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一下百色有什麼地道小吃
廣西特色美味小吃一:酥肉地豆
選用豬肉、地豆(花生),將豬肉切片,加配料,腌制5小時,用澱粉裹滿下油鍋翻炸,呈金黃色撈起,同樣將花生下油鍋炸至金黃色即可。成品外酥內嫩,甘香可口,地豆風味獨特。
廣西特色美味小吃二:手撕牛肉
選直紋牛肉,掉肉筋,放入鹵水中,鹵45分鍾至牛肉紋發散,撈出手撕成絲狀。再粘少許生粉,下油鍋炸至成金黃色。用牛肉絲、花生茸、香料拌勻後裝盤即成。它清香甘醇,美味可口。
廣西特色美味小吃三:玉林牛巴
採用傳統祖傳工藝,選用新鮮牛肉,加十幾種天然植物香料精心泡製。經切片、烤乾、炸、燜……多種工序,每道工序都要嚴格控制,全憑手感和經驗,製作出來的牛巴風味獨特、美味甘香,與眾不同。
廣西特色美味小吃四:玉林肉蛋
把新鮮上等豬肉切成片,放到青石板上,用木槌打45分鍾成肉醬,槌得肉質幼嫩發亮,加入鹽、胡椒粉等配料,捏成肉丸壯後放進鍋里煮得潔白如銀,吃起來滑脆爽口、美味鮮美、無渣,古代曾是皇帝的貢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清熱通腸等功效。
廣西特色美味小吃五:玉林牛腩粉
將選好的牛腩、牛筋等用沸水飛過撈起過冷水。中火起鑊,下料把牛腩炒至收水後,配以沙姜、甘松、草果等煮30-40分鍾即可。將燉好的牛腩、米粉下碗,然後把牛腩湯、骨頭湯、肉丸調味下碗即成。清香、可口,富含高蛋白。
廣西特色美味小吃六:海鮮大肉田螺
先上好的大田螺,敲掉螺尾煮熟,將豬肉、木耳等配料剁成餡釀入田螺內,再和雞肉、螃蟹一同下鍋煮熟即可。其特點是味美鮮甜,營養豐富。
廣西特色美味小吃七:鮮蝦腸粉
選用優質大米磨成漿加餡蒸制而成。餡的主料有新鮮蝦仁、瘦肉、雞蛋、竹筍(或馬蹄)、蒜莖、蔥、韭菜等,配以花生油、生抽、蒜米調制好的味汁即可食用。口感鮮嫩、爽口怡人。@漢水小魚網
百色飲食以桂西風味為主,具有口味厚重、製作精細為傳統。桂西菜餚不但博採川、粵、湘等菜系得眾家之長,而且還兼具了壯族、瑤族等少數民族風味的特色,具有鮮明的地方特點,在桂菜中獨樹一幟。百色脆皮狗、芒葉田七雞、巴馬烤香豬都是這里美味的代表。
除了各種大餐,百色的小吃也極具特色,可以算是桂西北各地小吃的代表,大多數小吃都用酸筍做配料。且當地人喜好鮮香微辣,大排檔里的炒田螺、烤肉、炒粉蟲、炒煲粥、海帶綠豆粥都是好吃又實惠的可口美味,
在百色,典型的小吃大排檔內主要供應的炒粉蟲、炒田螺、炒煲粥、海帶綠豆粥、甜吞(一般指湯圓)、雲吞等等,價格均在1-3元左右。
更多關於百色有什麼地道小吃,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9e8af7161573226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Ⅱ 百色有什麼特色美食
百色有十大特色美食:那畢麻鴨、隆林臘肉、蕉葉糍、合歡粽、黑肉粽、紅薯-花生窯、大年粽、竹筒煨飯、壓年飯、打菜包。百色飲食有著獨特的美食魅力。
1、那畢麻鴨
那畢麻鴨是廣西百色市右江區龍景街道(原名那畢鄉)的特產。那畢麻鴨肉質結實,味道鮮美清甜,出肉率高,很受消費者歡迎。
2、隆林臘肉
臘肉因在臘月腌制而得名,隆林臘肉與別地臘肉風味不同,它的風味獨特,煮熟後,黃里透明,香嫩可口,油而不膩,是送酒的上等肉食。
3、蕉葉糍
民間風味小食。將糯米淘凈,浸泡後磨成米漿,裝入布袋,壓干水分。將洗凈燙軟的芭蕉葉剪成六寸左右的方塊,塗生油以防粘連,將干米漿用蕉葉包好煮熟。
4、合歡粽
先各用三至五兩糯米包成兩個小粽,然後腹貼合隴,再用五根稻草分扎五環,煮熟而成。
5、黑肉粽
將稻草燒成灰,用濾出來的水浸泡糯米,使米烏黑。把精選的五花豬肉切成小長條,加上三花酒、五香粉、精鹽等佐料,連同綠豆、板粟,包在中間為餡,便成為美味可口的黑肉粽。
6、紅薯-花生窯
