小火煎到兩面金黃色
8. 哈爾濱道里美食,中央大街和安發橋附近
中央大街和安發橋離的也不近啊。。。
中央大街上大安商廈和中央商城中間那條街走到頭,有個馬家館,它家的菠蘿咕咾肉超好吃~~~~
推薦一家店,不過有點兒遠,在紅霞街上有個草帽餅私房菜,它家店很小,但人一直很多,原汁牛肉是招牌菜~很好吃很好吃!~還有丸子啊酸菜粉什麼的~有機會可以去嘗嘗哦~
安發橋附近貌似沒去吃過。。就知道那有一家碰碰涼冷飲不錯。。。
中央大街上金安樓上也有很多好吃的地兒啊~
其實我還挺喜歡王將的面的~它家小菜也還不錯~
暫時想不到別的了。。。
9. 哈爾濱美食排行榜前十的是哪些美食
哈爾濱美食排行榜前十的是:哈爾濱紅腸、殺豬菜、筋餅、手拉麵、烤冷麵、粘豆包、馬迭爾冰棍、烤串、熏醬排骨、張飛扒肉。
3、筋餅
筋餅在東北某些地方也可以叫做草帽餅,與春餅類似,面餅很薄。不過筋餅用的是高筋麵粉,並且用油和水和面,在平鍋中小火烙制光亮透明,口感非常勁道。筋餅一般可以卷蔬菜、土豆絲等來吃,也可以直接食用。
10. 到哈爾濱旅遊必吃什麼
來哈爾濱 旅遊 , 美食 當然是重頭戲啦,紅腸這些的大家應該早就列在攻略里了,下面就看看飛我為大家整理的幾家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的特色 美食 吧!
國營更新飯店老道外的 美食 可謂五花八門,新老更替好不熱鬧,卻唯有一家燒餅店中規中矩的一開開了幾十年,這家長盛不衰的燒餅店就是位於南大六道街的國營更新飯店。
聽名字就十分霸氣,心想一個燒餅店還以飯店命名該是菜品豐富,裝修雅緻吧。
不知此店招牌陳舊不說,還位於老舊平房區。雖其貌不揚,卻人滿為患,這大概是店裡獨二無三的招牌菜:豆腐腦+燒餅。
。吃遍大街小巷的豆腐腦,會發現獨國營家的味道最為細膩,腦多汁厚,鹹淡適宜。搭配熱乎乎的燒餅,外酥里嫩,個兒大味兒正。來這點餐還有一個亮點:買飯票!
更有統一餐具:掉了漆的搪瓷勺!諸多老物件依然存放於此店,也只有親臨才能品味個中滋味!
地址:哈爾濱市道外區南大六道街66號
人均消費:10元
張包鋪張包鋪位於道外區南二道街中華巴洛克風情街上,幾經滄桑,已有百年 歷史 。飯點時食客絡繹不絕,往往是本地老居民聚餐或者本地人領外地朋友前來。
豆腐包子,鮮蝦包,都取自最新鮮的食材,保證讓食客滿意。
在張包鋪一定要吃的一道菜是鍋包肉,幾乎每家飯店都有鍋包肉,但風味各不相同,而張包鋪無疑是最好吃之一。
排骨肉包,香汁濃郁,肉質鮮美,小新包子裡面的骨頭呦,口不要太大。
此外,風味拉皮,一絕干豆腐,醬豆等特色菜,保證讓你吃後只會用好吃來形容,絕對想不到別的詞來形容。
地址:哈爾濱市道外區南勛街(南二道街口)
人均消費:30元
張飛扒肉說到扒肉,就不得不說一下張飛扒肉,不自覺的掉口水了~!在哈爾濱有一句俗話"開賓士,吃小吃"說的就是這家小吃店了。
這家口碑老店,正是應了那句話,酒香不怕巷子深。扒豆腐,扒肘子,蘇伯湯。
扒肉比江南紅燒肉還嫩並且肥而不膩,扒豆腐咸鮮入味,扒肘子滑膩嫩滑,還不油膩。
有著俄式風味的蘇伯湯也是不可錯過的。