用土塊築成土窯,用柴草燒至窯土透紅時,扒出窯內火灰,把紅薯或花生帶殼放入窯內,蓋上一層細土,再用一塊大石頭壓在上面,約一小時,翻開石塊底部沒有水氣,即紅薯、花生熟透,可扒開窯土,取出紅薯、花生食用。
7、大年粽
民間食俗。每年除夕前,家家戶戶做粽子,富裕的人家常用幾斤米,幾斤豬肉及二至三斤綠豆包成一個大年粽。
8、竹筒煨飯
民間野炊食品。砍青竹一節,兩頭的節留住,一頭鑿口,將肉、油、水、鹽和淘凈的糯米等裝入竹筒,封好後用文火煨熟,風味尤佳。
9、壓年飯
民間春節傳統食品。除夕之夜,全家人吃完團圓飯後,便將年初一的飯煮熟,將雞、鴨、肉、魚、蔬菜等備好,留到次日吃,俗稱「壓年飯」。
10、打菜包
打菜包是冬、春兩季節日的一種食譜,主要原料是:新鮮大葉生菜葉、五色糯米飯、肉絲、粉絲等。將一張生菜葉把糯米飯、肉絲、粉絲包成團,加上點料,即可食用。
Ⅲ 百色有什麼地道小吃
珍珠奶茶:只有西園路坡底下的大卡司,要3塊錢一杯 涼茶:中華街和文明街的路口處的蘇記涼茶非常好喝 粥: 在大修廠旁邊的右邊,水廠左邊,有一個公共廁所(簡單的說就是在百勝街和城北路路口的廁所對面),廁所正對面有一家賣粥的店,我們都叫他廁所粥,在百色是出了名的 燙粉:文明街豆漿早那,老字型大小了,去買碗粉得排很長的隊,那裡自己做的肥叉燒又香,又有味;還有城鄉路的尼姑庵的也不錯,從老闆到伙計,清一色的尼姑;金都菜市門口左邊的燙粉很好吃,5中出來左手邊第2攤也不錯,5中佬大都在那吃 干撈粉:新興電影院旁邊那一家 老友粉:中醫院側門正對面的那一攤很好吃,記得自己帶雞蛋過去,還有文明街的大碗粉,一碗3塊錢,肉很多,水很多,但是粉很少;還有文明街的夏之夢的老友粉也不錯,但是容易拉肚子 螺絲粉:城鄉路百高的旁邊那,最好不要在放學時間去,排隊排死你 桂林米粉:最正宗的就是西園路的假日酒店旁邊那一家了,不過他只賣到早上9點 三口井的燒烤,文明街夜市的趙宅,中華街那羅婆燒烤,五小旁邊的一小民房那,叫啊婆燒烤的,師專上邊和幸福花園的岔路口,還有銀都的燒烤城裡的燒烤都不錯哦,特別是三口井那裡從戲院過去對面第1家的烤酸菜最好吃,在師專上邊那一段,幸福花園那段路和中山2路的岔路口對面,中間的那一家的烤魚最好吃,岔路口右邊第一家的炒田螺最好吃 在文明街和鹽倉巷交叉那裡有一家賣捲筒粉的,非常好吃,不過晚上才會有 在文明街中段,有一家很古老的木屋,那裡賣的甜吞,綠豆粥,甜飯,芝麻糊,紅豆沙,綠豆沙,紅薯糖水和水圓,還有其他的燉品,像什麼燉腦,燉雞,在那一家是最好吃的了,而且是百色的老字型大小 百中對面的紅楓冰室里的冰球和奶球都做的好吃 夏天在文明街一家叫友誼冰室的喝冰比較爽,作料很正宗,好象吃了很多年,都沒有發現有什麼糖精之類的+進去,但是晚上人會很多 在中醫院斜對面那酸野攤非常好吃,在2碼頭的那一攤是百色超級老字型大小了,我從小就吃,口味一直那麼好,還有紀念碑對面有一家賣靖西酸野的,那一攤的酸蘿卜好吃 臭豆腐:右江電影院門口的何記臭豆腐 香豆腐:百高那家口口香現在在廣州街靠近森林廣場那邊的第一個階梯口了,百高那家現在是給老闆的哥哥做了 燒鴨:7小路口和城鄉路交叉出來那家,每天只從下午3點半賣到5點 鹽倉巷菜市場和在中山一路那一段,那畢大橋前邊這一段路(靠市醫院側門這段),還有蘑菇亭對面那的菜市場口,有很多水果攤,一年四季的水果在這里都可以便宜買得到,還很新鮮 粉餃:百勝街夏日網吧旁邊斜坡那唯一一家賣粉餃的,早上才會有。4塊錢一疊,有20個 新美的麵包比廣祥的好吃,但是廣祥的蛋糕做的比新美的美味,而且不容易膩 早餐吃的包子,像什麼叉燒包,豆沙包什麼的,在6中旁邊有一家做得很好吃,特別是一個叫燒賣的。在向陽菜市場在向陽路進去直走左轉有一家賣包子的也做得很好吃,高中時都吃這兩家的包子 大菜市場和牛屎巷岔路口有一家賣涼粉和糯米飯的,還有旁邊一家賣老太太賣夭卷的,都做得很好吃 瑞風食府里的手撕牛肉和鴨下巴,拉麵,還有炒玉米都好吃 西園路和中山2路岔路口下邊那有一家老鴨湯的,又經濟,又好吃,但是吃多了會膩
麻煩採納,謝謝!
Ⅳ 廣西39個縣市最特色美食大搜羅,看看你吃過幾個
西林縣----白軌麻鴨
中國沙糖桔之鄉--西林,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最西端,旅遊資源豐富,有萬峰湖景區,八萬水源洞、周邦洞群、那勞岑氏建築群、古商埠達下、古鎮火柴等,還有古句町國古跡銅棺、銅鼓古跡銅棺、銅鼓等人文景觀。
樂業縣 ----野生刺梨
樂業,被譽為"世界天坑之都",位於廣西西北部,居住著壯、漢、瑤、苗、布依、彝、仫佬、仡佬、京、水、侗等11個民族,其中壯族佔50%,漢族佔48%,其他少數民族佔2%。
凌雲縣---白毫茶
凌雲縣百歲以上壽星有365人,高過世界長壽區認定標准占人口的比例,是中國首個「全國異地長壽養老養生基地」,先後獲得了「中國名茶之鄉」、「全國綠化模範縣」、「國家園林縣城」、「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全國重點產茶縣」、「國家西部地區教育『兩基』攻堅先進縣」、「廣西衛生縣城」等國家、省部級榮譽稱號。
蒼梧縣---六堡茶
蒼梧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資源豐富,是著名黑茶六堡茶的原產地。榮膺「全國科技興林示範縣」、"八大產脂縣之一"、「全國詩詞之鄉」和「全國初級電氣化縣」等稱號;縣內有石橋龍岩名勝風景區和爽島民俗風情旅遊區等旅遊景點。
巴馬縣---巴馬香豬
巴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土地顯得很珍貴。據第二次到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巴百歲以上壽星占人口的比例之高都世界五個長壽區之首。巴馬是「中國香豬之鄉」。2005年,巴馬香豬通過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田林縣---八渡筍
田林縣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所轄的一個縣,是廣西土地面積第一大縣。位於廣西西北部,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革命老區。聚居著壯、漢、瑤、苗、彝、布依等11個民族,總人口28萬。 2015年,田林縣城總面積達4.96平方千米。
都安縣---都安山羊
都安瑤族自治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是全國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發育最為典型的地區之一,縣城奇峰異洞,岩溶景觀,全國遐邇聞名。都安是中國都安山羊之鄉、中國竹藤草芒編織工藝品之鄉和中國野生山葡萄紅酒基地。
羅城縣---野生毛葡萄酒
羅城縣,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傳說因四周群峰環繞,羅列如城而得名;又傳因縣城建於先之羅義村,遂定名羅城。羅城被稱為廣西「有色金屬之鄉」、「廣西煤炭之鄉」,中國野生毛葡萄之鄉。
三江縣---荷花鯉
三江侗族自治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屬於亞熱帶南嶺濕潤氣候區,山地谷地氣候區。三江侗族自治縣著名景點有:石門沖自然生態景區、程陽八寨景區、丹洲景區等。
環江縣---香鴨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地處廣西西北部,廣西第三林業大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和全國綠化模範縣,境內有九萬山久仁和木論喀斯特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廣西第二大文雅天坑群,是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組成部分。環江還是「全國蘭花之鄉」。