地址:道外區 南大六道街210號(近靖宇街)
人均消費:40-60元
我是一個特別喜歡旅行的人,如果自己想去別的城市玩也希望知道哪些是本地必吃的特色 美食 。當然自己對 美食 的了解也不是特別全面,希望大家繼續補充。
我們哈爾濱的 美食 還是相當豐富的,幾天吃下來不重樣。要說必吃的那一定是東北特色菜,比如說各種各樣的鐵鍋燉、還有大家經常在飯店必點的魚香肉絲、鍋包肉、宮保雞丁,排骨燉豆角、地三鮮、殺豬菜等等。強烈推薦大家一定要嘗嘗東北特色的家常冷盤和麻將拌大拉皮,量足味道超贊。
如果你對哈爾濱這座城市有一定的了解後,你會深切的感受到這座城市獨有的文化特色和魅力所在,你會不由自主的想吃上一頓俄餐,去品嘗來自異國文化的盛宴。
夜晚來臨,約上同行的三五好友,一起去哈爾濱大街小巷的串店來一次擼串暢飲之旅,哈爾濱的烤串在全國都是出了名的好吃,很多朋友來哈爾濱最想去的一定就是串店。
哈爾濱的烤冷麵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火的一塌糊塗,如果你想吃這樣有特色的小吃,就可以去南崗區哈師大夜市小吃一條街轉轉,那邊的美味多的數不過來,已經成了吃貨們的聚集地。
說到名小吃就不得不提老道外,張飛扒肉、老街砂鍋、張包鋪、老范記的餃子、榮華炸雞等等數不過來。
現在全國各地都有售賣馬迭爾冰棍,但是要說最正宗的肯定是在哈爾濱,來哈爾濱必吃的美味之一。
哈爾濱紅腸怎麼可以輕易錯過,不光要親自吃還可以當禮物送給朋友們品嘗,但是紅腸也是分很多種,大家一定要選擇在正規的專賣店或者南崗、道理的大副食購買,要買最新鮮的吃的放心。除了紅腸外,干腸、粉腸、松仁小肚等等也是相當不錯的。馬迭爾冷飲店裡的兒童腸我也特別喜歡吃,偏瘦肉多一些,再來上一塊麵包搭配在一起,越嚼越香。
到哈爾濱旅遊必吃什麼?到哈爾濱 旅遊 , 美食 當然是重頭戲啦,下面就看看到哈爾濱 旅遊 必吃的 美食 。
1、烤冷麵 ,製作時在冷麵里加入雞蛋、火腿腸、蔬菜,煎好的冷麵上刷好醬汁,味道很美。
2、東北豆腐 ,順滑可口,製作時將木耳、黃花菜調成鹵汁澆在豆腐腦上,撒上香菜,吃時拌上蒜泥、韭菜花、辣椒油等,相當過癮。
3、哈爾濱燒餅 ,有手掌大,扁圓偏方形,剛烤制的燒餅表皮稍硬,燒餅內層有3-4層,口感軟,與豆腐腦一起吃,特帶勁。
4、東北草帽餅 ,與千層餅類似,製作時在和好的面中加入油酥,在鍋中加油烙制兩面金黃即可,咱東北人常當早餐食用。
5、筋餅 ,一般可卷蔬菜、土豆絲等來吃,也可直接食用。
6、手拉麵 ,也叫做抻面。面條扁寬,形狀可調整,味道濃郁。
7、哈爾濱大列巴 ,採用俄制麵包工藝,體積大重,味道微酸中帶甜。吃時切成片,抹上乳酪、果醬或者夾著火腿腸、酸黃瓜等食材一起食用。
8、哈爾濱亂燉 ,即將豆角、土豆、茄子、青椒、番茄、木耳等多種蔬菜,與排骨一同燉至熟即成。有葷有素,營養豐富,是一道常見的東北菜。
9、此外,水餃、春餅、桂花大排、黃蘑扣肉、黑拉皮、麻醬拉皮、炸蘑菇、手撕奶香餅、得莫利燉魚、鍋包肉、殺豬菜 等也是到東北 旅遊 必吃的 美食 哦!
說到哈爾濱的 美食 ,是極具特色的。
首先,可以品嘗到非常正宗的東北菜。鍋包肉,醬骨頭,小雞燉蘑菇,各種餡料的水餃。菜碼都特別大,這與北方人的性格一樣, 好爽大方。
另外,在哈爾濱能吃到非常正宗的俄羅斯大餐。
由於 歷史 原因,哈爾濱的飲食與這個城市一樣,深受俄羅斯文化影響。俄式西餐是這個城市的 美食 名片,有著深厚的 歷史 和積淀,口味自成一派。
我最喜歡中央大街的一家俄式西餐。它是哈爾濱俄式西餐的老字型大小了,已有將近百年的 歷史 。這里出品的更是原汁原味的俄式美味,除了紅菜湯,罐燜牛肉外,大馬哈魚籽,俄式酸黃瓜也是我的最愛,而且價格也比較親民。
紅腸,也稱里道斯,是一種原產於俄國、立陶宛,用豬肉、澱粉、大蒜等材料加工製作的香腸。因顏色火紅得名。味道醇厚、鮮美。中東鐵路修建後,由沙俄引進中國,是中國著名特產之一。
大列巴(列巴是俄語麵包的音譯),由俄羅斯傳來,現為哈爾濱一絕。這種大麵包為圓形,有五斤重,味道具有傳統的歐洲風味。
旅遊 回家時,可以帶些給親朋好友品嘗。
另外,馬迭爾冰棍,您一定要品嘗一下。是哈爾濱中央大街特色冷飲。由法籍猶太人開斯普於1906年在哈爾濱創建,距今有100多年的 歷史 ,其名稱「馬迭爾」從清朝到民國到解放後,一直沿用未改。
哈爾濱是一座浪漫的城市,不僅城市的很多建築有異域風格,索菲亞教堂,中央大街等。它的飲食文化也有著浪漫的異國風味。歡迎您到哈爾濱。
實在的說,我不是一個非常有資格的吃貨的,所以不會專門去找非常特色的 美食 去吃。但做 旅遊 十幾年,對哈爾濱的 美食 特別是外地人覺得非常特色的 美食 還是了解一些的。我的建議是,到哈爾濱來 旅遊 ,一是品嘗一下哈阜菜,二是要吃頓正宗的俄羅斯三餐,三是吃哈爾濱老道外的小吃。至於東北菜嘛,這個在東三省都有,就顯得不是非常的特色了。
說起哈埠菜知名度並不高,有些人覺得哈爾濱菜就是東北菜,把『殺豬菜、鐵鍋燉魚、四大燉』等民間菜餚作為哈埠菜的代表,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我參加過哈埠菜的一次評比,也才對它有了一些認識和了解,哈埠菜是吸收了山東、河南等多地的飲食特色,更融合了俄式西餐風味,它就像哈爾濱這座城市一樣,具有中西合璧、兼收並蓄、南北兼容的特點。這款雪衣美麗豆沙,前幾年哈爾濱飯店都有,現在好像見的少了,我非常喜歡。
鍋包肉,是哈爾濱老廚家的發明,現在中央大街上有專門的小食,非常受歡迎。
雙溜段,有肉有蝦的,外脆里嬾,香酥可口。
非常喜歡丁香小鎮的東北大煎餅,雖然是東北菜,但做得精製,肉蛋皆全。
如果說上哈爾濱吃俄式西餐,還真有幾家值得推薦。
如果在中央大街,可以上塔道斯俄式西餐廳,它家的俄羅斯烤大串非常好吃。
在南崗西大直街哈爾濱鐵路俱樂部那有賓卡米拉俄式西餐廳,這座建築本身就很有故事,現在是從俄羅斯邀請的大廚,坐在裡面就餐很有感覺的,紅湯的味道非常正。