上林縣---黑豆豬腳煲
上林縣是一個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 是大南寧經濟圈的重要一員,被人們稱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的「後花園」。中國老年學會2012年12月28日正式向廣西上林縣授予「中國長壽之鄉·廣西上林」牌匾和證書。
隆林縣---黑米棕
隆林各族自治縣是廣西僅有的2個各族自治縣之一和百色市12個縣(區)中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1997年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命名為革命老區;是電站庫區,「九五」國家重點工程天生橋一、二級水電站和平班水電站就在隆林境內建設。
馬山縣---黑山羊
馬山縣位於廣西中部,地處紅水河中段南岸,大明山北麓。駱越長壽之鄉。全縣現轄7個鎮4個鄉,145個村,6個社區,總人口51萬人,有壯、漢、瑤等9個民族,總面積2363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大石山區。
忻城縣---乳鴿酒
忻城縣原屬柳州地區管轄的縣份,2002年12月28日起屬新成立的來賓市管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物產豐富。是一座以壯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縣,除壯族外,還居住著漢、瑤、仫佬、苗、回、滿等15個民族, 其中壯族人口佔92.8﹪。
天等縣--指天辣
天等縣地處桂西南,屬廣西崇左市。1952年由鎮向縣、龍茗縣合並為鎮都縣,1957年改天等縣,即壯語Hin daengj的音譯,意為聳立的石頭。
富川縣---富川臍橙
富川瑤族自治縣種植的水果、糧食,養殖的畜禽、淡水魚遠銷歐、美、亞。其中最著名的是富川水牛、蜜棗、臍橙、銀魚、桂花魚被列為廣西基地縣,臍橙獲中國同類產品金獎。富川瑤族自治縣擁有「富川八景」、「古明城」、「靈溪廟」等旅遊景點,被譽為「小桂林」。
隆安縣---粉蒸肉
隆安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代管縣,是大西南鐵路、公路、水路的重要交通樞紐。面積2277平方公里,人口40.53萬,有壯、漢、苗、瑤等13個民族。
天峨縣---六畫山雞
天峨縣是廣西林業重點縣,素有「森林王國」、「綠色寶庫」之稱。龍灘水電站座落在距縣城15公里處,被譽為「西南水電之都」。天峨縣是著名的 「中國山雞之鄉」、「中國油桐之鄉」和「中國金花茶之鄉」、「廣西無公害水果生產示範基地」、「廣西內陸最大的淡水魚養殖基地」。
融安縣---金桔
融安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旅遊景區有紅茶溝國家森林公園、大洲風景區等。農副名產有金桔、沙田柚、羅漢果、香菌、頭菜等,金桔是全國著名特產。有目前廣西保存最完好的騎樓街,素有「小柳州」之美稱。
宜州市
宜州,位於廣西中部偏北,隸屬河池市,是著名壯族歌仙劉三姐的故鄉;是一座以壯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城市;更是一座擁有21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宜州是「全國文化先進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佳生態休閑旅遊名城,中國最具海外影響力明星城市和中國最具有民俗特色旅遊目的地。
靖西市---大果山楂
靖西市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代管的縣級市,是全國典型的壯族人口聚居地。境內以溶蝕高原地貌為主,山明、水秀,以奇峰異洞、四季如春的自然風光聞名遐邇,又有山水「小桂林」之譽,是旅遊、度假和避暑的理想勝地。
鹿寨縣--- 椪柑
鹿寨縣位於廣西中部,柳州市東南部,有壯、漢、苗、瑤、回等18個民族。鹿寨的導江上龍橙為古代貢品,鹿寨碰柑於1994年和1997年兩度獲得國家農業博覽會金獎,享譽國內。
靈川縣---狗肉
靈川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的轄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及桂林市東北部,東、南、西三面環抱世界風景名城桂林市,為歷代「楚粵往來之要沖」;境內氣候適宜,特產豐富,是廣西重要的商品糧、柑桔、毛竹生產基地,素以「地靈人傑山川秀,物華天寶五穀豐」而著稱於世。
田東縣---芒果
田東縣位於廣西西部,地處右江河谷腹部,地處右江盆地腹部,右江河從西至東貫穿其中,是一個以壯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縣。境域版圖頗似一隻巨大的芒果。
扶綏縣
扶綏縣,隸屬於崇左市,有「五鄉之城」。「上龍之鄉」、「白頭葉猴之鄉」、「甘蔗之鄉」、「劍麻之鄉」、「瓜菜之鄉」的美譽,擁有較為豐富的礦產資源,先後榮獲廣西經濟發展十佳縣,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等榮譽稱號。
興安縣---桂林米粉
興安,位於廣西東北部的湘桂走廊,屬桂林市轄縣,是湘漓二水之源,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靈渠的所在地,自古以來即是楚越文化交匯之區。
荔浦縣
荔浦縣,隸屬於桂林市,荔浦縣始建於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是一個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邑。是享譽中國的南方食品城,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木衣架出口生產基地,榮獲「中國衣架之都」稱號。荔浦是「文場」戲劇的發源地之一,被中國曲藝家協會授予「中國曲藝之鄉」稱號。
全州縣---紅油米粉
全州縣是桂林市轄縣,歷史文化悠久,以「地靈人傑川秀,物華天寶五穀豐」而著稱於世,是桂林市行政區規劃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是桂林市域副中心城市,又是桂北湘南的物資集散中心,是「中國金槐之鄉」。
容 縣---沙田柚
容縣古稱容州,玉林市轄縣,是楊貴妃的故鄉、沙田柚的原產地,沙田柚居「廣西三寶」之首,古代列為朝廷貢品,容縣也是廣西最大的僑鄉,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共70多萬人。
浦北縣---香蕉
浦北縣隸屬於欽州市,是中國種蕉面積最大、總產量最高的縣,被譽為「中國香蕉之鄉」。公路兩旁的山嶺林木茂盛,鬱郁蔥蔥,繼2005年榮獲廣西綠化先進縣後,2006年,又摘取「廣西綠化模範縣」的桂冠。
賓陽縣---酸粉
賓陽縣由南寧市所轄,賓陽自古以來就是商賈雲集之地,以「百年商埠」聞名於桂中南。
藤 縣
藤縣是全國農業綜合開發百強縣、全國綠化百佳縣、全國林業生態建設先進縣、全國科普示範縣、全國商品糧食基地縣、全國十大松脂生產基地縣、全國八角之鄉、玉桂之鄉。
靈山縣
靈山縣隸屬於欽州市,縣城與南寧市、欽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玉林市、貴港市六市形成了1個半小時經濟圈,是著名的中國荔枝之鄉、中國奶水牛之鄉、中國養蛇之鄉、中國名茶之鄉。