建議來哈爾濱去伏爾加庄園游覽,那是一座俄羅斯風情的主題公園,三十多幢房子各有特色,當然,金環西餐不但美,而且西餐也地道,鵝肝、魚籽醬、牛排,樣樣可口的。
還要去的就是道外的中華巴洛克一條街,張包鋪、老街砂鍋居、老仁義、范永記,都是哈爾濱的老字型大小小吃。
哈爾濱亂燉素有」大雜燴」之意,即將豆角、土豆、茄子、青椒、番茄、木耳等多種蔬菜,與排骨一同燉至熟即成。東北亂燉簡單香噴噴,是一道常見的東北菜,也是東北人過年時最愛吃的年萊之一。
東北燉菜的原料有西紅柿、茄子、南瓜、青椒、扁豆、圓白菜和土豆等,還有貝東北特色的蘑菇和豆泡,單這一道萊餚,就有將近10種食物,非常符合食物多樣化的營養學要求,而且,紅色的西紅柿、藍紫色的茄子、橙黃色的南瓜、綠色的青椒和扁豆、白色的圓白菜和土豆、黑色的蘑菇等食物,也很符合每天吃5一7種顏色食物的 健康 營養理念。一般來說,食物中的維生素C很怕熱,遇熱就要遭到破壞,是很忌諱放在燉菜中的。可是,西紅柿中因含有一種特殊的酶,使維生素C在烹調過程中受破壞的程度很小。
哈爾濱紅腸
紅腸,也稱里道斯,是一種原產於立陶宛,用豬肉和澱粉等材料加工製作的香腸。20世紀初,紅腸進入哈爾濱,後傳入香港,上海和其他城市。紅腸外觀呈棗紅色,腸體乾燥,腸衣表面有均勻皺紋,具有煙熏的風味。
1897年,隨著中國東方鐵路的修建,許多俄羅斯人和其他國家的人來到哈爾濱。1900年,俄羅斯商人伊萬.雅闊列維奇.秋林在哈爾濱市創建了秋林洋行。1909年,在一名立陶宛員工的努力下,在道里商務街建立了秋林灌腸庄,生產立陶宛風味的香腸,被稱為立多夫斯香腸,俗稱里道斯香腸,後來因為香腸顏色呈紅色,因而稱為紅腸。
大列巴個頭很大,直徑最大時可達1尺(33厘米),重達三四千克,和半個籃球差不多大小,外殼硬硬的,其味道是甜中有酸,外焦里軟。吃的時候要切片就著黃油、蘇波湯才有味道。
最著名的是秋林公司生產的,它是極富特色的歐或食品。列巴之大實屬罕見,重達三四千克。傳統的加工方法是將發酵好的面團放在很大的立式烤爐里採用東北森林裡的硬雜木進行烘烤,所以一天的生產量是很有限的,常常在秋林公司的樓下會看到排很長的隊,那就是買列巴的人。來哈爾濱 旅遊 作客的人們不僅要一品它的風味,離開時,還要買上一二個大列巴,帶給親友品嘗一番。
作為驢友的我,跟您一樣貪吃啊,人生之幸事就是可以賞遍天下美景、吃遍四海 美食 、結交九州朋友。哈爾濱,作為大東北最北的省會和曾經華洋際會的福地,這幾樣東西您是必須得吃的。
正餐:
1.俄式西餐:俄式烤乳豬、奶汁桂魚、軟煎大馬哈魚、魚子醬、罐牛肉、酵香酸爽的俄式格瓦斯(自釀的)都是您大快朵頤的必選啊!
2.東北菜:主打網紅的哈爾濱鍋包肉,像老廚家這個網紅店的是名聲在外,而很多哈爾濱老菜館老店的鍋包肉做的都不錯,就是正宗。其次,就是全魚宴魚宴,各種江湖淡水極品。不過,大哈爾濱最特色的就是鐵鍋燉,滿大街各種鐵鍋燉,燉雞、鵝、豬、羊、魚,等等。
3.特色小吃和零食:哈爾濱的砂鍋、熏醬、紅腸都是一絕;吃完了太膩?沒關系,還有中央大街的馬迭爾冰棍和冰糖葫蘆!