陸川縣---陸川豬
陸川縣隸屬於玉林市,縣境內因有九洲江、米馬河、沙湖河、榕江河、低陽河和清湖河六條河流而得名。是中國鐵鍋之都、全國最大的小型挖掘機生產出口基地、全國八大良種豬之一陸川豬原產地。
博白縣---京都片皮鴨
博白縣,古稱白州,隸屬於玉林市。是世界第一大客家人聚居縣,與廣東湛江市以及廣西北海、欽州相鄰,是沿海與內地的交匯點,具有西部的東部、西部的沿海區位優勢,是大西南出海的重要通道。
岑溪縣----三黃雞
岑溪市,位於兩廣交界處,是珠三角經濟圈與大西南和兩廣交流的結合點之一。享有中國花崗岩之都、中國古典三黃雞之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觀賞石之鄉、中國玉桂之鄉等的美譽,榮獲中國綠色名市、全國生態文明先進市等稱號。
橫 縣---魚生
橫縣著名的的「中國茉莉之鄉」,是典型的農業大縣,是國家商品糧和蔗糖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雙孢蘑菇生產基地、甜玉米生產基地,廣西最大的桑蠶生產基地之一。
北流市---荔枝
北流市,舊稱「粵桂通衢」、「古銅州」,歷史上曾「富甲一方」,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稱。是「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縣(市)」、中國陶瓷名城」,是廣西第二大僑鄉。
桂平市---綠豆糕
桂平市,別名潯州,是農業重鎮,是廣西第一人口大縣,廣西最大的糧食生產基地、內河船舶生產基地、休閑服裝生產基地、黃沙鯊養殖基地和腐竹出口基地,是首個以「佛教文化」為主導的旅遊城市。
Ⅳ 百色有什麼特色小吃
芒果現在是沒有了,但你可以帶靖西酸嘢啊,八渡筍啊。
百色的特色小吃在下崗街啊,右醫做3路車就行了,不過那是條夜市街,就是大部分店鋪晚上才營業的,所以你晚上才去,看到熱鬧的街邊小吃叫停車就行了。或者晚上直接打三輪車或的士說到下崗街就行了。有燒烤,螺絲粉(樹下的那間好吃),炒粉、面(夏之夢那家)還有方記牛肉粉,謝記的燉品,還有老友粉那家店名一時記不起來了,還有就是那對老爺爺和老奶奶的捲筒粉,噢!饞死我了!!
希望你都能去嘗嘗啊!!
Ⅵ 百色有什麼好吃的具體在哪條街
去下崗街吧
Ⅶ 百色特色美食哪家好吃
百色飲食以桂西風味為主,具有口味厚重、製作精細為傳統。桂西菜餚不但博採川、粵、湘等菜系得眾家之長,而且還兼具了壯族、瑤族等少數民族風味的特色,具有鮮明的地方特點,在桂菜中獨樹一幟。百色脆皮狗、芒葉田七雞、巴馬烤香豬都是這里美味的代表。
除了各種大餐,百色的小吃也極具特色,可以算是桂西北各地小吃的代表,大多數小吃都用酸筍做配料。且當地人喜好鮮香微辣,大排檔里的炒田螺、烤肉、炒粉蟲、炒煲粥、海帶綠豆粥都是好吃又實惠的可口美味,
在百色,典型的小吃大排檔內主要供應的炒粉蟲、炒田螺、炒煲粥、海帶綠豆粥、甜吞(一般指湯圓)、雲吞等等,價格均在1-3元左右。
Ⅷ 百色市區哪些地方的小吃最好吃
在百院出門右走
到了桂林街後再走三百米
對面有家
友誼
那裡的面和粉很不錯
Ⅸ 在百色右江區,哪個地方的餐廳比較好吃有朋友幫推薦嗎急急急
如果說是快餐店,那麼皇家一號KTV旁邊的西城風味倒是蠻不錯的,還有廣州街口的金豐華;如果說夜市,那麼城鄉路的紅磡是最好的
Ⅹ 廣西百色有什麼好吃的
廣西平果縣
沒六魚。據當地村民說,因為這種魚重量多在六斤以下,並且喜歡在常流水的岩洞里生活,故而得名「沒六魚」。沒六魚產自縣城東南部沒六魚洞,屬岩溶洞。洞口朝東,呈30度角傾斜而下,長約60米,垂直深度約5米。洞內有一清泉自東向北冒出,朝西南方潺潺流去,注入右江。以肉嫩、味香、肥美而聞名的沒六魚就是從這個洞里出來的。「潺潺清泉揚波去,尾尾沒六洞中來」,作家曹靖華在《春城飛花》一書中曾這樣描述過沒六魚,足見沒六魚在人們心中的地位。