哈爾濱的飲食習慣以東北菜為主,雖然不太精緻,但勝在味道濃郁。在哈爾濱點菜一定要保持克制,
因為這里的菜碼很大豆腐腦豆腐腦全國各地都有,有的地方還稱為豆腐佬。不過哈爾濱的豆腐腦卻有所不同,東北大豆製作的豆腐口感更加順滑,味道更濃郁,木耳、黃花菜調制的鹵汁粘稠咸鮮,澆在潔白的豆腐腦上,再撒上香菜,拌上蒜泥汁、韭菜花和辣椒油,很過癮。只有黑龍江地區的豆腐腦不容易「泄湯」(由於攪拌而導致的鹵汁的勾芡失去粘性,變得水水的。)
燒餅哈爾濱的燒餅有自己的特色,不會像老北京的燒餅那麼扎實,也不會像河北火燒那樣酥脆。哈爾濱燒餅個頭比較大,與成年人整個手掌大小差不多,呈扁圓偏方形。燒餅中雖然也加油酥,但是量不大,剛烤制出來的燒餅,最上面的一層表皮稍硬,燒餅內層也不多有很多分層,基本3-4層左右,口感很暄軟,燒餅很適合與豆腐腦一起吃 。
草帽餅 東北的草帽餅其實和千層餅類似,和好的面中加入油酥,在鍋中加油烙制兩面金黃即可。加入了油酥使得面餅中間蓬起,很像草帽的形狀,所以取名草帽餅。香脆可口的草帽餅很適合當早餐。
筋餅在東北某些地方也可以叫做草帽餅,與春餅類似,面餅很薄。不過筋餅用的是高筋麵粉,並且用油和水和面,在平鍋中小火烙制光亮透明,口感非常勁道。筋餅一般可以卷蔬菜、土豆絲等來吃,也可以直接食用。
手拉麵在哈爾濱等地也叫做抻面。與其他地方遍地開花的蘭州拉麵不同,哈爾濱的拉麵的經營者基本都是漢族同胞。面條以扁寬為主,也可以根據需求調整面條的形狀。哈爾濱的手拉麵不像西北拉麵追求湯汁清澈,煮制的老湯呈現微黃微紅的顏色,味道更濃郁,加入的牛肉也不是牛肉麵,而是立方體的小塊。
烤冷麵是21世紀出現在黑龍江的,並且在哈爾濱被發揚光大。之前選用的是朝鮮冷麵在鐵板上烤制,後來逐漸發展為專用的冷麵,並且在煎冷麵時還要加入雞蛋,口感更加滑嫩,煎好的冷麵刷上醬汁,中間可以加入火腿腸和蔬菜,這也是借鑒了煎餅的製作方法,可以說是集各家所長的創新小吃。
哈爾濱的大列巴基本延續的當時俄國的麵包工藝,體積大重量沉,好保存,味道微酸中有些甜。一般會把大列巴切成片,抹上乳酪、果醬或者夾著火腿腸、酸黃瓜等食材一起食用。老鼎豐糕點老用料講究,堅持用傳統的製作工藝加入創新的想法保證了糕點的品質。最喜歡的是老鼎豐的長白糕,潔白無比,上面還蘸著砂糖,入口綿密,砂糖在口中慢慢融化,味道很有層次。
希望哈爾濱的美味小吃你們能喜歡!喜歡這個美麗的冰城!
哈爾濱這座城市最早是 因為中東鐵路一開始是從莫斯科-哈爾濱-海參崴沿線修的。 二戰以後來自東歐的猶太人和蘇聯的流亡地主階級,也來到哈爾濱。
大量的移民帶來的大量的外來文化,從建築和飲食方式上體現了俄羅斯的風格。
由於 歷史 原因 哈爾濱的飲食習慣和東北以外的其他地區差別很大,尤其是在生吃蔬菜上的分歧,哈市地區的人多數都有生吃蔬菜的習慣,俄羅斯的 美食 比較匱乏,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成型的 美食 體系,只是簡單的傳過來一些食品,而且還比較單一,但是既然到了美麗的冰城,就去品嘗一下具有俄羅斯風味的 美食 。
哈爾濱的俄羅斯餐廳非常多,出名的也都很集中,中央大街附近,不難找。特色是環境優雅,許多餐廳有外國人演奏,推薦幾個自己喜歡的俄羅斯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